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笔记8篇

时间:2023-08-27 15:16:39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笔记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1

实践能力;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5—0039—01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写教学反思。很多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一步得到转变,笔者在认真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同时,尝试让学生写学习反思,学生在学习反思中倾诉了对语文学习的感受,记载了语文课堂中发生的趣事。笔者认为,学生写学习反思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能为学生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

一、架起师生心灵之桥,倾诉学习语文的心声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尽量做到全面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通过阅读学生的学习反思,笔者可以看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喜怒哀乐,看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个性品质,看到学生的成长足迹和心路历程。在广泛、深刻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得轻松、愉快,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架起再现生活之桥,重塑学习语文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语文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的学习反思就是学生的学习日记、生活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语文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语言表达出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把学生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以语文的角度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自觉地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三、架起学生自评之桥,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评价的有效手段,相对于学生来说,学生写学习反思也是一种个性化的自我评价方式。在写学习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要回顾所学的语文知识,发现生活中的语文问题,叙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批判性的总结,最终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尤其在单元、期中、期末考试后,根据批改后的试卷,笔者在认真反思教学得失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反思中进行得失反思。让学生找出存在错误的原因,总结最感兴趣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更新,以便于教师及时地发现问题,进行辅导。

四、架起拓展视野之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与语文知识相关的内容,对一些有价值的语文问题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并通过调查研究,以学习反思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而且能发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现代教育起源于家教,家庭教育在现代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好家庭中的语文因素,可以很好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电视是现代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看电视是经常性的家庭活动。因此,笔者通过举办“家庭影视欣赏和讨论会”,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组成兴趣小组进行学习,让学生与教师交流,在交流中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在对话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并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五、架起师生语言之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2

关键词:全身反应法;英语能力发展;教学方法

一、引言

面临国内英语教育改革,即英语高考模式的调整,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性语言已从应试的降温逐渐转为实用的升华。在此过程中,英语教育工作者们试图从多维角度对英语教法重新深入地进行研究与探讨。面临英语教学的新挑战,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亟须一种易操作且高效能的外语教授方法为学生打好英语运用的基础。而笔者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有幸在一次实际竞赛评选课堂中发现了全身反应法应用的动态教育魅力,以此说明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可操作性,同时笔者将针对全身反应法在本课时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英语教法研究与工作在一的英语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二、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即TPR教学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的。TPR教学法是一种将语言和身体行为有机整合在一起并能通过身体动作加深语言理解和记忆的一种外语教授教学方法。James Asher研究发现幼儿在习得母语过程中,对语言的理解和身体动作反馈要先于语言表达,只有当所听语言积累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发生质变,即幼儿习得该语言。我们学习英语这样的第二语言,就如同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在最初的阶段,也需要通过观察动作来帮助理解词语。该教学法以心理学记忆痕迹理论为基础,同时也对人文主义心理学中人的情感因素进行关注。

记忆痕迹理论认为,记忆越是经常或越是强烈,追溯该记忆的链结便越易唤起,即记忆越容易。因此,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活动练习便是对语言学习的加强记忆,而身体行为反馈则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James Asher提出语言学习活动集中于右脑,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孩子是通过身体活动―― 一种通过右脑活动来学习语言,在右脑学习达到一定量的情况下,左脑才会被激发产生语言或者更抽象的语言过程(Richards and Rodgers,2000)。表现在语言习得中即是学习者首先会用身体活动进行反馈,而后再逐渐学会用语言进行模仿与交流,从而使身体活动反馈与语言符号紧密联系,最终形成记忆,比如,幼儿在习得smile这个词汇时,首先是做笑一笑的身体动作,而后才学会这个词汇的发音与书写,最终形成对该词的记忆。所以他建议要学习语言的意义而非语言的符号形式。

全身反应法还借鉴了人文主义心理学中人的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作用。James Asher认为语言学习过程中应尽量降低学生的压力和焦虑感。因为只有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学习语言,学习者才有可能对目标语言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语言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效率。因此,笔者认为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阶段,可以引入全身反应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并运用英语语言,同时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为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笔者于今年参加了长春市小学英语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评选活动,选定教材内容为“沪教版牛津英语 5B Module 2 Unit 1 Animals in the zoo”。经过反复推敲,设定该课时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熟读并会运用以下词汇turn left,turn right,stop,crossing;(2)能用Excuse me,where is/are the ...?进行问路,并能用相关词汇与日常表达方式进行指路;(3)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正确的英文指路方式表述出所走路径。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学习能力,并在课堂中敢于也善于展现自己;(2)培养学生的肢体运动能力与动脑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能够正确有效指路。现作者结合本课时具体教学内容探讨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动态教育魅力体现。

