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心理成长论文8篇

时间:2023-04-01 10:06:30

心理成长论文

心理成长论文篇1

1、中心学习小组由局党委所属各单位副县级以上干部组成。必要时扩大到科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

2、中心学习小组的学习实行组长负责制,局党委书记为组长,局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

3、学习秘书由局党办主任担任。

(二)学习制度

1、中心学习小组每年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局实际,制定学习计划,中心学习小组成员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按计划进行学习。

2、中心学习小组每月集中学习1次,一年不少于12次。

3、每次集中学习时间1至2天,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天。每次学习时间一般安排在每月的下旬,逢休息日占用休息日一天。中心学习组成员提前安排好工作,尽量避免因工作耽误集中学习时间。

4、坚持做到四个不能代替,即传达文件和会议精神不能代替理论学习;学习参阅资料不能代替学习原著原文;汇报讨论工作不能代替理论学习;领导在会议上的讲话和报告不能代替中心发言。

5、坚持在学习中把握阅读原著和有关教材、专题辅导、中心发言、集体讨论、个人笔记和写作五个基本环节。

6、每次集中学习要突出重点内容,列出专题,并安排1-2名中心发言人,由学习秘书提前一周左右通知到个人,中心发言人应事先认真准备发言提纲。

7、学习中,各成员要认真做好笔记,围绕学习内容积极畅谈学习体会。学习讨论,应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实际进行。

8、中心学习小组成员平时要坚持自学,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每人每年要撰写1-2篇学习体会文章或理论联系调研论文。

(三)考勤考核制度

1、中心学习小组成员除特殊情况外,必须准时参加集中学习。

2、中心学习组成员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应向组长请假,缺学内容要自学补课。

3、每次集中学习要坚持考勤记录,由中心学习小组成员自行签到,秘书定期通报。

(四)检查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

1、中心学习小组的组长、副组长要对中心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年终要对全年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中心学习小组各成员除抓好自身学习外,还要注意指导、检查督促

本单位和分管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的理论学习。

2、中心学习小组建立相应的学习档案,并实行专项档案管理。

3、档案内容包括:(1)学习内容与考勤记载。记载每次学习的时间、内容、讨论发言和每个成员学习出勤情况。(2)个人学习读书笔记检查情况。(3)学习成果记载,重点记载各成员单位撰写、发表的论文(主要指市以上内部和公开报刊发表的理论论文或调研文章)。(4)反映学习情况的录像带、图片、文字资料等。

4、档案应齐全、完整,能正确反映局党委中心学习小组主要活动情况。档案的管理,平时要坚持不懈,年终要整理归类,文字性资料要分装成册。

5、档案的保管、管理等工作由局党委办公室具体负责。

(五)有关人员职责

组长职责:

1、全面负责搞好中心学习小组和各成员的学习,做到注重质量,理论联系实际,推进工作。

2、确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时间,指定中心发言人,并主持中心学习小组学习。

3、定期对中心学习小组学习情况进行通报、评价和总结、督促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4、组长有特殊情况时,可指定副组长代行组长职责,主持中心学习小组学习。

学习秘书职责:

1、积极为学当好参谋,搞好中心学习小组学习的有关服务协调工作。

2、负责局党委中心学习小组学习具体事务性工作。

心理成长论文篇2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心理成长论文篇3

    新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高校扩招生源的复杂化、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不仅体现出个体特殊心理发展阶段呈现出的特点,而且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成为各高校和教育者们所关注的大学生培养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它通过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而直接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以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分三个层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并提出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对策。具体而言,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意义以及文章的创新点,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和大学生心理的特点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分析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和特点;第三部分,从校园物质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优化校园物质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四部分,从校园制度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规范校园制度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一长的具体对策;第五部分,从校园精神文化的层次具体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提出了内化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第六部分,以结语的形式对全文做出总论。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影响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当今世界处于激烈竞争的时代,所谓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领域肩负着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实践表明,要想有效地完成此重任,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其必然的重要工作目标。而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和关键一环,其重要性随着西方思想渗透、传播媒介增多等社会因素的变化日趋凸显。高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课堂,更应该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创造条件,保障其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继而走向社会为国建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呢?在有关学者的研究以及许多高校的实践中都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这些研究和实践大多侧重于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后的应对和处理,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个案的处理为主,仍然采取的是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了文化环境对整个群体心理的优化。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表现为“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认为,人类心理是社会文化中的在,是与社会文化相互创生的过程,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心理学研究也应该是社会、文化框架中的研究,对于心理行为意义的理解必须以社会文化为参照的语境。那么,我们在研究大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也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作用,甚至因为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其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果能够正确分析这种影响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这种影响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必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介于此,本文选取了这样一个题目,希望通过对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及具体表现的分析,找到对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益的东西。

