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综合与实践8篇

时间:2023-06-01 08:53:27

小学综合与实践

小学综合与实践篇1

一、深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满怀教学的热忱,重视从教学中提升自己。小学生是非常喜欢动手操作的,教师要和小学生一起进行实践操作,全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小学综合实践课中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综合动手实践活动,是一门动手能力占很大比重的学科。教师要深刻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深刻了解我们国家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教师要调整教学计划,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主题的教学活动,全力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

二、教学研究活动实现成长,教学反思中实现提升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师要经常参加一些组织的课程,集体研究备课活动,在活动中取得收获。教师要潜心研究设计教学活动,有效指导学生提升实践能力。教师要在运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和实践反思中逐渐生长和提高自己,重视领悟实践反思活动对提升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水平的意义。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要不断追求教学进步,重视实现教学反省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充分领悟教学反思对教学的帮助作用,重视学会反思自己。每一节课后,教师都要反思自己的优点在哪些地方,缺点在哪些地方,应该可以怎样改进和提升自己,记录自己的优点和得失。教师要重视记录实践过程中的感悟和反思,总结自己的想法,产生科学有效的思考,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的教学策略

1.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主题,选择学生可以操作的学习主题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重视学生体验式教学,重视教会学生积累知识和培养能力。小学生的学习内容来自于客观的生活实践,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中选取活动的课题,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教学和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欣赏一些教学类的手工作品、视频资料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收获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实现目标式教学 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的目标。在实施课程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喜欢的物品,并在上课的时候汇报物品的特征,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活动。这样,学生高兴地走上讲台,就能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升沟通的能力,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教师在课后反思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让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

3.教师带领学生逐渐完善活动方案,实现从简单到复杂,不断优化细化 小学综合实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精心梳理出学生的活动方案,重视培养学生做事情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哪些方面会有一些问题出现。教师带领学生充分完善活动设计方案,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进行方法指导和过程跟踪

教师可以教会学生怎样收集资料,学会运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资料的搜集工作,教师也要教会学生哪些方面更加实用和快捷。教师可以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带领学生进行采访、调查问卷、网络查询等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采用采访考察的方法,带领学生广泛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摘录。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可以教学生从简单的观察、调查入手,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学生学会讨论和合作,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师要建立多样的评价体系,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的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教会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反思,学会实践,学会发现自我,展示自我,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教师可以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设立多个奖项来奖励学生,例如“最佳设计奖”、“最大进步奖”、“资料搜集王”等,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小学综合与实践篇2

作者  牛国翠

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且在实践中能不断创新发展,以达到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我认为开展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应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提高,这不仅是英语教学的呼唤,也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迫切需要。具体分析如下:

一、在实践中学习

知识来源于生活,我们应学会如何让英语在生活实践中得以运用。每当学完一节新课,我都会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生活情景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英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如我们学习了许多水果、动物、食物类的单词,我鼓励同学们回家后都可以大胆地用英语表达出来。在校多用英语和大家交流。其实英语教学是和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的,如在学习新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Why? ”我让学生们课下当小记者去采访班上的同学,每人各采访6名,并做好详细记录,用英语写出喜欢这个季节的原因。通过查看学生们的访谈记录,学生们都很用心地对班上的同学进行了访谈,并很详细地做了记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此次访谈活动的开展巩固了所学句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间组织会话的能力。

又如比谁积累的单词多,我们每学一节新课前,我都让学生们事先做出小卡片,图文并茂,用完后好好保存,定期开展“单词大聚会”活动。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如“你做我猜”、“摘苹果”、“单词大接龙”、“抢拼单词”等学生们感兴趣的游戏来巩固所学单词,增强了学生们的记忆力。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还让学生们在快乐的实践中学会了知识。

