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卫生室建档立卡8篇

时间:2022-08-08 15:29:25

卫生室建档立卡

卫生室建档立卡篇1

某村村党总支 某村村委会

(2020年11月)

一、基本村情和贫情

(一)基本村情

=某村村委会位于某乡乡南部。东、南、西皆与越南接壤,北与地西北、中寨、马拐塘村毗邻,距乡政府驻地22.5公里,距金平县城15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71.85平方公里,驻地海拔1250米。有耕地面积3775亩,人均1.1亩;林地面积123441亩,人均36.9亩;生态公益林68847亩。下辖=某村脚、岩羊坪、竹林脚、岔河、香菌坪上寨、香菌坪下寨、半边街、中棚、红岩、虎恋村10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共有753户2954人,其中:低保户176户,特困供养户2户,危房改造户534户,重病户3户,残疾户44户。世居民族为清一色的苗族。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主要种植水稻2960亩、玉米815亩、草果28528亩;主要养殖生猪存栏2410头(只)、山羊存栏600余只。全村劳动力人口2310人,外出务工196户60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78户283人),主要在广东、新疆、西双版纳、蒙自等地区务工,主要从事普工、三七管理、棉花管理等工种,省外务工年平均收入5万元,省内县外年平均收入3万元,本地务工年平均收入2万元。部分群众经常到山林里找野生中药材料、野菜、野蜂(蜜)等出售,年收入近万元。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89元。

(二)基本贫情

=某村村委会2014年认定为贫困村,2019年底脱贫出列。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9户1494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192户,占建档立卡户的56.63%;交通条件落后110户,占建档立卡户的32.45%;缺劳力15户,占建档立卡户的4.4%;因病3户,占建档立卡户的0.09%;因残16户,占建档立卡户的4.71%;因学3户,占建档立卡户的0.09%。2014-2020年累计脱贫339户1494人,未脱贫0户0人,贫困发生率0%。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在抓组织保障上下功夫,确保责任压实到人。

一是组建攻坚队。抽调乡机关干部职工6人,联合驻村工作队员5人,村委会干部4人,共16人组建=某村村脱贫攻坚队,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全面加强对=某村村委会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全面统筹、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实行干部包村制。由乡机关干部职工与村委会干部或驻村工作队员共2人组成脱贫攻坚小分队,全面负责每个自然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形成AB角互补制,确保工作推进无空档,政策落实不打折扣,帮扶措施真落地。三是密织脱贫网格。按照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将全村10个村民小组划分成6个大网格,20个小网格共负责全村752户(共挂包负责建档立卡户339户,非建档立卡户413户),确保到户工作不留死角,问题清零有人负责;四是强化督查促落实。攻坚队根据工作实际适时抽调人员组成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组,对全村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落实存在偏差或不到位的情况及时指出并督促各小分队整改落实到位,对小分队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乡党委政府协调解,通过督查,推进责任压实到个人,工作落实到贫困户。

(二)在抓“两不愁三保障”上下功夫,全面提升脱贫退出质量。

一是抓实产业稳定增收。坚持困地制宜抓产业,结合=某村村委会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立体气候明显等自然特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21.14万元,巩固发展草果、水稻、玉米等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推广古树茶、白香果、金钱莲等新兴产业,壮大本地猪、鸡、鸭等畜禽养殖项目,产业帮扶全面覆盖全村3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坚持劳务输出抓就业。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安排,=某村村委会全力组织缺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按“一金四保”模式组织劳务输出,稳步推进转移就业。截至2020年11月,全村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共196户605人(省外务工86户223人,省内县外务工50户176人,县内务工60户20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78户283人(建档户中省内146人,省外137人),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坚持生态扶贫增收入。安排县级生态护林员116人,村内卫生员33人。=某村村辖区内有林地18.13万亩,其中,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助范围6.88万亩,涉及10个村民小组826户3446人(建档户339户1494人),县林草局按照管护面积安排生态护林员岗位116户116人,有效解决116户建档立卡户116人在本地务工,年人均增收8000元。坚持兜底保障补短板。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开展好农村低保评议工作。2020年全村共有低保户176户397人(其中建档立卡112户250人),共发放低保资金99.0936万元;2020年1-9月新增低保户12户23人;落实一类二类残疾人两项补贴32人(其中建档立卡21人),发放资金2.412万元;特困供养户2户4人,按月落实相关补贴;60岁以上老人366人(其中建档立卡174人),已全部享受养老保险政策。2020年全村享受沿边定补政策756户3217人(其中建档立卡339户1494人),2020年共发放沿边定补金375.75万元。通过多渠道为群众增收创收,实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89元。

二是抓实危房改造工作。按照“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的基本要求,对全村房屋进行拉网式排和全面修缮改造。2018年-2019年,我村共有C、D危房存量534户,已全部改造完毕,经县住建部门认定全部达到安全住房要求,并出具了鉴定报告和合格证,全面解决了全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达到了住房遮风避雨,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

三是抓实教育保障。=某村村委会设完小一所,于2019年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设幼儿园一所,现有在园幼儿59人,小学在校生31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16人),住校生314人;初中在校生1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8人),住校生134人;高中在校生3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人);中职(含职高、技校)在校生3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2人);大专及以上在校生3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人)。通过压实“双线四包、一线超前、两线互动”责任,运用“四步法”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生劝返工作,建档立卡辍学生全部清零。雨露计划、生源地助学贷款、两免一补等助学政策不漏一人一户、应助尽助。

四是抓实医疗保障。=某村村委会设村卫生室一所,面积80平方米,有乡村执业医生3名,村卫生室全面达标;重慢病人员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并按要求按时提供上门服务。2020年全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34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94人,实现参保率100%。2020年,全村贫困户患病住院治疗520人次,报销比例均超边90%,帮助申请临时救助426人30.27万元,实现全村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稳固保障。

五是抓实饮水安全保障。全面推进全村人饮巩固提升项目,截止2019年底,10个村小组已全部达到饮水安全“四项指标”。

(三)贫困村退出达标情况

经过努力,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解决,贫困村脱贫7条标准已全部达标。全村贫困发生率1.57%;行政村到县乡道路全程硬化,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行政村所辖10个自然村已通380V动力电;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9%以上;行政村所在地、学校、卫生室已全部覆盖网络宽带;有标准化卫生室1个;行政村、党员10人以上或人口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均有已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于2019年底实现脱贫出列。

(四)抓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脱贫基础

一是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014年,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某村村整村推进项目,全村10个村民小组入村道路进一步扩宽,村内卫生路全部得到硬化。二是实施村活动室建设。2016至2017年,共投入200余万元完成了全村10个村民小组活动室和活动场地建设,全村活动室和活动场地已全覆盖。三是开挖生产路。2017年以来,通过群众自筹资金90余万元,开挖生产路16公里,受益农户540余户1500亩。四是实施入村道路硬化项目。投资1200余万元,实施了红岩、虎恋村入村道路硬化和岩羊坪、香菌坪上寨、香菌坪下寨村内卫生路提升改造;中棚、竹林脚、岔河等村民小组入村道路硬化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2020年12月底将全部建成通过,届时,=某村村委会将实现村村通硬化路。五是实施了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投资21万元修建了7个垃圾池,投资近200万元修建36个公共厕所;投资5万余元,购置推车、垃圾筒等卫生工俱,村内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五)党建扶贫工作双推进

组建以驻村扶贫工作队、网格员、村组干部、基层党支部党员为主的=某村村脱贫攻坚队。一是以“三会一课”“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为载体,抓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促使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率先垂范,帮助带领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实现先进带后进、先富带后富、齐头并进共摘贫困帽。二是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村委会村情贫情作为我村脱贫攻坚队的培训重点,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政策和村情贫情,提升把握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力,促进脱贫攻坚工作高效开展。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某村村脱贫攻坚队共开展危房改造、饮水保障、产业发展、贫困户识别与退出、农村低保、教育保障、健康保障等脱贫攻坚有关政策专题培训40余次,帮助系统性解读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切实提高村组干部执行政策能力,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不偏移。

三、主要经验亮点

(一)先进个人典型事迹

罗进学,男,苗族,中共党员,金平县某乡人;1984年7月20日出生,2013年参加工作,2015年5月起任某乡乡=某村村委会副主任。2019年5月4日下午,罗进学同志从半边街村小组核实CD级危房改造情况、沿边定补等工作,突感身体不适,于5月6日清晨6时在=某村村委会卫生室经抢救无效去世。

