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安全建设管理制度8篇

时间:2024-03-11 11:48:21

安全建设管理制度

安全建设管理制度篇1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工程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管理工作,并接受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各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安全生产、质量技术监督、环保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第六条公民有权对施工安全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及危害他人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为施工企业提供准确的水文地质、地下管线设施等资料和其他必要条件,对可能危及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等安全的必须进行防护。

第八条涉及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变动的装饰装修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施工前委托原设计单位或者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没有设计方案的不得施工。

第九条建设工程设计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安全规程和技术规范,保证工程的安全性能。

设计单位的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并满足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健康的要求。

施工企业发现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不能保障相邻建筑物、构筑物和作业人员安全时,应当通过建设单位,向原设计单位提出修改设计的建议。

第十条施工企业必须使用有生产许可证或安全许可证并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设备和产品。

第十一条’施工企业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施工企业应当制定安全目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它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十二条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

实行总包的建设工程,总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全面负责,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施工安全负责,并接受总包单位的统一管理。

第十三条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工程技术和质量管理,防止因工程质量问题诱发的安全事故。

第十四条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十五条施工企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

第十六条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时,施工企业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七条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工程的特点制订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第十八条施工企业应当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防护要求,采取相应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九条施工现场经有关部门批准储存使用的易燃易爆器材、材料,应当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

第二十条施工企业根据工程规模,在施工现场设立相应数量的专职安全员,并按规定独立行使职权。

第二十一条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遵守有关行业安全规章、规程,不得违章指挥或者违章作业。

作业人员有权对影响人身健康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条件提出改进意见,有权获得安全生产所需的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对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第二十二条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季节和生产情况的变化,组织安全生产全面检查或者专项检查,对存在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整改。

第二十三条安全技术资料应当专人管理,做到及时完整归档。

第二十四条建设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未委托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方案而施工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属于非经营行为的,可处以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属于经营行为的,可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施工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落实或者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

(二)不按照安全技术标准施工,对安全隐患不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的;

(三)施工现场未按规定设立安全员的;

(四)施工现场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材料时,未采取特殊消防安全措施的;

(五)安全技术资料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

(六)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各类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的。

第二十六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其他人员,在监督管理工作中、索贿受贿、对循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安全建设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安全制度;安全管理

实验室有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其安全性保障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1]。因此,对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掌握医学院校实验室中存在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监管、废物处置不规范等安全隐患,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才能推动医学院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提升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

一、医学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与突出问题

(一)老旧水电线路

年久失修的水管漏水、水管道堵塞、水龙头损坏、仪器冷却水装置连接胶管老化或接口破损导致漏水、暖气管道漏水等[2],实验室发生“水灾”可直接导致平台仪器损坏的严重后果。实验室用电安全隐患主要有设备的用电线路不规范、仪器设备用电负荷不够、电线电路老化、接地系统不规范、用电负荷集中、插座的摆放位置不当等。

(二)实验室消防安全

医学院校实验室火灾安全隐患中最为常见主要有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危险化学品、用电不规范、仪器设备操作不当、用电线路老化、设备加热时间过长等。同时一些实验用楼基础消防设施建设不完善、用电设施负荷不够、操作人员缺乏火灾防控意识、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都是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的“地雷”[3]。

(三)实验仪器设备安全隐患

医学院校常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式细胞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联用仪、紫外分光光度仪、氨基酸分析仪、超速离心机、超低温冰箱等,仪器设备的种类繁多,其工作原理、保养与维护、环境与条件要求等均不同,为仪器设备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就比如(1)超速离心机放置不平衡或操作不规范,就会发生机械故障或是离心的样品损坏,若离心的样品有毒有害,就会泄漏会造成人员窒息或中毒等现象[4]。(2)加热设备,如干燥箱、马弗炉、电热套、浴锅、热旋转仪等加热设备,使用时应该有人值守或定期检查;干燥箱不能烘烤易燃易爆化学药品、塑料制品等,这些仪器设备周围也不能放置易燃物、气体钢瓶等。(3)气体、气瓶的正确摆放、管路的固定、明晰的标识;使用后及时关闭气瓶总阀,经常进行检漏。(4)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等这些高温、高压的热能设备属于特种设备,必须有明确的产品合格证、年检证、使用证等,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5)超净台的紫外灯可灼伤实验人员的眼睛、皮肤。

(四)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

按照化学试剂的理化性质,化学品通常具有易挥发、强氧化、高腐蚀、易燃易爆、剧毒及传染性等特点,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隐患主要有:(1)易挥发、有毒、腐蚀性试剂存储和使用的安全性问题,易挥发性试剂随意摆放,使操作者容易吸入体内;腐蚀性、有毒试剂在取用时不带防护用具接触到皮肤;操作不当也会引发爆炸[5]。(2)易挥发、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必须远离热源。(3)易制爆化学试剂应存储在带锁的专用试剂柜中,剧毒化学试剂必须严格执行剧毒管理制度,并建立领用和消耗台账。

