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化工医药工程设计8篇

时间:2024-04-09 15:34:38

化工医药工程设计

化工医药工程设计篇1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会计电算化是指通过相关会计软件的应用,运用相关计算机设备对难度较高的手工会计工作进行有效替代。会计电算化有效提升了传统会计工作的效率。

二、医院药品核算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在医院药品核算中,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会计电算化在药品入库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以往的药品入库工作中,药库管理人员需要将所有药品的名称、价格以及相关信息详细记录下来,这种纪录方式造成了时间、人力等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药品入库工作的良性发展,因此需要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药品入库工作中。在应该这种方法的过程中,药库管理人员只需要将需要入库的药品代码扫描至计算机软件中,即可完成对药品各项信息的快速记录。这种方式有效减轻了药库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除此之外,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还可以对同一种药品的多次购入价格进行对比,进而实现对药品价格的有效控制,保证医院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

2、会计电算化在药品出库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以往的药品核算工作中,药品出库环节是引发相关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少由药品出库工作引发的问题,提升药品出库管理质量,可以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该工作中。药房工作人员领用药品时,药库管理人员需要将药房工作人员需要领用的药品实际数量和种类代码输入到电算化软件中,当输入工作结束之后,其他相关信息会自动生成,当出库单生成之后,药库管理人员需要对出库单进行盖章确认,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有效减少药品出库环节的时间,且有效降低问题的发生概率。

3、会计电算化在药品库存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以往的药品库存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通常使用高低限量法进行管理。在应该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医院需要结合药品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高低限,通常情况下,医院会将药品的最低限量设定为20天,并将药品的最高限量设定为30天,实践表明,这种设定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为了保证药品的及时、充足供应,需要对具有较强季节变化性特点的药品加强管理。需要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药品核算和管理中,提升药品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从药品购入时对其进行详细记录,这种做法可以为之后的药品库存盘点等工作提供有效依据。在对药品进行核算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防止药品库存变动现象的发生。医院可以通过药品库存的定期核算,使得药品核算工作更好地促进医院的正常运行。

4、会计电算化在药品调价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的正常运行过程中,有时需要根据物价局的相关文件对药品价格进行调整,为了防止该过程中出现药品价格在不同时间发生不同步现象,需要将会计电算化应用在调价工作中,通过调价损益报表的制定,加强医院相关人员对药品价格的了解,使得药品调价工作变得更加合理。

三、促进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药品核算中应用的措施

1、对会计电算化软件进行完善

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完善是促进会计电算化应用的主要途径。对此,医院应该结合自身药品核算工作的特点和需求,促进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完善,使得药品核算工作更加合理。

2、提升医院药品会计的实际软件操作水平

医院药品会计操作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水平是决定会计电算化应用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应用会计电算化,促进药品核算工作质量的提升,医院应该对药品会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药品会计相关电算化软件的实际操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3、配备合理的硬件设备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建立在配备相应硬件设备的基础上。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正常运行,医院应该对所配备硬件设备的质量和合理性加以重视,使得药品核算工作更加符合医院的实际要求。

4、促进医院相关人员会计电算化观念的调整

影响会计电算化应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医院相关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不合理观念,为了促进会计电算化在药品核算中的应用,应该对人员的观念进行合理调整,并结合各个科室配合程度的提升,显著提升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效果[4]。

5、加强对医院的药品核算工作的规范

对药品核算工作的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药品核算工作方面

就药品核算工作而言,应该按照购进价对其进行进出存核算。在管理药品核算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等特殊药品的管理,根据这些药品的购入过程、领用过程等工作进行详细记录。在核算药品储存、销售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药品支出、药品收入、药品进销差价以及药品四个总账科目,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药品核算工作更加清晰[5]。

(2)药品储备工作方面

在进行药品储备时,应该保证储备的药品数量能够保证正常供应,并按照医院日常使用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结合计划要求完成采购工作,并对储备药品进行定额管理,注重药品的周转速度。

(3)药品领用和采购方面

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药品领用情况和采购情况,建立合理的入库和出库手续。针对药品领用过程建立合理的审批程序,通过这种方式对药品领用过程进行规范。除此之外,药房和药库应该定期进行药品盘点,提升药品核算和管理质量。

化工医药工程设计篇2

摘 要 药品会计作为会计行业中的一个特殊岗位,在医院药品资产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医院药品会计的基本职责出发,分析医院药品会计目前工作情况,尝试探讨药品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医院 药品会计 现状及趋势

长久以来医院通过药品经营盈利的方式受到广大民众的长久诟病,但这种盈利方式也有其历史性和制度性的原因,只能通过逐步的医疗体制改革,实现不断进步。因此,在现阶段通过做好医院药品的管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缓解药品资产运营过程中造成的医患矛盾就显得特别重要,药品会计工作就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一、药品会计职能介绍

医院为加强对药品资产的统一管理,加强对药品采购、存储、售卖、使用等整个药品环节的管控,往往会建立一套适用于本医院的药品会计系统,这一系统通过完善的内部管控体制和程序,实现对药品资产的有效管理。药品会计的具体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品采购的监督

药品采购是医院药品管理中非常关键的源头,医院对于采购药品的选择,往往会直接决定患者用药的成本和药物疗效,关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药品会计的首要职责就是监督药品采购的整个过程,通过对药品种类、疗效、价格、生产厂商等监督审核,确定在药品选择时的透明性和明确性。通过对采购药品的账目清单、实际存储费用、损耗和周转效率等的监督,实现对医院药品采购资金使用的实时监督和掌控。

2.药品库存的监督

药品采购进医院之后,药品会计通过对药品库存实际情况的梳理,强化对药品使用、售出环节的管理,避免在药品储存过程中出现私拿私卖、以好换次等恶性腐败行为的发生。同时通过定期盘点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药品库房进行实时监督,切实维护好医院的药品财产。

3.会计职能的行使

药品会计的工作职能除以上的监督职能外,最主要的工作是会计职能的行使。药品会计的所有工作都包涵于广义的会计工作当中,同时,又设计到药品价格核算、药品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专门性业务。这就要求药品会计不只掌握会计工作的所有职能,还应对药品领域的各项计算性工作非常熟练。

二、药品会计工作现状

一直以来,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药品会计的大量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手工完成,既导致了效率低下,增加了工作量的积累,又容易出现各种严重性的错误,给医院造成巨大财产损失。随着现代化信息手段在各行各业的推广应用,计算机管理也被应用到医院药品会计的日常工作当中,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人工、设备等成本。但由于药品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医院管理体制等原因,目前的药品会计工作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让人满意。

