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村级干部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2-04-15 04:25:43

村级干部工作总结

村级干部工作总结篇1

 一、基本做法

1、宣传发动。为确保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取得成效,乡党委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在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全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并第一时间召开包村干部会议,拟出下发推选公告,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张贴等形式大力宣传,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切实营造了公选后备干部的浓厚氛围。

2、明确职数。根据13个行政村的不同情况,按照村后备干部数与村两委班子成员数1:1(村主职干部必须按1:1)的比例要求,确定后备干部推选名额。要求各村推选村后备干部队伍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原则要占80%左右,40周岁左右的占80%左右,农村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较强的干部要占80%左右,每村都至少要有1名女性后备干部。

3、民主测评。要求各村书记、主任牵头,成立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领导小组,由包村干部负责对所包村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的全面指导。根据报名和推荐情况,及时召开不少于30人的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由乡党委统一对推荐人选组织民主测评,采取无记 名投票的方式,按照职数和选拔条件的要求,民主测评村级后备干部人选,在符合选拔条件的对象中根据得票高低,确定预备人选,并将推荐名单及时上报上党委审核。

4、考察确定。乡党委按照民主测评情况,分类职数不少于20%的差额比例确定考察对象,由乡党委统一组织。对列入考察的人选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考察内容主要以政治素质过硬、治理能力过硬、服务本领过硬、品行作风过硬等方面。同时,考察中广泛征求工作片、综治办、计生办、城建办等科室意见。根据考察结果由乡党委票决后确定正式后备干部人选,对其中表现突出的直接确定为村主职干部后备人选。下文公布,并在村三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严格把好考察关。

6、培养使用。后备干部人选确定后,乡党委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主要采取三种途径:一是培训教育,结合农村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后备干部的理论水平;二是设岗定责,对村级后备干部尽可能安排具体的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帮助其尽快适应农村工作;三是直接任用,对一些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度高的后备干部,通过合法程序,直接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提高其领导农村事务的能力。

二、主要成效

 1、选出了一支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层层筛选、公开公平竞争,一大批群众公认度高、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的农村优秀人才 脱颖而出,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切实掌握农村干部培养使用的主动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全乡共选拔出村级后备干部81名,其中共党员、预备党员49人,占60.5%;年龄在40 周岁以下的67人,占82.7%;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63人,占77.8%;农村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较强的干部62人,占76.5%。

2、消除了公开选拔工作的认识误区。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是一项崭新的工程,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而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的认同感不强,存在着思想顾虑,对是否开展、为何开展、以及如何开展等问题普遍存在认识误区。为此,乡党委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规范严格的操作实施,有力地扭转了这种认识不统一的局面,随着公开选拔工作的有序进行,广大村干部群众逐渐认识到开展后备干部选拔工作的优越性和必要性,真正从思想上实现了统一,从而在全乡上下形成了全民拥护的良好氛围,为选拔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推动了选拔工作的顺利进行。

3、增强了党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控制力。村级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适应了社会发展对农村干部高素质要求的需要。从全乡选拔工作的实际来看,通过公开选拔出来的后备干部,普遍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工作较好。同时,经过公开选拔的后备干部在年龄、文化程度、思想意识等诸方面均较现任农村干部有优势,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方面也较突出,从而为现任农村干部敲响了不进则退的警钟,增强了危机感,极大地提高了现任村干部为民办事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工作的开展,也增强了党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控制力。

 4、搭建了优秀人才公平参与竞争的舞台。后备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规定程序操作,做到选拔条件、过程、结果三公开,打消了群众的思想顾虑,顺应了群众的要求。同时在选拔过程中,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加群众民主推荐、民主监督在选拔工作中的比重,减少了行政因素对选拔工作的影响,从而使整个后备干部选 拔工作真正实现了民主化运作。农村优秀青年可以凭自己的才能和实力公平参与竞争,充分展示和锻炼自己;经过选拔成为后备干部后,还有机会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为民办事,改变了过去“英雄 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局面,受到了广大农村优秀人才的欢迎和响应。

 5、拓宽了农村基层组织选人用人的领域。通过后备干部的选拔,全乡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从而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一 笔重要的资源和财富。通过加强对这些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和管理,逐步提高后备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群众公认度,为将来成为村级组织的中坚力量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选拔人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队伍建设进行了有力的铺垫,确保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得到不断增强。

三、下步打算

 1、认真总结,不断加以完善。目前我乡的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已告一段落,虽然成效明显,但是依然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民主推荐票比较分散、选拔出来的个别后备干部存在“亲属化”现象以及村与村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等等,都应当引起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会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巩固选拔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将不断加强探索,创新工作方式,充分保证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工作有序、规范运作,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村级干部工作总结篇2

