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8篇

时间:2024-01-26 14:43:26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篇1

[关键词] 一带一路;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 F3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87-02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使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畜牧业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其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营销工作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其市场占有率较低,而一带一路为其提供了贸易的便捷通道。在此背景下实施完善的营销策略能够有效促进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还能够为我国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畜牧产品营销策略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对一带一路的贸易契机把握不准,缺乏营销创新意识和能力,缺乏专业化人才的推动作用,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不足等都限制了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必须要对其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全面有效的完善其营销策略,促进我国西部畜牧业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完善营销策略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全面促进西部地区畜牧行业的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对畜牧产品的开发力度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的发展更加备受重视,畜牧产品的营销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对西部地区的畜牧业而言,实施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借助一带一路的发展优势,开展有效的对内对外贸易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出路。因此,完善的营销策略能够促使西部地区的畜牧业取得更为长期的发展,使其能够突破现有的产品销售模式,在一带一路沿线不断进行市场开发,以此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和整体的销售率,进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能够为我国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畜牧业发展一直处于较为低端的环节,产品在市场中受欢迎程度不高,甚至很多地区出现抵触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现象,增加对外来畜牧产品的购买。而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带动其畜牧业的发展,进而可以为我国畜牧产品的市场拓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产品的质量和附加价值,强化品牌建设,以完善的、多样化的营销策略迎接市场竞争,转变我国畜牧产品传统的市场拓展模式,不断提升我国畜牧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一)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贸易契机把握不足

当前西部畜牧产品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带来的贸易契机,其现有的营销策略相对单一,主要针对于我国中东部市场,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和地区的畜牧产品市场需求没有准确的定位和分析,在整个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还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一带一路背景下所带来的贸易契机包含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市场竞争压力,这同样是目前我国西部畜牧产品在营销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和准备的。对贸易契机把握不足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首要问题,对其进一步的市场战略将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二)缺乏营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西部畜牧产品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是畜牧产品生产和销售企业较少,其在市场中处于相对垄断的地位,很多小型的畜牧产品生产企业难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大部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以传统的营销理念和模式为主,不注重对市场营销理念和方法的创新,缺乏创新的基本意识。二是在实际的市场营销策略执行过程中,还缺乏完善的营销计划与反馈机制,实际的执行能力不强,对供应商的管理不足,缺乏基本的营销品牌创新意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营销策略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难以取得有效的进步。

(三)缺乏专业化人才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人才的推动作用。一是目前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的现有营销人员在学历水平、整体素养、专业素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欠缺,而对其培训力度不足,使其难以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有效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缺乏关键人才的推动。二是由于目前一带一路的建设还没有彻底打开周边市场,使西部地区的畜牧产品生产企业还没有真正重视到人才的作用,因此其没有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外部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难以顺利流入企业中,因此对其营销的推动作用相对有限。

(四)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不足

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指导,而目前其在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的过程中还缺乏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一是我国政府对于西部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关注度不足,相关的补贴力度不足,使很多畜牧业企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既定的利润,各项政策得不到有效的落实。二是政府部门对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的营销策略指导不足,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政府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政策来支持和鼓励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的营销策略,很多小型的畜牧产品生产企业得不到政府部门的有效支持,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得到政策和制度方面的保障,限制了其营销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完善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营销策略的对策建议

(一)有效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贸易契机

一方面,要把握国内市场的需求,借助于一带一路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和实施完善的营销策略,继续扩大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在国内市场中的占有率,为其市场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瞄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依托,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其对国际市场的开发能力,并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充分提升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市场规模,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长期发展。

(二)提升企业的营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是要对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管理者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先进的营销方法和营销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营销方式,提升其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畜牧产品市场发展的认识度,充分意识到营销策略对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并做好创新营销的思想准备。二是要摒弃传统的营销模式和营销理念,通过充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大型企业的营销策略和模式,并根据自身的现实情况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创新营销策略,使其能够充分有效的服务于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强化专业化人才对营销策略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西部畜牧产品生产企业要对其现有的营销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充分掌握现代营销的方法和理念,并对其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的考核,通过内部专业化人才的推动实现西部地区畜牧产品能够顺应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提升其市场占有率,并不断促进整个畜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完善现有企业的用人机制等措施,从外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引进一批专业化的营销人才,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在畜牧产品营销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西部畜牧产品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营销策略奠定充分的人才保障。

(四)完善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

强化政府部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是促进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生产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要主动承担起扶持企业发展的责任,并充分借助于一带一路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其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同时,要对企业在贸易过程中的营销策略进行必要的指导,及时发现和处理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生产企业制定和实施营销策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通过政府的必要行政职能,对西部畜牧产品生产企业的营销策略提供一定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五、总结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要想提升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必须要充分重视其营销策略。当前,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要正视畜牧产品营销存在的各项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完善。应该从有效把握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贸易契机、提升企业的营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化专业化人才对营销策略的推动作用、完善政府部门的相关支持和引导政策等方面出发,全面完善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产品的营销策略,因此促进我国西部畜牧业的健康长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吾热亚提・马合木提.畜牧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促销管理模式[J].赤子(上中旬),2015(21)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篇2

关键词:畜牧兽医;前景;发展趋势;就业

在我国农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畜牧业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通过加强对畜牧业的推进作用,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比如肉、蛋、奶等;另一方面,加强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带动其他行业的进步,例如种植业、加工产业等,所以从当前的发展形势看,畜牧业已经变成农民增加自身收入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重点推动了惠农政策的落实,所以畜牧业的发展速度也相对较快,与此同时,养殖业的总产量较种植业相比,其自身的比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因此这就要进一步加强畜牧业的发展速度,才能够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前提就是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并且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本文对此展开了进一步的阐述。

1、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当前发展的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十分之快。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受到专业养殖技术的影响,对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一定阻碍性的作用。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并且自然经济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经济形式,而在养殖方面主要的生产方式是家庭散养或者是家庭养殖,也就是说在农民的收益中,养殖业只是占据副业的地位,并且我国在专业的畜牧技术方面是十分匮乏的。通过散养模式和现代化养殖模式进行对比可以清楚地发现,散养模式不具有科学化、体系化的特点,因此经常会产生动物疾病,一旦动物疾病无法得到有效的防治,那么就会造成畜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通过对兽医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当前十分稀缺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首先,家对兽医专业十分的重视,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三农问题的解决才能够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而要想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应该大力加强畜牧业的进步,进而带动其他产业。同时,也能够解决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方面的问题。其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人们对一些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就会带动畜牧业的发展,而要想保证畜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就需要畜牧兽医为此保驾护航,所以培养这方面的专业性人才是十分必要的。第三,我现在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可以说畜牧产业在当前已经遇到了崭新的发展机遇,要想抓住这一机遇,就需要不断提高我国畜牧产品的质量,并且我国在价格方面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可以带动畜牧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

