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8篇

时间:2023-06-18 09:57:15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篇1

课程的教学设计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设置在《物流管理》课程之后,是与《物流管理》课程配套的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课时集中安排2~3周(物流管理专业是3周,其他专业为2周,一周1学分)。教学目的: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流管理课程基本知识与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物流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提高物流管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教学任务:以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的最新案例集为基础,对某一指定类型的物流企业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可行的方案设计;教学要求:设计方案符合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的基本要求与方式。具体要求为:方案的设计内容科学、全面、可行(方案的针对性、方案的有效性、方案的覆盖面、方案的综合性);方案的设计方法(设计方法的科学性、设计方法的复杂性);方案的表现能力规范化;具有创新性与应用前景。方案设计以小组形式进行,每组5人,这既和大赛的要求一致,也是做实际物流方案设计时团队的大概人数,大赛案例的主体都是实际的物流企业,学生既可以参观类似企业,也可以就关心的问题咨询企业,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像是真的在为一个企业设计物流方案一样,增强教学效果。物流管理的课程设计安排在一个学期的最后几周,课程设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案例分析报告阶段,安排在正式课程设计之前的两个月,讲清楚课程设计的要求与内容,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案例集中的每个案例均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撰写并提交整个案例集的分析报告,这是方案设计的重要基础。

第二阶段为方案设计阶段,在第一阶段案例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按物流设计大赛方式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某一主题进行方案设计,最后二天进行答辩,评委组由指导教师与各组组长构成。每组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汇报物流设计方案,评委组依据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的评分标准对台上同学的案例打分及质疑,这会帮助答辩的同学思考和发现问题,也有助于作为听众的同学了解物流方案设计的重点,进而发现自己方案的不足,更有助于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内容设计。参照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所提供的设计内容,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方案与特色进行。以第三届为例(不只局限这些),我们物流方案设计主题选择为:服务网点布局、选址战略及路由优化设计;市场竞争策略及运作方案设计;系统运作控制与流程优化设计(如运作效率、运作标准化流程、运作环节等);应急与风险控制系统设计;物流技术应用与装备集成优化设计;物流增值服务项目设计;服务营销与质量管理体系设计;物流绩效评估体系设计;物流管理理念创新等。教法设计。本课程属于实践性教学性质,整个课程设计阶段以教师指导、辅导与小组研讨并重,遵循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切身体验物流方案设计的全过程。首先,讲解物流方案设计的目的、要求、基本规范与形式,且把前几届全国物流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提供给学生供参考;其次,指导学生撰写总案例集分析报告,把各小案例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方法进行汇总与梳理,从中提炼出方案主题与核心内容;再次,指导学生如何收集与补充大赛案例中缺少的数据与资料,同时还组织学生参观相应的企业,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对于某些定量分析方法的学习与应用联系相关老师做专门指导。

教学实践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篇2

关键词:“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案例教学法;教学设计

笔者所在的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页设计与制作”主要是面向初等教育学院的学生开设。他们将来的工作岗位是小学教师,掌握好这门课程,有助于其在工作岗位上进行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所以在实践教学中,选用项目案例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案例而采取的一系列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项目案例有关的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应用项目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分析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在初等教育学院五年制小学教育专业大专第三、四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的相关内容有:了解设计和制作网站的一般流程;了解WWW、HTTP、HTML、CSS的定义、概念和作用;理解W页、网站、网址、浏览器等基本概念;掌握添加和编辑各类对象如文字、图像、表格、表单、音频和视频的基本方法;掌握创建超级链接的方法;掌握表格、层、框架的使用方法;掌握表单、行为的使用方法。

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师需要寻找既与实际工作情境密切相关、又能将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项目案例教学法非常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需求,经过近年来备课组的实践与探索,发现这一教学法能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保障性支持。

三、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项目案例设计

项目案例的设计是保证顺利开展项目案例教学的基本

1.项目案例的设计要立足于实际工作情境。“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能够胜任实际工作任务的人才,所以案例的设计要从实际工作任务出发。学生在完成学习的过程中熟悉了相关的工作岗位流程,今后从事类似工作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2.项目案例的设计要将知识点与实际需求相结合。项目案例的选取既要考虑到具体知识点,又要根据实际需求将知识点融合入案例中。“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知识点多且散,比如网页对象的应用中包含文字对象、图片对象、音频和视频对象等知识点,所以在设计案例时要考虑到所有知识点。

3.项目案例的设计要生活化、社会化。在设计教学项目案例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也要面向全社会的相关岗位,所设计的项目案例既要来源于学生自身专业,又要做到生活化、社会化。

根据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目标和教学实施方案,课题组设计出了8个综合项目案例,综合项目案例设计流程见表1。