二、在实践中创新

在实践中创新,开展小组活动更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我所教的班级人数较多,要使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中都得到相应的交流机会,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分组进行操练、小组一般由前后两桌人组成,这样操作方便。每组里选出一名成绩好的同学任小组长。小组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小组对答、小组互测、小组帮差、小组竞赛、小组轮答等。内容也可以丰富多彩,小组演示活动可以把语言形式与实际意义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在教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3《How many》一课时,主要是学习数字11到15以及巩固1到10。为了避免枯燥,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一些小活动。如挨个报数,报完15后,从1再开始另报;到室外分小组踢毽子、拍球、跳皮筋等学生们喜欢玩的游戏来进行小组内的比赛,最先数到15的为获胜者,要求英语发音要正确。这些在我们看来不足为奇的活动,但却让刚刚入门的小学生们快乐不已,并且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了本课的数字。这种实践活动不仅使书本知识融入了实际生活,还使更多的学生在英语课上找回了学习英语的自信,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同时,师生共同合作的默契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英语的热情,也更能使学生在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教师要“活化”教材内容,挖掘实践活动的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还要合理地支配教材,也可以结合教材特点和学校背景,改造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实践活动。如编故事:教师先给学生们起头,让学生们每9人为一小组,根据给出的第一句话每人续写一句,直到最后一个人写出故事的结尾。要求要有创意,联想合理,注意前后句的衔接,所述故事尽量做到生动形象,耐人寻味。(附优秀作品展示: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tree. They’re big and red. I want to eat the apples. But I can’t reach the apples. A monkey comes here. He climbs up the tree. He picks some apples for me. The monkey is friendly. We share the apples together. The apples are delicious. )

这次创新活动的开展,首先以讲故事为主题,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欲望,培养了学生由词组句、由句到篇的能力。在小组的交流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一些不善表达的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体会到了英语故事带来的乐趣。但在续写过程中,个别学生的词汇不丰富,对组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不善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展示不出自己的优秀作品。在教学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有差距的学生有的放矢的进行了强化训练,从各种渠道,采用各种方法,对他们进行了词汇的积累和口语的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辅导,这些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又如:在学习了很多的动物单词后,让同学们自编英语小谜语考大家,只要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不计较语法上的错误。小组内挨个口述自己编写的谜语,并让伙伴们抢说出谜底。每组评出最佳谜语,让编写者进行口述,并让其它小组抢猜。通过编写谜语,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在复习所学单词的基础上,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既动了脑,又动了口。课堂气氛活跃,这种形式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同时也了解到了一些同学在词语的积累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需要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并要求这些学生平时注重口语交际,多为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

在实践中创新,我们应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态度,一定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能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激活各种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能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会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将会有很大的进步。

三、在实践中提高

要使综合实践课收到较好的效果,首先我们教师必须给予学生们充分的活动时间,才能真正实现活动自主性,有效性,使学生们的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高。给予学生自由的活动空间,并不一定只在教室里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活动的需求把学生带到合适的场所。如:解除固定座位编排的限制,采用小组活动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离位,找自己的小伙伴进行交际,甚至可以把学生带出教室,带到超市,带到动物园进行实地教学,切实做到变静为动,动中有序。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并伴随学生的思维活动,肢体活动。可以是画画学英语,唱歌学英语,全身反应活动学英语,对话学英语,表演交际法学英语,练习比赛学英语,全方位地解放学生的身心,以“动”促学,以“动”促用,把英语从学生嘴里“挖”出来。但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意识到活动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活动课不只是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模仿和说说、唱唱、玩玩的活动,仅在直观兴趣和课堂表演上下功夫。尽管有时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热热闹闹,但学生并未真正习得语言。所以,我们在活动前一定要说清活动的目的,并要求学生们积极地完成任务,才能收到良好的活动效果。

要想让学生们能很好地在实践中得以提高,我们英语教师自身还应不断地学习、探究如何开展好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实践证明,自开展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以来,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增,组织会话和表演的能力大大提高,学习气氛活跃。在寓教于乐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说说唱唱,跳跳演演,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又营造了浓厚的英语氛围,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些后进生在优生的带动下也得到了难以得到的表扬,学习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我感觉自身的组织教学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拉近了和学生们的关系,学生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期待着下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小学综合与实践篇3