1.账款核算问题

目前,药品赊销现象在医院的药品管理中比较常见,药品赊销虽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用药和医院管理提供了便利,但也常常会因为账款拖欠时间长、单位复杂、赊销方式各异等原因,大大增加医院药品会计在账款核算方面的工作量,进而容易导致核算出错等问题的发生,更严重的是,容易给一些不负责任的单位或个人以可乘之机,滋生腐败贪污等现象的放生。

2.药品采购问题

虽然国家已多次对于药品市场采购价格的管理规定或相关政策,但在现实的医院运营过程中,由于受到经营业绩、利润考核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影响,还是会在药品采购环节通过各种灰色手段降低药品采购价格,甚至不惜以危害患者生命健康为代价采购假冒伪劣药品,带来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

3.从业人员能力问题

由于药品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对药品和会计工作都非常熟悉乃至精通。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一方面这类的专业型人才目前比较缺乏,学校专业设置和社会的专业培训方面都还没有专门针对药品会计人员的培养工作;另一方面,医院在现实管理过程中出于人工成本和短期工作成效方面考虑,往往简单的雇佣非药品类的会计专业人员或直接让一部分医护人员进行简单培训后上岗,根本无法满足药品会计工作的需要,也容易带来实际工作中因业务技能不熟练而导致的各种问题的发生。

三、解决措施及发展趋势展望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医院已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看病、开药、住院等方面的职能发展阶段,还应重视现代化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建设,通过一些列现代化、体制化手段加强医院管理工作,从世界其他国家医院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这些手段也是药品会计在下一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

1.加强药品会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化医院药品会计工作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医院药品会计工作整个业务流程的科学分解,实现对每个工作环节的精细管理,从而避免传统管理工作中利用各种管理漏洞进行牟利的现象。

2.加强系统化会计工作梳理

在实现药品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基础上,还需要建立统一的、系统性的药品会计工作板块,通过系统性统筹协调实现对药品管理工作的宏观调整,有利于加强医院药品工作的整体管理。

3.加强工作方式的规范化建设

现代化的工作模式还应以规范化的实践操作为特征,通过对参与工作的有关人员进行行为规范的必要约束,从而实现对工作流程的彻底掌控,最大程度上减少因人为失误造成的各种问题发生。

结语:医院药品会计工作在现代化医院管理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解决好目前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合理分析药品工作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早日实现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郭红宇,曾建军.浅谈医院药品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现代企业教育.2013(4).

[2]刘妍.医院药品会计工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中国卫生产业.2012(29).

[3]隋晓宁,王志强.探讨医院药品会计工作的规范化.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22).

化工医药工程设计篇3

关键词:医药工业 洁净厂房 电气工程 设计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225-01

医药工业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联系,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医药工业的生产环境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洁净厂房的设计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医药工业在生产流程比较复杂,所需的电气设备比较多,因此,对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电气工程进行科学的设计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动力配电设计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低压配电电压为220/308 V,由于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生产所需的电气设备大多为线性负荷,配电线路中存在高次谐波电流,因此,医药工业动力配电系统可以采用TN―S系统或TN―C―S系统,这两种系统的带有保护接地线,安全性能良好。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用电符合分为照明用电、空调用电、工艺设备用电等三个类别,厂房的洁净室电源要设置切断装置,并且要设置在非洁净区,从而方便管理。由于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洁净度要求很高,大型的电气设备常设置在非洁净区,洁净室要选择容易擦拭、不易积尘的小型设备,对于功率比较大的设备要有配电室直接供电。配电管线要采用暗敷设,采用非可燃材料制成的穿线导管,电气管线口及电源插座和开关要做好密封工作,避免尘粒通过电气管线口及插座和开关缝隙进入洁净室中。目前,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大多为联合厂房,也就是将不同车间、仓库、变电所、水泵房、动力站等设置在一起,这样不仅能节省厂房占地,还能降低能耗,为生产管理提供方便。

2 电气照明设计

2.1 照度的选择

在《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规定: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值不得小于300 Lx,辅助工作室照度值不得小于150 Lx,因此,在实际设计中,要根据医药洁净厂房各生产岗位的特性,结合相关规定,确定最低照度值,保证厂房的照明度。

2.2 光源的选择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置有集中供暖或制冷的空调系统,通常情况下厂房夏季的平均温度为26 ℃,在冬季的平均温度为18 ℃,为确保厂房的洁净度不受影响,洁净厂房一般不设置通风窗,车间内主要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进行通风。在这种环境中,医药工业厂房的主光源可以采用冷色光源,这样能给人们一种舒适、凉爽的感觉。

2.3 灯具的选择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根据净化要求可以分为不列级、一百级、一万级、十万级等四个净化区域,对于不列级净化区选用一般的带罩荧光灯具,这种灯具的密封性一般,可以采用吸顶式、嵌入式、组合光带式等安装方式;对于一百级净化区采用密封型带罩荧光灯具,使用嵌入式安全方式进行安装;对于一万级和十万级净化区,采用密封型带罩净化荧光灯具,使用吸顶式安装方式进行安装。由于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地面为环氧树脂,隔墙为白色彩钢板,光洁度比较高,反射性强,为避免眩光引起的人体不适,要尽量选择没有眩光或者眩光少的灯具,灯具的布置要符合医药洁净厂房照明度和均匀度的要求。

2.4 应急照明设计

由于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平面比较复杂,贵重电气设备比较多,发生事故时疏散比较困难,因此,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要设置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包括应急疏散照明和应急事故照明两种情况,应急疏散照明主要用于厂房发生火灾等事故中,进行人员安全疏散;应急事故照明主要用于突发停电对现场进行处理。在进行应急照明系统设置时,要注意疏散走道要设置疏散指示灯,疏散指示灯的间距不能超过20 m,洁净厂房的专用消防出口要设置红色应急照明灯,从而为消防人员灭火提供方便。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粉尘场所和爆炸危险场所要进行防雷电设置和防静电设置,在进行接地设计时,可以将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重复接地连成一体,接地电阻要小于1 Ω。

2.5 紫外线灭菌设计

灭菌是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必须进行的工作,目前,医药洁净厂房常采用紫外线对厂房洁净室进行灭菌,紫外线灯发射波长为253.7 nm时,紫外线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医药洁净厂房使用的紫外线灯数量和功率与洁净室的大小有关系。紫外线灭菌可以分为固定式灭菌和移动式灭菌,固定式灭菌是指利用固定安装的紫外灯进行灭菌,固定式紫外线灭菌的安装方式有顶装、吊装、侧装等三种方式;移动式紫外线灭菌是利用紫外线灭菌车进行灭菌,采用移动式紫外线灭菌方式进行灭菌,基本不存在死角,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电源插座问题。

