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8篇

时间:2023-09-18 17:02:06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篇1

关键词:医科大学生 中国传统文化 语言文化常识 掌握情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152-0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化常识作为承载传统文化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语言的流行以及电脑的普遍使用,人们日渐淡忘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当前,在高等学府里,语文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有的高校甚至不开,这些现象都向我们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没落,人们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方式以发放问卷为主。这次调查发放问卷共600份,收回489份,回收率81.5%。我们以川北医学院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各专业抽取部分学生对其做问卷调查,以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川北医学院大学生对语言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 回收问卷之后,用excel表格对调查的问卷进行统计,然后根据数据和统计结果进行系统分析。

二、调查内容与数据与数据分析

调查医学生对语言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我们主要从对语言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生活中了解语言文化常识的途径及语言文化常识的使用情况。从这几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常识了解程度不足。川北医学院作为一所医学院,由于医学生在校学习课业较重,自身兴趣,学校不重视,了解途径少等因素,造成了当代医学生对于传统语言文化常识的不了解。

从表1看出,调查的大部分学生表明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知道传统语言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仅占28.22%。从这些大的方面显示出川北医学院学生对于语言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和认知度不足,需要加强语言文化常识方面的学习。

从表2看出,大学生日常对语言文化的积累情况,大学生由于各种网络语言的使用,而降低了对各种广告用词规范程度的关注度,当代大学生查阅工具的习惯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三、可行性建议或讨论

中国文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而语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1] 。语言文化常识在人类的发展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人们的道德素质得以提升,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因多多加强对于语言文化常识的学习。通过调查和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措施,以增强大学生对于语言文化常识的认知力。

1.学校科学合理的开设语文、文化、语言常识类课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常识,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程度,再者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深度和广度。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场所,也是学生提升,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平台。大学生语言、文学、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是高校培养综合高素质的高层次人才目标的体现[2]。

2.开展丰富的有关语言文化常识类的活动,如办讲座,做宣传等。通过宣传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化的教育。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的语言与各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3]。学习中国传统语言文化对于提高学生爱国意识,扩大中国在世界的文化感染力有很大帮助。

3.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多途径学习语言文化常识。利用大学生学习生活网络化的特点,开设语言文化常识网络课程,增强大学生对语言文化常识的了解程度。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有意识的去了解一些关于语言文化方面的常识,如多看一些有关中国文化历史的书籍,报刊,杂志,或观看网络和电视节目。作为医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的素质文化修养,增强对语言文化常识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川北医学院是一所医学院,是中国西南地区医学院的一个代表。从这个调查反映出的医学生对于语言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还不足。根据数据结果提出的建议和措施同样可以适用于其他医学高校。

参考文献

[1]周雪,张焕香,王盼盼,张宋磊,吴昌佶. 大学生中西方语言文化现状及策略分析――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J]. 中国地质教育,2012,04:158-161.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篇2

【关键词】高中 语文知识 教学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026-01

一、高中语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知识的局限性

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高中语文知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老师的教学方面。由于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比较死板,主要是讲课本知识,没有跟实际联系,教学没有生动性、创新性;二是表现在教育局方面。教育局在编写课本时主要是针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还有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一般一个课本能够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严重与现实生活脱轨,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运用的知识和总结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等都是在高中语文课本中不能找到的;三是表现在学生方面。由于高中生受到高考的压力很大,主要是高考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机械性的教学、学生机械性的学习,这样下去学生对语文越来越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感觉。因此,现在的高中语文知识严重跟现实断轨,影响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也影响了语文所具有的真正价值,教学效果也越来越差。

(二)高中语文教学方式单一、落后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是主要是针对高考而教学,教学的方法比较传统、落后,没有什么创新性。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老师在讲课时基本上就是一块黑板、粉笔,一本语文课本从开始讲到最后,就是那种非常机械性的教学,老师在讲课时起到主要地位,而且涉及到的语文知识完全是课本上的知识,甚至有些高中只讲高考所需要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所运用到的语文知识根本不涉及,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在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指导思想严重不相符,学生学到的语文知识纯粹是应试性的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根本没有什么用处,根本无法将语文知识真正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淡。

