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9-11 09:17:40

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投资;微观;风险;管理

风险投资是确定多数和不确定多数投资者就集合投资的方式,是以雄厚的财力和实力投资于结果不确定性。然而风险投资的高收益性,令千万投资者纷纷涉足,其高风险性却又使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如何控制和防范风险本文就微观管理方面来探讨。

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因风险管理水平的差异,一部分风险投资企业快速成长,短期暴富;而一部分企业则损失惨重,被迫破产。企业破产的严峻现实,使得一些原本想介入风险投资的企业驻足观望,是造成风险资金规模总体上难以迅速扩大主要原因之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风险投资企业的成败,关系到高科技产业的兴衰,决定着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进程。

风险管理,是风险投资企业最重要的基本功。风险投资又不同于一般投资,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高风险。这种高风险,不仅表现在风险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且表现在这种风险的力度很强,造成的损失很大,但是,风险投资风险却具有可测性,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人们完全有可能预料到其发生的机率及可能招致损失的程度。风险投资又具有两重性,风险可能造成损失,但也可能带来利益。风险投资企业只有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真正敢于面对风险,勇于承担风险,精于预测风险,才能提高风险投资项目的成功率,获取可观的投资回报。如果企业缺乏这一基本功,盲目投资或坐失良机等现象就可能相继发生,就必然受风险冲击却束手无策,被风险压倒而血本难归。

要搞好风险投资风险管理,有必要对风险的类型加以细分。风险投资风险的投资,可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本文主要根据资本在运作阶段的分布来划分。

技术风险:风险投资能否成功,关键在项目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如有了好的技术项目,风险投资即成功了一半。然而,技术的预期与使用的实效,往往存在偏差,这其中隐藏着很大风险,一项技术在运用后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科研立项,技术研究,产品实验等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而技术的失误会直接导致投资的失败。另外,技术前景、技术效果、技术寿命、技术配套等皆有许多不确性因素。就以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来说,由于当今高新技术成果的日新月异,使技术寿命周期大大缩短,如某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今天看来处于领先地位,但不久就可能被更先进的技术所替代。在此过程中,替代的技术、替代的时间都难以预测。当新的技术成果提前出现时,已采用的技术成果则会被提前淘汰,而投资于这项技术的风险资本也就会严重受损。

市场风险:市场前景是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市场风险是新技术、新产品与市场需求包含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局部需求和全局需求、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等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且处于瞬息万变中,因此往往出现难以预测的风险。按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推出的高新技术产品,有时会有犹豫观念,了解熟悉的过程,采用新产品一般要付出比较高的转换成本。在新技术产品刚推出时,市场对其认可程度,接受能力,接受时间,接受规模,扩散速度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而,市场风险必然同风险投资相伴随,风险企业,因市场风险而受到重大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

知识产权风险,因法制、市场、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保及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不完善性,风险投资常面临着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侵权风险和泄密风险。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及以高新技术成功改造过的传统产品中,各式各样的盗版、技术泄密及商业泄密现象屡见不鲜,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速度之快、手段之劣,常让人防不胜防,给知识产权拥有者和专有技术者造成了极大损失。因而,知识产权风险,是风险投资企业及风险企业务必特别重视的风险。

融资风险:风险投资企业一旦选准了开发项目及目标企业,便要通过融资来进行投资。融资风险主要包括:风险投资者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后,往往还需要后续资金的支持,如不能融入后续资金,有可能失去宝贵的商机,甚至被潜在的竞争对手打败;风险投资企业因融资利率过高、投资失误而无力归还本息;用户长期拖欠贷款;进而出现呆账死账;风险投资企业发行股票、扩大投资,皆有可能遭受风险。

管理风险:风险投资企业的管理风险包括两种类型;自身的管理风险和参与被投资企业管理的风险。风险投资企业如缺乏持续创新意识,而又盲目追求短期收益,又盲目追求速度的增长及规模膨胀,忽视建立和健全严密的管理系统,均会导致

巨大的管理风险。风险投资企业在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如仅仅重视项目的技术创新,忽视工艺创新及管理创新;在投资企业生产设计能力、市场需求规模、库存数量和实际生产水平的关系判断上出现失误;如果同被投资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产生重大分歧,却又不能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均可能发生管理风险,从而给目标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样也使自己遭受严重后果。

退出风险: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最后就要落实在能否安全退出。风险资本退出有几种方式,每种退出方式各有特点,就各有其风险。由于上市需披露大量信息,提高公司透明度,这也就存在公司的某些商业机密将被竞争者掌握及利用的可能;股价下跌和上市耗费大量费用皆可能引发和加剧公司的变现危机。采用出售股份方式退出,又有可能使风险投资公司失去对风险公司管理的独立性,进而带来管理上的风险。如选择清算方式退出的话,更是无可奈何的痛苦之举。因此,在退出时机、退出数量的决策如出现失误,都会引发风险。

除上述风险外,风险投资业在投资过程中还会遇见政策风险,信用保证结构的支撑风险、人事管理风险及外部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不可控制的风险等等。所以,风险投资企业所遇到的风险,具有多样性,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风险管理如有疏忽,皆有可能铸成大错。我们要在划分风险类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研究各类风险的特点。预测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加以分类管理,各负其责,弄清各类风险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管理,搞好防范协调,有效化解风险,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风险管理有自身的损失程序。风险管理者须遵循这种程序员,对项目开发遇到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扩大项目开发的有利后果,来避免并妥善处理其不利后果,以较少成果来控制风险,从而达到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

风险调查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投资企业不管开发何种项目,均需首先开展风险调查,它包括项目的技术水平、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市场风险、竞争背景、开发环境、行业背景、风险企业及国际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其他企业在同类项目开发中的风险调查,同时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风险调查应该全面和系统,所得出的数据务求标准、可靠,所得出的结论须明确。风险调查不仅要在项目开发之前进行,更应该在风险投资的全过程跟踪调查。坚持跟踪调查,才能自觉掌握风险的变化,进而发现新的风险,进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如忽视跟踪调查,往往会在新的风险面前措手不及,产生不良后果。

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还须科学进行风险预测。风险预测需弄清项目与市场、项目和产业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关系,风险可能形成的现实因素及潜在因素,各种风险性质和特点,风险发生作用的条件及概率,风险可能发生的变化,风险相互之间的关系,因不同风险对项目开发可能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等等。风险预测不仅要进行技术面分析,并且要进行基本面分析;不仅要作出定性分析,并且要注意定量分析。在风险预测中,多数预测是以有关历史数据及资料为依据的,但也有些预测没有历史数据和资料供参考,如不少高新技术项目,由于新技术发展迅速,以前项目的数据和资料很快会过的,会失去参考价值。这种预测,必须依靠多学科专家群的丰富经验及判断能力才能进行。

在风险预测的基础上,还要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制定风险管理的各种对策。风险处理对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为风险控制对策,就是在损失发生前避免损失、控制损失的措施及办法。避免风险是在考虑到风险损失的存在及可能发生,主动放弃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计划及活动,其优点主要是将损失出现的概率降低至零,其缺陷是可能失去这项投资可能带来的高效益。风险控制就是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损失发生的根源,尽可能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在损失发生后减轻损失的程度,这是风险管理中主动处理风险的重要对策。二为风险财务处理对策,主要是在损失发生后的财务处理及经济补偿对策。包括自留风险、保留和非保险转嫁等。