2、现代化畜牧兽医的职业现状

在当前畜牧业发展不断加快的前提下,上述的这些问题逐渐的显现出来,并且在离城市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尤其的显著,一些兽医工作缺少统一的管理,主要采用的是家庭经营的方式,因此严重缺少拥有专业知识的兽医人员。从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其年龄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年轻的力量十分的匮乏,而平时又缺少定期的培训以及信息的传递,这样新的技术就无法准确及时的传达给兽医,一些新的疾病就无法得到有效地预防,用现有的技术对动物疾病进行整治显然是不合理的。

地方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环境工资待遇不如其他专业好,一些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不愿意到偏远的地区工作,导致地方上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乡村基础设施较差,仪器设备的使用不够规范,导致动物之间出现交叉感染现象严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预防防治工作,缺乏应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

城市医疗管理机构忽视了对乡村地区的医疗卫生管理,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

3、畜牧兽医的发展趋势

有预测显示,畜牧兽医这一专业将成为中国最有发展前景的9大专业之一,这个曾经的“冷门专业”突然华丽转身,其背后也必然存在很多的社会原因。国家对畜牧业十分重视。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而且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饮食大体已经完成了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但是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专业人才,即畜牧兽医,而在这方面,我国的人才资源还是很短缺的。在当前环境下,家禽动物的疾病千变万化,面对突然的家禽病毒,需要专业的畜牧人员掌握专业的畜牧兽医知识,这一点很重要也很急迫,当前我国在畜牧方面的疾病解决主要还在预防阶段,还没有专业有效的措施去解决这些畜牧疾病,以扎实的专业技术去应对解决多变的疾病困扰。就业前景好。学习精懂畜牧兽医方面的知识技术,就业选择性很大,不但可以到各种外资兽药、或者各饲料企业去当工作,还可以到规模养殖厂做技术厂长或是技术专家,除此之外,还可以自己办养殖业,可以自办兽药、饲料门市部、兽医门诊等,自己当老板。总之,在畜牧业发展前景好的现代社会,学好畜牧兽医不用愁就业问题,冷门不冷,就业为本。

此外,还应该改革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寻求出路。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要抓好教师的传、帮、带活动,老教师带新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带经验不足的教师,人人都是帮扶者和被帮者,帮扶对象明朗化,有帮扶计划和检查评比,这样一来,教师间可相互提高;第二,有计划地派遣教师到对口高校深造,或到现代化养殖场学习;第三,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请对口专业高校毕业生和社会畜牧兽医专业的名人到校执教,充分发挥名人效应。

4、结语

文章研究我国的畜牧业、畜牧兽医的现状,着重分析畜牧兽医的未来发展方向,各种存在现象和解决手段都要求我国注重畜牧人才的培养,以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并且开发功能型、保健型的肉蛋奶等畜牧业产品,满足当今人们对于保健和美食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群.试论我国近代畜禽品种结构与畜牧经营方式[J].农业考古,2003(1).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篇3

针对当前畜牧业人才断层现象进行分析,并基于畜牧业的发展需求,提出创新管理理念,提升重视程度;调动人才热情,注重人才培养;健全管理制度,凸显评价意义以及推广先进技术,提升员工待遇等相关改善建议,以期为畜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畜牧业人才;断层现象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逐渐成为了限制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人才能够实现显示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任何一项产业的发展,均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但是当前我国畜牧业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人才断层的问题,相关专业人才比较匮乏,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的全面发展。文章将结合畜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畜牧业与人才发展的相关联系。

一、畜牧业人才断层现象分析

纵观当前畜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高学历的人才相对较少,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方面问题。

1.高学历的人才相对较少

多年以来畜牧业处于基础性地位,相关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相对较差,农业院校中的畜牧兽医专业一直以来均为冷门专科,很多畜牧专业学生毕业后难以真正投入到畜牧行业工作中,直接影响了畜牧行业的整体发展,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差。当前畜牧行业中多为中专或者中专以下的管理人员,同时具有老龄化的普遍特点,年轻劳动力相对较少,相关畜牧业知识掌握程度较差。

2.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畜牧业人才队伍的构建,是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当前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专业技术能力有限的问题,很多从事畜牧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并非专业出身,通常依靠自身的经验或者是自己所掌握的各类知识进行畜牧业管理。同时,畜牧业人才队伍流失的问题普遍存在,相关管理制度比较匮乏,畜牧业人才工作积极性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二、畜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的价值愈加凸显。畜牧业可以通过创新管理理念,提升重视程度;调动人才热情,注重人才培养;健全管理制度,凸显评价意义以及推广先进技术,提升职工待遇等方式,构建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价值。

1.创新管理理念,提升重视程度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畜牧业正由传统的农村散养方式,向集约性、规模性畜牧发展模式转变,而大规模的畜牧养殖需要众多的人才加以保证,但是当前畜牧业人才却相对比较匮乏。加强对人才管理机制的管理,有助于提升畜牧养殖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为畜牧业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关管理人员需要提升对畜牧业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引入更多具有高技能水平、高专业能力的人才,改善当前畜牧业人才断层的问题。同时,畜牧业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创新人才管理的理念,积极学习与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畜牧业人才管理模式,基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角度,不断创新畜牧业人才管理的方式,构建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调动人才热情,注重人才培养

畜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人才的实际工作热情度、工作积极性将会直接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质量、工作效率等,故而需要提升对畜牧业人才的重视程度,通过多种管理对策,调动人才的工作热情。比如畜牧业可以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基于员工的工作时间、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效率等,实现按劳分配,为员工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畜牧业可以适当引入企业管理中的激励机制,针对于工作质量较好、工作态度较佳的人才,可以进行物质鼓励或者精神鼓励,针对于表现较差或者频频出错的人才,则需要进行及时引导或者适当惩罚,加强对畜牧业人才的全面管理,使每一位畜牧业人才均能够积极工作、提升自我,促进畜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畜牧业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的价值,为人才创设良好的发展平台,使人才能够与畜牧行业一同发展。比如畜牧业可以在人才就职之时,便指导人才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将人才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与畜牧业的发展相互联合。在人才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跟踪与指导,定期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增强每一位畜牧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发散他们的思维,通过各类项目的分析,构建科研基地,促进畜牧业的全面发展。

