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在线课堂的优势8篇

时间:2023-06-04 08:38:34

在线课堂的优势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1

“慕课”高校教师机遇挑战近几年,风靡全球的“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在高等教育界掀起一阵狂澜,甚至有人预言,“慕课”的出现和发展,将给高等教育模式带来巨变。对此,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线工作者,高校教师要全面审视,正确面对,进而科学应对“慕课”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一、“慕课”解读

“慕课”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传统的高等教育活动从课堂教学转移至互联网平台,以便让更多的学习者借助此平台进行自由学习。与常规的学习活动不同,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只要连接任何通讯手段,均可以实现在线虚拟课堂学校活动。简而言之,“慕课”就是借用现代科技实施教学的一种手段。

“慕课”作为网络远程教育与视频课程不断进化的最新产物,实现了课堂教学、学习过程、师生与生生的及时指导与互动、效果监测等各个教学环节的在线呈现,其教学资源优势得以显现。

第一,教学内容丰富优质,突破了传统教学内容的边界。

各大加入“慕课”联盟的国内外高校以团队分工合作的形式,打造优质的在线网络课程,使得知识可以被大众迅速和免费获得,其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确保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此外,因其优质课程资源优势,相同内容由不同教师团队以不同方式打造,学习者则会在学习过程中加以选择,最终加速优质课程资源的生成与更新。

第二,教学形式灵活自主,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习者从不同地点汇集至同一地点,参与以教师为主体的实时课堂教学模式。而“慕课”模式下,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汇聚于同一虚拟教学空间即可进行学习。其利用互联网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发出课程信息,全球各地的学习者则在同一时间瞬间接收到此信息,进而实现知识的传递。此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全面应用,“慕课”的课堂效果较传统课堂更为详细、逼真、生动、灵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在线教学效率。

第三,教学观念转变,重心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

“慕课”进入高等教育领域,迫使人们不得不接受一种现实,即传统的课堂教学将向网络化等多种形式的叠加型教学转变,人工教学方式逐渐向智能化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个体学习模式向团队与个性学习相结合模式转变。教学的重心不再是教师的“讲”,而是进一步实现以学生“学”为主,在线师生指导、生生互动为形式的学习模式。

二、“慕课”带给高校教师的机遇

首先,“慕课”盛行,能有效促进高校教师主动思索教师角色定位,从而改进教学理念。

随着“慕课”的引进,高校教师直接感受到新型教学模式的资源优势与冲击,教师原有的“一言堂”的权威地位得以改变。教与学的重心转换,这就促使高校教师充分认识和理解“慕课”带来的课程资源优势,进而加以合理利用,从教学思想上实现教师从台前到幕后的理性认识,从教学实践上实现以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转变。

其次,开发利用“慕课”资源优势,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慕课”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满堂灌”的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从知识和学生两个契合点出发,以学生为主线,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课堂组织形式,尽力实现学生“在场”学习。对于课程评价,在线评价和师生、生生在线互动交流相结合,教与学形成良性互动,及时发现和解答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再次,“慕课”冲击下,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从而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慕课”资源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高等教育资源在更广阔范围内的流通。借鉴其优势教学形式和团队合作分工形式打造,课程内容的教与授将由更为优秀的教师进行讲授,而普通教师则在团队中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激励高校教师更为客观地应对,利用“慕课”平台,加强自身教学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从根本上推动教学发展,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进行。

三、“慕课”带给高校教师的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慕课”这种新型的网络教育模式在波及全球中不断发展演变和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这一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和未知,对于一线教学的工作者而言必然存在更多的挑战。总体而言,对于国内高校教师带来的挑战,主要存在于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顺应时展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改革的自觉性。

“慕课”的引进与推行,势必要改变原有的高校教育模式,首当其冲的是对于高校教师原有话语权威性的挑战,学习者不再拘泥于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讲的形式,而是在借助于网络在线精品课堂进行部分或全部了解的前提下进行学习与反思,教师的主要角色进而由知识的主动灌输者变为学习者的答疑解惑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此外,优质的“慕课”资源均由团队集体打造,而非传统的教师个人基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所形成,这就对高校教师的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那些长期从事与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而言,需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和自身角色,以适应教学改革的大趋势。

另一方面,利用和发挥“慕课”资源优势,调整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者的自主性。

由于“慕课”资源的丰富性与自由性,全球范围内的在线学习内容得到全球学习者的自由获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此背景下的学习者要具备高度的学习自主性与能动性,能有效控制自我学习行为,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对此,面对全球范围内的优质的慕课资源冲击,高校教师应积极应对,开展新的教育理念研究,开发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方式多元化,在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的资源优势中,注重教师知识更新、教学水平提高,从而在加强师生互动环节中有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方向,解决其中的问题,以最终提高学习者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朝晖,何云峰.发挥“慕课”资源优势破解公共基础课教学困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1).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2

关键词: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护理学;教学

G434;TM07-4

近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在教育领域盛行,对其优势及弊端的研究也层出不穷。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都是新兴的教学手段。传统课堂以纯线下教育为主,而微课和慕课是线上教育,翻转课堂则是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结合。三者密切相关又有区别,若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应用于医学院校护理教学中则更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内涵

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一种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成千上万个学习者通过教与学联系起来的大规模线上虚拟公开课程。其本质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对网络课堂的改进,将优质课堂进行再现。慕课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1]。2013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慕课平台,在我国清华大学推出了“学堂在线”、上海交大推出了“好大学在线”。慕课注重网络学习的整体性,学点之一是学习主题相关材料,比如与主题相关的微课设置;同时慕课又强调师生、同伴间交互性学习以及课后评价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是更为完整的线上教育系统。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知识点为主要讲授内容的一种简短、完整课程。微课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又是慕课的教学元素之一。具有内容短、主题明确、交互性强、模块化、半结构化的特点[2]。