1.营造英语学习氛围的教育魅力

英语歌曲可以尽快将小学生带入到英语学习状态,陶冶其情操的同时又令其产生愉快的学习情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感受零压力,进而达到英语学习的目的。于是课前笔者先跟学生同唱Hokey Pokey这首歌,我们边唱边做对应动作,使学生在情感愉悦的同时充分理解英文歌词内容,并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学习做好铺垫,如当我们唱到You put your right hand in时,我们就会同步地将右手往前伸。这样学生在动手动嘴的同时又动脑,并通过肢体动作强化歌曲的记忆与学习。而在Review部分,笔者通过几组标识牌对旧知进行回顾。在回顾过程中,笔者也要求学生用肢体动作反馈该词句的意义,如当复习left单词时,学生要在说单词的同时将左手举起,当复习Go up the steps句子时,学生也要在说的同时走上讲台。在这样一个“动态”学习氛围中学习英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将枯燥的学习变成了有意思的事,并被全身反应法的动态教育魅力所吸引。

2.维持英语学习热情的教育魅力

将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后,笔者仍运用全身反应法来维持其学习热情度。笔者将提前制作的Flash播放,大概内容是笔者开车载着全班学生去逛动物园的视频,在去动物园的路上,我们遇见了各种各样的交通标识牌,这便自然而然地从标识牌含义引到新知的学习,如turn left/right,stop和crossing。笔者也将新知与旧知结合,在教室中开始了实地走路。起初是要求学生简单地turn left或turn right,后又加入旧知walk along the road,然后又逐渐加入stop和turn left at the ... crossing等。这样真实的身体动作降低了英语新知学习的难度,却加深了学生对新知的记忆痕迹,强化了英语新授知识的学习。从开始的老师示范学生观察,到老师带领学生做反馈,再到老师发号施令学生示范,最终变为学生自己发号施令并要求其他人反馈。整个新知的动态学习过程,简单自然却又深刻而耐人寻味。课堂上,学生轻松掌握新授内容并真实地运用英语进行指路与问路,而本课时的知识目标便在学生轻松的动态学习过程中顺利完成。

3.创设英语学习情境的教育魅力

既然学生已经掌握了新授知识,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便是对新知的巩固与综合运用,为此,笔者尝试将全身反应法应用到情境创设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有很强的表演欲和模仿力,于是笔者立即将班级创设成了动物园,而学生则扮演新上任的动物饲养员,班级不同的位置住着不同的动物,新上任的饲养员要在正确问路的背景下根据指令去喂不同的动物。遂有了如下真实情景的英语对话:

A:Excuse me,where are the tigers?

B:Go down the steps. Walk along Ziyou Road. Turn right at the second crossing. The tigers are on the left.

A:Thank you very much!

B:You are welcome. Have a good day!

同时在笔者先做对话表演示范时,多处应用了夸张而滑稽的表情与动作。教师的示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参c广度,使得学生在疯狂的表演过程中真实地运用“动态”英语,并令其感受到了英语语言运用的魅力所在。学生便这样在全身反应教学法下掀起了课堂教学高潮,令本课教学内容得以提升。

此外,笔者模仿“非常6+1”设计了一个砸金蛋的游戏环节。其中幸运的学生可以直接得到奖励,运气差的学生则要根据教师指令行走,去和其中一位权威评委说“Hello”。而另一部分参与人要根据不同情境要求说出与指路有关的英语表达方式,如PPT上呈现一张简易地图,教师设定起始地,创设参与人生病的情境,并请参与人说出去医院的路径,若此人没有表述正确就要请其他同学帮忙告诉该学生去医院的路径。而在此游戏过程中,教师又能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令其能够正确有效地指路。学生争先恐后的情境表演,让整堂课的英语教学内容都处于“动态”运用过程中,也将本课堂的教学环节再一次推向了高潮,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与品质。

4.激发学生潜在能力的教育魅力

全身反应法在笔者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不仅局限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热情,也可以将英语学习变得简单自然,还可以挖掘出学生潜在的能力,如表演能力、绘画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笔者在课堂临近尾声时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寻宝藏的环节。各小组成员可以按不同的路径方式,经过团队合作,画出并说出本组寻宝路径,路径展示对的小组即可得到笔者提前准备好的宝藏,同时要求其他组成员不能展示相同的路径。各组成员便在这样激烈的寻宝竞争活动中结束了本堂“动态”的英语语言学习内容,而在此过程中,组员间经过细致分工,每个人都动脑思考开辟新路径,做到合作且竞争。全身反应法的应用也使笔者高效地完成了本课的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并让听课人感受到了英语语言的美。