3 火灾报警设计

3.1 探测器设计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洁净厂房内环境要求也不尽相同,火灾探测器的主要作用是及时的进行火灾报警和保证报警的准确性。在普通的生产区域可以选择感烟探测器,在粉尘量比较大和湿度、蒸汽大的区域可以选择感温探测器,在电气防爆区域可以选择防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在安装探测器时,要注意探测器到墙壁和梁边的水平距离不能超过0.5 m,探测器0.5 m范围内不能有遮挡物,在宽度小于3 m的走道上安装探测器时,探测器要安装在顶棚中间位置。防爆型可燃气体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根据气体的密度确定,当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探测器要设置在距离楼板0.3~0.6 m处,当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时,探测器要设置在气体释放源上方0.5~2 m及厂房气体容易积聚的位置。

3.2 消防通信设计

由于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内使用大量的金属板材,这些材料具有很强的屏蔽效果,因此,要在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内设置完善的消防通信设施,保证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的通信畅通,从而为灭火提供方便。

4 结语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的电气工程设计内容比较多,设计深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电气工程设计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设计电气工程,确保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电气工程的先进性、安全性、经济性相统一,从而保证医药工业洁净厂房高效、安全、稳定的生产,有效的促进医药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金全.论医药工业洁净厂房之电气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2(18):422.

[2] 于公祥,张伟,袁丰欣.浅谈医药工业洁净厂房电气消防设计[J].电气应用,2012(6):147-148.

化工医药工程设计篇4

(1)中医药标准化管理模式与方法学研究

明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职能部门在标准化中的定位和分工,寻找解决标准制修订和管理的分类统筹规划、质量控制与经费安排等归口问题的方法与可行性分析。研究解决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主体的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动态管理模式与方法,探索建立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与方法等,使中医药标准管理体系能正常运转和真正发挥有效的管理作用。

(2)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估方法和标准研究

在把握中医药研究成果分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研究成果用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来评定,设计科研成果转化标准申请表及计量评定软件系统,以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为对象,开展评估模型的设计和验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将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制修订的项目建议书,供有关部门作为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立项依据。

(3)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与技术策略研究

明确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国际标准化的掌控能力。确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技术策略,设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系统工程方案和国际标准化高级人才培养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等,以尽快扭转我们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被动局面。

(4)民族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蒙医、藏医、维吾尔医、傣医、壮医等一批有独立理论和临床体系的民族医药事业均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和引导,发展快速,“十一五”期间开始的民族医药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了其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组织开展民族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其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我国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发展。

二、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

在中医药标准化体系中,包括基本(标准)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部分[2],其中支撑体系是标准推行和标准化建设的保障,在进一步深化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强化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是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需要和重大举措。

(1)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国家中医药标准化管理的主体,并接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技术指导;内设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并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负责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并聘请行业内的相关专家组成中医药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工作的顾问,负责行业标准化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依照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管理各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其开展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其他相关标准化活动;形成关系清晰,分工明确的3层结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系,其中各专业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管理组织,负责各专业领域的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及标准实施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建立健全其技术管理体制,落实其组织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任务,保证各委员会的工作正常开展是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加快中医药标准化的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推动建立中医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调互补的标准体系。全面实施从标准计划立项到标准以及实施等整个过程的动态管理和责任制,建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完善中医药标准技术组织管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良性循环,加快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中医药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为技术管理核心、中医药机构为主体竞争承担的技术标准制修订运行机制。鼓励学术和技术水平先进的中医药机构承担更多的标准起草工作,全面提升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水平和标准质量水平。

(2)完善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实际,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规范中医药标准制定、实施、监督等活动,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程序的规范、严谨、高效。在已有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国家中医药标准化成果奖励管理办法》、《国家中医药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章程)》、《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与应用推广基地管理办法》、《中医药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条例》、《国家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管理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

(3)设立研究中心,搭建标准化共性技术平台

在全国有条件的相关单位设立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形成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研究网络。各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统一的建设规范和验收标准,各个研究中心按其研究专业方向的标准开展中心的建设工作,同时加强已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机构的组织和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标准化研究机构搭建开放式标准化共性技术工作平台,并给予一定力度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提高他们的贡献度。

(4)构建应用推广基地网,加强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在全国各省、区遴选有条件的相关单位设立中医药标准应用推广基地,并颁布基地建设和管理标准,根据该标准开展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强基地标准应用推广部门的组织和能力建设,开展标准的应用和标准的验证、监测、评估工作,促进标准的质量和应用水平,积极带动基地所在地区的标准实施应用,国家将给予一定力度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基地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并提高其辐射能力。

(5)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创新型技术团队

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团队建设,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国际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3]。鼓励高等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开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积极吸纳对中医药标准化事业有认识、中医药专业知识掌握较好的人才进入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中来。继续鼓励项目承担单位以进修方式培养中医药标准化专门人才。大力开展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训,“十二五”期间,继续通过每年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对承担标准化项目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研究和有计划地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有标准化知识又有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充实部级标准化专家人才库。继续建立不同类型的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培训教材,保障人才培养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制定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各项激励制度和措施,调动行业内外专业人才积极参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6)中医药标准化实施监督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全国中医药标准化实施监督管理中心,建立健全中心工作机制,有效开展对中医药标准的实施监测和评估反馈工作,努力提高中医药标准的实施水平和效果;应用信息科学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中医药标准信息服务网络平台[4],全面开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服务,包括提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动态信息、标准化知识和技术咨询、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立项申请和工作动态、中医药标准检索下载等标准化信息服务。

三、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

继续深化《中医药标准体系表》的研究,在指导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依据《中医药标准体系表》所制定的中医药标准目录,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中医药标准体系。特别是根据国家医改和重大专项工作的需要,所亟待制订的相关中医药基础、技术和管理标准,如国家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项目配套的中医药标准。改变以国家财政专项经费为标准制修订研究主渠道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思路,加强与国家科技部门的协调,大力促进科技成果项目直接转化为标准的工作,以提高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的效率和水平。

四、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管理机构建设

建议研究和颁布《国家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管理条例》,在各国际组织在我国中医药领域设置分支机构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统一分类,理顺关系和建立统一协调的国际化目标和工作策略,相互支持,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如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药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以保证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任务(WHO、ISO等国际组织的标准制修订)的实施水平。实施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人才战略,建立国际标准化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完成国际标准化高级技术人才队伍构建目标。为开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提供人才支撑。