风险对策一旦决定,就要坚决付诸实施,务求实效。风险处理对策是一个系统,各项对策互相关联,相互促进,在一般情况下也会出现非一致性。从而,风险管理层要积极协调,既要区别轻重缓急,又要善于抓住重点,统筹全局,控制住一般性风险。各执行部门要各负其责,要顾全大局,通力配合,才可能收到最大的综合效果。

风险处理对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十分重视风险对策评估。对策评估就是通过各种信息反馈,检查风险管理对策的执行后果,研究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在风险评估中,风险管理层须认真总结哪些对策是有力的,哪些对策是乏力的,哪些是失误的,哪些风险未预测出来的,哪些风险的严重程度还未充分估计到的,对策的配套性及对策执行的协调性存在何种差距等等。通过风险评估,管理层要及时认清有可能出现的新风险。进一步明确各种风险的严重程度,据情况的变化对对策进行

及时的调整和修正,进一步提高对策执行的效果。

风险投资风险既有它的可测性,也有它的可防范性。风险防范是事前的、主动的、积极的风险管理。

1.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选准技术和产品开发项目。在风险投资决策中,须以决策的民主化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以群体决策来取代个人独断专行。在风险投资企业及风险企业中,由于企业家一般都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及个人威望,从而很容易将项目决策变成个人决策,因而孕含着较大的选项风险。项目选择较为复杂,需要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市场预测、财务分析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群,进行系统和周密的研究及论证。风险投资企业对开发项目,一定要反复进行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比较、局部需求和全局需求的比较、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的比较、自身优势及劣势同本行业其他有关企业优势及劣势的比较、目标企业和其同类企业竞争实力的比较、不同开发项目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的比较、投入和回投的比较。只要一丝不苟、全面系统地进行这些比较研究、证实该项目确有开发价值,才能搞好风险识别,作出较好的投资决策。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必须建立信息服务系统,以便及时掌握有关产品技术、市场供求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尽量减少因技术和市场等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决策风险。

2.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以分散及控制风险。不论风险投资企业还是高科技企业,要降低项目开发风险,都要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风险资金,假设企业独资投入,不仅会因为资金短缺而影响开发,并且一旦面临风险则可能独木难支,进而陷入惨败局面。根据我国目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状况,风险投资可以综合运用政府投资或者资助、风险投资公司独家或联合投资、大中型企业投资、信用担保等多种形式。风险投资公司亦可采用官办为主、官办民投、民办官助、民办民投及企业联办、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等形式来组建。

3.夯实企业自身抗风险的实力基础。风险投资企业就在项目开放过程中,能完全避免风险,做到事事成功,处处得手,是不可能的。因为风险的多样性、多变性,项目开发不甚成功甚至失败,是难以避免的。既使就在发达国家,风险投资成功率也只有30%左右。因此风险投资企业要抵制风险的根本方法,不仅在于不断强化自身的经济实力及技术实力,实现经营的多元化,对主导产业,尤其是针对盈利相对稳定的主导产品,就是某个项目失败,也不至于伤元气,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成功项目的盈利来弥补损失。

4.善于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各种技术保密。风险投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无形资产转化成为有形资产的过程。因此,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对风险投资企业具有较重要的意义。风险投资企业最好将资金倾向于申请了技术专利的项目,以防止非知识产权拥有者的侵权风险,如一旦发生了侵权行为,则应该坚决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同时,风险投资企业还应实施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大量案例表明,专利技术或者专有技术的泄密,往往同企业内部的人员有关系,和有些同类人才的跳槽有关。因此,企业在强化技术保密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科学的人事管理,防范由人事风险而带来的技术泄密风险。

5.及时、果断地选择退出方式及时机。对于风险资本来说,投入,是资本增值的手段;退出,则是资本增值的实现。就风险角度看,投入,意味着吸收风险和增加风险,使他人处于安全;退出,则意味着分散风险和转移风险,使自己回到安全。风险投资企业在对某个项目投入之前,应精心设计退出方案。对于投资成功的项目,应当科学选择最佳退出方式和退出时间、退出数量,以保持风险资金的持续运转及良性循环。对于确实没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应当机立断,及时抽身,如优柔寡断,苦苦支撑,只能沉淀更多的资本,招致更大的损失。

6.加强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提升风险投资人员的风险管理素质,使之形成较大的凝聚力,是风险投资获得成功的主要保证。在实行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及聘任制的情况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风险投资业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风险投资企业在人事管理上,须实施重点人才培训及全员培训相结合、人才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及合理流动性相结合、个体优质性及结构合理性相结合,提供优厚待遇及满足精神需求相结合,企业内部的人才竞争及密切合作相结合。建立一整套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拥有一支具有高素质和凝聚力的人才队伍,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力防范人才不合理流动所带来的隐患和后果。

参考文献

[1]牟伟明,陶思如.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探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11.

[2]张健.风险投资基金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浙江金融,2005,8.

[3]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的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02,5.

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风险投资;管理机制

风险投资是通过向极具增长潜力的未上市新兴企业进行权益资本或准权益资本投资,并通过提供管理服务参与企业的发展过程,在企业创业成功后通过权益资本转让,实现高资本增值收益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金融资本运作方式。从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风险投资是包括融资、投资、投资后管理和退出四个主要环节的一种循环运作过程。因此,风险投资的微观运行机制由风险投资的筹资机制、投入机制、投资后管理机制与退出机制构成,形成了风险投资微观机制的循环过程。由于风险企业成长的高度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信息的高度不对称性,任何风险投资活动都可以说是不完全的,都不可能预见到风险企业将来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也包括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将来可能发生的分歧与冲突。因此,风险投资家参与风险投资后的管理,比风险投资前评价和合同的设计更为重要。Kaplan和Stromberg(2001)认为,投资前审慎调查、签署投资协议和投资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家降低成本的三项主要措施。所以,在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创新之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涵义及内容

“机制”一词的运用十分广泛,对其涵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机制”既可以用作描述事物构成状态,即将描述对象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并确定其子系统构成与相互关系;“机制”也可以用作描述事物运行规律,将描述对象的内在机理,包括宏观与微观的理论解释与分析;另外,更多的是“机制”可以被用来描述人们对事物运行的制度安排,并由此而形成各种功能,这体现出人们对事物运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运用。而投资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家控制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收益的重要环节。在投资后,为了促使风险企业经营的成功,风险投资家在力所能及的各个方面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扶植和培育。风险投资家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常规性管理。主要指风险投资人在风险企业日常运作过程中,通过各种常规性手段把握企业的经营动态,并按照合法程序与权力,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常规性管理的实质就是根据被投企业经营信息的动态反馈,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

2、决策性管理。是指风险投资人通过派出人选出任被投企业董事、监事或其他高管人员,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过程。由于风险企业的特点,决策管理过程通常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作出的,因此派出得合格人选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提供合理可行的决策建议,便于风险投资人作出正确决策。

3、增值。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增值服务贯穿于常规性管理和决策性管理全过程之中,它主要包括协助组建管理团队、提供财务和融资服务、提供信息支持服务、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等内容。因而,增值服务已成为风险投资人对投资项目后续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更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

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动因

任何投资活动的动力都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但是由于投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客观存在,风险投资既有可能增值获利,也有可能遭受损失。那么,价值增值的最大化、风险的防范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应用是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产生发展的主要动因。

1、价值增值最大化的要求。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投资后管理可从三个方面创造价值增值:为创业者提供合适的投资机会;为风险企业确定最佳战略或者如何最好地执行战略;为风险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源。