1.2研究意义

    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并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出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如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理念,但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成长相联结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往往在具体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应对,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的成长与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浸染作用。由于“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仍处于理论综述阶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心理学分支还存在着争论和对立的地方,所以针对大学生校园文化心理的研究十分少见。但是,作为社会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心理成长显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其作用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有关“心理学文化转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锁定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的产生、发展、变化,深入探讨了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理论依据和实现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中,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把重点放在了问题出现后的引导和处理上,即便对校园文化建设有所关注,也往往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但介于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在面对心理问题、处理心理问题上的态度和作法往往不利于这种“事后处理”型的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则能借助其方式隐蔽、作用持久的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产生深远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

    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在众多的研究中,往往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论述较多,而对于如何才一能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个体的自我调适、心理咨询与引导上。例如,魏莉莉发表于《当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10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研究》,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的五大问题即社会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性以及自我意识问题,并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力图从课程、自我教育、心理咨询和体育运动这四个方面促进和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些论述,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原因的分析较为成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熟,但涉及到应对往往更侧重于针对具体心理问题的调适与咨询、引导等,忽视了非病态的学生心理亦需要成长,需要完善。另外,随着“校园文化热”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关注校园文化,提出通过建设校园文化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但相关的研究往往是点到为止,对于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制以及具体的、可操作的应对策略更是少有提及。例如,陈启文发表于《思想政治教育》2007年第3期的文章《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在第四条防治对策中提出“应着重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净化网络文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和谐的环境”,但为什么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具体如何优化都没有论述。李琳发表于《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第6卷第2期的文章《试论校园文化的心理功能》,在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分析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示范、感染、激励、调适功能,并提出从优化校园环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体作用、注重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作出努力。此文的论述虽进了一步,但仍不够系统,并且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

1.3.2国外

    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心理学尤其是技术心理学已经非常成熟,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往往更注重技术性的处理方法,以心理咨询、心理保健为主要手段来解决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例如,美国在1940年前后就开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现在几乎所有的美国大学都设有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类机构,并配有专职人员。’由于国外特别是西方对待心理问题远不像国内那么讳莫如深,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的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外,针对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更注重物质文化层面的作用,如校园选址、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对学生心理产生的影响。例如,19世纪末,美国著名建筑师欧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伯克利校园的规划,主张学校应靠近城市,其环境应是自然的、公园式的,认为这种优美的环境能够陶冶和培养学生文明的习惯以及自尊和自重。再如,美国东南麻省大学的校园入口被特意设计成聚合性较强的围合空间,周围建筑底层局部架空,形成面向广场的灰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国外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偏重,多少与技术心理学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以及西方人追求个性发展有关,对于我国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1.4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1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文献综述,并对校园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这里校园文化指的是课堂教学以外的校园文化现象,涵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第二部分,介绍了“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找到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的契合点。接下来,第三、四、五部分分别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本文的重点在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查阅国内外学者关于心理学文化转向、校园文化、大学生心理等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可资参考和借鉴的东西。

1.4.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为两点:第一,以“心理学的文化转向”为理论背景,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心理联系起来,分析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功能体现及特点;第二,从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等三个层次,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具体对策。