翻转课堂是一种线上线结合下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讲授传统课堂上需要讲授的知识,而知识的内化作为教学重点,协助学生内化知识成为教师的主要职能。它要求学生在课下对教学视频事先进行线上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并参与学生互动,对线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实施线下教育。因此,翻转课堂是对慕课的补充和发展[3]。

二、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传统课堂结合模式优势

1.打破了传统的课堂上教与学的模式,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重点选择学习内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发挥了线上教育的资源优化选择、直观生动、学生“代入感”强烈、针对性强、有效互动、考察方式多样灵活等优势,强化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学生们可以和老师、其他学员探讨交流W习心得,可以通过在平台上做作业、参加考试等途径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前所未有的选课自由度,使学生可享受到海内外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弥补高端教学资源缺陷弊端。

3.国内线上教育平台也承担着促进高校教学方式转变的任务,教师的角色将从讲解者变成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启发者。

三、慕课―传统课堂―实训结合模式教学策略

1.主题的指定及教学目标阐明:拆分知识点,将不同学习内容分别作为主题并阐明其教学目标。根据讲授内容设置教学主题,包括理论部分、操作部分、知识拓展及新进展等。

2.教学内容分析:学习内容针对护理专业学生,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专业特点、正确、无误、精炼、紧凑、逻辑清晰、紧密联系实际、生动有趣,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教学策略制定: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特点,设置微课制作、驻点题、课后作业、线上答疑、评价考核等环节。使教学情景化、问题化、案例化、技能化。

四、结语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作为新的学习形式和平台,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教学可以深化大学护理课程与教学改革、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国际意识、具有国际护理执业资格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才[4]。当然,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虽然发展势头欣欣向荣,但弊端也不容小觑。三者均为线上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对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技术平台提出了很高要求。结合我国的国情,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既不能盲目追风,又不能一概排斥,应尽量避免慕课、微课等所带来的过分形式化、知识碎片化等缺点[5],建立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混合式的教育模式,建立面对面课堂互动、结合网上知识探索的全新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优化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Skiba DJ.MOOCs and the future of nursing[J].Nursing EducationPerspectives,2013,34( 3) : 202-204.

[2]焦炜.MOOCs 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4,(4):83-86.

[3]顾容,等.面向翻转课堂的学习支持服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5):72-77.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3

关键词: 慕课 英语文学教学 优势

一、引言

互联网作为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技术变革,正使得全世界高校的教学模式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剧变。慕课、翻转课堂、微课、混合型教学法,一波接一波冲击着高校教学的模式。作为其中之一的慕课,兴起于2012年哈佛大学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到了2013年,“这种授课方式为世界各地大学所接受”(巴格利,2014),慕课已经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我国也不甘落后,继世界三大著名慕课网站Udacity、Coursera、edX兴起后,中国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http:///、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http:///home/和许多国内著名高校的在线课程纷纷跟进。它突破了传统大学的围墙,使得教育跨越国界。英语文学作为人文课程,不同于理工、工程等自然学科领域的课程,有着独有的特点。其所承载的内涵远远大于语言课,涉及文化、社会、心理、哲学等各个层面。面对慕课的蓬勃发展,高校英语文学课堂的阵地何在?面对慕课环境给英语文学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构建有特色的英语文学课堂?这成为高校英语文学教学面临的特殊问题。目前,国内有关英语文学教学的研究成果很多,关于慕课模式的教学运用也不少,但对于慕课和英语文学教学相关的研究不多,深度和广度也不够。截至目前,从知网检索到的7篇文章来看,周丽华探讨了英美文学课程的慕课教模式,其余主要是对于英美文学慕课教学的思考,研究远未充分。本文从英语文学教学的角度审视慕课,分析英语文学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应借鉴慕课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资源。同时,教学中发挥传统课堂教学面对面交流的优势,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教师及时将正面情绪传递给学生,充分评估和激励学生,实现文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升级和教学质量提升。

二、慕课环境下英语文学教学的优势

英语文学课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其重要性无可置疑。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本土文化,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其丰富的思想性、审美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提高文学品味和鉴赏力,也有助于写作和语言等能力的提高。英语文学以其思想、审美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受到电影、视频和碎片化阅读的冲击,加之英语文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饱受边缘化困扰。慕课作为教育界的热点之一,以其大规模、在线和开放性的优势,吸引了全世界的学习者。慕课教学一般由课程内容、在线互动、学习支持服务、测试考核和学习证书五方面组成。因此,英语文学可以在以下方面汲取慕课教育的有益元素,扬长避短,强化英语文学课程教学效果。