一、提高理论认识,准确定位

“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领域,并不是在其它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整体性。其活动过程是“做数学”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自己(独立地或是伙伴合作的)探索性的活动,包括操作实践、合作探究、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一系列主体性的活动,来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数学实践活动的“做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它的目的是提供给学生一块自由活动的天地,让他们去自主地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处理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程序,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中数学的意义。它的设立有助于转变教师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等知识观,接受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板块设置的意义和作用,熟悉每个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掌握“实践与综合应用”这样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二、统筹安排,着眼全书

“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做”的课程,而不是“教”的课程,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做”、“调查”、“实验”、“探究”、“思考”、“测量”、“制作”等一系列的活动,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它具有实践性,又具有综合性,它既是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素养的综合;既是数学学科内部知识的综合,又是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技能的综合,如与语文、美术、科学、道德、社会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在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实践、交流等学习方式为主,通过活动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它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更关注学生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其数学的综合素质。

为达成教学目标,每册的数学教材中,都安排了一定课时的“实践与综合运用”的教学内容,完成这些内容有的需要的时间长,有的需要的时间短;有的可以在校内完成,有的则必须在校外完成。所以,要完成每学期的“实践与综合运用”的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在学期初,根据全册教学内容,对全学期内容进行统筹安排,拟订整个学期的活动计划。这样,才能在开展每项活动时,师生做好活动的各个方面准备,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科学处理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线索,遵循教材提供的思路,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适当进行挖掘和拓展。事实上,即使以专题形式呈现的内容,教材也只是提供了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给教师留有很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教师要有主动处理教材的意识。

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结合所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内容有书本上提供的,也有师生自行设计的。另一类是结合教材的内容,从学生所处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有目的地收集和挖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使数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及时在日常生活得到应用和验证。这种活动一般经历的时间较长,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需要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查找资料等工作,课中进行合作研究探索,课后还要反思或再深化研究。

教师还可以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

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思维档次

在实践活动中,操作实验、自主探索是必要的活动方式,教师应当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推理、利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要有目的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操作手脑合一,不能仅停留在低层次的活动操作上,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档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综合与实践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综合与实践;内容

一、“综合与实践”课的预期效果

“综合与实践”课与传统课堂乃至传统实践课不一样,“综合与实践”课更加重视和强调教育主题的多样化,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多种教育方式的研究和实践,对学生的个体特性进行保护,并且使学生的思维更具认知性和挖掘性。课程当中,学生获得了宽泛和自由的学习空间,能够主动地参与和掌握学习活动,在谋求自我独立兴趣的导向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开发,而教师则化身为一个完全意义的引导者。

1.综合性

“综合与实践”课应当具备鲜明的综合性,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锻造和培养,这主要表现在:①综合包含知识理论教学、实践活动、课堂思考、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②综合各种形式的教学,包含多媒体教学、合作式教学、提问教学、小组教学等,丰富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环节的趣味性;③综合了多种教学目标,传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只是最为基本的,关键还在于锻炼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

2.实践性

“综合与实践”课其主旨便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汲取知识,在行动中感知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片面地追求学生的“作为”,而应当是学生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通过手脑结合来锻炼自己,开发自己。这是一种科学而且性价比高的实践过程。

3.开放性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综合与实践”课更加开放。首先,它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并且能够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的一种课堂形式,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很难产生排斥感和疲劳感;其次,它拥有很多开放性的问题和内容,答案没有固定性,学生能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推断能力,而解答问题也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更为宽泛,更加灵活,正好符合小学生异想天开、纯真活泼的天性。

二、“综合与实践”课内容的设计

1.拓展教学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借此拓展学生们的学习空间,为学生确定具有价值的探究主题。例如,能被2、5整除的数个位一定为0,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之后,还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可以为学生出一道题:1×2×3×4×5×……×

98×99×100的积的末尾零的个数?很明显,这个问题与上面的教学主题相对应,这样通过提问的方式拓展了教师教学的空间,帮助学生探究了更具有价值的主题。

2.情境教学

将情境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中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综合实践课上可以设定特定的超市购物的场景。在活动开始的时候,让顾客自行选择商品,然后告诉顾客,现在巧克力在进行优惠活动,优惠方式有两种:第一种买一包巧克力优惠六元人民币,第二种每包巧克力价格19.2元,买两包赠一包,然后让顾客选择比较优惠的购买方式,这时顾客就会快速地计算优惠的价值,选择合理的优惠方式。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既使学生在浓厚的欢乐氛围中度过,同时还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