当风险企业在风险投资家的帮助下获得投资机会、化解企业风险以及减少不确定性和作出最佳决策时,企业就创造了最大的价值增值。

2、防范风险的要求。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家不仅要承担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商业风险,还有由于风险投资的特殊性,承担着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商业风险是基于风险企业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由于商业风险无法完全预测,风险投资家只能随着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状况来调节他们的后续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水平与商业风险呈正相关,与风险企业价值增值的预期呈负相关,但是当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强度与水平超过了一定的界限,风险投资家就可能会改变初衷并撤回投资。

在委托框架下,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于签约投资前的项目评估阶段,也存在于后续投资阶段。签约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主要问题是逆向选择,投资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主要问题是道德风险。因此,当的风险越高,风险投资家进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程度就越多。风险投资家通过投资后管理识别风险,收集信息,加强对于投资资金的监管,增加与管理团队的沟通机会,从而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与风险防范。

3、人力资本充分应用的要求。在风险投资中,人力资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投资家的经验,二是风险企业家的素质,二者都极端重要,而且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首先,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是决定风险投资后管理所产生的价值增值量与风险防范成效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其次,风险投资后管理对于风险企业家素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风险企业家在风险企业中有特殊的重要性。与成熟企业相比,风险企业面临着极度不确定的市场,具备极少的创业资源,并面临高度的风险。风险企业家必须依靠自己的洞察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作出决策。但是,在委托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必须依靠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通过风险投资后监管,对风险企业家进行激励与约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创新性分析

1、管理对象的深化: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为核心。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不仅具有一般人力资本的特性,更具有特异性,这是风险投资后监管机制涉及的核心内容。概括而言,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异性主要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低担保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高专用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强显示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可抵押性。由于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征和风险企业的特殊性,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而且还要对其严格的约束与监控。

在风险投资后管理中,应该根据风险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基于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双方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因素的考虑,来进行机制设计。对处于早期阶段的风险企业,一方面企业家如果拥有相对较大的股权,其边际努力产生的边际收益中的较大部分将归自己所有,其将受到足够的激励;另一方面,由于早期阶段中风险企业家的担保能力相对不足,风险投资家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和损失,必须持有较大的最终控制权,并使公司的利益凌驾于企业家之上,甚至在必要时有权解雇企业家。随着风险企业的发展,企业价值不断提高,风险企业家的能力逐步显现,声誉不断提高,风险企业家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与价值也在提高,使得风险企业家担保能力将不断得以提高,而风险企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则可能相应降低。与此相对应,企业家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应当增加。因此,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应具有一定的动态可调整性,即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和运营状况以及企业家的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权,也就是说,企业家的能力和企业的经营绩效及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谈判能力。风险企业治理机制的核心是对企业家进行良好的激励、严格的约束与监控,并体现动态可调整性。

2、管理手段的创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中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质上是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的治理机制,是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长期重复博弈后最终会形成的一个最优博弈结果。因此,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是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中最核心的手段。Kapla和Stromberg(2000)实证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家通过合约将剩余索取权、投票权、清算权以及其他控制权的分配分开进行,而这些权力的分配取决于企业在某一个阶段的可观察或度量的指标所显示的企业经营状况,因而控制权的相机转移也是逐步的、多层次的。

为了解决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在企业经营发展各个阶段相应的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问题,对风险投资中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了诸多创新,其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以可转换优先股为主要融资工具的控制权约束与激励。可转换优先股为主的融资结构实质上是对风险企业家一种控制权激励,促使风险企业家将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投入到企业中去,努力把企业经营成功,实现风险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企业家个人效用最大化。

(2)分阶段投资并保留中止投资的权利。一旦风险投资家发现任何有关未来回报的负面信息,下一阶段的融资可能被终止,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也就无法实现,这种方式也减少了风险企业家试图对企业剩余索取权进行重新谈判的机会主义行为。

(3)以股票赠与和股票期权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性报酬计划。通过上述方式,将风险企业家与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紧密联系起来,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利益实现了高度趋同,降低了委托关系中的道德风险。

(4)投资者退出权约束。当风险企业业绩低于预期目标时,风险投资家为减少损失,将其前期投资以某个事先确定的价格回售给被投资企业。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风险企业实质运作资本数量的减少,还会通过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影响风险企业家的后续阶段的筹资,从而提高了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

3、激励方式的组合: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在风险投资中,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方式的运用,也是与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特性紧密联系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内部协调总是有限的,需要市场从外部来进行推动,这种由外部竞争机制产生的对企业家的激励称为隐性激励。单纯的显性激励或隐性激励均不能够对风险企业家产生最有效的激励,二者的结合设计会取得更大激励效果,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与不确定性的程度。

在风险投资的显性激励机制中,风险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以及薪酬结构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而风险投资中的报酬契约的创新在于按照经营业绩连续支付风险企业家的薪酬,而不是在风险投资退出完全时集中支付。这种连续支付激励机制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风险企业家的努力水平,为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双方带来更高的收益,也可以为风险投资家激励与监管风险企业家提供更多的手段。但是由于风险投资中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以及风险企业成长的高度不确定性,显性激励模式对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激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风险投资的隐性激励机制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隐性激励机制主要包括风险企业相对业绩激励机制与声誉激励机制。在相对业绩激励机制中,由于风险投资家所关心的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智力因索、诚实和创新能力不易被观察到,所以企业家的报酬不能直接与这些因素挂钩,必须将报酬和可测量的工作绩效挂钩。由于使用相对业绩比较能将风险投资中对企业家不可控的经济环境变动影响进行过滤,评价出企业经营绩效水平,能使企业家的努力水平接近最优。在声誉激励机制中,由于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具有逐步显现性,风险企业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其人力资本潜能挖掘出来,不断提高其人力资本价值,并提高其声誉,使其在下一轮风险融资时,可以拥有更有利的竞争位置和更强的谈判力量。所以声誉激励机制也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提供了较好的隐性激励机制。这二者事实上又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声誉激励机制下相对业绩比较有利于解决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完善投资契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新晨

四、结论

风险投资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循环过程中的核心环节,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成熟,风险投资后的管理支持越来越重要,对于风险投资的价值增值,风险防范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风险投资后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适应风险投资的特殊运作方式与管理需求,必须要对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进行创新。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创新的核心在于以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为管理核心,以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为手段,通过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KaplanS,PStromberg.VentureCapitalistsasPrincipals:Contracting,Screening,andMonitoring[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1(2).

[2]HarryJ.Sapienza,SophieManigart:Venturecapitalistgovernanceandvalueaddedinfourcountries[J].JournalofBusinessVenturing,1996(11).

[3]MacMillanetal:EthicalConflictsinaProspectivePaymentHomeHealth[J],EnvironmentNursingEconomics,1985(4).

[4]ChanA.V.:Thakor.Collateralandcompetitiveequilibriumwithmoralhazardandprivateimforrmation[J].JournalofFinance,1987(42).

[5]KaplanS.andStormbergpP.:FinancialContractingtheorymeetstherealworld:anempiricalanalysisofventurecapitalcontracts[R],NBERworkingPaperNo.W7660,April2000.

[6]艾耕云、徐晋、余祎:风险投资声誉激励机制下的相对业绩比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7.

[7]崔景晨、王键:风险投资中对企业家激励模型的研究[J].价值工程,2006(10).

[8]杨善林、张行宇、李姚矿:制度与创业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5).

