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8篇

时间:2023-12-29 10:36:53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点

篇1

2011年,教育部向社会公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笔者以《标准》为参照,从学科特性角度对小学科学教师在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诠释、细化。

一、《标准》的框架结构

《标准》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的梳理和规范,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知识与能力坐标,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标准》设置了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每个维度下设若干领域,共涉及13个领域,每个领域又设了若干“基本要求”,共58项基本要求。具体结构如下:

二、基于《标准》的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质要求的学科诠释

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部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中,有些是传统教育教学中已强调的,有些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赋予了新的内涵、要求。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小学科学教师既要符合教师的共性要求,又要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特殊要求,才能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

1.“专业理念与师德”要求

《标准》在基本内容“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厘定了合格教师的道德坐标,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提出了18条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师德为先的理念。《标准》对小学教师专业情意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1)对待职业方面,小学科学教师对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的认同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现阶段小学科学课被边缘化、不受重视比较普遍,小学科学教师兼任者较多,但小学科学教育独特的育人功能、科学素养提高对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教师对自我从事科学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将显著地影响到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2)对待学生方面,要将“关爱”“尊重”“懂得”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标准》中要求教师“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科学教学中,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在体现在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中。

(3)对待教育教学方面,要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科学。《标准》中“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的要求涉及到教师的育人观、学生观、师生观等。对小学科学教师应突出体现在要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科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出发点,尽力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把科学课堂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

(4)对待自身品行方面,要注重修身养性与人格修炼。《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行为方面和心理健康的诸多要求,体现了对教师“内外兼修”“为人师表”的殷切期盼,这些要求是由教师的劳动特点和承担的职责所决定的。

2.“专业知识”要求

知识储备是小学科学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国内有学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可以分为: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本文结合《标准》中小学生发展知识、任教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的内容及科学课程特点阐述对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具体要求。

(1)充足的小学生发展知识。小学科学教师要具有“读懂儿童”的意识,必须了解小学生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的特点,科学地去剖析、研究儿童到底是怎么学习科学的,他们理解的科学是什么样的,他们已有的科学经验等,这是教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前提,是进行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主要依据之一。要善于把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与科学探究过程规律有机融合,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概念的引出应以具体事物作为参照物,从感性认识中引导小学生进行情感、价值体验,从而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

(2)整合的小学科学知识。小学科学课程综合性的特点要求小学科学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还应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贴近生活的科学知识,了解科技发展史、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科技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深刻认识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概念、思想和方法,了解当代前沿科技、本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课程资源知识。

(3)系统的学科教学知识。小学科学教育具有科学性、启蒙性、儿童性等特点,使得它不同于幼儿和中学的科学教育教学。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通晓并熟练掌握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这是将教师的教学-由经验水平提高到科学水平的前提条件。小学科学教师既要丰富自身的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及科学实验与科学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科研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科学教师还应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内涵、发展史、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理念,不断总结、积累前人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经验,只有运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4)广博的通识性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丰富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艺术学和人文科学、语言等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科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才能够做到“两点”:一是适应小学科学教育以科学主题组织的体系,有助于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客观现实世界,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探究兴趣和需要;二是为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科学教师在头脑中形成打破学科界限的知识网络,有助于自己更好地理解教育学科知识以及更好地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

3.“专业能力”要求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对小学科学教师,这些能力要求可具体表述为:

(1)教育能力。指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是体现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特殊性的一项能力要求。《标准》明确提出要“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合理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这意味着作为小学教师队伍中一员的科学教师无论是专任还是兼任教师,能够做到“两点”:一是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崇尚事实、强调证据、合作精神、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思想教育;二是能够做班主任,能够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进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2)教学能力。《标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以教学能力为中心。教学能力涉及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策略与方法以及教学情境等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主要涉及分析和领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能力、解读和整合教材的能力、了解和判断学生学习准备性和个性特点的能力等。

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程序、方法、内容等事项的创造性本领。小学科学教育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小组合作和汇报、野外观察、访问和社会调查等教学组织形式,善于整合和开发课程资源。

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科学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操作能力体现于两方面:一是实验能力,这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特点,涉及设计实验、示范操作、制作教具、实验指导等;二是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因为科学课堂上经常会进行探究实验、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会出现各种突发事件,不确定性强,需要科学教师能够进行灵活而恰当的处理。

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科学教师要对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作出及时、准确的评价,以调控教学进程。

(3)沟通与合作的能力。《标准》对小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人际沟通、人际合作提出了细致的要求。沟通与合作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科学教师必须能够有效地与学生交流,与同事、家长、社区等沟通与合作。《标准》在人际沟通方面明确提出小学教师要做到“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善于倾听”“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在人际合作方面提出教师要“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等。只有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才可能有效地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同事分享经验和资源,有效拓展科学教学资源。