2013年,作为=某村村委会为数不多、上过大学的年轻人,罗进学同志回到了家乡,他一心想将外出求学得来的知识服务苗族群众。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从恋村村民小组副组长、组长,逐步成长为村委会副主任,并于2015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群众和村组干部都亲切的叫他一声“罗总”,在2018年工作中,某乡乡党委、政府授予罗进学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称号。

由于=某村村较为贫困,加之农危房存量大、基础设施薄弱,罗进学同志时常感到2019年要实现全村脱贫压力很大,因此,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经常骑着摩托车走村入户,开展收缴新农合新农保、查看农危房改造等工作,随处可见他为群众奔波的身影。2019年5月4日,正值=某村村委会的赶集日,罗进学同志早早来到村委会办公室,打扫好卫生,迎接趁着赶街天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事情的老百姓,一直忙碌到了下午散街。随后他又到半边街村小组核实CD级危房改造情况、沿边定补等工作到村委会后,并感觉身不适;但他以为是劳累所致,还依然带病工作。5月5日上午,他还在家中为前来找他签字的虎恋村组长签字,并叮嘱材料要交去乡政府哪个办公室、找谁办理; 5日晚上,其母亲从田地里回家后发现罗进学同志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还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呕吐现象,随即将他送到了村卫生室进行救治,5月6日清晨6时10分罗进学同志在=某村村委会卫生室经抢救无效去世。

在工作中,罗进学同志立志为全村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矛盾纠纷调解、村财村务管理、基层党务工作、开证明、核对低保、沿边定补收入等等,就是罗进学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的工作之日常,他把对老百姓的热心转化成对工作的热情,勤勉务实、不计个人得失,受到干部群众和乡党委、政府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他倒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生命定格在年轻的35岁,用他短暂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践行了共产党员毕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二)开发村级公益岗位,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某村村委会是某乡乡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行政村,2019年初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0户1483人,其中未脱贫280户1214人,贫困发生率为35.23%。为增加大龄劳力户、重病户、残疾户、劳动力较少等特殊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确保人均收入稳定在脱贫标准线以上,经=某村村三委和村小组会议研究,决定用村组两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开发村级公益岗位。按村组内推选、村小组管理、村委会监督的管理模式,每周打扫卫生两次,集中整理村域周边人居环境和乡村垃圾倾倒、堆放现象,大力提升农村周边人居环境。自2019年5月以来,共安排89个村级公益岗位(7月转为县级公益岗位56个,目前村级稳定开发公益岗位33个),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截止目前,共发放资金94300元,受益89户364人,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家庭收入,提升脱贫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巩固提升措施

通过努力=某村村委会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人居环境提升工作需进一步加强,要加强引导树立群众环境卫生意识,特别持之以恒保持收家治家常态化。二是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个别贫困户主动参与脱贫的积极性不够,缺乏长期持续增收的动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某村村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精准施策促脱贫。结合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继续抓实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的落实,使全体村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充分利用贫困户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合理施策,科学配套扶持产业,进一步加大对古树茶、中草药等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引导贫困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二是真抓实干促脱贫。全力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退出工作。截止目前,我村2019年未脱贫的17户54人已经顺利脱贫,我们将继续加强后续帮扶措施,确保脱贫后能稳定保持。

卫生室建档立卡篇2

某村村党总支 某村村委会

(2020年11月)

一、基本村情和贫情

(一)基本村情

=某村村委会位于某乡乡南部。东、南、西皆与越南接壤,北与地西北、中寨、马拐塘村毗邻,距乡政府驻地22.5公里,距金平县城15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71.85平方公里,驻地海拔1250米。有耕地面积3775亩,人均1.1亩;林地面积123441亩,人均36.9亩;生态公益林68847亩。下辖=某村脚、岩羊坪、竹林脚、岔河、香菌坪上寨、香菌坪下寨、半边街、中棚、红岩、虎恋村10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共有753户2954人,其中:低保户176户,特困供养户2户,危房改造户534户,重病户3户,残疾户44户。世居民族为清一色的苗族。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主要种植水稻2960亩、玉米815亩、草果28528亩;主要养殖生猪存栏2410头(只)、山羊存栏600余只。全村劳动力人口2310人,外出务工196户60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78户283人),主要在广东、新疆、西双版纳、蒙自等地区务工,主要从事普工、三七管理、棉花管理等工种,省外务工年平均收入5万元,省内县外年平均收入3万元,本地务工年平均收入2万元。部分群众经常到山林里找野生中药材料、野菜、野蜂(蜜)等出售,年收入近万元。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89元。

(二)基本贫情

=某村村委会2014年认定为贫困村,2019年底脱贫出列。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9户1494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192户,占建档立卡户的56.63%;交通条件落后110户,占建档立卡户的32.45%;缺劳力15户,占建档立卡户的4.4%;因病3户,占建档立卡户的0.09%;因残16户,占建档立卡户的4.71%;因学3户,占建档立卡户的0.09%。2014-2020年累计脱贫339户1494人,未脱贫0户0人,贫困发生率0%。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在抓组织保障上下功夫,确保责任压实到人。

一是组建攻坚队。抽调乡机关干部职工6人,联合驻村工作队员5人,村委会干部4人,共16人组建=某村村脱贫攻坚队,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全面加强对=某村村委会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全面统筹、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实行干部包村制。由乡机关干部职工与村委会干部或驻村工作队员共2人组成脱贫攻坚小分队,全面负责每个自然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形成AB角互补制,确保工作推进无空档,政策落实不打折扣,帮扶措施真落地。三是密织脱贫网格。按照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将全村10个村民小组划分成6个大网格,20个小网格共负责全村752户(共挂包负责建档立卡户339户,非建档立卡户413户),确保到户工作不留死角,问题清零有人负责;四是强化督查促落实。攻坚队根据工作实际适时抽调人员组成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组,对全村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落实存在偏差或不到位的情况及时指出并督促各小分队整改落实到位,对小分队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乡党委政府协调解,通过督查,推进责任压实到个人,工作落实到贫困户。

(二)在抓“两不愁三保障”上下功夫,全面提升脱贫退出质量。

一是抓实产业稳定增收。坚持困地制宜抓产业,结合=某村村委会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立体气候明显等自然特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21.14万元,巩固发展草果、水稻、玉米等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推广古树茶、白香果、金钱莲等新兴产业,壮大本地猪、鸡、鸭等畜禽养殖项目,产业帮扶全面覆盖全村3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坚持劳务输出抓就业。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安排,=某村村委会全力组织缺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按“一金四保”模式组织劳务输出,稳步推进转移就业。截至2020年11月,全村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共196户605人(省外务工86户223人,省内县外务工50户176人,县内务工60户20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78户283人(建档户中省内146人,省外137人),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坚持生态扶贫增收入。安排县级生态护林员116人,村内卫生员33人。=某村村辖区内有林地18.13万亩,其中,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助范围6.88万亩,涉及10个村民小组826户3446人(建档户339户1494人),县林草局按照管护面积安排生态护林员岗位116户116人,有效解决116户建档立卡户116人在本地务工,年人均增收8000元。坚持兜底保障补短板。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开展好农村低保评议工作。2020年全村共有低保户176户397人(其中建档立卡112户250人),共发放低保资金99.0936万元;2020年1-9月新增低保户12户23人;落实一类二类残疾人两项补贴32人(其中建档立卡21人),发放资金2.412万元;特困供养户2户4人,按月落实相关补贴;60岁以上老人366人(其中建档立卡174人),已全部享受养老保险政策。2020年全村享受沿边定补政策756户3217人(其中建档立卡339户1494人),2020年共发放沿边定补金375.75万元。通过多渠道为群众增收创收,实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89元。

二是抓实危房改造工作。按照“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的基本要求,对全村房屋进行拉网式排和全面修缮改造。2018年-2019年,我村共有C、D危房存量534户,已全部改造完毕,经县住建部门认定全部达到安全住房要求,并出具了鉴定报告和合格证,全面解决了全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达到了住房遮风避雨,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

三是抓实教育保障。=某村村委会设完小一所,于2019年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设幼儿园一所,现有在园幼儿59人,小学在校生31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16人),住校生314人;初中在校生1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8人),住校生134人;高中在校生3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人);中职(含职高、技校)在校生3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2人);大专及以上在校生3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人)。通过压实“双线四包、一线超前、两线互动”责任,运用“四步法”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生劝返工作,建档立卡辍学生全部清零。雨露计划、生源地助学贷款、两免一补等助学政策不漏一人一户、应助尽助。