首先,慕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入英语文学课堂。通常,慕课课程内容会提供教学大纲与课程摘要、在线免费教材、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多媒体资源和实验实践。其中,多媒体资源为慕课教学内容的特色,往往由“3-5个”“5-15分钟”左右的视频组成(张振红,2013)。视频间穿插测试或小测验,以巩固学习者所学内容。就视频的长度来说,国内慕课重要网站的课程往往是一节课40分钟,如中国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国大学精品_放课程和各知名大学的精品课网站的课程,辅以可下载的学习资料。就视频的内容来说,国外慕课网站如Coursera、EdX的文学课程是全英授课,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授课内容,都是以英语为本族语者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全开放呈现,本身就是国际水准,这对国内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极其必要。在英语文学教学中引入这样的视频,可以改变当前教学中汉语思维的过多干扰和转换,有利于学生培养纯正的英语思维,理解英语人士的思想和状态。与国外等相比,国内慕课英语文学课基本是教师传统课堂的全程录制,教学理念没有真正改变。而且,不少高校视频授课的教师不是本校最出色的教师人选,课程质量并不理想。在这样的慕课资源中选择,必须有重点地截取精华部分,将其化整为零,把视频改得短小,以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除了英语文学课程外,慕课网站均有大量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大量人文学科的课程,英语文学课应利用这一优势,将所需内容作为课堂内容的延展和引申,引发学生课下就某一主题继续进行更深入和持续的思考和探讨,因为解读和理解文本需要多学科知识。作为解读文学文本工具的文学理论,其本身就是在其他人类学科基础之上建构的。

其次,慕课多工具和平台的使用可以为现今英语文学教学所借鉴。调查显示,2013年慕课“每门课程使用工具数为4到11个,平均使用7.5个工具”(郝丹,2013)。多工具和平台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在课下深入对某个主题的讨论。在网络发达到学生人人一部手机、随时都能上网的今天,英语文学教学也可采用多工具和平台,增强教学效果。就目前学生使用的情况来看,工具和平台的数量远不止平均值,所以,英语文学课可以充分利用多工具和平台辅助学生课下学习。如利用搜索引擎和YouTube,学生可以查询相关资料。微信和QQ使得学生可以随时沟通,深入讨论,发送英语文学课堂上的PPT、教学视频、链接、作业等各种资料,还可以实现语音和电话功能。百度云盘可以作为英语文学课程的资料库,存入任何学生可以用到的和英语文学课程相关的文档、PPT、视频等,这些资源既可以是基于文学文本拍摄的电影、作家的传记片和时代背景等的视频,又可以是诗歌朗诵的录音和任何电子资源。有道云笔记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书写平台,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作品的赏析和文字表达能力。喜马拉雅也有所长,能够帮助学生从一首歌、一段音频开始学习。因此,多工具和平台的使用有利于学生课堂上将注意力放在文本的分析、探讨和理解上,使文本真正敞开,走进学生,激发兴趣。还可以避免学生课堂记了不少笔记和材料,却不易抓住文本分析重点的弊端,弥补现有课时的不足。有了多平台和工具的课堂,学生能够更充分地进行发散式、多角度的深入思考,文本的多样性体现得更加充分。它是英语文学教学有效的助手,基本实现了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高效沟通和交流。

三、慕课环境下英语文学教学需避免的问题

英语文学教学利用慕课的教学内容和资源,引入多工具和平台,无疑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然而,慕课模式在全世界学习者使用的过程中也凸显不少问题,如学生在线太多,在线互动效果不佳,学习支持服务有待提升,测试考评仍有待加强等。这时,和慕课相比,传统英语文学教学的长项就比较明显。因此,高校英语文学教学可以从下面三点着手,避免慕课模式教学弊端,发挥传统教学独有的优势。

第一,慕课在线性互动有弊端,英语文学教学应发扬传统教学面对面交流、集体互动的优势。慕课环境下,学习者众多,如edX的“电路与电子学”在2012年一个为期14周的课程“就有15.5万人注册”(陈肖庚,2013)。在线人数过多,容易导致“学生被论坛中的大量信息‘淹没’”,所以,“基于互联网的教育在学员、教师互动方面,在整体教学氛围方面依然无法达到传统大学的优势”(王文礼,2013)。而且,在线交流过程中,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回答往往是非线性的,这就使得对于某个主题的思考和探讨有时要耗费大量不必要的时间。集体互动的体验,是大学课堂的重要元素。这是传统课堂的魅力所在,也是慕课教学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所在。2013年,哈佛大学从慕课的巨型课堂中分离出了小型在线限制性课程,就是有效的明证。对于英语文学这样的文科性课程,主题的生发和深化在学生课堂的探讨和交流中更容易产生。在互动中互相激发,学生思维处于活跃和发散状态,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有时会进入教师想象不到的空间,教学中的疑惑容易得到解决。而且,不同学生的观点往往给文本阐释留下大量可待开掘的空间,教师的直接反馈和鼓励对学生的影响远非在线平台可比。

第二,英语文学教学应避免慕课教学的考评制度。慕课教学由于在线人数众多,退课人数也多。超高的通过率使得对于学习者的考核难度较大。一些学生表现非常优秀,但是由于在线人数太多,教师无法知悉,不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根据调查,人们对外语教师角色期待的排名中,学生最希望教师承担的是学习促进者和建议的来源(束定芳,164)。慕课模式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学习促进者的功能,这也是很多学习较差学生中途离开和停止的部分原因所在。因此,英语文学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此功能,教学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在平时做到对学生课程掌握程度做出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同时发现优秀学生,鼓励“差生”,推动大多数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英语文学教学应避免慕课环境下教师正面情绪无法在线传递给学习者。慕课环境下,学习者在线人数众多,学习者之间讨论和交流频繁,师生间几乎没有互动。即使有的慕课网站为了避免学习者无人辅导,多走弯路,采用助教进行解决,然而,面对面教学时教师情绪的传递缺失无疑。魍辰萄г虿蝗唬教师情绪的及时传递和对学生的鼓励与欣赏具有慕课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教师的态度与情绪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往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的不是学生自身程度,而在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以外的态度、欣赏和激励,能够激起学生对于学科的真正热爱。甚而有时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影响更重要。正是如此,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围攻下,传统高校教学的地位仍无可撼动。所以,英语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面对面教学的优势,及时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

四、结语

慕课作为新兴的事物有利与弊。慕课以自身的优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英语文学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应借鉴慕课教学的课程内容和资源,利用多工具和平台,避免其不利倾向。同时,教学中发挥传统课堂教学面对面交流的优势,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制度,教师及时将正面情绪传递给学生,充分评估和激励学生,以实现文学课堂教学的结构升级和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约翰・巴格利.反思MOOC热潮[J].开发教育研究,2014(2):9-17.