(4)反思与发展的能力。这一能力领域的提出,是对全球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要求的回应。如何生动、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实验活动、如何将贴近儿童日常生活的事件融入科学课中、如何进行科学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小学科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些问题认真地反思和总结,主动对教育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

篇2

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首先是基于对教师专业地位和特性的确认。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教育虽然也是基础教育,但与学前教育、中学教育有不同的特点;小学教师虽然也是教师,但与其他类型教师有不同的专业特性。小学生成长的特殊地位、特殊规律和特殊需求,需要小学教师形成不同于其他教师的专业态度与行为、专业知识与能力。因此,“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基本前提。

分析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必须以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为取向,主要包括专业道德(或称之为专业精神、专业情意)、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此,《专业标准》从三个维度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进行了细致、专业的梳理和规范,进一步凸显了小学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

小学教师专业理念的先进性与师德的崇高性。小学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专业理念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在教育实践中,师德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师生关系展开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的情感问题,也就是要关心、热爱学生,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小学生的依赖性和向师性等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理念的先进性与师德的崇高性主要表现在特别有童心和爱心,最重要的是对儿童的感情和热忱以及个人的道德品质,还有正确的教育理想和信念以及对教育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因此,《专业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4个层面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大到献身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小到个人修养、言谈举止,蕴含着对小学教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和教育理想与信念的培育。特别是在对待小学生的态度方面,本着“爱是小学教师的灵魂”这一理念,着重要求小学教师“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并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将师德作为首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

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小学教育为小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根据小学教育基础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小学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不同于其他教师,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综合性。小学教师不一定要求掌握某一门学科的高深知识,不要求成为某一门学科领域的专家,但要努力成为通晓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知识以及在音体美等方面有一定特长的综合性、全能性的人才,成为儿童教育的专家,如斯霞、霍懋征、李吉林老师等。

因此,《专业标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4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小学教师在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和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基于小学教育综合性的特点,《专业标准》还特别要求小学教师关注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少先队活动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小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性。小学生的认知、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形象性特征,容易受外部具体事物的影响。他们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兴趣,便可以直接转化成推动其介入活动的内在动力,主动、积极地发展自己。小学生对教学活动外在表现的兴趣远远大于对教学内在内容的兴趣,因而,对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现代教育技术以及音体美技能的要求,比中学、大学教师更为全面。

《专业标准》从教育教学设计、组织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5个层面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如根据时展的需要,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整合应用到教学中”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如增加了体现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特殊性的一项新能力要求,即“合理设计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少先队活动”;针对小学教育的特点,小学教师要“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这是《专业标准》中对小学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

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是通过专业教育、终身学习、自主研究和专业发展获得的。因此,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要依据,“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切实提高小学教师培养质量。

1 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贯彻实施《专业标准》,小学教师的培养要始终坚持“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学生为本”就是以“儿童的发展为本”,这是小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小学教师要“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师德为先”既是《专业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也是社会对教师的普遍要求,更是实现“学生为本”的必要条件。要“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小学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要求,也应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小学教师应当“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完整的培养模式应包括纵向学习时限模式和横向培养过程模式两个方面。从纵向时限模式看,目前我国培养本专科小学教师的模式有: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以及“5+2”、“2+4”模式,高中毕业起点的三年制专科、四年制本科等。在这些培养模式中,“5+2”模式虽然是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有效模式,但这毕竟是一种过渡模式,随着小学教师本科化的推进将会逐渐被其他培养模式所替代,而“2+4”(或“3+4”)模式是值得推广的培养模式。实践证明,以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的小学教师培养卓有成效。因其年龄小,可塑性大,可以培养掌握艺术技能的适合小学教育的教师。在最近举行的江苏省首届师范生基本功大赛中,一些高中起点培养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师资的本科院校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明显不如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师范生。

当下,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师范院校的生源质量也将会得到有效改善。在此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优化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在学科方向上主要有综合型、大文大理型、先综合后分方向、分方向(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现代教育技术)等4种。根据小学教师专业知识综合性的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及小班化教学的趋势,需要积极探索本科学历小学教师全科综合培养模式,即由高等师范院校专门培养的、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科知识和能力结构合理、能承担小学阶段国家规定的各门或多门课程教学工作的小学教师。如我国台湾地区文化课实行包班教学,称为级任教师,音体美等技能学科的教师称为科任教师,担任一个年级的学科教学任务。我国小学的师生比与国外差不多,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难度就在于缺乏全科型师资。2012年年底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完善小学教师全科培养模式”的要求,并将进行改革试点。这几年,我国的湖南、山东、浙江等省已开始探索培养全科小学教师,值得借鉴。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大学文化基础教育与教师专业养成教育相融合的综合培养模式,既要注重学生在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方面的发展,更要注重未来教师气质的培养和文化熏陶。