四、思考与建议

笔者在此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评选活动中充分地应用了全身反应法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骄人成绩。从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应用来看,受益更多的其实是学生。面对原本枯燥的英语词汇、单调的句型操练和单一的对话内容,学生在此教学法中更多时候是体验到英语语言运用的魅力与获得新知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全身反应教学法真正做到让语言在使用,让语言“动”起来。因为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的原因促使他们爱玩好动,却注意力不持久,但表演与模仿能力又强,所以全身反应法正好可以发挥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的优势,规避其弱势,使得学习变成有意义并且有意思的事情。正如王黎所说:“TPR教学法适合孩子天性,符合快乐学习的原则,它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它可以协调学生的左、右脑,有助于幼儿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纵观本堂小学英语课,全身反应法是一种易操作且高效能的外语教授方法。

但对于该教学法的应用,笔者也想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1.全身反应法不应孤立运用,应与其他教学法有机结合使用,做到取长补短,取其精华

某种程度上说,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有其自身的缺点与局限性,全身反应法也是如此。当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或者句式过难的情况下,该教学法的应用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了;而由于教师自身性格特点不同,又会各自擅长某一种或几种教学方法,所以该教学法的应用需要与其他教学法进行有机整合。如笔者在此次竞赛课中,就将全身反应法与交际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进行有机整合,令各教学法最大效能地发挥各自教学作用,从而提高教学品质。

2.全身反应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控制能力

该教学法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处于“动态”,但课堂上不可能一直处于“动态”,需要学生该动则动,该静必静,从而保障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该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而小学生因自控能力较弱,常常在快乐的“动态”英语学习后不能尽快进入“静态”学习状态,这便要求教师对学生与课堂要有极强的掌控力。笔者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掌控能力要在平日课堂中逐渐培养,可以利用话语、神情和手势等提醒学生静下来,必要时可以实行一定的奖惩政策,使学生逐渐了解教师,并且了解教师建立的教学氛围与课堂环境。如此一来,教师对学生和课堂的掌控能力便可在任何时候都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全身反应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对自身的艺术素养不断追求并提升

“教师是舞台剧的导演,而学生是演员”(Asher,1988)。教师若想在课堂上导好一场舞台剧,首先自己要对该剧有独到的艺术素养。艺术素养不是只有艺术教师才应具有的,英语教师也应不断追求并提升,如英语语言的正确表达、良好的语音语调、地道的英语逻辑思维以及对西方文化的独到感悟力等均属于英语教师的艺术素养范畴。并且在全身反应法的应用过程中,学生总是先观察教师的言谈举止,而后才进行模仿学习,所以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的教态,让学生正确学会美并能体会欣赏课堂中的美,同时感悟英语使用的魅力,这对于是非判断能力尚未完善建立的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该教学法的应用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美,无论是肢体反馈动作,还是语言文化内涵,进而培养小学生鉴赏美好事物的能力,也为小学生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五、结语

笔者通过长春市小学英语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评选活动,对全身反应法在沪教版牛津英语 5B Module 2 Unit 1 Animals in the zoo一课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进而发现全身反应法可以让“静态”英语语言变成“动态”交际运用,从而使师生共同体验到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育魅力。学生通过该教学法的应用,英语学习热情高涨,兴趣长久,参与广度变大,综合潜在能力得以挖掘,并能体验成功与美;老师则能提高教学效率,保障教学品质,同时可能会成为学生仰慕与喜爱的偶像,并可以感悟喜悦与教育艺术。从笔者的亲身教法应用可见,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是一种操作性强且高效能的外语教授方法。然后该教法也具有自身局限性,所以应与其他英语教法有机整合,取长补短。同时全身反应法的应用也要求教师对学生和课堂要有极强的掌控能力,使得教学目标得以保障;还要求教师对自身的艺术素养不断追求并提升,使得教学品质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Asher,J. 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M].3rd edition. Las Gatos:CA Sky Oaks Production,1988.