二、高中语文知识教学融于生活的措施

(一)拓宽语文教学的资源

我们常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因为在生活中我们能学到最真实的东西,而且有研究表明,一个高中学生两个学期在课堂上说的所有话才跟他在生活中一天说的话一样多,可见生活中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由此可见,将语文教学知识融于生活是多么的重要。生活是一片无限大的“肥土”,只要我们能够将高中语文教学知识充分融于其中,才能使高中语文教学知识茁壮生长,充分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也就会兴趣大增,语文知识也就会越来越多。

语文教学的资源不能只存在课本上,它的资源是非常广泛的,可以说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像我们生活中周围环境、名胜古迹、风俗习惯、、经济文化、时事要闻等等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资源。因此,高中语文老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将语文知识融于日常生活,教会学生要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语文知识中,在生活中学会语文知识,只有这样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可以游览名山古迹、访问名人雅士来将自己的胸怀彻底的抒发出来,可以观察现实的人生百态、生活习惯来加强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可以从黄岩岛、问题中,思考中菲、中日之间的关系,从北方四岛问题中可以看出日本和俄罗斯之间的国际复杂关系,等等这些都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的,因此,只要我们能够将高中语文教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就一定能够提高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

我们要改变老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改变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听课的地位,创建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授课方式,使老师跟学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不平等关系,而是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的价值观,使老师跟学生之间不再是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存在一种朋友的关系在里面,甚至是亲人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老师跟学生之间还要学会相互尊重,学生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辛勤汗水,老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想法、创新等等,使老师和学生真正做到相互尊重,只要这样才能使老师跟学生之间产生平等的关系,学生才会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说出来,认真投入到学习语文知识中,然后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将语文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将生活中的元素引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学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教育,也就意味着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因此,可以说生活的边界跟教育的边界是一样的,生活在什么样的范围你所学的课程也就在什么样的范围。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知识中,一定要有生活中的元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设立生活中情景,将实际生活跟高中的语文教学知识很好的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高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能够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语文的真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定将生活中元素引用进来,使学生的课堂不再是传统的死板课堂,而是跟生活紧密相连的课堂,使教学课堂成为生活的课堂,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真正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质量以体现生活化为最终评价标准

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不应再是单纯一节课讲多少语文知识作为评价这节课堂质量的标准,而是将这节课堂所运用的生活化比率作为评价标准,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能力有很大帮助。因为,生活化在评价课堂质量时是站在最实际的角度去评价的,是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利因素。在实际评价中它具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一是目标具有统一性,评价非常公平;.二是评价标准多元化,注重人性的的发展。

三、结论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将高中语文进行生活化,使学生们在生活中能够很好的学到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篇3

关键词: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高考语文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整体上呈现的倾向是弱化处理,知识动态性、能力上的考查逐渐形成。根据笔者对几届高考学生语文分数的比较分析,凡是超过120分的同学,他们在语文基础知识项上丢分较少至多丢6分,凡基础知识项丢分超过50%的同学,其总分很难到达110分。目前在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安排基础知识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多结合教学内容拓展知识,学生对这种繁琐的基础知识没有系统化的认识,往往是学一点记一点、在整体分类和系统化总结归纳上很难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并且,许多基层高中把高考基础知识的积累放到高三上学期中,利用一个月就复习完了,这就是蜻蜓点水,学生理解不透、积累不足,考试中学生多数是碰运气,分数自然高不了。当下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在题型、内容、形式上不断改革,稳中求变,是对学生发展的时代变化的调整,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基础知识教学与其他教学内容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有效的学习中提高基础知识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之一。

二、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现状

语文基础知识从内涵上来说,具有工具性、传承性、个体性、稳定性特征,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帮助学习者在思维、交流、工作学习中更好地完成相关活动内容,这也是语文作为工具性载体的重要因素。语文基础知识中多是从传统文化中积累下来的,在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中,基础知识是主要的内容基础,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也将成为未来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目前高中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现状分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基础知识教学的重点多是围绕高考考纲考点要求展开,基础知识的广泛性、多变性等特点是当前教学中以高考命题标准为参考的重要因素。语文教材知识零散,在基础知识总结上多是通过单元导语和小结串联较为全面的知识点,这种形式在系统化知识构建上还有很大差距。在教材的练习思考中存在一些比较内隐化的知识点,通过问题思考呈现,这种知识往往需要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积累总结,对这种知识很容易忽略。课程改革在教材编写上也出现很多变化,这种内隐的知识增多,直观展现出来的知识点逐渐减少,对学生探究独立思考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教师知识系统化高效教学的难度。教师在语文基础知识素养上的不足也会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高中语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积累中,偏重知识的针对性,在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泛度上没有较全面的系统的积累,对学生知识运用引导也会有所局限。