五、结语

化工医药工程设计篇5

摘 要: 目的:探讨现代医院药学的创新运管模式。方法:依据国家颁发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医院分级管理评判标准》、《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等技术要求,结合现代医院药学的运作特点与科学规律,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对影响医院药学建设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找到了创建现代医院药学管理系统、药学服务系统、制剂生产研制系统、药品供应质保系统、合理用药咨询系统、人才培养与绩效考核系统等6大建设要素。结论:对指导各地规范管理与建设现代化医院药学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现代医院; 医院药学; 运管模式; 创新设计

怎样创新建设与管理好新时期现代医院药学?鉴于很少见到这方面的报道,作者依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分级管理评判标准》[1]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机构制剂质量管理规范》(GPP)[4]等技术要求,结合医院药学专业技术性、经营管理性和用药指导服务性三大特点,以及医疗用药活动所构成的功能结构与运转规律,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对现代化医院药学的创新建设模式进行了如下探讨:

1 建立全新的医院药学管理系统

现代化医院药学的工作职能转变:现代医院药学必将按工作需要来设计岗位,按综合目标任务来设计考核,按岗位承担职责的轻重和贡献大小来设计薪酬分配,按人员素质要求来设计业务培训,按药剂工作任务不同要求来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硬件,按药剂工作质量要求来编辑管理软件。实行服务理念的创新突破与工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①端正思想,全面引进市场竞争、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服务和团队效应意识,从观念上实现医院药学必须“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的根本转变;②调整岗位,实行逐级全员聘用,一切向制剂科研和药学服务一线倾斜的转变;③规范管理,管理方法由过去主观经验被动型向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定量化管理转变;④完善服务,服务方式由过去被动式为医患来取药服务向取送结合主动送药上门服务转变;⑤合理配置人财物,建设规模由过去单一制剂、经营型向生产、科研、经销和多种服务一体化、一条龙转变;⑥加强考核,分配模式由过去吃大锅饭型向统筹经营、全成本核算、与绩效挂钩转变。以此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增强两个效益。现代化医院药学的管理软件建设:①全方位建立现代医院药学微机管理系统;②建立各类制剂配制和质量检验操作规程,汇编成《医院制剂规范》(2005年版),保证各种制剂规范配制,各项质量控制工作依规进行;③健全医院药学综合管理制度,各项工作量化打分标准和绩效考评办法,汇编成《药剂工作管理规范》(2005年版)。以此确立共同遵守的工作规则,对药学部人、财、物全方位实行科学量化管理;④建立临床合理用药咨询软件;⑤建立各类药学工作驱动软件;⑥建立各终端资源共享检索软件;⑦建立病人查询软件;⑧施行管理制度化、使用责任化、操作程序化、考核档案化、保养规范化管理[5]。现代化医院药学的数据库建设:①药品数据库;②制剂数据库;③资产数据库;④合理用药数据库;⑤药学服务数据库;⑥质量管理数据库;⑦人力资源数据库;⑧管理文化数据库;⑨药学信息数据库;⑩资金数据库;绩效分配数据库。

2 建立现代化医院药学的硬件系统

21 仪器设备的硬件配置药库和药房应配置一定数量的药柜、空调、冰箱和电脑;煎药室和制剂室要配齐煎煮、提取、分离、粉碎、烘干和灌装等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应配齐紫外、气相、红外、高效液相、荧光、薄层扫描、溶出度、酸度、不溶性微粒、永停、水份测定、分析天平,生化培养箱、生物显微镜、干燥箱、集菌仪、微生物测定、净化工作台、计量器具和标准物质等质检设施,保证制剂质量;财会和临床药学应配置一定数量的电脑与空调,创造良好的药学服务工作环境。

22 制剂室建设应按下列原则合理布局设计制剂室[6]:①一室多用:利用同一设备和房屋条件生产出相同剂型但不同品种的制剂。灭菌制剂室不生产大容量注射剂时,可生产小容量注射剂或滴眼剂等,这几种剂型可设计在一室之内。②相同兼并:中药的片剂、胶剂囊、冲剂、散剂、擦剂、洗剂、滴眼(鼻)剂等可与西药的相同剂型并为一室。③特殊共用:相邻制剂室的称量室、缓冲室、烘干室、粉碎室、煎煮室、浓缩室、过筛室、灌装室和包装室等,均可兼顾共用,错开使用。④合理布局便于操作。注意按制剂工艺流程布局操作房间,严防逆向走动和人物混流。⑤科学组合集中安装空气净化系统。一般应将100级和1万的制剂室科学组合设计于一层楼,10万级的各种制剂室科学组合设计于一层楼,30万级的各种制剂室科学组合设计于一层楼。⑥功能特殊的科室(如:质检室、炮制室、药研室、临床药学室、仓库、微机室、办公室等)应另外独设。⑦应分开制剂操作中人流与物流混杂的运作方式,以避开交叉污染。应按下列原则开展新制剂研制: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遵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中的“中药新制剂研究原则”[7],运用现代科技方法,以方药独特疗法系统相统一的理、法、方统一性的中医理论体系,结合现代的病理学和基因科学,以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危重病等不同疾病的病症为研究对象,对成本订价和医疗市场进行可行性论证,以有效治疗率达到80%以上为开发基准,来综合评价确定进行新制剂的中药学与中医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

3 建立新型的医院药学服务系统

为临床和患者搞好服务是新时期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职责。为此,医院药学要履行以下服务宗旨:保证基本目录用药不缺药不断药,满足临床需要按时送药上门;满足病人需求快速拿药煎熬配制,确保药品质量100%合格;保证中西药品品种齐全价格适中;服务热情文明礼貌公平诚信周到,力争服务满意率达98%以上。各药房系统、药库系统、煎药系统、制剂系统、药物研究系统、送水送药系统、药品质量检控系统、临床药学系统、数据库系统、技术信息系统、财务系统、办公室系统和领导指挥系统等室(组),要根据药学服务的总体原则,分解落实任务指标,制定各岗位服务承诺。规范各个岗位工作程序,保证各项工作质量,提高每项工作效率,获取最佳社会经济效益。

4 建立过硬的药品供应质保系统

合理调节药品采购贮藏数量,克服药品短缺或积压,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建立定量预测贮藏药品的数学模型,合理组织仓储药品。

41 定量预测贮藏药品的数学模型设计①用直线回归法预测药品需求量:把近10年来药品逐年增长的需求量看作一条直线,用回归直线方程式y=a+bx进行预测。同时,结合医院疾病发病率、资金情况以及医疗市场变化等因素,随时灵活、客观地修正预测值,求得更为准确的药品需求量。②用经济批量法求算药品采购量:通过控制进货批量,既满足临床需要,又使采购费用与储存费用之和为最少。计算公式:FOQ=(2AP/C),式中A=全年采购量,P=每次平均采购费用,C=每单位药品年平均储存费用。 ③用经济进货额求算药品采购量:因医院采购药品不是单一品种,可用金额来掌控药品采购量。计算公式:FOQ=(2PZ/L),式中P=每次平均购进费用,Z=计划购进药品总额,L=储存费用为药品购进单价的比例。