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篇3

一、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涵义及内容

“机制”一词的运用十分广泛,对其涵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机制”既可以用作描述事物构成状态,即将描述对象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并确定其子系统构成与相互关系;“机制”也可以用作描述事物运行规律,将描述对象的内在机理,包括宏观与微观的理论解释与分析;另外,更多的是“机制”可以被用来描述人们对事物运行的制度安排,并由此而形成各种功能,这体现出人们对事物运行客观规律的认识与运用。而投资后管理是风险投资家控制投资风险、实现投资收益的重要环节。在投资后,为了促使风险企业经营的成功,风险投资家在力所能及的各个方面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扶植和培育。风险投资家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常规性管理。主要指风险投资人在风险企业日常运作过程中,通过各种常规性手段把握企业的经营动态,并按照合法程序与权力,及时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常规性管理的实质就是根据被投企业经营信息的动态反馈,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过程。

2、决策性管理。是指风险投资人通过派出人选出任被投企业董事、监事或其他高管人员,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过程。由于风险企业的特点,决策管理过程通常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作出的,因此派出得合格人选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责任就是提供合理可行的决策建议,便于风险投资人作出正确决策。

3、增值。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增值服务贯穿于常规性管理和决策性管理全过程之中,它主要包括协助组建管理团队、提供财务和融资服务、提供信息支持服务、提供法律顾问服务等内容。因而,增值服务已成为风险投资人对投资项目后续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一个价值发现的过程,更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

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动因

任何投资活动的动力都来自于对利润的追求。但是由于投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客观存在,风险投资既有可能增值获利,也有可能遭受损失。那么,价值增值的最大化、风险的防范和人力资本的充分应用是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产生发展的主要动因。

1、价值增值最大化的要求。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实现风险企业的价值增值。风险投资家的风险投资后管理可从三个方面创造价值增值:为创业者提供合适的投资机会;为风险企业确定最佳战略或者如何最好地执行战略;为风险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源。

当风险企业在风险投资家的帮助下获得投资机会、化解企业风险以及减少不确定性和作出最佳决策时,企业就创造了最大的价值增值。

2、防范风险的要求。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家不仅要承担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的商业风险,还有由于风险投资的特殊性,承担着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商业风险是基于风险企业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由于商业风险无法完全预测,风险投资家只能随着风险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状况来调节他们的后续管理水平。一般情况下,风险投资后管理的水平与商业风险呈正相关,与风险企业价值增值的预期呈负相关,但是当风险投资后管理的强度与水平超过了一定的界限,风险投资家就可能会改变初衷并撤回投资。

在委托框架下,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于签约投资前的项目评估阶段,也存在于后续投资阶段。签约前的事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主要问题是逆向选择,投资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主要问题是道德风险。因此,当的风险越高,风险投资家进行风险投资后管理的程度就越多。风险投资家通过投资后管理识别风险,收集信息,加强对于投资资金的监管,增加与管理团队的沟通机会,从而帮助风险投资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与风险防范。

3、人力资本充分应用的要求。在风险投资中,人力资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风险投资家的经验,二是风险企业家的素质,二者都极端重要,而且是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的。首先,风险投资家的经验是决定风险投资后管理所产生的价值增值量与风险防范成效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其次,风险投资后管理对于风险企业家素质的发挥提供了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风险企业家在风险企业中有特殊的重要性。与成熟企业相比,风险企业面临着极度不确定的市场,具备极少的创业资源,并面临高度的风险。风险企业家必须依靠自己的洞察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在不完全信息情况下作出决策。但是,在委托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必须依靠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通过风险投资后监管,对风险企业家进行激励与约束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创新性分析

1、管理对象的深化: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为核心。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不仅具有一般人力资本的特性,更具有特异性,这是风险投资后监管机制涉及的核心内容。概括而言,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异性主要包括: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低担保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高专用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强显示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可抵押性。由于风险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征和风险企业的特殊性,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而且还要对其严格的约束与监控。

在风险投资后管理中,应该根据风险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基于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双方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因素的考虑,来进行机制设计。对处于早期阶段的风险企业,一方面企业家如果拥有相对较大的股权,其边际努力产生的边际收益中的较大部分将归自己所有,其将受到足够的激励;另一方面,由于早期阶段中风险企业家的担保能力相对不足,风险投资家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和损失,必须持有较大的最终控制权,并使公司的利益凌驾于企业家之上,甚至在必要时有权解雇企业家。随着风险企业的发展,企业价值不断提高,风险企业家的能力逐步显现,声誉不断提高,风险企业家所拥有的非人力资产与价值也在提高,使得风险企业家担保能力将不断得以提高,而风险企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则可能相应降低。与此相对应,企业家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应当增加。因此,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应具有一定的动态可调整性,即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和运营状况以及企业家的能力是否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而配置控制权,也就是说,企业家的能力和企业的经营绩效及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谈判能力。风险企业治理机制的核心是对企业家进行良好的激励、严格的约束与监控,并体现动态可调整性。

2、管理手段的创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中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质上是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的治理机制,是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长期重复博弈后最终会形成的一个最优博弈结果。因此,对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是风险投资后管理机制中最核心的手段。Kapla和Stromberg(2000)实证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家通过合约将剩余索取权、投票权、清算权以及其他控制权的分配分开进行,而这些权力的分配取决于企业在某一个阶段的可观察或度量的指标所显示的企业经营状况,因而控制权的相机转移也是逐步的、多层次的。

为了解决风险投资中风险资本家和风险企业家在企业经营发展各个阶段相应的风险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问题,对风险投资中人力资本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行了诸多创新,其手段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以可转换优先股为主要融资工具的控制权约束与激励。可转换优先股为主的融资结构实质上是对风险企业家一种控制权激励,促使风险企业家将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投入到企业中去,努力把企业经营成功,实现风险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企业家个人效用最大化。

(2)分阶段投资并保留中止投资的权利。一旦风险投资家发现任何有关未来回报的负面信息,下一阶段的融资可能被终止,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价值也就无法实现,这种方式也减少了风险企业家试图对企业剩余索取权进行重新谈判的机会主义行为。

(3)以股票赠与和股票期权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性报酬计划。通过上述方式,将风险企业家与企业的未来经营状况紧密联系起来,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利益实现了高度趋同,降低了委托关系中的道德风险。

(4)投资者退出权约束。当风险企业业绩低于预期目标时,风险投资家为减少损失,将其前期投资以某个事先确定的价格回售给被投资企业。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风险企业实质运作资本数量的减少,还会通过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影响风险企业家的后续阶段的筹资,从而提高了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

3、激励方式的组合: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在风险投资中,对风险企业家的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方式的运用,也是与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特性紧密联系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企业内部协调总是有限的,需要市场从外部来进行推动,这种由外部竞争机制产生的对企业家的激励称为隐性激励。单纯的显性激励或隐性激励均不能够对风险企业家产生最有效的激励,二者的结合设计会取得更大激励效果,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信息不对称与不确定性的程度。