四是抓实医疗保障。=某村村委会设村卫生室一所,面积80平方米,有乡村执业医生3名,村卫生室全面达标;重慢病人员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并按要求按时提供上门服务。2020年全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34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94人,实现参保率100%。2020年,全村贫困户患病住院治疗520人次,报销比例均超边90%,帮助申请临时救助426人30.27万元,实现全村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稳固保障。

五是抓实饮水安全保障。全面推进全村人饮巩固提升项目,截止2019年底,10个村小组已全部达到饮水安全“四项指标”。

(三)贫困村退出达标情况

经过努力,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解决,贫困村脱贫7条标准已全部达标。全村贫困发生率1.57%;行政村到县乡道路全程硬化,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行政村所辖10个自然村已通380V动力电;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9%以上;行政村所在地、学校、卫生室已全部覆盖网络宽带;有标准化卫生室1个;行政村、党员10人以上或人口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均有已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于2019年底实现脱贫出列。

(四)抓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脱贫基础

一是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014年,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某村村整村推进项目,全村10个村民小组入村道路进一步扩宽,村内卫生路全部得到硬化。二是实施村活动室建设。2016至2017年,共投入200余万元完成了全村10个村民小组活动室和活动场地建设,全村活动室和活动场地已全覆盖。三是开挖生产路。2017年以来,通过群众自筹资金90余万元,开挖生产路16公里,受益农户540余户1500亩。四是实施入村道路硬化项目。投资1200余万元,实施了红岩、虎恋村入村道路硬化和岩羊坪、香菌坪上寨、香菌坪下寨村内卫生路提升改造;中棚、竹林脚、岔河等村民小组入村道路硬化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2020年12月底将全部建成通过,届时,=某村村委会将实现村村通硬化路。五是实施了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投资21万元修建了7个垃圾池,投资近200万元修建36个公共厕所;投资5万余元,购置推车、垃圾筒等卫生工俱,村内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五)党建扶贫工作双推进

组建以驻村扶贫工作队、网格员、村组干部、基层党支部党员为主的=某村村脱贫攻坚队。一是以“三会一课”“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为载体,抓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促使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率先垂范,帮助带领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实现先进带后进、先富带后富、齐头并进共摘贫困帽。二是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村委会村情贫情作为我村脱贫攻坚队的培训重点,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政策和村情贫情,提升把握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力,促进脱贫攻坚工作高效开展。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某村村脱贫攻坚队共开展危房改造、饮水保障、产业发展、贫困户识别与退出、农村低保、教育保障、健康保障等脱贫攻坚有关政策专题培训40余次,帮助系统性解读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切实提高村组干部执行政策能力,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不偏移。

三、主要经验亮点

(一)先进个人典型事迹

罗进学,男,苗族,中共党员,金平县某乡人;1984年7月20日出生,2013年参加工作,2015年5月起任某乡乡=某村村委会副主任。2019年5月4日下午,罗进学同志从半边街村小组核实CD级危房改造情况、沿边定补等工作,突感身体不适,于5月6日清晨6时在=某村村委会卫生室经抢救无效去世。

2013年,作为=某村村委会为数不多、上过大学的年轻人,罗进学同志回到了家乡,他一心想将外出求学得来的知识服务苗族群众。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从恋村村民小组副组长、组长,逐步成长为村委会副主任,并于2015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群众和村组干部都亲切的叫他一声“罗总”,在2018年工作中,某乡乡党委、政府授予罗进学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称号。

由于=某村村较为贫困,加之农危房存量大、基础设施薄弱,罗进学同志时常感到2019年要实现全村脱贫压力很大,因此,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经常骑着摩托车走村入户,开展收缴新农合新农保、查看农危房改造等工作,随处可见他为群众奔波的身影。2019年5月4日,正值=某村村委会的赶集日,罗进学同志早早来到村委会办公室,打扫好卫生,迎接趁着赶街天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事情的老百姓,一直忙碌到了下午散街。随后他又到半边街村小组核实CD级危房改造情况、沿边定补等工作到村委会后,并感觉身不适;但他以为是劳累所致,还依然带病工作。5月5日上午,他还在家中为前来找他签字的虎恋村组长签字,并叮嘱材料要交去乡政府哪个办公室、找谁办理; 5日晚上,其母亲从田地里回家后发现罗进学同志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还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呕吐现象,随即将他送到了村卫生室进行救治,5月6日清晨6时10分罗进学同志在=某村村委会卫生室经抢救无效去世。

在工作中,罗进学同志立志为全村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矛盾纠纷调解、村财村务管理、基层党务工作、开证明、核对低保、沿边定补收入等等,就是罗进学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的工作之日常,他把对老百姓的热心转化成对工作的热情,勤勉务实、不计个人得失,受到干部群众和乡党委、政府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他倒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生命定格在年轻的35岁,用他短暂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践行了共产党员毕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二)开发村级公益岗位,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某村村委会是某乡乡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行政村,2019年初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0户1483人,其中未脱贫280户1214人,贫困发生率为35.23%。为增加大龄劳力户、重病户、残疾户、劳动力较少等特殊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确保人均收入稳定在脱贫标准线以上,经=某村村三委和村小组会议研究,决定用村组两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开发村级公益岗位。按村组内推选、村小组管理、村委会监督的管理模式,每周打扫卫生两次,集中整理村域周边人居环境和乡村垃圾倾倒、堆放现象,大力提升农村周边人居环境。自2019年5月以来,共安排89个村级公益岗位(7月转为县级公益岗位56个,目前村级稳定开发公益岗位33个),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截止目前,共发放资金94300元,受益89户364人,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家庭收入,提升脱贫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巩固提升措施

通过努力=某村村委会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人居环境提升工作需进一步加强,要加强引导树立群众环境卫生意识,特别持之以恒保持收家治家常态化。二是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个别贫困户主动参与脱贫的积极性不够,缺乏长期持续增收的动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某村村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精准施策促脱贫。结合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继续抓实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的落实,使全体村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充分利用贫困户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合理施策,科学配套扶持产业,进一步加大对古树茶、中草药等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引导贫困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二是真抓实干促脱贫。全力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退出工作。截止目前,我村2019年未脱贫的17户54人已经顺利脱贫,我们将继续加强后续帮扶措施,确保脱贫后能稳定保持。

卫生室建档立卡篇3

某村村党总支 某村村委会

(2020年11月)

一、基本村情和贫情

(一)基本村情

=某村村委会位于某乡乡南部。东、南、西皆与越南接壤,北与地西北、中寨、马拐塘村毗邻,距乡政府驻地22.5公里,距金平县城153公里,全村国土面积71.85平方公里,驻地海拔1250米。有耕地面积3775亩,人均1.1亩;林地面积123441亩,人均36.9亩;生态公益林68847亩。下辖=某村脚、岩羊坪、竹林脚、岔河、香菌坪上寨、香菌坪下寨、半边街、中棚、红岩、虎恋村10个村民小组,2020年末共有753户2954人,其中:低保户176户,特困供养户2户,危房改造户534户,重病户3户,残疾户44户。世居民族为清一色的苗族。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主要种植水稻2960亩、玉米815亩、草果28528亩;主要养殖生猪存栏2410头(只)、山羊存栏600余只。全村劳动力人口2310人,外出务工196户60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78户283人),主要在广东、新疆、西双版纳、蒙自等地区务工,主要从事普工、三七管理、棉花管理等工种,省外务工年平均收入5万元,省内县外年平均收入3万元,本地务工年平均收入2万元。部分群众经常到山林里找野生中药材料、野菜、野蜂(蜜)等出售,年收入近万元。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089元。

(二)基本贫情

=某村村委会2014年认定为贫困村,2019年底脱贫出列。目前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9户1494人,主要致贫原因为:缺技术192户,占建档立卡户的56.63%;交通条件落后110户,占建档立卡户的32.45%;缺劳力15户,占建档立卡户的4.4%;因病3户,占建档立卡户的0.09%;因残16户,占建档立卡户的4.71%;因学3户,占建档立卡户的0.09%。2014-2020年累计脱贫339户1494人,未脱贫0户0人,贫困发生率0%。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在抓组织保障上下功夫,确保责任压实到人。