时光荏苒,三个月的试用期即将要结束了,在上级领导和村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在两委其他同志的关心帮助下,能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完成了上级政府以及两委交办的各项工作,现就试用期期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场疫情开始了我在村部的工作生涯,最开始的工作是在村口执勤点执勤,每天按时到岗到位,主要负责本村常住人口、车辆的过往登记,包括身份证信息,日期时间,测量体温,车牌号登记,目的地,往返情况,居住地等。随着疫情逐渐曙光,我后来就转到村部工作,交给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整理2019年的党建资料。由于刚接手村部工作、起初真的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不知如何下手、后来组委每天带着我在复杂的工作中剥茧抽丝,化繁为简!终于在和村组委共同努力下按时完成了镇领导交办的工作。  

以上是我试用期期间的工作回顾,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将在下步的工作中加以改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作风,继续发扬优点,不断完善自己,始终与党组织高度一致,做到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并结合村情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以更加出色的成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村级干部工作总结篇3

时光荏苒,三个月的试用期即将要结束了,在上级领导和村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在两委其他同志的关心帮助下,能踏踏实实地开展工作,完成了上级政府以及两委交办的各项工作,现就试用期期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场疫情开始了我在村部的工作生涯,最开始的工作是在村口执勤点执勤,每天按时到岗到位,主要负责本村常住人口、车辆的过往登记,包括身份证信息,日期时间,测量体温,车牌号登记,目的地,往返情况,居住地等。随着疫情逐渐曙光,我后来就转到村部工作,交给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整理2019年的党建资料。由于刚接手村部工作、起初真的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不知如何下手、后来组委每天带着我在复杂的工作中剥茧抽丝,化繁为简!终于在和村组委共同努力下按时完成了镇领导交办的工作。  

以上是我试用期期间的工作回顾,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将在下步的工作中加以改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作风,继续发扬优点,不断完善自己,始终与党组织高度一致,做到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并结合村情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以更加出色的成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村级干部工作总结篇4