3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是师范院校建设的根本,学校的水平和地位取决于其学科水平。师范院校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专业结构调整为指引,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目标,依托学科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小学教师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不同于培养中学教师的各个学科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不是单一的任教学科或教育学科,而是由多种相关学科共同支撑的。

小学教育专业应将初等教育学以及小学各科课程与教学论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师范院校的学科优势,增强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初等教育学是彰显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支撑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础理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应当从研究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特点人手,立足于儿童心理学、儿童哲学以及小学教育特有的养成教育理论,探寻初等教育自身的内在逻辑和丰富的实践智慧,以此增强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意识,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队伍。要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促进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强化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教学是中心的意识,不断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课程方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修改完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开放兼容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把教师教育融入当地的基础教育,实现小学教师培养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零距离对接。改革传统的小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取模拟课堂、现场教学、情境教学、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增强师范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教育课程在广义上包括教师教育机构为培养和培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所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或称“教育专业课程”),而目前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专指教育类课程,因此要根据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培养模式,抓紧研究制订小学教育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便于学要求与开展教学质量评估。

教师职业是实践性职业。在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更要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为小学教育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过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优秀小学教师。要坚持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高度重视教育实习实践环节,建立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和优秀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教育实习制度,实行“双导师制”。要落实师范生到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制度,以“临床教学”作为教育实习的基本模式,使师范生真正融入实习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其职业情感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5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要根据《专业标准》要求,通过加强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要坚持培养与引进兼顾,教学与科研并重,加强高端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要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

篇3

唐松林和徐厚道(2000)认为教师专业素养包括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三个方面。他们在强调知识和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同时,对非智力因素的观点却各有侧重。例如,叶澜从思想认识视角强调了教师的教育理念;艾伦则强调了教师的人格技能。唐松林和徐厚道则从精神动力角度强调了教师的专业精神。从本质上看,这些针对教师专业意识方面的观点可以概括为情感态度维度。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在逻辑上可以概括为情感态度、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三个维度。其中,情感态度素养是专业素养形成的动力;专业知识是专业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教育能力则是专业素养发展和提高的核心。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重要力量,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素养体系的构建需要在情感态度、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方面突出其基础教育的特点。尤其是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综合性特点,构建高职语文教育的专业素养更需要体现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殊性。

(一)情感态度素养专业情感态度是一种外在于专业知识的价值观、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它是专业素养中的非智力因素,伴随教学过程的始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在入校时往往对本专业的认识不足,缺乏职业理想和专业信念,因而对进一步深入学习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在动力不足,这使得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一名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有真情、有热情、有激情。因此,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情感态度素养首先体现在专业理想和专业信念方面。对基础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其最重要的专业品质,如对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认知、职业幸福感,对语文学科及语文教学的情感认同,浓厚的兴趣投入,对少年儿童的热爱,以及对其身心发展特点的科学认知和对少年儿童的责任心,平等、宽容和尊重的态度等等。这种情感态度素养还体现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开放的思维方式,以及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健康的文化心理和良好的审美情趣诸方面。

(二)专业知识素养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文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小学语文教师既要有精深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又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吸收各学科精华,形成以专业学科知识为核心,与其他学科知识关联整合、纵横交织的知识结构。中小学语文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知识的建构者,其角色要求促使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唯此才能内生出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专业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博”和“渊”两个方面。“博”是指知识的广度和综合度。基础语文教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包含政治经济、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科学艺术等等。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有专业素养的未来语文教师,要沉心静气,博览群书,对包括科学、艺术等在内的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不断拓宽知识的广度,强化知识的综合度,做到博学。“渊”是指语文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厚度。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对本学科相当熟悉,具备包括语言学、修辞学、文学、文艺学等在内的基本语文学科知识,并能够对这些知识真正内化与善用。专业知识素养的熏陶渐染、逐步养成,是形成语文专业素养的基石。

(三)教育能力素养教育能力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它是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素养主要包含语言文字能力、语文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首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除要练好“三字一话”基本功,还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及语法、修辞、感悟能力等等。其次,必须具备较强的语文教学技能,要注重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技巧的熟练掌握,具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及开拓创新能力等,使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第三,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教书匠”,而应成为专家型教师。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素养,必须强调其科研意识、知识和能力要求,即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中小学语文教学规律、探讨教学实践的能力,进行教育现象的反思和教育实践创新的能力,以及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和论文撰写的能力。

