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旅游管理的分类8篇

时间:2023-09-13 17:07:55

旅游管理的分类

旅游管理的分类篇1

 

我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之1,至2004年我国入境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境市场的接待人数和接待收入已具相当规模[1,2]。在2000年国家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确立了2020年我国要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与此同时,中国又面临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契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管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已经有学者从旅游管理课程设置的角度分析了目前中国本科教育的情况并提出了改革意见[3]。鉴于目前中国的本科教育逐渐退出精英教育的舞台,转向大众教育,因此分析更高层次的、更能代表学科研究趋势的硕士、博士点的设置情况,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情况。本文着重于硕士点设置情况的分析,博士点的分析将另文阐述。

 

三、硕士专业设置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统计结果表明,截止2007年,全国共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114所高校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共有专业数120个,研究方向387个。大部分高校拥有一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但也有_些高校在不同的院系中同时拥有多个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如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野生动物资源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环境与规划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以及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学院)等。

 

(二)院系分布情况分析

 

目前中国旅游管理硕士点挂靠的院系,仍以"工商学院/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最多。但表1同时也反映出了另_种讯息,那就是正如有学者对该专业设置所提异议一样,[4]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在"旅游学院/旅游学系“地理/城市/资源学院“经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也有相当的分布,这说明,随着旅游业逐渐成为中国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学科地位上,学者们在"管理学一工商管理一旅游管理”这样的专业设置背景下,正在尝试"旅游管理”专业同其他专业交叉和学科地位的调整。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硕士点挂靠在地理类(包括资源、环境、地理等)院系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旅游,尤其是中国目前旅游的主要内容仍以游山玩水、观赏地表起伏和地表覆盖为主,而这属于地理学研究的范畴。同时,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大都开设《旅游地理》和《中国自然地理》这两门专业课,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地理知识对旅游及旅游管理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旅游管理在旅游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在政府部门、旅游单位、旅行社对景区规划和管理、客源分布和管理、景区应急反应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5]可以预见,地理知识尤其是基于3S技术的现代地理知识、分析和思维方法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2.研究方向数量分布情况分析以旅游管理硕士点研究方向的数量统计,前四位院系的位序基本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是它们之间的相对比例。通过表1我们发现,其他三类学院的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唯独"旅游学院'’所占份额由专业数量的20.8%上升到方向数量的27.1%,上升超过6个百分点。通过计算"方向数/专业数”指标,可以发现,"旅游学院”该指标最高,达到4.2,而其他专业数较多的院系通常比例在2.8〜3.1之间。究其原因,可能是旅游类的学科内部分化较细,而交叉类专业相对拓展不足所致。

 

(三)院校类型分布情况分析我们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在高校中院系分布情况进行分类汇总,此,本文不将其计算在内。

 

由表2可以看出,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广泛分布于师范、财经、理工、农林、语言等各类院校中,这一方面说明了由于旅游业经济地位的提高,已经引起了各类学者的广泛关注,另_方面也反映出旅游管理交叉学科的性质。而这一性质从院校类型的整体情况也可以得到印证: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类院校中的比例达到了64.9%。这说明,各类专业院校都在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目前处于学科分化和深化阶段。

 

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旅游管理硕士专业在理工类院校中居然占据了不小的比例,这说明中国旅游管理的研究有文理交叉的趋势。这可能与国际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趋势有关,目前旅游管理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旅游管理的信息化。理工类院校在此方面有较强的学科和技术优势,旅游管理专业与理工类院校的结合,虽然有相当_部分仍然挂靠在管理类专业门下,但同样可以吸收理工学科的传统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学科优势,使用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研究旅游管理,从独特的视角和理念开拓旅游管理学科研究和应用的新领域,有助于提升中国旅游管理的研究水平。

 

(四)区域分布情况分析

 

统计旅游管理硕士点的区域分布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共有26个省份(不计香港、澳门、台湾)的不同类型的高校拥有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点,占全国大陆省区数的83.8%,这个比例已经相当高。这说明,就空间分布而言,目前中国的各个省份都已经对旅游业的地位、个省份的重要投资和发展方向。

 

我们将这种地域分布以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图1,图2)。发现,硕士点空间分布仍然存在区域差异。从图1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拥有旅游管理硕士点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即使西部地区有些省份拥有硕士点,但也通常较少,如新疆(2个)、甘肃(2个);而对于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到目前为止还未设立旅游管理方向的硕士点。这一方面说明旅游及旅游管理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相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西部地区的旅游开发、旅游管理尚未完全起步。但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蕴涵着巨大的旅游商机和潜力,尤其是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西部地区将迎来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契机,旅游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将凸现,其培养也将受到高校的重视,虽然可以通过引进中东部管理人才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毕竟不如本地人才对本地旅游资源更为熟悉,更有感情。因此,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西部地区也将和中东部地区一样,在高校中开辟培养旅游管理类硕士及以上的专业人才。

 

四、结论和讨论

旅游管理的分类篇2

关键词:高职旅游;专业设置;优化调整

河南高职旅游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十年时间的快速发展,在校生所占河南旅游教育份额由2007年的34%逐年递增至2009年的74%,取代中职旅游教育一贯优势,成为河南旅游教育的主要层次,也成为河南旅游业最大的旅游专业人才供给基地。

随着旅游业在河南省经济建设中地位的提高,“旅游立省”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带来对旅游专业人才质和量要求的明显变化,为河南高职旅游教育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各高职院校更加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双师”师资建设、“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等方面不断规范发展。但从整体上看,河南省高职旅游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特别是专业设置问题尤其突出。国家教育部相关“教指委”已经做出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很好的方案,河南省也很有必要对高职旅游类专业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方面的探讨。

一、河南高职旅游类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企业的综合产业,食、宿、行、游、购、娱是现代旅游的六大要素,因而旅游类专业是涉及面较广、综合性、应用性强的专业。由于办学传统、思维惯势等与高职旅游教育职业化发展的融合不到位,导致专业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出现偏差。

河南高职旅游类专业设置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旅游类专业定位模糊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教高[2004]4号),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明确了旅游大类的地位。旅游大类包含旅游管理类和餐饮管理与服务类2个二级门类、8种专业。其中,旅游管理类包含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导游、旅行社经营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和酒店管理等6个专业,餐饮管理与服务类包含餐饮管理与服务和烹饪工艺与营养2个专业。但是,应用英语专业(通常开设有旅游管理方向、涉外旅游与酒店管理方向等)和旅游英语专业(通常开设有英语导游方向、涉外旅游方向等)却不属于旅游大类,而归到文化教育大类下属的语言文化类专业。