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村级干部是推动农村工作的主导力量,其工资待遇落实情况,不仅关系到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最近,区委组织部根据区委主要领导的批示,组成专门调查组,深入全区7个乡镇和14个村居,就去年税费改革后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展开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现状及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尽管区、乡镇、村居三级在落实村级干部工资待遇上克服了许多困难,倾注了不少心血,但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 问题: 1、执行标准不一。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各乡镇对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确定依据、标准、考核形式和发放方式也不尽相同。护城乡村级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为8000元至11000元,东郊乡为6500元至8000元,南坪岗乡为7500元至8000元,河伏镇为4500元至5500元,东江乡为6000元至7000元,丹洲乡为5000元至6000元,芦山乡为3500元至5000元。村居内干部工资待遇一般分三个等次,每一等次月差额为20至30元不等。 2、来源渠道不一。工资待遇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村级集体企业收入以及招商引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集体资产租赁等其他收入。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相对较多的村,工资待遇发放资金比较宽松,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薄弱的村则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的村级组织补助资金解决。如护城乡高车村,每年企业收入、厂房租赁收入、门面租金、征地补偿等村级集体收入20至40万元,工资待遇主要从这中间解决。而芦山乡大部分村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微乎其微甚至近乎空白,村干部工资待遇的发放则完全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3、到位程度不一。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实际到位程度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情况,标准相对较低的远郊村拖欠村干部工资待遇严重,标准相对较高的近郊村反而能及时足额发放。据统计,全区88个村居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的村仅26个,占29.5%。截止去年年底,全区累计拖欠村级干部工资397万元。发放较好的乡镇仅有护城乡和东郊乡。护城乡除聚宝村拖欠19个月工资外,其余均已足额发放。东郊乡除和平村、赵家昏村拖欠44520元工资外,其余也均已发放到位。南坪岗乡13个村中仅有7个村发放到位,还有6个村拖欠。河伏镇自XX年起至今累计拖欠工资53.4万元,落实比例仅41%。丹洲乡、东江乡、芦山乡无一个村完全落实工资待遇,拖欠时间长的达26个月,数额大的村达12.4万元。东江乡靳家湾村去年年终还是向乡财政借款5000元发的工资,芦山乡芦山村支部书记去年全年仅领取工资889元,占其核定工资总额的18.2%。 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的悬殊和实际到位程度上的两极分化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一方面挫伤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有的村干部因一年忙到头未领到几个工资,家人埋怨,邻里嘲讽,朋友调侃,因而不想干的心迹多有流露。拖欠数额大、拖欠时间长的有些村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另一方面形成了新的村级债务,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原因分析 对拖欠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税费征缴有缺口,转移支付“打折扣”。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虽然大幅度减轻了,但上缴税费的积极性仍然没有提高,以致很大一部分村居无法将农业税费及时足额征缴到位。如芦山乡税费总额为286万元,去年实际从农户中征缴112万元,欠税61 %,21个村平均税费征缴缺口8.3万元。有些村对上没有完成任务,乡镇只好用一部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抵缴税费任务。有些村居虽然对上完成了任务,但也不是直接从农户手中全额收取的,而是用村级集体收入填补了任务缺口或由村干部借款垫交税费。如东郊乡皇木关村去年税费缺口2万多元,由集体收入垫支完成任务。河伏镇青林村去年实收3万元,缺口4万多元,由村干部借款完成任务。税费征缴缺口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一是税费征缴环境差,对欠税户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二是部分村民间债务结零“明结实未结”,存在以债抵减税费现象;三是极少数特殊困难群体上缴税费有难度,影响整体征缴进度;四是到户的计税面积与上级核定计税面积不符以及抛荒影响,出现“有税无田或有田无税”的情况。 2、村级经济负担重,致使“入不敷出”。目前,农村基层工作线长面广,管理费用面宽额重,村级运转如履薄冰。一是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开支。各个村都设有组长,部分村还设有妇女组长、党小组长,村居需要向这些人员支付一定的工资。如东郊乡黄金阁村,每年的组干部开支就达4万多元。有的乡镇退休村干部工资也需要村级负担。东江乡8个村工作年限在XX年以上的退休村干部就有70多人,按照每人200元/年的标准,需要资金14万元。二是报刊杂志订阅费用。一般村居每年用于订阅各类报刊杂志的费用都在1500元以上。三是五保户供养开支。一个五保户一年的吃饭、穿衣和就医开支最低在700元以上,转移支付中五保户供养每人每年406元的标准不足,其余部分由乡镇和村居贴补。四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汛抢险、突发事件处理以及其它中心工作经费开支。护城乡聚宝村今年用于防汛、防非典和先教活动的开支就达2万多元。繁重的村级组织管理费用致使有限的可支配村级财力显得捉襟见肘。 3、超职数配备,造成“僧多粥少”。目前,各乡镇普遍存在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的情况。去年农村税费改革中,转移支付体制核定的全区村级干部总数是294人,而目前实际在岗人数为439人,超职数配备145人。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大多数村居认为上级核定的干部职数太少,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忙不过来,村里愿意超职数配备干部。对此,乡镇党委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客观上,村级干部是经过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依法产生的,选举的不确定性无法实现上级核定的职数要求,且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与税费改革不是同步进行,而是在税费改革之前,税费改革时,支村两委已经依法选举产生,故无法以税费改革的要求指导村级干部职数配备。 4、集体经济脆弱,“自补能力”较差。从目前已经落实干部工资待遇的村居来看,虽然也存在着税费收缴缺口大、包袱重、职数超等情况,但集体经济收入比较充裕,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不足部分主要靠集体经济收入来补充。如南坪岗乡东风村,XX年村集体纯收入46万元,支出38万元,其中村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支出就有15万元,年终结余资金8万元。而集体收入来源少或近乎空壳的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除了个别村借助外力增强“造血功能”外,有些村则只能依靠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维持正常运转,若如特殊情况,正常运转便难以保障。如芦山乡芦山村,XX年税费任务仅完成总额1/3,转移支付资金仅拿回4398元,占核定指标的9.1%。而该村其他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日常工作运转只好由村干部垫支维持,村干部全年人均领取工资不足500元。 对策建议 加强和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极为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以充分调动和维护好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区农村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切实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针对目前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不一的实际,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切合实情的执行标准。首先是定类别。根据各个村居区位、人口、面积和经济基础等方面特点,划分出一、二、三种类型。在划分类别过程中,经济基础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一类村居,5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二类村居。其次是定标准。一类村居一名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不得突破1万元,二类不得突破8000元,三类不得突破5000元。工资待遇可以由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含各类补贴,但不含区、乡镇奖励资金)三部分构成。固定工资根据村居的类别分别为450、400、350元/月。村居内主职与一般支村委干部的月工资差额不得超过30元。浮动工资总额不得超过固定工资总额的60%。奖金根据村居的经济状况和工作完成情况自行组织发放,乡镇纪委和财经所共同审核把关,无资金来源的村居不得赤字发放奖金。再次是定职数。采取多种渠道精简现有村级干部职数,尽量与农村税费改革核定职数相符。最后是定考核。各乡镇根据村居实际,制定严格的村级干部岗位责任制,年终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干部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挂钩。 2、完善村级组织转移支付办法。一方面合理调配转移支付资金。在不增加全区对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情况下,合理调配村居之间转移支付资金,缩小村居之间差距。调配方法是:在计算村居转移支付资金系数时,提高农业计税面积因素的权重,把计税面积的大小作为转移支付资金多少的重要计算依据。另一方面完善税费征收考核机制。税费改革后,农税员是征收农业税费的主体,乡、村两级主要承担协税护税职责,而目前农业税费征缴工作的考核主体却是乡、村两级,很大程度造成农业税费征缴工作在责、权、利上的失衡。对此,乡、村两级反映强烈。我们建议将农税员作为考核税费任务征缴的主体,科学合理制定乡、村两级协税护税职责的考核机制,实现责、权、利对等,保证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及时到位。 3、实行工资“保底”制度。区、乡两级对特困村居的状况要适当给予政策扶持,千方百计落实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满足村级干部的基本生活需要,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我们建议实行村级干部工资“保底”制度,即在确定的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内,由区、乡两级共同负责调度资金,核算到人头,建立专帐,设立专户,明确专人,根据资金调度情况及时向村级干部发放保底工资,标准为200元/月。区、乡两级各承担保底工资的50%,“保底”工资抵减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年终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扣除。 4、开源节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开源节流,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是保证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治本之策。一是加大税费征缴力度。加强税法宣传,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增强农~家观念、集体观念和依法纳税意识;改善农村税费征缴环境,加大偷税、漏税、抗税的打击力度,缩小农业税费征缴缺口。二是狠压村级管理费用开支。取消村居民小组长、妇女组长等职务设置,取消党小组长工资待遇,实行村居干部兼任制度,尽量压减非生产性开支;区、乡两级在工作部署上也要考虑村级组织的实际承受能力,切实为村级组织减负;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加强内部审计和离任村干部审计,落实村务财务公开,坚决杜绝不合理开支。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涵养财源。村居要根据本地实际,发挥优势,挖掘潜力,通过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产和可利用资源,兴办集体企业,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5、建立落实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考核和监督机制。将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纳入乡镇“两个文明”建设考核范畴,作为乡镇党政主职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与村级工作考核挂钩。区委要明确村级干部工资待遇落实情况的主管部门,定期督导,及时协调,强力维护。将各乡镇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在区政府网站予以公开,逐步实行“网络化”管理,便于查询和监督。各乡镇要强化工作责任,定期研究,加强监管,将村级干部“保底”工资及时调度到位,不得随意扣减村级转移支付。