二、专业素养的培养

专业素养的生长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树立全新的培养理念,构建培养体系,强化实践教育,将专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高职师范教育阶段,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历经熏陶、学习、积累,内化养成,在三年的高职师范教育中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一)独特性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教育专业,既有与其它教育专业相似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从性质和特点看,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基础语文教育、服务于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专业。因此,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要根植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土壤,符合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同时建构有异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策略;要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的理性主义教育惯性,引进和培养“双师型”师资按照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开展教学,避免把高职专科教学当成普通本科教学的压缩版。在情感态度素养方面,要早期介入开展学生情感兴趣素养的独特性培养。致力于培养学生热爱语文教育的职业兴趣和情感,是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科教育类课程的重要任务。要在学生入学即开始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素养,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小学、中学,与少年儿童建立情感联系,使学生有一颗童心,懂得童趣,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相处;同时,还要与中小学教师建立起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这些都是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情感和兴趣的有效途径。在专业知识素养方面,要强化儿童文学艺术素养的学习。丰富深厚的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要特别强调其文学素养中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学习、体验和感悟。学生要能够转换角色投入其中,通过儿童文学作品获得与少年儿童的心灵沟通,与孩子在教学互动中产生共鸣;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科学艺术等各类学科知识素养的培养。在教育能力素养方面,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合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深情并茂的朗读能力、生动激情的口语表达能力、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调节能力、情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等等。

(二)全程化培养专业素养需要通过长久的修养和训练,使之在学生身上自主地、持续不断地养成。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是一个历经形成、发展和提高逐步积累、逐渐完善的过程,应分年级、分层次、分阶段渐进式培养,并贯穿于整个三年的教师教育过程中。在情感态度素养方面,学校可建立一批有长期教学合作关系的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使中小学校园成为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另一个课堂,让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同时也经历中小学校园的熏陶。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即深入中小学,在高职教育三年的时间里始终与班级保持稳定的、紧密的联系,成为班上的编外教师或辅导员,与中小学生成为朋友,培养深厚的情感,共同成长,使其真正发自内心地喜欢孩子,热爱基础教育事业。在知识素养方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延伸。例如,可以采用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法实施名著阅读计划,帮助学生阅读文史哲及教育学科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经典书籍,以陶冶性情,提升人文素养。在教育能力素养方面,实践教育是学生完成从简单到综合、知识到能力、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中,实践教育应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要确立全程实践教学理念,强化教学实践,将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高职师范教育阶段,使理论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相辅相成。为实施好全程培养计划,学校在新生第一学期就应把中小学教材、课标等发到学生手中,要求他们充分、深入地通读、熟识、吃透教材,使学生到学业完成时,可以做到像一个老教师那样信手拈来,为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职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融合性培养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以总目标为统领,融合三年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和活动编排,改变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分离的培养模式,促进各学段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的相互渗透融合。首先,要在知识积累的广度与深度上融合,把握好各学段的梯度,通盘考虑,前观后照,相互呼应,螺旋上升,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情感和知识素养。其次,要在学习和运用上融合,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养成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所需要的专业素养。第三,要在培养模式上融合,遵循开放多元的原则,构建全方位、全员、全程培养体系,使统一要求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语文学科知识与综合知识相结合、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化的校园,在一个浓厚的语文教育环境和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和提升专业素养。高职师范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既要突出师范性,又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明确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才能办好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小学语文教师。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 《学校体育学》课程 改革

《学校体育学》课程在体育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对体育师范生教育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国考”背景下,《学校体育学》课程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国考”要求结合起来,探求如何更好地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一、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的许可证。从2015年开始,师范类学生需要和非师范类学生、其他社会人员参加全国认证考试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将和其他非师范生一样,参加统一考试,以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用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模式被打破。

教师资格考试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2011年在湖北和浙江省试点,2012年新增河北、上海、海南、广西四个省份,于2013年8月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2013年又新增安徽、山东、山西、贵州四个省份[1]。2015年7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以教师司〔2015〕3号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教师资格证实行全面改革,全国实行统一考试,且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2]。此次改革,有以下方面特征:(一)笔试部分内容包括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小学只包括前两项),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和模拟上课方式进行。笔试内容强调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面试侧重实践能力。(二)对已取得教师资格的进行5年一次的资格审核,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和师德建设。

二、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内容结构与特征

(一)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结构

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由考试目标、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试卷结构与题型示例四个部分构成。考试目标中体现了中学体育教师资格考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采用了“掌握”、“运用”、“了解”、“合理制定”、“明确”、“合理选择和运用”、“恰当运用”、“具备”等动词进行表述,清晰地说明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的把握程度[3]。考试内容模块部分从学科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明确、具体地说明。大纲中规定中学体育教师申请者首先应具备较好的体育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体育与健康教学知识与运用包括体育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涉及体育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及评价,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学科(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二)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试卷结构