[2]周丽华.MOOCs时代的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11):171-174.

[3]张振红,刘文,等.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2013(3):20-27.

[4]郝丹.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42-50.

[5]陈肖庚,王顶明.MOOC的发展历程与重要特征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11):5-10.

[6]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 教学研究,2013(2):53-57.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4

截止到2020年5月7日,我已在线上完成教学任务88节课,主要承担的是软件教学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教学,结合之前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授课的经验,做出以下总结。

针对我承担的软件案例制作类课程,包括影视节目与频道包装,影视剪辑艺术,栏目包装与特效实训等课程,线上教学的优劣势明显,下面我先总结一下线上教学的优势。第一、线上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课程直播回放,制作包装案例时,每一个操作步骤衔接非常紧密,逻辑性很强,而且步骤繁多,杂乱,并且不便于记在笔记本上,无法像其他理论课程那样,知识点明确,便于整理与记忆。因为特效制作与调节必须结合调节后的效果变化,才能掌握到位,没有严格规范,所以技术与经验的积累过程很难通过笔记来实现,而相比线下教学,在机房做完一遍案例之后,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重播需求,线上视频教程就具有很大优势。其次、视频特效软件属于熟练性技能,因为所教的是大三学生,距离实际工作时间还有将近一年,课程结束后,长时间没有练习操作,特效剪辑等技能性能力会有大幅度削弱,而线上教学课程存储时间长,可以在需要时,反复观看课程内容,将对技能熟练度恢复起到决定性帮助,使课程能够一直伴随在学生身边,在需要时可以随时选择性复习。最后、在素材,软件安装包,插件安装包以及相同类型课程的线上对比讲解方面有着巨大优势,相比线下上课时,文件传输需要时间很长,而且不易保存,需要学生随身携带U盘上课,以及损坏、中毒、丢失,线上传输省却了中间环节,而且可以提前传到群里让学生上课前下载完毕,上课时直接操作。在讲到弄个案例特效或剪辑时,可以当场与学生共同查看网络视频或者网络课程,进行类比或对比分析制作。

而相比线下教学,线上教学的缺点也十分明显。首先、课堂纪律无法保证,无法监督学生在干什么,点开教学视频或者进入到直播中之后到底有没有观看,或者有没有溜号精神不集中等现象,在哪里出现困惑,哪里已经讲透不用赘述,无法第一时间得到面部表情反馈。现在的网速和教学软件达不到所有人都开视频而且不卡顿的程度。开视频与在课堂上的观察还有很大不同。其次、线上不稳定因素太多,断电,断网,网络卡顿,设备突然故障等可影响教学质量的外在因素过多,很难保证每堂课80多名学生所能接受到同样的教学效果。最后、对于软件课来说,最困难的是指导学生操作环节,相比于线下机房授课,教师无法迅速的看到学生操作界面,并且查看一个特效工程每一个效果的指标参数,只能通过视频聊天,远程操控,而课堂上学生数量很多,每解答一个问题就得视频一次,或者让学生发一组图片,影响解答效率,影响教学质量。

最后本人觉得目前线上教学无法完全代替线下教学,而线上教学的优势也是线下教学需要保留的,线上线下灵活结合是以后教学工作的突破口,讲优势集中,达到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5

关键词: 基础教育领域 慕课 翻转课堂 分析与设计

如今,谈起教育信息化,没有人不会提起“慕课”和“翻转课堂”这两个词语。一些著名国内外学者如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斯坦福大学达夫妮・科勒教授等人,更是称“慕课加翻转课堂”是自班级授课制以来教育领域最大的革命[1]。“慕课加翻转课堂”是信息环境下催生的新型教学模式,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2011年,重庆市聚奎中学高瞻远瞩,率先抓住时机实施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此举成功引起国内中小学院校的关注,研究者们纷纷议论:这种模式真的能推动教学变革吗?实践证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加入“翻转课堂”教学实验行列并取得相应成果。2013年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牵头组织的C20联盟(高中)正式成立,通过20所联盟学校的努力,高中在线公开课程得以开发成体系,此后,初中、小学的微视频课程相继完成,可以说是在促进基础教育翻转课堂的实施中,慕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2]。

然而,大多数学校还停留在观望或者无意识状态。实际上,承载着提高民族素质重任的基础教育需要面向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素质人才,而不是只会做题的满分人才。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急需转变当前态势,寻求新的突破。“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基础教育教学变革提供了思路。本文将对基础教育领域“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并设计具体实施步骤。

一、“慕课加翻转课堂”相关概念界定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Flipped Classroom的中文译名。“翻转课堂”术语起先由Lage和Platt在《经济学教育杂志》发表的两篇文章及Baker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的文章上提出。目前,翻转课堂正不断向全球扩展。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给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3]即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流程的翻转。教学流程不再是课堂上教师讲授知识,课外学生完成作业,而是把新知学习放在课外完成,课堂则成为学生解决问题、内化知识的场所。这样,在课前,学生就可以根据自我学习习惯合理规划学习节奏,并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同学交流,最后完成进阶作业和阶段性测试。在课上,学生就可以与老师、同学面对面讨论问题,交流想法。图1所示是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对比。

