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8篇

时间:2023-05-25 10:48:52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篇1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工会服务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工作的重要载体,调动职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助推企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深化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工会必须以创新为灵魂,以职工为主体,以激励为手段,强化培训,选准载体,突出重点,完善机制,规范运作,才能保证活动实效,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仅供参考。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讲话一

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夯实“三基”工作,继续深入开展200x年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今天,塑件化工厂召开200x年班组建设工作暨经济技术创新表彰动员大会。刚才,塑件化工厂工会总结了去年基层班组建设工作,提出了200x年班组建设和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安排意见,部分先进单位作了经验交流,会上,还了今年的经济技术创新项目,xx厂长对200x年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作了动员。这对今后继续开展班组建设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会议取得的成果也为完成今年生产任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明确加强班组建设、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重大意义

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班组建设,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又是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和“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的必然要求。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推动班组建设是工会为企业生产大局服务的重要切入点。班组建设搞好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就有了可靠保证,和谐社会建设就有了坚实基础。因此,要把班组建设工作抓紧抓好。一季度,公司可能面临亏损局面,为了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也为了职工自身利益,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下大力气挖潜增效,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所以,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激发职工参与热情,发挥工会职能优势,搭建经济技术创新平台。

200x年,我们确定了32项经济技术创新项目,经各专业活动小组和广大职工的联合攻关,完成了30项。其中有的项目节省了上百万元的费用,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去年塑件化工厂组织的群众性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全年共征集合理化建议1989条,经整理归类,实际采用率达56%,采纳率和实施率均好于往年,为塑件化工厂降低消耗,完成生产任务作出了贡献。今年的经济技术创新项目共有61项,集中在生产和辅助车间,内容包括了节能降耗、科研开发、技术改造等几个方面。希望各单位揭榜后,尽快成立专项小组,组织攻关,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二、各单位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群众,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各单位要加强领导,要把它作为确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落到实处。单位党政领导要增强组织职工、动员职工、依靠职工和服务职工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积极性,广泛发动职工为生产献计献策,鼓励生产技术骨干积极参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努力攻关。要从人力、物力各方面给予攻关小组大力的支持,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三、要抓住三个载体,提高班组建设工作水平

一是以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推进劳动竞赛活动为载体,充实班组建设内容。以争当“创新工程示范岗”、“创新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班组建设融入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班组劳动竞赛中。

二是以提高职工素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提高班组建设水平。职工素质的提高,是班组建设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要结合生产实际,开展职工操作技能比赛和机、电、仪通用工种的职业技能比赛。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在职工中推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是以普及创造学知识和创新创效活动为载体,提升班组建设质量。把普及创造学,提高广大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和创新创效,作为班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联系班组生产管理、技术创新、操作优化等实际,为班组培养技术骨干打下基础。

四、要结合“质量管理年”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把班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加强班组建设、实施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需要全体职工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爱岗敬业、辛勤劳动,需要和目前正在开展的严细管理年活动、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要大力宣传职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创新创效、优化操作的好人好事。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目的是要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装置的运行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装置的平稳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运行完好率等。要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不同层次的职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比如:要提高装置的产品质量,就要精心操作,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加强监控力度,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要组织工艺技术人员查找原因,及时调整;要提高装置的开工率,就要组织操作人员开展劳动竞赛,组织技术人员对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瓶颈”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要提高设备运行平稳率,就要成立特护小组,对于关键设备、大机组的维护要责任到人,让基层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发挥一线操作维护经验多,熟悉设备的长处集思广益,解决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要注重实效,要重点解决职工身边发生的影响生产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以调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有丰富多采的形式,让职工乐于参加;要有层次性,让不同的人都有成就感。对于操作工人,要善于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发挥他们熟悉装置的优势,在他们中间广泛开展小指标竞赛;对于工程技术人员,要发挥他们的理论优势,鼓励他们参与技术改造攻关项目。

同志们,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我们的共同任务,各部门各单位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完成项目,这次会后要向职工传达会议精神,并且立即行动起来,结合单位实际,抓好项目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为塑件化工厂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做出贡献。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讲话二        同志们: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利于增强职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科技发展力、市场竞争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实现职工成长成才,企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机制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深化与发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意义重大,成为企业工会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提高三种认识,推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向纵深发展。

(一)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引导职工建功立业的积极举措。在煤矿企业面临传统工艺逐步退出市场,机械化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新形势下,职工原有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与企业机械化发展步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工会能否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破解这个难题上来,能否引领职工将注意力集中到解决这个难题上来,对企业发展、职工发展、工会自身发展至关重要。

(二)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对职工在企业生存发展权利的根本维护。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提高职工素质、体现价值的重要载体,企业要从多方面给职工搭建成才的舞台,施展才华的平台,努力实现职工潜能开发最大化,最终实现“企业发展我成才”。

(三)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有利于发挥职工主力军作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培育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实现队伍高素质化;有利于发挥工会组织的服务职能,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抓住三个重点,保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作。

(一)紧扣企业中心,构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格局。确立“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实施、部门配合、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创建评价体系,实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常态化管理。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突出工作重心,提高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工作实效。一是利用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调动和发挥职工的潜能和智慧,努力提高职工劳动技能。对煤矿企业来说,就是要围绕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设备技术等企业工作的重点、难点,抓好技术革新、技术攻关、技术改进,充分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提高职工现场处理隐患、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企业管理,献身煤炭事业。二是将职工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广度、力度和深度,作为衡量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志。坚持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全员培训、全员创新、全员发展;坚持活动与管理一体化推进、与项目一体化实施、与指标一体化考核;坚持把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作为创新活动的切入点、落脚点,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薄弱点。

(三)拓展创新领域,保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常抓常新。一是强化市场意识,以效益为中心,经营活动延伸到哪里,创新活动领域就拓宽到哪里,把活动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结合起来;二是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既要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也要覆盖思想、覆盖企业文化,凡是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有益的方面,都要纳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拓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领域。对煤矿企业来说,既要在岗位技能、产品质量、高产高效、优质低耗上创新,更要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质量等方面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三、坚持三个结合,保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服务