四、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项目案例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展示效果。教师创设具体的工作情境,展示项目案例的完成效果,学生在此过程中明确接下来要完成的项目任务。

2.分组讨论、分解任务。各组长引领组员讨论项目案例中的目标要求并分析涉及的知识点,分解任务后根据组员的特点将任务布置给小组成员。

3.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此阶段为关键阶段,每个小组任务后,由组长负责将所有组员完成的部分进行整合。

4.交流讨论、三方评价。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并对作品进行三方评价,分别为个人自评、组内互评、教师评价。从评价中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也可以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和薄弱部分。

5.归纳总结、扩展提升。根据评价结果,学生归纳总结在完成本次项目案例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并在今后的项目案例学习中加以改进。

五、出现的问题

1.优质学习资源欠缺。项目案例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是项目案例的设计和组织。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尚没有建立项目案例资源库,优质学习资源欠缺。所以,建立一个内容丰富、可共享的项目案例资源库势在必行。

2.加强教师业务进修。项目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在应用项目案例教学法时还需加强教师的专业进修。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篇3

关键词:“1+X”证书;案例教学设计;ADDIE模型

“1+X”证书制度自2019年开展实施以来,全国各类高职院校紧紧围绕学院专业特色开展研究和提升工作。重点是围绕修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打造新的专兼教学团队,创新校企合作路径,拓展新的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1]。案例教学是还原真实的工作情景,设定工作中的矛盾与冲突,让学生站在主事人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进而提出符合实际情境的解决方案[2]。准确恰当的案例,可以蕴含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能力要求,实践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X证书涵盖工作岗位和任务要求,案例教学设计是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可以体现X证书制度的一系列要求,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设计研究是推行“1+X”证书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磨合专兼结合教学团队、校企合作开发案例资源、锻炼学生服务社会能力的现实需要。

一、“1+X”证书背景下案例教学的新内涵

总体来看,案例教学在内涵上包括“教学案例”“学生主体”“思辨方式”“方法教学”等要素,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情境+思考=知识+应用”。[3]

(一)案例遴选体现职业性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一方面是服务性,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是价值性,通过工作获取报酬。“1+X”证书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岗位性更加明显,技能要求更为突出。区别于传统的案例阐述过多、启发不足、案例之间的逻辑关联不强等情况,“1+X”证书背景下,课程案例更多地融入了基于X证书所涉及的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真实情境还原,体现出案例在岗位认知、课程思政、理论学习、技能锻炼、能力拓展等方面的因素,核心是能够体现课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职业性特点。将课程案例与学历证书的理论知识、技能等级的技能素养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体现案例推演的职业性。

(二)学生为本体现主体性

一方面,工作任务具有复杂性。真实职业环境下,工作任务随着工作岗位层级的提升而越发体现出综合性。基层的工作往往只需要职业角色独立完成,而越往高层进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对象的多样性,都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针对X证书中所描述的岗位任务与胜任能力,案例教学设计需充分体现学生本体的主体性。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在案例带入、案情研判、寻找冲突、逻辑解析、方案解决、复盘终结等流程中,做好引导者、旁观者、操盘者的角色,体现学生在案例中的主人翁角色。

(三)解决方案体现多样性

晋朝葛洪“抱朴子·任命”有云:“殊途同归;其致一也。”“罗马典故”里也有“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在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方案往往是多样的,随机应变地处理各类问题,是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学生在就业岗位上面临复杂的工作环境和对象,因此,解决方案也因时、因事而异。“1+X”证书背景下,教学案例既需要考虑简单工作任务的单项案例和复杂工作任务的综合案例相结合,也需要突出解决方案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案例选取到引导讨论再到操作解决,都需要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时严谨的逻辑,在解决问题时,尽可能地全面和具有创造性,培养学生执行计划A,备选计划B、C的工作逻辑。

(四)兼顾学习能力的覆盖性

当前职业教育背景下,高职学校的生源多样。一个专业,往往会存在中职考生、分类招生考生、高考考生三类人群。这些学生的学习经历、知识素养、能力结构并不统一,进而对职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中,要尽量兼顾各类学生的学情。在案例教学实施中,可以采取工作小组(即模拟现实工作情景,将学生合理分组,学生按工作小组完成案例任务,获取小组积分,作为课程考核分值,小组名称在教师审核下由学生自己选定,提高学生参与度)、模拟小微企业(即模拟小微企业,由学生成立小微企业,企业名称在教师审核下由学生自己选定,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互换,解决案例问题)等方式,兼顾不同类型学习能力的学生,调动学生的体验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团队与X证书匹配不足