三、基于高考基础知识考查的高中语文教学改进对策

1.改进教学理念,注重实际运用

语文基础知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相对隐性的特点,传统教学中的内容逐渐积累成越来越多的语文基础知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也会不断增加。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集中在成语、古诗文名篇名句、文化常识性考查、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等内容上,相对稳定。针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复习进行专题教学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会进行的一项内容,这种教学主要是在题型、内容范围、解题技巧上进行,对基础知识的文化价值教学没有深刻的体现。改进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下的遗留影响,在认识上明确基础知识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将语文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真正落实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构建更为先进的教学体系。例如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第19小题,考点是表达得体,该题的出现就要求一线教师把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加强积累方法的引导

在教与学的问题上,要改变过度依赖高考基础知识考查要求的教学指导,切实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辩证看待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教师在教学引导上给予重视,强调积累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善于观察、归纳总结收获,比如引导学生们在看新闻、读报刊和新媒体时,要注意其中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是否得当。语文教学本身是积累的过程,这种积累是应是学生根据学习兴趣指引积极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在这一认识上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及时更新,不能一味针对高考灌输大量的基础知识积累方法和要求,努力构建师生价值观的共同导向。如在文化常识性知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的教学方法上,一般结合具体文本阅读进行,古诗文的学习首先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翻译文本,其后再做题,在这一形式上应给予重视,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一定的积累,很难实现综合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对文化常识、古诗文文化传统知识在文本中的应用,应进行适当结合实际教学安排进行专题教学,提高基础知识的系统化。

3.完善教学方式方法,注入课堂教学新元素

除了利用传统的早晚读、课前读等积累方式外,还要探索新的方式,比如翻转课堂,网络微课、智能手机积累等。语文基础知识在经典文本阅读中的运用较多,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式方法上的改进,融入新的元素,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基础知识学习现状。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需要深入挖掘文本,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结合当下热点文学时政话题,高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实践。教育立足长远,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体系庞杂,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构建需要不断更新,为基础知识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四、结语

语文教学立足当下,在发展的历程中坚持教育教学初心,为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途径和空间,基础知识教学融于语文教学点滴之中,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观念,教师在语文教学探索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艳.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问题与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2]王广杰.对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考查的反思[J].语文建设,2012(5):56-58.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常识;教学实践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三、文化常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2.任浩之.国学常识全知道[M].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9).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话题与课堂上所讲解内容的主体进行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话题的讨论中,在愉悦和谐的生活化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下面我简单向大家介绍几种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建设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语文知识有广泛的应用,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把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语文知识在课堂上展现出来,把日常生活这个大课堂带到教室这个小课堂里面来,激发学生的W习兴趣,从而实现小学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前创设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利用这些生活场景给学生进行讲解,也可以指定一种生活场景,让学生自己制定内容进行口语交流,把所想要表达的语文知识表达出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文章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定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生活小场景,让学生在思考之后可以自由发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畅所欲言地表达出来,让现实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

二、加强语文生活化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积累语文知识、积累生活。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求每一位学生提前准备好必备的学习工具,如《新华字典》《成语辞典》等等,让学生在学习或者日常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及时翻阅字典或辞典,并对其进行整理和记忆,让语文知识的学习像串铜钱一样,成串成片地进行理解、记忆;日常生活场景的积累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内容的理解,积累学生的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日常生活的认知水平,是学生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写作是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理解以及认知的一个真实反映,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提高学生日常生活的质量方面来向学生展示作文生活化的意义所在,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反映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学生对日常生活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作文写作的深度,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的写作与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结合,让学生写作逐渐变得生活化,让学生把自己对日常生活的积累展现在学生的写作当中。