在风险投资的显性激励机制中,风险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以及薪酬结构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而风险投资中的报酬契约的创新在于按照经营业绩连续支付风险企业家的薪酬,而不是在风险投资退出完全时集中支付。这种连续支付激励机制对风险企业家的激励效果可以有效地提高风险企业家的努力水平,为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双方带来更高的收益,也可以为风险投资家激励与监管风险企业家提供更多的手段。但是由于风险投资中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以及风险企业成长的高度不确定性,显性激励模式对企业家特殊人力资本的激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风险投资的隐性激励机制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隐性激励机制主要包括风险企业相对业绩激励机制与声誉激励机制。在相对业绩激励机制中,由于风险投资家所关心的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智力因索、诚实和创新能力不易被观察到,所以企业家的报酬不能直接与这些因素挂钩,必须将报酬和可测量的工作绩效挂钩。由于使用相对业绩比较能将风险投资中对企业家不可控的经济环境变动影响进行过滤,评价出企业经营绩效水平,能使企业家的努力水平接近最优。在声誉激励机制中,由于风险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具有逐步显现性,风险企业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其人力资本潜能挖掘出来,不断提高其人力资本价值,并提高其声誉,使其在下一轮风险融资时,可以拥有更有利的竞争位置和更强的谈判力量。所以声誉激励机制也为企业家人力资本提供了较好的隐性激励机制。这二者事实上又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声誉激励机制下相对业绩比较有利于解决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完善投资契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篇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投资理财意识逐渐增强,投资理财活动也相应地增加。在金融投资过程中,风险管理和控制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金融投资风险是指未来投资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如未来收益、资产或债务价值的波动性或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由于金融市场因素发生变化而对金融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投资的金融资产或收益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利率、汇率或者商品价格的波动,都会给所投资的资产价值和收益带来风险。这种金融投资风险会对投资者的利益产生较大的危害,使投资者资产贬值。金融投资总是面临着各种风险,这种风险具有客观性,无法消除,因此,对待金融投资风险,投资者必须积极地进行有效管理,以防范投资风险。所谓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就是指投资者为改变所面临的金融市场风险状况而采取一系列的管理行为,包括辨识面临何种风险,评估这些风险的影响程度,决定风险管理策略等等。

二、金融投资面临的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的目标并不是消除风险,而是把风险降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对金融投资中包含的风险进行识别,这是投资者进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只有对投资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充分识别,才可能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风险管理。那么,在金融投资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也称为价格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导致亏损的风险。由于金融投资工具的价格波动频繁,所以投资者面对的市场风险是最常见的金融投资风险。按照市场风险的来源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将市场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中系统性风险主要指由于宏观因素的变化造成投资组合净值波动的风险,如来自利率波动、汇率波动等引起的整个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而非系统性风险则是指所投资的单个或某一类品种所带来的风险,如源于某个公司经营业绩的下滑而导致的所投资公司股票价格下跌的风险。投资者对于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向应采取不同的风险管理办法,其中,系统性风险无法消除,而非系统性风险则可以通过投资组合进行充分的分散。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投资组合较为集中或超配某些金融工具,导致所持有的投资产品在短期内难以变现,同时所持有的流动资金又不足以进行正常支付而形成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如果投资者所投资的金融产品价格正常波动,而且投资金额占总资产的币种较小时,流动性风险并不会很严重。流动性风险通常发生于市场剧烈波动,交易量急剧下降、投资者需要大量现金的情况下,容易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需要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所投资的金融资产。常见的衡量金融投资流动性风险的指标包括:持股集中度、投资组合数和变现能力等。

(三)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金融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风险,许多已经识别出的风险是操作方面的。具体地讲,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投资者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和投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风险。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投资研究人员的专业素质、道德水平和风险意识所导致的投资决策风险,如投资研究人员研究或投资策略失误、基准选择失误、投资者内部人员的内幕交易等;二是由于投资者管理水平有限所导致的经营风险,如由于网络技术水平落后、会计核算不准确,这些都会给金融投资带来的损失风险。操作风险存在于金融投资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流程,是投资者需要着重关注和防范的风险。

(四)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是金融投资风险的重要类型,它主要是指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可能发生交收违约,或者所持有债券的发行人违约、拒绝支付到期本金和利息的,从而导致金融投资资产发生损失的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债券、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日趋成为重要的投资品种,以及国内短期融资券发行主体的继续扩大,与这些金融投资品种相关的信用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如何最大程度地规避金融投资信用风险将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金融投资风险管理策略

(一)选择恰当的风险应对策略

投资者应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适用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通常说来,投资者可以采取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以下四种。一是风险降低,即通过分散的形式来降低风险,比如在多种股票而非单一股票上投资。二是风险消除,包括风险避免、风险化解、风险排斥和风险终止,采用风险消除的目的是,预期出现不利后果时,化解风险。三是风险转移,即将风险转移给另一家企业、公司或机构,合同及财务协议是转移风险的主要方式。四是风险保留,采取风险保留的策略,或者是因为这是比较经济的策略,或者是因为没有其他备选方法。投资者应仔细分析四种风险应对策略,即风险降低、风险消除、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一旦为一种特殊风险确定了风险应对类型,则必须制定具体措施,以落实这一应对策略。

(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

投资者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金融投资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建立恰当的风险管理模型,这种风险管理模型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能考量各金融投资产品的风险类型和风险程度,将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二是模型必须包含预警功能,这一功能能够及时金融投资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大小,并根据投资者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确定可接受的风险规模,进而能够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三是正确制定投资者的风险容忍度,可由最高层确定总的风险限度,并将其分配到各个投资产品,并定期对各种核心业务的风险容忍度进行检讨和批准任何具体的改变。

(三)建立健全风险责任制度

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寿险资金;寿险公司投资;寿险公司投资管理研究

一、寿险公司投资。

我国《保险管理暂行规定》第4章第24条规定:保险资金指保险公司的资本金、保证金、营运资金、各种准备金、公积金、公益金、未分配盈余、保险保障金及国家规定的其他资金。寿险资金具有投资性、长期性、储蓄性等特征。

寿险资金运用是指寿险公司将暂时闲置的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外来资金,综合运用各种工具以取得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资金运用是寿险公司的资产业务,有人将这它和承保业务称作寿险公司经营的“两条腿”。它是寿险经营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寿险公司保证偿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寿险公司投资的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

(一)寿险公司投资的风险分析

寿险投资和其他投资一样都要面临资产风险。资产风险就是资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资产未来收益不确定性的风险种类也很多。寿险资金运用可能面临的风险有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政治风险等。

根据寿险资金的一些特征,寿险资金运用的风险主要有利率风险和资产负债匹配风险:

1、利率风险是指寿险资金的实际收益率低于寿险产品定价时的预期利率,以至寿险公司不能或不能完全履行保险给付责任的风险。利率风险源自不适当的保费定价和实际投资收益率的波动,表现为预期利率和实际收益率之间的利差的波动。

2、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是指在某一时点寿险公司的资产现金流与负债现金流的不匹配,从而造成寿险公司收益损失的可能性,是寿险公司投资面临的主要风险。

寿险公司资产和负债匹配风险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现金流的规模、利率和期限等因素造成的,它指某时点资产与负债现金流的不匹配。同时,资产和负债匹配风险在寿险公司总资产大于总负债时也会发生。

(二)寿险公司投资的风险控制

寿险公司也是风险的承担者和经营者,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寿险公司更应重视风险管理。因此,控制风险是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保险投资的结构管理

保险投资结构管理的目的是优化资产组合,实现合理的投资结构。投资结构管理的关键是投资组合管理。投资组合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包括确定保险投资的类别和比例。确定保险投资的类别和比例,是保险公司分散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根据不同来源、使用期限的资金,设计相互独立的投资组合。保险公司可以参与风险投资,但是必须根据风险分散的原则安排,不得在一个项目的投资占用过大比例的资金,也不能在项目中占过高比例。

2、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应该在充分考虑资产和负债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使得在收益最大化的条件下,同时实现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均衡统一。