1.5概念说明

1.5.1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应当是在“校园”出现时就存在了的,但“校园文化”一词在中国大陆的提出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探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讨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校园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其实,不同研究者对校园文化概念不同的界定并没有孰是孰非之分,而是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分析、概括同一个问题的结果。本文认为,首先校园文化是一种社会亚文化,必然具备作为文化组成要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主体所处的校园环境、校园的规划布局、校园主体的消费倾向等;制度文化涵盖校园主体应当遵从的各种管理、奖惩等的准则;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的精神、学风、师德教风、人际关系等。三要素之间并不是径渭分明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校园精神文化,后者也要靠前两者及校园主体的行为表现出来,但归根结底三者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人的思想和精神创造。其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特殊载体或背景的文化,这一点决定了校园文化与其他种类社会亚文化的不同,师生员工特别是学生构成了校园文化的主体,内容涵盖上述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据此,本文对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如下: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内容以外,师生员工在校园这个特殊环境中进行物质和精神创造的总和。

1.5.2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随着高校扩招,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数量迅速攀升,特殊的年龄段、简单的社会生活经验、不同的生活背景,多重因素作用下,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呈现出复杂的状态。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应当充分把握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实施积极正面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成长表现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认识。

1、特殊年龄段体现出的特点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一23岁,虽然在生理上已经步入成人行列,但单纯的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经验的缺乏,使他们在心理上还未真正成熟起来。

首先,大学生智力水平进一步发展,但缺乏相应的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经历过高考步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而大学期间,由于大脑机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的智力水平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猎奇心理的存在以及别能力、自控能力的相对缺乏,也让部分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表现出认知结构和思维的片面、肤浅及单纯,对真伪、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并且在有些时候即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仍然执迷于错误的做法,无法完全自控。

其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但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或消极情绪中。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大学生随着知识面的扩大和理解的加深,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个体需要的增长,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关注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迫切要求了解自己,并力图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中把握自己、认识自己,以追求自我完善。而在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同时,生活阅历的有限、社会实践能力的欠缺,也造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等方面的偏差。在自我体验方面表现为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强的自卑感;在自我认知方面表现为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强的自尊心和过度的自我接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往往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排斥他人的帮助、建议等。过强的自卑感和自我拒绝则会导致大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陷入消极情绪中,自我放弃。

再次,大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但也容易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使其情感日趋复杂,并表现出强烈跌宕、不协调的特点。这种强烈情感的内容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生活空间的扩大、业余生活的丰富、自我意识的增强而日臻多姿多彩。但由于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自己欲望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正确认识,加之他们风华正茂,精力旺盛,自尊感强烈而敏锐,情绪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带有明显的两极性:既表现为热情奔放、勇往直前,又表现为遇事不冷静,容易冲动和盲目狂热,为一时的情绪所控制。

心理成长论文篇4

1982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我出生在陕西农村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长大后,常听母亲说,以前家里很穷,而我对母亲说的“穷”字则不能完全理解,听她说,在分家时,只分得一个半碗,这可能大致就是母亲想要表达的意思吧。我的父母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一直坚持拼搏到今天,养育我们兄妹三人长大成人,到现在他们还在为我们坚持着付出着,我深深地感觉到父母太辛苦,太辛苦。

当我2001年9月6日背着行囊来到杨凌的时候,我18岁,那天下午我站在操场上望着外公和父母离开的身影,心里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要哭,可眼泪却还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而且当时的泪水很烫,现在想起来还能感觉得到,可能因为当时是热血青年的缘故吧。一眨眼,我在这里已经度过了十年时间,今年我28岁,已经从一名本科生成长为一名管理学博士,十年里,发生了太多或简单而复杂或复杂而简单的事情,我来不及去逐一回忆,或许并不值得回忆,或许也是我自己不敢去回忆。今天当我即将离开杨凌的时候,感觉肩上的行囊有几分沉重,不知应不应该把那一包袱荣誉证书丢弃…,我明白,父母不愿意。

六年前,我第一次写学位论文(学士)“致谢”,那时的致谢很单纯,大家在宿舍里商量要感谢谁;三年前,我第二次写学位论文(硕士)“致谢”,自己一个人写了整整一个晚上;今天,当我第三次写学位论文(博士)“致谢”时,本以为相比整个博士论文而言,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可当我动笔真正要开始的时候,才发现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十年的大学求学、研究和生活经历,使我对这份“致谢”的内涵有了更多的感触和更深的体会,而此时,“光标”在WORD页面上不停地闪烁,我却写不出一个字,或许是任何文字都不能表达我此刻的复杂心情,只能任由思绪回荡在这篇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当初艰辛和磨练的滋味随血液再一次冲击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凝结成这篇致谢的每一字每一句。