2.慕课

慕课(MOOCs)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译名。这一术语是在2008年由斯蒂芬・唐斯和乔治・西蒙提出来的。慕课译名由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提出,意指“令人羡慕的课程”[4]。作为在线网络课程的典型代表,慕课正利用教育创新的手段牢牢抓住公众的眼球。

关于慕课的定义,教育界众说纷纭。北京大学慕课组组长李晓明教授这样定义慕课:“慕课是主讲教师负责的,通过互联网开放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讲课短视频、作业练习、论坛活动、通告邮件、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有一定时长的教学过程。”[5]笔者结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学习体验,认为这一定义较为完整地将慕课的构成要素表示了出来。

目前,国内基础教育领域的慕课平台主要以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C20联盟为主。平台主要通过举办全国中小学教师、高等院校师范生大奖赛来汇聚优质微视频作为慕课资源,并招募师范生志愿者提供在线答疑,从而帮助中小学生更有效地学习[6]。

3.“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曾作出如下定义:“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它是以现代信息与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在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效率、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7]。

“慕课加翻转课堂”的模式融合了慕课独有的自学优势和面对面授课不可取代的情感交流,是在线教育与离线教育的完美结合,两者优势互补,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发挥着积极作用。华东师范大学田爱丽教授对国内20个地市百余所正在实施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实践项目的学校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该模式下,不仅学生的认知水平、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慕课加翻转课堂的模式取得积极成效[8]。

二、“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之因

1.基础教育领域未来的教育趋势是“在线+离线”

首先,技术的日趋成熟为“在线”教育提供可能。流媒体、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高速发展,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不断向信息时代涌来,技术将为信息时代的学习者搭建一个随时“在线”的学习空间,社会环境的改变将促使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课堂不再成为中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随时“在线”轻松地获取免费优质资源,并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

其次,学生作为完整意义的个体决定着“离线”教育的不可或缺。学生是具有情感的完整个体,学生能否完成学习很大程度上受情感态度的控制,尤其是对于中小学生。优质的资源作为外在条件能够提高学习质量,但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着他个人能否将这些高品质的外在条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缺少人主观参与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这些都决定着“离线”教育的重要性。学生需要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进行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沟通,进而优化知识结构。

最后,“在线+离线”教育是一种强强联手、劣势互补的教育方式。“在线+离线”教育综合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优势,既保证学习资源的优质,又获得面对面交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弥补两种教育模式的缺陷,为教学提供憧憬,是信息时代下教育的发展趋势。

2.基础教育领域“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

(1)共享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无疑,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一个教师同时教上百个学生成为可能,教学效率大大提高。而今天的慕课,能让一个教师同时教百万甚至千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只要连上网,不管身处偏远地区还是城市中心,学生都可以随时随地免费学上名校的课程,而不用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落后于起跑线了,这对于基础教育领域来说,无疑是一场促进教育公平的巨大变革。

(2)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学习。

第一,基础教育领域,课堂一般都是对同一班级的学生以同样的方式传授相同的知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并且学习过程自我控制、自定步调。这样,学生就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学科单独学习。

第二,“慕课加翻转课堂”下,知识的理论学习放在课外,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有更多时间更多机会进行面对面实时交流,这样,教师就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单独辅导,因材施教。

第三,慕课的论坛能够调动内向学生积极互动。基础教育领域中,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较少参与课堂互动,他们不敢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存在疑惑也不敢询问教师。而在网络上,学生以虚拟身份发帖、回帖,从而消除了心理负担,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内向的学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3)课堂补充,促进知识本土化。

教育存在地域差异性,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同地区同一年级的学生从所用的教材等教学资源到教学的进度都可能大不相同。慕课上的课程很难完全适应各个地区的教学,需要借助课堂将知识本土化。课堂上,教师需要对慕课中有区别本地的内容作出解释,对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补充,从而促进有效学习。

(4)活动探究,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基础教育阶段的“慕课加翻转课堂”模式下,知识在课外高效完成,课堂有更多的时间开展探究活动。通过活动探究,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不断增强,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的慕课学习和课堂的师生互动。笔者结合Robert Talbert教授关于翻转课堂的结构模型,对“慕课加翻转课堂”实施步骤作了如下设计,如图2所示。

1.课前教学活动

翻转课堂的课前活动在课外进行,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教师参与,相反,学生在课前的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师需要进行学习需求分析和教学目标内容的确定,并决定采用哪一种更好的慕课平台上的课程(选用有名气的慕课平台的课程还是选用没有名气但是适合自己教学的慕课平台的课程),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完成相关测试题,根据测试的结果判断是准备进入课堂的学习还是有矫正地重新观看教学视频,直至通过测试为止。

2.课堂教学活动

进入课堂学习,首先,教师为保证课前学习达到预期效果,可以采取适当措施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如对初二下数学中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一课实施“慕课加翻转课堂”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让每位学生都出一道最能体现所学内容的题目,并在课堂上讲解有价值的题目。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教师之前布置的任务分组讨论并展示成果。接着,明晰评价量规,并组织各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实现多元评价。再次,教师对当次翻转课堂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指出创新之点,提出不足之处。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匿名投票,以优化下一次翻转课堂的教学。

四、结语

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成为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理解基础教育领域慕课加翻转课堂的含义和价值,并明晰如何开展,对推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慕课加翻转课堂”模式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成长。

参考文献:

[1][2][8]田爱丽.“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6):86-94.