3.健全管理制度,凸显评价意义

健全的管理制度能够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杜绝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对畜牧业的整体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提升对畜牧业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畜牧业需要充分考量行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市场变化的特点,通过技术管理制度、培训管理制度、人才招聘管理制度等等,将各类工作内容与畜牧业人才管理制度相互联系,实现按劳分配,为员工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制度建设活动。首先需要构建员工工作环境管理制度,需要保证每日畜牧业工作卫生清洁的具体内容、检查的标准以及相关惩罚对策等。其次需要构建员工用人管理制度,明确人才选择的相关侧重点,保证人才聘用的合理性与专业性,完善平台机制。在此基础上,畜牧业还需要以部级和省级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重大项目为载体,着力构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平台,使人才能够积极参与到畜牧业各项竞赛活动中,保持人才工作的积极性。畜牧业可以定期开展人才评价活动,将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相关赛事的参与情况等相互结合,实现综合性的评价,保证评价的价值。

4.推广先进技术,提升员工待遇

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畜牧业需要积极推广先进技术,引入人才管理战略,培养一批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高技术水平人才。各基层畜牧兽医站可以加强对畜牧人才的引入,推广现代化应用技术,将更多先进的管理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等融入到畜牧业管理活动中。在人才机制上,畜牧业需要进行较大力度的调整,需要明确人才的重要价值。畜牧业可以引进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队伍,提升畜牧业员工的待遇。比如可以适当增加员工的经济收益,或者也可以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深入学习等等,提升专业技能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为畜牧业人才创设一个能够充分展现自我才能、展现个人创新能力的平台,通过向养殖业提供社会化服务,真正展现畜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为我国畜牧业全面性、规模性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畜牧业的有力转型。

综上所述,新时期背景下,需要提升对畜牧业人才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人才对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创新管理理念,提升重视程度;调动人才热情,注重人才培养;健全管理制度,凸显评价意义以及推广先进技术,提升员工待遇等方式,改善高学历的人才相对较少,队伍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当前畜牧业人才断层问题,为畜牧业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

作者:吴枫 单位:新疆畜牧科学院组织人事处

参考文献

[1]张森,杨正杰,徐万明.针对贵州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其人才需求进行的课程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2(23):158,186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篇4

[关键词] 畜牧业 发展战略 新疆兵团 84团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2-0281-02

1 研究背景

畜牧业是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畜牧业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新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畜牧业发展各项方针政策,畜牧业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畜产品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同步增长,逐步成为新疆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初步形成。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高档绿色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正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从增强竞争能力的角度看,由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竞争,谁的单位成本低,质量安全水平高,谁就在竞争中拥有优势。目前,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技术壁垒限制我国畜禽产品的出口,日本、欧盟对进口猪肉的检测指标已从过去的 25 个大幅增加到 410 个,一些新兴生猪生产国家和地区也悄然崛起,与我们争夺市场份额。从满足城乡居民对畜产品绿色环保健康安全要求的角度看,近年来我国各地不断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链球菌病、口蹄疫等烈性传染病及奶制品、鸡蛋等畜产品三聚氰胺含量超标,不仅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威胁着人类健康,成为我国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这种情况下,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牧生产的现代化程度和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便成当务之急。

新疆是我国的主要牧区之一,也是我国畜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十一五”以来,兵团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各项畜牧业生产指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粗放、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团场畜牧业发展迅速,畜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生产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畜牧业已经成为兵团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并呈现出现代畜牧业的一些基本特征。但面对入世和畜产品市场以及需求变化的新形势,兵团畜牧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仍表现突出,畜牧业对团场经济和职工收入的贡献率与发达省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十二五”期间,兵团提出继续调整优化各畜种优势区域布局,依靠乳业集团和肉制品加工集团,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完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保障措施,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产业。到2015年,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畜牧业产值较“十一五”末实现倍增,总体规模养殖水平达到50%以上,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

但是目前团场对现代畜牧业认识还处在逐步深化的过程中,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关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概念、内涵、特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完整的概念体系。如何结合兵团和团场实际,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加强畜牧业龙头加工企业建设,加强畜禽良种建设,进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把生态保护、团场发展和职工增收结合起来。在当前兵团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农产品的价格低迷,劳动用工及成本上涨,农业发展已处在一个发展瓶颈,难以提高单产的情况下,推进畜牧业发展,实现经济的高效、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从而实现团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因此,针对团场畜牧业发展战略这一关键命题开展深入研究,对实现兵团畜牧业倍增的目标,优化畜牧业管理决策和宏观调控十分必要,同时对促进兵团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为兵团和团场决策、制定政策促进畜牧业提供参考价值。在掌握大量团场畜牧业现状资料基础上,选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提出团场畜牧业发展的有关战略构想和建议。构想和建议都是根据团场畜牧业的发展条件、地方特色和优势提出有针对性的观点,如团场畜牧产业生产要素升级战略中如何促使高级生产要素不断升级和加大专业要素促进团场畜牧业结构发生变化都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兵团和团场进行展战略决策提供一个参考模式。

理论意义。针对团场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运用一般战略理论来构架文章的体系,同时结合产业的特点,运用产业组织理论,特别是竞争优势理论,把团场畜牧产业发展战略作为构建团场畜牧产业竞争优势来进行研究,使文章在理论体系上和以往研究发展战略上有新的角度和视野,作为理论上的尝试,为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模式。

现实意义全面系统地认识团场畜牧业的现状和发展。对团场畜牧业的基本状况与全国和全疆水平的比较,团场畜牧业发展条件都作了比较详实的介绍,并区别不同畜种分别作了系统阐述,对团场畜牧业情况多个角度作了分析,对全面掌握兵团团场畜牧业的状况和发展有着较大的帮助。

3 研究目标

本文以第五师八十四团为例,结合兵团实际情况,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现状,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通过对畜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加深对于畜牧业发展特点的了解;另一方面,提出具体的发展畜牧业的措施和建议,可以作为指导畜牧业生产的措施和方式。本研究拟通过对出兵团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兵团畜牧业自身的后发优势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调查,分析兵团畜牧业发展中的前向联系、旁侧联系以及后向联系及兵团畜牧业发展中的后发优势的分析对比,结合兵团畜牧业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寻找制约兵团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找出兵团畜牧业后续发展中应具备的能力和基础。找出兵团畜牧业发展中应遵循的原则,提出保障兵团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解决兵团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选择。