一是组建攻坚队。抽调乡机关干部职工6人,联合驻村工作队员5人,村委会干部4人,共16人组建=某村村脱贫攻坚队,由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全面加强对=某村村委会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全面统筹、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实行干部包村制。由乡机关干部职工与村委会干部或驻村工作队员共2人组成脱贫攻坚小分队,全面负责每个自然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同时,形成AB角互补制,确保工作推进无空档,政策落实不打折扣,帮扶措施真落地。三是密织脱贫网格。按照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将全村10个村民小组划分成6个大网格,20个小网格共负责全村752户(共挂包负责建档立卡户339户,非建档立卡户413户),确保到户工作不留死角,问题清零有人负责;四是强化督查促落实。攻坚队根据工作实际适时抽调人员组成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组,对全村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落实存在偏差或不到位的情况及时指出并督促各小分队整改落实到位,对小分队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乡党委政府协调解,通过督查,推进责任压实到个人,工作落实到贫困户。

(二)在抓“两不愁三保障”上下功夫,全面提升脱贫退出质量。

一是抓实产业稳定增收。坚持困地制宜抓产业,结合=某村村委会气候湿润、降水量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立体气候明显等自然特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621.14万元,巩固发展草果、水稻、玉米等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推广古树茶、白香果、金钱莲等新兴产业,壮大本地猪、鸡、鸭等畜禽养殖项目,产业帮扶全面覆盖全村33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坚持劳务输出抓就业。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安排,=某村村委会全力组织缺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按“一金四保”模式组织劳务输出,稳步推进转移就业。截至2020年11月,全村组织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共196户605人(省外务工86户223人,省内县外务工50户176人,县内务工60户20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有78户283人(建档户中省内146人,省外137人),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坚持生态扶贫增收入。安排县级生态护林员116人,村内卫生员33人。=某村村辖区内有林地18.13万亩,其中,纳入生态公益林补助范围6.88万亩,涉及10个村民小组826户3446人(建档户339户1494人),县林草局按照管护面积安排生态护林员岗位116户116人,有效解决116户建档立卡户116人在本地务工,年人均增收8000元。坚持兜底保障补短板。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原则,开展好农村低保评议工作。2020年全村共有低保户176户397人(其中建档立卡112户250人),共发放低保资金99.0936万元;2020年1-9月新增低保户12户23人;落实一类二类残疾人两项补贴32人(其中建档立卡21人),发放资金2.412万元;特困供养户2户4人,按月落实相关补贴;60岁以上老人366人(其中建档立卡174人),已全部享受养老保险政策。2020年全村享受沿边定补政策756户3217人(其中建档立卡339户1494人),2020年共发放沿边定补金375.75万元。通过多渠道为群众增收创收,实现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89元。

二是抓实危房改造工作。按照“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的基本要求,对全村房屋进行拉网式排和全面修缮改造。2018年-2019年,我村共有C、D危房存量534户,已全部改造完毕,经县住建部门认定全部达到安全住房要求,并出具了鉴定报告和合格证,全面解决了全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达到了住房遮风避雨,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

三是抓实教育保障。=某村村委会设完小一所,于2019年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设幼儿园一所,现有在园幼儿59人,小学在校生31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16人),住校生314人;初中在校生13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78人),住校生134人;高中在校生3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9人);中职(含职高、技校)在校生32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2人);大专及以上在校生3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6人)。通过压实“双线四包、一线超前、两线互动”责任,运用“四步法”开展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生劝返工作,建档立卡辍学生全部清零。雨露计划、生源地助学贷款、两免一补等助学政策不漏一人一户、应助尽助。

四是抓实医疗保障。=某村村委会设村卫生室一所,面积80平方米,有乡村执业医生3名,村卫生室全面达标;重慢病人员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并按要求按时提供上门服务。2020年全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344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94人,实现参保率100%。2020年,全村贫困户患病住院治疗520人次,报销比例均超边90%,帮助申请临时救助426人30.27万元,实现全村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稳固保障。

五是抓实饮水安全保障。全面推进全村人饮巩固提升项目,截止2019年底,10个村小组已全部达到饮水安全“四项指标”。

(三)贫困村退出达标情况

经过努力,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解决,贫困村脱贫7条标准已全部达标。全村贫困发生率1.57%;行政村到县乡道路全程硬化,且危险路段有必要的防护措施;行政村所辖10个自然村已通380V动力电;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9%以上;行政村所在地、学校、卫生室已全部覆盖网络宽带;有标准化卫生室1个;行政村、党员10人以上或人口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均有已有公共服务和活动场所,于2019年底实现脱贫出列。

(四)抓实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夯实脱贫基础

一是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014年,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了=某村村整村推进项目,全村10个村民小组入村道路进一步扩宽,村内卫生路全部得到硬化。二是实施村活动室建设。2016至2017年,共投入200余万元完成了全村10个村民小组活动室和活动场地建设,全村活动室和活动场地已全覆盖。三是开挖生产路。2017年以来,通过群众自筹资金90余万元,开挖生产路16公里,受益农户540余户1500亩。四是实施入村道路硬化项目。投资1200余万元,实施了红岩、虎恋村入村道路硬化和岩羊坪、香菌坪上寨、香菌坪下寨村内卫生路提升改造;中棚、竹林脚、岔河等村民小组入村道路硬化项目正在实施中,预计2020年12月底将全部建成通过,届时,=某村村委会将实现村村通硬化路。五是实施了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投资21万元修建了7个垃圾池,投资近200万元修建36个公共厕所;投资5万余元,购置推车、垃圾筒等卫生工俱,村内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五)党建扶贫工作双推进

组建以驻村扶贫工作队、网格员、村组干部、基层党支部党员为主的=某村村脱贫攻坚队。一是以“三会一课”“千堂党课下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为载体,抓实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强化党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促使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中,率先垂范,帮助带领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实现先进带后进、先富带后富、齐头并进共摘贫困帽。二是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村委会村情贫情作为我村脱贫攻坚队的培训重点,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全面掌握政策和村情贫情,提升把握政策和执行政策能力,促进脱贫攻坚工作高效开展。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某村村脱贫攻坚队共开展危房改造、饮水保障、产业发展、贫困户识别与退出、农村低保、教育保障、健康保障等脱贫攻坚有关政策专题培训40余次,帮助系统性解读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切实提高村组干部执行政策能力,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实不偏移。

三、主要经验亮点

(一)先进个人典型事迹

罗进学,男,苗族,中共党员,金平县某乡人;1984年7月20日出生,2013年参加工作,2015年5月起任某乡乡=某村村委会副主任。2019年5月4日下午,罗进学同志从半边街村小组核实CD级危房改造情况、沿边定补等工作,突感身体不适,于5月6日清晨6时在=某村村委会卫生室经抢救无效去世。

2013年,作为=某村村委会为数不多、上过大学的年轻人,罗进学同志回到了家乡,他一心想将外出求学得来的知识服务苗族群众。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从恋村村民小组副组长、组长,逐步成长为村委会副主任,并于2015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工作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群众和村组干部都亲切的叫他一声“罗总”,在2018年工作中,某乡乡党委、政府授予罗进学同志“优秀党务工作者”、“脱贫攻坚先进工作者”称号。

由于=某村村较为贫困,加之农危房存量大、基础设施薄弱,罗进学同志时常感到2019年要实现全村脱贫压力很大,因此,他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经常骑着摩托车走村入户,开展收缴新农合新农保、查看农危房改造等工作,随处可见他为群众奔波的身影。2019年5月4日,正值=某村村委会的赶集日,罗进学同志早早来到村委会办公室,打扫好卫生,迎接趁着赶街天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事情的老百姓,一直忙碌到了下午散街。随后他又到半边街村小组核实CD级危房改造情况、沿边定补等工作到村委会后,并感觉身不适;但他以为是劳累所致,还依然带病工作。5月5日上午,他还在家中为前来找他签字的虎恋村组长签字,并叮嘱材料要交去乡政府哪个办公室、找谁办理; 5日晚上,其母亲从田地里回家后发现罗进学同志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还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呕吐现象,随即将他送到了村卫生室进行救治,5月6日清晨6时10分罗进学同志在=某村村委会卫生室经抢救无效去世。