企业中心工作一是坚持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职工岗位练兵、岗位成才相结合。技术革新、劳动竞赛、岗位练兵、合理化建议是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载体。新的形势下,煤矿企业更要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如“五比”(比施工进度、比安全效果、比生产成本、比工程质量、比经济效益)、“五小”(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三绝”(绝招、绝技、绝活)等活动,要求职工从精通岗位技能做起。二是坚持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相结合。用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化解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的“疑难杂症”,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管理升级,为企业效益提高、和谐稳定做出贡献。三是坚持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职工相结合。以小改小革、科技攻关、经营管理、文化理念为课题,开展职工欢迎、企业需要的各类技能学习和岗位培训活动,为职工提高技艺、岗位成才构建平台。对煤矿企业来说,就是要善于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实现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各项工作的有机结合。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以创新为灵魂,以职工为主体,以激励为手段,建立“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实施、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规范运作,才能保证该项活动深入、持久、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实现职工队伍素质技能又高又强提高,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讲话三

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夯实“三基”工作,继续深入开展200x年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今天,塑件化工厂召开200x年班组建设工作暨经济技术创新表彰动员大会。刚才,塑件化工厂工会总结了去年基层班组建设工作,提出了200x年班组建设和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安排意见,部分先进单位作了经验交流,会上,还了今年的经济技术创新项目,xx厂长对200x年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作了动员。这对今后继续开展班组建设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会议取得的成果也为完成今年生产任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明确加强班组建设、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重大意义

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是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加强班组建设,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又是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和“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的必然要求。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层组织,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和落脚点,推动班组建设是工会为企业生产大局服务的重要切入点。班组建设搞好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就有了可靠保证,和谐社会建设就有了坚实基础。因此,要把班组建设工作抓紧抓好。一季度,公司可能面临亏损局面,为了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也为了职工自身利益,我们要依靠科技进步,下大力气挖潜增效,不断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班组,所以,各单位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激发职工参与热情,发挥工会职能优势,搭建经济技术创新平台。

200x年,我们确定了32项经济技术创新项目,经各专业活动小组和广大职工的联合攻关,完成了30项。其中有的项目节省了上百万元的费用,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在去年塑件化工厂组织的群众性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中,全年共征集合理化建议1989条,经整理归类,实际采用率达56%,采纳率和实施率均好于往年,为塑件化工厂降低消耗,完成生产任务作出了贡献。今年的经济技术创新项目共有61项,集中在生产和辅助车间,内容包括了节能降耗、科研开发、技术改造等几个方面。希望各单位揭榜后,尽快成立专项小组,组织攻关,保证项目顺利完成。

二、各单位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广泛发动群众,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各单位要加强领导,要把它作为确保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落到实处。单位党政领导要增强组织职工、动员职工、依靠职工和服务职工的意识和能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积极性,广泛发动职工为生产献计献策,鼓励生产技术骨干积极参与,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努力攻关。要从人力、物力各方面给予攻关小组大力的支持,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三、要抓住三个载体,提高班组建设工作水平

一是以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和推进劳动竞赛活动为载体,充实班组建设内容。以争当“创新工程示范岗”、“创新小组”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班组建设融入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班组劳动竞赛中。

二是以提高职工素质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提高班组建设水平。职工素质的提高,是班组建设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要结合生产实际,开展职工操作技能比赛和机、电、仪通用工种的职业技能比赛。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在职工中推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是以普及创造学知识和创新创效活动为载体,提升班组建设质量。把普及创造学,提高广大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和创新创效,作为班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技意识、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联系班组生产管理、技术创新、操作优化等实际,为班组培养技术骨干打下基础。

四、要结合“质量管理年”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把班组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加强班组建设、实施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需要全体职工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爱岗敬业、辛勤劳动,需要和目前正在开展的严细管理年活动、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要大力宣传职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创新创效、优化操作的好人好事。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实施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的目的是要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装置的运行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装置的平稳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设备运行完好率等。要采取不同的形式,组织不同层次的职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比如:要提高装置的产品质量,就要精心操作,严格控制工艺指标,加强监控力度,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要组织工艺技术人员查找原因,及时调整;要提高装置的开工率,就要组织操作人员开展劳动竞赛,组织技术人员对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行的“瓶颈”问题进行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要提高设备运行平稳率,就要成立特护小组,对于关键设备、大机组的维护要责任到人,让基层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发挥一线操作维护经验多,熟悉设备的长处集思广益,解决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要注重实效,要重点解决职工身边发生的影响生产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以调动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要有丰富多采的形式,让职工乐于参加;要有层次性,让不同的人都有成就感。对于操作工人,要善于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发挥他们熟悉装置的优势,在他们中间广泛开展小指标竞赛;对于工程技术人员,要发挥他们的理论优势,鼓励他们参与技术改造攻关项目。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篇2

【关键词】 全员创新 促进 煤业企业

企业在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特别是技术进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煤炭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掌握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战略优势资源,但总体上,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容乐观。川煤集团广能公司属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公司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深入开展全员技术创新活动,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从主要依赖工程技术人员向全员参与技术创新的根本性转变,逐步实现全员技术创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公司全员技术创新工作以科技项目攻关与群众性“五小”活动为契机,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供同类型行业参考和借鉴。

1 培育创新文化,构建全员创新组织体系

1.1 营造创新氛围

30多年来,广能公司经历了刀柱、阶、长壁炮采、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高档普查以及大倾角、急倾斜综采的艰辛历程后,更加坚定了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走采掘机械化、科技治灾、先进技术向先进生产力转化之路,走采掘技术成果向煤机拳头产品转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全公司范围了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1.2 健全组织体系

一是成立“公司-矿”两级技术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行政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增强技术创新工作的组织保障。二是成立专业研究室。公司在技术中心设置了煤矿主体各专业和煤机产品的研究室,并配备了专兼职技术开发人员。三是组建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课题组。对公司级重大科技项目实行责任制,由总经理与各攻关课题组组长签订目标责任状,落实攻关责任。四是开展群众性“五小”活动。公司鼓励基层职工积极参与“五小”活动,并做到群众性“五小”活动常态化。近年,公司参与技术创新的普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2成以上,获得技术创新成果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

1.3 制定创新规划

一是科学制定创新发展规划。公司制定有“技术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五年科技发展(创新)规划”,明确了公司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重点研究方向和保障措施。二是每年下达“五小”活动计划,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向基层职工、岗位现场延伸。