村级干部工作总结篇5

从调查情况看,尽管区、乡镇、村居三级在落实村级干部工资待遇上克服了许多困难,倾注了不少心血,但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执行标准不一。由于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各乡镇对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确定依据、标准、考核形式和发放方式也不尽相同。护城乡村级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为8000元至11000元,东郊乡为6500元至8000元,南坪岗乡为7500元至8000元,河伏镇为4500元至5500元,东江乡为6000元至7000元,丹洲乡为5000元至6000元,芦山乡为3500元至5000元。村居内干部工资待遇一般分三个等次,每一等次月差额为20至30元不等。

2、来源渠道不一。工资待遇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个: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村级集体企业收入以及招商引资、集体土地征用补偿、集体资产租赁等其他收入。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相对较多的村,工资待遇发放资金比较宽松,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薄弱的村则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的村级组织补助资金解决。如护城乡高车村,每年企业收入、厂房租赁收入、门面租金、征地补偿等村级集体收入20至40万元,工资待遇主要从这中间解决。而芦山乡大部分村集体企业收入和其他收入微乎其微甚至近乎空白,村干部工资待遇的发放则完全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

3、到位程度不一。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实际到位程度存在着两极分化的情况,标准相对较低的远郊村拖欠村干部工资待遇严重,标准相对较高的近郊村反而能及时足额发放。据统计,全区88个村居能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的村仅26个,占29.5%。截止去年年底,全区累计拖欠村级干部工资397万元。发放较好的乡镇仅有护城乡和东郊乡。护城乡除聚宝村拖欠19个月工资外,其余均已足额发放。东郊乡除和平村、赵家昏村拖欠44520元工资外,其余也均已发放到位。南坪岗乡13个村中仅有7个村发放到位,还有6个村拖欠。河伏镇自2000年起至今累计拖欠工资53.4万元,落实比例仅41%。丹洲乡、东江乡、芦山乡无一个村完全落实工资待遇,拖欠时间长的达26个月,数额大的村达12.4万元。东江乡靳家湾村去年年终还是向乡财政借款5000元发的工资,芦山乡芦山村支部书记去年全年仅领取工资889元,占其核定工资总额的18.2%。

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的悬殊和实际到位程度上的两极分化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一方面挫伤了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村级干部队伍的稳定,有的村干部因一年忙到头未领到几个工资,家人埋怨,邻里嘲讽,朋友调侃,因而不想干的心迹多有流露。拖欠数额大、拖欠时间长的有些村工作基本上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另一方面形成了新的村级债务,不利于村级集体经济的良性发展。

原因分析

对拖欠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税费征缴有缺口,转移支付“打折扣”。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虽然大幅度减轻了,但上缴税费的积极性仍然没有提高,以致很大一部分村居无法将农业税费及时足额征缴到位。如芦山乡税费总额为286万元,去年实际从农户中征缴112万元,欠税61%,21个村平均税费征缴缺口8.3万元。有些村对上没有完成任务,乡镇只好用一部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抵缴税费任务。有些村居虽然对上完成了任务,但也不是直接从农户手中全额收取的,而是用村级集体收入填补了任务缺口或由村干部借款垫交税费。如东郊乡皇木关村去年税费缺口2万多元,由集体收入垫支完成任务。河伏镇青林村去年实收3万元,缺口4万多元,由村干部借款完成任务。税费征缴缺口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因素,一是税费征缴环境差,对欠税户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手段;二是部分村民间债务结零“明结实未结”,存在以债抵减税费现象;三是极少数特殊困难群体上缴税费有难度,影响整体征缴进度;四是到户的计税面积与上级核定计税面积不符以及抛荒影响,出现“有税无田或有田无税”的情况。