三、回归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想要真正学好语文知识,必须要将语文知识回归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语文知识的魅力,感受语文知识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的具体观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例如,教师在讲解完《白杨树》这篇文章之后,由于学生对于白杨树所处的环境不了解,所以没办法体会到白杨树的坚韧与不屈的精神以及环境对白杨树所造成的影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与白杨树所处的沙漠环境相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白杨树的成长过程以及生存环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白杨树所处的环境进行参观,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在讲解完文章之后让每个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同时让他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别人会有不一样的想法,可以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文章中的具体人或者事物,如果是他们自己他们会怎么样?让学生们在不断的思考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从中得到不一样的想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现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知识生活化,克服了传统的只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将素质教育完全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只有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生活的魅力,让学生以一种主动乐观的学习态度去进行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维荣.语文教学原理与策略[J].西南师大出版社,2014(7).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篇6

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在此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两个概念,什么是语文知识,什么又是语文技能。

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先生提出的两个全新概念:“宏观语文知识”和“微观语文知识”全面的概括了语文知识的组成,将语文知识划分为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微观的语文知识是指“与语言运用直接相关的、概括了语言运用中某些具体的特点和规律的语言学常识,它能直接指导和制约个体话语行为”。宏观语文知识是指“与语一言运用不直接相关的,关于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语言现代化的语言学常识,它能提升个体话语行为的自觉性”。宏观语文知识和微观语文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语文技能是指语文运用能力。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语文”二字的意义,吕叔湘先生在他的《吕叔湘语文论集》中提到“语文”有两个含义:一、“语言”和“文字”;二、“语言文字”和“文学”。中小学阶段的语文取第一层意思。吕叔湘先生还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关于语文教学》,强调“语文的性质是语言和文字的关系,语文教学是使人们学会一种语言的过程。”语文是一种交际的工具,学习、工作和生活都需要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最终要落实在日常的实践中,这种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能力就是语文技能。应该说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那么,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前文我们提到过,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关系。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对周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观察,很多老师的教学重点都放在了语文知识的讲解上,具体说应当是放在了微观语文知识的讲解上,比如讲字词、讲语法、讲修辞、讲逻辑、将内容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应当说微观语文知识的学习还是有其自身重要作用的。首先,语文知识帮助扫清阅读时的文字障碍,同时提供写作需要的字词句的相关知识,并有助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同义词、近义词的比较,能够提高学生的分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语法的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细致、深入的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再有,我们借助语文之手引导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欣赏祖国语言,热爱祖国语言。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宏观语文知识与微观语文知识共同丰富并深化了语文的内涵,扩大了语文知识的范围,将语文知识的教育与学习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习语言不只是学习一套知识;语文知识与语文运用相比,语文知识是次要的,语文运用是主要的。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一个人清晰、准确、利落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语文运用能力当然并不仅仅只依靠语文的课堂学习过程获得的,但是在吕先生认为语文课在这方面的作用却特别重要,我们的语文技能恐怕主要还是通过语文课上来培养。在语文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人们不应当也不能仅满足于“学会了一般的语音、语法、语汇、而应当进一步提高修养,特别是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分析理解的能力。要动脑筋思考。”语文知识的学习是语文技能获得是必经之路。