[2]宋娇,王晓玲.全身反应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王黎.TPR教学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3

关键词: 课后反思 专业成长 反思内容 反思案例

当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改革。教育改革强调教师对其教学实践的反思。课后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一种反省,一种自我监督、检查和提高,是对备课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后反思就是在上完一节课后对教案进行加工、调整、修改的过程,是对教学实践进行回顾、总结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对素质教育的重视,课后反思在优化课堂结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课后反思的功能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提高的过程。课后反思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的反馈。它有以下几种功能:

1.课后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自己不断提高与自我完善的过程。通过写课后反思,透过学生的“学情”,教师既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又看到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迅速克服缺点,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使自己走向成熟。我们要不断纠正、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不懈的钻研中达到“常教常新”的境地。

2.课后反思可以实事求是地评价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因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时间都在课堂上度过。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能做到精心备课,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而往往忽视课堂教学的“善后”工作,即书写课后反思。一堂课会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只有认真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课后反思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方面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可以在课后课堂反馈、总结时进行记录,并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逐条分析,总结规律。

二、课后反思的内容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任何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听课效果的相关内容都是值得记录的。

1.记得失: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写成的教案,不管怎样精心设计,都是用文字绘写的教学蓝图,拿到课堂上付诸实施必然会出现许多课前估计不到的情况。是“得”是“失”,还是“得”“失”兼而有之,都可作为改进今后教学工作的总结。

(1)记成功之处:就是记在教学过程中达到预期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在教学句型What’s ... plus/minus ...? It’s ...时,我设计了一项小组间的造句比赛,给出一个数字,让学生根据这个得数说出不同的算式,学生争先恐后,在竞赛中学习、巩固新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课后,我就把这段反思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失败之处:即使是再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也难免有疏漏和失误之处,如在时间的分配、游戏的组织方面等,把这些教学中的“败笔”记录下来,进行回顾,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及时吸取教训。如在教学Shopping一课时,在巩固练习中笔者设计学生分散到各个点购物这一活动,课前,笔者自认为这个活动设计得很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笔者发现课堂一片混乱,学生兴奋得以至于忘形,大家都往玩具店去买东西,而冷落其余购物点,口语操练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课后笔者反思,主要原因是笔者没有考虑学生的喜好,也没有强调好活动的秩序。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变教训为经验,相信今后再有这样的活动,笔者会组织得有条不紊。

2.记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灵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时不时会迸发出瞬时智慧火花、点滴感受,如巧妙、有创意的教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妙想,引起学生的共鸣,不同的见解等,课后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来。这些灵感往往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并非备课所能备出的,具有生成性。突发的灵感是瞬间的,这是课堂教学实践中难得的宝贵财富,需要及时做好记录。

3.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分析其原因,设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突破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应及时纠正和总结,对学生在回答问题或解题时所提出的新见解,比如:对同一问题能做出不同解法,对同一现象给予不同解释,对同一原理的不同运用,我们都应该认真总结。教师将教学中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记录在自己的课后反思中,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其专业能力日臻完善。

三、课后反思的案例

下面以四年级的一节关于问候他人英语课为例,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课后反思。

设计的教学步骤是这样的:(1)学生听录音,感知课文;(2)听音,识图;(3)听音,重复课文;(4)分角色朗读课文。

上完课笔者发现学生非常的听话,总是被笔者牵着走。老师让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中,可是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教案做了重新调整,采用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热身复习之后,笔者交代了本课的学习任务,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多学一些礼貌用语。我们要开展评比“礼貌星”的活动,看谁能获胜。任务的明确,给了学生一个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他们的积极性就高了。

当笔者组织学生参加“找朋友并问候你的朋友”的活动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高潮。他们拍着手,兴致勃勃地去交朋友,用英语问候朋友。学生除了问:“Good morning/afternoon”、“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等,还谈论到“colour、hobby、family、schoolwork”等,范围较广,联系实际,效果较好。这种活动的设计正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思考、交流和合作等方式,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当然,在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环节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如: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鼓励学生平日里多说英语,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更好地突出语言教学的语用性和交际性。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他从收集事实、分析事实、研究事实,到最后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创造性地研究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课后反思既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艺术上“常教常新”,教学水平方面逐步提高,又能使课堂结构得到优化,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使教师在专业上更快成长。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研究

在高中课程改革的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是实现高中语文改革的重要途径,高中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结合现有的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反思