2、村级经济负担重,致使“入不敷出”。目前,农村基层工作线长面广,管理费用面宽额重,村级运转如履薄冰。一是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开支。各个村都设有组长,部分村还设有妇女组长、党小组长,村居需要向这些人员支付一定的工资。如东郊乡黄金阁村,每年的组干部开支就达4万多元。有的乡镇退休村干部工资也需要村级负担。东江乡8个村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退休村干部就有70多人,按照每人200元/年的标准,需要资金14万元。二是报刊杂志订阅费用。一般村居每年用于订阅各类报刊杂志的费用都在1500元以上。三是五保户供养开支。一个五保户一年的吃饭、穿衣和就医开支最低在700元以上,转移支付中五保户供养每人每年406元的标准不足,其余部分由乡镇和村居贴补。四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汛抢险、突发事件处理以及其它中心工作经费开支。护城乡聚宝村今年用于防汛、防非典和先教活动的开支就达2万多元。繁重的村级组织管理费用致使有限的可支配村级财力显得捉襟见肘。

3、超职数配备,造成“僧多粥少”。目前,各乡镇普遍存在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的情况。去年农村税费改革中,转移支付体制核定的全区村级干部总数是294人,而目前实际在岗人数为439人,超职数配备145人。超职数配备村级干部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主观上,大多数村居认为上级核定的干部职数太少,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忙不过来,村里愿意超职数配备干部。对此,乡镇党委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客观上,村级干部是经过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依法产生的,选举的不确定性无法实现上级核定的职数要求,且支村两委换届选举与税费改革不是同步进行,而是在税费改革之前,税费改革时,支村两委已经依法选举产生,故无法以税费改革的要求指导村级干部职数配备。

4、集体经济脆弱,“自补能力”较差。从目前已经落实干部工资待遇的村居来看,虽然也存在着税费收缴缺口大、包袱重、职数超等情况,但集体经济收入比较充裕,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不足部分主要靠集体经济收入来补充。如南坪岗乡东风村,2002年村集体纯收入46万元,支出38万元,其中村组干部和退休干部工资支出就有15万元,年终结余资金8万元。而集体收入来源少或近乎空壳的村,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除了个别村借助外力增强“造血功能”外,有些村则只能依靠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维持正常运转,若如特殊情况,正常运转便难以保障。如芦山乡芦山村,2002年税费任务仅完成总额1/3,转移支付资金仅拿回4398元,占核定指标的9.1%。而该村其他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日常工作运转只好由村干部垫支维持,村干部全年人均领取工资不足500元。

对策建议

加强和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的管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极为关注,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尽快加以解决,以充分调动和维护好村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全区农村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切实规范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针对目前各乡镇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标准不一的实际,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切合实情的执行标准。首先是定类别。根据各个村居区位、人口、面积和经济基础等方面特点,划分出一、二、三种类型。在划分类别过程中,经济基础是一个重要参考依据,年集体经济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一类村居,5万元以下的一般不得定为二类村居。其次是定标准。一类村居一名干部年工资待遇总额不得突破1万元,二类不得突破8000元,三类不得突破5000元。工资待遇可以由固定工资、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含各类补贴,但不含区、乡镇奖励资金)三部分构成。固定工资根据村居的类别分别为450、400、350元/月。村居内主职与一般支村委干部的月工资差额不得超过30元。浮动工资总额不得超过固定工资总额的60%。奖金根据村居的经济状况和工作完成情况自行组织发放,乡镇纪委和财经所共同审核把关,无资金来源的村居不得赤字发放奖金。再次是定职数。采取多种渠道精简现有村级干部职数,尽量与农村税费改革核定职数相符。最后是定考核。各乡镇根据村居实际,制定严格的村级干部岗位责任制,年终组织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干部浮动工资和奖励工资挂钩。

2、完善村级组织转移支付办法。一方面合理调配转移支付资金。在不增加全区对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总额的情况下,合理调配村居之间转移支付资金,缩小村居之间差距。调配方法是:在计算村居转移支付资金系数时,提高农业计税面积因素的权重,把计税面积的大小作为转移支付资金多少的重要计算依据。另一方面完善税费征收考核机制。税费改革后,农税员是征收农业税费的主体,乡、村两级主要承担协税护税职责,而目前农业税费征缴工作的考核主体却是乡、村两级,很大程度造成农业税费征缴工作在责、权、利上的失衡。对此,乡、村两级反映强烈。我们建议将农税员作为考核税费任务征缴的主体,科学合理制定乡、村两级协税护税职责的考核机制,实现责、权、利对等,保证村级组织转移支付资金及时到位。