2 强化基础管理,构建全员创新长效发展机制

2.1 完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对公司级重大科技项目下达资金补助计划保障科技项目攻关投入。针对公司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由公司集中人、财、物资源实施攻关,并对实施单位下达资金补助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后给予资金补助。二是矿级科技项目实行自有资金保障本级科技项目攻关投入。对未列为公司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由公司下达科技项目计划,由各单位自筹资金组织实施,并向基层科室、连队落实攻关任务,公司负责督促考核。三是集中列支群众性“五小”活动经费。公司每年从集中的科技经费中,预列专项资金用于群众性“五小”活动的开展与奖励,确保“五小”活动经费的足额到位。

2.2 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2.2.1 建立职工“五小”活动创新发展机制

一是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岗位技能竞赛等群众性“五小”创新活动,坚持每年召开职工“五小”成果及表彰会。二是建立技师“五小”任务摊派,成果数量与技师津贴挂钩考核激励机制。三是建立职工“五小”革新能手评选机制,对连续三年以上获得多项“五小”成果,且成果质量较高的职工评选为革新能手,并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四是建立“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配备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职工,充分发挥职工技术创新能力。近年,广能公司建立了5个“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其中绿水洞煤矿“何模洪技术创新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劳动创新工作室”,公司被授予“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煤炭企业。

2.2.2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深化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各级技术创新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措施。公司成立技术创新考核小组,坚持每年对二级单位术创新机构及平台建设、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创新计划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技术创新成效等六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对分数较高排名靠前的单位给予“技术创新优秀单位”授牌奖励,对重视不够、创新成果较少、分数较低的单位给予处罚和通报批评。

2.2.3 建立全员创新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技术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公司坚持每年修订、补充和完善技术创新工作、专兼职研究室管理和绩效、技术报告撰写、职工“五小”活动等全员创新考核办法,严格逗硬考核,加大全员创新成果激励。对专利技术成果采取申请受理、授权、组织实施三个阶段进行分别奖励;对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分别按市、省、部级成果给予不同倍数再奖励。对重大技术进步项目,签订专门攻关合同,实行悬奖重奖政策。“五小”活动根据成果的效益和水平,可获数千元奖励并落实到具体职工。

2.3 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全员创新的精英团队

一是建设核心技术人才队伍。对公司的重大技术项目,由课题组组长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并有针对性地吸引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课题研究或技术会诊,聚集内部技术资源,发挥外脑聪明才智,着力增强核心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

二是强化技术人才引进培养。立足社会及大专院校,加大煤矿主体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控制等紧缺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立足自身,与重点本科院校开办采矿、机电专本科函授班和采矿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切实为建设创新型煤炭企业储备人才。

三是狠抓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拜师学艺、技术比武、职工夜校以及与设备制造厂专家交流培训、送一线优秀职工到先进企业考察学习、学校培养等方式,提高职工操作技能。

3 依托重大项目,把握创新的重点与方向

3.1 攻克重大技术难题

公司狠抓重大技术项目攻关,着力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难题。近年来,公司重点攻克了大倾角、急倾斜煤层综采、急倾斜煤层俯伪综采、薄煤层综采等技术及装备研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复杂地质条件综采空白。另外,公司还开展了岩巷装备配套及掘进新工艺研究,引进了岩巷液压钻机、侧卸式装岩机、钻装一体机等先进设备,提高了岩巷掘进机械化程度,并实现了坚硬(f=10-12)岩巷单进达200m/月以上。

3.2 推进科技防灾治灾

公司围绕防治水、防治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安全工作重点,引进先进技术手段,重点完成了矿井瓦斯地质、低透气性煤层水压预裂增透消突、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水害防治方法、溶洞裂隙带压水封堵技术等安全治灾项目的研究运用,初步构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防灾治灾体系。近年来,公司杜绝了一通三防、防治水方面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3 提升机械化发展质量

公司积极开展大倾角、急倾斜及薄煤层综采技术的创新研究,大力推广应用煤巷掘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成功解决了多项复杂煤层机械化开采及煤岩巷安全快速掘进等技术难题,提高了矿井采掘机械化发展质量。目前,公司综采、综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95.5%、45.1%;倾斜、急倾斜煤层综采、薄煤层综采月单产和岩巷炮掘月单进均创下四川煤炭产业纪录,多项记录位于西南片区前列;五对生产矿井中已有两对矿井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行业级安全高产高效矿井”。

4 强化基础管理,积极争取政府重大科技支撑计划

为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和政府重大科技项目经费补助等政策,公司坚持跟踪、研究相关优惠政策和年度技术创新项目扶持重点和方向,加强协调,掌握申报相关要求,作好基础管理和申报工作。公司制定了科技投入统计归集办法,把科技投入的统计工作质量纳入技术创新工作进行专项考核,确保科技投入明细、台账及相关凭证管理保存规范,为享受国家有关科技优惠政策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公司连续享受了科技抵税、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补助等有关科技优惠政策,让企业职工尝到了甜头,为企业持续创新和实现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动力。

5 全员技术创新成效

近两年来,公司坚定科技兴企、全员创新战略,完成科技进步项目87项,并奖励群众性“五小”活动成果180余项,累计创经济效益6700万元;通过省部级以上重点技术进步项目鉴定1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申请专利28项,授权18项;先后荣获“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技术中心”、“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参考文献: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篇3

闫志刚创新工作室

包头供电局调度处闫志刚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7月,由1个专家小组和5个创新小组组成,共26名成员。其中:劳模4人、专家1人、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技师1人、工程师1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师和高级工5人。主要围绕调度处中心工作对安全生产、电网管理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

工作室领军人简介

闫志刚,1974年出生,高级工程师,现任调度处二级工程师兼技术员。1997年内蒙古大学电子工程系电子学及信息系统专业毕业后到包头供电局参加工作,长期从事电力自动化专业的生产运行和管理工作,熟悉电力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理论,了解电力自动化设备、系统的技术性能、运行状态和原理。

2010年荣获“包头市五一劳动奖章”;参加内蒙古电力公司第十届员工专业技能大赛自动化专业个人第一名;被评为内蒙古电力公司2009-2010年度“十佳”爱岗敬业职工;并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2项课题成果获部级荣誉,11项课题成果获内蒙级荣誉。

工作室目标

创新工作室以“集聚团队智慧,激发职工活力,实践出真知,创新促发展”为理念,围绕降本增效、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科学研究、学习交流等活动,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解决调度处和包头供电局的技术发展瓶颈,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调度处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调度处所需的科技、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下设5个创新小组:调度专业创新小组、方式专业创新小组、保护专业创新小组、综自专业创新小组、自动化专业创新小组。