4 研究内容

4.1 八十四团畜牧发展基本情况

畜牧公司距离博乐市较近,交通便利,地域广阔,温度及草场环境优良,为牛羊养殖基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怪石峪风景点相邻,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占地250亩,现有圈舍54栋(计划2014年新建圈舍15座左右)总面积7074平方米,饲草料库1栋,总面积418.5平方米,堆草场2000平方米,配套有兽医室、配种间、饲料粉碎设备等。

有天然草场总面积80.41万亩,其中:平原荒漠草场和平原荒漠草甸草场(春秋草场)38万亩;山地草甸草场(夏草场)7.4万亩;山地荒漠草场和山地草原草场(冬草场)35.01万亩。苜蓿饲草地14200亩,以及大量的玉米秸秆、青贮、小麦秸秆为养牛羊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牧户225户,从牧总人口892人,从事牧业劳动力人口541人,从事牧业的少数民族职工117人,全部分布在团场58公里的边境线上,肩负着牧业生产和护边的双重职责。

4.2 84团畜牧发展方向

天然放牧养殖基地:以畜牧公司为中心,发展优质畜牧业养殖基地,进行牛、羊养殖产业化、规模化、建成独特的优质牛羊基地。

规划引导畜禽养殖向优势产区集中,设施养殖主要为建设大型的养殖基地,将牲畜集中进行饲养,以牛、羊为主,配套基础设施和圈舍的建设。以推进畜牧业饲养方式转变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支持建成一批养殖大户、规模化饲养场和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提高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饲养水平。

大力发展舍饲养殖,利用畜牧业天然草场优势,计划发展羊5万只。及我团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打造“牧家乐”,将成为农牧民致富增收的另一重要途径。

4.3 具体措施

4.3.1舍饲养殖是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方式,是畜牧业发展必经之路。

在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畜牧业发展的一场革命。传统畜牧业、放牧养畜延续上千年历史,使牲畜头数的增长,草原面积锐减和草原沙化退化的原因,草原生态遭到破坏。草原矛盾十分充分,解决这一症结的唯一出路就是大力发展舍饲养畜。舍饲圈养不是简单的把牲畜圈起来,而是要充分考虑牲畜的生活习性,通过专业化养殖、集约化经营实现精养增效。

第一,加强棚圈、运动场、青贮窖等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解决牲畜日常饲养、生产接羔和保育工作,才能解决好牲畜住的问题。

第二,加强秸秆转化力度,推进人工饲草料的种植。在饲养方式转变中,解决好饲草料是舍饲养畜的先决条件,我团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玉米制种、常规玉米、冬麦等秸秆作物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能充分保证本团的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树立 “既种又养,以农养牧”的思想,为舍饲养畜创造了有利的资源条件。

4.3.2 牧家乐成为农牧民不断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增加牧民收入,发展少数民族民俗与饮食文化,加快旅游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牧家乐。一是民族风俗文化历史悠久;二是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美味可口;三是民族娱乐文化精彩无限;四是84团优美的自然风光是游客避暑游玩的好地方;五是84团区位优势明显,距离博乐市9公里,是游客往返必经之地,可谓游客中转站、休息室、加油站。

4.3.3 成立八十四团少数民族特色商品交易中心

少数民族特色商品交易中心是目前84团新建的农、牧、副、织产品商务交易平台,是84团成立的一家辐射全团面向全师的以新疆特色农、牧、副、织产品为主导的特色产品交易平台。

依托84团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宜人的清闲气候、生态环保的绿色空间、民族文化浓郁,特色民族餐饮的牧家乐、环境优美,菜系丰富的农家乐,在原有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兴建休闲娱乐设施,注入旅游元素,为游客提供度假、休憩、游乐、餐饮、住宿等服务,带动我团特色农、牧、副、织产品产、供、销、消在交易平台的全方位对接,力求通过舒适的旅游环境、规范的交易规则和过硬的商品质量的优势,为本团特色产品交易双方构建一个具备集旅游观光、餐饮购物、产品丰富,质量过硬,方便快捷的现货交易场所,全面助推84团实现跨越式发展。

4.3.4 畜牧人员分流促增收

对于不善于经营、管理、养殖、且经济贫困的少数民族牧民职工,引导这些少数民族牧民职工进入我团设施农业及昆虫养殖场、厂、烘干厂、建筑行业等企业,或从事畜牧特色产品销售等方面工作,经过系统、科学、专业的培训,使分流人员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从而增加农牧民经济收入,为脱贫致富创出一条新路子。

4.3.5 转型规模

将我团原有“脏、小、乱”小型养殖户进行拆除、淘汰,集中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养殖场进行统一管理、运行、销售。在原有达标的6座养殖圈舍的基础上,2013年新建48座标准圈舍,2014年扩大规模再次新建养殖圈舍15座,共计69座。

5 今后努力方向

第一、依托资源优势,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建设标准化养殖厂,积极发展特色牛、羊养殖。

第二、逐步实现“三个转变”:牧民职工群众思想观念从传统型向科学型的转变、牲畜产能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牲畜养殖模式从分散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努力实现“促进牧民增收,实现人、畜、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产业链价值链的打造,一条龙的发展模式。1、标准化养殖,真正“抓住”肉食品安全的“根本”,确保肉食品安全绝对不会出现任何问题;2、通过本团优良的草场资源及农业种植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玉米秸秆、青贮、小麦秸秆,形成合理行业集中度,通过“以农养牧、以牧帮农”的合理、安全、高效、绿色产业循环。

第四按照竞争优势理论,提出84团畜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建议。一是畜牧业生产要素升级战略。按照初级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区别,就如何促进生产要素升级提出结构调整战略、科技推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畜产品市场竞争战略。根据需求条件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带动引领周边区域畜牧业发展,研究畜牧经济国际化战略,分析畜牧生产面对的国际国内二个市场。保证畜产品品质安全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根本,提出畜牧生产标准化战略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战略。三是畜牧产业组织优化战略。在体制上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把畜牧业企业和职工与市场有机联系起来,提高整个畜牧产业的竞争力。四是畜牧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发达的相关产业可以更好地带动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饲料、兽药、畜牧装备业、社会化服务产业。五是调控管理战略。团场有责任调控、扶持、引导、保护畜牧业发展。宏观调控主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条件,行政手段进行辅助;通过加强对畜牧业投入进行扶持;引导职工进入市场;推行畜牧业保护政策实现。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篇5

关键词 畜牧业;生产现状;养殖效益;问题;对策;江苏姜堰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322-01