3、实行工资“保底”制度。区、乡两级对特困村居的状况要适当给予政策扶持,千方百计落实村级干部的工资待遇,满足村级干部的基本生活需要,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我们建议实行村级干部工资“保底”制度,即在确定的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内,由区、乡两级共同负责调度资金,核算到人头,建立专帐,设立专户,明确专人,根据资金调度情况及时向村级干部发放保底工资,标准为200元/月。区、乡两级各承担保底工资的50%,“保底”工资抵减村级干部工资待遇总额,年终从村级转移支付资金中扣除。版权所有

村级干部工作总结篇6

*镇辖17个行政村,13679个人口,20*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产生村党支部书记17名,村委会主任16名,“两委”委员(不含书记、主任)72名,村“两委”年龄结构进一步合理,村级班子战斗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干实事,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得到进一步体现,通过一年的运转,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全面了解掌握去年换届以来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履职情况,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构建中心突出,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村“两委”班子,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自3月初起,*镇党委组织4个“回访”问效工作组对17个村级班子,105名村干部工作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回访考察,共召开座谈会17场,发放评议表558份,走访普通农户113户,听取群众意见建议52条。通过评议,村级班子中,群众满意的14个,占总数的82.4%,基本满意3个,占总数的17.6%;村干部中,评议称职的87人,占总数的82.9%,基本称职17人,占总数的16.2%,不称职1人。“干实事的多了,说空话的少了;沟通多了,矛盾少了;村干部往镇里跑的多了,老百姓直接找镇里的少了。”*镇村级组织“回访”问效活动开展以来形成了“三多三少”的和谐氛围。

二、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突出重点。一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确保“回访”问效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镇党委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为组员的村级组织回访领导小组,下设*、儒洪、上坊、西园四个回访工作组,同时制订下发了《关于开展村级组织回访的通知》(大委【2009】10号,明确了工作方案和各项回访问效工作纪律、考察范围和目标任务。二是宣传发动,广泛动员。在“回访”问效前,镇党委专门召开镇村干部动员大会,进一步加强认识,统一思想,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回访”问效的良好氛围,并对工作进行了认真部署。三是明确回访重点。突出围绕“六访六看”来开展“回访”问效工作。即访村级组织运转情况,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工作配合情况,看是否团结;访工作开展情况,特别是村级组织20*年度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村主要干部竞职承诺兑现情况,看是否务实干事;访财务民主情况,特别是村级财务管理规定贯彻落实情况,看是否清正廉洁;访基层民主情况,特别是贯彻村规民约情况,看是否阳光民主;访政策落实情况,特别是涉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和困难群众帮扶情况,看是否亲民为民;访群众反映情况,特别是普通党员群众对村级组织和村干部的看法意见,看群众是否满意。四是设置“绿色通道”。为方便群众反映意见建议,镇党委专门设立“回访”问效工作热线电话,同时在镇村设置了意见箱,收集民情民意。

(二)、严格考评。采取“听、谈、评、馈”四步工作法逐步深入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工作运行情况进行严格考评。一是召开联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对村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二是走村入户与村民代表、普通党员、困难群众交谈,听取村民对班子及成员的整体反映,深入了解换届以来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思想状况等;三是对村级班子和村干部进行综合评议,实事求是地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突出班子成员工作能力、廉洁自律、是否办实事以及群众是否满意等内容;四是就村级班子及其成员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意见建议向村两委班子进行反馈,提出工作要求,同时将评定结果向群众公示,接收监督。

(三)、结果运用。“回访”问效工作结束以后,镇党委对“回访”问效情况进行了集中分析整理,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逐一认识、逐一整改、逐一落实。一是责任再落实。将此次“回访”问效结果作为村两委班子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对回访中发现问题较多,群众意见较大的村干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教育诫勉;对工作进度一般,班子作用发挥不明显,积极发挥联片领导、联村干部作用,帮助指导开展工作。二是制度再完善。针对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村非生产经营性支出较多、村招投标不规范等问题,镇党委制定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小额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等,对村干部的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巩固和扩大问效成果。三是工作再推进。在回访过程中,各村按要求,注意对照竞职承诺,查看兑现情况,将群众提出需要迫切解决的实事调整列入09年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09年村两委工作思路和重点目标,同时推广村干部“实事承诺制”,把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村“两委”干部,实行奖惩制度。

三、存在的问题与下步对策

一是个别村村级班子主动发展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明确,产业优势不明显,等项目等扶持现象较为突出。

二是少部分村“两委”干部未能充分履职或履职较少。

村级干部工作总结篇7

一、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村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骨干力量,是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全区10000多名村干部,长期奋战在农村工作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巩固基层政权、保持农村稳定、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2、近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从适应农村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在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村干部人数明显减少,村干部报酬有所增加,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村干部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但是,目前村干部队伍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些村干部综合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思想观念陈旧,民主法制意识淡薄,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现行制度和管理办法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手段等。各级党组织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3、村干部队伍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精干高效、有人管事、能管好事”的原则,着眼于建立和完善寓现任、后备、离任于一体,选、育、管相结合,绩、奖、惩相统一,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大力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加快带头富、带民富的“双带”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村干部激励机制,着力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4、通过3到5年的努力,高标准、高质量抓好6000名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选拔2000名能带头富、带民富的村党支部书记,努力建设以“双带”型为主体的村干部队伍。通过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的理论素养、法制意识、政策水平、科技文化知识和做好农村工作的本领。初步建立起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使村干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带领群众致富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三、突出重点,大力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5、着力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建立“双带”型村干部队伍。坚持在科技能手、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科技能手、致富能手,在党员科技能手、致富能手中培养村干部。要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加快带头富、带民富的“双带”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并结合第六月村委会换届选举,把群众公认的“双带”型能人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来。