项目及成果

在创建过程中,重点针对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课题研究,重点完成了《在线电量采集及线损管理系统应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多系统仿真平台的搭建》、《地区故障信息系统的建立试验》和《配网自动化演示模型的构建》4项科技课题,开展了《综合自动化系统电压合格率统计分析功能的研发》、《模拟遥控试验开关的研究与应用》2项五小活动和《加强风电理论和管理理论的研究,提升地区电网风电管理水平》、《完善调控一体化支撑功能,提高调控一体化运行水平》2项QC活动。

闫志刚创新工作室组建之后,结合调度处工作实际,确定了攻关课题和任务目标,并制定了从学习培训、名师带徒、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施方案,帮助工作室顺利运转及快速成长,带领各科室职工提升整体业务素质,提高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培养了越来越多的岗位能手。

张彦斌创新工作室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修试管理处成立于1994年,承担着内蒙电网500kV主网架变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及校验工作。修试管理处于2011年6月成立了由劳动模范、华北及内蒙电力技术院专家、专业技术带头人及生产骨干组成的张彦斌创新工作室,为广大员工搭建平台,提供展示机会。

工作室领军人简介

张彦斌,1972年出生,现任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修试管理处处长,继电保护专业技师,主要从事500kV变电站变电设备检修校验、日常维护、大小修及技术改造等管理工作。曾获得2007年华北电力公司青年优秀工程师;2007年内蒙古电力公司劳动模范;2011年超高压供电局首届劳动模范;2009年被华北电力技术院评为生产技能一级专家;2012年被内蒙古电力技术院评为电力工程技术专家。

2004年QC成果《永圣域断路器三相不一致保护分析》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创新工程活动重大成果奖;2010年《提高500kV主变风冷全停保护正确发信率》取得了内蒙古电力公司QC成果一等奖及中国水电质协优秀QC;2009年参与《远程视频检修指导系统开发及应用》科学项目获得内蒙古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1年主持的《电力系统故障远传及专家诊断分析系统》科学项目申报内蒙古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工作室目标

主要工作定位在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管理理念、创新技术和工作方法,围绕超高压供电局安全生产、技术改造、五小活动等开展工作,从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学习交流等入手,结合变电专业实际,加快创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为超高压供电局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证。

项目及成果

重点研究项目有“智能化标准作业管理系统”在工业手持机、标准化作业的基础上,利用现有的办公网络,实现生产现场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现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科学化;“继电保护装置信息智能管理系统”提高了继电保护基础信息统计的准确率,避免因为统计错误造成的版本错误或定检超期;“远程视频防误操作检修支持专家指挥系统”通过视频诊断故障或缺陷原因的功能,确定解决方案后指导运维或检修人员开展现场检修工作。促进了“运检一体化”工作推进速度,通过科技手段缩短了维护半径,提高了应急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共计开展“UPS不间断电源可靠运行方式分析”、“顶针式末屏结构改造”、“220kV GW16-252D型隔离开关改造”等40余项创新项目,其中获得公司级局级各项奖励20余项。全面提高了检修管理处设备综合治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工作创造了重大经济效益。

通过创新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使创新工作室开花结果,成为了激发职工创新创优的“发动机”、弘扬劳模精神的“宣传台”、促进职工成长进步的“加油站”。

卫志刚创新工作室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金属所长期承担着蒙西电网内电网和电厂金属技术的科研、监督和检验等工作。2012年初,金属所依托自身重点试验室建设,挑选所内技术骨干人员,按照创建活动文件的各项要求,全面创建“卫志刚创新工作室”,设置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4个创新小组。成员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14人,高级职称12人。

工作室领军人简介

卫志刚,1965年出生,高级工程师,内蒙古电力技术院电力工程专家,内蒙古电机工程学会焊接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电力行业电站金属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委员会委员,电力工业焊接学组华北分组理事,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综合试验中心主任。

1994年至2004年期间,卫志刚先后获内蒙古电力公司“优秀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工程师”、“青年技术革新能手”荣誉称号;2008年,获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优秀党员”称号;2011年获内蒙古电力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特殊贡献个人”称号。近年来,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十余篇,参与编写电力行业标准两部。近年来,工作室共完成科技项目20余项,获各类奖项近20次,50余篇。近年来,创新工作室所在的金属所为发供电企业发现并处理重要设备缺陷近两万余处。

工作室目标

创新工作室主要任务是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围绕内蒙古电力发展,着力解决电网运行及电源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紧跟电力发展前沿,深入开展课题研究,重点培养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为内蒙古电力公司可持续发展、电网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项目及成果

创新工作室重点研究项目《高压输电架空线路微风振动分析》,研究内容包括输电线路导地线所处地形、气象环境分析,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现场测量分析研究,防振装置选择,设计与安装位置分析研究,防振效果评估试验方法研究,防振效果评估现场测量评价体系研究等。

参与国家能源局“风力发电场金属技术监督规程”编制。很多风电场在设备方面的检修维护力量薄弱,造成叶片脱离、螺栓断裂、塔筒倒塌等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制定此规程对规范风电设备的检修维护极为重要。

开展“铁塔用角钢使用性能影响因素及断裂机理研究”。该项目为蒙西电网基建和运行单位提供铁塔用角钢的验收和在役检查技术规范,以具体、全面、有效地指导铁塔角钢的质量验收和长期运行铁塔的质量监测,减少倒塔事故的发生。

开展“火电厂带缺陷压力容器安全评定系统研究”。通过使用该系统对内蒙古国电能源准大发电厂#1机除氧器焊缝长260mm夹渣缺陷进行安全评定,避免了返修处理。

创新工作室全面带动了金属所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升了金属所全体员工的责任与创新意识。

链接

内蒙古电力公司为实现“建设一流省级电网,建设大型送端电网,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现代企业战略目标,更好地发挥职工队伍的主力军作用,调动广大职工投身经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职工加快自主创新,提高创新能力,投身创新实践,在所属各单位开展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该公司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旨在以这一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创新争优的积极性,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目前,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以在技术技能、发明创造、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物为负责人,围绕本单位、本专业生产经营活动,技能人才培养等工作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专家团队组成,一般由7—20名技术技能人才组成。