2012年,受行业周期性影响,姜堰市畜牧业遭遇巨大冲击,畜禽养殖效益明显下降,有的养殖项目已经出现亏损,整个行业处于低谷期,广大养殖户生产、发展面临严峻考验,畜牧业发展前景令人担忧。为准确了解畜牧业发展动态,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畜禽养殖户,促进畜牧生产健康发展,推进畜牧业生产转型升级,通过入户、入场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畜牧生产调查,并对生猪、肉鸡、蛋鸡和奶牛养殖效益进行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 畜牧业生产现状

2012年9月底,姜堰市栏存生猪25.28万头,同比下降3 474头,降幅1.36%;栏存能繁母猪32 733头,同比增加1 746头,增幅5.63%,1—9月生猪累计出栏32.5万头,同比下降10.38%;栏存2月龄以下仔猪73 725头,同比减少24 879头,下降25.23%,栏存2~4月龄中猪7.25万头,同比减少1.485万头,下降17%,栏存4月龄以上大猪73 842头,同比增加3 522头,增长5.01%。生猪生产略有下降,但生猪存栏结构基本合理。家禽存栏总数为526.67万羽,同比增长1 %,其中蛋鸡栏存为311.276 5万羽,同比减少8.214万羽,下降2.57%;肉禽累计出栏642.5万羽,同比增长1.74%;累计出栏肉羊34 865只,同比增加10 297只,增长41.94%;奶牛存栏1 884头,减少146头,下降7.19%。

2012年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规模化养殖逐步成为生产发展的主体,规模比例和养殖水平逐步提高,并呈现出大中型规模养殖强势发展、小规模养殖户逐渐减弱的生产格局;二是草食牲畜尤其是山羊、奶牛发展迅速,市场价格也相对稳定,养殖效益可观;三是以肉鸽、野鸭为代表的特种养殖业发展前景广阔;四是新技术得到较好的普及。

2 养殖效益

2.1 生猪养殖效益

据调查的6个规模养殖场(省级、市级、县级各2个)和部分散养户反映,当前平均每头肥猪生产成本为1 272.28元,其中仔猪成本171.43元,饲料成本1 007.14元,防治成本30元,人工费用31.43元,水电费用5.64元,死亡损失24元,其他费用2.64元,平均出栏体重98.86 kg,目前市场平均价格为14.14元/kg,收入1 397.88元,养殖利润125.60元。由于上半年生猪市场行情低迷,亏损时间较长,1—9月平均亏损7.96元,而2011年同期养殖效益为512.86元。

2.2 肉鸡养殖效益

对6个规模大户和2个散养户进行调查统计,当前每只肉鸡生产成本约为18.23元,其中苗鸡2.19元、饲料14.24元、防治费用0.73元、人员工资0.6元、水电费用0.13元、死亡损失0.14元、其他费用0.2元,每只鸡平均体重1.8 kg,平均市场价10.86元/kg,收入19.55元,利润1.32元。2012年1—9月平均为1.37元,2011年为4.47元。

2.3 蛋鸡养殖效益

对6个规模大户进行调查统计,按当前产品和饲料等价格计算,每只蛋鸡1个产蛋期(72周龄)生产成本平均为167.17元,其中苗鸡3.17元、饲料149元、防疫治疗费1.97元、人员工资7.73元、水电费2元、死亡损失3.1元、其他费用0.2元。每只蛋鸡1个产蛋期平均产蛋17.52kg,市场价格为9.3元/kg,收入162.94元,淘汰鸡收入24.36元,养殖利润20.13元,2012年上半年部分时段亏损,1—9月平均获利6.67元,2011年为32元。

2.4 奶牛养殖效益

调查6个规模养殖大户,当前每头奶牛年养殖成本17 600.8元,其中奶牛折旧费1 500元、饲料费12 445.8元、防治费200元、人工费2 895元、水电费360元、死亡费用和其他费用200元;平均产奶6 441.7 kg,奶价3.425元/kg,收入22 062.8元,年养殖利润4 462元。以前3个季度生产成本及奶价计,年可获利4 466.7元,2011年平均为4 668.5元。

2012年,养殖效益不高的原因如下:一是2012年畜牧业生产除奶业行情较好、产品价格高于往年外,其他畜禽产品价格普遍低于2011年同期市场价;二是主要饲料原料价格上涨,豆粕价位接近历史最高价,而玉米市价创历史新高,达2.5~2.7元/kg;三是2012年劳动力报酬进一步增加,比2011年增长50%左右,饲养管理人员平均月薪在2 000元以上,导致养殖成本大幅上升,养殖风险进一步增加,利润空间更加趋小。

3 当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畜牧业生产越来越被弱化。因其在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可能带来部分实际上是可降解的养殖污染,所以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畜牧业成为不受欢迎的养殖项目,养殖用地难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附属产物——畜禽粪便存在处理难、利用更难的问题;三是随着城镇建设加快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日趋紧张,饲料原料价格逐步渐长,劳动力成本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作物价格的提升而增加,养殖风险随着养殖成本的加大而加剧;四是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明显低于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五是畜牧业生产的周期性因行政干预、疫情的未知性、贫民生活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仍然不会避免;六是疫病的频繁发生和新病以及多种疾病的混合感染增加了疫病防控难度,也加剧了养殖的风险[1]。

4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4.1 加快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

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促进产、加、销一体化运作,不断扩大现有的“金力”、“明牛”、“彩腾”、“仙岛”等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积极做好“苏姜猪”产品的相关开发利用,大力发展订单畜牧业,加工企业与养殖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同享的共同体,保证区域生产有计划,市场销售有秩序,避免盲目发展,恶性竞争[2]。

4.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大宗养殖项目逐渐显现出市场过剩的状况,利润越来越低,养殖风险越来越高,广大养殖户要积极转变思路,大力开发符合当地发展条件的新养殖项目、养殖模式,如肉鸽养殖、林下草鸡养殖等,积极转变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促进转型升级,紧跟市场消费需求,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3]。

4.3 建立必需的养殖准入机制

养殖业作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的产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市场风险抗击力较差的养殖场很容易受到冲击,进入养殖行业必须通过严格的环评、工商登记、注册资金、行业规范等硬性条件,对不符合要求的养殖项目,要坚决限制,政府要对广大农户加强引导,防止盲目跟风的现象发生,以免造成农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4]。

4.4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对有发展前景的畜牧业生产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支持环节可优先考虑新建畜禽舍、新型生产设施和粪污处理及利用等方面。

5 参考文献

[1] 林薏栋,许丹.阜蒙县畜牧业发展的情况调查[J].中国畜禽种业,2012,8(7):22.