“1+X”证书背景下,对教学团队的要求更高也更加具体。从教学目标上看,教学团队要把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的知识与能力相互融通;从授课实践上看,要把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通;从教学效果上看,要能践行产教的融通。当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比例正在不断提升。但是,客观上存在教师的双师证书与专业和职业匹配度不高,职业岗位关联度不大,教师获取X证书比例不高的情况。

(二)教学思想与X证书融通不够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基本态度和观念。准确清晰的教学思想,对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教学对象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学情的分析和研判;从教学策略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不同以及职业技能等级的科学进阶;从教学成果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阶段性检测和作业成果;从观察测量上看,教师应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职业技能的掌握;从教学反思上看,教师应关注怎样更好地将教学与实际工作场景进行融合。从实际来看,还有一些教师的教学思想仍然较为传统与保守,课前针对X证书相关的学情分析不足,教师体现过多,学生主体体现不足,理论讲授过多,实际操作较少,学生的获得感不佳。教学中,关注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较多,标准容易一刀切,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的引导和帮扶不够。与本行业或跨行业交流不足,教学场景设计容易脱离X证书实际情况。

(三)案例设计与X证书关联度不高

案例设计是案例教学的核心要素。案例的选取是否合适,案例和案例之间有无知识和技能上的递进关系,是否随着理论知识的由浅入深,案例也会提升难度,也会紧随行业发展变化,紧扣X证书技能考核点的素养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部分教师选择使用教材案例进行解析,案例的质量可以保证,但教材与X证书关联度不高;一部分教师采用网络案例讲解,案例的新鲜度可以保证,但又显得相对碎片化,难成体系。总体来说,案例教学与X证书的关联程度不够。

(四)教学方法对尊重学生X证书主体地位不充分

职业教育中,现场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是较多使用的教学方法。从实际教学工作来看,确实可以增强学生的现场感、兴趣感和参与感,但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老师示范、学生演练,老师教导、学生模拟的循环模式。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的是,教师提出问题、讲解问题、示范操作、学生操作,而不是教师引入任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辨、教师讲解问题、示范操作、引导学生操作。教学实施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做到充分认可。这就会导致在理论课上,教师激情澎湃地讲解,学生无精打采地聆听;在实践课上,教师专注于自己的示范操作,而真正能掌握动手能力的学生寥寥无几。

(五)实践教学与X证书融通不强

实践教学一直都是职业院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X证书实施之前,实践教学往往是以学生完成某个或某些实践任务为主。学生对工作任务的认知,常常会高于对工作岗位的认知。X证书则不同,它以岗位来明确与之对应的具体工作任务。这就要求,X证书背景下的案例教学,要先明确工作岗位,再明确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最后明确对应的教学案例,进而开展相关的案例教学。

(六)教学评价与X证书评价标准不统一

X证书的落地工作正在各个职业院校稳步推进。从目前落地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为了实现证书落地,往往采用短平快的方式。一般来说,是先论证、引入与本专业关联度高的X证书,进而组织教师参与证书培训,随后组织学生参与考试,获取首批证书,在组织考试的过程中,积极申报考点。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还是以传统的理论考试或者实践操作考试为主,教学评价标准与X证书评价标准还存在不统一、两张皮的情况。

三、“1+X”证书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案例设计的路径——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设计

“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吸收了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优点后提出的教学模式[5]。刘红梅在《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法的构建与应用》中指出,95.2%的学生更偏向于选择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有74.6%的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任务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下学习效果显著、学习效率更高。[6]

(一)“1+X”背景下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的特点

1.X证书典型任务与理论知识结合X证书的开发主体是职业教培相关组织,而职业教培组织的前身就是各类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中,有良好培训业绩且熟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规律的培训组织。职业教培组织,承担着职业技能等级的开发、培训和认证工作,而学校教育又必须以毕业证书的这个1为基础,这就要求,“1+X”背景下的案例教学,必须突出理实一体,理论知识与典型任务相结合。2.典型任务与教学案例相匹配X证书中各技能等级的具体工作任务是个人职业活动中能够独立执行的最小单元,是考核学生对于职业技能掌握情况的最小技能单元。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往往对应多个职业技能要求。从目前已经公布的X证书来看,一般1个工作任务会对应3至10个职业技能要求。这就要求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必须与典型任务相匹配,根据案例实际,涵盖部分或者全部职业技能要求。3.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X证书的开发,都是依照实际工作中的相关专业对应的岗位群进行的。X证书解决的是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新技术的认知与实践。以往的案例教学设计,尽管也以任务驱动,但案例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往往割裂与独立。部分案例更是为了引导、认知、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而设计的,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去甚远。为了与新时代职业教育理念相吻合,案例教学更应该凸显学生职业能力的塑造,而且这种职业能力的塑造应该伴随着课程的进行,体现出案例的由简单变复杂、由此及彼、由单一能力变综合能力的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4.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工作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一方面是技能教育,另一方面则是道德教育。正所谓先要成人再要成才。传统的案例教学,往往只在某个案例中体现职业道德,更多的是强调基本的知识原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X”证书背景下,案例教学的设计要结合课程思政,一方面突出思政典型案例,另一方面突出各个工作任务中的职业道德素养。因为职业道德是伴随每一次的职业行为发生的,在职业中的人的每一个工作行为,都是职业道德素养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在处理某些复杂问题的时候,职业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1+X”背景下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设计