职工创新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带动行业或专业技术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解决本单位、本专业的技术发展瓶颈,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管理创新、科学研究、学习交流等活动,结合各专业实际,加快创新技术应用,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科技、生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为此,该公司专门制定出台了多项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并制定了“名师带徒”制度,具有精湛技艺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与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人签订了师带徒合同,建立了培训目标。通过师带徒,提高现有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和实际技能,为打造专业技术领军人物奠定基础。

各创新工作室按照工作室制定的管理制度、活动研究计划、科研创新项目、工作目标等,围绕企业生产、安全、经营、管理、建设上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进、发明创造、管理创新、专题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QC活动等,每年按照工作计划至少完成1-2项创新成果,同时带动职工参与创新活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篇4

关键词:创新;团队优势;新格局

第一,发挥团队优势,科学推进群众性创新工作。三个工作室汇聚了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成军、中央企业岗位技术能手钱勇、油田公司级技术专家尹华在内的全厂各单位的创新精英近40人,他们分成六个团队(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下设四个创新小组)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在技术创新推进工作中,本着“三抓五定”的原则开展工作。即,三抓:一抓选题立项。积极拓展技术创新活动载体,抓好项目的选题立项;二抓具体措施。项目确立以后,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创新措施;三抓创新推广。通过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总结推广项目的实际效益和应用推广工作。五定:定项目。将收集整理的管理难题分门别类进行确定;定人员。将项目具体负责人、参与人进行分工确认;定时间。将项目的实施起始时间进行确定;定措施。帮助确定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科学有效的整改措施;定奖励。做到创新活动全程受控,年度总结表彰。通过此操作法,科学有效地保证了技术创新工作扎实、持续、高效开展。

第二,发挥技术优势,有效破解生产技术难题。三个工作室以解决生产中发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带头开展“问题”管理法的推广与实施,带着“问题”投入创新工作、认真查摆各种“问题”,分类分块地寻找解决办法,在消灭“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技术创新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如“吴成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基层站队设立“问题”管理公示板,站队员工都可以把“问题”写到板上,成员定期收集和整理这些职工群众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然后记录到《“问题”管理法记录本》上,在创新例会上再次提出“问题”,供成员研究讨论,然后进行立项攻关。今年以来,仅该工作室就收集整理管理难题136项,现场解决85项,立项攻关25项,已经解决22项,还有3项年底完成。“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则推行“专家会诊制”的管理办法,定期邀请厂内技术专家和技能专家对项目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会诊,提出解决技术方案。将专家会诊意见作为创新项目下步工作指导意见,确定项目整改方案、时间、责任人,并严格按进度开展工作。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篇5

**煤矿技协成立两年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共完成技术创新成果54项,其中28项成果获奖,创经济效益3400万元,推进了企业创新创效、促进了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下面将主要做法向各位委员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做好技协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实践证明,职工技协已成为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和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就我矿井下现场情况看,采场点多、面小,煤炭储备接续紧张,工作面受水威胁大,工人工作劳动强度大,产量呈下滑趋势。加之随着企业煤炭资源的不断开拓和我矿“打造管理过硬矿井、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战略的逐步实施,突出的问题就是创新工作缺乏统一组织,技术人才的结构、储备、水平,无法满足企业扩张的步伐,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工会组织如何通过加强职工技协工作,发挥职工技协的人才优势、阵地优势和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地吸引技协会员和职工参加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引导职工与企业和衷共济、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成为摆在我们的面前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做好职工技协工作的认识,把搞好技协工作做为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展示工会组织新作为的重要载体,提出了“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工作思路,通过发挥职工技协平台作用,助推企业创新创效。

二、抓住关键,注重构建完善技协工作的保障运行机制

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是技协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在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工作机制健全、培养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多样”这三个关键,着力构建技协工作的保障运行机制。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形成立体式的保障体系。加强对技协工作的领导是开展技协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在制定《曹庄煤矿职工技术协会章程》、《曹庄煤矿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奖励暂行办法》、《职工创新成果登记表》、《成果评分标准》等一系列章程规定的基础上,成立了技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的责任和技术攻关项目指标,制定了“技术攻关项目负责人目标考核办法”。根据企业生产特点,成立了6个专业24个攻关小组,实行了各专业、攻关小组科研项目申报立项制度,规定每旬由各专业负责人牵头,定期对企业安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排查、研究、立项、攻关,及时消除制约工作开展的技术难题。制定季度工作例会制度,分专业、分层次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小改小革、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征集和综合技术评价,提出技术评价建议,以保证各项技术创新项目达到经济、高效、安全、实用的标准。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升全员技能素质。将职工技协建设成为职工钻研业务技术、理论知识的大课堂、大学校,制定了月度“名师讲堂”培训制度。特别是针对某些急需专业,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以老带新,互帮互学,边学边干的原则,通过“名师带徒”以及举办“名师讲堂”做好培训工作,推动整个工种的水平提高。建立了职工素质工程季度培训考核制度,完善人才培养考核机制。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新工人安全知识考试、师徒知识竞赛、“三支队伍”动态管控考试等职工素质提升活动,举办老技术工人带工种专题讲座4期。定期组织全矿职工技能大赛,吸引广大技术人才从岗位中来,到赛场上去,从考试中强理论,在赛场练绝活。通过技协组织的人才培养活动,参加技协活动的职工在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考试成绩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在2009年曹庄煤矿公开招聘副区长的过程中,其中有两名技协协会成员脱颖而出,切实发挥出了技协的培养导向作用。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技术人才的创造活力。本着“有创新就有受益、有成果就有奖励”的基本激励原则,层层制定落实创新活动的激励政策。制定并落实了年终职工技协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制度,对获奖成果进行表彰奖励和应用推广,对技协活动中获奖选手进行表彰奖励。2009年曹庄煤矿举办的技能大赛中对获得一至三名的选手,分别奖励3200元、2500元、1800元外,对参加比赛人数超过60人的专业,对四至六名选手,分别奖励1200元、1000元、800元,对个人单项赛中获得第一名的选手授予“技术标兵”称号。积极会同劳动技能鉴定部门对职工通过技协活动所获得的技能等级予以鉴定和认可,在全矿上下形成了创新有功、有功必奖的良好氛围,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技协活动的积极性。