我与导师王征兵教授相识已有八年之久,从认识导师,到成为他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之后又成为导师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六年的师生情缘弥足珍贵。我时常在想,倘若能一直是导师的“学生”该多好,这样就能更多地接受导师的教诲和指导,更深地学习导师平和的为人态度和睿智的研究思路,导师经常用睿智的思路来启发和指导我的毕业论文,用温和的态度教育我如何做人,接触过他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导师的温和与平易近人,师母王慧莹老师曾这样形容导师平和的态度,“他是一个永远都不会发脾气的人”。导师偶尔也有着急的时候,而这种着急只用大于平常声音的两分贝表现出来,记得在我的博士论文开题之后,导师就很“严厉”地批评了我,这次的印象使我至今难忘,估计这算是导师所有学生中难得的“待遇”了,也正是这次机会让我对这篇博士论文有了重新的审视和定位。虽然我与导师相处的时间已经很长,但每次见面时,总难免有所紧张,所以到现在,我可能还是导师心目中一个很“笨”的学生。

在博士生学习期间,经管学院霍学喜教授、郑少锋教授、姚顺波教授、王礼力教授、李录堂教授、罗剑朝教授、李世平教授、贾金荣教授讲授的相关课程,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在论文开题论证过程中,经济管理学院王礼力教授、朱玉春教授、杨立社教授、孙养学教授、孔荣教授针对论文的研究内容、框架、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感谢经济管理学院姜雅莉副教授在论文开题论证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在论文预答辩及正式答辩过程中,经济管理学院王礼力教授、姚顺波教授、郑少锋教授、赵敏娟教授、霍学喜教授、孔荣教授、李世平教授、陆迁教授和西北工业大学杨生斌教授针对论文的研究内容、框架、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感谢经济管理学院刘天军副教授、王秀娟副教授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同时对本篇论文三位校外盲审专家的辛劳评阅表示感谢!

我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是理学院的袁志发教授,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与袁教授的师生情谊不断加深,之后,袁教授一直对我的生活、学习都非常关心,每次登门拜访的时候与王老师都热情相迎。在我对生活充满困惑的时候教育我应该像大树一样成长;在我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经常给予我无私的帮助,指导我寻找模型方法运用的关键问题,运用系统的思路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总是在我山重水复之时给我柳暗花明般的指引。正是在袁教授的多次悉心教导下,我才对研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要感谢理学院邵崇斌教授、王乃信教授的关心与支持。

我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对于有关生猪养殖的事情知之甚少,尤其是生猪生长的生物周期特征,更是一无所知,幸亏我的硕士同学李岩在这方面给予了大力的帮助,提供了非常准确的信息,并且在我研究主题的其他方面也给予了很多建议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同时感谢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在生猪生产数据信息、指标解释等方面给予的信任和帮助。

论文的写作过程有痛苦,也有快乐,三年里,我与同窗好友姚增福博士、高辉博士、王玉龙博士在论文框架、内容的多次讨论交流中逐渐成为朋友,最终还成了兄弟;感谢浙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菲博士对论文框架与研究内容提出的中肯建议以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多次讨论,这些建议和讨论对论文的完善起了重要作用;感谢我硕士期间的室友杨福涛、王公山、胡磊多次的鼓励与帮助;我的同门胡阿丽博士虽然远在美国,却还时常通过网络关心我的论文进展和生活状况;感谢我的室友、同门熊智伟博士长期以来的关心和帮助;感谢我的六年同学郭志勤博士的多次关心和帮助;感谢王建华博士、于转利博士、寇明婷博士、贺蕾博士、甘娟博士、李敏博士、周文丽博士、郭群成博士、邵飞博士、罗文春博士、杨朔博士、孙玉娜博士、郝金磊博士、赵红雷博士、王鹏博士、姜晗博士、王永强博士、郭海丽博士、张静博士、郎付山博士等在生活、学习方面给予的关心;感谢王军智老师、卞晓伟老师、丁艳芳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心理成长论文篇5