1.课岗赛证例一体化设计思路目前,“1+X”证书制度试点正在建设中,部分X证书的等级标准并不能完全符合当下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在院校初次引进X证书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尚未与X证书进行磨合,X证书培训与课程教学尚未互联互通。因此,新形势下的案例教学设计,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与X证书融合入手,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就业岗位、技能素养、技能大赛、X证书融合入手,具体到某一门课程时,再根据课程内容、技能要求来设计具体案例。2.任务驱动下案例教学设计三步骤同教学设计一致,学情分析是案例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和能力是激发求知兴趣、引发案例思考、触发案例讨论、开发职业技能的前提和保证。更进一步,则是对标知识点和技能点,筛选出合适案例。明确案例是筛选出来的,是来源于社会环境下的真实案例,需要教学团队或授课教师,或对照知识点和技能点寻找案例,或在典型案例中发掘出知识点和技能点。最后一步,则是设计案例的引入、讨论分析、原理或技能运用、问题解决、案例复盘、案例拓展的具体环节设计。3.构建X证书下的案例教学设计模型ADDIE模型起源于美国军方,是美国军方委托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于1975年设计出的一个课程开发模型。该模型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可以应用于各种教学活动及课程设计蓝图中。该模型将课程开发分为五个阶段,即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和评估(Evaluation),即ADDIE模型。X证书背景下,案例教学可以采用ADDIE模型,来搭建案例教学设计模型。

四、结论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一门基础理论性和高度实践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行业发展的日新月异,竞争环境的变化莫测,客户需求的错综复杂,都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引发求知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解决实际工作问题,锤炼职业素养,检验教学效果。本文以任务驱动下的案例教学为研究视点,探索“1+X”证书背景下“市场营销学”案例教学的设计路径,引入ADDIE模型,构建案例的筛选、引入、退出机制。当然,探索符合X证书技能等级要求的案例教学,也只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思路,如何更好地落地,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2]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5):89-91.

[3]吕承文,丁远.案例教学再思考:内涵、设计及实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21(2):85-89.

[4]兰霞萍,陈大超.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17(10):1-4.

[5]傅永刚,王淑娟.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篇4

关键词:Photoshop;设计软件;案例教学;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10-01

1.前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广告传媒对于信息受众的识别与归纳能力不断增长,对客户需求的精准定位能力不断强化,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广告设计人员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要求各类图形影像的搭配能够更为有效的调动客户的注意力,激发目标群体的潜在需求。因此,提升在校设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对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更好地规划学生的职业生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应用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力求抛砖引玉,有所帮助。

2.案例教学法引入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学者苏格拉底提倡的"启发式问答法"即是其最初的雏形,1918年,哈佛大学法学院和商学院采用了一种实例教学的方法正式被人们称作案例教学法,由于案例教学法从实例入手,反向推导,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案例教学法在教育领域日益普及,成为主流教学法之一。

Photoshop,简称"PS",是一款功能十分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它主要处理以像素所构成的数字图像,可以使用众多的编修与绘图工具来有效地进行图片编辑工作,在图像、图形、文字、视频、出版等各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由于其强大的功能,Photoshop软件教学成为了设计类专业的基础专业课之一。然而,由于Photoshop软件操作步骤较为繁杂,学生在学习了基础操作后,面对作品的设计要求往往感觉难以着手,这导致Photoshop软件教学课通常即由教师演示实例,学生机械模仿,如此课堂教学的结果就是学生熟练的掌握了操作步骤,能够顺利的模仿做出教师的演示作品,但能否举一反三尚在可否之间,至于自主设计、在作品设计过程中灌输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则更是难上加难,这样的教学,充其量不过是培训了一批软件操作蓝领,而不是设计师。

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引进到Photoshop软件教学,取代原有的实例模仿教学,对于帮助学生加强软件操作能力,形成自己的设计思想理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案例教学法应用方法