教学理念是影响教学方式方法的先入性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要从教学理念的反思入手。与数学等学科不同,语文学习是一种可以在生活中进行的学习活动,比如在看电视时、上网时、聊天时等,语文都无处不在。可以说,只要涉及语言和文字的地方,都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帮助的地方。所以,语文教学不只是在课堂上和书本上,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在高考的要求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虽然深知题海训练和考试训练对学生的人文学习和文学素养的培养帮助并不大,但是还是要以考试、分数为教学目标。学生上课就是听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教师上语文课就是满堂灌,学生不懂得在生活中去感受和发现语文,教师也不去引导学生进行厚积薄发的语文积累。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树立新的语文观念,将语文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例如,笔者在安排作文训练时,就注重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写身边的人和事,写从生活中得来的感想,而不只是单纯的话题作文训练。话题作文虽然是高考作文的主要考题形式,但是话题作文也离不开生活,学生之所以在面对一个话题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处下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思考,所以,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该生活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反思

高中语文涉及字、词、句、古文、阅读、作文等方方面面,教师的教学应该有重点,有侧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追求面面俱到,总希望在所有方面都将工夫下到,这种长战线的教学非但难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笔者认为,高中教师要对教学重点进行反思,而重点,应该放在阅读和写作上。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多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并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读物,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生活和内心,这是语文这门课程应该做到和完成的任务。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写日记、写自己的随想和感悟,这些写作可以不是以完整的文章的形式呈现,可以只是一些简单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可能不是成熟的作文作品,但是每一次记录都是一次组织语言的练习,都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要有一定的侧重点,面面俱到反而可能一件都做不好,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字词、理解句子和段落意思的过程,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和字词选择有积极意义。写作更是学生运用字词句的重要机会。所以,高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阅读和写作上。

三、高中语文习惯培养反思

高中语文教育要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教师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和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查字典、查工具书的习惯,进行独立阅读的习惯,经常写作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等。语文知识的积累对于语文写作有重要帮助,它可以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大量的素材,学生通过对语言和素材的组织,可以很快地整理出写作思路来。语文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就是积累并思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这两个习惯。例如,笔者每周都会给学生发一两篇有意义的素材资料,让学生阅读记忆,经过长期的积累,学生头脑中的东西多了,写作起来就容易多了。笔者还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记录本,把平时做题、阅读过程中做错的题的知识点、遇到的生字生词都记录下来,并要求他们经常翻看,以达到反复记忆、重复记忆的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改进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高中语文教学真正适应当代学生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总结,改进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荣生.语文教学创新的几点体会[J].中学教学参考,2011(4).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5

关键词: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读写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近年来,笔者紧扣“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主导原则,在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优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以下结合教学案例,谈谈读写结合在课堂教学实际应用中的四种方法。

一、对文本留白的续写或扩写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当“以用为主”。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对词句的品悟、美读逐步感受到了文本的深层内涵,并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句,体味情感,还要通过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宣泄自我阅读的情感。格式塔心理学派认为,人们总有对完美事物追求的心理,当看到某些事物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白”时,大脑就会产生积极兴奋的活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文本中的“留白”,让学生在留白处放飞思绪,对文本进行扩写或续写,这不仅延伸了课文的学习、宣泄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更重要的是能够将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语言、形成的价值取向等在实际应用中得以体现与展示。而长期、有效的此类训练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其读写能力的平衡发展。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小英雄雨来》时,教师在备课中发现,课文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响起枪声……”这段话对老人们的叙述较简略。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留白处展开想象,对老人们惋惜悲痛的语言、行动等进行扩写练习。有了对前文的理解和对雨来的情感体验的铺垫,学生大胆想象,在习作中融入自己对雨来的敬佩、赞赏、痛惜之情。再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穷人》一课时,在反复阅读、理解、品悟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延伸想象:“西蒙的孩子醒来后会发生什么事?桑娜和渔夫以后的生活会怎样?”这样的延伸想象式练笔符合学生追求故事完整性的心理,促使学生书写内心的理解、感悟,使学生的阅读情感得以延续,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二、以文为范的仿写训练

现代认知迁移理论认为,一切新的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迁移的实质就是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的原有观念,对新课题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在提示新旧课题共同本质基础上发生的学习的转移。模仿文本进行的仿写练笔正是运用迁移的原理,将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仿写训练符合小学生爱模仿的心理特点,遵循从效仿到创作的语言学习规律,促进了学生语言的持续发展。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注意寻找读写切入点,让学生模仿文段的某些特点进行语言运用训练,教会他们“描”得合情合理,“仿”得恰如其分。学生对范文中的遣词造句、中心思想产生认同感,自然能够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有助于为其语言风格的形成、逻辑思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了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威尼斯的小艇》介绍小艇的写法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列数字等方法介绍一种新型事物――软性铅笔。由于课文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软性铅笔长、软的特点,并在教师的点拨下写出了一段介绍软性铅笔的生动文字。