[2] 许丹,林彦栋.阜新市畜牧业发展的情况及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2,8(8):18.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篇6

一. 杭锦旗及当地牧民概况

(一)杭锦旗概况

杭锦旗地处鄂尔多斯市西北部,全旗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共有人口13.2万,其中蒙古族2.3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杭锦旗是鄂尔多斯牧业四旗之一。所以对杭锦旗牧区情况的调查分析,对于鄂尔多斯乃至整个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地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二)牧民生产生活概况

经过调查后的数据得知,牧民的收入来源构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由传统的畜牧业所带来的收入;二、由政府相关部门发的补贴及草场禁牧之后所给予的补偿,以及因公司承包牧民的草场所支付给牧民的费用;三、牧民通过打工或者个体经营所获得的收益及其他。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中何种收入来源为主要支配性的收入来源可以将牧民分为三种类型:一、传统靠畜牧业为主要收入的传统型牧民;二、依靠补贴及将草场转包出去获得收益的移民型牧民;三、通过打工及个体经营作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新型牧民。

严格意义上讲后两种已经不能称之为牧民,但是由调查所知,仅有7%(1/14)左右的牧民草场没有禁牧,而在牧区大部分地区的草场都在不同程度的禁牧。因此,后两种牧民的产生也是必然的,而且也是绝大多数牧民所面临的问题。

1.传统型牧民

调查中传统型牧民有三户,这三户分别在伊和乌苏、锡尼镇、独贵塔拉镇。每户平均拥有草场面积为4967亩,拥有牲畜140头只左右,而有传统畜牧业所带来的年收入大部分在二至三万元左右。传统型牧民同样面临着草场禁牧的问题。一部分草场在每年的4月1日至7月1日期间禁牧,因此这段时间内牧民需要自己购买饲草料。另一部分牧民则是全年禁牧,因此只能在牧场上偷偷放牧。被调查牧户表示,禁牧补贴为4.95元每亩,但是并不能维持生计。(在调查中,有一位以传统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牧民,同时也在七星湖旅游区打工(牵骆驼),打工收入大约占其总收入的37%。因此旅游业也给牧民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2.移民型牧民

移民型牧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依靠由政府所发的各种类型的补贴,草场禁牧之后所支付给牧民的补偿以及公司对草场进行有偿使用后支付给牧民的费用。

在调查中移民型牧民公司有四户,分别在巴音乌苏镇、锡尼镇和伊和乌苏。平均每户拥有草场面积为4500亩,但是都已禁牧,对于禁牧的年限,大部分牧民并不清楚。四户牧民中,两户完全没有牲畜,而另两户,一户拥有10只左右的猪和少量的奶羊;另一户则有20多只羊,并完全圈养。这样规模的牲畜饲养,基本上不会给牧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而对于牧民所受的补贴,一户表示每月有400元的低保,另一户每年可以从承包给公司的7000亩草场中获得6-8万元的收入。而其他两户并未透露获得的补贴金额。但是表示“如果补贴不够,再去打工赚钱对于”。 对于收入,移民型牧民表示“将将过活”、“仅够每年的生活所需”或“每年稍稍有些存款”。

3.新型牧民:

通过打工或者个体经营为主要收益来源的牧民,在调查中此类牧民共有七户,占总调查户数的50%,分别在巴音乌苏镇、锡尼镇、独贵塔拉镇(其中有一户草场在呼和木独,但是在巴音乌苏镇经营餐馆)。七户牧民平均拥有草场面积为5086亩,但是草场也多面临禁牧问题或者承保给公司。同移民型牧民相同,大部分新型牧民所拥有的牲畜数比较少,并且不再主要通过畜牧业获得收入。但是一部分在景区打工的牧民,自有的马、驼常用于景区内为游客提供的活动项目中,并以此获利。

调查中涉及的七户牧民,有两户牧民在移民后,在城镇等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经营餐馆或者商店。其中一户年收入大约在23万左右,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

另有四户牧民,主要在旅游景区打工或者经营餐饮住宿。在景区打工的方式主要是牵马、牵骆驼(旅游区为游客提供的骑马、驼项目)。这四户牧民收入水平在2-3万到10-20万不等。收入较高的普遍集中在独贵塔拉镇,七星湖旅游区。

二. 分析问题

(一)经济、社会状况分析

对于经济水平的标准,主要取决于GDP的指标。但是从采访中,牧民对于其经济水平的了解主要是通过收入来进行描述。由图表1可以看出三种类型的牧民年收入差距,以及每种收入类型所占的比例。

1.传统型牧民经济社会分析

传统型牧民的传统牧业收入虽然相较其他两种类型的牧民较多,但是在收入总数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传统牧业收入比较固定,与牲畜数量成正比,目前个体化草场承包经营方式,以及禁牧、休牧的政策使得牲畜数量到了一定程度后便无法增加,因此限制了牧民的收入。同时传统型牧民的收入模式比较单一,仅有少数牧民通过打工或者其他方式增加额外收入。

2.移民型牧民经济社会分析

移民型牧民主要是因为当地草场禁牧,无法再从事传统牧业。同时因为各种原因并没有从事其他行业,因此其收入主要靠各种类型的补贴,其中最为广泛的主要的补贴是草场禁牧补贴。草场禁牧补贴在杭锦旗各个地区的补贴标准并不相同,同时也有个别地区的牧民并没有领到发放的补贴,因此在大部分牧民都面临禁牧问题的时候,草场禁牧补贴数目有较大差距。一部分牧民将自己的草场承包给“亿利”“伊泰”等公司,公司按照使用草场的面积,以及用途支付给牧民草场租金。如伊和乌苏镇的奥登隔日勒(音译)女士将自己家在呼和木独的7000亩草场租给伊泰集团30年,伊泰集团则会每年支付一定的租金。

补贴型收入相对比较稳定,收入也相对传统型牧民来说更可观一些。其缺点是受到政策影响比较大,同时无法持续的作为长时间的收入来源,因此仅仅应该作为牧区经济转型中支持过度的一种手段。

3.新型牧民经济社会状况分析

新型牧民的经济状况在图标1中显得十分突出,打工及个体经营收入很高。收入比较高的牧民经历了比较成功的经济转型,其主要收入均来自于第三产业中。其中从事个体经营的牧民收入水平相较于打工的高。牧民布特日图(音译)在独贵塔拉镇七星湖旅游景区经营马场,每年通过经营马场可获得10万元左右的利润。通过调查得知,在旅游区经营往往需要给旅游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管理费。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牵马的牧民需要支付收入的三分之二给公司,在独贵塔拉镇七星湖旅游区,则是需要将收入的34%作为管理费。