3.开放教学

小学数学的“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必须要注重学习的开放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去尝试认识社会,在情感中去体验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道开放性的问题:在2011年的春节,小明将三万元存入了银行,定期为三年,在存款到期的前一个星期,小明的母亲突发急症住院进行治疗,这使得急需用钱的小明非常为难,所以请同学们帮助小明想想办法,解决住院费的问题。这时,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得到了许多方法,在归纳出这几种方法之后,最后学生和教师再一起讨论,找到最合理的方法。这样既让学生们将课本中的知识活学活用,同时还帮助他们更加深入了解了利息的有关知识。

三、保障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1.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虽然在“综合与实践”课中完全处于指导者和旁观者的地位,但无可厚非的是,教师同时还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课堂中灌输何种理念,以及达到何种效果,都与教师能力直接挂钩。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将会对该课堂的实施和研究提供充足保障。一方面是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对课堂的设计和安排,对知识和教学理念的理解程度,对学生特点的掌握和开发,对教学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另一方面,要培养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要让课外“综合与实践”拥有可行之机。

2.加强社会宣传力度

学校方面,通过对网络工具(QQ、邮箱、视频等)的运用,将“综合与实践”的核心理念和教育优势传达给社会,初步博得社会特别是家长的认同之后,广泛地汲取外界意见和建议,以之作为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革新的参考。班级方面,建立起以班级为主题的统一通信平台,如论坛、讨论群、微信群等,邀请家长参与到课外实践当中,并且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家长也能够一目了然。

3.改革既有教学制度

主要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机制的改革,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借此推动“综合与实践”课的开展和升华。评价标准大致分为三个阶层,第一阶层是对“综合与实践”课开展现状的评价,即考评教师是否转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而采纳了新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设计是否符合既定理念;第二阶层是对开展结果的评价,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该教学模式,是否获得了多方面的成长;第三阶层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评价,主要是查看是否积累了一阶段的教育经验,是否获得了一定的教育启发,并能够开展下一阶段的教学革新。

四、总结

“综合与实践”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改革与发展下的创新举措,它的产生与发展均对我国未来教育事业产生着深远影响,从现实角度看来,唯有推行“综合与实践”口号,才能够更好地在教育中保护学生的个体特点,创设出更加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综合发展。在此过程中,需理性地认识到该项教育活动本身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综合建设与发展的基点,发挥各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循序渐进地研究和探知教育新方式。

参考文献:

[1]龚晓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探析[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01).

[2]刘 霓.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探索及思考[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4(03).

[3]王秋菊.浅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之综合性[J].教育教学论坛, 2013(47).

[4]李秀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4(03).

小学综合与实践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

一、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开展起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对自身知识以及相关生活经验的有效运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方法来解决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具备有一定综合性以及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实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优化提升,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提供开阔空间,使其更具教学弹性。

二、 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

1.教师对课程认识存在有一定偏差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这门课程没有过多的学时安排,而且并没有针对其安排考试,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把该教学课程当作是选学内容,只是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主实施相关内容的学习与操作,造成这门课教学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

2.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时存在很大难度

对于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来说,综合与实践课程可谓是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用来借鉴的相应教学经验是少之又少的,再加之教材的匮乏与情境的不符,导致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的进程当中遭遇重重困难。

3.相应的课程教学评价难以落实到位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这门课程本身具备有很强的开放性,其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可以遵循,学生就问题所给出的答案也可以使多种多样的,由于有些教师欠缺相关的教学评价,其仍然沿用传统模式上的量化形式来针对学生实施评价,使得评价工作难以真正被落实。