在工作中,罗进学同志立志为全村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矛盾纠纷调解、村财村务管理、基层党务工作、开证明、核对低保、沿边定补收入等等,就是罗进学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的工作之日常,他把对老百姓的热心转化成对工作的热情,勤勉务实、不计个人得失,受到干部群众和乡党委、政府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他倒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生命定格在年轻的35岁,用他短暂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践行了共产党员毕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二)开发村级公益岗位,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某村村委会是某乡乡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行政村,2019年初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40户1483人,其中未脱贫280户1214人,贫困发生率为35.23%。为增加大龄劳力户、重病户、残疾户、劳动力较少等特殊贫困家庭的经济收入,确保人均收入稳定在脱贫标准线以上,经=某村村三委和村小组会议研究,决定用村组两级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开发村级公益岗位。按村组内推选、村小组管理、村委会监督的管理模式,每周打扫卫生两次,集中整理村域周边人居环境和乡村垃圾倾倒、堆放现象,大力提升农村周边人居环境。自2019年5月以来,共安排89个村级公益岗位(7月转为县级公益岗位56个,目前村级稳定开发公益岗位33个),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截止目前,共发放资金94300元,受益89户364人,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家庭收入,提升脱贫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巩固提升措施

通过努力=某村村委会脱贫攻坚成效明显,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一是人居环境提升工作需进一步加强,要加强引导树立群众环境卫生意识,特别持之以恒保持收家治家常态化。二是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贫困户普遍文化素质不高,个别贫困户主动参与脱贫的积极性不够,缺乏长期持续增收的动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某村村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是精准施策促脱贫。结合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继续抓实各项帮扶政策和措施的落实,使全体村民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充分利用贫困户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合理施策,科学配套扶持产业,进一步加大对古树茶、中草药等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引导贫困劳动力有序外出务工,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二是真抓实干促脱贫。全力完成剩余贫困人口的脱贫退出工作。截止目前,我村2019年未脱贫的17户54人已经顺利脱贫,我们将继续加强后续帮扶措施,确保脱贫后能稳定保持。

卫生室建档立卡篇4

坐在从呼和浩特开往和林格尔县巧什营乡岱洲夭村的车上,看着外面的人烟稀少和尘土飞扬,想着卫生部陈竺部长那句“和林是全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得最好的县”,其实是挺矛盾的一件事情。

和林格尔“全县总面积3436平方公里,人口20万;地形地貌多样,素有‘五丘三山二分川’之说;立地条件恶劣,资源禀赋较差”,眼前的景象也无出左右。就是这样一个基础条件相对恶劣的地方居然能成为全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应用最好的县。

然而当走进岱洲夭村卫生室的那一刻,一切变得真实而具体。

方便便宜

岱洲夭村卫生室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不到100平方米的空间里设有诊断室、观察室、处置室、档案室和药房,而检查床、无菌柜、档案柜、操作台、高压灭菌锅等设备也是一应俱全。当然最醒目的是一台电脑以及与电脑相连的居民健康卡读卡终端、金融POS机以及一个显得有些硕大的LED液晶显示屏。

张春霞是这个卫生室的负责人,也是当地的“名人”。因工作认真负责、诊疗行为严谨规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强,曾多次被县政府评为“优秀乡村医生”。陈竺曾接见过她,她也接待了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访问者。据她介绍,近几年在县卫生局的要求和指导下,岱洲夭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自治区增补目录药品,而且所有药品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岱洲夭村卫生室服务人口约有1188人,目前已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042份,占居民总数的88%以上。

“误诊和用药不当的现象减少了,来看病取药的人多了,当然卫生室的收入也提高了。”这是张春霞对在新医改和新农合背景下的医疗信息化的直接感受。基于此,偏远地区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胡建松是岱洲夭村的一位普通村民,54岁的他长年患有高血压。采访当天恰逢他来卫生室看病。张春霞通过读取胡建松的健康卡便能详细了解其健康档案,其中包括生活习惯、家族病史、以往病史、诊治情况、现病史、用药史等。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张春霞简单地给胡建松测了一下血压,询问了几个的问题。几分钟的时间,胡建松就看完了,并拿到了药。他此次看病只花了9.66元,其中新农合即时为他报销了50%。

“很方便。原来看病要到30公里外的县医院。后面的报销也麻烦,我们准备一堆材料。现在看病拿药在卫生室这便能解决,还能在这报销,就带上一张健康卡。说实在话,以前很犯愁看病,能拖就拖,现在我会主动来这里做检查,拿药。方便啊,便宜啊。”胡建松操着一口浓重的地方口音告诉记者。

效果很理想

“随着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推进,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我们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诊疗水平得到有力提升,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同质量的目标。”和林格尔县卫生局局长杨星晟表示。借助自治区卫生厅将和林格尔列为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旗县试点的机遇,同时按照国家关于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和林格尔积极推进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优质平台。

2011年11月,和林格尔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启动,建设内容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卫生信息平台设、卫生信息基础资源库和业务应用系统。从县医院HIS系统上线,到县试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系统上线,从LIS、居民健康卡、CA认证上线,到和林县居民健康卡发放,以及随后的PACS、合理用药、临床路径、电子病历上线,直至和林县综合卫生管理系统上线运行。经过8个多月的努力,和林格尔的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已经基本完成。覆盖包括县医院在内的7个县级公共卫生服务机构、12个乡镇卫生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0个村卫生室、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时,而相关的基层医疗信息系统全面上线,实现了新农合实时结算。而健康卡已经发放6万多张(截止今年9月底),年底之前将会完成全部18万张健康卡的发放。

对于和林格尔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杨星晟给出的评价是“非常成功,应用效果很理想”:实现了和林格尔县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县域内信息共享、居民健康卡全程应用、多功能移动监测设备,辅助医生上门服务、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县医院全数字化系统应用,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管理者实时掌握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居民自助查询个人健康信息、基于云计算的部署模式,绿色环保。

医改基础好

我们知道,医疗信息化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是新医改的重要支撑。期间,国家将重点推进国家卫生信息数据中心(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居民健康卡建设工程、县级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工程、卫生信息化人才建设工程等,以更好地满足服务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积极推动医疗信息化“走基层、惠民生”的英特尔公司因其在IT行业的角色和定位,积极配合政府、联合企业,进行医疗信息化标准建设和测试、技术架构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并且形成了从上端规划标准、从下端支持试点的基本配合思路,并给予适时的产品和技术建议,和林格尔县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试点。

那么,和林格尔的县域医疗卫生信息化为什么能做到全国最好呢?杨星晟总结的原因有两点:领导重视以及医改基础好。2009年以来,和林格尔以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据悉,和林格尔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长负责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改组织实施。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以细化各相关部门工作职责,提出了工作目标、任务、思路和具体操作步骤;并建立了包保责任制,按照一人一院(中心)要求派出干部包干负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这些举措都有力促进了医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卫生室建档立卡篇5

为更好打赢我区脱贫攻坚战,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基本医疗保障战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将近期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 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一)“198”政策落实,切实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负担。

截止2020年4月21日,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参保条件的应参保人口(0000)人,其中参加当年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保险或同类型保险)的(0000)人,参加当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达到100%,享受参保费用(个人缴费部分)财政补贴政策(4000)人。

建档立卡贫困患病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或按规定转诊的住院医疗费用,通过政府兜底机制个人实际报销比例达到均达到要求(14、15年退出户;16年、17年脱贫户实行差异化兜底报销比例80%)。截止2020年4月21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累计住院(2358)人次,总医疗费用(1317.031888)万元,报销医疗费用(1222.583133)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954.321636)万元、统筹基金二次支出(51.404219)万元、大病医疗基金支出(61.355391)万元、医疗救助基金支出(120.521553)万元、财政兜底基金支出(34.980334)万元、医疗兜底手工补差(0)万元),住院报销达到90%。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持门诊特殊慢性病卡,按规定在县域内或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门诊医疗费用,通过政府兜底机制个人实际报销比例达到要求(14、15年退出户;16、17年脱贫户实行差异化兜底报销比例70%)。截止2020年4月21日,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患者(3603)人次,总医疗费用(115.237626)万元,报销医疗费用(104.863856)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出(79.114957)万元、大病医疗基金支出(2.620862)万元、统筹基金二次支出(2.659704)万元、医疗救助基金支出(15.123115)万元、财政兜底基金支出(5.345218)万元、医疗兜底手工补差(0)万元)。

(二)在定点医院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全区范围内各项医疗保障政策的“一站式”信息交换和即时结算。根据自治区医保局的统一部署,加快社会保险“一门式”经办管理信息系统安装使用。安排经办人员到自治区医保局医保局参加业务培训,区医保局对定点医疗机构经办人员进行培训,从2019年6月14日起正式启用广西社会保险“一门式”经办管理信息系统。

我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部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兜底保障和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的,仅支付不高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10%,门诊特殊慢性病的,仅支付不高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的20%,其余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及商业保险公司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如在县域外定点医疗机构无法直接结算的,由个人持相关票据向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进行核报,保险公司负责支付医疗兜底保障费用,按“一站式”直接结算。