(1)资金流动性和偿付能力控制

测定保险公司未来偿付能力一般都是通过保险信息系统。其中包含流动性指标和偿付能力指标。流动资产分为现金、调整为市场价值的证券,负债有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量资产流动性的负债流动比率等于负债比流动资产账面价值。

(2)动态的现金流管理

有效的风险管理需要明确具有动态性质的资产、负债,特别是对现金循环流量的关注,我们可以建立动态现金流管理解决上述问题。实际现金流动与预测现金流动差异的风险,可以通过利率敏感性现金流动模型来分析,建立该模型包含依产品线分隔、预测负债现金流、预测资产现金流、利率敏感度分析这是个步骤。

三、我国寿险资金运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寿险资金的投资结构不合理

首先是被动性资金运用率过高,保险公司被动性资金运用工具主要指银行存款,同时有资产利率敏感性太高、利率敏感性缺口大、证券投资比重较低、期限结构不合理等现状

2、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投资环境不成熟

中国寿险市场主要产品的期限有些长达20多年,甚至更长。但目前寿险公司可以持有的金融工具最长期限为10年,使得寿险公司处于再投资风险中。

同时中国的资本市场流动性差、规模小、形态落后、法规不健全,市场分割影响了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弹性,也很难根据经济周期、利率波动灵活调整投资组合。

3、保险资金投资监管不符合市场规律

当前保险监管过严,限制了资金投资规模和方向。监管的重点领域也错位,我国长期把保险公司的投资行为和投资项目作为保险资金监管的重点,忽略了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四、提高我国寿险资金运用、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

提高我国寿险资金运用、管理水平不妨从建设制度环境、完善投资监管、合理开放投资渠道三方面着手。

(一)创造良好宽松的制度环境

根据我国情况,为我国保险投资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确定“大市场、小政府”的宏观思路, “大市场、小政府”就是要合理把握政府管理在寿险投资中的作用;明确保险职能的定位,随着保险业不断融合其他金融服务业,保险产品的投资功能逐渐增强,投保人购买保险根据保障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投资回报。

(二)完善保险投资监管

建立合理的指标监管体系和创新监管方式。单纯限制保险资金投资比例越来越不符合现实需要。最重要的是建立以偿付能力管理为核心的体系,用合理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管,不过多干预保险公司的具体经营事务。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设计可行的监测指标体系,以便对保险资金进行更有效的监管。

(三)合理开放保险资金投资渠道

开放保险资金投资渠道可以通过增加金融债券投资比重、适当放松企业债券投资限制、保险投资基金进入股票市场、开展住房抵押贷款等手段。(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春峰、房海滨. 寿险公司投资策略最优化研究. [J]. 预测,2010(01)

[2]孔月红. 寿险公司投资风险及其管理探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11(12)

[3]赵晓夏、郭晋鲁. 论寿险公司的投资政策.[J]. 保险研究,2011(10)

[4]高帆. 我国寿险公司投资组合问题研究.上海保险,2012(10)

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投资;微观;风险;管理

一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因风险管理水平的差异,一部分风险投资企业快速成长,短期暴富;而一部分企业则损失惨重,被迫破产。企业破产的严峻现实,使得一些原本想介入风险投资的企业驻足观望,是造成风险资金规模总体上难以迅速扩大主要原因之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风险投资企业的成败,关系到高科技产业的兴衰,决定着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进程。

风险管理,是风险投资企业最重要的基本功。风险投资又不同于一般投资,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高风险。这种高风险,不仅表现在风险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且表现在这种风险的力度很强,造成的损失很大,但是,风险投资风险却具有可测性,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人们完全有可能预料到其发生的机率及可能招致损失的程度。风险投资又具有两重性,风险可能造成损失,但也可能带来利益。风险投资企业只有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真正敢于面对风险,勇于承担风险,精于预测风险,才能提高风险投资项目的成功率,获取可观的投资回报。如果企业缺乏这一基本功,盲目投资或坐失良机等现象就可能相继发生,就必然受风险冲击却束手无策,被风险压倒而血本难归。

要搞好风险投资风险管理,有必要对风险的类型加以细分。风险投资风险的投资,可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本文主要根据资本在运作阶段的分布来划分。

技术风险:风险投资能否成功,关键在项目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如有了好的技术项目,风险投资即成功了一半。然而,技术的预期与使用的实效,往往存在偏差,这其中隐藏着很大风险,一项技术在运用后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科研立项,技术研究,产品实验等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而技术的失误会直接导致投资的失败。另外,技术前景、技术效果、技术寿命、技术配套等皆有许多不确性因素。就以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来说,由于当今高新技术成果的日新月异,使技术寿命周期大大缩短,如某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今天看来处于领先地位,但不久就可能被更先进的技术所替代。在此过程中,替代的技术、替代的时间都难以预测。当新的技术成果提前出现时,已采用的技术成果则会被提前淘汰,而投资于这项技术的风险资本也就会严重受损。

市场风险:市场前景是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市场风险是新技术、新产品与市场需求包含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局部需求和全局需求、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等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且处于瞬息万变中,因此往往出现难以预测的风险。按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推出的高新技术产品,有时会有犹豫观念,了解熟悉的过程,采用新产品一般要付出比较高的转换成本。在新技术产品刚推出时,市场对其认可程度,接受能力,接受时间,接受规模,扩散速度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而,市场风险必然同风险投资相伴随,风险企业,因市场风险而受到重大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

知识产权风险,因法制、市场、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保及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不完善性,风险投资常面临着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侵权风险和泄密风险。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及以高新技术成功改造过的传统产品中,各式各样的盗版、技术泄密及商业泄密现象屡见不鲜,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速度之快、手段之劣,常让人防不胜防,给知识产权拥有者和专有技术者造成了极大损失。因而,知识产权风险,是风险投资企业及风险企业务必特别重视的风险。

融资风险:风险投资企业一旦选准了开发项目及目标企业,便要通过融资来进行投资。融资风险主要包括:风险投资者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后,往往还需要后续资金的支持,如不能融入后续资金,有可能失去宝贵的商机,甚至被潜在的竞争对手打败;风险投资企业因融资利率过高、投资失误而无力归还本息;用户长期拖欠贷款;进而出现呆账死账;风险投资企业发行股票、扩大投资,皆有可能遭受风险。

管理风险:风险投资企业的管理风险包括两种类型;自身的管理风险和参与被投资企业管理的风险。风险投资企业如缺乏持续创新意识,而又盲目追求短期收益,又盲目追求速度的增长及规模膨胀,忽视建立和健全严密的管理系统,均会导致巨大的管理风险。风险投资企业在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如仅仅重视项目的技术创新,忽视工艺创新及管理创新;在投资企业生产设计能力、市场需求规模、库存数量和实际生产水平的关系判断上出现失误;如果同被投资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产生重大分歧,却又不能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均可能发生管理风险,从而给目标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同样也使自己遭受严重后果。

退出风险: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否,最后就要落实在能否安全退出。风险资本退出有几种方式,每种退出方式各有特点,就各有其风险。由于上市需披露大量信息,提高公司透明度,这也就存在公司的某些商业机密将被竞争者掌握及利用的可能;股价下跌和上市耗费大量费用皆可能引发和加剧公司的变现危机。采用出售股份方式退出,又有可能使风险投资公司失去对风险公司管理的独立性,进而带来管理上的风险。如选择清算方式退出的话,更是无可奈何的痛苦之举。因此,在退出时机、退出数量的决策如出现失误,都会引发风险。