试卷结构中体育学科知识与能力所占比例为55%,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分别所占比例为16%、20%、9%。学科知识侧重于客观题,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侧重于主观分析运用能力[3]。说明此次考试大纲更加注重考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体育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特征

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紧密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注重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学生运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考查。大纲明确规定学生熟悉《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能够运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考试大纲对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技能提出较为全面具体的要求,注重对学生体育基本教学技能的考查。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对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进行梳理和分析,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策略、安排教学过程,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3]。中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给予学生充分展示其对体育课堂教学把握与理解的机会,从多维视角考查了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和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三、《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方向

(一)以“学生为本”、“国考为准”,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学》是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随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推行,如何把宏观理念和目标落实到实践方案的设计与操作是《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思路[4]。“国考”考试大纲对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能力提出较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学校体育学》在“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时应结合“国考标准”,“以学生为中心”,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注重案例的选取与分析,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一至四的教学参考书,给学生的课外拓展学习留下空间;应整合《学校体育学》与《体育教学论》的交叉内容,把“国考”中的模拟上课(微型课)和部分地区教师编制考试中的“说课”适当加入课程教学内容。

(二)以“学生为本”、“国考为准”,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方法

1.采用案例教学法和协作式教学,促进师生互动、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其特色是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引导学员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重视双向交流[5]。如在讲解体育教学方法时,结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蹲踞式跳远”(水平四)案例进行演示,要求学生对“蹲踞式跳远”(水平四)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步骤进行讲解,同时采用小组讨论、分析的方式总结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适用条件及优劣,使学生自己结合实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与教师资格笔试中教学设计的环节相结合,也为教师资格面试“模拟上课”所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好铺垫。

协作式教学侧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协作式课堂教学背景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以学习者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活动,强调学习者的个性、内在动机、自我指导、个人发展及合作意识,与“灌输式教学”、“讲解式教学”相比,协作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师生、生生的合作精神与实践创新能力[6]。《学校体育学》课程中可从以下步骤展开:(1)选取协作内容,设置教学目标;(2)创设情境,提出任务;(3)建立小组,协作分工;(4)协作学习;(5)小组展示,成果汇总;(6)师生互评,总结提高。通过协作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2.选取适当内容采用微格教学,强化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

微格教学是一种培养职前(师范生)和培训在职教师的有效手段,是一种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职业技能的一种科学训练方法[7]。《学校体育学》中的“体育教学”就可以选取内容使用微格教学,如讲解技术动作的重难点、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再拓展到说课、模拟上课(微型课),这样和教师资格国考的面试也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兴趣。在《学校体育学》课程选取内容对学生进行“模拟上课(微型课)”培训,可以根据微格教室的数量分为若干小组,每组6名学生,其中一人担任组长,“模拟上课(微型课)”时间为10分钟,学生通过设置参数,将每名学生的录像保存下来。录像后,通过回放,检查学生对教学技能的掌握程度,再将结果反馈给学生,促使学生不断改进、提高[8]。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与教育实践密切结合

目前,《学校体育学》教学评价方式,大多采用单一的期末笔试的考试形式,并以此作为确定学生学习综合成绩的主要依据[9]。学生在期末复习阶段大多靠死记硬背,缺乏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学校体育学》课程可以做成网络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学生作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模块。通过在线学习课程内容、师生网上交流平台、在线测试学习情况等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考核采用平时考查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平时考查占60%,期末考试占40%。平时考查的内容拓展为: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微格实践、期中检查、教学实践、在线测试、在线答疑等;期末考试改变题型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辨析题、方法应用题,与教师资格证国考题型一致,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强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强调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四、小结

在教师资格国考的背景下,《学校体育学》课程应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大纲,对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将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结合起来,将考核评价与学生的招考面试需求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延续性,从而提高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培养具备综合素质、能力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3170);湖州师范学院教学模式试点课程(KC25006)。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Z].教育部.2013.9.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Z].教育部.2015.3.

[3] 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大纲《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S].2013.

[4] 曲宗湖,顾渊彦.“学校体育学”课程建设回顾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1):6-14.

[5] 蓝秋燕.教师资格证“国考”下师范类教学法课程变革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4(3):127-129.

[6] 梅红英.协作式教学(CL)模式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3):150-154.

[7] 范建中.微格教学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0.4.