三、角色转换的语言重组训练

语言的重组转换训练是一种形式多变的语言创新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这样的转换训练包括句式的转换重组、文章繁简的转换重组、文体的转换重组等。在阅读教学研究中,侧重于根据文本阅读经验所进行的角色转换的语言重组训练。新课程改革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学习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教师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创设便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得以参与自主、探究的动态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点的体验更为深入、深刻。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新型玻璃》中,教师与学生一同创设推销产品的情景,让学生扮演推销员,给自己喜欢的一种新型玻璃写一段新产品解说词。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抓住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对课文语言进行修改、加工、想象重组后,写出了具体、生动、有趣的片段。教师再次指导学生转换角色,以新型玻璃自述的方式描述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学生在自述过程中创造性地为新型玻璃添加了人的个性特征,不仅使文本内容铭刻于心,更为课堂学习平添了几分生趣。

四、师生互动的学后感笔记

学后感笔记与一般的读书笔记不同,它侧重于记录学生学习后的感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习作教学则强调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学后感笔记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设置的课堂延伸性训练。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还要注重师生互动的学后感笔记的积累,使不同的思想意识得以交流,促使新感悟的产生,从而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英法联军的暴行激发了学生的愤慨之情。课堂上,课文的知识点虽已讲授完毕,而学生的情绪仍未平复,教师可抓住时机让学生写下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生写下了自己对此事件的评论、感悟或思考,课堂教学提升到了新的境界。学后感训练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表达自我观点的语言能力,同时展示了学生个性阅读的体验与思考,促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原理告诉我们:“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循环往复成螺旋式上升。”学生学习课文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阅读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阅读认知延伸到对语言的实践阶段,使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文本内涵的探究与学习,表达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感悟。学生在读写结合训练过程中发展了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和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禹秀丽.深化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和内容分析的阅读教学说再见[D].2010(8).

[2] 陆道敏.读写结合相得益彰――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D].2010(5).

[3] 柳斌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学语文卷[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4] 季银泉.语文教育:让实验说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6

关键词: 英语 教学反思 反思意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理性的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取得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有益的再学习活动。一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创新,才能使自己由一位经验型教师逐步转变成专家型教师。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及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既然如此,教师具体应该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固然很多,但以下几方面应该作为教学反思的重点。

一、反思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教育者的理念。教育理念正确与否是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育方法等方面落后的话,那么,他的工作精神越投入,对学生的伤害往往越大。他的教学将可能长期维持在原来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训,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地发展自我,建构自我,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二、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成功的教学经验体现了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思维,也体现了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去把握教材的能力和以恰当的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等。因此,对于它的记录实质上就是为自己今后的教学形成感性和理性的宝贵教学经验。内容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为培养学生的某种能力而适时变换的教学方法,自然、恰当的导入,充分准备的教具,为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而选用的典型例句,以及发现并突破难点的方法等。这些可供以后教学时参考,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功效。以SEFC Book 1B Unit 18“New Zealand”Speaking为例,笔者认为这一堂课上得较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于是课后及时总结出如下两点体会:

(1)运用多媒体、卡片、地图、数据、表格、录音、音乐和身体语言等手段,可以为学生营造可理解的富有实践性的交际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小组活动和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好办法。

三、反思教学失误之处

教学失误的及时记录,应该是课后反思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教师理解了课程标准的精神,熟悉教材和精心准备教案,也难免会出现疏漏或失误,如: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内容和方法欠妥、师生活动不协调、教学效果不理想、列举的例子不典型等,课后都会让教师感到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果教师对这些疏漏失误之处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就会使之成为今后教学时的参照物,可以避免在以后教学中犯类似的错误,同时也可作为集体备课中的反思问题供大家商议、论证。例如,笔者教学SEFC Book 1B Unit 18“New Zealand”Speaking内容后,在教案后记中作了如下记录:

Speaking内容中,讲解方位词east,south,west,north的词性应在讲Speaking内容之前,且应详尽说明。east可以作名词,如The wind is belowing from the east.(风从东方来);也可以为形容词,如He lives on the east coast.(他住在东部海岸地区。);还可以为副词,如My window faces east.(我的窗户朝东.)又如:Wei Hua lies about east of Yantai.学生因为不知此句子中的east为副词,错误地在east之前加了一个“to”。由于及时总结了教训,笔者在其他平行班的课上有针对性地详细解释了这几个方位词的所有词性,并配以例句。结果,平行班这一内容进展得很顺利,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事半功倍。