三、务求实效,在推动企业发展中创新创效

我们坚持把解决企业建设发展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作为技协工作的重点,突出技协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突出安全生产重点,解决制约瓶颈。坚持从企业生产经营出发,突出安全生产重点,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采煤攻关小组研发的《露头煤破碎顶板开采技术》成果,有效的提高了开采上限,多回收煤炭2.43万吨,创效1944万元;根据上级部门有关风机在安全生产中的使用要求,机修厂攻关小组研制的“模块组装式双风机架”经过使用,效果良好,适应了双风车上下整齐放置的要求,得到了集团公司专业领导及全省一通三防现场会上专家的好评。通风攻关小组引进的“南风井风机微机监控系统”,监测信息全面,操作方便快捷,增加了通风的安全性,促进了我矿的安全生产。

二是开展“五小改革”活动,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广应用先进操作法,减少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目的所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着力为职工施展聪明才智、体现自身价值搭建展示平台。在开展“五小改革”活动中,我们注重从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转向走技术项目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改造的路子,促进专业技术人员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五小改革”成果《中煤脱水工艺研究》解决了中煤含水大、销售困难的问题,实现经济效益10万元。经过技协委员会严格的审评,有10余项职工自主研发的“五小成果”获得技协技术创新成果奖,创直接经济效益55万元。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篇6

一、在全厂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职工创新素能

为营造学习氛围,打造专业能手队伍,提高职工岗位履职能力,并激发职工“学技术、钻技术”的热情,工会每年定期在全体职工中组织开展岗位知识培训及考试。培训工作应做到“有文件、有组织机构、有计划、有记录、有宣传、有考核、有评估”,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每年7、8月份进行动员和授课资料准备,9、10月份分批对全体职工进行授课和培训,10、11月份进行全员考核。通过考核测评,评选学习团体及个人等级奖,鼓舞职工加强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为职工技术创新打下基础。

此外,定期组织开设基础性、创造性的理论知识培训课程,从劳模、高级技师、技师等创新活动骨干开始,逐步扩大到生产一线班组长,提高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技巧和能力;并使全体职工能及时掌握公司技术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启发和调动职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二、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

我为企业献一策,万人万策出效益。以“科学跨越发展”为主题,紧扣“调结构,转方式,强管理,提质量,控风险,增效益”的主线,工会开展“我为公司献一策”的合理化建议长期征集活动,引导和鼓励全体职工立足本职,围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节能减排等内容,在各层次、各岗位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全员岗位创新。

2014年度,工会共收到合理化建议97条,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影响深远,参与人数占全体职工的80%。各单位对收集的职工合理化建议进行第一轮删选,选出67份优秀建议,然后上交办公室,进行分类、汇总,将所有合理化建议分为四大类:经营管理类、提高质量类、降低成本类、安全生产类。评审采用技术科负责人、总工程师、党委书记牵头的三级评选,最终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其中27项合理化建议用于生产经营中,取得良好成效,节约资金八万多元。在合理化建议的推广应用上,采用以职工名字命名的操作方法,从而鼓励职工积极开展岗位创新,让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操作方法为更多的职工所掌握,使职工的创新想法得到尊重、创新成果得到共享。

三、持续开展劳动竞赛

每年度工会都针对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关键点、重点及难点,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劳动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始终坚持做到“三个坚持”和“四个做好”:即坚持把握竞赛活动主题,坚持突出竞赛活动重点,坚持注重竞赛活动实效;做好计划,做好宣传,做好指导服务,做好考核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得力、有序开展、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例如,2014年度工会精心组织了劳动竞赛,围绕各季度的生产任务与实际情况,开展了特色主题活动。一季度主题:“战严寒,保供应”;二季度主题:“抓质量,确保安全生产”;三季度主题:“技术创新,岗位创效”;四季度主题:“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冲刺。”在竞赛活动中产生了10余名“优秀员工”、“十行百佳”劳动能手,并给予通报表扬和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

四、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创新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

以劳模、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主体,以创新为手段,鼓励和扶持基层单位建立覆盖公司主要工种的劳模及优秀技能人才的创新工作室,体现自主性、群众性和协作性。在创新工作室内,通过导师带徒、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能作品展示、创新项目攻关等方式,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带头作用,将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工作方法传授给他人,共同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鼓舞和激励更多人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职工创新工作室每年度定期开展一次,由工会组织申报、评审和验收工作,制订创新工作室验收标准,经审核、认定后,以技术带头人的名字进行命名和挂牌,工会负责提供工作室场所,完善所需的机器设备,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营造“追求卓越,创新无限”的工作环境,激励更多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五、资助职工技术创新扶持项目,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篇7

摘 要 中国煤炭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只有适者才能生存。作为煤炭企业的基层工会要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领职工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提升企业竞争力,是新时期工会工作发展与深化的需要,对于职工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企业经济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促进煤矿企业实现清洁能源提供商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基层工会为对象,主要针对工会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认识和工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会作用的发挥,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

关键词 煤矿 工会 经济技术创新 作用发挥 国有企业

近两年来,煤炭市场销售量和成交价格均大幅下跌,整个煤炭行业正在重新洗牌,80%以上的煤炭企业出现亏损,但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却有一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实现了逆势飞扬,持续盈利,这就是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利能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30日,由中国神华股份公司(控股)、北方联合电力公司、锡林郭勒盟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主要任务是开发胜利煤田西一号露天矿,建设大型坑口电厂,经营煤炭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大型能源基地。胜利能源公司能够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好的业绩,主要得益于其积极实施神华集团提出的以价值创造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其中,该公司各级工会组织围绕企业发展形势及需求开展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对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功不可没。本文通过深入胜利能源公司分析其基层工会是如何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中发挥作用的。

一、对工会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认识

(一)工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法定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三章工会的权利和义务中第三十一条明文规定:“工会会同企业、事业单位教育职工以国家主人翁态度对待劳动,爱护国家和企业的财产,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活动,进行业余文化技术学习和职工培训”。这是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权利和义务,也是该公司工会按照依法治国的思路要求其基层工会依法开展好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法律依据。