这样,并购交易首先要以此为指导,信息经济学成为并购理论研究的基石(斯蒂格利茨,1961;阿克洛夫,1970;维克里,1971;戴蒙德、米尔利斯,1971;斯彭斯,1973;阿罗,1984)。企业的买卖交易是企业的一项行为,企业的行为离不开企业的性质理论,企业的性质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委托———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人具有专业化优势而产生的,并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的基础之上。在并购,特别是股权并购中,呈现出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因此,委托理论成为并购研究的基础理论(伯利和米恩斯,1932;阿罗,1963;詹森和麦克林,1976;法玛,1980)。并购是企业之间的交易,可能涉及收购方、卖方与目标公司,企业之间的交易必然产生相关成本,又需要以交易成本理论为指导(科斯,1937;德姆塞茨,1968;威廉姆斯,1979)。在并购交易前,面临对目标公司文化差异度的审查(如诚信履约能力),在并购交易完成后,面临文化的整合(在跨国并购中更为明显,也更艰难)。这离不开文化理论的指导(马斯洛,1943;费孝通,1947)。在具体的并购交易和分析研究过程中,不能忽略并购的动机,要以既有的并购动机理论为基础(詹森,1983;威斯通,1998)。上述5种理论在逻辑上构成理论金字塔。笔者发现,文化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还比较罕见,这将成为本文研究的重要领域。

二、并购绩效机理:

基于FSV文化理论的视角

1.FSV文化理论

从涵义方面定义文化,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元素,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整体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从层次方面定义文化,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本文将文化进行分层界定。马斯洛(1943)将人的心理分为5类需求,这5类需求像阶梯一样逐级上升,呈现出从生理需求满足到心理需求满足,从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这一趋势。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方面的需求,如食物;安全方面需求,如居者有其屋;社交方面的需求,如异性间恋爱;尊重方面的需求,如职业生涯的上升阶梯;自我实现方面的需求,如创造力的实现和满足感。五类需求可以分为3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物质需求:生理、安全;第二层面是行为需求:社交、尊重;第三层面是精神需求:自我实现。基于需求层次理论,本文推导出企业文化的三层次理论(FSV文化理论):财务指标层次(Financiallevel),战略资源层次(Stragetylevel),价值观层次(Valuelevel)。FVS文化理论中,财务指标层次文化主要指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果、经营风险和现金流的充裕度,股权结构,代表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层面。战略资源层次文化是指与企业实现成长的战略方式相匹配的文化,这是一种成长性文化,将使企业呈现多元化文化格局,也需要用核心文化予以规范和统一。价值观层次文化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指企业持有和分享整体价值观的情况、创新度及创新度的持续性、诚信度及诚信度的持续性,是体现企业价值观的最核心元素。随着战略目标不断实现,企业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这种文化的多元化格局,造成企业内部价值观不一致,经营理念不相同,内部交易成本高,文化整合困难。因此,对多元化文化进行治理,树立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并购文化从冲突走向适应的必径之路。FVS文化理论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图1FSV企业文化三层次理论结构图在第三层次价值观文化中,创新度与诚信度是价值观的核心元素。选取创新度与诚信度为企业文化的标志性元素,已被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所支持和证明(AmabileTeresaM,1996;ZienKarenAnne,1997;DavidWan,2005;Laird,2005;Eagle,2005;Dobni,2000;Flamholtz,2005)。张维迎指出:“建立一个市场经济的秩序,信誉基础是第一位的,法律可能是第二位的”。①但是在上述研究中,创新和诚信被割裂开来,分别作为代表核心文化的唯一核心元素,即没有把两者结合起来,以二元变量的形式研究核心文化,因此研究结论存在“一言堂”的情况。此外,以创新和诚信为核心元素的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比较罕见。

2.FSV文化理论与并购绩效关系

心理成长论文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心理学;要素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9-0140-02