最后,如何正确处理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关系呢?其实,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吕叔湘先生认为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这就明确了,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教什么的问题,语言和文字并重。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还是常常出现重文轻语的现象,“只注重文字的学习,不注意甚至是不理会语言(口语)的学习”。有的人还有这么个习惯,看书时嘴里念念有词,不念就看不下去,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连看报也得念。放声念在小学阶段是需要的,渐渐地应当改掉,要不念就能看下去,而且要快,能一目十行。所谓一目十行,不是这十行有五百字一眼都能看到记住,这是不可能的,而是对十行字大概讲些什么,一下子能把主要内容抓住,这个功夫就得训练。”我们很多教师对这样的训练没有概念,不只在当时,就是在当下,这样的阅读训练也是非常少见的。而且我们很多老师杀鸡取卵,追求一节课的进度,忽略这一环节在学生一生中的重要作用。甚至,有些老师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阅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只有对浏览、略读、精读字面上的理解,自己都没有运用过,那就更不要提训练学生这方面的技巧了。这一点,吕叔湘先生不止一次的强调“略读、快读能力要培养,因为生活上需要。”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速度提高了,得到的信息自然就增多了,读一本书的时间少了,学生读的书也就自然多了。这样至少就不会总有家长抱怨,现在的学生读的书太少了。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自然也就提升了,这些都是有连带关系的。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应该各占多少呢,或者说他们之间孰轻孰重?吕先生曾给出过明确的答案:“学习语言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不是传授语文知识”,“语文运用和语文知识比较,语文运用是主要的,语文知识是次要的。”在吕先生看来,在语文课上,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要占大块时间的,语文知识的教授占少部分时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知识是不可忽视的,但我也不赞成那种特别重视语文知识的讲解,满堂灌,讲得比教学目标规定的还详细的做法。我认为,语文知识不但要成系统成体系地传教授给学生,而且要与语言训练相结合,不可拆分出来单独讲解知识,这样做只能事倍功半。我们在强调语文知识系统性的同时,也总同时强调知识不在于讲得多还是讲得少,切忌在课堂上填鸭式的硬灌输,我们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把语文知识渗透到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去,让两者互相渗透,一起提升。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篇7

【关键词】 文化背景 口语交际 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英语教学必须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开展听、说、读、写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学到最基本的英语知识,具备最基本的英语口语交际和英语社会交往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下列两种英语实际运用知识:(1)英语基础知识,比如英语单词、语法、句型等;(2)英语口语交际知识和英语口语交际规则,即欧美文化背景知识。事实证明:当学生牢牢掌握了上述两个方面的知识后,才会充分发挥其英语的社会交际功能。

1.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语言与文化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孪生姐妹。学生如若对英语文化背景不了解,就无法正确理解英语,就更谈不上正确运用英语开展交际活动。例如,到欧美留学的许多中国留学生,均掌握了非常丰富的英语词汇和非常准确的英语语法。可是到了欧美国家,却无法与外国人进行正常的口语交际活动,或在口语交际中Chinglish(中国式英语)频出。究其根源,是因为他们不具备最起码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在校初中学生学习英语,原本就不具备英语社会环境和英语文化环境,况且缺少社会阅历,缺乏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要想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就必须在授予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再授予学生英语交际规则、英语交际知识、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例如,可以在讲解英语课文内容的同时,有意无意地告诉学生:在欧美等国,人们认为13这个数字非常不吉利而对之非常忌讳。也正是出于这种忌讳心理,在欧美等国的宾馆与高层建筑中,既不存在13层楼,也不存在13号房间,12之后就是14。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是其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培养学生在与对方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根据文化背景、语境、话题等说出恰当得体的语言。

2. 在英语阅读理解中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2.1 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推断文章的诸多未知信息

英语阅读理解具有多层次性与多元化特点。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扫除阅读障碍既需要具有大量的词汇储备,更需要从文字阅读的层次上升到理解的层次。高层次的英语阅读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厚重的背景文化知识的了解之上。唯有如此,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才可以做到流利与晓畅,才能够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因为,作者在创作阅读文本时,对于某些他认为是众所周知的信息便会惜墨如金,对于某些不宜直接表白的信息,往往会采用比较含蓄委婉的手法来表达,有时作者还会将深刻的含义隐藏于文字的背后等。如此,则在无意中给学生设置了程度不一的阅读理解障碍。而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与文本创作相关的背景知识推断文意,可以有效地排除上述阅读障碍。

2.2 背景知识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提高英语言语的应用能力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学生具备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综合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因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即为言。学生只有熟悉并掌握西方比如英国、美国等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才能迅速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与英语交际能力。以阅读理解《A Freedom Fighter》为例。学生如果对美国的黑人运动与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等毫无所知,美国黑人因为 “公交车事件”而罢工和与游行的行为就无法理解,马丁・路德・金会发表《I Have a Dream》演说的动机也就无从知晓。