(五)实验室生物安全

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因此,实验室生物安全不仅对实验室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对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产生巨大影响。生物实验室安全隐患主要有:(1)实验室工作时所产生的病毒、微生物、感染物质、还有一些有危害的培养物,如传染性极强的血清、血液制剂等,实验人员必须了解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先分类按相应方式消毒灭菌,再分类处置。(2)实验动物的购买、饲养、解剖等过程中,病原体可以通过饲养动物身上的皮毛、呼吸、尿、粪等途径排出体外,污染实验室环境[6]。(3)由于病原微生物可以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方式扩散,因此,不明病原微生物潜在的生物危害,实验室操作人员容易吸入污染的空气而发病。

(六)实验室测试样品安全

由于实验室实验样品种类多样,如还有固态、液态或气态样品,微生物、生物组织、金属类等,如果存储或使用不当容易发生交叉污染、火灾甚至爆炸等,这些都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7]。

(七)实验室废弃物安全

实验室废弃物是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毒性药品、重金属、菌株废弃物动物尸体、血液和器官、注射器针头、一次性塑料制品、枪头、玻璃器皿、锐器物等[8]。这些废弃物同样能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威胁实验人员的健康。

(八)实验室安全检查

安全是免除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感受不到,往往事故发生后才认识到安全的重要[9]。实验室安全检查的结果直接反映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质量及水平的高低。目前,实验室安全检查是通过一些安全检查指标来实现的,主要指标分为安全检查的组织体系、规章制度、安全教育、实验场所、基础安全、安全设施、化学安全、生物安全个人防护与其他等。但对于这种安全检查及督查在全校实验室的安全检查中形式的东西太多,并没有真正落到实际工作中,使实验室仍然存在安全隐患[10]。

二、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

(一)实验室安全制度健全

针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的特点和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1)建立健全实验室各类安全制度条例,如:“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实验室管理制度”“玻璃器材管理制度”“化学试剂安全管理制度”“细胞间使用规范”“细胞培养室工作守则”“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验室安全操作细则”“实验室三废处理制度”“学生实验守则”“仪器室管理制度”“压力气瓶的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测试样品管理规定”“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检查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安全责任门牌,标明安全责任人的姓名、电话”等。(2)建立健全学校、二级学院、实验室三个层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签订三个层次相互之间的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做到安全责任层层落实。

(二)提高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实验室安全与人的安全意识密切相关,实验人员有了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才有保障,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才不会发生。学校实验相关人员主要有科研人员、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做毕业论文的本科生。学校根据实验室安全要求,在相关人员进入实验室前,必须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才能进入实验室。如观看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宣传片、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消防应急演练、灭火器灭火毯等常用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实验室一些防毒面具等防护设备的使用等。

(三)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建设

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环境改善的保障,面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提高安全事故的预警能力及降低事故发生率。安全有效的防护设施包括(1)安全用电设施(电源接地保护装置、电压稳压稳流装置等);(2)安全用气设施(钢瓶架、钢瓶安全柜等);(3)通风排风设施(通风橱、排风罩等);(4)配备个人防护装置(防毒面具、防护眼镜、洗眼器等);(5)常规消毒设施(紫外灯等);(6)必备生物安全设施(生物垃圾袋、防鼠设施、生物安全柜等);(7)完备安全消防设施(警报器、灭火器、消防栓、灭火毯、灭火沙和消防喷淋装置等);(8)其他安全防盗护设施(眼喷淋装置、防烟面罩、急救药箱;实验室配备门禁系统等);此外,在所有实验室进门处,都需贴有安全责任人、保卫后勤等相关部门联系方式及常见的救援求助电话、具体逃生路线图、制定安全防护设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的登记制度等。

(四)实验室化学试剂、测试样品和生物安全的管理

实验室化学试剂管理。(1)必须通过有资质的正规商业渠道购买;(2)应该存放在防爆、通风的试剂柜中;(3)对不稳定易于分解的试剂,应放在深色、不透光的瓶内避光保存;(4)对于放射性、腐蚀性、剧毒性、易燃、易爆等试剂应存放在特制防爆柜或柜中,并由专人分级保管;(5)一般需要低温储存的试剂药品,应放在冰箱内保存;(6)实验人员配制的试剂溶液应注明名称、时间、储存方式等;(7)对于剩余试剂应及时回收。实验室测试样品管理。(1)判断实验测试样品的类型;(2)实验室是否有条件安全检测和存储;(3)标明测试样品的详细信息,一般有名称、规格、性质、状态等;(4)进行登记检测,并放入存储库中。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1)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建立有效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机制;(2)生物安全柜要求具备相应生物安全等级。(3)有使用生物安全管理记录台账,一般有生物名称、性质、购买、保存、使用、饲养、解剖、销毁、场所及伦理审查等;(4)对于生物实验废弃物需用黄色专用塑料袋分类收集包装并贴好标签、废弃物处置实现溯源追踪、废弃物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桶等。