篇5

(一)职业道德素养

(1)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就能够从素质教育的高度,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奉行教书育人的宗旨,积极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受到不同程度的检验,作为教师应义无反顾地献身于教育事业,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在培育学生身上,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主观世界。

(2)热爱学生。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并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以自己坚定的信仰去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学生求做真人,求做真事;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去影响学生热爱知识,热爱生活;以自己乐观的精神去培育学生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品质。无数实践证明,具有高尚品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的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的学生;具有渊博知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学生。

(3)热爱学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校,关心学校的发展,教师之间要谦虚礼让,团结协作。在小学阶段,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卫生等习惯,为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劳动习惯、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工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个体劳动成果、人才培养依赖于教师群体的长期努力,教师个人的劳动常被隐没在群体的成功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博大的胸怀,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为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而喜,为集体获得成功而乐。

(4)热爱所教学科。教师要热爱所教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熟悉和精通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各方面知识,如在追求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现代化上,在探寻最科学、最有效的让学生获取知识、能力与受到思想教育的途径上,在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主导与主体,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诸多矛盾上,都要作出不懈的努力。为了胜任所教学科,教师还要自觉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虚心求教,博采众长,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成果,不断充实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二)文化科学素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只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有一个全心全意做好工作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决定着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智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那么,数学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包括哪些呢?

(1)数学专业知识。这是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师,才能正确地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与结构,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内在联系,较好地掌握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定律、法则、公式及数量关系的确切含义。

要想当好小学数学教师,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初等数学知识、一定的高等数学知识以及一些数学史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小学数学教师才能透彻地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体系,准确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为数学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育基本理论。这是教师专业科学知识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观念源于正确的理论,它指导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应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知识,以提升教育理论修养。

(3)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发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活动,是一个立足于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为了能正确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如何确定,如何选择研究与论证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等。教师要着重学习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统计方法、教育测量、教育评价等有关进行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

(4)相关学科知识。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应具备数学专业知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外,还应该具有与数学学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既有数学专长,又广泛涉猎其他知识领域,其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生活常识及新兴学科等。总之,教师在这些知识结构中,对于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与信息,都要有所涉略。有条件的教师,还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使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既可以扩大教师自身的知识面,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有利于建立起教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威性,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与信赖,使教师成为学生探求知识与追求真理的楷模。

(三)业务能力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的业务能力素养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师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小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兴趣、特长、志向等各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与情感、动机、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都不尽相同。教育要取得成效,就一定要了解和研究他们。教师要有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要善于从学生细微的表现中,洞察他们的知识、能力、智力与个性发展的真实状况。教师在各种场合,能通过学生的表情、动作、姿态、语言等外在表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开导与教育。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关键,也是教师业务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能力。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用辩证的、客观的、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克服片面性和主观性,并要持之以恒。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接受能力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可以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可以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以及一些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可以通过概念间的联系,如加与减、乘与除、积与商、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做到有意(自觉)、有机(自然)、有效(针对性、实效性),不要离开教学内容另搞一套,而是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

(3)钻研课程标准与教科书的能力。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依据。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好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与难点,熟悉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及其在全册教科书乃至全套教科书中所处的位置,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与实际智能水平,规划好学期、单元、每课时的具体教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要有独立处理教科书的能力,为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补充和调整部分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造性地把教科书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使教学活动做到概念准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知识系统、训练有素。

(4)课堂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数学教师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而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来源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所以说,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科学知识、业务能力、心理素质与教学艺术的集中表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的课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引人入胜,有的课却是平淡无奇,无精打采,令人乏味。究其原因,这既与教案设计有关,又与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有关。

(5)组织数学课外活动的能力。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意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施展学生的数学才能与创造力,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都是极为有益的,它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可以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适当地加深拓宽,可以结合某些数学知识,介绍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数学史料和数学家的故事,可以结合教学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开展社会调查,收集数据和统计资料,分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事实,也可以解答数学趣味题,做数学游戏,猜数学谜语,唱数学歌谣,走数学迷宫,举行数学文艺会等,形式可以是组织数学兴趣小组、开展数学竞赛、建立数学园地等,规模可以是个别的、小组的、班级的、年级的,也可以是全校性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指导地将学生组织起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6)教研与科研的能力。在教学领域中,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的目的、要求、过程、方法、手段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与兼顾个别,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以及教学质量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除了完成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选择课题,积极地参加到校本教研、学科科研活动中去,最终能够写出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或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用以指导实践,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作用。

篇6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价值转型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价值差异的根源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1]目前,我国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为数众多,其课程体系在价值取向上往往和学校自身的发展背景密切相关。

在中等师范升格为大专的高职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更多沿袭了旧有价值传统,多以学科综合类课程为主,相对于培养学生教育素质而言,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目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在价值取向上着重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性。

在高职专科升本类高校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其课程设置更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相对于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更为重视培养学生的教育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在价值取向上着重突出了人才培养的教育性。