42 制订临床用药保障供应措施为保持正常医疗活动运转,应付各类突发事件,应规范从临床用药申请调查核实形成采购计划购回药品质量检验验收入库通知领药开票交验签字等各道工作程序;严格签字手续,落实承办双方责任,切实保证药品供应。

43 制订医院药学质量效益考核指标依据医院药学专业技术性、经营管理性和用药指导服务性三大特点,与医疗用药活动所构成的特殊功能结构与运转规律,制定出:①药品调剂系统(11项28分);②药品供应系统(9项20分);③制剂系统(10项24分);④临床药学系统(5项12分);⑤技术信息系统(6项16分),共41项100分的医院药学服务质量效益评价指标。

44 建立制剂质量管理规程①制订每种制剂质量标准,收集所用原辅包材的质量标准,严格按这些质量标准控制购进原辅包材和制剂半成品与成品质量;②制订每种制剂配制规程,规范制剂的配制操作;③制订每项质量检验操作规程,规范质量检验的标准化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④制订各类制剂、每道工序、特殊单元和关键岗位(称量、清洁、消毒、清场、提取、分离、搅拌、过滤、制粒、压片、干燥、粉碎、过筛、分装、包装和入库等)标准操作规程,以指令和约束制剂人员规范操作;⑤制订制剂处方、生产工艺、仪器设备和质量标准等验证方案;⑥建立药物称量计算、半成品含量、重(装)量和比重计算、成品收得率计算和含量计算,以及能否用于临床等质量审查管理制度;⑦建立投入不合格原辅包材与产出不合格制剂成品销毁、回收、退货、返工等处理登记制度;⑧建立各级制剂岗位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⑨建立临床用药评价和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制度;⑩建立每种制剂标签与说明书设计格式;建立各类制剂室和各种制剂工作综合管理制度;将以上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汇编成《医院制剂规范》(2005年版),发给每位制剂人员,天天对照,依规操作。

45 强化四级质量保证职责建立分管院长、药学部长、质量保证负责人、质量检验人员四级质量保证系统,层层把关,全员重视,确保购进药品、生产制剂和病人合理用药的质量。

5 建立合理的用药咨询系统

51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坚持参与临床查房、会诊,仔细分析病人疾病状态,掌握妊娠期、哺乳期、新生儿、婴幼儿期、儿童期、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的合理用药原则,科学选择和确定药物适宜剂量。对特殊病人,权衡利弊后综合做出个体化给药方案。

52 开展血药监测,提供合理给药方案临床药物治疗时,遇到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性反应和副作用强、具有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特性药物;病人的肝、肾功能不全或患有其他疾病,导致药物的体内代谢和排泄加快或减慢,分布发生变化,蛋白结合率升高或降低等;长期服用后导致积蓄的药物;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均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设计合理给药方案,实现药物的最佳治疗。

53 应用成本――效果分析等方法优化治疗方案按照国家颁布的《××新药治疗××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9],回顾性分析评价两种以上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劣情况,计算和比较其药物治疗费用与效果比率或每单位效果所需费用, 平衡成本与效果,在两者之间寻找最佳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最合理、疗效最好、最安全的治疗方案。

54 建立临床合理用药评价系统针对新药和新制剂的临床疗效、治疗范围、毒副作用、用药剂量、给药途径、配伍禁忌等方面,系统地建立观察记录和评价指标。

6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与绩效考核系统

61 定期考试,择优上岗实行考试聘用、持证上岗制度。先确定岗位职数与技术难度系数,再根据考试成绩、技术职称和实际操作能力,逐人确定岗位。对重要技术岗位的负责把关人员相对固定,聘用主管或副主任药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各室主任(组长)。对新分配或新调进人员一律实行各组循回轮岗 (大专以上半年、中专以下一年),直到全面熟悉各项药学工作后,再依个人特长和考试成绩,相对固定于某一药学工作岗位上。并坚持轮岗制度,职员每年轮岗一次,组长两年轮岗一次,三年内轮完。以拓宽药学人员的知识面,练就扎实过硬的基本功底,保证药学队伍的稳定阵容与整体素质。

62 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人员素质为搞好职工在职教育和终身学习,坚持“三坚持、三结合”的培训方法:坚持突出年轻人为重点,专业对口培训,将年轻药学人员送上级中西医院和药检所进修学习,使其熟练掌握制剂生产、质量检验、药物监测、合理用药等方面的专业操作技能;坚持选派代表参加省以上中西药学年会、新药典、制剂新技术、新检验方法等学习班学习,由学回的代表传授教会全体药学人员;坚持每年组织两期新知识、新技术讲座和专业技术与法律知识考核。请老师进来讲课与走出去学习相结合,个人加强平常自学与单位定期组织集中学习相结合,国家考试与单位考核相结合,支持青年人自学成才。

63 推行“成本核算,浮动工资,量化考核,按绩取酬”的绩效分配考核制度。①建立绩效分配数学模型:以2000~2004年医院药学部的总收入与总支出为据,应用灰色数列G(1,1)数学方法[10]建立Y(t+1)=9876.580.008957t-9768.61的绩效分配经费预测数学模型。确立薪酬分配计算公式为:个人月薪酬工资总额=基本工资+各种补贴+绩效工资;个人月绩效工资总额=(科室考核下拨小组绩效总额/小组总人数)×提成比例×个人系数×绩效考核得分%。 ②施行有效的考核办法:科主任对医院负责,将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用《药学部综合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各小组;组长对科主任负责,将药剂科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个月和每位职工;每位职工对组长负责,胜任各自的岗位工作。总之,在现代化医院药学建设中,只要抓住了以上6个主要方面的规范化管理与建设,就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医院药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益。5年来,我院投资160万元用于制剂室建设、微机管理和在职培训,使工作条件逐步改善,人员素质大幅度提高,有效保证了各项医院药学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显著增长。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评判标准,1998 .

2 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2002.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5.

4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2000.

5 杨茂春.科学管理制剂生产质检仪器设备的探讨.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4):378.