(二)工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实需要

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每个员工在企业岗位上,都符合一个“球体斜坡”原理。需要企业对这个球体有向上的牵引力,球体就会克服各种惰性和阻力向上滚动,牵引力越大,员工在岗位上越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工会组织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员工在推进企业发展中主力军的作用,是与企业经营管理者取向相同,与企业经营管理融为一体的。面对市场激烈竞争和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现状,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能够使企业降本提效、实力增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使职工技能素质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实现收益最大化,达到利益共赢。这也是工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与企业行政、党委形成共识,结合三方优势的最佳结合,从而使工会自然而然地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使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工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一章第六条指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的具体利益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振兴经济来实现的,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既是维护职工的就业权,又是维护职工的发展权。因为随着职工业务技能和创新素质的提高,竞争实力有了明显增强,可以获得较好的劳动岗位或较优厚的待遇,职工通过知识技能的积累又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良性循环,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四)工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时代需求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职工需要工会为有创新意愿的职工进行项目指导、创新支持、培训交流等服务,推动职工岗位创新的开展;企业需要工会带动工程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社会需要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更好地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工会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做法及作用发挥

(一)解放思想,改善环境,调动职工参与创新意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不仅具有丰富的哲学理论性和文化思想性,更重要的是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实践性,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的全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时期更需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在形式上是以发动广大职工参与并为职工群众所欢迎为目标的。这就需要工会利用企业内部网站、期刊等宣传阵地进行广泛的发动和宣传,同时需要营造一种鼓励干事者、宽容失败者的宽松有利的创新环境。为此,公司工会还专门为员工铺设了一条通往经济技术创新之路的“星光大道”。标准制定的“接地气”,职工只要肯迈开腿就能上路,蹦一蹦就能够得着星光,并以评选“星光大道”好职工为基础,依次有“最美胜利人”和“优秀管理者”的层级标杆,形成了“争当好职工”序列评优工作体系,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职工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了,自觉钻研业务的多了,是公司顺利完成任务的最好推动力。仅2014年,公司已先后评选出了先进个人27人、“最美胜利人”3人、“金点子”、“银点子”标杆职工50余人,涌现出了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于宝青,“巾帼标兵”陈明艳等一大批优秀职工。通过搭建一个公平、公正的舞台,铺一条人人都有目标、都想冲刺的跑道,最终形成了职工内心勇于创新,企业环境便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组织,形成制度,提升职工参政议政和民主决策程度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建立统一、有力的组织机构。为此,胜利能源公司专门成立了由工会为主导,企业管理部、生产技术部、机电管理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及纪检审计部等相关部门参与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制定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工作的年度计划,对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奖励,成立专家评审组,对技术创新工作实施技术指导。为保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序开展,公司还通过正式发文的形式给予制度保障。工会通过合理设计为职工提供参与管理、参与决策、参与监督的宽广平台,落实职工的民主政治权益。2015年公司实施的68条降本增效措施均由职代会审议通过并全程监督实施。其中,由工会引导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组织及个人提出的措施就有45条占总数的66.18%,充分体现了公司对广大职工的意愿尊重,彰显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三)结合薪酬,绩效考核,激发职工参与创新热情

薪酬不仅是劳动者的权利,还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设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可以有效的激励员工,引导员工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企业发展目标之中。一个合理的薪酬体系对创新效果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基层工会根据实际将创新成果与每月的绩效工资挂钩,让员工当月就享受到参与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果。为了把每名职工都调动起来,公司工会在2014年第一批班组长体验培训中专门增加了用DICS性格分析法合理管理班组成员,提高绩效的学习内容。每一位班组长就是一台“播种机”,要与职工的日常工作相结合,不断向职工灌输,使“日常工作就是技术比武,就是创新竞赛”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在日常工作中提高技术创新整体水平。薪酬,由薪和酬组成,就像硬币的两面,必须同时存在,同时考虑。公司工会每半年开展一次公司级的评比,对企业贡献较大的获奖者在获得荣誉与奖金的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培训、晋升机会,若是劳务工还能作为转正条件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这些都有效的激发了职工参与创新工作的热情。

(四)岗位比武,劳动竞赛,多种渠道形式引导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为企业中心工作服务

岗位比武、劳动竞赛是人才素质工程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工会组织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形式和传统优势活动,是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胜利能源公司工会在劳动竞赛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竞赛课题;以降本增效为导向,确立竞赛目标;以科技兴企为导向,增强竞赛科技含量;以促进企业管理进步为导向,拓展竞赛内容,从而使劳动竞赛的内容更加具体化,竞赛的形式更加多样化,竞赛的领域更加深层化,竞赛的指标更加科学化,真正使劳动竞赛在保证重点、突破难点、弥补弱点上发挥重大作用。同时,公司各级工会还按照自身生产特点开展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征集、QC小组、安康杯活动等,多种渠道挖掘降本提效、科技兴安等方面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确保公司整体生产效率稳步提升。仅2015年公司实现增收9322万元,节支7276.97万元,其中通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节约的成本占公司节约总成本的78.26%,并使公司保持着安全生产零事故、人员零伤害。

(五)打造品牌,选树标杆,引领全员助推创新风尚

职工创新工作室是近两年在企业不断兴起的新生事物。职工创新工作室是以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劳模、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领军人物为带头人,组织带领本企业、本行业一线职工,围绕生产经营活动、技能人才培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职工团队。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分重视职工工作室创建工作, 先后在《2011-2015 年劳动竞赛规划》、《关于加强劳动模范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作出具体部署。公司工会参照上述规划意见积极创建成立了两个以劳模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三个以技能大师名字命名的技师工作室。张华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自从成立以来共完成小型创新项目133项,修旧利废192项;赵奇劳模创新工作室2015年共完成装车站定量闸板改造、箱变空气净化供给装置等创新项目21项,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成员金牌课堂培训4次;张志文技师工作室2015年完成科技创新项目2项,修旧利废项目2项,研发项目2项;黄永明技师工作室2015年组织编制3个培训课件,1套作业流程、完成了1份检修分析报告,并设计完善了4套维修装置。以科技创新的名义而成立的创新工作室,人员队伍从最初的几人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增长至几十人,这些平均不到33周岁的年轻骨干把力气、勇气和智慧转化成了工作室的累累硕果,使“小组织有大作为”。三个“技能大师”和三个工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在2014年11月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和“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命名的荣誉称号,标志着公司有了部级的技能大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司工会不断提高项目资金支持,提高奖励额度,丰富奖励方式,使创新人才“名利双收”,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工作之中,最大限度发挥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使工作室不仅能出技术成果、理论成果、还能出人才成果,引领着公司全员创新创效的风尚,使创新驱动成为公司发展壮大的助推器。