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所实施的有效策略

1.针对教材展开深入研究,为综合与实践活动提供有力基础

纵观而言,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的二十四个综合与实践内容,均是在学生完成数学本体知识学习以后所实施安排的相关实践活动,在第一个学段期间,综合与实践课程主要是将知识点较为单一的实践操作活动作为主体内容的,在第二个学段期间,则主要是将众多知识点综合起来实施运用为主体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一般遵循的原则为把学生学习的就近知识点作为参照来进行活动安排。与此同时,在设置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相关内容时,应该讲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作为基础出发点,并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场景中来实现对相关教学素材的有效挖掘,其内容安排需依赖于学生实践活动的研究基础,比如说信息整理以及数据测量、实物操作、实地勘察等等。要注意的是,该课程教学目标除了要注重对数学本体知识的有效巩固,更需要重视学生实践经验的逐渐累积,引导其用数学的眼睛来观察世界。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当中,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比如说,对其投资意识以及体验数学美、想象力、环保意识等等能力的培养。

例如,五年级数学中的正方体教学中,可以提出“一个正方体的每一个面上都写着一个汉字,其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那么,在该正方体中和“超”所对的汉字是( )。”

这道题目能够勾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巩固数学本体知识的同时实现了自身想象空间的有效拓展。

2.通过对生活情境的合理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实现问题解决

在小学阶段所获取的数学知识很多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原型,为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需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在自身已有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参照学生的年龄以及个性特点来实施更为贴近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具体来说,在进行综合实践设计的时候需注意两点内容,第一是为把教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使生活实际可以为教学实践所用;第二是所设计出的教学方案需符合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让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践学习中。

3.将评价重点转移对实践活动过程的关注

相较于一般问题的解决方式而言,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形式可以具备有更强的综合实践性能。教学中要处理好自主探索与合作研究的关系,恰当地运用个体研究与小组研究。针对不同的问题层次和情境需求,组建实践活动小组,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应当将纸笔测试这种量化指标作为主要手段,而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的有效评价,力求以质的标准来完成整个评估活动,这就要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所应注重的相关内容包含有学生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等等,与此同时,要强化过程监测,采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多样化形式来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估。

四、结论

综上可知,通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完成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其对数学课程学习充满兴趣,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增强学习信心,为学生创造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小学综合与实践篇6

一、突出学科特征,散发数学味

整合各个独立的学科,融合学科差别、建立大学科观是国际上教材编写时的共同趋势。但“融合”不等于“溶合”,不可以上着数学课却感觉是在搞社会活动,这样张冠李戴就丧失了学科特点,数学课必须要坚持数学特色。

散发数学味首当其冲就是要简约教学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要落实四基,于是为了达成所谓的情感目标,那些贴着爱国主义、互助友爱、公益环保等的标签都跑进数学课堂。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统计与概率”那样有鲜明的知识特点,它更多的是三部分知识的有机揉合和方法的灵活运用,一些教师就以为是没有新知识,在教学内容轻松简单的情况下增加思想价值来为自己的课堂加码,这样的想法是很肤浅的。如,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旅游费用的计算》一节综合实践课,曾有教师在旅游景点的选择环节就安排“看图片”“说经历”“谈感受”“选景点”四个步骤,近十分钟被强行挤占。可想在费用的理解、选择和计算等的教学上会是怎样的仓促,一节课就在学生涂涂画画中草草收兵。简约教学目标就是要突现数学学科内容,那些数学所特有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是必须要“放在头版头条”的。数学不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要用数学的魅力来吸引学生学数学才是最持久,也是最强大的动力。

二、整合数学知识,强调综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综合与实践”的解释之一就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或现实问题的过程”。很明显该注解的关键词中有“综合”,换句话理解就是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学生能综]合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学习综合性的数学内容。正是借助这种综合性强的课程载体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不仅是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的联系,也是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迁移。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面积是多少》一课,学习如何计算复杂的图形面积,学生不仅需要综合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要灵活选择分割、拼接、旋转等解决方法,在不规则的面积问题上还要将精算与估算有机结合,这里就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综合。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图形的特征,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化腐朽为神奇。又如,学生在学习了统计知识后,可以创设《小鬼当家》的活动内容,在课余时间利用表格记录一周里全家的日常开支,绘制成折线和扇形统计图。一方面既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巩固了统计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习基本的理财常识,学会合理安排生活开支,从小培养理财意识,也与语文教科书中设置的“勤俭节约”主题单元教学相得益彰。