6 杨茂春.建立现代医院制剂质量保证系统的探讨. 中国药事,2003,17(3):139,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2005,

8 杨茂春,杨 哲.开发现代中药新药新制剂的创新设计原则. 中医药学刊,2006,6(2):24~26,

化工医药工程设计篇6

[关键词] 化疗药物;集中配置;流程设计;管理成效

[中图分类号] R197.32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137-02

我院是一所集团化发展的医院,笔者所在的分院是以肿瘤诊疗为特色的专科医院,肿瘤化疗药物临床应用较多,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肿瘤化疗药物治疗仍需依靠静脉输注来完成[1-2]。为规范肿瘤化疗药物的配置管理,在分院全面开业之初,药剂科就建立了一个规模相适应的肿瘤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室。配置室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合理布局、运行安全、高效、节约的原则。一年多来运行良好,为医院解决了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难题。

1 配置室的布局

我院住院大楼是一栋21层的高楼,肿瘤化疗药物配置室设计在三楼,主要用于配置全院的肿瘤化疗药物,为全院六个肿瘤病区提供肿瘤化疗药物的集中配置,同时兼顾了这几个病区的长期输液医嘱的集中配置工作。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病区药房与配置室两个功能区共享的原则,配置室的布局选择了与病区药房相邻。采取配置室归属于药剂科病区药房,其所有人员归药剂科主任主管[3]。将这两个功能区设计为一个管理单元,取消了配置室的药品储备区,配置的药物全部由病区药房管理,实现配置室输液药物“零库存”,节约仓储空间,降低管理成本,有利于集中配置工作运行的安全管理。配置室配备了两台全排的生物安全柜及两台水平层流配置工作台,设计了与功能相适应的医嘱审核区、排药区、一更、二更、化疗药物配置区、普通药物配置区。肿瘤化疗药物配置区采用了独立净化、滤过后全排风设计,保持与相邻区域相对负压5~10 Pa。符合卫生部于2010年4月20日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2 配置室的流程设计与管理成效

2.1 配置室的流程设计

我院输液集中配置信息传递系统是由医院信息中心依据我院工作特点自主设计。在我院的HIS 系统中增加了“输液配置中心”模块, 与医院的信息系统紧密结合,使静脉药物配置室建立了医、药、护三方的沟通渠道[4]。该系统设置了长期输液药物集中配置与临时肿瘤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功能,长期输液药物集中配置申请必须在前一天下午4点钟之前完成;临时肿瘤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申请只要于当天下午4点钟之前完成。整个输液集中配置信息传递系统设置为:医生工作站医嘱录入、护士站医嘱请领、病区药房汇总发药、药师审核配置医嘱并打印输液配置卡,贴签及排药、长期医嘱退药申请、破损与节余药品处置。

2.1.1 医生工作站医嘱录入医生在合理用药监护系统的监护下,将患者的用药信息在HIS系统医生工作站中录入,按照体表面积及用药频次录入输液药物信息,静脉用肿瘤化疗药物在一个化疗周期中连续多次使用的按长期医嘱处理,单次使用的按临时医嘱处理。

2.1.2 护士站医嘱请领科室医嘱班护士汇总全科医生的集中配置医嘱信息,在医院信息管理护理管理子系统的界面下进行长期及临时输液集中配置的申请。长期输液集中配置申请的为患者次日应用的输液药物;而临时输液集中配置申请的为患者当天的静脉用肿瘤化疗药物,临时输液集中配置申请也包括当天录入并要执行的长期肿瘤化疗药物请领。以上所有请领必须在下午4点之前完成。

2.1.3 病区药房汇总发药临床科室申请的集中配置单在病区药房子系统的日常摆药窗口中自动打印出配置汇总发药单,由药剂师对各科配置汇总发药单逐一摆药,装入配置汇总发药筐。

2.1.4 药师审核配置医嘱并打印输液配置卡审方药师对照医生的医嘱对集中配置的每一组输液配置药物进行审方。如发现某一组输液存在配伍或剂量等不合理问题,药师则点击相应输液组号并在与医生及护士工作站对话框中注明简单的不合理原因,以督促修改不合理处方或更改药物。其余审核合格的输液处方由药师按相应汇总发药单号打印输液配置卡,放入到相应的汇总发药筐中,交给配置人员核对。

2.1.5 贴签及排药已打印好输液配置卡的汇总发药筐,由病区药房的发药人员传递给配置室工作人员,双方共同核对单号的药品及配置卡,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确认,由配置室工作人员对相应科室的汇总单号药品进行贴签、排药,并以科室为单位将同种药品输液放置于一个配置筐中,进行分类排药。在全院所有配置药物排药完毕后,再将同种药物以科室为单位传入洁净区,等待次日集中配置。因为所有配置单的药物与配置卡经过双方核对,排药过程中配置卡应与药品一致,如在贴签及排药过程中出现某一药品数量不符,则说明排药出现了差错,应重新核实查单号的排药情况,找出排药差错。

2.1.6 长期医嘱退药申请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医生医嘱的调整及停药情况,系统设置了自动退药功能,已申请的长期输液集中配置药物只要医生在次日6点钟前提出退药申请,系统将自动产生相应的退药及退费信息,所退药品数量自动增加至病区药房相关药品的库存中,并将所有退药信息自动传输给配置室,次日7点钟配置人员对照退药申请将相应的药品撤出配置区。在配置完成后,立即按退药单将当天所退配置药品移交病区药房,保证配置室药品“零库存”。

2.1.7 破损与节余药品处置在配置过程中必然存在药品破损与大容量注射剂节余的问题,为了避免配置室储存节余药品或出现少加药的不道德行为,科内要求配置室每天配置完成之后,及时将节余的大容量注射剂(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等)移交病区药房,并建立交接记录。如配置过程发生药品破损的情况,则由配置人员将破损的药品交给药房工作人员,药房工作人员及时将相应的药品补发给配置室,并建立破损记录。

2.2 管理成效

我院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室通过合理的布局与流程设计,使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工作安全、高效、有序运行。采用与药房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使配置室药品的库存为零,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集中配置的安全性。配置室通过一年的有效运行,得到了较好的管理成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2.1 信息系统为肿瘤化疗药物配置提供了有力保障我院信息中心根据医院运行特点设计的配置流程,使得运行流程更顺畅,通过药师参与审方,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合理性,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同时系统实现了配置单自动退药、退费处理,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使临床一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2.2 实现了化疗药物配置室药品“零库存”药品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管理中是一个重要方面[5]。通过加强对配置室的药品管理,使配置室保持药品“零库存”,大大降低了药品的管理成本,从流程上杜绝排药差错,提高了集中配置的安全性。通过对配置室药品“零库存”管理,减少了配置室的药品储存区,既节约了配置用房,又减少了药品储存区设备投入,降低了药品的管理成本与风险。