(三)全面实施区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构建三级联动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平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目前,我区共辖11个乡镇、12个乡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根据区扶贫办提供国扶系统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4月7日,我区总贫困人口42288人,根据广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人口健康信息业务应电子平台)显示,截止4月21日我区常住符合签约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签约42236人,签约率99.88%。并按照公共卫生要求定期进行随访。优先为妇幼、老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治。

(四)29种门诊特殊慢性病卡办理进展情况。制定和印发《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特殊慢性病鉴定发证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门诊29种特殊慢性病集中认定的通知、关于第二次开展贫困人口门诊29种特殊慢性病卡办理工作的通知、关于第四次开展贫困人口门诊29种特殊慢性病卡办理工作的通知等四份文件,先后4次组织区人民医院及市精神病医院多名专家深入到各镇开展慢性病集中认定,对确诊的患者当场发放慢性病证并及时录入医保系统,确保先享受待遇后备案制度落到实处。根据各镇上报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4月21日全区疑似患门诊特殊慢性病5965人,符合办理条件5556人,已办卡5556人。

(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情况

1、县级医疗机构建设。将区中医医院列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行动计划,目前正在建设。

2、卫生院建设标准化建设情况。全区共有卫生院12所,目前业务用房面积达标12所,已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标准。

3、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情况。全区每个行政村设置1所政府办村卫生室,共建设成178所,已全部符合标准化建设要求。每个村卫生室都配备有一个具有乡村医生资格以上的村医。辖区村卫生室均实现医保结算。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医疗救助工作开展不畅。机构改革后,医疗救助工作衔接不畅,目前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工作尚未开展。

(二)贫困人口慢性病情况改变,检查办证有延后。慢病属于进展性疾病,原来摸排检查不没达到29种慢性疾病办理标准的患者,病情改变达到办理标准未能及时办理。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做到“应办尽办”。建立贫困人口慢性病办证情况长期排查机制,对于贫困人口疑似慢性病未办证人员,由当地乡镇政府组织乡镇卫生院、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及村医加强跟踪随访和健康管理,督促及时就医、确诊,及时申请办证;对于疑似精神障碍、癫痫患者,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到专科医院检查确诊。对于未达到发证标准或不属医保慢性病病种范围的,统一报送至区医保局,医保局加强与扶贫部门沟通,确保部门数据一致,各有关部门(扶贫工作队、帮扶联系人、签约医生等)要统一口径,共同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医保部门继续加强与民政局和保险公司的业务协调沟通联系,确保贫困人员按政策规定结算报销,重视机构改革后职能移交的相关工作,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二)全面做到“应签尽签”继续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落实家庭医疗的职责。真实做到“签约ᅳ人、履约一人”,做到应签尽签。加大健康扶贫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认识。

(三)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加大对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机制落实情况和收取住院押金检查力度,严格要求各医疗机构按照区卫计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区农村住院患者区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钦北卫计报﹝2017﹞38号)文件精神执行,并加大健康扶贫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对健康扶贫政策的认识。加强与区扶贫办信息对接,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对每个申请住院患者身份进行逐一排查,确保每位贫困住院患者均能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

卫生室建档立卡篇6

一是努力发挥信息化对医改的支撑保障作用,助推医改向纵深发展,探索总结出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医改新举措――“新津模式”。

二是在全国率先开发分步实施了“四川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通过网上采购监管平台集中采购基本药物。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够对全省57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包括4900多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基本药物情况进行网上实时监控。

三是科学制定《四川省“十二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全国最早并且与发改委联合制定的省份,明确了“设计顶层、规范中层、统一基层”的建设思路,“政府主导,全力建设、整体规划,区域协调、统一标准,规范建设、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建设原则,以及“25211工程”的重点建设任务。

四是居民健康卡建设和运用取得积极进展。四川省是全国居民健康卡建设第二批试点地区,2012年12月27日,四川省居民健康卡首发仪式在雅安成功举行,标志着四川省走在全国第二批试点地区的前列。

五是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不断夯实全省基层信息化建设。2010年以来,四川省相继实施了“村卫生室信息化”、“县医院能力”、“远程会诊系统”、“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信息系统建设”、“卫生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等建设项目。为全省47987个村卫生室配置电脑,安装多位一体的业务信息系统;为5091个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基本药物网采专用电脑和药品条码扫描枪;在171个县医院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和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六是以数字化医院评审为抓手,全省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能力明显提高。2012年,四川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对127家医院进行了检查评审,其中有59家医院通过评审(其中,有35家达到四川省以及数字化医院建设标准),呈现出一批数字化医院引路、多数医院信息化建设积极跟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七是信息标准和安全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按照“25211工程”总体规划,四川省相继制定并公布了“四大目录”和“四川省区域卫生数据共享目录”,为统一全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标准,确保卫生信息和数据共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走在全国前列。

卫生信息化发展步步为营

2011年,是四川省卫生信息化建设投入最大、项目最多、范围最广的一年。中央下达给四川省的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经费总计约为8.3亿元。其中,县医院能力建设项目约4.225亿元,中西部地区村卫生室信息化建设项目约2.1594亿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约1.79亿元,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约487万元,卫生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约102万元。

截取至2012年2月,四川省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各方面都得了巨大的成绩。

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基本建立,形成覆盖全省的信息网络;法定传染病疫情直报系统全面建立,全省所有市、州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6%以上的县级以上的医疗机构、82%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网络直报;建立全省卫生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21个市州181个县(区、市)的信息网络;建立全省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省出生医学证明大集中管理。

新型农村合作信息系统建立完善。自主开发“四川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全省120个县(市、区)实现新农合信息化管理,110个县与省级平台实现联网,与民政厅合作开发基于新农合信息系统基础上的民政救助参合“一站式”服务管理系统已在20个县投入使用。

医疗服务信息化快速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快,80%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建立了HIS系统,30%建立了LIS和PACS系统;社区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在全省71个县413个社区卫生机构上线运行;初步建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两个远程会诊中心,已经覆盖200多个医院的远程会诊服务网络。

综合管理信息化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建立四川省药品集中采购交易监督管理平台,实现全省药品持网限竞价、阳光采购;开发和运用“四川省卫生厅办公自动化系统”,全省21个市(州)和卫生厅直属单位通过OA系统,实现公文交换和无纸化办公;建立综合卫生统计网络直报系统,实现全省卫生统计信息在线数据录入、审核、上报和汇总。

区域卫生信息化探索起步。成都、自贡、德阳、宜宾、雅安等市积极探索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并取得突破进展,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和绩效管理平台,实现了县区域内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电子科技大学分别承担的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西部地区区域协同医疗共享服务示范工程,共有219家合作医院联网实现了远程医疗信息共享。

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状大。成都、自贡、德阳、雅安等10个地级市成立了卫生信息中心,温江等21个区(市、县)建成了县级卫生信息中心,全省147个县建立了新农合县级数据中心和专门管理部门,所有三级医疗机构均设立有信息处(科),编配有信息化专业人员,形成了领导更加重视、机构建立完善、队伍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

“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发展目标

四川省“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发展目标是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切入点,建立省、市两级卫生信息服务平台,统筹推进适应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卫生综合管理等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初步建立全省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使卫生信息化水平居西部前列。

全省政府办基层卫生机构、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基层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完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系统,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上网采购率达到100%;全省90%以上的二级医疗机构建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并与公共卫生信息融合;建成省市两级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和卫生信息专网,实现区域内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十二五”期间重点任务

建立省、市两级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卫生综合管理五大领域信息系统协同应用;建立完善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系统和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完善卫生专网,实现全省居民健康一卡通,简称:四川省卫生信息化“25211”工程。

1. 加强两级平台建设

建立四川省卫生信息平台。支持跨地市(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实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省的综合卫生管理与卫生应急。

建立全省21个市(州)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以区域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综合卫生管理为主体的一体化业务信息平台,支持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服务,实现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本区域的综合卫生管理与卫生应急。

2. 完善五大业务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应急指挥、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形成覆盖全省的卫生应急与指挥决策信息系统。

加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血液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各级数字化医院和“四川省基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实现全省基层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省对市、市对县、县对乡镇三级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开展多种形式的远程医疗服务。

加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城市居民医疗保障系统,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实时结算和跨区域的网上结算,方便农村居民即时报销及政府实时监管,提高基金监管水平。