3.1案例选择。Photoshop的案例选择应当符合以下原则,即有代表性,能够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又贴近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当下流行的社交软件――微信的表情设计,就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以微信表情为设计目标,在设计上能体现Photoshop绘制图像的基本思路, 在制作完成效果后,还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充,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并灌注自己的思想理念。

3.2案例操作。首先,可向学生展示几张微信表情,让学生观察这些表情图片的组成元素与整体风格,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包括应当以什么顺序使用什么命令,随后教师听取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一步补充完整。通过教师的完善,学生一般能够在心里准确的将一般要使用到的选区工具、油漆桶工具、渐变工具、画笔工具等工具顺序明确下来,并能够自主应用描边命令和图层知识。教师可以对各小组的阶段性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指出不足和优点。

3.3案例拓展。讨论阶段结束后,学生们进入上机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对于理论如何应用于实践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上机操作时,分小组编排上机位置,在学生按照自己小组的方案操作时,教师要结合这些方案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比如讲解一些不同的字体风格、一些小装饰图片体现的效果等,引导学生搜集素材。同时,鼓励学生突破方案的局限性,适时发挥灵感和创造力。

3.4案例评价。评价案例是案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价中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进行小组讨论,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然后是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包括构思、方案、制作过程和作品特点等,再对其他小组的作品做出评价;最后是教师和学生对该案例做出总结。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总结评价时,应该充分肯定学生各种见解的合理性,尊重学生的思考,如有不足之处,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自己思考补充,特别是对于Photoshop这种应用性课程,切忌简单公布"标准答案"。

参考文献:

[1]王馨婕.案例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的运用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4.

[2]张家军.论案例教学法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14,(1).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 案例 STK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4-0081-02

随着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专业课的案例教学已成为适应时代对国际化教学的一种趋势。其通过设置一系列难度适中、相对完整的小课题,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吸收为自主求索的学习模式。

美国Analytical Graphics公司的STK(Satellite Tool Kit)卫星工具包软件,在国内外很多研究和工程领域诸如航天、航空、航海、遥感、导航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学的相关专业课程均可以通过申请免费的STK学生版将其引进到教学和实习环节中。

近年来,教研室在专业基础课天体力学基础、毕业设计和科技竞赛等教学环节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基于STK的案例教学活动。现做一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推动我校各学科案例式教学法的推广工作。

一 案例教学实践活动

1.选编天体力学基础STK实习手册

在授课前,教学组已经在相关课程和班次中引进了STK软件,主要是利用其强大的可视化功能帮助学生理解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不同参考系下的轨道运动形式等,并且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素材。因此,借助教改研究项目的支持,在参考国外优秀教学用书的基础上,针对课程的教学大纲,为每章的教学重点精选了典型案例,编集成教学实习手册。该手册极大地方便了教与学的两个环节。

2.授课中施行STK案例式教学法

在授课进程表中,预留了三次案例课堂教学。天体力学基础的授课内容涵盖了二体问题、双(三)二体问题、受摄二体问题和限制性三体问题等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动力学理论,而其应用则涉及航天领域的方方面面,我们选择了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与我国空间发展相关的几个方向进行案例设计,由学生组织案例小组并自主开发是案例教学实施,从组长选举、组员分工、问题讨论、公式编程、结果成图、演示制作、项目汇报、现场答疑、案例报告撰写等都做了编排。由于和传统授课方式相比,这种案例学习十分新颖,一来就调动了大家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加之有小组间的竞技,每位组员在完成份内任务的同时,对其他组员的问题也表现得跃跃欲试。这次案例教学共进行了三次,每次三~四个小组,每组一个案例。要求每组在按时完成本案例的同时,对其他小组的案例也要讨论和质疑。事实证明,这期间除了正规的自习课外,还占用了不少的课余时间,但是同学们并未产生抱怨情绪,反而将兴趣转移到专业学习上来。

3.在导航专业毕业设计中引进嫦娥探月、火星萤火等任务的案例选题

针对目前我国深空探测的两大任务,以月球探测和火星探测为目标设计了嫦娥一号和萤火一号飞行轨道的STK实现,加强学生对轨道改变的理解,切身感受节能和省时的矛盾。此外,对目前国内外掀起的平动点轨道任务也设计了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接触精彩的三体问题周期轨道。在案例设计过程中结合以下几点:一是注重知识点的连贯性,兼顾学习过的专业基础课,如椭球大地测量学和球面天文学的部分相关内容,让学生悟出学习过的基础知识的用途;二是尽量涉及其他相关专业课,如卫星轨道理论和大地重力学,让学生发现和体会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三是围绕同一个问题设计不同力学模型下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让学生理解工程应用中不同条件下力学模型的取舍对计算量和精度的影响特点等。