2.2.3 严格执行集中配置药品的交接、查对制度,降低配置差错通过严格遵守静脉化疗药物集中配置标准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排药、贴签、配置、成品核对制度,有效地降低肿瘤化疗药物配置差错率的发生。对出现差错及时登记,总结经验教训[6]。

2.2.4 提高了医务人员对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水平由于我院化疗药物实行了集中配置,而且化疗药物配置室设计,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保证了“抗生素类、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的洁净区和二次更衣室之间应当呈5~10 Pa负压差”。同时配备了全排风的生物安全柜,符合规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应当配置百级生物安全柜,供抗生素类和危害药品静脉用药调配使用”的要求。有效地防止了化疗药物在配置过程中的泄漏,保护了广大的医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2.2.5 规范了有毒医疗废物的管理通过化疗药物集中配置,配置后的化疗药物空瓶及一次性用具均分类用双层塑料带密封装袋,直接交给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处理,有效地减少了化疗药物对操作人员造成的职业伤害和对周边环境污染[7]。

3 讨论

通过我科开展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实践,我们意识到了建立符合医院自身特色的药物集中配置室,有利于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医院的职业防护能力。我科将化疗药物配置室与病区药房设置在一起,充分利用了两个部门的管理优势,加强了相互监督作用,节约了管理成本,有效地整合了药学资源,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要求。通过实现配置室药品“零库存”,加强了药品管理,可有效降低配置差错。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中心自主设计,符合医院各科的运行特点,减少了各部门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总之,开展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工作符合当前医院药学发展的方向,给医院药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平台,值得医院药学工作者尝试。

[参考文献]

[1]蔡卫民,袁克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99-107.

[2]刘新春,高海青.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静脉药物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9-195.

[3]褚志杰,孙克明,刘世军.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经验总结[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13):1115.

[4]陈国清,李建国.HIS系统中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系统的功能与应用[J].医学信息,2008,21(3):305-307.

[5]赵方允,任晓明,宋沧桑.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药品盘点[J].医药导报,2009,28(10):1385-1386.

[6]朱爱江,毛静怡.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药房,2008,19(34):2715-2716.

化工医药工程设计篇7

在当前的医药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技术设计落后也成为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2]。在进行厂房设计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按GMP的要求进行正确的选址,人物流没有很好的分离,原料药的操作空间间偏小,管道穿越净化区时与外界密封不到位,特定的功能区域和辅助设施欠缺,工艺设备或设施手工操作频繁,自动化程度不高,对工艺参数的控制难以始终如一地保持一致,产品质量波动较大。厂房的设计和设施落后,操作人员无法实现对医药化工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环境洁净度的有效控制,药品质量缺陷不一而足。在进行医药化工生产的过程中,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药品的质量下降。例如,操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标准操作程序SOP的规定对空调系统进行规范操作,例如洁净区内各功能间的压差、温度、湿度没有达到GMP要求的设定值,某些对温湿度比较敏感的原料药在上述因素影响下产生降解产物从而增加了药品杂质降低了药物质量;先进设备操作不按设备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不但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也无意间给安全埋不了隐患,操作人员在生产结束后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清洗或消毒,导致设备内滋生了微生物,污染了原料药,危及了药品的整体质量。

建立质量理念核心文化宣传和培训的主体,确保企业的观念由产品效益转化为产品质量,从本质上提高强化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的效果。将药品质量源于设计、药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贯彻在药品生产生命周期管理的各个阶段,确保员工在生产药品操作的流程中注重把握药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益。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员工在进行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明确自身责任,将企业的质量目标分解到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环节。建立明确的组织机构框架,辅以每个部门和每位员工的工作职责描述,对企业的部门设置、岗位配备、汇报关系、工作职责等进行明确描述。质量部门应独立于其它部门,但质量部门应参加与质量相关的所有活动和事务,生产部门只有与质量部门相互配合方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来。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关键在于对文件的管理和对规定程序的支持,这样才能实现对相关人员的管理,确保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正确实施。加强文件管理关键要做到对程序和管理机制细化,规范生产工艺内容,将工艺信息、物料信息、设备信息以及法规要求一一写进工艺规程中去,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根据现行批准的工艺规程的相关内容制定,进行详细化、规范化、完整化,与此同时将我国的原料药GMP与原料药的国际规范管理ICH指南紧密结合,对平时日常操作的细节用文件的形式来规范,做到操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将原料药的验证管理体系引向深入,制定年度验证主计划,并按计划稳步推进。相关人员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对生产药品的生命周期进行风险评估,对药品质量进行全方位的风险把握,明确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各节风险指标程度。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具体措施可以通过对设备进行更换、对设备质量进行检测、加强对设备工艺的参数控制等方法,提高对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的控制效果,降低各个环节的风险[3]。与风险评估人员及时进行交流,纠正操作措施和预防措施,对医药化工生产质量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确保实现风险管理各项要求。在进行强化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根据对供应商的评价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要求。药品的原料和设备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进行药物质量控制的效果。在进行医药化工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审核相关供应商的资质,对供应商做出全面的评价,选择的供应商必须经质量部门批准,并索取供应商的相关资料。在选择的供应商时,相关人员主要要从供应商的人员机构、质量标准、检验能力、材料品质、设备性能、生产能力几方面进行整体把握和了解,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原料必须到现场进行审计,改变关键物料供应商的,还应对产品进行验证及稳定性考察以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要求[4]。

强化医药化工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已经成为我国药品生产行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步骤。只有对药品生产技术进行强化,对药品质量进行严格监督,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医药化工生产的效益,实现对药品质量的全方位管理。强化医药化工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对我国药品行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本文作者:潘继成工作单位:湖州展望药业有限公司

化工医药工程设计篇8

关键词:医疗卫生事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医院信息化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

在我国,改革医疗卫生事业不断的深化,而快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使得医院信息化管理有了良好的条件,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已经是信息化。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满足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使医院管理更加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医院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就要不断的得到加强,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减轻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管理成本,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变为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强有力手段。

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其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1.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析

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主要是通过通信线路与设备将在不同地区运行的计算机和外部设备连接起来,实现共享计算机网络的资源。但是我们还得注意一点,那就是共享的资源要通过管理软件和网络操作系统严格遵照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协调的进行。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可以划分为城域网、局域网和广域网三大类。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是计算机网络的两大主要功能,也是计算机网络能够发挥的两大主要功效。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图像、数据信息和图形、视频、声音等各类资源,有着强大的通信能力,医院的各项管理事务都可以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完成,能够提高医院的管理质量和效率。