[3]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29-30.

[4][7]陈玉琨.中小学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0):10-13.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6

关键词:MOOC;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082-02

在信息社会中,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许多高校都会在一年级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这也体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计算机课程在教学中遇到了问题,教师认为教得不够好,学生觉得学的没兴趣,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与此同时,MOOC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迅速兴起并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MOOC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平台发生了极大变化,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面临新的教育风暴,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并思考自己的角色,重新考虑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起到什么作用,认真研究如何借助于MOOC的优质资源改革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新形势并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1 MOOC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

2012年,MOOC在美国取得了空前成功,Coursera、edx和udacity等以MOOC形式的线上课程项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参与其中。在各国MOOC发展的强劲势头下,国内大学的MOOC行动也是风生水起,如清华的“学堂在线”。有的高校已经引入MOOC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有的高校将自己的精品课或优秀课推到了“爱课程”网上。今年3月份,东北师范大学就在“爱课程”网上开通了《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截止目前已有8376人参与该课程的学习。作为教师既进行课堂教学,又承担相关MOOC课程的辅导工作。

MOOC打破了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单向的视频授课形式,为学习者免费提供名校名师的视频授课,并将学习过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环节通过网络平整地、系统地、实时地展现出来。MOOC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呈现出了“规模大”、“开放性”、“低门坎”、“低成本”、“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鲜明特点。

2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引入MOOC的设想

我校的“Access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目前只为文理专业的学生开设,即便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在上课时特别倦怠,不愿意主动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我校现有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们开始关注近年来迅速兴起的MOOC课程了。通过对比MOOC和课堂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我们发现,如果能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MOOC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学生将分享到优秀的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更广泛的学习中。

2.1 研究MOOC课程的教学方法、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目前,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参与到了MOOC课程中,MOOC已经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国内的“爱课程”网上开通的数据库方面的课程门数才13门。我们的改革设想可以丰富这部分内容,并促进高校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

MOOC课程的学习者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可以在课程开课后自行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选择与课堂教学相关的MOOC课程进行学习,全程参与其中,深入了解和体会MOOC的教学方法,发现其优势并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利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探索MOOC课程的学习规律,交流、总结学习方法。带领学生参与到MOOC课程中,借助于MOOC平台的教学资源,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MOOC课程与课堂教学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两者的不同之处,挖掘各自的优点。找到切入点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使现有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2.2 建设基于MOOC的教学资源库

MOOC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因其时间短的特点,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因其主题突出、内容精简的特点,有利于学生针对一个问题进行集中训练;因其格式灵活,容量小的特点,方便学生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借鉴MOOC教学视频的特点,将现有的教学资源和MOOC的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全面地分析、对比和修正,细化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做到重点突出,精讲精练,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2.3 MOOC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方案

将MOOC引入现有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MOOC课程及其平台的优势。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学习MOOC课程拓展知识、提高教育技能、掌握MOOC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利用MOOC平台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测试,将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案例,借助MOOC课程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进行强化,有效地将MOOC与课堂教学融合,使其成为教学助手。

成为线上课程的SPOC成员,还能让学生无偿使用到优质教学资源,也可以适合自己学生使用的教学案例。总之,有效地将MOOC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3总结

研究如何有效地将MOOC与课堂教学融合起来,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和实验案例;同时也为我们尽快建设自己的MOOC课程提供经验和参考资料;为后续的教学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深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更恰当地引入MOOC,将促进课题组成员及周围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提高教学技能;融合MOOC优质教学资源,利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优势,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用MOOC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习效果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1] 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53-57.

[2] 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67-74.

[3]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85-93.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7

热词:翻转课堂 传统出版 K12数字教育

翻转课堂与微课、慕课是近年来全球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有哪些优势与不足?作为一种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它对传统教育出版机构开展K12数字教育业务有何启示?本文围绕以上问题进行阐述。

一、翻转课堂:流程上的变革

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也称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是指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下,教师提供微课、数字化互动媒体教材等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学习资源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颠覆了“学生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写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变成“学生课前观看教师推荐的学习资源、完成针对性练习,课堂上与同伴、教师互动交流”。简言之,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传递阶段与知识内化阶段,变革了课堂教学结构和组织形式,重构了教学流程和教学时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一种“流程上的变革”。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哈佛大学埃里克・马祖尔(Eeric Mazur)在“普通物理”教学中所创立的同侪互助教学方式(Peer Instruction)。2000年,迈阿密大学的三位教师(Maureen Lage,Clenn Platt,Michael Treglia)在“经济学导论”教学中,实施了“学生课下事先学习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进一步学习”的教学形式,具备了“翻转课堂”的雏形。同年,韦斯利・贝克(J.Wesley Baker)在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举办的第11届国际大学教与学研讨会上,提出“教师利用在线网络工具制作学习材料,学生课下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展开深度学习”这种“教室翻转运动”,他提出的“教师从‘讲台的圣人’变成学生‘身边的指导’”口号曾广受关注。K12阶段翻转课堂源起于2007年,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h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为使因故缺课的学生跟上教学进度,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PT演示文稿+音频讲解”式视频上传网络,供学生自主学习,腾出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快速测评、解决问题、总结反馈。这种模式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逐渐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可汗学院、慕课的兴起而风靡全球。

在国内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翻转课堂近年也备受关注,2012年中国知网收录有关“翻转课堂”的论文尚不足20篇,2014年迅速增至1100多篇。何克抗、张宝辉、梁乐明、黎加厚、金陵等学者都曾撰文探讨翻转课堂的本质、教学模式等,重庆聚奎中学、广东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浙江温州第二中学、山东昌乐一中、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等也正在进行相关教学实验,其中,重庆聚奎中学的“三翻四环五步六优”、山东昌乐一中的“两段四步十环节”等模式影响较大。