除上述风险外,风险投资业在投资过程中还会遇见政策风险,信用保证结构的支撑风险、人事管理风险及外部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不可控制的风险等等。所以,风险投资企业所遇到的风险,具有多样性,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风险管理如有疏忽,皆有可能铸成大错。我们要在划分风险类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研究各类风险的特点。预测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损失的程度,加以分类管理,各负其责,弄清各类风险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管理,搞好防范协调,有效化解风险,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二风险管理有自身的损失程序。风险管理者须遵循这种程序员,对项目开发遇到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扩大项目开发的有利后果,来避免并妥善处理其不利后果,以较少成果来控制风险,从而达到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

风险调查是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投资企业不管开发何种项目,均需首先开展风险调查,它包括项目的技术水平、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市场风险、竞争背景、开发环境、行业背景、风险企业及国际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其他企业在同类项目开发中的风险调查,同时具有直接的参考价值。风险调查应该全面和系统,所得出的数据务求标准、可靠,所得出的结论须明确。风险调查不仅要在项目开发之前进行,更应该在风险投资的全过程跟踪调查。坚持跟踪调查,才能自觉掌握风险的变化,进而发现新的风险,进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如忽视跟踪调查,往往会在新的风险面前措手不及,产生不良后果。

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还须科学进行风险预测。风险预测需弄清项目与市场、项目和产业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关系,风险可能形成的现实因素及潜在因素,各种风险性质和特点,风险发生作用的条件及概率,风险可能发生的变化,风险相互之间的关系,因不同风险对项目开发可能产生何种程度的影响等等。风险预测不仅要进行技术面分析,并且要进行基本面分析;不仅要作出定性分析,并且要注意定量分析。在风险预测中,多数预测是以有关历史数据及资料为依据的,但也有些预测没有历史数据和资料供参考,如不少高新技术项目,由于新技术发展迅速,以前项目的数据和资料很快会过的,会失去参考价值。这种预测,必须依靠多学科专家群的丰富经验及判断能力才能进行。

在风险预测的基础上,还要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制定风险管理的各种对策。风险处理对策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为风险控制对策,就是在损失发生前避免损失、控制损失的措施及办法。避免风险是在考虑到风险损失的存在及可能发生,主动放弃某项可能引起风险损失的计划及活动,其优点主要是将损失出现的概率降低至零,其缺陷是可能失去这项投资可能带来的高效益。风险控制就是在损失发生前消除损失发生的根源,尽可能减少损失发生的概率,在损失发生后减轻损失的程度,这是风险管理中主动处理风险的重要对策。二为风险财务处理对策,主要是在损失发生后的财务处理及经济补偿对策。包括自留风险、保留和非保险转嫁等。

风险对策一旦决定,就要坚决付诸实施,务求实效。风险处理对策是一个系统,各项对策互相关联,相互促进,在一般情况下也会出现非一致性。从而,风险管理层要积极协调,既要区别轻重缓急,又要善于抓住重点,统筹全局,控制住一般性风险。各执行部门要各负其责,要顾全大局,通力配合,才可能收到最大的综合效果。

风险处理对策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十分重视风险对策评估。对策评估就是通过各种信息反馈,检查风险管理对策的执行后果,研究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在风险评估中,风险管理层须认真总结哪些对策是有力的,哪些对策是乏力的,哪些是失误的,哪些风险未预测出来的,哪些风险的严重程度还未充分估计到的,对策的配套性及对策执行的协调性存在何种差距等等。通过风险评估,管理层要及时认清有可能出现的新风险。进一步明确各种风险的严重程度,据情况的变化对对策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进一步提高对策执行的效果。

三风险投资风险既有它的可测性,也有它的可防范性。风险防范是事前的、主动的、积极的风险管理。

1.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选准技术和产品开发项目。在风险投资决策中,须以决策的民主化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以群体决策来取代个人独断专行。在风险投资企业及风险企业中,由于企业家一般都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及个人威望,从而很容易将项目决策变成个人决策,因而孕含着较大的选项风险。项目选择较为复杂,需要科学技术、经营管理、市场预测、财务分析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群,进行系统和周密的研究及论证。风险投资企业对开发项目,一定要反复进行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比较、局部需求和全局需求的比较、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的比较、自身优势及劣势同本行业其他有关企业优势及劣势的比较、目标企业和其同类企业竞争实力的比较、不同开发项目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的比较、投入和回投的比较。只要一丝不苟、全面系统地进行这些比较研究、证实该项目确有开发价值,才能搞好风险识别,作出较好的投资决策。为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必须建立信息服务系统,以便及时掌握有关产品技术、市场供求的状况和变化趋势,尽量减少因技术和市场等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决策风险。

2.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以分散及控制风险。不论风险投资企业还是高科技企业,要降低项目开发风险,都要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风险资金,假设企业独资投入,不仅会因为资金短缺而影响开发,并且一旦面临风险则可能独木难支,进而陷入惨败局面。根据我国目前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状况,风险投资可以综合运用政府投资或者资助、风险投资公司独家或联合投资、大中型企业投资、信用担保等多种形式。风险投资公司亦可采用官办为主、官办民投、民办官助、民办民投及企业联办、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等形式来组建。

3.夯实企业自身抗风险的实力基础。风险投资企业就在项目开放过程中,能完全避免风险,做到事事成功,处处得手,是不可能的。因为风险的多样性、多变性,项目开发不甚成功甚至失败,是难以避免的。既使就在发达国家,风险投资成功率也只有30%左右。因此风险投资企业要抵制风险的根本方法,不仅在于不断强化自身的经济实力及技术实力,实现经营的多元化,对主导产业,尤其是针对盈利相对稳定的主导产品,就是某个项目失败,也不至于伤元气,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成功项目的盈利来弥补损失。

4.善于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各种技术保密。风险投资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无形资产转化成为有形资产的过程。因此,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对风险投资企业具有较重要的意义。风险投资企业最好将资金倾向于申请了技术专利的项目,以防止非知识产权拥有者的侵权风险,如一旦发生了侵权行为,则应该坚决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自我保护。同时,风险投资企业还应实施严格的技术保密措施。大量案例表明,专利技术或者专有技术的泄密,往往同企业内部的人员有关系,和有些同类人才的跳槽有关。因此,企业在强化技术保密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科学的人事管理,防范由人事风险而带来的技术泄密风险。

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企业项目;风险投资管理;问题;对策

企业项目风险投资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投资行为,但在风险投资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无时无刻不充满了风险。本文论述了企业项目风险投资管理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企业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为我国企业的项目风险管理过程提供建议和参考。

1.企业项目风险投资管理面临的问题

1.1缺少专业人才。如果企业想进行风险投资,就一定要有专业人才的支持,这些专业性的人才不但要懂得管理,而且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性知识。对企业项目风险投资管理来讲,人才素质的高低所产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然而,我国目前缺少懂得项目风险投资运作的专家。

1.2缺少有利的风险投资外部环境。这主要表现在市场环境不到位,政策环境不到位,以及体制环境不到位。我国的科研开发经费是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是政府财政部门层层分配的,科研跟商品化的生产不统一。当前,我国还是缺少对项目风险投资的规范化管理策略,明确的规划,以及有效的激励策略。同时,跟发达国家相比较,对高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还远远不够,对项目风险投资的扶持力度不够,对高科技术产品增值税的征收也存在不合理之处。