1.2 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生活和工作的每个领域都已经应用到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且各领域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促进。这个时代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医院信息化管理中,随着对数据的要求医院在不断的提高及改革医疗卫生事业的程度不断深化,医院各部门信息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接踵而至的就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困难,给管理人员及管理部门带来很多的工作压力,因此医院当前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功能就得到了发挥,适应时代的要求,保证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保证医院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的有效手段就是医院信息化管理,医院的管理工作非常复杂,整个医院管理的质量就有可能受到管理上出现任何一个环节问题的影响,因此有效的管理手段必须被采取以保证有序的进行医院的工作。在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实现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保证实现医院管理系统的功能。医院的工作效率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得到了提高,医院的工作流程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得到了优化,医院的服务质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得到了保证,医院的名誉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得到了提升。在当今随着进一步加深的信息化程度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严重的影响着医院的管理质量及工作效率,已经是医院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医院不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很可能管理工作压力倍增甚至造成管理工作瘫痪的局面,医院将承受巨大的损失。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一定要得到医院的重视,做好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

2 医院信息化建设包含的系统

2.1 医院药品管理系统

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药品的管理,对购入药品的入库手续的办理有了很大的方便,计算机可以一并录入购入药品的信息,并且在批发价的基础上计算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加成率进行自动的药品加价。出库单可以在药房领药时由计算机打印出来,并在药房的数据库中药品出库单得以储存,实现经常性的自动划价功能。对药品购入、盈亏及调价的金额数量统计功能计算机也能够实现,按照药房药品要求格式的日报表及月报表计算机也能打印出来。药品有效期及库存情况药品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药品管理系统进行查询,药品销售品种及数量情况药品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药品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药品管理人员的购药计划也可以由药品管理系统提供。一旦药品管理系统和医院财务管理系统能够联网,那么管理者及医院的财务部门就可以对药品库存及销售情况第一时间的进行掌握,管理药品工作得到加强和完善。药库管理系统是药品管理系统的一个分系统。药品字典能够在药库管理系统中得到建立,处方药标志、医疗保险类别及各种药品信息等都可以录入其中,采购计划可以根据当前库存及销量自动生成,提供药品入库、出库、盘点、调价、退货等功能。账目及库存之间的关系药库管理系统也能够校对,并能随时结算药品的库存,有生成药品的各种汇总数据的功能。对于单个药品,也可以查验其库存变化及出入明细,实现药房领药单的功能。药房管理系统可以对各药方的消耗及库存进行统计分析,提供药品的核算功能。还可以统计过期药品的数量、品种及金额,实现对快到有效期的药品自动报警管理,并且提示药品的库存量。支持药品批次管理,分类统计和管理毒麻药品、、贵重药品、进口药品等。药库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的计算特点有条不紊的进行药库药品的管理,人工操作和统计带来的失误由计算机弥补了,极大的避免了差错的出现,提高了效率,节省了劳动,实现了信息的共享。药房管理系统是药品管理系统的另外一个分系统。药品统一编码可以在全院药品中统一实行,患者发药统一按医嘱执行,入库确认药库发到药房的出库单,并且进行有效期统计功能。最佳控制药品的质量和数量,真正使药品的出入透明化。

2.2 医院财务管理系统

信息量大、精确度高、综合性强是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组成医院管理系统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财务管理系统。核算是医院财务系统履行的主要职能,但是其管理职能也要得到很好地发挥,联网性、灵活性及可靠性等特点医院财务系统都应该具备。门诊收费系统是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在医院里为病人服务的窗口以减少病人排队的时间为根本,窗口的工作效率应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工作人员只需要在门诊收费系统里输入药品的代码及需要药品的数量,在项目字典里门诊收费系统会自动查找项目药品,药品单价及收费金额会由计算机自动计算,并给病人提供收费单据。门诊收费系统会为收费人员提供各种财务报表,为交款对账的收费人员提供了方便。同时退费管理也得到了加强,财务漏洞也被有效的制止了,加强了财务的安全。住院收费系统是医院财务系统的另外一部分。根据患者登记卡工作人员可以为患者办理出入院登记,打印预交金清单,打印病案首页及收费凭证,并且支持退费及取消结算等功能。住院收费系统还提供日结功能及核算财务成本的功能,方便财务分析。

2.3 医疗器械管理系统

保证医院正常运转的关键就是医疗器械的管理工作,这也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的医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的影响,而且由于不易管理、品种复杂、项目零散等诸多因素使得医疗器械管理工作特别容易出错。医疗器械管理信息系统就是我们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语言并针对医疗器械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开发而成。医疗器械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全程管理医院所有的医疗器械,对医疗器械应用的各个环节及其消耗库存情况都会有一个全部信息的反映,提供医院决策需要的重要信息。

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3.1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能够得以改善主要的两大途径就是相应的冗余部件的附加和提高相关部件的可靠性。采用冗余技术,在计算机预期功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成本提高了的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局域片段的可靠性也得以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高低由网络中的链路数目的多少决定着,这是因为每条链路均有其可靠性和成本。但是最有效的提高计算机网络可靠性的方案是网络系统的容错性的提高。寻找最常见的故障点是计算机网络容错性设计的重点,冗余会加强它们,缩短故障的持续时间,计算机网络的容错能力通过采取冗余措施得到提高。

3.2 远程医疗诊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实现诊断在异地的患者,这就是远程医疗诊断。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节省了时间,是医疗卫生事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结合物,也是卫生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院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的采集和储存,并且可以应用计算机在网上传输音视频信息。通过网络调出检查过的病人的临床信息,进行网上会诊,这样可以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这种诊疗方式是医院诊疗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的表现。

3.3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其他的方面

广泛性的特点是计算机网络所具有的,所以在很多医院的管理工作中都能够应用的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咨询网站就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典型例子。借助这个网站,病人可以与医生直接进行对话、直接咨询病情及预约医生。医院的一些服务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包括方便医院工作人员交流的一些网站可以被建立,一些创新医院经营模式的出现也在有这样的网站的情况下有所促进,医院最新的消息通过网站人们也可以了解到,出现任何问题通过网站也能及时和医生进行交流,患者得到了方便,医院的业务量得到了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4 展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医院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管理,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医院的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费提高,医院传统管理模式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推进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和提高医学技术水平,现代医院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广泛,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各行各业都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到医院管理中已经是必然的趋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不能阻挡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脚步。

5 结语

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医院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可以由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信息库可以在医院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国医院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医院管理工作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孙晶华.浅析计算机网络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王艳梅.计算机网络管理在医院的重要性[J].今日科苑,2011.

[3]麻金秀,严晋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

[4]杨海东,夏敏.发挥网络信息化优势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