加强药品供应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管信息系统,动态掌握各地基本药物采购、价格、使用、报销等情况。完善省级药品采购交易平台、药品供应配送和用药监测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综合卫生管理系统。根据各级卫生管理需要,建立包括综合卫生统计分析、监察管理、绩效考核、决策支持等内容在内的集成化、智能化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 加强两大基础数据资源库建设

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实现疾病预防、医疗服务,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享居民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疾病监测、医疗服务业务协同等信息。

建设标准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标准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库。利用区域卫生平台,实现电子病历与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与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基层卫生以及相应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4. 建设四川省卫生信息专网

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和运营商网络,建立和完善适应基础平台、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建设工程所需的四川省卫生信息专网。

5. 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

在全省发放居民健康卡,逐步将居民健康卡与新农合保障卡、民政救助卡、医疗机构就诊卡“多卡合一”,条件具备时与社保卡合并,实现全省就医、报账、健康档案提取等“一卡通”。

6. 加强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

加强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卫生信息平台及相关业务系统术语规范,制定完善卫生信息数据集标准与共享电子文档规范、重点业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规范、卫生信息标准测评指标体系及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开展标准化测试工作。对进入四川省的卫生信息软件进行检测、评估,建立准入制度。

7. 加强卫生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制定信息等级保护工作技术和管理规范,建立电子认证与网络信任体系,完善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完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和安全通报制度。加强信息系统数据灾备体制建设,提高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攻击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描绘信息化发展步伐

四川省卫生信息化按照“政府主导、整体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实施原则,共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1~2012年)为共享试点、区域卫生信息化基础建设阶段:初步完成了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研发工作,并在有条件的市州试点实施,扩大省到市的卫生信息专网;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重点突出3个示范市、20个示范县工作,全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系统使用率达到40%;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工作,城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70%以上,启动全省居民健康卡发放工作;全省100%的省、市医疗机构和90%的县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了信息系统;50%以上的省、市医疗机构(三级),4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完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80%的省、市医疗机构(三级)开通了远程医疗服务系统;90%以上的省、市、县医疗机构建成了PACS系统,6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了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甘孜、阿坝、凉山等偏远地区3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了远程医疗服务系统;2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了远程医学咨询服务;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省覆盖;全省90%以上的村完成村卫生室的信息化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新农合信息系统进行了初步整合,实现了城乡卫生信息一体化,县乡村卫生管理一体化;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部实现网上药品采购和配送;8.10%的县级卫生局、30%的市级卫生局开通了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阶段(2013~2014年)为推广共享、区域卫生信息化逐步推进阶段:完善区域卫生信息省级平台研发工作,完成(除甘孜州、阿坝州外)市州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新农合信息系统进行完全整合,四川省基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率达到60%以上;开展全省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推广工作,城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100%,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全省居民健康卡发放率达到40%;全省80%以上的省、市医疗机构(三级),6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完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为每个患者建立电子病历;100%的省、市医疗机构(三级)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系统;8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甘孜、阿坝、凉山等偏远地区5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系统;4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远程医学咨询服务;30%的县级卫生局、80%的市级卫生局开通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阶段(2015年)为完善共享、基本完成区域卫生信息化阶段:完成区域卫生信息省级平台研发工作,并完成甘孜州、阿坝州两个州级卫生信息平台,市州级卫生信息平台全面建成;基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村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四川省基层卫生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率达到100%;城市和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均达100%,全省居民健康卡发放率达到80%;100%的市医疗机构(三级),9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完成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建设,为每个患者建立电子病历;100%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系统;甘孜、阿坝、凉山等偏远地区,50%的县医疗机构(二级)开通远程医疗服务系统;50%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远程医学咨询服务;全面整合五大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与管理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60%的县级卫生局、100%的市级卫生局开通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

卫生室建档立卡篇7

一、工作情况

(一)选派驻村队员情况

继续做好工作队员的下派驻村工作。2018年底,党史研究室共有4名干部职工,根据县上要求和安排,先后下派了2名干部职工到大新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

(二)“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扎实有效

2016年12月,根据县上的安排,党史研究室没被派驻的工作人员都被安排在牛倮河村烂坝河小组挂包帮建档立卡户。时有4名干部职工共挂包了15户建档立卡户,2018年,因工作人员外调和退休等变动情况,县上适时给予调整了挂包户,目前共有2名干部挂包10户建档立卡户。期间,无论人员变动或是挂钩户调整,党史研究室始终做到真情帮扶,结合所挂包的建档立卡户实际情况,扎实开展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走访工作。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单位结对挂包的大新村委会和干部个人结对的牛倮河村烂坝河组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向群众宣传脱贫攻坚有关政策和知识,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进行开展。全年,全体干部职工共深入大新村新安寨、大新寨、和平寨和麻栗树小组,牛倮河村烂坝河小组开展“挂包帮”“转走访”124人次。

二是协助勐烈镇大新村开展了农村“危房清零行动”,共排查除危房10户,10户危房按一户一方案要求,正在加固改造或拆除重建,目前已完成修缮加固户。督促大新村对危房改造中涉及市政建设(酒水一条街打造)部分,向勐烈镇党委、政府和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作专题汇报,尽快形成具体的改造方案。

三是集中开展了信息核查工作。干部职工按照时间要求,深入挂钩的建档立卡户中,与包保工作队员一起进一步核对户档信息,找准致贫原因,并制定帮扶计划与措施,使帮扶计划与措施更加精准。

四是积极参与审核制定大新村“脱贫攻坚村级施工图”,目前大新村“脱贫攻坚施工图”编制工作已完成。协同大新委会积极开展村庄卫生整治活动。“五一”期间组织干部职工和村委会干部深入大新村大新寨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大扫除工作。督促各村民小组制定出“村容村貌整治”方案,并坚持实施,环境卫生明显改善。

(三)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成效显著

江城县委党史研究室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结合实际情况,把党建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真心真情帮扶勐烈镇大新村。通过近两年的帮扶,大新村虽然没有出现经济大发展,但却有了党建大加强的现状。党总支的制度建设更加规范,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一支充满活力、积极带领群众致富的基层组织形象更加突显出来。江城县委党史研究室在党建扶贫双推进中所做的点点滴滴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其做法和成效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把扶贫作为主业体现在真抓实干和真心关怀上。“真抓实干”即江城县委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帮扶工作,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单位的一项主业工作谋划抓落实。大新村位于城郊部位,在县里不属于贫困村,但是只要涉及结对帮扶的大小事务,江城县委党史研究室班子与村委会一起商定,共同抓落实。先后帮助制定了党员发展计划、完善村两委议事管理制度、党务公开、村规民约等各项规章制度。“真心关怀”即每年春节、七一建党节都组织干部职工看望慰问大新的贫困党员和困难群众,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二是发挥党史作用体现在引领上。针对部分党员和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发展思路不开阔以及支部活动方式单一,支部活动效果不佳的情况,江城县委党史研究室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开展“感党恩 跟党走 决战打赢脱贫攻坚”主题宣讲、组织参观学习党的历史、脱贫攻坚知识有奖问答、文艺汇演等方式,向干部群众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各项方针政策,力求把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上来。2018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与大新村共同组织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期间还组织开展了趣味拔河和趣味接力赛。9月,与大新村共同开展了主题党日暨大新村支委委员扩大会议,带领全体支委委员到县档案局参观了《红星照耀中国——外国记者眼中的共产党人》图片展。11月,党史支部与新安寨小组一起开展了十一月主题党日暨脱贫攻坚宣传活动。12月,与大新村共同开展了大新村2018年脱贫攻坚宣传暨文体运动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双推进工作,扶贫党建工作成效显著。

三是倾力帮扶体现在解决困难上。江城县委党史研究室是社会公认的“清贫”部门,由于工作职能职责所限,导致在经济实力和项目帮扶方面没有优势。然而,只要是大新村提出的实际困难都尽力地帮助解决。

先后为大新村党建活动室建设、组织项目学习培训经费、受灾群众蔬菜种植大棚以及支持本单位工作队工作经费等投入资金1.1万元;慰问困难群众15户,投入资金0.6万元;资助建档立卡学生2人合计0.2万元。全年共投入各项帮扶资金1.9万元。资金投入虽少,但却都用在了老百姓急需的“刀刃”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18年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距任务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是虽然党史研究室已经把脱贫致富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实,但在实际开展工作过程中,仍存在方法不多,路子不够宽,措施不够具体的情况。二是农户自身想要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等靠要”思想。三是政策宣传不够到位,农户对享受过的政策有说不清的情况。四是建档立卡户的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不够,没有切实做到村庄保持干净、整齐、有序;家庭卫生方面没有做到庭院干净卫生,个人衣着整洁,家庭物品摆放整洁。