可以看出,旅游大类的划分是基于行业的职业岗位群,而文化教育大类的划分就带有明显的学科分类的特征。在这样的分类指导下,现实操作中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很多旅游院系大都设置有旅游英语专业,主要培养英文导游、国际领队等旅行社岗位人才和涉外或高星级酒店的前台、西餐厅等岗位人才,如果按照专业大类的要求来进行专业建设的话,它往往会套用传统的学科建设的成熟模式,即很偏重理论性。但如果按照旅游大类的思路来建设,它就应该有典型的职业化性质,会带有很典型的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所以现实中就会有这样的混乱,相同的专业设置,五花八门的培养方案,结果培养出来的人才大相径庭,有的抢手,有的滞销。

另外,专业门类模糊。首先体现在二级门类名称和专业名称混用。由上图1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二级门类)与其下的旅游管理专业同名,餐饮管理与服务(二级门类)与其下的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同名,这容易出现指代不清,造成理解上的歧义。另外,酒店管理专业与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竟然属于不同的门类,可是对比相关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都几乎一样。因此,难免会提出这样的质疑:是不是酒店管理专业应该偏重“管理”,而餐饮管理与服务专业兼重“管理”与“服务”两个方面?他们的真正区别到底在哪?

再比如说“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试想,一个专业可能有好几个方向,但几个方向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如何用同一个载体完成?又如,“旅游服务与管理(导游方向)”,我们的专业目录里既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又有导游专业,那么专业代码是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64151合适还是用导游专业的640103更准确?又如,应用英语(旅游管理方向、涉外旅游方向、酒店管理方向),到底应该归到外语类专业还是旅游类专业?

(二)旅游类专业设置过于集中

根据2010年3月国家“教指委”的“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调研报告”显示,河南5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33所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占59%,酒店管理专业19所,占34%,其它专业10所,占17%。

可以看出,河南省旅游类相关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上。从毕业生情况看,旅游管理专业占38.56%,酒店管理专业占56.10%,两个专业占了旅游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总数的94.66%;从在校生情况看,旅游管理专业占52.70%,酒店管理专业占41%,两个专业占了旅游管理类专业在校生总数的93.70%;从2009年计划招生情况看,旅游管理专业占60.10%,酒店管理专业占31.40%,两个专业占了旅游管理类专业招生总数的91.50%。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在毕业生培养、在校生人数、计划招生人数等方面分别占据了旅游管理类专业总数的94.66%、93.70%、91.50%,说明河南省旅游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结构太过集中,这样的规模和结构是不能满足目前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有必要按市场需求和调节对这些专业进行优化调整。

二、河南高职旅游类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方案探讨

(一)我国高职旅游类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方案

2010年3月国家“教指委”的“全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发展调研报告”中专门针对我国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设置提出了修改意见,准备实施专业优化设置。可以看出,这样做的效果:

一是专业定位更加准确。如旅游管理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合并为“旅游服务与管理”,明确了高职高专办学层次与旅游业所对应岗位需求的匹配,使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了专业方向设置重复的问题;

二是专业设置更加规范。如取消历史文化旅游专业,或归入导游专业,一方面充实了所合并专业,另一方面规避了学生因为知识面窄导致就业面窄的问题;

三是满足新兴业态的需求。如把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纳入专业目录,就是顺应了近年来旅游新业态的巨大需求,使旅游教育和旅游业形成良好的互动,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二)河南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设置优化调整方案

截止2011年3月,笔者通过河南省教育厅高职院校网站平台对河南省33所开设有73个旅游类专业的高职院校进行信息收集,除以上7个专业设置外,还有12所院校设置了旅游英语专业、2所院校设置了英语导游专业(郑州旅游职业学院还设置了旅游日语、旅游韩语等小语种专业)、2所设置了应用英语专业(一所为涉外旅游与酒店管理方向,另一所为旅游管理方向)、1所设置了森林生态旅游专业、1所设置了企划与营销专业和办公文案专业。其中,有27所开设有旅游管理专业,占37%,酒店管理专业18所,占25%,旅游英语专业12所,占16%,涉外旅游专业5所,占7%,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3所,占4%,导游专业、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应用英语专业各2所,各占3%,英语导游、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森林生态旅游等专业各1所,各占1%,其它2个专业,占3%。也就是说,目前河南高职类专业设置共计为13个专业。

以“我国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目录调整建议表”为参考,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实践经验以及行业需求,特提出河南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设置优化方案。

这样做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是目前的高职高专旅游教育的层次定位应该定位于培养服务行业一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和基层、中层管理人才,因此,旅游类专业的设置首要的原则应该先立足于服务――行业需求量最大的岗位,然后才是管理――潜在的发展空间,所以建议把高职的旅游管理专业更名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更名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其次,根据目前全国和河南酒店业的发展现状看,随着酒店业特别是高星级酒店的急速扩张,对酒店管理方向的人才需求剧增,以现有的专业数量和培养规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应大力扩大酒店专业的数量和规模;

其三,尽管旅游行业一直奇缺外语类人才,特别是小语种人才,但旅游行业对这类人才的要求标准至少在本科培养层次之上,所以高职这类专业人才的对口就业率几乎为个位数,甚至为零,所以应适当限制或停招此类专业;

其四,目前的高职高专旅游教育的层次定位应该明显区别于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应更注重职业能力、人文素养和通识能力的培养,因此专业的设置不应该过多过细,否则反而会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

总之,河南省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的设置原则以鼓励发展旅游服务与管理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适度发展景区服务与管理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严格控制涉外旅游专业的设置。通过优化专业设置,更好的与行业需求接轨,使河南高职旅游教育的专业定位更加准确,专业设置更加规范,并适度兼顾满足新兴业态的需求,从专业设置的层面上,尝试解决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和旅游业人才需求供需错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田里,马勇,杜江主编.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李艳红,曹晔.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现状调查与调整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

[3]杨红F.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透析[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2.

[4]曾曼琼.高职旅游教育发展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2,(1).