6、进一步拓宽渠道,不拘一格选贤荐能。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在村党组织建设中,打破传统的“限定村内人选,固定本村任职”的束缚,逐步强化人才资源共享的意识。各地要面向全县、全乡制定相应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村上任职。采取机关下派、村企交流、以强带弱、跨兼职、对外招聘等多种形式,选拔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村干部队伍。要鼓励乡镇干部到村上任职,并突破地域界限,按有关政策、法律规定,逐步建立社会化公开选拔或考录村干部的择优机制。

7、改进选人用人办法,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坚持和完善“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把候选人的提名权、推荐权交给党员和农民群众。按照“一好二富”标准(即政治素质好,带头富、带民富),采取“三选”方式(即选派党政机关干部到村上任职,选拔年轻后备干部、选择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上挂职),重点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从2005年起,选派乡镇后备干部和县里新录用的公务员到村任(挂)职一年以上。加快村干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的调整,按照精减、效能的原则,严格控制村干部职数,积极推行村党组织成员与村委会成员“交叉任职”。

8、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储备一大批高质量的后备人才。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和培养一支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年纪轻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可采取从本地致富大户、民营企业负责人、经纪人中选拔,从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中回请,从外地“老板”中引进,从离岗到农村领办、创办企业的机关干部、事业单位人员中挑选,从县、乡规模企业中物色,从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中吸纳。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由乡镇每年年底向县(市、区)委组织部上报备案。后备干部队伍要实行动态管理,存优汰劣。

9、加大培训力度,组织实施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抓好村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村干部任职资格、学历等培训制度,并使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县(市、区)负责村“两委”班子正职的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乡镇负责村其他干部的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各地级市委党校每年各举办一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轮训班。培训内容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系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知识。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组织村干部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挂职锻炼。培训经费列入市、县(区)级财政预算。积极鼓励村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和远程教育,不断提高文化水平。要抓紧任职资格培训,做到持证上岗。通过各类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10、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教育村干部牢固树立宗旨观念、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诚心诚意为群众服务,学会新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新方法。加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教育,使广大村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扬艰苦奋斗、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对、违规违纪的,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11、积极探索村级干部管理监督办法,逐步实现村级干部管理规范化。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大力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年度考核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实行“两级管理、四项规范、两级考核”制度。“两级管理”,即将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县备案管理范围,乡镇党委管理村“两委”成员和农村后备干部、离任干部;“四项规范”,即规范选拔配备、规范教育培训、规范民主监督、规范工资奖惩;“两级考核”,即县、乡分别对村干部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要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村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不断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12、建立村干部绩效挂钩的结构工资制度。村干部待遇坚持公平合理、绩效挂钩、逐步增长的原则,实行基础工资加绩效工资的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总额应与当地农忙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基础工资标准由县(市、区)根据本地情况确定。绩效工资可由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从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创收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也可以奖励的方式从当地财政支付。由财政转移支付的村干部工资要逐月核拨到位,按时发放。为了不增加财政负担又能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各县(市、区)要加大小村并大村和村干部“交叉任职”的工作力度,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减少行政管理层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村干部工资待遇的新途径新办法。

13、建立和完善村干部任期目标制度。村干部的实绩同奖励和晋升挂钩。各县(市、区)除对工作成效显著的村干部给予精神鼓励外,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作为对村干部的奖励基金,用于奖励集体经济10强村和10佳村主任。对工作任务完成不好、加重农民负担、为政不廉、违法施政的村干部,要给予批评教育或经济处罚。问题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调整或依法罢免,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14、建立村干部卸任补贴制度。凡任职两届以上、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的卸任村干部,根据其所担任的职务、任职时间、工作年限和卸任原因,给予不同数额的经济补助。具体补助办法及补助资金由各县(市、区)制定和统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按照“个人缴一部分,集体补助一部分,政府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探索建立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

五、切实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

15、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各级党委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党委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应高度重视“双带”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做到责任明确,措施得力。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县(市、区)书记要认真履行抓好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责任。要带动一班人共同抓,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链式责任体系。要把县级领导干部的党建联系点同时作为抓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联系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各级党委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定期督促检查,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要根据农村工作的需要,合理调整村级党组织的设置,针对村建制调整后管理范围增大、管理人数增多、党的活动开展困难等实际,在条件成熟的村设立村党委或村党总支,更好地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村级干部工作总结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总体要求,健全和完善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为大局,坚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贯穿其中,以“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增强村党支部执政意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探索“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基层组织建设持续加强”的有效途径,为构建和谐新农村,奠定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和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主要工作内容及措施