(五)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1)建立规范的仪器设备平台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检查责任体系和完善岗位责任;(2)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制定完整的仪器设备操作步骤及注意项目;(3)对大型、精密、具有危险性和特殊仪器设备得由双人管理,且实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才能上岗;(4)建立仪器设备管理记录台账,一般包括实验项目、使用前后状态、使用人员情况、定期检查维护记录等。

(六)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

(1)建立完善废弃物处理办法;(2)将废弃物分类收集存储,分为有害类与无害类,有害废弃物需专业回收,密封后统一收取并存放于指定地点;(3)对于动物尸体、细胞、血液等生物垃圾密封后存放于指定地点,由专业生物垃圾回收公司进行定期回收处理。

(七)建立完善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体系

(1)设置实验室安全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制定校级综合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二级学院编制符合专业特点的应急救援预案;(2)根据实验室危险源的特点,比如火灾、触电、紫外线灼伤、烧伤、烫伤、自然灾害等,编制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应急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师生及实验人员突发事件应急防护处置能力;(3)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一般包括:个人的防护用品有防护眼镜、防毒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服等,防火器材有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栓、沙桶、防火布等,此外还有正压式呼吸器、洗眼器、应急喷淋及紧急联系电话等;(4)在执行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做好原始记录,不断完善应急措施。

(八)强化实验室安全巡查

首先,由学校牵头设置实验室安全检查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其次,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检查指标:(1)安全检查的组织责任体系,包括学校、院、实验室各层面安全组织责任体系、经费来源保障、实验队伍建设;(2)规章制度,有学校层面的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及细则、有学院层面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及规程;(3)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经常开展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消防应急演练等;(4)实验环境安全,有用电、用水安全、个人防护及场所环境卫生与日常管理;(5)基础防护设施安全,一般有安全用电用气设施、消防防护设施、通风系统、门禁监控、实验室防爆设施等;(6)仪器设备安全,有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摆放位置、压力容器、加热及制冷装置管理等;(7)化学危险品安全,有化学危险品采购验收发放、化学试剂存放、实验操作规范安全、管控类危险品管理、实验气体及废弃物处置管理等。

三、结语

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与管理一直是医学院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实验室的安全环境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的产出。通过加强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规范的生物安全与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制度,构建完备的安全检查责任体系和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实验室安全检查,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适应医学院校发展需求,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长欢,李军,陈彦军,等.高等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构建[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5):370-374.

[2]侯晓霞,王春燕,郁清,等.化学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3):269-272.

[3]杨雪,刘德明,丁若莹.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11):307-310.

[4]许佳玲,陈云凤,龙钊,等.大型实验设备共享平台中离心机的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9,22(3):190-192.

[5]谢志新,林水森,周亚明.高职药学实验室化学试剂安全管理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8):50-51.

[6]钱军,孙玉成.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1,21(Z1):15-19+12.

[7]涂薇.实验室样品管理流程分析[J].绿色科技,2015(4):219-220.

[8]罗庆华,周良,刘昌敏,等.探究高校生物实验室废弃物及其处理[J].智库时代,2019(28):205.

[9]杨琦.高校实验室安全关键问题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9):226-228.

安全建设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度建设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在,企业的生产管理安全也正在越来越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企业安全生产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更有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企业文化的建立,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强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建设,贯彻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企业管理者需要重视的管理内容。

一、中小企业生产安全现状和问题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我国中小企业中许多管理者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自以为有了足够的重视,但从企业制度上和要求上没有体现。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缺失的现状,而某些企业即使有安全管理制度,也得不到坚决的贯彻落实。2.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中小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时,其管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管理方面有所放松,甚至许多小型企业并没有建立起安全生产的制度,从而造成的管理缺失。其次在于许多企业的工作者对安全生产没有安全生产意识,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匮乏,即使企业有安全生产的要求,也不愿履行,导致生产安全得不到保证。最后在于管理程序不严格,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和责任制度,出现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相关的几个部门之间会相互推脱责任,导致管理疏漏。