1.3缺少科学地决策风险投资。在考虑投资的时候,不注重决策之前的可行性研究与细致地调研,导致投资的科学依据缺少。风险投资的基本前提是理性决策,需要分析和论证各个方面,以使投资的不确定性降低。商业计划书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是由于报喜不报忧,没有分析风险,仅仅是宣扬高回报。大多投资企业只是大肆宣传高收益,使企业会受到迷惑,致使忽视了风险,在面临风险的时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少一些防范风险的策略,投资比较盲目。有一部分企业走进另一个极端,感觉风险投资的风险大是理所当然的,忽视了风险投资是为了取得收益。

1.4项目领导的风险管理观念较差。在我国,由于企业项目风险投资管理的起步较晚,一些项目领导的认识不够。通常情况下,项目领导能够意识到存在的风险,可是基于成本的思考,不想在缺少资金的前提下增加风险管理的费用,针对项目面临的风险,实施不合理地转移或者是风险自留的策略,进而导致更大的风险;或者实施一系列的风险管理策略,可是仅仅注意到威胁而未曾思考到项目会带来的机遇。还有一些项目领导期望小风险或者是无风险,这种项目不是成功的,这是由于收益和风险常常是成正比的,小风险意味着收益小,无风险意味着无收益。

1.5风险投资单一化。在实施项目风险投资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感觉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或者只要是高投入就有高产出,他们仅仅对一些高投资项目感兴趣,却不关注那些尽管投资少,可是有发展前途的投资项目。被投资方也盲目地做大项目,以吸引投资。

2.解决企业项目风险投资管理面临问题的对策

2.1大力培养专业素养较高的企业项目风险投资管理人才。

人才专业素质的两个主要方面是实战经验与知识储备、更新,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项目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并为他们的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以使他们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第二,高度重视项目管理证书的认证工作,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的项目管理人才。第三,高等教育学校需要开设关于风险管理的一些课程,金融界与企业界应当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条件,以增强学生的风险投资管理观念。

2.2改善企业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首先,政府需要加快风险投资制度建设,并且要根据我国实施的各种开发性计划制定出创新企业技术的规划,大力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实践活动,企业要跟国家的科研部门加以配合。只有如此,项目风险投资者才可以获得更多的回报与收益。其次,不断地完善市场环境,要使风险投资规模化,政府需要对市场交易秩序进行规范,倡导长期投资的思想观念,大力培育机构投资主体。只有如此,才能够使企业成为高新技术成果的需求主体,让提供技术的人员迅速地为市场提供先进的新技术产品。

2.3增强项目领导的风险投资管理观念。增强项目领导的风险投资管理观念决定了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顺利进行。项目领导需要高度重视企业项目的风险投资管理,积极创设企业项目风险投资管理的良好环境,从战略的高度,以系统性的思维来关注企业项目的风险投资管理,把它贯穿于项目的各个阶段。同时要充分地意识到企业项目投资风险管理是融合了机会管理与威胁管理,进而更加注重企业项目风险投资管理,并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

2.4科学地决策风险投资。企业的风险投资决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仅仅依靠个人进行决策的风险是非常大的。因此,企业在决策风险投资的时候,不可以专断独行,此外,要调查技术与市场,认真地调研风险投资项目,在可行性分析的前提条件下决策企业的项目风险投资,在评价调研的时候,要请法律上、财务上,以及风险投资企业的专家来调查和评估企业的风险投资项目,以尽可能地降低风险。

2.5重视风险投资要素的集成化。投资企业要一定要具有市场前景与投资价值的产品或者是技术,这样,风险投资企业才可以进行投资与融资,以使资本膨胀与获得较高的收益。因此,企业实施风险投资的第一要素是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是技术。与此同时,投资企业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是由于科技产品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并且在产品走向市场与生产力扩张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

总之,企业项目风险投资管理是企业项目管理中重要内容。企业项目风险源众多,涉及面广,风险因素复杂,因此,在项目的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应根据项目存在和面临的风险的性质及其潜在影响,选择合理的风险处置对策,进而提高对项目风险的控制能力,尽可能地减少风险可能产生的损失。(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风震.我国风险投资发展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0(22)

[2] 郑锐.基于AHP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应对措施的选择[J]. 企业导报.2010(10)

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投资;微观;风险;管理

风险投资是确定多数和不确定多数投资者就集合投资的方式,是以雄厚的财力和实力投资于结果不确定性。然而风险投资的高收益性,令千万投资者纷纷涉足,其高风险性却又使众多投资者望而却步。如何控制和防范风险本文就微观管理方面来探讨。

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因风险管理水平的差异,一部分风险投资企业快速成长,短期暴富;而一部分企业则损失惨重,被迫破产。企业破产的严峻现实,使得一些原本想介入风险投资的企业驻足观望,是造成风险资金规模总体上难以迅速扩大主要原因之一。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风险投资企业的成败,关系到高科技产业的兴衰,决定着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进程。

风险管理,是风险投资企业最重要的基本功。风险投资又不同于一般投资,其主要原因是它具有高风险。这种高风险,不仅表现在风险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且表现在这种风险的力度很强,造成的损失很大,但是,风险投资风险却具有可测性,存在着一定的规律,人们完全有可能预料到其发生的机率及可能招致损失的程度。风险投资又具有两重性,风险可能造成损失,但也可能带来利益。风险投资企业只有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真正敢于面对风险,勇于承担风险,精于预测风险,才能提高风险投资项目的成功率,获取可观的投资回报。如果企业缺乏这一基本功,盲目投资或坐失良机等现象就可能相继发生,就必然受风险冲击却束手无策,被风险压倒而血本难归。

要搞好风险投资风险管理,有必要对风险的类型加以细分。风险投资风险的投资,可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本文主要根据资本在运作阶段的分布来划分。

技术风险:风险投资能否成功,关键在项目技术的先进性和成熟性。如有了好的技术项目,风险投资即成功了一半。然而,技术的预期与使用的实效,往往存在偏差,这其中隐藏着很大风险,一项技术在运用后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科研立项,技术研究,产品实验等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而技术的失误会直接导致投资的失败。另外,技术前景、技术效果、技术寿命、技术配套等皆有许多不确性因素。就以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来说,由于当今高新技术成果的日新月异,使技术寿命周期大大缩短,如某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今天看来处于领先地位,但不久就可能被更先进的技术所替代。在此过程中,替代的技术、替代的时间都难以预测。当新的技术成果提前出现时,已采用的技术成果则会被提前淘汰,而投资于这项技术的风险资本也就会严重受损。

市场风险:市场前景是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市场风险是新技术、新产品与市场需求包含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局部需求和全局需求、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等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影响,且处于瞬息万变中,因此往往出现难以预测的风险。按用户的角度来看,他们对推出的高新技术产品,有时会有犹豫观念,了解熟悉的过程,采用新产品一般要付出比较高的转换成本。在新技术产品刚推出时,市场对其认可程度,接受能力,接受时间,接受规模,扩散速度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而,市场风险必然同风险投资相伴随,风险企业,因市场风险而受到重大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

知识产权风险,因法制、市场、企业管理、知识产权保及产权交易等方面的不完善性,风险投资常面临着知识产权风险,包括侵权风险和泄密风险。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及以高新技术成功改造过的传统产品中,各式各样的盗版、技术泄密及商业泄密现象屡见不鲜,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多、速度之快、手段之劣,常让人防不胜防,给知识产权拥有者和专有技术者造成了极大损失。因而,知识产权风险,是风险投资企业及风险企业务必特别重视的风险。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