4.在联合作战指挥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基于STK进行三维作战演示的案例选题

STK软件目前已经发展到对地面及其空中海上的三维作战平台的模拟。因此针对联合作战指挥专业学生,设计了导弹攻防仿真等若干模拟现代立体战争的案例。虽然是首次尝试,但是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学生普通反映很有收获和成就感。

5.参加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

案例教学既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又是检验素质教育成果的有效手段。据调查,在国外大学本科高年级的教育培养方案中,通过设计教学案例和模拟课题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和基本技能的教学理念和做法已十分普及,尤为瞩目的则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科技竞赛。

近年来,国内也正开展类似的竞赛。第二届(2010年)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由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空间工程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办。首届(2009年)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由中国力学学会、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发起并组办。

今年竞赛的主题是深空多任务探测器飞行轨道设计。题目的应用背景为小天体和火星探测,深空探测器通过飞越和最终撞击小天体的方式实施探测,同时兼顾携带一个火星着陆器。

教学组将其作为一个检验案例教学成果的绝佳机会,在为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专业一年级硕士研究生讲授天体力学课程的过程中,参加并顺利完成了竞赛题目,提交结果现已通过主办方检查,成为合格的参赛作品。

二 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在案例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两个方面困扰着案例教学的展开。

1.课程设置局限

开展案例教学,小班授课是前提。当下,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基本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但是对于本科层次,无法回避大班授课师生比例悬殊、案例小组人数受限的客观现实。

2.案例教材局限

案例重在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因此案例贵精而不在多。目前的条件下,案例教学自身的局限还很突出。选编或改编适合学科教学大纲及授课学时的案例教材,受到师资水平和从事科研经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教材开发尚有一定难度。

三 结束语

本案例教学活动将优秀的商用软件STK引进到军事测绘专业和联合作战指挥专业的相关课程实习、毕业设计和科技竞赛中,积极探索和开展了案例式教学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将有助于推进我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参考文献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篇6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案例教学;CDIO理念;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在我国,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高等院校大多数专业的必修计算机基础课。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不同,选择讲授的程序设计语言主要包括C、C++、Java语言等。目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2]。其一,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理论知识。教学手段单一,缺乏新意;其二,教学内容方面,主要以讲授程序设计的语法、程序控制结构,偏重于细节的纠缠。缺乏对于课程本身实质与整体的把握。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而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编程训练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于待解决问题的整体把握不足,不利于行业内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工程化教育理念CDIO探索与研究

CDIO工程化教育理念主要包括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该理念代表了工程化教育改革在的国际范围内的最新成果[3-4]。该理念的提出是由瑞典皇家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等4所在世界享有盛誉的工科院校创立的国际组织。该理念的提出,不仅是欧美20余年教育改革的继承和延伸,更是针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实施过程指导和教学效果检验设置的体系标准,该标准的操作性很强。CDIO教育理念侧重于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而能够很好的协调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不仅如此,CDIO理念还着眼于提升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等。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培养的学生会更加符合行业和发展和工作岗位的需要。对于当前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而言,CDIO理念的采用将对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产生积极的意义。

三、CDIO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探析

CDIO理念能够将“学中做”与“做中学”有机融合为一。“学中做”是CDIO理论基于经验学习的研究成果,而“做中学”则是CDIO理念中将主动学习与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部分,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技能。为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里借鉴了CDIO的教学理念,应用案例教学法完成程序设计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按照CDIO理念中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环节完成。运用案例教学的好处在于,能够将比较抽象的原理和概念放固于具体的环境中。因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的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提升学生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增加学生的学生兴趣和主动性。具体如下。

1.教学中实际案例的选取

CDIO教学理念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案例驱动法完成教学环节,不但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工程化的思维方式。将CDIO与案例驱动方式融合可以让学生得到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训练,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选取教学案例时,应当着重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实用性。学习程设计序课程的目的在于运用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程序设计语言本质上只是一种针对于问题解决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学实践不应当仅局限于语言的特定语法、控制结构等内容,更应当合理选取程序设计案例,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中体会程序设计原则和技巧。

(2)综合性。综合性案例的选取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案例的学习能够体现以点带面,由部分到整体,由局部到全面的求知与探索过程。以此培养学生针对问题的全局把握能力。

(3)挑战性。在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掌握后,可适当设置带有一定挑战性质的案例内容。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

2.融入CDIO思想案例教学的实施

(1)教学案例的选取与学习小组的组建。精心选取教学案例,包括用于整体课程的综合案例,以及对应于各章节知识点的小案例。由于软件行业多数以团队的形式完成软件开发,因而这里采用学习小组的方式完成案例教学环节。根据案例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由几名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内的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问题的解决。每个学习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本小组具体学习与工作。