新型牧民在经济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通过个体经营的受众比较少,很难在大面积的普及给牧民。由于经验、地理位置以及机会等原因,往往仅有少部分牧民会成功的自己经营。同时缺少代表牧民利益的组织或者工会,牧民在于大型企业的合作中,因为缺少博弈,其利益往往无法的到保障。

(二)牧民的旅游感知度与旅游参与情况分析

调查中,十四户牧民中有五户在旅游区内,打工或者经营餐饮住宿等工作,占总调查数的35.7%。而剩余的64.3%的牧民并没有以任何形式参与到旅游行业当中。

当问及牧民对当地旅游业或者旅游政策了解多少时,78.6%的牧民表示完全不知道。仅仅有21.4%的牧民表示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这其中没有参与到旅游行业中的牧民则100%的不了解旅游业或者任何旅游相关的政策。牧民回答未参与旅游业原因时,答案主要集中在“资金缺乏”和“不会参与”这两项上,同时还有牧民回答“不知道”“没想过”。

从此可以看出,牧民们对于旅游业基本没有了解,同时也从来没有想过从事旅游行业。

五户参与旅游的牧民中三户在旅游区内牵马、驼。另两户中,一户经营马场,同时也牵马。另一户在七星湖经营餐饮。在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虽然有一部分牧民没有经过采访,但是经过简单询问得知,当地牧民在旅游区主要从事行业是牵供游客活动的马、驼等,还有一部分牧民在旅游区内经营贩售当地特产。而旅游区内的管理与经营工作主要是从外地请来的专业人员进行的。情况在独贵塔拉镇七星湖旅游区也是一样,当地牧民已经普遍移民至牧民新村,牧民们在牧民新村主要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一部分牧民在旅游区的活动区牵马、驼。但是景区的经营管理人员主要是外地来的专业人员以及集团内部人员进行。

居民参与度低主要原因:一、地域限制。在全旗的范围内来看,参与度低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杭锦旗旅游开发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开发成型的旅游景区并不多,不可能所有的牧民都有机会参与到旅游业钟来。往往旅游景区附近的居民有相对多一些的几回。从杭锦旗旅游局得到的一份材料显示,境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景区主要有:七星湖旅游区、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三盛公水里枢纽、神光响沙、夜鸣沙、朔方古道旅游区。二、自身限制因素。由于自身因素(受教育程度等)、竞争力差、资金短缺、社会关系欠广而参与度受到限制,调查中能否用蒙汉双语交流成为旅游企业招聘的重要条件,采访在七星湖经营马场的牧民布特日图时,他说“会少量汉语,与游客交流比较费劲”。同时当地的牧民太自由散漫,总是回家,不易管理。

三. 以旅游业发展作为对策

《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所倡导的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明确提出将居民作为关怀对象,并把居民参与当做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牧区发展旅游业,最为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当地牧民的生活水平,解决牧民所面临的各种难题。

根据之前所分析的问题并针对上述目的对于提出以下几点浅见:

(一)牧区牧民合作化经营。

在牧区地区,牧民之间的合作化已经开始。因为个体化草场承包经营并不适合传统牧业的发展,并且在草场、牧场经过给后代的多次分割之后,草场与养畜规模之前的矛盾将会越来越大。同时内蒙古草原景观作为一个大尺度大的旅游景观资源,并不适合由网围栏分割开来,不仅仅影响旅游资源的观赏性,同时限制了草原旅游的发展。无论是传统畜牧业的发展还是牧区旅游业的发展,牧民之间的合作都是必然的。

(二)在牧区开展牧区社区旅游。

在当前大量牧民面临禁牧、移民的情况下。旅游业,作为低碳,环保,同时可以在对草场影响极小的情况下,利用牧民的草场、牲畜等资源,极大提高牧民收入水平,改善牧民生活条件的行业,应当大力、科学的发展。

(三)在旅游区提高牧民的旅游参与度,创造一种保护牧民利益,同时协调牧民、企业、政府间关系的机制。

牧民的参与主要在三个方面:(1)参与旅游发展的决策;(2)参与旅游发展而带来利益的分配;(3)参与相关知识的培训。牧民的参与度与牧民利益成正比,但是保护和提高牧民的参与度,就必须建立一种协调牧民、企业、政府间关系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海辉.发达国家和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探析黑龙江对外经贸.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 年第 6 期

[2]额尔敦.内蒙古牧区社区及社区旅游发展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毕业论文.2010.4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篇7

现在开会。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就是贯彻落实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县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畜牧工作,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步伐,早日实现农转牧的发展目标,把畜牧业建成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今天这次会议设中心会场和分会场。在中心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县四大班子的全体成员;县人大主抓畜牧产业人员;各乡镇党政一把手,主管畜牧工作的副书记(副乡镇长),畜牧站长;县直部办委局一把手;中、省直驻兰单位主要领导;县畜牧局全体班子成员及各场、站、所长;远大禽业、丰达公司、红光肉牛交易大市场等企业的经营者。在各乡镇、村分会本资料权属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场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全体乡镇干部、村屯干部、养殖大户和部分农户。由于与会人员多,会场分散,请大家自觉遵守会议纪律,维护会场秩序,认真听会。

今天这次会议共有五项日程。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日程,请县委副书记李树春同志传达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日程,请副县长李学金同志宣读《兰西县加快东北产业开发实施意见》和《兰西县加快发展秸秆养牛实施意见》;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日程,请县委副书记、县长杨文波同志讲话;

下面,进行会议第四项日程,请乡镇党委书记代表作表态发言。首先,请临江镇党委书记孙海波同志发言;

下面,请兰河乡党委书记李晓河同志发言。

下面,请北安乡党委书记金星同志发言。

下面,请远大乡党委书记高明同志发言。

下面,进行会议第五项日程,请县委书记王景顺同志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经过一上午时间,现在就要结束了。会上,我们学习了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精神;出台了《兰西县加快东北产业开发实施意见》和《兰西县加快发展秸秆养牛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县委书记王景顺同志,县长杨文波同志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四个乡镇做了表态发言。总体上说,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王书记在讲话中运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通过形势分析、算账对比,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发展畜牧业的重大意义,使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畜牧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进一步增强了信心。王书记在讲话中客观地分析了我县发展畜牧业所面临的政策、地缘、基础等优势,使我们对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发展潜能有了更加清醒的把握。三是进一步明确了任务。王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在坚持总的发展思路不变的前提下,农村经济要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的思想,并指出了实现这种转移的四种途径;杨县长在讲话中从壮大基地、发育龙头、开发市场、争创品牌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了工作内容,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四是进一步强化了措施。两位领导在讲话中,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提出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遵循,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