二、中小企业生产安全制度的建设

1.企业生产安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企业的安全制度是通过明文规定的形式,规定员工所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更有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企业文化的建立,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建设企业的生产安全制度,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要求,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企业生产安全制度建设情况。中小企业中生产安全制度的建设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于只重视要求而忽视形成制度和体系。管理者只是在会议上或视察时指出“需要加强安全生产”,但具体应该怎么加强、从哪个方面进行加强,却没有出台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条例,令安全生产没有足够的约束力。其次在于只重视书面上的要求,没有与实际生产状况相结合,将安全生产条例从法律法规、甚至其他企业的规章条例中照搬照抄下来,与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毫不相关。最后,也有许多企业的安全管理条例没有具体的工作程序,只有一般的要求,对如何工作、如何检查以及如何分割责任都没有具体规定,导致执行不畅。3.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安全制度。制定对企业而言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制度,主要方式同样在于三个方面。首先需要安全生产制度能够形成制度和体系。管理者在指出“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的同时,也需要指出加强安全生产的具体做法,出台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条例,提高安全生产制度够的约束力。其次在于与实际生产状况相结合,针对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生产制度,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最后,也需要规定具体的工作程序,提高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落实责任制度。

三、如何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从管理者方面。需要管理者正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到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缺失或不足的现状,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加强对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和奖惩制度,注重安全生产的时效。同时也要求对企业员工进行和加强安全生产教育,进而能够从上到下提高安全生产的意识。2.从工作人员方面。企业的工作人员需要主动接受安全生产教育,认识到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明白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不仅是对企业有实际利益,也与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有所联系,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并且令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安全生产,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贯彻落实。3.从规章制度方面。需要企业建立起一个严格的执行机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能力。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将员工的奖金的奖惩与安全生产状况相联系起来,利用利益链条推动员工主动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同时也需要加强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严格考核和奖惩,避免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推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我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中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企业安全生产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更有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企业文化的建立,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企业管理者正视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缺失的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安全制度,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并加以严格执行,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文彬.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条件的建设[J].安全,2017,01(02):48-50.

[2]陈远航.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安全建设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施工;制度管理

前言

近年来,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较快,我国实施各项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应用的先进设备随之增加,这促使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但是在对这些设备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是否拥有较高的安全性成为一项突出问题。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在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的过程中,加强了制度建设和管理,希望通过完善而科学的制度管理,提高机械设备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同时促使施工过程更加具有安全性。

1 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全施工制度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问题是建筑工程长期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限制性因素,尤其在现阶段,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各种先进设备被开发并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这些设备的安全管理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现阶段,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制度管理,促使机械设备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不仅可以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节省建筑成本,同时还能够促使施工工程中的安全系数增加,有效保障建筑工人人身安全[1]。

2 现阶段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健全的管理制度

现阶段,我国建筑公司在日常工作中,对施工过程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制度管理方面的关注,这一现象导致相关施工机械设备在应用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保存及维护。首先,部分建筑公司没有构建健全的管理部门。我国建筑施工单位较多,没有统一的规模,小规模企业通常不会设置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导致机械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没有保障,操作失误、保管不善等现象严重;其次,不健全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建筑企业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尽管制定并应用了一定程度的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但是由于内容不够全面,在实施过程中也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制度,导致制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存在,没有具体意义。

2.2 不注重机械设备的更新

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设备进行购买,通常状况下,成本较高,因此,设备一旦开始使用,需要尽量延长其寿命。但是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我国建筑施工设备不断得到更新,建筑企业一味的节约成本,忽视了设备更新的重要性。在长期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采用陈旧的设施,导致安全系数严重下降[2]。同时,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为了节约成本选择租赁部分建筑施工设备,而租赁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价格便宜和更加陈旧的设备,在应用过程中,这部分设备存在较高的风险性。

3 完善建筑工程中机械设备安全施工制度管理的措施

3.1 构建完善管理制度

新时期,在各种先进建筑施工设备得到应用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应及时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高设备安全管理的力度。现阶段,我国各种规模的建筑企业,都应当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加强制度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有效保障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不同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经营状况,首先构建独立的机械设备管理部门,该部门的领导人员负责机械设备使用中的安全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够实现有效统一的安全管理;其次,在实践中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负责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度内容包括将不同设备的安全责任划分给不同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这样一来,就能够将规范化管理应用到机械设备管理当中,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将不同的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状况和维修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定期做好报告,这样一来,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就能够充分的展现出来,各种安全隐患等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2 加快设备更新

据有效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安全问题造成的事故,主要原因都是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因此在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过程中,加快设备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其更新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高的成本,但是其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因此,建筑企业应按照制度的指导,根据自身实际及工程实际所需,及时有效的更新陈旧设备[3]。例如,在更新大型设备的过程中,由于其拥有较高的价格,因此可以选择租赁的方式;在对中小型设备进行更新的过程中,企业应首先调查设备的市场使用状况及评价,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机械进行购买。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效率及安全系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先进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企业应积极构建健全的机械设备安全施工管理制度,促使设备的选用及维护拥有可靠保证,同时还应当在该制度的指引下积极对设备进行更新,促使建筑工程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文莉.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