(2)课堂讲授过程中案例的运用。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案例为单位完成授课过程。讲解过程中首先引入案例,并由案例引出相关的知识点和主要学习内容。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由此引入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知识是在讲解案例的过程中逐渐渗透,而后又回到案例当中。学生的学习也是以案例为单位,从而体现了学习、练习和实践的相互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收到良好的效学效果。

(3)课外案例分析内容布置与设计。在课外为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以案例分析形式为主。教师首先针对案例本身进行涉及行业背景的描述与需求分析,以此帮助学生快速理清整个案例中涉及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与来龙去脉。在案例实施与解决过程中,小组成员应密切合作,由组长进行总体分工。该过程最终设置答辩环节,统一由组长依据CDIO理念完成案例设计任务的具体情况,针对案例的需求分析、设计与编码,以及团队协作情况进行阐述,由老师和学生统一给予评分。

(4)问题归纳与案例总结。这是实施过程中很重要也是最后一个环节。教师针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案例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教师应积极总结与整理。具体如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以及案例在解决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等。以此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更好的完成后续的教学工作和教学任务。

四、结束语

CDIO教育理念是国外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的最新成果,为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撑。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我们对该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教学效果表明,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比较感兴趣,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对于学生来说,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是一种更好的学习过程。实践表明,“做中学,学中做”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祥,魏华,刘海波.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工科计算机教育改革探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0):100-102.

[2]黄海.“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9,(21):119-120.

[3]郭皎,鄢沛,应宏等.基于CDIO的计算机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61-163.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篇7

相对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而言,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要高得多。不但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而目前高校里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不能很好地掌握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要领,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再者,由于高校教师本身对审计工作的实践经验不足,在案例讨论中很难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案例探讨也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起不到真正效果。

实施案例教学提高审计教学效果需要在审计课程设置中增加案例教学的份量和质量。所谓的课程案例是指审计学课程在讲解的过程中运用的案例。这些案例包括:课程导入案例以及课后讨论案例。课程导入案例是教师在进入每个章节讲解之前通过一个短小的案例说明引出要学习的内容,比如讲解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这一内容时,可以结合我国的“黎明股份、蓝田股份”等案例引导学生对“分析性程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课后讨论案例是指让学生组成课后的案例讨论小组,针对教师布置的课后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组讨论,并形成最终的案例报告。由于受到课时量的影响,课程引导案例不能占据课堂教学大量时间,而课后的案例虽然形成了案例讨论报告但难以进行实时监督,难免会存在有学生搭便车的行为,因而要真正达到学生通过案例增强其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必要开设《审计案例》课程,该课程完全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事先由教师选定案例,学生进行研读,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不同学生的激烈争辩开拓思维。

正如前文所述,经典适用的案例教材在当前的审计教学中非常缺乏。案例教学的成功组织需要有大量分类具体的、内容完整的、与当前实际结合比较紧的案例库资源。这也必将是未来审计教学需要着力建设的内容之一。在当前的状况下,由审计课程专业教师组成小组广泛收集和整理、科学设计和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学案例是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会计师事务所收集案例;也可动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教学案例;或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自己设计教学案例;也可以建立校际之间的合作,互相交流教学案例。案例的设计是进行审计学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审计学案例教学效果的高低,好的案例既能融会相关知识,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审计案例的设计和选择上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相关性,选择的案例要与学习的目标相一致,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二是现实性,所选择的案例应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要与时俱进;三是实践性,案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案例必须来源于实践,必须是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理而形成的。因为每一重大审计案例的发生都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每一重大审计案例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审计理论问题。教师在编选审计案例时,必须有的放矢地设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要来源于真实的案例,但表现形式可以是外露的,也可以是隐含的。总之,案例中这些问题必须针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设置。

教师教学能力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专业能力;二是教学组织能力。专业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得以发挥的保障。要提高审计学案例教学效果,必须进一步提高审计教师的业务素质。鼓励教师在学习和掌握更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参与审计实践,参与审计学案例的收集和编导,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案例教学的教学互动,教师作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组织者,应能为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创造出生动的案情和真实的场景,让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案例教学中教师教学组织能力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这些都需要教师要有运筹帷幄的能力。学校可以组织案例教学法的专业培训,聘请有关的专业教师讲解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法,或组织教师观摩案例教学。

小学作业案例设计篇8

Abstract The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were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to the course of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for solving the question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t is proved that case teaching method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curriculum was effective to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e students' in the design of mechatronic system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by the result of teaching practice c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branch pipe welding system.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0 前言