在高校本科学校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中,其课程设置受大学院系划分方式影响,在教育类院系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其课程体系多以教育类课程为主,特别重视学生的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在价值取向上着重突出了人才培养的教育性和学术性。在其它学科类院系设置的小学教育专业,其课程体系多以学科分科类课程为主,课程体系设置在价值取向上着重突出了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性与学术性。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价值差异的表现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价值取向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对关系之中。

(一)学科专业类课程与教育专业类课程的关系:轻重之争

学科专业类课程为主型:着重讲授“教什么”的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为主型指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中,以小学开设的教学科目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将与之相对应的文学、数学、英语、艺术等课程作为重点课程,而体现小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与教育对象身心特点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专业类课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种课程体系在价值取向上首先注重“教什么”的课程,其次才是“如何教”的课程。

教育专业类课程为主型:着重讲授“如何教”的课程。教育专业类课程为主型指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计中,以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参考依据,将体现小学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与教育对象身心特点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教育类专业课程作为重点课程,而体现小学具体教学科目的文学、数学、艺术等学科专业类课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这种课程体系在价值取向上首先注重“如何教”的课程,其次才是“教什么”的课程。

(二)综合类课程与分科类课程的关系:博专之争

综合类课程为主型:侧重于“综合培养”的模式。该种价值设定在课程设置上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学科教学能力,在课程计划中涵盖了执教当前小学开设的所有科目或绝大部分科目所要求的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常以知识模块的形式实施,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着力培养能够从事小学各科教学所具有的综合知识与综合能力,学生的知识面涉及小学所有科目所在的领域。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设置取向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够执教小学多门课程,易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外部世界。

分科类课程为主型:侧重于“分学科培养”的模式。该种价值设定在课程设置上在突出通识教育的同时,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某一具体领域的教学能力,力求做到全面突出,有所侧重。课程计划别注重开设培养学生从事小学某门具体学科教学工作所需的课程,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常以某一具体学科为方向特色,如综合文科方向、综合理科方向等,在课程实施中力求突出培养学生从事小学具体学科教学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以分科课程为主的课程设置取向有助于培养具有一定专长的人才,培养的人才在特色方向上具有较深的知识底蕴和更强的教学能力,在执教修习方向的科目上更有优势。

三、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价值差异的弥合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价值差异,在实施中实质表现为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其在实施中各有利弊。以学科专业类课程为主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却轻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与专业情意,课程体系易于产生重术轻道的倾向,重视知识目标的实现轻视学生的学习体验,突出了学科的知识逻辑却轻视了学生的心理逻辑。以教育专业类课程为主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与专业情意,却轻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易于产生重道轻术的倾向,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轻视知识目标的实现,突出了学生的心理逻辑却轻视了学科的知识逻辑。[2]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价值差异,在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上始终需要在课程宽度与课程深度之间进行决择,这种决择的实质核心问题就是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博与专问题。在大学有限的时间里,侧重于“综合培养”的模式造成了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将精力与时间分散于多门科目,结果造成博而不专。在具体科目的知识与技能造诣上总是有所欠缺,底蕴不够深遂,对所教科目所在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缺乏系统性掌握和深度性领会[3];侧重于“分学科培养”的模式使该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够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较为专注于某一方面,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有所侧重,在课程教学中较好处理了宽度与深度的关系,做到了博中有专,但是这种博中有专仅仅是通才中的专才,其深度与高校其它师范本科分专业培养的学生相比,实则是非常有限。

分析可见,当前我国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比例的轻重之争与内容选择的博专之争,这种争议的基点始终是着眼于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发展,对影响课程设置的外部影响因素考虑甚少。弥合此类差异,需要遵从教育规律与知识规律,需要顺应社会需求与教育现实,促进学生心理逻辑与知识逻辑的协调发展,知识广度与知识深度的适恰契合。

为此,需要对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取向进行分类设置。根据小学教育师资市场的现实需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水平与定位,设定本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与现实目标,在全科型教师、单科型教师和综合科型教师三类培养目标中理性选择适合本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价值选项,增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提高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旭东.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版.