可见,阅读理解英语文本的障碍多种多样:既有来自语言层面的障碍,又有来自对西方诸如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文化背景缺乏了解而造成的障碍。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文本背景知识的介绍,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背景知识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巨大作用,鼓励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关注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为多层次地理解阅读文本、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高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篇8

要选择,首先要有标准。根据语文教育界的研究成果,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我们以为起码应有以下四条标准:(1)合目的性,(2)经济性,(3)可接受性,(4)民族性。

有了这些标准,仍不能确保选择到适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知识。面对繁丰复杂的语文学术资料,还要善于分析,善于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选择。

一、语文知识领域之间的选择

语文知识领域之间的选择,即在知识所属类别之间的选择,这是横向的选择。习惯上把这些领域分为语、修、逻、文,或字词句篇。从现代语文学角度观察,语文知识有以下领域(类别)及其子项目: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

文章知识,包括立意、选材、剪裁、章法(结构)、技法(表达技巧)和常用文体的特点等。

文学知识,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的特点、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等。

阅读知识,包括朗读、默读、速读、精读、略读、笔记、提要、利用工具书等。

逻辑知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同一律、排中律和矛盾律等。

根据经济性和可接受性两条标准,我们首先舍弃逻辑领域的知识。尽管逻辑是思维科学,对听说读写有很大的益处,但是语言和文章知识完全可以取代它。用词准确即概念明确,句义符合事理即判断正确;语言连贯周密和紧扣中心即符合同一律、排中律和不矛盾律。逻辑知识又难教难学,所以在目前中学语文知识体系中不应有它的位置。

根据合目的性标准,我们认为应该加大语言、文章和阅读知识的份量,让文学知识占有较少的份额。因为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主要指适应公民工作、学习、生活的能力,重在实用。二十世纪以来的语文教育大趋势是注重实用能力的培养,而把提高素养放在较后的位置上。另外,文学知识中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有直接作用的项目,文章知识已将它们包括在内,除去这些共同因素,余下的只有提高素养和利用闲暇时间的作用。因此,文学知识要教,但要简单,量要小。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语言教学,语言知识在中学语文知识中应占较多的份额。但这个领域中的子项目对培养语文能力的作用不尽相同。根据合目的性和民族性的标准,文字知识应是重点,尤其是字形和笔顺知识,对于写好字和利用工具书大有帮助,此外,还可以使学生理解汉文字的特点。修辞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中学生学语文以训练为主线,理解与评价别人的言语作品,自己的说和写,都要以言语规则(修辞原则)为指导,因此修辞知识在语言知识中应该占最多的份额。修辞知识有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个分野。由于中学语文侧重实用能力,所以又应侧重用词、用句的知识,而应把常用文体和日常交际很少用到的修辞格式的知识放在次要的位置。当然,根据民族性的标准及有用的标准,一些重要的特别是有民族特点的修辞格,如比喻、对比、对偶、仿词、拆词等还要介绍得详尽些。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这类知识的子项目不多,过去和现在的课本所选的项目也大体适宜,只是“词汇意义”部分似嫌单薄,应补上“适用范围”义、语体色彩义,这样才于使用词语有大的裨益。

值得讨论的是语法。在中学语文科教不教语法,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历来有争议。语法是造句的规则,按理说十分重要。但是正常儿童在十岁左右已经感性地、不自觉地掌握了这种规则。能听懂别人的话,也会判断是否符合语法,还会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就是说具备了母语的语感。但是要这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又十分艰难。这个事实说明本族语者懂语法认识,不懂的是语言学家描述的语法;也说明学习后一种语法对提高听读说写能力帮助不大。不过中学生还得学习书面语,它跟口语有细微差别,而他们原先懂的是口语语法;(2)还要学修辞,语法是修辞手段之一;(3)还要学外语,将两种语法比照着学,效果会更好,靠感性的语法知识是无法比较的;(4)掌握一点母语语法知识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知识素养。所以学一点基本的、浅层次的语法知识还是必要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九年义务教材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

语用知识是关于如何解释话语意义的知识。由于阅读和修辞知识也有类似的功能,只要在这两个领域里增加相应的内容,完全可以替代它,所以不宜引入语用知识。

文章知识在中学语文知识体系中和语言知识有同等重要地位,应占较高的份额。这里的文章指常用文体和实用文,也包括文学中的散文、杂文。中学语文主要培养这些体类文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这个领域的子项目中,以往和现在的教材注重文章的结构方式和表达技法。这是不够的,应增加立意、选材、剪裁和各类文体语言运用方面的知识。如此,对读与写才有适切的指导。