“?C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机械制造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机械本体结构、控制原理、伺服系统和检测系统等诸方面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过程和方法,它是机械专业中总结性较强的课程,对提高机电专业类毕业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及专业创新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存在难以对学生机电系统设计创新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的问题。

1 将案例式教学法引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高等学校应面向国家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地位愈来愈重要的今天,培养具有设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校毕业生是高等学校教育任务的必然要求。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性、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前要进行周密的策划和准备,选择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交流、辩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案例教学法的主要优势在于给予学生较大程度的自主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能够有效实现学生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方向的转变,适用于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背景知识学生。案例教学的不足主要是相关课程知识不易有效地、系统地进行传授,如何保证学生学习效果考核的客观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等。

而传统教学模式中注重知识系统传授、考核明确客观是其突出的优点,但在培养学生的当前所必备的创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欠缺。两种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互补性。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实现知识的系统传授,又实现案例教学的各个过程,有着相当的困难。但在机电一体系统设计课程中,将此两种方式进行有机融合有一定的有利条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通常是安排在机械、机电专业类学生在大学生四年级上半期进行,学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均已修完,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当然,有些学生课程欠帐较多,基础知识较弱,需要教师运用相当的方法去鼓励、激励他们补上欠账并完成新任务,在大四学生心思相对较散的情况下,这是有较大难度的。

2 案例式教学法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

2.1 教学案例的选取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强调的是机电专业知识在系统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强调设计者站在机电一体化的全局角度去设计和优化机电一体化的系统。同时,也要考虑教学主体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而所选择的案例要兼顾知识的综合性、实用性、创新性与系统的复杂程度适中相结合。经考虑,选用便携式插管焊接设备开发作为案例教学的基本案例。

确定此案例作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主讲案例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插接管道焊接系统的便携化、工作现场化、价格低廉化、操作便利化是插管焊接相关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因而此案例为较强的工程实践背景;此案例在机械结构设计方面,包括控制电机选择、传动机构选择与设计等内容;在电气方面包括基本电路设计、电气元器件选择与搭配,传感器的选择等;在系统设计方面,包括硬件平台的搭建,也包括软件系统的设计,其内容涵盖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绝大部分内容;难度适中且有一定的基础,先期已通过大学生创业项目“便携式插接管道焊接系统开发”对此案例内容进行研究,从项目完成过程看,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较好地完成此案例的全部工作。

2.2 教学案例与传统教学具体内容融合步骤

在课堂教学前,要进行如下准备工作:由于机电产品设计方案的提出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总是在一定的基础上提出然后不断改进形成的,所以针对每个子案例,教师都要准备一至两套简要技术方案路线来为学生作为参考,使得学生能够按时提出较为合理的技术方案;根据五个子案例内容做好学生的分组工作,共十组,每两组负责一个子案例,对每个子案例给出几种技术可能实现方案,由各组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关方案选择与细化,并完成相应的辩论预案。

在课堂进行中,一次课堂教学完成一个子案例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是负责情景导入及必要的启发工作,由负责此子案例的两组学生自主完成案例完成方案设计、讨论与辩论任务。经试验,课堂上比较合适的安排如下:

(1)设计方案讲述:每次由负责同一个子案例两个小组根据各自预先完成的PPT阐述各自的设计方案,每个小组讲5-10分钟,共需要10-20分钟。

(2)两小组成员相互辩论环节,先就A组方案进行讨论, 由B组同学主要指出其方案的不足,A组同学就本组方案进行辩论,此过程安排15~20分钟。然后按同样方法就B组方案进行讨论,两种方案的讨论共需30~40分钟。

(3)班内其他同学对两种方案评论环节:由班内同学自由发言对两种方案进行评论,最后选择出最优方案或提出其他设计思路,对于各小组方案的不足可提出补救或改进意见。此过程安排20分钟左右。

(4)教师评论启发环节: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案例课程进行总结,首先对两组学生准备方案的态度、由所设计方案和答辩过程中所体现的专业素质进行评价;然后对学生所提出方案的本身优、缺点进行评价,并根据情况对已经提出设计方案改进或补救意见进行?结;最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设计思路进行启发,如可以提出其他设计思路等。

3 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教学效果对比

在两届学生中进行实验,通过学生问卷和试卷成绩测评来比较不同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分别对两届学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对比如见表1,其中2015届是按传统教学法讲授课程,2016届学生引入案例教学法讲授本课程,同时将课程成绩统计结果也列入表1中。

在表1中:

F1:机械结构优化理论掌握程度(%)

F2:机械结构选择掌握程度(%)

F3:电气元件选择掌握程度(%)

F4:硬件平台选择掌握程度(%)

F5:对软件编程的掌握程度(%)

F6:对于案例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满意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