旅游管理的分类篇3

海量旅游信息的蜂拥而至,显示出庞杂性、无序性。六大理论为旅游信息的获取提供了依据。分别从地理学、旅游学、组织学、信息学、系统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获取各种类型的旅游信息,是旅游信息三维分类的数据基础,为旅游信息分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旅游信息分类结果准确可靠;旅游信息三维分类法是旅游信息的组织方法。通过对旅游信息现状、特点、趋势的分析,以旅游三体理论和六要素理论为基础,以协同理论和信息组织理论为手段,以需求层次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目标,整理、筛选、归纳旅游信息,从时间、空间、属性三个维度建立旅游信息分类体系;对旅游信息三维分类体系中的旅游信息进行归类编码,建立完整、规范、科学、有序、统一的旅游信息编码体系,研发旅游信息数据库及旅游信息应用平台,处理、应用旅游信息并进行数据挖掘,拓展、延伸旅游信息,丰富和完善旅游信息获取的理论体系以及旅游信息三维分类体系。

2基本框架

2.1基于六大理论的旅游信息提取

根据以上六大理论,采用归纳演绎法,深入分析其理论思想、内容体系,提取旅游信息。其中,旅游三体理论以旅游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为依据,旅游活动是旅游者通过旅游中介到达旅游目的地获得一定享受体验的过程;六要素理论是从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方面来概括旅游活动的特征,是旅游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过程,旅游信息包括餐饮、住宿、交通、旅游、购物、娱乐等六类信息;需求层次理论从五种需求层面对旅游信息进行归类,分别为景点游览线路信息需求、旅游产品与服务旅游企业信息需求、旅行社、旅游商品、旅游感知和反馈信息需求、旅游安全、旅游预警、旅游管理和旅游设施信息需求、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和旅游用品信息需求等;协同理论将旅游信息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支持保障子系统、目的地子系统、客源地子系统、旅游产业子系统等四个信息子系统,各子系统自成一体且联系紧密,使系统的整体和局部达到高度的有序化;信息组织理论采用等级分类法进行旅游信息分类,使得无序化的旅游信息有序化;可持续发展理论促进旅游信息健康持续的发展,谋求发展旅游经济、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协调旅游环境。

2.2旅游信息三维分类体系基本框架

基于六大理论,借鉴其他学科信息分类最新研究成果,在提取旅游信息属性维度的基础上,结合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构建旅游信息三维分类体系。其基本框架见图2所示。

3旅游信息具体分类

将旅游信息分类体系分为空间维、时间维和属性维3个维度,在深度分析旅游信息分类层次、类目粒度、排列、命名等具体结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旅游信息三维五级分类体系。

3.1空间维信息

空间信息是表征旅游实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及与其他空间实体拓扑关系的信息,属于定位信息,用以确定旅游实体的空间关系和所处地理位置,反映旅游实体的空间分布状况[18]。空间信息主要包括旅游事物的空间定位信息及其图形图像信息资料,空间定位信息主要是各种图形图像资料、旅游统计年鉴和公报等;图形图像信息是空间信息的定位基础,主要有地图数据、影像数据和元数据。本文将旅游空间信息分为五个层级,见表1。根据GIS的理论和技术,地理定位信息表达了旅游信息的空间位置,也间接地表达了旅游实体间的空间关系,具体定位采用平面地理坐标来表达几何位置;图形图像数据包括纸质地图、遥感影像、电子地图3类,这些图像数据按照比例尺分为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3种类型[19],各种比例尺地图根据所表达专题要素分为旅游地图、景区(点)分布图、导游图、资源分布图、旅游交通图等类型,图形图像根据左下角经纬度坐标确定图幅信息。

3.2时间维信息

时间信息体现旅游事件的发生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公众假日和旅游节庆活动等引发的短期旅游流在中国旅游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由此产生了旅游淡季和旺季。旅游人数、收入支出、旅游活动等旅游信息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旅游时间信息对旅游管理机构把握旅游旺季、淡季极为关键。旅游旺季各种旅游信息需求量大,淡季则相对较弱。时间维度按自然时间尺度分为年、月和日,按旅游季节差异分为旅游旺季和旅游淡季。其中,旅游旺季信息包括黄金周和节假日信息,旅游淡季信息为普通的周信息,分类结果见表1。

3.3属性维信息

根据旅游信息分类体系基本框架,旅游信息属性维包括四个部分:旅游客源信息、旅游目的地信息、旅游产业信息和旅游管理科研信息,各类旅游信息按照具体内容向下细分形成四级分类体系。(1)旅游客源信息旅游客源信息其本质是与旅游者紧密相关的信息,通过对旅游客源地信息的研究,旅游企业及其管理机构能够全面地了解客源市场和旅游者需求。将旅游客源信息分为客源地信息和旅游者个人信息。(2)旅游目的地信息旅游目的地其本质是供旅游者旅游活动的旅游景区(点)以及各类旅游服务场所。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六要素,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各种活动也是围绕这些要素展开的[21]。在分析旅游目的地包含要素类型的基础上,将旅游目的地信息分为旅游资源信息、旅游产品信息、旅游设施信息与目的地基础信息四类。(3)旅游产业信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和部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综合带动效应明显等特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业也日渐成熟,其综合性极强的行业属性与其他为旅游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相关产业相互融合形成大产业,大旅游格局也逐步形成。旅游产业是旅游业和多个相关部门相联系构成的旅游产业集群,在各个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产业面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旅游产业按照与旅游业的关系分为旅游核心产业和旅游支撑产业[23],具体见表1。(4)旅游管理科研信息从中国旅游业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旅游地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出现了多元化格局,管理模式各不相同,管理绩效也千差万别[24]。近年来,围绕旅游业发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旅游企业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成果显著,旅游科研信息成为指导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据此,旅游管理科研信息主要包括旅游管理信息和科研教育信息。

4旅游信息编码

旅游信息编码的目的是方便计算机存储和数据库管理,使得旅游信息的检索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便于信息用户对旅游信息的搜索查询。目前国内还没有旅游信息编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为了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本文在遵循科学性、唯一性、系统性、扩延性、直接明了性、便捷性等编码原则的基础上,参照国家、相关行业、企业编码标准和规范,进行旅游信息分类编码。如:农业信息编码采用多维编码的混合编码方式[19],企业信息采用按层级编码的分类标识码编码方式[25]等。

4.1编码方法

在旅游信息三维分类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编码结构以及编码方法,从计算机管理角度出发,采用十进制数字编码方式,对旅游信息进行编码。最终确定旅游信息编码结构为:“空间维编码+时间维编码+属性维编码”。

4.2空间维编码

为了将旅游要素准确的匹配到地图上的相应位置,以便查询及确定图形图像信息,参考地理坐标来实现地址匹配[26]。空间维逐级细分为5个层级:第一级为1位数字码;第二、三、四级均为2位数字码;第五级为9位数字码。旅游信息空间维度码共由5级16位数字码组成。