学前教育心理学经过长时间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其逐渐形成独立、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专门学科。该学科最早单独成立于西方国家,而关于学前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资料,中国早在周朝就有记录,而较为著名、关于学前教育的历史文献资料为《颜氏家训》,其涉及的教育内容较广,体现了学前教育的相关理念。在现阶段的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要区分幼儿心理教育与学前心理教育之间的区别,避免研究对象出现混淆。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最初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教育心理学逐渐发展成独立的学科门类,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具有初步的系统轮廓。[1]教育学具备完整系统且正式独立的时间为19世纪中期,随着《大教学论》的问世,初步形成教育学的理论基础。[2]同时期,赫尔巴特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设想:教育问题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探究。该理论观点、设想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思想雏形,也使得教育学研究带有哲学含义。19世纪末期,西方心理学研究实验室正式成立,该研究部门的成立也意味着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专业性、系统性的科学项目。心理学在早期的文献资料中,关于教育领域的著作主要有《初等心理学与教育》和《向教师谈心理学》。西方国家教育心理学建立的标志在于《教育心理学》的出版,该部著作在理论框架上将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相区别,使前者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中国古代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文献早在殷周时期就有涉及,如《周易·蒙》在文献记载中描写了孩童对接受教育的渴望,从文字记载的内容上看,中国早期已初步认识个体的教育心理。在《礼记·内侧》记载的内容中,较为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以10岁作为接受教育的初始年龄阶段,并且在教育形式上注重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同时注重道德方面的教育。在宋朝前的朝代中,主要使用秦朝的教育模式。随着佛教、道教文化理论的兴起与发展,教育体制逐渐受到影响,教育学者在教育内容与形式上,实行兼收并蓄思想,将佛教、道教、儒家文化与先秦教育模式相结合,由此使儿童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心理、内在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发展阶段研究

(一)初步形成与发展阶段

伊万·彼德罗维奇·巴甫洛夫作为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以及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创始人,其理论学说与早期行为主义相结合后,形成具有教育心理学性质的理论学说,即新理论學说认为刺激性物质在接触和产生联系的过程中,能够调整外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此适应新环境与新物质带来的影响。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外界因素所带来的刺激,对于个体的外在与内在成长具有较大影响。

随着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该主张理论与意识形态能够与学前教育心理学的认知主义相互结合,使得即成理论与新型理论相互融合,由此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知识。[3]心理学研究专家皮亚杰在此方面的研究中,将个体的知识结构定性为同化、适应以及协调的过程。同领域专家布鲁纳则在相关理论著作中,认为认知结构属于主动汲取外界知识的过程,被动灌输知识的形式容易影响个体的内在成长。主动型的认知行为,其核心在于旧知识的更新,以及内外知识的相互结合。

学前教育心理学此前主要将重心放在智力培养的工作上。[4]在人本主义的发展背景下,不能只重视个体智力方面的教育,还应重视个体的情绪因素,以及内在需求等,确保个体在接受相关教育活动时,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分离、独立阶段

直至20世纪80年代,学前教育心理学逐渐从教育学中分离,形成一门拥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立的科学门类。[5]20世纪80年代初,《幼儿教育心理学》在内容上,主要针对幼儿的教育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该项著作的出版也是幼儿阶段心理学发展的里程碑。由于学前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学要素较为宽泛,在研究内容与方向上与幼儿心理学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理论体系上具有相似性,但在研究对象上具有明显差异,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年龄分布主要在0岁至6岁,而幼儿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其年龄主要分布在3岁至6岁。在21世纪的社会、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过程中,脑科学逐渐成为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来越大,而学前阶段作为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训练的关键时期,在该阶段内,儿童的脑部发育属于黄金时期,该时期外界因素能给予儿童内在更多刺激,使儿童在相关的内在引导上,获得心理与脑部的培养。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实施意义

学前教育心理学作为专门性学科,在现代教育体系上,其早已成立专门的教育专业,用以储备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相关人才[6]。从不同角度来分析,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给予个体和社会等有力的发展条件。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学前角度主要针对内在因素,即心理因素、性格因素、品格因素以及智力因素等,上述因素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念形成,另一方面影响个体的智力水平与道德品质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完备的学前心理教育,对于社会安定以及持续发展等,能够提供稳定因素与发展因素。