三、联系实际生活,注重实践性

如果说综合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践就是一种探索精神,是可以享用一生的学习品质。教师在教学其他三个板块的内容时是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活动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则是引导学生运用以往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去开展各项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提升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

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既要“全程”也要“全员”。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活动流程是收集图形、观察特点、寻找并画出对称轴、创作轴对称图形。活动前教师要鼓励每一个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用自己极具个性的方式捕捉身边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拍照、绘画、录像、采集等。学生亲自实践了,他们的感官印象才深刻,没有了实际的观察,所谓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就成了部分人的独家发言。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发生在课外,在课内也一样可以生动模拟。如,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的《小小商店》就可以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室内开办“小小文峰超市”。学生自己从家中带来各种各样的日用品,并事先向家长了解具体的价格,再准备一些仿真的纸币。活动时学生扮演顾客、导购员、收银员等,自由购物、自行结算。在模拟实践中积累“买”与“卖”的经验,增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完善课题过程,加强研究性

“综合与实践”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何选择有现实意义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是教师教学设计时的首要环节,接着是问题的展开、问题的解答和活动的总结。其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经历了选一选、问一问(选题),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开题),试一试、做一做(做题),讲一讲、评一评(结题)。这样的四个环节就和科学家做课题研究完全一样,只不过他们 的课题历时较长、难度更大、综合性更强而已。

小学综合与实践篇7

一、“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育价值

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已将“活动”列入课程,由学科和活动构成新的课程体系。《标准》通过调整课程结构,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知识性领域之外,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沟通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之间的联系,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融为一个整体,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设置“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也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实践、互相合作、共同探索、交流想法、修正错误,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基本要求

在《标准》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基本要求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口赵云峰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三、“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素材

新课程实验教材中,“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从以往过于注重学科功能,强调知识性转变为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以数学教材为载体,综合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挖掘适合学生实际的“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素材。尽管实验教材每册中都安排了一些综合实践的内容,如,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安排了“表面积的变化”、“大树有多高”、“算出它们的普及率”三个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安排了“确定起跑线”、“折扣”、“纳税”、“合理存款”四个内容。但是,由于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实践与综合应用味道还是不浓。因此,教师除了选用教材中的内容外,还要联系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提炼适合于学生活动的素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教材内容的拓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往往是在吸收、积累和消化大量的知识材料的基础上,在某个适宜的时刻豁然开朗,结出思维的奇花异果。因此,我们在选择“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素材时,要善于拓展教学内容,以丰富学生的信息储备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课堂上不可能对学生说出的多种推导方法一一进行剖析,我们可以利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让学生将等分若干份的圆,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梯形等多种已学过的图形,自己证明圆面积公式,从而拓宽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进一步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

2.生活问题的解决。实践与综合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拉近数学与人和自然的距离,“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素材的选择要注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后,让学生测算粉刷自己所在教室的费用、设计合理的包装方法、自己测算一块石头的体积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小型课题的研究。引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也是“实践与综合应用”的重要内容。这种研究,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激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与现有条件,通过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知道了“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圆形。在学生说出窨井盖一般也做成圆形后,我引导学生去研究:为什么窨井盖一般也做成圆形?教学圆的周长后,引导学生研究:在400米比赛时,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学生通过收集信息、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

4.教具学具的制作。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制作教具或学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已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如,教学“角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制作活动角,并用自制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这样,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己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将其展开,让学生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原则

“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增设旨在帮助小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教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思考归纳,可以从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技能和技巧。所以教师必须以活动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寻找规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尝试和创造的实践过程,获得直接经验,丰富感性认识。

2.主体性原则。现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灌输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所以,“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主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

3.趣味性原则。“兴趣提最好的老师”,“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增设的学习领域,让学生对学习这个领域的知

识感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的教育能营造一个无“权威”束缚的、民主自由的环境,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不仅要改进和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还要注重活动范围的拓展,不应只局限在课堂里,要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设计活动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家庭教育的资源,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从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