下一步全县的畜牧工作,要以县十二届三次、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为统领,用经营理念指导全县畜牧工作,用经营手段创新推进落实的工作举措,保质保量地完成好今年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实施农转牧发展策略打好基础。按照景顺同志的要求,××年,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由农村产业化经营向产业化经营与城镇经营并重转移,工作的侧重点要由基础性工作向基础建设与财源建设并重转移,农村经济要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转移,领导方式要由领导管理向经营服务转移。大力发展畜牧业就是要主动融入这种战略思想,主动接受农转牧任务,按照景顺同志、文波同志讲的意见,抓好工作落实。

下面,就如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我再讲几点意见。

⒈明确责任抓落实。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依据县里确定的畜牧业发展思路明确各自的具体目标,并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实行目标责任制。乡镇要将责任落实到基层站所,落实到村屯,落实到每个乡村干部身上,使每个干部都明白干什么、怎样干、达到什么目标,自觉地组织和领带农民发展畜牧业。年末,县委、县政府将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主要内容。

⒉引导扶持抓落实。工作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广大群众参与的程度。因此,各乡镇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解决群众“买不起、不会养、卖不出去”的问题,在土地使用、资金投放、税收征缴、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引导农民自觉发展畜牧业。在这个方面乡村干部不仅要当指挥员,还要当战斗员,带头领办、创办各类畜牧养殖和加工的实体,成为农民的榜样,致富的高参,做引领农民养畜发家的明白人、领路人和带头人。

⒊典型带动抓落实。典型引路是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我们既要及时总结现成的典型,又要根据工作需要,有目的地发现和培养尚未成形的典型。总结和培养典型要注意其代表性,周围的群众经过努力,跟着学就能做得到;也要注意层次性,县里要有全县的典型,乡镇要有乡镇的典型,村里要有村里的典型。对于成熟的典型,要适时地进行推广,让他们现身说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这次会后,畜牧局和各乡镇要组织乡村干部和养殖户到县内和县外学习秸杆养牛、发展东北及精深加工的典型,业务部门要搞好协调,确保参观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⒋巧借外力抓落实。由于受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发展畜牧业,特别是建立具有一定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要走招商引资之路,发展外向型畜牧业。进一步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去主动与域内外客商和科研院所联系,恳切洽谈,以我们的诚心打动他们,以我们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使他们在资金、技术和项目投放上向兰西倾斜,为我所用,实现共同发展。

⒌检查指导抓落实。农委、畜牧局要切实担负起职能部门的职责,对各乡镇的畜牧工作进行经常性地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和推广各地开展畜牧工作的经验,用以指导面上工作的开展,确保畜牧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各乡镇分会场会后要组织分组讨论,并将讨论情况及贯彻落实意见按归口划分,于月日前报到县委办和政府办。

同志们,这次会议即将结束了。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经营理念,以凡事讲效益为落脚点,不断创新思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奋力拼搏,使全县畜牧工作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篇8

关键词: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优化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中畜牧业贡献了很多的力量,畜牧兽医的重要性也越发明显,其在畜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现如今畜牧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畜牧兽医技术必须要得到高度的重视,针对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优化过去陈旧的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1提高领导的重视,强化全员的责任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畜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而畜牧兽医技术作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其进行制度的优化和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过去的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在管理的过程中,忽视责任管理的重要性,领导部门对其重视不高,各部门工作混乱毫无章程,这也就导致畜牧兽医技术的发展没有充分的依据,员工责任意识不强。因此,畜牧部门应该对此加强管理,提高重视。第一,提高相关领导的重视。领导在畜牧兽医工作的开展中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决定权,提高领导的重视,不仅可以深入制度的落实,还能够提高部门的管理力度,为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完善提供依据。第二,增强员工的责任感。畜牧兽医技术是为基层服务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提升,能够使其认识到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提高管理质量。这样一来,畜牧部门的管理人员也能够按照法律规定严格对畜牧产品质量的监管,以免不健康食品危害公民的身体健康。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直接影响着整个畜牧业的发展,所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是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不断优化的重要保证[1]。

2健全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

畜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但是畜牧兽医技术发展的弊端仍然是层出不穷,对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优化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其中在管理的过程中体制分散,权责不明确,多部门共同管理效率不高,交叉事件多等都是影响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针对于此种情况畜牧站必须要健全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第一,科学划分畜牧站内各部门的职责,权责范围以及员工权限等,以免各部门之间交叉工作太多,工作人员相互推卸,工作积极性不高,避免工作人员之间嫌隙过多,影响工作效率。同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完善技术管理的体制还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推动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的创新和优化。第二,建立并完善以往的奖惩机制,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做过重大贡献的工作人员要采取物质奖励、晋升奖励和精神奖励等措施。而对于工作懈怠,造成重大失误的人员要加大惩处力度,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第三,完善畜牧站的人才晋升机制。为了保证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的不断优化,就要充分的吸收和引进优秀的技术人才。首先在人才招聘上要严格有经验、有技术的人才准入;其次建立良好的晋升制度,加强对重点技术人才的培养,为有能力的人才营造更好的发展前景,避免造成人员流失,同时畜牧部门在人才管理中还要积极融入人性化管理的思想,让工作人员认识到畜牧兽医技术是关系国家发展和国民健康大事,提高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的效率。

3设立专门的部门,严格监督监管

畜牧兽医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过去长久疏忽,疏于管理,导致在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中出现了多头管理,各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现象,这也是畜牧站内监督监管不严造成的。因此,畜牧部门应该针对此种现象设立专门的部门,进行单独管理,减少各部门之间过多牵连,要保证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另外,除管理部门要单独设立之外,还要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监管,尤其要对畜牧产品的安全,一旦发现有质量不过关的畜牧产品马上销毁,以免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2]。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关乎着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关系着全体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件。因此,畜牧站管理部门和监督部门的建立,需要相关的领导人员做好带头和领导作用,避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出现偷懒耍滑的现象,这样才能够确保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不断优化,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畜牧业在我国发展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畜牧兽医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并不长,缺乏完善的技术实践,技术管理问题较多,这也是导致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的主要原因。因此,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优化,需要畜牧部门的领导提高重视,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监督体制,明确划分畜牧部门的职权,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为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进管理效率的不断提高。

作者:刘玲 单位:贵州省威宁县猴场镇农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