三、明年工作计划

(一)持之以恒开展“挂包帮 转走访”工作。深入挂钩村和持包户中宣传脱贫攻坚政策,进一步核实农户信息,使其数据更加精准,进一步分析致贫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二)协助烈镇大新村完成危房修缮加固工作,协助牛倮河村烂坝河组完成易地搬迁工作。

卫生室建档立卡篇8

     按照县卫计局要求,我院认真贯彻落实2018年全县卫生计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年来,我院在县卫计局和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大力支持及指导下,根据县卫计局年初下达的重点工作任务及考核办法,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积极落实工作任务,制定了考核办法及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有效的提供职工积极性,在全院职工共同帮助下,在全镇人民共同参入下,在患者相互配合下,通过全院职工努力工作,基本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如下,请审阅。

一、基本情况。我镇服务人口是5215人,5个行政村。卫生院编制8人,实际在岗8人,其中,编内人员4人,临聘聘人员4名。我院主要承担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中设有内外妇儿科、中医、功能科室等3个,开设病床6张,可以开展心电图,B超,血、尿常规,血糖等辅助检查。社会医疗主要是: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计生服务、公共卫生等工作。

二、加强理论学习、改变观念,树立形象。

1、带领全院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从我院实际出发,改进创新,求真实效,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发展当地医疗卫生事业;2.认真学习新医改政策,坚决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创先争优为人民服务,创建人民满意卫生站等活动。3.学习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当前医护人员必须要学法律、懂法律,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发挥自己才能,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要求职工要学好,做好,宣传到位,服务好人民群众。4.加强业务学习,制定学习计划,采取自学、相互学习,长期学习,集中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5.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深刻领会全县卫生工作精神及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医疗质量、安全、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医站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技水平、转变服务态度,坚决杜绝防范医疗纠纷和事故发生。只有做到勤学、勤动脑筋、才能适应本时期的医疗工作。

三、所作的工作。

一年来,带领全院职工,共同努力、艰苦奋斗,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截止六月初诊疗人次2100余人次,医疗收入51万余元,累计出院102人次,住院收入7.6万余元,在日常工作中。全院职工能够各负其责,团结一致、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改变服务能力,制定工作规划,狠抓落实。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办法,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管理,严格考核,优化人才环境。

在日常管理中,我院坚持了按规章制度办事,努力为人才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干事环境。通过认真研究,精心安排,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建立了一套适应我院的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凝聚人心,采取了奖罚分明、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制定了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绩效分配向临床岗位倾斜,严格按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进行考核,拉升收入分配档次,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

2.医德医风建设及行风建设工作

组织全院职工共同学习,使我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做到衣着整洁、言行文明、礼貌待人、态度友善。用医德规范来要求自己,服务患者。以创建文明精神来要求职工、衡量个人的服务能力,在医疗服务上有了改变,在医疗技术上有了提高,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3.医疗质量管理进一步规范。

通过组织“三基三严”学习、同时进行评比、使我院医技水平比以前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定期学习《处方管理办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办法规范和《合理用药》、《抗生素的应用》系列书籍,使我院的病历文书、处方书写、更加规范化,临床合理用药、抗生素使用有了较大的转变。

5.新型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规范。

合作医疗政策是一项惠民工程,要求全院职工要学好政策,要深刻领会掌握好政策,宣传好政策,落实好政策,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好,有效地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广大人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确保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加大宣传合疗优惠政策力度。让病人有病到医站治疗,把合疗报销情况告知病人,让患者明明白白的消费,让患者满意,使患者真正的得到了实惠,同时也让患者为我们宣传好合疗政策,让广大患者更加了解新农合这项惠民政策。截至目前,发放合疗宣传册400余本,宣传单1500张,召开村医合疗知识培训4次。截止12月底我院住出院病人102人,无一例降低入院门槛,小病大治的住院病人,严格按照临床路径收治住院病人,门诊病人5600余人次,保障了合疗资金的稳定运行。

6.加强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公共卫生是新医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惠民工程,是镇村一体化共同的工作,要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共同来完成此项工作,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确保人民身体健康为目的。截至目前,我院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全镇居民5215人,建立居民纸质档案5215人,建档率为100%,65岁以上老人建档720人,电子档案录入542份。重症精神病建档15份,纳入管理15人,电子档案录入15份。糖尿病人建档21份,纳入管理21人,电子档案录入4份。高血压病人建档334人,纳入管理334人,电子档案录入334份。0-6岁儿童规范化管理342人。孕产妇系统管理33人,产前保健服务电子档案录入235份。首次血糖测量303人。首次血压测量1600余人。累计发放各类健康宣传资料14种6000余份。举办健康教育宣传栏12/期。结核病转诊12人/次。转诊其他传染病2例。部分工作未能达到上级要求,正在积极进行中。

7.继续加强药品“三统一”管理。

我院自实行药品“三统一”以来,积极响应省药品“三统一”政策,改变医生和患者的用药习惯。截至目前,全镇药品“三统一”为全覆盖,一个卫生院,4个卫生室,健全药品购销台账。我院药房现有药品“三统一”药品全为药品“三统一”中标药物,已达到药品“三统一”所要求的标准,同时按时为村卫生上报药品计划,定期对村卫生室进行督导检查,建立健全基本药物管理制度,管理办法,考核标准。

8.防疫妇幼工作进一步加强。

经过加大宣传、进行组织培训、采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方法,确保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截至目前,我院在常规计划免疫工作中,继续采取一月一训一运转一小结一督导一上报工作方法。做好卡证相符,接种率达99%以上。对传染病工作,实行网络直报,门诊有登记,传染病有登记本,有传染病登记卡;加强结核病管理,宣传结核病知识,免费治疗结核病,截至目前转诊疑似结核病人5例。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妇幼工作,截至目前,全镇0-6岁儿童共有342人,全部完成儿童系统管理及公共卫生档案管理,儿童系统管理率为100%。截止目前共出生 7人,全部住院分娩,建档率为100%,建卡率为100%。早孕建卡24人,建卡率为100%,孕产妇系统管理24人,住站分娩达42人,住站分娩率为100%,产后访视7人,访视率为100%,母乳喂养7人,喂养率为100%,对孕妇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无孕产妇死亡。加大预防与控制出生缺陷跟踪力度,主要是加大宣传,业务培训,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板报12期,共发放叶酸55瓶。

9.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高度重视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按要求对辖区内协管对象建立一户一档,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公共场所、医疗机构、非法行医、水源地进行监督巡查。在重大节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截至目前共督导巡查4次。

10.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信访和维护稳定工作。

保证卫生院内部稳定,工作秩序正常。对医疗安全工作常抓不懈。通过自查自纠,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到万无一失,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学习,提高防范意思,做好解释疏导,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化解,杜绝越级上访事件发生。组织职工开展消防演练工作,做好安全用电、防火、防盗等工作。

11.开展健康扶贫工作

太山庙镇建档立卡贫困户521户1392人(其中因病致贫103户285人)。我院在3月初到各村对贫困户进行了集中体检,体检人数300余人,4月中旬联系县医院包挂太山庙镇的责任医师团队,在卫生院对贫困户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体检人数210余人。5月初我院组织各村责任医师团队,入户进行签约服务和体检,体检人数460余人。截止目前,我院对辖区内贫困户上门签约服务已有4次,累计体检人数1270余人,体检率90%以上。因部分贫困户长期外出务工或未在本地居住,未能进行体检,基本达到了上级的工作要求。

12.全面开展卫生信息化工作

我院以信息化创建工作为契机,成立我院卫生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人负责工作安排,组织开展站内职工进行信息化业务培训,信息化系统管理员到村卫生室手把手的对村医进行信息化业务指导和培训,截止目前我院全体职工对各个卫生信息化平台均能熟练操作,太山村、双建村、长坪村卫生室也基本能通过HIS系统完成日常诊疗工作,同时也能够较好运用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完成各项公卫工作的电脑录入。

四、存在的不足

经过年的努力工作,全院职工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完成了以上工作,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不足之处有:

1.部分公共卫生工作未达到上级要求。

2.村卫生室信息化操作不太熟练。

3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不足,贫困户对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不高。

4.卫生院人员严重不足,公卫人员极不稳定,今年已有两名公卫人员被借调县卫计局,导致我院人员极度短缺,公卫工作较去年有所滑坡。

五、下一步打算和一些希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