(一)个体意义

对于单独的个体而言,其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为学前阶段,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在其相关理论与研究项目中,认为个体所具有的认知发展能力体现出持续性和阶段性等特点。个体在儿童2岁前的发展阶段中,主要依靠运动感觉与外界形成联系,作为初步的外界信息获取形式,对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具有重大影响,甚至在2至7岁的阶段中,对个体的前运算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在出生后,其智力水平开始升高,在10岁的成长阶段中,其智力水平的提升速度开始放缓,直到18岁青春期,个体的智力成长水平升到最高水平,而后的成长阶段中,个体的智力水平逐渐放缓并有下降的趋势。从相关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出,学前阶段是个体智力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该时期内提升儿童智力水平能够获得较好效果。

学前阶段不仅是提升智力水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塑造人格品质的关键时期。人格品质作为个体素质的主要反映项目,在个体成长上具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最初阶段为儿童阶段,即7岁之前的阶段。该阶段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友爱、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等方面的良好品质,此外在个体情感与性格方面也具有较大影响。在大量的资料、数据以及实际案例的研究基础上,可以发现身心发展存在缺陷的儿童,其成长阶段存在多种要素的缺失,同时不良的外界环境也是导致儿童身心存在缺陷的主要因素,如教育与医疗设施的不完善等。部分7岁年龄段的儿童,在受到良好的内在引导与教育上,可以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项目,如一部分学前儿童对于普通学校所传授的知识,能够进行理解并练习。学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针对儿童的内在心理与智力发展特点等,使儿童可以获得更多关注,使其在情感与内在需求上能够得到满足,避免学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身心上的缺陷。

(二)社会意义

从社会角度来看,个体接受教育对于社会稳定与发展而言

具有重要意义。学前阶段的心理教育、引导以及价值观建设等,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供给。从个体的角度上看,学前教育及其心理教育,能够在心理层面、精神层面以及品格方面给予个体良好教育,使其在智力等方面的内在因素成长中,能够以较高水平实现个人价值。学前阶段的教育质量对于个体后续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学前阶段不单是智力开发的过程,也是个体综合素质塑造的重要时期。社会运转离不开科学技术、经济活动以及生产制造等,而人作为主要的社会个体,其受教育质量不仅影响到社会安定,还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改善和创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施形式,一方面能够使个体获得较好的个人成长经历,另一方面可以为社会安定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此,在当前的学前心理研究与工作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质量与实施质量,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前心理教育的实施水平。

心理成长论文篇7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阐释

校园文化是高校整体活动的核心部位,它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师生接受先进的教育和社会思潮的有效载体,越来越引起校园内外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关于校园文化,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教育学意义上理解,校园文化应该属于广义的,即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和学校精神文化。校园中的一切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塑造着学生。狭义的文化常指以课余文化活动,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课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因此,校园文化我们可以将其定义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1]因此,校园文化即高校校园内所呈现出的一种特定的文化理念和氛围,它以校园内所有成员为主体,以课余文化娱乐活动为内容,以校园精神为特征,以培养和练就行为习惯为宗旨的一种群体文化。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教育、导向、示范、激励、娱乐、凝聚、约束、陶冶、养成、自律、辐射等多方面的功能。

二、高校校园文化创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使高校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2]长春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要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师资及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办学半个世纪以来,秉承“师范性、应用性、服务性”教育理念,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方向,牢记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内涵,坚持将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作为承载大学精神的载体,通过拓展新思路、创造新载体,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共同成长”校园文化教育模式:即对话成长、自律成长和心灵成长。

(一)对话成长――用思想教育塑造

对话成长,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以创新模式为特质,打破思想政治教育常规模式,以“优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为主体,凸显素质养成教育实效。该模式着重从思想层面、精神领域加大对大学生的培养力度,重在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信仰迷茫,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实践中形成了“两个使命、两个自信、三高定位、七新协力”的“二二三七”工作体系,开创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路径。