篇7

关键词 德育教育 小学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我国近几年教育改革政策的实施,农牧区的小学教育改革逐渐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德育教育作为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教育,其在小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有着关键的作用。为了让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的综合发展,农牧区在小学教育中需将德育教育放于各科教育的第一位,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教育前提,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使学生在得到学科知识培养的同时具备有良好的人格品质,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与成长埋下扎实的基础。

1在农牧区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小学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部门十分关注的教育群体,这是因为小学是学业生涯与成长环节中的重点阶段,也是基础阶段,其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与学生未来的成长息息相关,因此,在农牧区的小学教育上,不仅需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还需重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加强对小学生群体的德育培养工作,改变传统的知识教育观念,使小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德育教育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影响着学生的日常思维观念与行为,对小学生的整体发展十分有利。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作为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农牧区开展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成为一名体谅家人、朋友、同学的好学生,并在物质基础上,能够做到不攀比、不虚荣的心态,在学习上,能够让学生成为爱学习的好学生。

在校学习期间,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做到尊敬教师、同学关系融洽、定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遵守班级纪律等好习惯,并且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上,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勇敢、坚强的人格品质,使学生在未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也成为一名具有正确思想观念的人才。德育教育内容中的优良品质会逐渐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使学生原本错误的思想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从而引导学生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思想观念,并且在学习态度上,能够转变以往对学习的厌烦态度,从而能够积极向上的面对学习,体谅教师教学的辛苦,更加懂得关心他人和体谅他人。德育教育与其它教育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德育教育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完全由思想品德课程当中的文字来进行引导的,德育教育更为注重思想教育和观念教育,借助思想品德课程的文字载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思想与观念,让学生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日常积累获得更多的领悟。因此,对于农牧区的小学教育来说,教育工作需明确认识到小学教育并不只是以知识的传授为教育目的,而是一个培养学生人格与道德观念的重要平台,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关键时期。教师作为一名知识传授者,应将德育工作融入各个学科教育当中,融入学生的思想当中,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正直、善良、体谅他人的好学生。

2在农牧区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分辨能力

农牧区小学相对于城市的小学教育来说具有许多待完善之处,并且在教育方向上,具有较大差异。以我国目前区域的少数民族农牧区的教育方式来看,农牧区的小学教育十分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课程结构以及教育方向主要以知识为教育核心,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学生的综合整体以及思想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忽视,因此,农牧区的小学教育需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以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内容来开展德育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是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载体,教师可利用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内容来作为德育教育基础,基于此,教师需明确小学教育阶段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重点,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有限,小学生在对一切事物的好与坏上还无法有效的分辨,缺乏正确的分辨能力,对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可将社会中的不好的时事影片进行收集,并播放给学生观看,教育学生这些事物的不良性以及后果,再收集具有正能量的案例视频进行播放,例如雷锋助人为乐的视频、陌生人帮助老年人过马路视频等,通过播放两个具有差异性质的视频,能够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辨力与认识力,并启发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事情什么是错误的事情,让学生感受到两者事物的不同观念,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明确小学生教育中的教育重点,将德育工作放于教育第一位,并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来合理设计德育教育环节,根据小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使农牧区小学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得到有效开展。对于小学生的知识基础来说,教师在选择教学辅助课件时,不可选择难度过大的,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来选择具有教育意义但同时学生又能够明白的教学课件。

3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农牧区小学教育较为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教育,并且以积累知识为教育目标,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发展,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与思想品德的培养十分不利。因此,农牧区在开展小学教育工作时,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德育工作为教育出发点,着重开展德育教育,利用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等观念,从而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与发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整体素养,让学生能够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与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 梅朵卓嘎.注重农牧区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探究[J].拉萨市永周县苏州小学,2013(8):121-122.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策略

对于数学教育的初级阶段――小学数学教育来说,使学生从小学好数学,不仅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学好数学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对21世纪我国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超越的重要课题。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任务仍十分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培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用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这就是说,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

2.开发非智力因素

人们心理活动,可以一分为二,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知识性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审美性,如数学语言与解题方法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数字排列的对称美,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逻辑性则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自觉检验、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和处理问题的韧劲。

3.启蒙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漫长的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积累了一整套数学的科学思维规律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些规律和方法无不充满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例子很多。如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性质与性质之间,概念、性质与法则之间,和数与式、数与形,数、形、式与应用题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相互联系和发展观点的教育;通过四则运算、解答应用题和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推导过程,对学生进行矛盾转化观点的教育。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效率的策略

1.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紧紧地围绕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性、使命感和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效率。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课堂教育过分地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该学生操作的老师代替了,该学生思考的老师讲解了,老师包揽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严重扭曲了教学行为,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束缚学生才能的发展。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两主”不可偏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表述,指点学习方法,控制与调整学生学习活动。

2.加强数学运用能力教学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可减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生活情景“数学化”,让学生懂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增强其应用意识。学生在应用中再巩固已学数学知识,就能形成一个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的过程。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情景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巩固已学数学知识。这对于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数学知识是非常有效的,且易于使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应善于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

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努力实现学有价值的教学,使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能力,不同的人在数学造诣上能够得到不同的发展。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途,让学生能深刻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身边的数学,认识到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学。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究其实质,实际上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逐渐抽象的过程。

4.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