二、翻转课堂能够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但也有许多深层次教育问题难以解决

翻转课堂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时而生,主要以建构主义和掌握学习理论为指导,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在不同时空经历了多次知识学习的过程,分解了知识的层级,降低了知识内化的难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根据2012年美国教育咨询公司ClassroomWindow的报告,67%的受访教师表示实施翻转课堂后学生标准化考试成绩得到提高,99%的受访教师表示下一年将继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下面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互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促进评价方式多元化三方面略作阐释。

1. 促进自主学习与互动

维茨洛克(M.C.Wittrock)认为,当个体主动积极内化、整合知识时,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会加深。翻转课堂包括课前在线学习与课堂面对面学习两大环节。课前学习环节强调基于资源、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学生可自主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节奏,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束缚,注重学习的“沉浸”与“参与”,可有效减轻学习的心理负担,学生可以带着问题以主动学习的状态进入课堂。课堂面对面学习环节,注重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合作探究、评价反馈,促进经验交流、观点碰撞,促使认知的深化和知识的内化,形成高效的、有意义的学习。正如2011年英特尔全球教育总监Brain Gonzalez所言:“颠倒教室(翻转课堂)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同学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沟通与交流。”

2.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进度高度统一,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都事先预设,教学效果反馈相对滞后,师生互动不均衡,存在少数活跃分子和“沉默的大多数”现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上述情况发生根本变化。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进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体现。教师回归到学生最需要的本原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从“舞台上的智者”变成“边上的向导”,从知识卡车的“司机”变成心智发展的“营养师”。教师表面上被“边缘化”,实际上承担的角色更加重要。正如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所说:“翻转课堂通过教师和学生角色的颠倒使得教师的责任更大了,这种课堂中需要的是有责任、有爱心、懂设计的专业教育者。”

3. 促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传统课堂的教学评价,注重评价对象的分级鉴定,主要服务于考试选拔、考核奖惩和等级鉴定等总结性评价活动。翻转课堂注重评价的诊断性和过程性,更加关注教师的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学习资源的制作、课堂活动组织等素养,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解决、合作探究等能力。评价方式上,注重对小论文、反思日记、学习记录等表现性评价方法的应用,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相结合,形成由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评价课程的多元评价方式。此外,翻转课堂的实施改变了家长在学生学习中的被动角色,家长可以配合教师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当然,我们评判一种教学模式的优劣关键还是要看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有效达成,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效的知识建构,教学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是否有效提高。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客观上还面临网络教学环境支撑不足、优质教学视频匮乏、教师教育观念亟待更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监控能力要求较高等诸多挑战。同时,它并不适合所有课型,也不适合所有学段的学生,更无法解决按年龄分班、学习进度统一化等深层次教育问题。

三、翻转课堂对K12数字教育的启示

目前,国家教育信息化已从搭建平台转移到深化应用、促进变革的关键期。在线教育风起云涌,风险资本市场活跃,阿里、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抢滩布局。作为一种混合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融合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优势,对传统教育出版机构开展K12数字教育业务颇具启发。

1. 抓住纸质出版物入口优势

腾讯课堂的《2014年K12教育市场分析报告》显示,K12教育市场规模2014年达到2549亿元,其中在线教育占比18%,人均消费达3043元。2014年在线教育机构以平均每天2.6家的速度增长,资本市场的融资总金额超过44亿元,各种项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一批曾经热炒的项目如美丽的肥皂泡,纷纷破裂,在其他行业一试就灵的互联网思维与操作模式,在K12教育领域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见效。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①K12教育市场规模看上去很大,实际上具有区域化、个性化、碎片化差异,仅就内容而言,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区域、不同水平的用户需求各异,且付费者和使用者分离,市场条割分块,细分度高;②K12教育受政府严格管控,教育产品、服务、用户和评价等受政策影响大,沟通和推广成本高;③K12教育的功利性强,试错成本高,用户更关注产品的权威性和有效性,而非价格,免费等互联网商业模式对用户的吸引力有限;④K12教育用户自主时间有限,部分在线教育产品无法有效切入用户实际使用场景,造成用户线下应用场景和线上应用场景的割裂,使用上极为不便。因此,传统教育机构从线下向线上引流、互联网教育平台从线上向线下导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双向合流的O2O模式正渐成共识。

传统教育出版机构一直是K12教育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具有品牌、内容、渠道、用户等优势。目前,纸质出版物仍然是K12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重要载体。传统教育出版机构开展K12数字教育业务,应充分利用纸质出版物的入口优势,借助移动终端(手机、iPad)将纸质出版物与互联网服务有效关联、高度融合,打通线下和线上应用场景,基于实际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所得即所需”的服务。这或许是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市场上的刮刮卡模式、“二维码+微视频”模式、点读机模式、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4D点读书模式等都是这方面的积极尝试。

2. 研发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资源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实施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目前,教学资源建设整体上存在总量不足、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缺乏优质的、成体系的、可普遍应用的交互式基础数字资源。因此,2015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强调“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实施翻转课堂首先需要以微课等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某种程度上承担了知识传授的责任,其质量决定了知识传授的效果。基于用户的实际应用场景,建设哪些关键资源以及如何保证这些资源的优质性必须优先考虑。