通过理论教育、实验训练、实践砥砺、自我修缮、特殊指导、网络交流、行为养成七个培养环节,遵照“培养一批精英,带动一代学生”的宗旨,首批学员通过两个周期的培养,其中已有33名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学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已经形成了“人人知道青马,人人关心青马,人人争取加入青马”的育人氛围。

(二)自律成长――用行为管理养成

自律成长是以素质养成为实践主体育人模式,作为对重点工作的有效支撑,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注重学生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作用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教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素质,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该工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选修课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三)心灵成长――用环境和文化陶冶

心灵成长是用大学生活指导为实践载体,思想与行动并行,有效支撑着育人工作取得的实效。大一理论指导,结合《大学生活指导》丛书,开设就业指导、安全教育、思想政治及学生行为教育、学籍管理、贫困生生活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大学生活指导理论课程;大二实践训练,在大一理论积累基础上,侧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自身实践,巩固和充实理论学习,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生活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大三巩固提高,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扩大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视野和范围,重点是专业学习和人际交往,使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为以后的就业和生活打下雄厚的基础;大四总结创新,指导学生全面总结并完善大学生活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重点做好就业培训与创业指导,实现成功就业创业。

心理成长论文篇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进公司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推动理论武装工作深入开展,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中办发〔2017〕9号)、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实施意见)》和省国资委党委《省国资委企(事)业单位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及其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中心组学习作为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在职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作为加强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措施,作为建设学习型企业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要紧紧围绕公司改革、经营发展、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着眼于学习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着眼于用科学理论指导解决公司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着眼于加强党委的自身建设,大力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提高学习力、执行力、协调力、创造力、自控力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第四条 党委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委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促进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并取得实效。

第二章 学习的组织与领导

第五条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由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组成,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扩大参加学习的人员范围。

第六条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为党委书记,副组长为党委副书记,中心组秘书由党群工作部主任担任。

第七条 组长负责审定学习计划,确定学习主题和研讨专题,提出学习要求,主持集体学习研讨,指导和检查中心组成员的学习、检查学习工作笔记。副组长协助组长抓好中心组的学习,组长外出时,副组长履行组长职责,确保学习制度,学习计划的贯彻落实。学习秘书主要职责是做好学习服务保障工作,完成组长交办的有关工作,提醒成员定期完成相关学习计划,并定期(每年12月底) 将中心组学习情况及时上报集团党委宣传部。

第三章 学习的内容与方法

第八条 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党章党规党纪和党的基本知识;国家法律法规。

(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和重要会议精神;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经济理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意识形态的文件。

(五)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科学社会主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知识。

(六)企业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七)党中央、省委、省国资委党委、集团党委和上级党组织要求学习的其他重要内容。

第九条 坚持领导干部自学和中心组集中学习相结合,认真安排学习计划,结合实际,采取推荐阅读书目、学习研讨,专题讲座,坚持贯彻领导干部记读书笔记,撰写学习体会文章,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学习理论的能力和水平。

第十条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与指导公司创新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与专题调研结合起来,围绕企业战略发展、市场定位、经营理念、文化建设、管控水平、加强党的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

第四章 学习的计划与时间要求

第十一条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年初应根据集团党委有关学习要求,结合公司实际,认真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指定书目,印发给中心组成员,同时上报集团党委宣传部。

第十二条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要坚持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体学习,每季度至少开展1次集中研讨。每次学习参学率应在80%以上。

第五章 学习的管理与考核

第十三条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长要对本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的自学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督促和检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要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第十四条 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考核机制和制度,采取述学、评学、考学的方法,对领导干部理论学xxx行考评。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年度企业领导人员述职报告中要述本人参加理论培训、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在职自学和网络在线学习的情况;群众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时,要对理论学习情况一并进行评议;组织党委相关部门考察、考核领导人员时,也要对其学习态度、理论素养、学习效果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和评价。

第十五条 鼓励中心组成员到党员干部和职工中讲党课、作报告。积极推荐中心组成员的学习体会文章和优秀报告(党课)参加中央、省、国资委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评比。

第十六条 建立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理论学习档案,记录领导干部参加培训进修、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留存每年撰写的理论学习体会文章和获奖情况、考核结果等。

第六章 附则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