4.3时间维编码

为了对旅游信息进行时间定位,时间维度码采用十进制数字编码方式表达,由4级9位数字码组成。第一级用四位数字表示,表示年份信息;第二级用两位数字表示,表示月份信息;第三级用两位数字表示,表示日期信息;第四级用一位数字表示,表示旅游淡季、旺季信息。

4.4属性维编码

为了表达独立于时间和空间的旅游属性信息,属性维度码采用十进制数字对各分类层级进行表达。第一级是1位数字码,第二、三、四级是2位数字码。为了保证旅游信息编码的唯一性,旅游信息属性维编码增加了具有唯一标示的标识码,用5位数字码表示。

4.5旅游信息编码

综合以上空间维、时间维和属性维的具体编码,得到旅游信息分类最终编码结构由空间维编码、时间维编码、属性维编码组成,共3段37位。第一码段为空间维度码,5级分类代码共由16位数字构成;第二码段为时间维度码,4级分类代码,由年份代码、月份代码、日期代码、淡旺季代码共9位数字码构成;第三码段为属性维度码,4级分类代码共由12位数字构成。旅游信息数据庞杂,在具体编码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对于编码结构中某些维度缺失、不存在或者没有意义的旅游信息,则用0补齐该段代码。具体编码结构见图3。例如:“1610100109003398200110011201010100001”表示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信息编码。其中:第一码段第1位码表示空间定位信息,第2、第3位码的61表示陕西省,第4、第5位码01表示西安市,第6、第7位码00表示不表达此项,第8~12位码代表经度为109.00,第13~16位码代表纬度为33.98;第二码段第1~4位码表示年份为2001年,第5、第6位码表示月份为10月,第7、第8位码表示日期为1号,第9位码1表示旅游旺季;第三码段第1位码代表属性维一级分类代码,第2、第3位码01代表旅游资源信息,第4、第5位码01表示自然类景观信息,第6、第7位码01表示地质类自然景观信息,第8~12位码00001为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的标识码。

4.6编码验证

为了验证旅游信息分类及编码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应用数据库软件工具———SQLServer,建立了陕西省旅游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部分旅游信息编码见表2。通过数据应用,结果显示信息编码科学合理,系统性和完整性高,直接明了,使用便捷,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5结果与讨论

旅游管理的分类篇4

一、旅游部门档案资料的形成和分类

(一)旅游档案类型

1.按照旅游部门的职能,旅游档案可分为政务人事类、旅行社类、旅游饭店类、旅游景区类、乡村旅游类、旅游商品类、大型活动类、旅游统计类及宣传类等。

2.按照载体,旅游档案又可分为请示、批复、策划方案、讲话稿等纸质档案,而且还有录音、录像、照片等声像档案;以及邀请函、签到册、旅游纪念品等实物档案。

(二)旅游档案的内容

虽然旅游部门各项业务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形式、载体各有不同,但同时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即所形成的档案、资料都具有阶段性特点。各个阶段各个类别形成的档案资料共同构成旅游部门的全部档案。

1.政务人事类档案。主要是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要通知、文件、人事任免、党务政务信息、重要会议纪要、各项规章制度、财务财产管理等;

2.旅行社类档案。主要记载各旅行社申报、验收、审批、年检、主要业绩、质量保证金使用以及投诉处理等情况;

3.旅游饭店类档案。主要记录各星级旅游饭店、星级旅游餐馆、旅游定点饭店等单位的申报、验收、审批、年检、主要业绩、旅游团队接待情况以及旅游投诉处理的情况;

4.旅游景区类档案。主要记载各A级旅游景区申报、验收、审批、复核、主要业绩、人才培训、项目建设投资情况、旅游景区规划与实施情况、旅游景区宣传推介计划和实施情况、旅游团队接待情况以及旅游景区投诉处理的情况;

5.乡村旅游类档案。主要记载各旅游强县、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农家乐、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休闲渔业旅游示范点等申报、验收、审批、复核、主要业绩、人才培训、项目建设投资情况、乡村旅游区规划与实施情况、乡村旅游区宣传推介计划和实施情况、旅游团队接待情况以及旅游投诉处理的情况;

6.旅游商品类档案。主要记载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生产、销售单位开发、生产和销售情况;参加各类旅游商品创新大奖赛获奖情况以及当地旅游部门采用情况。

7.大型活动类档案档案。主要记载市内举办大型活动情况,还要记载参加省旅游局、国家旅游局以及其他省市举办的大型旅游会展活动情况。

8.旅游统计类档案。主要记载各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强县、旅游强乡镇、旅游特色村、农家乐、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休闲渔业旅游示范点等以及所有涉旅单位按照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综合收入、项目建设投资等进行月报、季报、年报等情况。

9.宣传促销类档案。主要记载当年旅游宣传促销计划及专项经费落实情况,参加各类级各类媒体宣传促销活动开展情况等。

10.电子档案类。随着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旅游部门电子文档资料逐步增多。电子档案除记载重要电子文档资料外,还有对上述各类纸质档案按照类别、发生时间顺序等进行目录登记。

(三)旅游档案的价值

完整的旅游档案反映了旅游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其形成的档案资料一般价值较高。每年都形成不同的档案资料,都为下一年旅游工作计划的制订和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旅游档案的收集方法

(一)要有超前意识,提前介入。档案收集各科室与局人事组织部门及时沟通信息,针对各科室的业务特点确定收集范围、明确归档制度,提到议事日程,纳入相关科室及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尽量把问题解决在归档前。

(二)主动收集。在收集前,要深入了解各科室、各县区日常旅游业务,主动收集掌握涉旅相关材料,以保证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

(三)全过程跟踪收集。对于开展旅游业务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文件要设专人负责并及时收集,从旅游业务活动开始档案管理人员就全过程跟踪服务,随时指导旅游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四)检查验收。旅游档案应按照收集范围和归档制度的要求逐项检查收集是否齐全,指导整理归档后应与人事组织部门办理相应的移交手续。

三、旅游档案资料收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旅游档案工作制度化。旅游业务部门在发生重大业务活动时要向市档案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以便档案管理部门对所形成档案资料的监督、指导、管理。

(二)设立专门收集人,建立收集工作网络。各级旅游部门要明确一名领导主管档案工作,在各业务部门设立专兼职档案员作为档案收集、整理的直接责任人,对其进行档案业务培训,使其有能力按照档案收集的要求负责收集和整理活动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