安全建设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 总承包 前期 安全管理

在如今建筑业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市场竞争日趋加大的环境下,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以其一体化、集成化的特点,在加大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有力优势,逐步顺应当今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成为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的首选模式,受到目前国家、社会、行业的极大关注而不断引用并优化。然而因模式变化带来的安全管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该模式的优化发展。此模式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水、电、暖、土建等专业高度集中,分包队伍繁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各地方安全管理政策文件存有较大差异,给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难题。为此前期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的建设完善尤其重要。

1.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涉及专业繁多,分部分项工程点多面广,工程项目总承包尤其如此,单一的以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机构,无论从时间、精力、专业技术等方面无法全面胜任并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将造成工程项目因人为因素而出现的隐患。因而一个专业配备合理,设置齐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必须由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专职安全工程师及项目所有专业负责人共同参与,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共同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达到全员参与,专业突出,齐抓共管的目的。

2.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组织活动开展的首要规范条件,一项完善的制度建设,可以有效规范组织及参与组织的人员的行为,通俗而言,制度需要告知组织及其人员如何规范的实施行为,如何运行,其范围如何,其程度如何,是否符合等。

工程建设总承包安全管理制度鉴于其安全责任的负总责原则,其制度制定需要包括的范围、层次、深度如何确定?

工程总承包作为建设项目管理责任的主体,单线管理上与各分包单位唇齿相依、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多线管理上是各分包单位之间协调、管理、督促的纽带,总线上需要全面顾及项目整体安全环境的保证,安全制度的建立据此展开。

2.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2.1.1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该规定是工程总承包现场同时针对项目本部及分包单位的综合性安全管理规定,是其他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纲领性文件及依据,规定中需要明确项目本部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该制定哪些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制度的审批、执行、修改程序及其实施范围、有效期限等;同时也明确提出分包单位进场施工必备的安全条件,针对施工行为所必须的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对各种制度符合与否的奖惩措施。其制定报批程序为:项目部负责编制,总部审核、批准、备案或提出意见返回项目部修改,项目部实施,如因外界因素发生变化需要修改,修改程序遵照报批程序。

2.1.2 项目现场综合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作为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发生,减少参与组织活动人员伤亡、财产设备损失、环境损害并恢复组织活动环境的重要措施。

介于上述原因,项目现场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无需具体针对具体事项,但需要对其附件即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起到方针、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适用范围、依据、构成体系、原则、工程项目概况、主要风险分析、组织机构、预警原则、响应程序、人员职责、后期处理及该预案的保障措施等。编制时应重点关注其目的、适用范围,构成体系、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针、政策性规定,为其余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其编制、审核、批准、执行、修改程序遵照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程序,评审方法参考《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进行评审。

2.2单项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具体针对项目部某种组织活动所定的安全管理守则,制度中需要清楚明确该制度针对事项,实施人员,以及具体操作细则等要求。其编制、执行等程序为:项目现场专职安全工程师制定,项目部全体会审,项目经理批准执行,并报总部备案管理。

2.3专项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具体针对某专项组织活动、施工行为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其重点要求参考国家法规、行业标准、部门文件等资料,要求编制严谨,符合规定,数据精确,操作性强等。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留存;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可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留存。

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中施工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应重点参考行业标准,严格声明其中需要明确的数据和要求、依据的标准、和具体操作程序进行编制。

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参考国家法规、行业标准等文件资料,按《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格式编制,同时充分分析某组织活动或危险的状态,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后果及不同级别、状态下的应对方式,明确事故应急组织单位、响应程序、处置方式、现场恢复方法,并说明该应急所需的资源储备及储存场所和使用方法等。

现场处置方案由于针对较为固定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其制定应根据设施等的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要求更加具体、简单、针对性强,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做到事故发生时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施工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执行等程序参照单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并报总部备案管理,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评审方法同样参考《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进行评审,并将评审过程记录留存备案。

参考文献:

安全建设管理制度篇6

[关 键 词]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实施成效

[作者简介] 李彦荣,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发展促进部主任,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生命安全。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学生应对各种灾害(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能力,从法律法规的高度提出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的要求。继2006年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多处提出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后,连续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并拟在即将制定的 “学校法”中专列关于学校安全管理的章节来推动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实效性。本文拟通过对这些法律法规文本的分析审视我国学校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与实施成效。