中学语文教学占用课时最多的是阅读教学。上述各领域的知识都对提高阅读能力有帮助,但为了发挥阅读对其他语文能力的辐射作用,还应向中学生介绍阅读自身的知识。其中主要项目有:朗读的重音、节拍、语调,默读的视幅、视距、思考的内容和方式,精读的解释词语句的语境义的规则、评价作者和课文的标准,精读和略读中概括段意和篇意的方法、提要和笔记的要点与方法,速读的方法等等。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知识要从四个领域的学术资料选择,它们所占的位置及在知识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多寡应是:

语言知识、文章知识、阅读知识>文学知识。

各领域的子项目的位置及其知识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多寡应是:

语言知识:文字、词汇、修辞(消极修辞>积极修辞)>语法、语音。

文章知识:立意、选材、剪裁、章法、文体>技法。

阅读知识:默读>朗读,精读>略读、速读、笔记、提要。

二、知识体系结构内部的选择

这是深入某一知识领域内部、按知识的复杂程度进行的纵向选择。

最早提出知识体系结构这一说法的是美国人加涅。他认为,知识体系象一个“金字塔”结构:塔底层是事实性知识,即具体事物,具体现象;中间层是概念知识,分为两级,即抽象程度低的具体概念和抽象程度高的定义概念;上层是规则知识,也分两级,即初级规则和高级规则。并认为这也是人们知识学习的次序。①近年又有人提出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与加涅学说大同小异。

加涅的学说对选择语文知识很有价值,使我们在知识领域之间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又从领域内部和知识复杂程度角度进行选择,从而使中学语文知识体系成为优良体系,更好地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服务。依据上文提到的四条标准,我们认为,中学语文知识应以现象知识和规则知识为重点,大多数概念知识只需要掌握到具体概念程度,极少数要达到定义概念程度。

(一)现象知识

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接触并记诵足够的典型的语文现象,语言的、文章的和文学的。因为:

首先,任何学习都自接触现象开始,语文学习自不例外。特殊地说,语文学习接触的现象比别的学科要多得多,并且要熟读、记诵其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积累足够的字词句,以为听说读写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第二手的说写材料和间接的百科知识。

其次,沉浸于语文现象之中,习见习闻,耳濡目染,加上典范现象吸引学生模仿,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会形成一些语文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接触语文现象,不但是读,也包括听说写。再次,为学习概念和规则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了丰富的典型的现象,会顺利地认识现象里蕴含的理论,语言的,文章的和文学的理论。

因此,应该把掌握现象知识放在较高的地位上,掌握了现象等于掌握了语文知识的一半儿,不仅仅是开了个好头。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强调熟读、记诵、多作,应该继承这个好传统。

(二)概念知识

掌握了足够的各个领域的语文现象,将它们分类,含有共同基本属性的集合便是概念。概念被称为知识的细胞,是知识体系结构的中坚部分,中学语文科也是如此,各个领域也有相当数量的概念。但语文科的概念是否也像其他学科那样,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事物的本质,达到定义概念的程度呢?我们认为多数语文概念只要达到“具体概念”程度,即半表象半抽象的程度即可。

对概念的认识,当然越深刻、精细越好。问题在于中学生受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很难认识到这种程度。例如“名词”,许多语法学家反对从意义上而主张从语法功能上揭示其内涵,说它是“能受数量词修饰”“不受副词修饰”、“能用在介词后边”、“经常用作主语和宾语”的词。但稍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初一学生很难接受这个定义。所以人教社编九年制义务教材坚持从词的意义揭示名词的内涵,说它是“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这还是一百多年前《马氏文通》的认识,在今天语言学家看来是不完全、不适当的。但却符合中学生的认识水平,他们易于接受,并且凭借这样的认识,形成名词的概念,能够辨识汉语中大部分名词,分析它在句子里充当的语法成分,这也就足够了。语文科里的其他概念也作如是观。尽管是科学概念,却不象语文学家那样描述它,能让中学生认识某些基本属性,或某些特殊属性,形成“具体概念”,甚至象日常生活中认识牛、菠菜、计算机那样,形成日常概念那样的概念,也未尝不可。只要学生掌握了足够的某类语文现象,经教师指点,很容易形成相应的概念。这也是我们重视现象知识的原因。