内容上,首先应建设基础性、示范性数字资源,包括数字教材、数字教参、数字教辅,以及与纸质出版物高度关联匹配的碎片化、多媒体、增值服务型资源,满足信息化背景下师生基本教学活动的需求;其次,可建设具有一定门槛的专业化、特色化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区别于UGC的PGC),重点包括:①抽象内容的形象化,如几何图形的空间结构、磁场感应现象描述等;②宏观内容的可视化,如太阳系的运行、地壳板块的运动、洋流成因等;③微观内容的具象化,如DNA双螺旋结构、分子结构、细胞结构等;④展示事物的连续发展过程,如动物化石的形成过程、植物的生长过程等。

形式上,微课资源建设应做到:①整体开发和设计结构完整,技术规范,使一个个半结构化和模块化的微课,在整个系统中能以一定的结构组合,形成有意义的关联;②单个微课知识粒度细化,针对特定问题,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学任务和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指导单、微视频和不同层次的练习与反馈,并匹配学习辅助素材与工具,形成相对完整的“微课资源包”;③微视频短小精悍,针对性强,讲解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讲授方式由“一对多”变成“一对一”,正如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所说:“这种方式并不像站在讲台上讲课,而像与学生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

3. 试点数字化教学整体解决方案

实施翻转课堂需要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持,包括移动学习终端、学习资源管理系统、在线交流互动平台、学习智能跟踪系统、进阶作业诊断系统、个性化资源推送系统等。当前,信息技术正在促进教学理念、方法、工具、内容和评价等各环节的全面变革。《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2014年5月28日)指出,技术与教育相互渗透,呈现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和系统开放化结构性改变。专家指出,平台服务生态化、资源汇聚共享化、知识创建协同化和学习服务个性化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在此背景下,传统教育出版机构应充分整合现有品牌、内容、技术和渠道资源,构建高效易用的教学应用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和教学管理平台,向学校(或区域)提供聚合数字教材、数字教学资源、教学工具软件、资源管理软件、后台管理软件等为一体的数字化教学整体解决方案,提升学校教学软硬件设备的使用率,提高教师备课、学生自学、课堂评测、考试评价、教学管理等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教学资源的顺畅流通和共建共享。其中,资源平台支持用户生成内容,可采用“混合云”架构,即以学校云(或区域云)为基础,同时打通与“外部云”的资源与服务关联。应用初期,可考虑在学校(或区域)分学科、分学段试点,在使用过程中逐步丰富内容资源,优化平台功能,积累用户行为数据,从“微数据”到“大数据”;后期,再借助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学习者的学习特性和认真情境,智能推送适配的学习任务和活动,满足用户个性化学习需求。

在线课堂的优势篇8

[关键词] 自主学习模式;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现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128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237- 01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在当下课堂教学中凸显了一定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自主学习模式的背景下,课堂上通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网络的优势日益强大,为有效教学形式带来了创新。

1 自主学习模式与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相互渗入

(1)整合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对象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而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离不开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必须将课程的设计、课程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不断改进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观念,建立高标准学习目标,并通过自主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与运用,而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真正构建符合时展的高质、快捷、便利的自主学习模式。

(2)创新网络教学的应用方式。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课堂教学建立在网络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以及资源共享的优势,创建课堂自主学习、互相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促进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找到高效学习手段,提高学习能力。而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教师充分利用公共资源、熟练应用通用软件的实践,在网络资源发挥优势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不断优化教案、构建全新高效的探索式学习形式,才能全面提高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课堂教学效率。

2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分析

(1)理论教学。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本身强调一定的实践性,但实践依旧以理论为基础,因此理论学习不可或缺。网络综合布线理论自主学习需要学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从多方面提高课程理论运用效率,如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基础知识、布线使用的工具与材料、互联网运用等综合学习,同时结合校园网局域网等资源,形成在现代化网络科技技术支持基础上的自主学习,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学习优势,避免理论学习本身的枯燥性。

(2)实践教学。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在综合应用的同时,需要进行规范化的设计与运用,具体到实训的过程,就要积极引进标准质量管理体系与评价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与安全管理意识,通过自主实践,强化操作训练,增强对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与知识的整体学习能力。

3 自主学习模式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现状

(1)理论实践脱节。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必须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网络传输介质、布线工具与材料等强化实践内容的掌握。但在现实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并没有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理论实践,教师通常过于集中注重理论授课,导致理论实践自学过程中的严重脱节,对最终的自主学习成果大打折扣。另外,教材编写的内容也相对滞后,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的过渡与引入,导致学习内容存在一定的空洞性。

(2)教学方式单一。尽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学习与互联网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但在现实的教学课堂上却忽略了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丰富感与层次性,导致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形式相对单一,并没有突出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优势,因而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综合需要。比如在一些局域网配线机和仿真墙设计教程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过于简化了实践的环节,严重影响了其知识的掌握与整体能力的提高。

4 自主学习模式下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科学应用研究

(1)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无缝对接。在课堂上开展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自主学习,教师要注重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自学能力,采用专业的教学实训形式与理论指导,强化两者的渗入性,让学生真正通过自主的形式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设置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索动力。比如在对课程内容进行学时的分布时,教师要明确知识模块性质的分层,以理论自学为基础,实践指导加以深化,最后将各个内容以大楼综合布线工程案例加以综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

(2)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学习模式。综合布线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为学生专业性打下基础,而校企合作则是学生自学后达到实际工作技能高度的检验方法,当前很多企业都具备了大量的实践项目和技术资源,可供学校进行实训课程应用,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安排参与机房、校园网络维护等小型项目,再通过企业的合作积累经验,实现真正的实训和能力提升,检验自主学习成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