旅游管理的分类篇5

关键词:旅游危机管理;研究现状;问题;趋势

一、引言

旅游业是环境敏感型产业,其敏感性表现在易受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和影响,从而出现严重的衰退和滑坡,产生旅游危机。近年来,国内外爆发的突发性危机事件严重冲击着中国旅游业:2003年的“非典”使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减少2768亿元;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旅游业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500亿元。针对旅游危机,世界许多国家实施了应对性的旅游危机管理方案,我国对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二、旅游危机管理

世界旅游组织(WTO)把旅游危机定义为:影响旅行者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心并扰乱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旅游业危机管理是指,为避免和减轻危机事件给旅游业所带来的严重威胁,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危机救治达到恢复旅游经营环境、恢复旅游消费信心的目的而进行的非程序化的决策过程。

三、国内旅游危机管理研究现状

(一)研究特点

1、研究起步晚,时间差异大

国内旅游危机管理研究始于2003年。SARS疫情爆发,引发旅游危机管理研究热潮。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显示,2003-2008年旅游危机管理研究相关文章达95篇,而此前此类文章总共不足10篇。旅游危机管理研究总体呈增长趋势,但时间差异明显。从危机管理研究的波峰波谷来看(见图1),在危机事件发生当年及后续1-2年,研究成果增幅较大,随后增速放缓,研究时效性明显。

2、研究内容集中于基础层面

旅游危机管理研究涉及宏观旅游产业、中观旅游企业、微观重大个案三个层面(见表1)。中宏观集中于旅游危机类型、危机管理体系构建等基础理论研究,微观集中于重大个案对旅游产业整体效益、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研究。无论中宏观还是微观都偏重基础层面。

3、描述分析为主,定量相对不足

旅游危机管理研究起步晚,内容集中基础层面,致使目前的研究多采用概念性、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集中于旅游危机的后评价研究,多采用旅游本底线法、双变量综合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经典综合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及TRAMO/SEATS。

(二)研究内容

1、基础理论研究

(1)旅游危机的类型特征

传统意义上,依据旅游危机产生的动因、影响对象、影响范围将其分为自然与人文危机、旅游景区与旅行社危机、国际危机与国内危机,如侯国林、陈文君、杨兴柱与陆林。以罗美娟、郑向敏为代表的后续研究者,依据人们对危机的传统认知与掌握程度以及影响范围与扩散方式,将其分为传统旅游危机与非传统旅游危机、地理扩散型旅游危机与类型扩散型旅游危机。研究危机特征,是危机管理的前提。旅游危机固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不可预知性(隐蔽性)、突发性(突然性)、危害性(破坏性)、波及性(扩散性)、关注性(公开性)。

(2)旅游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旅游业危机管理的必要性研究是从旅游业自身性质、特点出发,结合不同旅游产业组织、不同旅游类型并兼顾旅游危机特征来展开的。陈文君(2005)分析了旅游景区进行危机管理的意义;陈玲(2006)探讨了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系统建立的必要性;陈丽敏(2006)研究了会展旅游危机的特征,指出了会展旅游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3)旅游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管理模型为旅游危机管理建构了体系构架,是旅游危机管理研究的重要部分之一,其研究多采用建构模式图形式。沈和江论述了旅游业危机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并对旅游危机管理的系统结构进行了构思。侯国林(2005)从危机阶段发展入手,通过建立危机处理机构,借助危机预警、处理、评估机制,来构建旅游业危机管理模型。董亚娟(2004)等构建了旅游企业危机管理模型。除架构危机管理模型外,还有学者研究了旅游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措施,如马骏、沙润等。

(4)旅游危机管理的策略

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注重对沟通策略的研究。石奎(2006)从信息沟通的软硬平台及机制整合方面研究了旅游危机管理的信息沟通机制构建问题。危机营销策略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朱静(2008)以危机营销为出发点,在分析旅游危机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危机营销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苗维亚、田敏(2007)从旅游企业层面研究了旅游危机突发事件的营销战略问题。

2、重大个案研究

(1)SARS与旅游业

SARS引发的旅游危机:SARS与旅游产业;SARS与旅游企业;SARS与旅游者行为。SARS与旅游产业的研究着重于影响路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方面;与旅游企业的研究着重于影响测算与经营战略调整;与旅游者行为的研究着重于旅游需求结构的变化及消费模式的转变。张广瑞、曾本祥探讨了SARS危机对旅游业影响的路径、方式等问题,魏小安、朱明芳运用模型定量地测算了SARS对旅游造成的影响;张凌云(2003)对SARS后饭店市场的复苏进行对策研究,戴斌、马爱萍分别从影响程度、影响路径及SARS后旅行社产品营销调整方面进行了分析;邹统钎分析了SARS后旅游市场的走势。

(2)汶川地震与旅游业

汶川地震与旅游业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震对旅游业的影响、震后四川旅游业的恢复和发展方向。张广瑞指出汶川地震对中国旅游业影响巨大,灾后旅游发展必需考虑建立危机管理长效机制。魏小安、曾博伟对地震后中国旅游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判断,指出入境旅游会受到很大冲击,国内旅游居民的出游方式会发生改变。姚辉(2008)指出文化旅游是震后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孙克勤(2008)对汶川地震后四川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和旅游重建作了探讨。

(3)金融危机与旅游业

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样冲击了旅游业;欧美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瘫痪,旅游业遭冲击在所难免。东南亚金融危机与旅游业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区域层面,如张玉伟、刘建刚分别研究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北京市旅游业、长江三峡旅游业的影响;欧美金融危机对旅游的影响研究集中于宏观旅游经济方面,于成国(2008)从旅游投资、旅游市场和旅游支柱产业三个方面分析了欧美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影响,指出外资进驻的规模将缩小,入境旅游市场结构发生变化,旅行社、旅游酒店和交通业的利润呈下降趋势。

四、研究动态分析

(一)研究总结

从研究内容来看,偏重于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个案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相关概念、管理模型、具体措施等方面,深入的理论性分析不够;重大个案研究集中于危机发生的当年,危机后发展研究还不足。从研究视角来看,大多从旅游业的角度展开,对旅游主体、旅游客体角度的危机管理研究不多,且对外部性危机中的人为因素危机研究频繁,对自然因素危机和旅游企业日常经营性危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从研究方法来看,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对危机因素量化的分析和不同情况适用条件的数学论证,使得危机管理模式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研究趋势