5,创新行原则。创新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学生创造力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在“实践与综合应用”的教学中,要着力营造民主性的教学气氛,创设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组织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实行激励 性的学习评价。

6,探索性原则。“实践与综合应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不仅自觉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而且要对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地探求。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联想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新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兴趣。要特别注意的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从而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7.合作性原则。合作是每一个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素质,儿童尤其需要具有充分的合作精神。在“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各种问题。这样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产生共生效应,达到共同发展。同伴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还使学生逐渐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养成容纳不同意见的习惯,使谦虚与自信相结合,培养主动的开拓精神。

小学综合与实践篇8

P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集合多个科目于一身的教与学的活动,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实际动手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也大大拓宽了教师的发展空间,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一个难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是每一位科任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下面我们谈谈作为数学教师对在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能力是小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往往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建立在生活体验之上去动手操作和研究,探寻知识的源头及本质,所以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来获得体验,获取必须的知识。

比如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110-111)《绘制平面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让同学们通过实践能够明确一张平面图所包含的基本要素,能够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距离。能够从实践中了解绘平面图的基本过程,发展空间概念。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团结,合作交流等优良品质。教学设计如下:

1.小组合作,让学生4~6人一组,合理分工,实地考察,其中2~3人测量,1~2人记录,有人检查并确认实际测量需要与每个人合作其他,测量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表中。

2.指导学生在教科书第111页上绘制所选区域的平面图。在组中,选择比例,讨论其合理性,并计算地图上的距离。根据地图上计算出的距离数据,让学员根据组中所选择的平面形状,位置关系,绘制在课本第111页上,并进行交流,评估和更正。

3.展示交流经验。要求小组展示所绘制的平面图,并说出地点或建筑物,以及绘图过程,并介绍选定的比例尺,为什么选择这个比例尺。让学生从方向,位置和规模选择等方面进行互动评论。在自己的意见中,在合理的修正的基础上并对此进行体会。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场所,更是个发展学生数学观、学习观的地方,在知识框架和能力框架的交融处,养成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也是本部分教学应当侧重的地方。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得出初步结论,再通过合作交流,审视自己的出发点,分辨自己的探究成果,反思研究过程的合理性和价值,以便为进一步的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苏教版六年级上册(P110-111)《互联网的普及》这探究活动的开展时,我们完完全全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自主调查,从实际出发得出结论,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关于调查方案的设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同学们可以从小组成员出发进行问卷调查再扩大到班级,全校或者是自己生活动的小区,最后进行数据统计。

(一)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的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出最佳统计表。

(二)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学生上网人数统计?

最后汇总全班统计数据。

三、注重学生实践的趣味性

兴趣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实践活动。教学中,我们应增强实践活动的趣味性,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强烈欲望,让他们心情愉快、自由轻松地投入实践活动中去。在完成《运动与身体》(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54-55)这一教学任务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测脉搏的实验活动,研究原地跑步引起的脉搏跳动变化。四人一组,先各自测出运动前1分钟脉搏跳动多少次,报告给组长,组长记录在P54表格里,再同时原地跑步30秒,停下来各自立即测出1分钟里脉搏跳动的次数,组长再做记录。休息3~4分钟后,再一起原地跑步1分钟,要用力跑,然后再测脉搏,组长再做记录。各小组完成实验后一起计算本组四人运动前的脉搏跳动次数的平均数、原地跑步30秒后的平均数以及原地跑步1分钟后的平均数,再分析每个人的三个数据及全组的三个平均数,看看原地跑步给脉搏带来什么变化。各小组按自己的速度开始做实验,组长做记录。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既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又增强课堂的气氛,还大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给予式”的强记学习方式,推动知识获得的多样性的发展。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能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和以自主思考能力为发展方向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帮助学生之间情感交流、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以发挥学生学习的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部分带给学生的是一次能力的飞跃,也是终身学习的兴趣的有效养成,我们要做个有心人,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将活动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黄华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数学教育,2015(9):20.

[2]刘红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7):3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