四、反思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然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徒留深深的遗憾。

五、反思学生见解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不乏“真知灼见”。如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回答、学生的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对世界的独特感受,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十分丰富的课程资源,不仅能启发同伴,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

六、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教师及时甚至提前了解学生的困惑,设法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就突破了教学难点。例如,笔者第一次讲授“定语从句”时曾预想学生在初中“Go for it!”教材中接触过定语从句,因此肯定是一听就懂,一讲就会,结果却是课堂上大多数学生一脸茫然。在辅导课上,笔者向学生了解其中的原因,学生说“我们句子结构划分不清,不知道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区别”。此时笔者才明白,是自己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英语实际水平了解不准。因此,笔者在那节课后的教学反思部分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在讲解知识点时要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英语既有趣又好学。实践证明,教师将教学中解决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反思中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学反思是我们教学实践中的一个过程和结束,同时又是新的活动设计的开始,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反思。一有所得,及时记下,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积小溪以成江海,积跬步以至千里”的收获。

参考文献:

[1]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4):29-35.

[2]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M].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4):21-25.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7

关键词:学法英语高中

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的重要性。

目前,全国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努力探索和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次深刻的变革,是教育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进步。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我们今天知道的东西,到明天就会过时。如果我们停止学习,就会停滞不前。”许多未来学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生产的主要要素,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有现有的知识,而应该是不断创新的知识。今天的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补充和更新,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对今天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不能只顾“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而应该重视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还应把“教会学生学”作为已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当前全国上下均在努力探索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同时必须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更体现了科学学习的重要性,学法指导则显得更为重要。

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科学的、适用的学好英语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教授、指导学习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从心理上来说有朦胧的成人感,他们有独立与创造的愿望,对自己的能力信心日趋上升。但在外语学习方面,虽然有了三年初中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与基础语法,但由于缺乏外语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跟在老师后面跑,外语学习的广阔天地还未真正对他们展开,他们学习方法仍然停留在此较简单的重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已必不可少。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要使学法指导进行有效,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制定计划

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长远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课前自学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在学会学习的前提下,课前自学应改变仍停留在单词识记及课文阅读的程度上,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查词典,自己记例句,自己用新词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达法进行模仿,自己找句子进行诠解,自己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在充分利用课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英语,保证学生的课前自学程度,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3.专心上课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求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意,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4.勤记笔记

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溜号,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

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也应扼要记些笔记,做些索引、摘录等,这对加深理解、巩固、积累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大有好处。

5.及时复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科学的、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遗忘的速度减慢,因此复习要及时,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复习可分为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复习要分散复习与集体复习相结合,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效果好,但集中复习也必不可少,复习时可先尝试回忆,然后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

6.反复练习

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在使用中学会的,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如:在课堂上、在课后、在英语角、在各种英语俱乐部多多练习英语、使用英语,培养真正的交际能力。

(二)、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法,二是指导即教法。学法指导,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归纳指导法

高中学生已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认识形成系统化成为可能。因此使用归纳法完全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让学生

反复接触某一语言现象,使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情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加以归纳,如:要求他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或共同的东西。

[NextPage]

例如,在学过去分词作状语时,教师可让学生接触这些句子:

Seenfromthehill,thetownlooksbeautiful.

Bornandbredinthecity,hefounditinconvenienttoliveinthecountryside.

Givenanotherchance,Iwilldoitbetter.

DrWatsonandIwillspendthenightlockedinyourroom.

Theladyreturnedhome,followedbyMr.HolmesandDr.Watson.

Ifbittenbyadog,youshouldgotothehospital.

Whenaskedtomakeaspeech,hesaidhewouldbegladtodoso.

Theroom,althoughsupposedtobekeptlocked,wasoftenleftopen.

然后让学生总结句中过去分词的用法,通过归纳,学生会总结出:句中过去分词均作状语,并且可作时间状语,原因状语,条件状语,方式状语,伴随状语或用在连词后。这样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过去分词的用法要好得多。

(2)对比指导法

教学中教师除及时点拨,引导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外,对一些相似仍又有不同的语言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照比较,弄清它们的区别,加深对语言现象的印象。

以学"agreatdealof"的用法为例:

教师可叫学生比较"lotsof","alotof","plentyof","alargequantityof","alargenumberof"和"alargeamountof"的用法,让学生比较下列句子:

①Wehavestillplentyofeggsleft.