一、通过立法强化政府和学校的主体责任

2006年,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文简称《义务教育法》)分别从校舍建设、经费保障、政府责任、学校内部安全教育制度建设以及各主体违法应承担的责任等角度对政府和学校在学校安全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为配合落实《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9部委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颁布的第二天(2006年6月30日),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如果说《义务教育法》主要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各级政府和学校举办者、管理者的责任,《办法》则更集中于对以学校为主体的内部安全管理的规范。

(一)明确政府责任

1.各级政府的责任

(1)提供学校正常安全运转的经费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

同时第二十四条又进一步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2)维护学校周边安全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明确了学校周边安全的主体责任。

2.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责任

为了落实政府责任,《办法》第六条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检、新闻出版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履行学校安全管理职责。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条则分别对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在学校安全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予以明确规定。

(二)明确学校举办者的责任

我国还从学校建设安全标准角度规范了举办者的责任,如《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办法》第十四条则分别从学校建设标准、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检查、维修等角度对学校举办者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予以明确规定。

(三)明确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此外,我国还从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角度对学校管理者提出要求。如《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办法》则具体规定学校应成立由校长负责的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保卫人员,并从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教育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责任。

二、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以考核评价

督促责任落实,提高安全管理责任意识

随着《义务教育法》和《办法》的颁布实施,各地政府和学校开始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据目前各地实际实施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追究法律责任

这主要是由于《办法》明确规定了安全工作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学校的工作责任和违法责任追究,使地方能根据法律的规定规范政府和学校的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实效。

(二)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安全工作

这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般都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地区或系统内安全管理。

(三)以“一票否决”的考核机制强化安全管理责任

为了提高责任机构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一些地方政府将安全工作作为当年管理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实施“一票否决制”,即如果当年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学校校长甚至安全管理负责机构的主要责任人考核不合格。这迫使政府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不重视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

三、建立学校内部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

(一)建立“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的学校安全管理方针

为了降低灾害发生率和灾害发生后的死亡率,我国提出了“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的安全管理方针,要求通过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以及安全预案的制定、演习和及时妥善的事故处理等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灾害发生后的死亡率。

(二)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安全事故防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形成了以教育部总体预案为总纲,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门预案为主体,以各级各类学校预案为支撑的体系格局。这对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以安全文明校园建设为主旨,确定了以学生为本和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依法规范和从严管理、快速反应和协同应对、依靠科技和提高人员素质等相结合的应急管理工作原则;二是以规范应急处置工作为基础,明确了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调查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程序,以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工作机制;三是以提高应急处置效能为目标,明确了加强应急信息队伍和信息平台建设,做好预案培训、演练,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和提高师生应对能力等应急管理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目前,各地已逐步将应急演练制度化,不断增强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增强应急管理能力。[1]

(三)建立学校内部实施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

除加强预防外,为了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成效,我国在《办法》中从组织机构建设、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危房报告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工作责任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住宿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车辆管理制度、安全工作档案制度以及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以制度的全面规范来强化管理的精细化,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四、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各种手

段常抓不懈,提高安全工作的实效性

(一)安全教育进课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提高安全管理的成效,不仅需要管理层有责任意识,学校有管理制度,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学生有应对安全危机的能力。为此,教育部制定《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指导纲要》),加强对中小学各主体的安全教育指导,使安全教育走进课程、走进课堂,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极大提高了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编制全国性和地方性安全教育教材,兼顾国家和地方需要,提高针对性

为了落实《指导纲要》,教育部组织力量编制了安全教育图书、安全知识书签等图书,分送到地区和学校,使安全教育课程化有了落实的基础,安全知识成为身边随处可见的内容,极大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一些地方还自编了安全教育教材,如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学校食品安全,组织专家编写了《食品安全教育读本(学生版)》,有力提高了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教育要求

《指导纲要》将学校的不同主体:学生、教师、校长均纳入教育范畴,并根据他们的身份特征提出了不同教育要求。

就学生群体而言,主要针对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特点制定了安全教育重点。如实验用品的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等安全防护教育;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对寄宿学生进行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应对不法侵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的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交通规则和行为规范的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防火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的消防安全教育;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等等。

就教职工而言,根据其工作特点,主要是要求其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就校、园长等安全工作负责人而言,主要是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要求他们能警钟长鸣,能定期接受有关安全管理培训。

3.根据不同时间特点制定不同教育重点

《纲要》要求学校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制定不同教育重点。一般要求开学初、放假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新生入校后,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日常工作中,在课堂或校园环境创设中渗透安全教育。

4.根据不同教育途径整合不同教育内容

《纲要》要求学校根据不同教育途径开展不同教育活动。如在社会、自然、民防等学科课程教育中,要求渗透与学科内容相关的灾害性安全教育;在班级活动、晨会、广播等活动中渗透及时性安全教育内容;此外,还要求通过学校环境布置,如张贴安全教育宣传材料等在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