1、旅游危机的界定细化。目前的研究将旅游业危机等同于旅游危机,对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也是从旅游业角度展开。其实,旅游业危机只是旅游危机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危机顾名思义是影响旅游正常进行的危机,旅游的正常实现需要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介三大要素作支撑,旅游危机除包含旅游业危机外,还应包含旅游者危机和旅游资源危机。

2、旅游危机管理的主体。旅游危机的应对主体涉及到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行业协会三大层面,具体到不同的旅游危机类型,其管理主体不尽相同,应明确主体的行为及对危机处理的方式。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协会在不同类型旅游危机管理中地位、关系及协调问题应成为旅游业危机管理切入点。

3、旅游危机的控制。对旅游危机的控制应从危机管理整体过程角度展开,并对整体过程运行进行细化。旅游危机控制要综合考虑危机类型、管理主体、危机生命周期、危机产生的危害及变化等因素,根据危机类型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外部性突发事件危机的管理侧重点是危机应对;日常经营性危机的管理侧重点是危机预警。

4、定量研究还需深入。旅游危机管理要应用定量分析识别危机及危机后影响测算。要定量的确定不同旅游产业组织中不同类型旅游危机警戒线,使旅游危机可测量。

5、旅游者与旅游危机管理的关系探讨。旅游者虽不是旅游危机管理的主体,但却是旅游危机管理必须考虑的因素,对于旅游者对待危机的态度、旅游者在危机中的反应、危机后消费行为变化的研究还需加强。

参考文献:

1、李峰,孙根年.基于旅游本底线(TBLS)的旅游危机事件研究――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J].人文地理,2006(4).

2、罗美娟,郑向敏.解读旅游危机的类型与特征[J].昆明大学学报,2008(2).

3、沈和江.旅游业危机管理的内涵、模式与动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6).

4、朱明芳,刘思敏.TRAMO/SEATS在危机事件中对旅游影响研究的应用[J].旅游学科,2007(6).

5、张广瑞.汶川大地震后关于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J].经济管理,2008(17).

旅游管理的分类篇6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研究旅游度假区的管理,首先要明确旅游度假区的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即解决“管什么”的问题。为此,文章从旅游度假区的产品出发,借用Stephen L.J.Smith的“旅游产品要素理论”,将旅游度假区的产品划分为有形产品、好客服务、多样化选择和游客参与四种类型,并通过对旅游度假区内旅游者与这四类产品生产者之间关系的剖析,指出旅游度假区的管理重点。

关键词:旅游度假区 管理 产品

随着我国旅游业从观光旅游到休闲度假的转型,旅游度假区管理愈益受到重视。魏小安、王国新、王莹、隋永强、刘俊等学者对旅游度假区的管理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如王莹(2002)等通过对浙江省旅游度假区的调研,指出度假区管理机构的常见模式包括度假区管委会与旅游局合署办公、独立的度假区管委会以及度假区管委会与区域开发区管委会合并三种;刘俊在《我国度假区治理结构及其变迁》(2007)一文中,系统分析了中国度假区治理结构及其类型,指出目前我国12个部级旅游度假区存在两大类管理结构,一类是企业开发,一类是政府主导,具体而言包括地方政府直接治理、管委会治理、政企合一型治理、过渡型治理、企业化公司治理等。

上述有关旅游度假区管理的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度假区的管理主体,即“谁来管”的问题上,然而,研究旅游度假区的管理,并不仅仅是解决“谁来管”的问题,如果不能明确旅游度假区的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即“管什么”的问题,对管理主体(“谁来管”)及管理方式(“怎么管”)等的探讨可能都略显苍白。

旅游度假区的管理对象及内容

对旅游度假区管理对象的探讨不得不回到一个基本问题,即旅游度假区是什么?在这一问题上,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日本、美国、中国等的专家学者都提出过不同的见解。譬如,一家日本咨询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巴厘省杜阿道度假区详尽规划草案(1973)中提出,“旅游度假区是一个综合性的、高质量的海湾综合体,拥有完备的娱乐和商业设施,其服务对象是那些高消费游客,他们希望可以找到提供多种设施和广泛服务的高质量的饭店和度假环境”。美国规划专家Inskeep(1991)将度假区分为城镇型和综合型,认为前者是在原有城镇社区功能和用地类型的基础上,依托海滨、滑雪、历史遗迹、宗教朝圣等资源衍生出旅游度假功能,从而成为游客和原住民、城镇和度假功能合一的度假区,后者则是经过严格统一规划的、完全为游客服务的旅游服务设施聚集体。我国学者邢铭(1995)指出“旅游度假区即旅游度假开发区,是我国现存几种城市开发区的一种,它是在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地区)划出一定范围,以旅游、娱乐、度假、休养为主要目的的开发区”。吴人韦(1999)指出“旅游度假区是指旅游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旅游功能相对完整独立,为游憩、休闲、修学、健身、康体等目的而设计、经营的,能够提供旅游度假设施和服务的旅游目的地整体”。廖慧娟(2008)认为“旅游度假区是度假旅游活动的场所……是为度假者提供娱乐、休闲、疗养及短期居住的综合体”。上述定义尽管不完全一致,但仍可从中看到旅游度假区至少要具备以下基本特征:首先,综合性,即旅游度假区是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场所;其次,自然环境依托性,即旅游度假区往往以优美的景色、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等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为基础;第三,高质量性,即旅游度假区向游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应该是高质量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旅游度假区所提供的必然是依托于自然环境的、丰富多样的、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而这些产品的提供者,正是旅游度假区的管理对象。

为了进一步明晰旅游度假区的管理对象及管理内容,参照Stephen L.J.Smith对旅游产品五大要素“有形产品、服务、好客、多样化选择和游客参与”的划分,本文结合旅游度假区的实际情况,对其产品及相应的生产者进行了如下梳理,并明确了对各类生产者的管理内容(见表1)。

由表1可见,旅游度假区的管理根据产品生产者的差别,可大致划分为六种类型:自然资源及环境管理、设施(含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管理、员工管理、周边景区(点)管理、当地居民管理和游客管理。对旅游度假区的管理主体及管理方式的进一步研究,将建立在这六种类型之上。

旅游度假区管理重点

为了进一步明确旅游度假区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图1表示了旅游度假区的产品生产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图中箭头粗细表示对旅游产品影响的大小,箭头越粗,影响越大。