Wehavestillplentyofwaterleft.

②Therichladyhaslargequantitiesofclothes.

Wehavelargequantitiesofrainthissummer.

③Shehasspentagreatdealof(alargeamountof)moneyonher

clothes.

④AlargenumberofsettlersfromFrancereachedCanadain1534.

⑤There''''slotsofrainhereinspring.

Atnoonlotsofstudentsgotothereading-roomtoread.

通过比较这些句子,学生会明白“lotsof”,“alotof”,“plentyof”和“alargequantityof"可以用在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agreatdealof”和“alargeamountof”只可用在不可数名词前,“alargenumberof”只可用在可数名词前。

(3)解答说理法

提出一种语言现象,一个问题,让学生分析这种现象,寻求正确答案,并找出选相应答案的理由,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

(4)启迪思维法

我们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品质,培养创造的方法与才能,只让学生打勾勾,划叉叉,寻求标准答案是不行的。创造的火花多产生于求异之中,产生于发散思维之中。这种创造品质需要多角思维的方法去训练。

(5)讨论活动法

讨论法可用于解决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疑问,对课文的理解,也可用来对语言现象的操练、深化。学生在讨论活动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语言活动的质量。

例如,在学主语从句时,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下列句子中所含从句有什么共同点:

Whowillgototheconferenceisnotimportant.

Whatweneedismoretime.

HowtheywenttotheUSAremainedaquestion.

Whenthepowerstationwillbereadyisuncertain.

WhyhetookSwissnationalityisaquestionthatinterestsus.

Whethertheotherscientistswouldaccepthisideaswasunknown.

ItwasquiteclearthatitwasimpossibleforhimtoliveinGermany.

Thatlighttravelsinstraightlinesisknowntoall.

然后,教师收集各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又如,在学高二第16单元Thesea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文中提到几种海洋生物,生存条件分别是什么?经过讨论,学生可得出以下结果:

Name

Livingconditions

Sealives

Coral

Notbelow20C,lessthan60metresdeep,plentyoflight,clearwater

Smallfish

BelowzerointheoceansaroundAntarctica

Squid

Inthedarkatagreatdepthatthebottomoftheocean

Whale

Whale

Belowzero

Deepwater

Spermwhale

三.学法指导的效果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一段时间后,使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笔记篇8

关键词:小学作文; 教学; 意义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作文教学。细致比较起来,写作教学的范围则宽泛一些,它包括小学低年级的说话和写话,也包括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本文中的写作与作文,基本上是同一个概念。

1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规定:“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肩负着“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任务。

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要实现上述教学目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起着集成和展现小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具体地说,小学作文教学的总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有人说:“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却问题最多。”这种说法虽不全面,但却反映出教师和社会对作文教学重要性的关注。

2 写作与听话、说话、阅读的关系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这四种能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听话和说话能力借助于口头语言信息的传递,阅读和写作能力借助于书面语言信息的传递。听话能力促进阅读能力,说话能力促进写作能力。这是因为书面文章是口语的浓缩和提炼,好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语文课文就是其中的典范。说话和写作都是运用语言的表达,而说话时思维的速度比写文章时思维的速度更快,这就是许多人发言要事先写好讲稿,甚至“照本宣科”,只有思维敏捷的人才能脱稿即兴发言。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通过听话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通过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反作用于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反作用于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和阅读能力。

阅读的重要作用是知识的积累,知识丰富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自然都会提高,写作是语言的综合运用,是对所积累知识的再创造,经过认真构思,反复修改的文章显然是思维成熟的结果。写作能力提高了,在听话、阅读接受新信息时比较、分析的能力就会增强,在说话时内容也会更新颖、充实,条理性也会更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说到底,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听话和说话的能力也自然会相应提高。但由于这四种语文特殊能力具有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四种能力的基础都是语言信息的处理,而语言首先是声音符号,离开了声音,语言信息就失去了“本”,因此,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许多教师强调: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也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要渠道,欣赏则是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可见,要指导小学生写出好作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欣赏。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正在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针对作文教学中,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严重的现状,根据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思考,“生活即教育”来研究作文教学。研究者认为: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转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具体方面,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就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理论的借鉴、实践和探索。

这些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都从不同角度探索着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作文教学的要求

小学作文教学,在低中高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低年级要求:写话: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中年级要求:习作要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觉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会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学写日记、书信。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另外,还要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高年级要求:习作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40分钟能完成400字左右的习作。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还要养成想清楚再写和写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