(二)确立全国安全教育日以点带面推动安全教育普及

为了以点带面推进安全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我国规定每年3月26日为全国安全教育日,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这使每年的安全工作有了重点推进的时间保障,同时也可以依托安全日的主题活动推进安全教育,不断激发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普及程度和全民重视程度。

(三)通过各种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促进安全教育走向深入

为深入推进安全教育,教育部努力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和安全项目来推进安全教育落实,如目前开展的和谐校园创建、安全文明学校创建、与儿基会合作的爱生学校创建等活动,使各地都能以政府推动的形式纷纷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管理和落实。这都有力地推动了安全教育和安全学校创建工作走向深入。

(四)注意以重点带薄弱,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时间段的易发事故特点,提高安全管理的针对性

1.对易发事故实行重点预防

教育部每年都会对当年安全工作进行分类分析,提出上一年工作的薄弱点和第二年工作的重点,加强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如每年夏季到来前,教育部都会提前发出洪涝预警,要求地方和学校要加强对危房简屋的排查;在夏季会针对性的开展游泳安全专题教育等。通过这些预防性专题工作,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2.组织专题培训,对不发达地区实施“送培下乡”

教育部近年来通过重点实施“中小学校园安全专题培训”、“中国东西部中小学校长安全专题培训”、“教育局长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专题培训”、对农村中小学校长进行“送培下乡”,使安全教育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我国政府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的实效

(一)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成为政府主抓工作之一

在中央各部委的齐抓共管和媒体的广泛宣传之下,地方政府已深刻认识到安全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其教育行政部门一般都已设置专门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安全学校建设、宣传和管理工作。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在安全学校管理中已基本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

(二)学校安全管理已经形成常态,学校安全意识极大提高

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已基本实现了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管理。学校基本能按照国家规定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能在一些相关学科如化学、物理、地理等中渗透安全教育。一项对“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认知态度”的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都表示学校每学期会开展10课时左右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是: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法制教育、运动安全、防溺水、防传染病、禁毒、应对自然灾害、防止犯等。[2]这很好证明了我国学校安全教育的基本实施情况。

(三)安全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安全教育实效初步显现

通过与各部委共同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已形成与教育外其他部门协同共进的良好态势。通过媒体和社区的传播,安全教育在时空上得到极大延伸,已经走出校园,进入社区、家庭,走出单向的书本知识传授,学生可以从社区、家庭、报纸、电视、广告、电影等多种途径获得安全教育的知识和自救的正确方法,安全教育成为全社会的责任,也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一项对“学生安全知识认知”的调查显示,2/3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安全知识的获得是来自学校的安全知识教育,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是通过家长和广播获得了安全方面的知识,还有近1/4的学生认为是通过自己看安全方面的书籍获得了安全方面的知识。[3]这有力证明了安全教育网络化操作的实效已经显现。

(四)学生从制度中受益,安全知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较大提高

通过这些教育,学生获得了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知识,学生安全知识极大丰富。来自江苏昆山的一项调查表明,该地区学生对火灾等知识和急救方法回答正确率为63.9%~96.7%。[4]另一项调查则表明,87.1%的学生认为学校进行安全防护教育的知识很有用,90%的学生认为从学校开展的安全自救自护演习中学到了有用的自我救护本领。[5]这都很好说明了我国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实施成效。

参考文献:

[1]《加强高校公共应急管理工作 努力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李卫红副部长在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活动上的讲话》[J/OL].教育部通报.19,moe.省略/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207&infoid=25949.

[2]徐美贞.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认知态度[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

[3]刘艳虹等.八省市学生对学校安全问题认知的调查报告[J].教育学报,2006(12).

安全建设管理制度篇7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高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不是为了管人,而是为了更好的为全校教职员工服务。所以一定要以师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突出师生员工的中心地位,突出“服务”功能。学校要在安全管理制度中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强安全管理实效。怎样最大限度的保护师生安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教育学习环境,是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的根本,也是安全工作的迫切要求,更是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2、“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一是学校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要正确面对所处的优势和劣势,不能搞假、大、空,要如实反映学校的安全现状,体现出本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如果脱离学校的发展实际与师生的思想实际,片面追求制度的完美或照搬其他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师生的支持,起不到实际的作用,管理更难见成效。二是为实现其管理目标所采取的步骤、措施等,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没有依据制定的制度是无本之木,无法可依既不能规范行为,管理工作,更具随意性和不连续性。

3、系统性原则

高校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要成一体系,在总的规划中分门别类,层层推进,使其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发挥整体效应,形成合力。如果各成一体,甚至有的相互冲突,会造成工作的混乱,严重影响安全工作的管理。