由图1可以看到,旅游者是旅游度假区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旅游度假区产品的生产者,他们在和旅游度假区内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各类员工及旅游度假区外部的当地居民和周边旅游景区(点)的直接互动过程中,共同生产出旅游度假区的产品,该产品能否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取决于这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参与者,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纰漏都可能导致整体产品的失败。

首先,自然资源和环境是旅游度假区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旅游度假区的基本产品,因此,如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是旅游度假区的第一个管理重点。

其次,旅游度假区的员工是和旅游者接触最密切的人,是度假区“好客服务”的重要生产者,他们同时也负责管理和控制旅游度假区内的各种组织,包括管理组织(可能是政府也可能是企业)和营利性设施运营组织(酒店、商店、餐厅、娱乐场所等),因此,如何实现度假区员工优质、高效的服务,是旅游度假区又一个管理重点。

最后,旅游度假区所在地社区、周边旅游景区(点)等,表面上看似不在旅游度假区的管理范围内,但实际上他们都有可能与旅游者在其逗留度假区期间发生关联,从而对旅游度假区的产品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如何实现与度假区所在地社区以及周边旅游景区(点)的协调有序,也是旅游度假区的管理重点,即便不能或不便于直接管理,旅游度假区也应在管理过程中通过第三方譬如政府、行业组织等来推动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吴凯.期望与感受:旅游体验质量的交互模型[J].旅游科学,2000(2)

2.曹霞,吴承照.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研究进展[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旅游管理的分类篇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产业,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旅游信息的分析处理与应用对于旅游业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旅游数据的支撑,但是,传统手工方式处理数据,难以发现数据的价值,海量旅游数据往往没有被充分利用,而数据挖掘技术则为旅游数据的高校利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对旅游业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预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研究意义重大。

一、旅游业数据挖掘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的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正迈向国际化的轨道,传统旅游业积累的海量数据,没有被有效利用,资源被极大浪费。将数据挖掘引入到旅游产业是大势所趋。

当前数据挖掘在旅游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情况主要集中在高校理论界的研究, 大多数研究仅仅是学术研究,真正运用到旅游行业的文章多是从某个具体的方面出发,针对个别应用进行数据挖掘的融合。笔者主要研究决策树方法在旅游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目前,决策树算法有CLS算法、ID3算法、C4.5算法、CART算法、SLIQ算法、Z统计算法、并行决策树算法和SPRINT算法等。不同算法在执行效率、输出结果、可扩容性、可理解性、预测的准确性等方面各不相同。总的来说,这么多决策树算法各有优缺点,真正将数据挖掘运用到整个旅游信息化建设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旅游业数据挖掘算法选择

数据挖掘中常用的基本分类算法有决策树、贝叶斯、基于规则的算法等等。

其中,决策树是目前主流的分类技术,己经成功的应用于更多行业的数据分析。在关联规则挖掘研究中,最重要的是Apriori算法,这个算法后来成为绝大多数关联规则分类的基础。聚类算法也是数据挖掘技术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分类技术不同的是,聚类不要求对数据进行事先标定,就数据挖掘功能而言,聚类能够可以针对数据的相异度来分析评估数据,可以作为其他对发现的簇运行的数据挖掘算法的预处理步骤。

各种算法分类模型建立有所不同,但原理是大致相同的。笔者考虑决策树算法结构简单,便于理解,且很擅长处理非数值型数据,建模效率高,分类速度快,特别适合大规模的数据处理的优点,结合旅游产业数据特点,故作重点分析。

三、旅游业数据挖掘系统需求分析

旅游业数据挖掘系统的基本特点如下:统计旅游兴趣;购物消费趋向;推荐其感兴趣的旅游景点;在后台管理中,通过决策树算法对游客数量、平均年龄、景点收费、游客来自地区等进行分析总结,为旅游消费者和旅游管理者提供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吃住行购娱乐天气各方面信息查询、机票、车船票、酒店、景区门票、餐饮等方面的预定与现金支付、第三方支付、消费者评价、在线咨询等方面的便利、快捷服务。为管理者提供推荐、游客管理、线路管理、景点管理、特色服务管理、机票管理、在线咨询管理、旅游客户关系管理等服务,提高整体服务效率和水平。

四、旅游业数据挖掘系统的实现

旅游业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游客信息管理与游客信息分析两个子模块。根据系统日常运行出现的问题及时对系统进行维护,如添加或者删除某个模块功能,系统整体运行速度的更近等。系统运用数据库层、持久化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四层体系结构, 主要利用ID3算法达到旅游数据信息的快速、准确分类。考虑了游客与酒店之间的关系、游客与旅游路线之间的关系、游客与旅游景点之间的关系、游客与机票、车票之间的关系、管理员与游客之间的关系、逻辑结构设计。程序之间的独立性增加,易于扩展, 规范化得到保证的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详细功能设计包括:用户登录、用户查询、预定及支付、后台管理、旅游客户管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本系统中主要运用Java语言就行逻辑上的处理。系统主要使用 Struts2和Hibernate这两个框架来进行整个系统的搭建。其中Struts2主要处理业务逻辑,而Hibernate主要是处理数据存储、查询等操作。系统采用Tomcat服务器。系统模块需要实现酒店推荐实现、景点推荐实现、天气预报实现、旅游线路实现、特产推荐、数据分析展现功能、报表数据获取、景区客流量变化分析实现等。需要进行后台信息管理等功能测试以及时间测试、数据测试等性能测试。

五、旅游业数据挖掘算法方案中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及其改进

旅游管理的分类篇8

关键词:大类招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

一、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大类招生的缘起和现状

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下的专业合并,进行学科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是高校实行通才教育的一种改革。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到要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这对高校旅游管理人才的复合性、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2012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旅游管理类升格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门类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专业。新的专业格局厘清了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内涵,拓宽了专业口径,为各高校实行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奠定了政策基础。2018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旅游大类的4门核心课程,强调了旅游管理类下设专业的区分度与融合度相兼顾的原则,为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提供了国家标准。在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和教育部政策导向的背景下,我国部分旅游高等院校应势而为,结合各自原有的专业基础,积极开展旅游管理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实践探索。总体来说,由于实施时间较短,各学校的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均处于探索阶段,未能形成普38遍性、共识性的模式和机制,在分流机制、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人才培养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梳理和总结提升。

二、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困境

通过对目前已经实施旅游管理大类招生的院校进行访谈调研,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和整理,目前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专业分流时间较早,学科基础不扎实