(六)推进建设,学习型组织,保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可持续开展

职工是实施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为了提高职工技术水平,发挥职工的创新积极性,胜利能源公司工会坚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结合公司经济发展的现实和客观需求,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职工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业务技能的培训。通过大力开展读书活动,鼓励和引导广大职工自学;通过广泛开展多种形式和层次的专业培训、适应性培训、岗位资格培训和新技术、新知识更新培训等开阔职工视野,提高技能素养,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合理利用与厂家的技术交流、技术协作、技术服务过程开展培训,实现了完成生产任务和岗位练兵,技术培训同推广先进设备及操作方法相结合,为企业技术创新解决难题,为高新技术工种、关键岗位培训提供有竞争力的技术骨干;通过长期坚持开展导师带徒、两项技能提升、青年论坛等内部培训交流活动,促进职工间比、学、赶、帮、超氛围的形成;坚持员工有意愿、企业有需要的原则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专家型人才的培养,使公司职工做到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公司学习型组织建设成果显著,在员工学历方面,大专以下学历人员占比从45.25%下降到了15.17%,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从5.96%上升到7.07%,有效改善了公司人才结构;在职工技能方面,以刚刚结束的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机电职业技能大赛为例,公司在大赛的5个专业领域中,共获得了5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和1个优秀奖。这些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提供了最重要、最基础的保证,也符合公司精干高效的用人标准。

三、结语

通过胜利能源公司基层工会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践表明,职工是主体、思想是动力、技术是核心、创新是灵魂、阵地是基层、发展是目标,情在发动群众,做在讲求方式,重在注重效果,需要从长效机制、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吸引、组织广大职工围绕企业的业务创新、服务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因为它既能加速煤矿企业作为清洁能源提供商的转变,又是国有大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之一。

参考文献:

[1] 黄国铭.高校工会在教学科研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

[2] 唐宝印.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J].中国职工教育,2012(218).

[3] 藏彩霞.如何实施群众性经技术创新工程[J].科技创业月刊,2011(7).

[4] 李忠清.浅谈对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认识[J].中国职工教育,2013(16).

职工技术创新项目篇8

[关键词]工会;技术创新;工作思路;工作实践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张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表明技术创新与改革已经从企业行为上升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地位。

一、在全厂营造学习氛围、提高职工创新素能

为营造学习氛围,打造专业能手队伍,提高职工岗位履职能力,并激发职工“学技术、钻技术”的热情,工会每年定期在全体职工中组织开展岗位知识培训及考试。培训工作应做到“有文件、有组织机构、有计划、有记录、有宣传、有考核、有评估”,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每年7、8月份进行动员和授课资料准备,9、10月份分批对全体职工进行授课和培训,10、11月份进行全员考核。通过考核测评,评选学习团体及个人等级奖,鼓舞职工加强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为职工技术创新打下基础。

此外,定期组织开设基础性、创造性的理论知识培训课程,从劳模、高级技师、技师等创新活动骨干开始,逐步扩大到生产一线班组长,提高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技巧和能力;并使全体职工能及时掌握公司技术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启发和调动职工开展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二、深入开展技术创新合理化建议活动

我为企业献一策,万人万策出效益。以“科学跨越发展”为主题,紧扣“调结构,转方式,强管理,提质量,控风险,增效益”的主线,工会开展“我为公司献一策”的合理化建议长期征集活动,引导和鼓励全体职工立足本职,围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推动节能减排等内容,在各层次、各岗位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促进全员岗位创新。

2014年度,工会共收到合理化建议97条,在广大职工群众中影响深远,参与人数占全体职工的80%。各单位对收集的职工合理化建议进行第一轮删选,选出67份优秀建议,然后上交办公室,进行分类、汇总,将所有合理化建议分为四大类:经营管理类、提高质量类、降低成本类、安全生产类。评审采用技术科负责人、总工程师、党委书记牵头的三级评选,最终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其中27项合理化建议用于生产经营中,取得良好成效,节约资金八万多元。在合理化建议的推广应用上,采用以职工名字命名的操作方法,从而鼓励职工积极开展岗位创新,让先进生产技术和先进操作方法为更多的职工所掌握,使职工的创新想法得到尊重、创新成果得到共享。

三、持续开展劳动竞赛

每年度工会都针对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关键点、重点及难点,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内容、不同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劳动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始终坚持做到“三个坚持”和“四个做好”:即坚持把握竞赛活动主题,坚持突出竞赛活动重点,坚持注重竞赛活动实效;做好计划,做好宣传,做好指导服务,做好考核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使劳动竞赛活动组织得力、有序开展、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例如,2014年度工会精心组织了劳动竞赛,围绕各季度的生产任务与实际情况,开展了特色主题活动。一季度主题:“战严寒,保供应”;二季度主题:“抓质量,确保安全生产”;三季度主题:“技术创新,岗位创效”;四季度主题:“实现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冲刺。”在竞赛活动中产生了10余名“优秀员工”、“十行百佳”劳动能手,并给予通报表扬和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

四、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创新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

以劳模、技师等高技能人才为主体,以创新为手段,鼓励和扶持基层单位建立覆盖公司主要工种的劳模及优秀技能人才的创新工作室,体现自主性、群众性和协作性。在创新工作室内,通过导师带徒、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能作品展示、创新项目攻关等方式,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和优秀技能人才的先进带头作用,将自己在工作中的创新思维、工作方法传授给他人,共同解决生产和技术难题,鼓舞和激励更多人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职工创新工作室每年度定期开展一次,由工会组织申报、评审和验收工作,制订创新工作室验收标准,经审核、认定后,以技术带头人的名字进行命名和挂牌,工会负责提供工作室场所,完善所需的机器设备,并给予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营造“追求卓越,创新无限”的工作环境,激励更多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五、资助职工技术创新扶持项目,促进创新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在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工会成立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心,该中心负责挑选职工创新工作室中的优秀成果(同时通知各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自行申请立项),通过专家评审后,立项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并负责该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计划每年度从全公司的创新工作室中资助10项优秀成果作为技术创新扶持项目立项。

以上所述的工会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模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以提高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推动公司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为根本目标,积极引导职工投身创新实践活动,完善以生产一线职工为主体的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体系。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