二、高校安全工作应建立的管理制度

1、职能清晰和责、权、利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明晰的安全管理制度,首先要分清职能,并从“责、权、利”三个方面来规范。学校要建立职能清晰的安全管理部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用制度规范安全责任,要弄清楚学校领导,具体管理者所应承担的安全责任,教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后果。努力形成“学校主要党政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头负责,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校上下逐级负责,师生员工人人有责”的工作局面。同时。要让每个师生明白享有安全稳定校园环境的权利,只有更好承担了责任才会享有更好的权利,只要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学校及师生的安全就有保障。

2、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的平安与和谐只有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通过制定科学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参与学校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安全组织,如:教职工义务消防队、群防群治组织、自保组织,学生安检部、校园110、校园119、大学生法律安全援助咨询中心等,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使这些组织能够有序的开展工作。通过师生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的安全机制,这样既能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师生树立安全新理念,又能使安全工作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网络,使学校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3、建立安全工作激励和奖惩机制

安全建设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业历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在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每年建筑事故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元,给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改善建筑行业中出现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1、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多发,建设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建筑企业自身考虑,能够提高和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最终安全文化将会形成企业的竞争力。二是从社会角度考虑,形成对生命的尊重,提高人们的安全素质有益于社会发展,同时可以避免由事故带来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损失,促进整个社会有序健康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还存在许多问题和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企业的安全资源投入不足,没有加强对重大灾害的预防。许多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安全投入不足的现象,没能形成安全投入的制度化,没有完善的投入计划体系,安全投入存在较大的随意性。(2)安全条例的规定不完善、对于安全条例的执行度不够,使事故责任者有机可乘。事故发生后,由于责任不明确,事故责任者往往推脱自己的责任。 (3)对“三违”现象监管力度不够,“三不放过”原则不能认真执行。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工作人员违章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对于事故的调查处理没有认真按照“三不放过”执行。(4)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意识不足、安全观念不强,忽视安全生产,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以上出现的问题来看,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有待于提高与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应该从物质、制度、行为与观念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建筑施工企业要建立起一整套针对思想教育、安全管理、生活管理、施工操作、管理人员等的规章制度,使所有人员的工作、生活行为有章可循,使考核、监督有据可依。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包括关于安全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及企业自身为保障安全生产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国家先后颁布的法规和规章是国家和建设部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约束,企业必须遵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为实现其自身安全目标对员工的安全行为给予一定的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安全行为规范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可以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方面入手。

3.1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筑施工企业应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应明确企业各类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包括企业决策层、企业管理层和操作层人员。

企业决策层人员对企业总体安全生产工作决策并负责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企业管理层人员主要负责将决策层制定的安全战略和计划转化为具体的安全目标和活动并负责监督验收,管理层人员根据所拥有的管理权限不同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管理。一般包括企业技术负责人、项目设计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员等。企业操作层人员一般包括施工工人、班组长、电工、特种工人等,他们是具体安全生产任务的实施者,同时是每个具体工作安全生产责任的承担者,任务实施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层次划分,使每个生产任务安全责任严格落实到人、严格执行。一旦出现安全生产问题,可根据层次划分,对责任者予以惩罚和教育。

3.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筑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一般说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和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安全防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基础施工、脚手架工程、洞口临边作业、高处作业、料具存放及危险品的防护要求,根据制度的相关规定对防护进行管理。2)机械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含塔吊及主要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技术及管理要求。3)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包含临时用电的安全管理要求以及配电线路、配电箱、各类用电设备和照明的安全技术要求。4)安全技术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和方案编制、审核、审批的基本要求、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各类安全防护用品、工具、设施、临时用电工程以及机械设备等的验收要求,按全新技术、新工艺的总结和推广要求。5)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购买、发放、维护、报废,以及生产过程中的使用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是对各层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的监督制度,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辅助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经济激励制度。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是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保障。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是对建筑施工阶段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机制和事故处理机制做出规定的制度。建筑施工企业应编制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施工企业必须及时、如实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安全态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技能,设备、设施、工具、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和保管,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等等。

4、结论

本文在对建筑企业安全文化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行业的特点,提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以期对改善建筑行业中出现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方东平,陈扬.2005.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涵表现评价与建设.建筑经济.2005.2(268):41—46

[2]黄吉新、方东平等.2006.对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再思考.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8):78—82

[3]索建平.2003.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探讨.经济师.2003.8:275

推荐期刊
  • 安全
    刊号:11-2411/X
    级别:部级期刊
  • 煤矿安全
    刊号:21-1232/TD
    级别:北大期刊
  • 核安全
    刊号:11-5145/TL
    级别:部级期刊
  • 安全与健康
    刊号:35-1256/R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