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专业分流前接受通识基础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分流后接受各个专业的专业核心教育。因此,专业分流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后续发展。目前,我国率先实行旅游管理类大类招生的高等院校规定的专业分流时间多集中于第3学期,即学生在大一接受旅游管理大类的统一培养,大二分流后按专业进行培养,仅有部分学校将分流时间安排在第5学期(见表1)。从各个高校人才培养的情况来看,大一阶段基本为思想政治、数学、英语、计算机等通识能力课程,仅开设了旅游学概论专业导论等1一2门学科课程,学生对旅游管理学科的认识较为粗浅。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过早进行专业分流,不仅会造成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更无法达到夯实学科基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二)专业教学脱离行业,实践能力较薄弱

旅游产业涵盖酒店、旅行社、景区、娱乐等多个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旅游产业呈现出行业内部不断深化、行业之间日益融合的双重态势。因此,《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强调,在旅游管理大类招生的背景下,不仅要强化学科基础,注重下设专业间的融合度,更要强调与行业接轨,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然而,反观大多数旅游院校的专业教学,仍然存在与行业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如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旅行社门市管理、传统现场导游服务等内容上,而针对当前OTA运营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大数据分析等行业快速发展的领域却鲜有涉及;酒店管理专业也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前厅、客房、餐饮等营运部门的服务与管理,而对于酒店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收益管理等前沿领域,却由于相关师资缺乏而仅有极少院校开设相关课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重要载体,课程的设置无法紧跟行业发展态势,直接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匹配行业发展需求,职业后续发展受限。

(三)教学管理刚性过强,学生发展无特色

虽然部分学校实行了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模式,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沿袭了以往的做法。学生分流前按照大类招生的班级进行统一培养,分流后按照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统一培养,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基本上都是一个班级一个教室、一套课表、一套师资,自成一体,相对封闭地独立运转[1]。另外,目前“00后”学生的大多课余时间都沉浸在智能手机、电脑的个人世界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对较差,多为被动地服从学校的教学安排,较少主动寻求个人的特色发展。因此,这样的教学管理虽然整齐划一、简便易行,但其结果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多为“标准化产品”,无法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也无法形成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普通髙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强调,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三大特征[2]。在该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当前旅游管理大类招生及人才培养中的困境,本文构建了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通专特”人才培养模式。其中“通”是指基于旅游类专业的综合性特征,以大类招生为手段,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旅游管理大类的学科基础和属性,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原则,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通识能力和学科素养;“专”是指基于旅游类专业的实践性特征,以分流培养为手段,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旅游、酒店、会展各专业的区分度和专业特质,保证人才的专业性要求,遵循重应用的基本原则,重点培养学生胜任具体旅游职业的实践应用能力;“特”是指基于旅游类专业的创新性特征,以特色发展为手段,在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专业特长,保证人才的持续发展要求,遵循个性化、差异化的基本原则,重点培养学生适应个体差异的核心竞争力(如图1所示)。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通专特”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了新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对接了国家教学质量标准,符合“学科一专业一学生”的人才培养逻辑,主要解决了当前旅游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的复合性不髙、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在通专结合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特色发展,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色,实现学生在旅游及相关行业的高位就业和良好后续发展。

四、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结合当前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基于“通专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注重学科融会贯通,夯实学科基础

国家实施学科大类招生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一定要夯实学科基础,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学生在专业分流前的学科素养。基于此,不宜过早进行专业分流,建议学习中山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国内著名旅游院校的做法,将专业分流时间放在第5学期。在分流前的大一、大二培养阶段,学生主要接受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通识教育方面,学生以学习思想政治、英语、计算机、数学、体育等通识教育课程为主,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信息时代通用技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科教育方面,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可依托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奠定学生的学科基础。同时,《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了旅游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结构为“4+X”。因此,在前两年的大类统一培养阶段,应有序安排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消费者行为、旅游目的地等4门旅游管理类学科专业课程,为后续的分流学习奠定坚实而宽泛的学科基础,同时为学生的专业分流提供充分的决策时间和决策依据。

(二)专: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实践能力

旅游管理类专业具有典型的实践性,重应用是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学生分流后的专业培养中,一定要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交流,实现课程设置和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尤其加强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大数据分析等行业前沿课程的开设,通过开展课内实训、独立实践、顶岗实践等环节,实践课程总课时比重不低于30%[3]。其次,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室除了导游、餐饮、客房等传统操作型实训室外,应适应现代需求增设电子沙盘、虚拟现实模拟等智能化实训室,充分满足学生课内实训教学、课后实训强化、技能大赛集训的要求;校外实训基地应选择在行业具有较大知名度的大型企业,满足学生认知实践、独立实践、顶岗综合实践等实践教学需求,应通过校企协商,使学生的实践岗位不只停留在低层次的服务岗位,还应保证一定比例的优秀学生能够深入企业基层运营管理,提高实践综合能力。最后,强化双师队伍的建设。目前很多旅游院校由于缺乏相应课程的师资,因此无法开出某些行业前沿课程。对此,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强化双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发放补助、职称考评等方式让校内教师走出学校,深入行业企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获取行业实践经验,丰富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荣誉聘任等方式邀请行业专家进课堂,担任部分课程内容或专题讲座的兼职教师,将行业前沿资讯、企业真实案例引入课堂,提升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实践感知,同时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自信、职业自信。

(三)特:制定特色培养方案,实现个性发展

创新性是本科教学国家质量标准中面对行业发展瞬息万变、人才培养同质化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旅游人才培养要强调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特色培养方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是实施本科导师制。在学生进行专业分流以后,实行全员导师制,加强分类指导。导师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研究方向成立工作室,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相应的导师及其工作室。每名导师负责5—8名学生,在学生的思想动态、专业学习、发展规划、各类竞赛、论文写作、实习就业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导师工作室下的不同年级学生还可以加强交流,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二是实施卓越成长计划。在第4学年,结合学生前几年的学习表现,针对具有突出兴趣特长、明确学业规划、较大发展潜力、强烈成才愿望和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升学访学、跨境交流、创新创业、科学研究、行业实践等定制化课程模块,实施定制化的卓越成长计划,突出打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目前“双一流”高校已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实行了按大类招生,可见大类招生已成为未来招生模式的主流。大类招生背景下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本科教育质量标准,契合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专业要求,遵循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个性化的培养原则,构建“通专特”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实施路径方面加以落实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秀娟.按学科大类招生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6)=106-108.

[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896-90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