但是,那些常用的或对后继学习迁移作用大的概念,如形声字、词序、比喻、对偶、映衬、总分总结构和并列、偏正等语法概念,则要教得深一些,细一些。

(三)规则知识的选择

规则、亦称法则、准则、原则、原理、规律等,有的被表述为“要求”和“注意事项”。加涅说的初级规则指的是小规律,如比喻对喻体的要求;高级规律则指的是大规律,如修辞原则。

从功能上说,规则“一般是关于如何做才正确的知识。”教育学家和有真正灼见的语文学家都非常重视这个居于“金字塔”顶端的知识的教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懂得基本原理使学科更容易理解。”培养智力技能的学科,“本质上,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观念可以用作认识作为原先所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这一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熙说:“学习语法,把一些基本术语弄清楚是必要的,但懂得这些术语的含义并不等于就懂得语法……语法是造句规律,学习语法主要是为了掌握这些规律。”两个不同领域的大学者,不约而同,都认为普通人学知识,重在掌握规则知识。可是在我们的语文知识教学中,却重概念,重术语,轻规则,轻规律。各种练习包括课堂讲授,常常是引导学生辨识现象属于哪种概念范畴。这也许是目前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症结。

规则知识在语文知识各个领域都有。语音中的拼写规则、“一七八不”变调规律、语气词“啊”的音变规律,文字中的笔顺规则、构造规则、笔画和部件的配合关系、用字规范化原则、语法中的词语组合要求,具体词语运用的特殊要求、常见语法错误的规律,修辞中选择与锤炼词语的要求、句式选择的要求、各种修辞格运用的原则、语体对语言的要求、修辞总原则,文章中的立意要求、选材的标准、安排结构的原则、文体对材料和表达方式的要求、修改文章的原则,阅读中确定朗读重音等规则、默读的要求、释义的原则、欣赏评价的原则、笔记的要点、速读的方法,等等。

我们认为,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文现象、粗知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加大原则知识的教学力度,不但在阅读中教,而且在听说写中教,不但要理解,而且重运用,那么语文教学将为之改观,教学质量会明显提高。

在迁移理论有一个著名观点,即对规则的理解是训练迁移的最重要手段。语文教育界过去有个公式:知识+训练=能力;更有用的公式是:规则+训练=能力。学生理解了汉字笔顺规则、笔画和部件的配合关系,会把字写得工整匀称;懂得常见语法错误规律,说写会减少错;按修辞原则使用语言会说写出确切、连贯、得体、简洁的话语,按释义规则去解释课文的词句段篇的意义,会更准确周严。总之,掌握一类规则,经过训练,就可以形成相应的语文能力。所以加强规则知识教学,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加强规则知识的教学,又充分体现了语文科人文性的一面。人文学科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批判精神、价值观;在方法上引导对学生揣摩、体验、讨论、领悟、欣赏与评价。在多数情况下,学生揣摩和领悟的是“道”,即语文表达方面的道理及人生哲理,实际上就是语文规则和社会规则。欣赏评价要有尺度。在课堂上虽然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各执己见,但最后还要在求大同存小异的前提下,采用社会公认的尺度,而这个尺度还是语文规则和社会规则。这样,如果教学方法得当,学生接受规则的过程也是培养批判能力、批判精神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对立的统一,二者的结合点便是规则知识的教学。这样的语文教学吸取“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长处,又避开各自的缺陷,摆脱了近几年忽彼忽此的困扰。

注释:

①转引自万云英主编《学校教育心理学》第21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②诸大建《科学知识体系的球状结构》新华文摘.1993.5。

③熙《语法讲义》第37页.商务印书馆.1982;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第325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④羽正义主编《学习心理学》第152页.吉林出版社.1989。

⑤⑥布鲁纳《教育过程》第12-1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