1、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工程。一是优化环境,要严格落实乡镇“五小工程”管理与使用办法,本着节约、美观的思路,美化室内外环境,做到室内明净,室外绿化,有休闲,让乡镇干部感受到家的氛围;二是建立和完善“4211”工作机制与工作目标管理相结合机制,做到与“三个文明”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三是坚持做到“三统一”:统一早操、统一晨练、统一升国旗,真正营造“拴心留人”环境;四是建设标准化村级阵地,把村级阵地建设成为“有人组织、凝聚人心、组织活动、传播文明、淡化宗教、发动群众”最基层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1)选址新建的大村(即1500人以上的村):各配套组织办公室7间,每间不少于16平方米;卫生室3间总面积70平方米;选址新建的小村(即1500人以下的村):各配套组织办公室5间,每间不少于16平方米;卫生室3间总面积不得少于70平方米。(2)村级“四室两场”规范。即“四室”:图书室50平方米,广播室50平方米,培训室100平方米(可用作于党员电教室、农牧民及村级党员干部文化科技学校等),娱乐活动室100平方米;“两场”:篮球、排球场,放映场。坚持一场多用的原则,根据实际空间大小而定,其中篮(排)球场要按照规定标准建设;办公阵地与村小学隔壁相连的,“两场”可以共用,但必须设在学校场地内,其阵地与“两场”之间用绿篱相隔即可,避免重复建设。(3)绿化:各村级办公场所前面地面绿化面积要达到30%以上(有一架30-50米长的葡萄,场地种有红枣、榆树等树木,不准种草坪),营造村级阵地美化、绿化、人性化的氛围。(4)村办公阵地大门两侧必须规划、设计、建好值班室(不少于30平方米)、村卫生室和出租房。构建功能完备、设施配套、以人为本的和谐村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

2、巩固、提高“强村富民工程”。实施“强村富民工程”,把解决“有钱办事、能人办事”作为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创造力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以理财为着眼点,以规范村级机动地为切入点,以“生财”为突破口,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按照从青年中选团员、从团员中吸收入党积极分子、从入党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从党员中培养村干部的基本思路,严把“三支队伍”入口关,疏通党员出口。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从党团员、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科技示范户、回乡知识青年中选拔的原则,做到备而能用,备用结合。要强化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逐步改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素质偏弱的状况;三是建立培养、选育农村“双强”、“双带”机制。一要把致富能力强的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干部,把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使干部自己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二要从致富带头人中选树“双带”、“双强”标兵,从“双带”、“双强”标兵中选拔一批优秀分子走任乡镇领导岗位;四是要以运作“三个议事组织”为抓手,落实“五个流程示意图”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务实、管用、有效的机制。为使村级重大事项决策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要积极建立和运作“三个议事组织”,即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村民理财小组,议事组织全程参与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凡需要村民集资出工的公共事项,必须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经85%以上的村民代表(户主)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3、大力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工程。一是变冬闲为冬忙。以“科技之冬”活动为契机,对新进乡镇、村班子的干部,按照分级培训的要求,依托县、乡、村三级培训基地进行培训,由科技局牵头,组织各层次的专业技术员深入乡、村授课、讲解、咨询、现场示范,做到短期培训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理论讲解与观看电教片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基层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相结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二是加强村干部监督管理。按照《XX县中专学历教育班学员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暂行)》及《XX县村干部考评考核办法(暂行)》的规定,建立健全“中专班”学员育、管、用机制及村干部考评考核机制,对中专班学员及村干部实行跟踪动态管理,进行季度考评、半年测评、年度总评。三是加大乡镇干部“双语”学习力度。凡40岁以下乡镇干部(含站所干部)必须过“双语”关,通过参加“HSK”等级考试,民族干部过汉语三级、汉族干部过维语等级,把“双语”学习与干部权、责、利挂钩,与干部年度责任目标考核挂钩,与干部选拔、任用挂钩。要严格按照《XX县乡镇干部“双语”考核(暂行)办法》对乡镇干部进行“双语”考试、考核。

4、加快“年轻干部培育工程”进程。县委组织部对从县、乡镇机关选派的优秀年轻干部赴村任职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季度考核。各乡镇要严格按照《XX县选派县、乡机关优秀干部到村任职管理办法》,做到“月考勤、季度测评、半年考核、年度总评”四到位;下派“村官”期满、工作政绩突出的干部可优先选拔到县直、乡镇领导班子岗位。每季度乡镇要召开赴村任职干部座谈会,总结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制定工作改进措施。年度对表现突出的优秀下派干部进行表彰,并宣传推广他们的先进事迹。

5、大力实施党员素质工程。一是要着眼于体现党的先进性,狠抓“培源工程”。按照《XX县农村“培源工程”实施办法(暂行)》的要求,从“入口”着手,从源头抓起,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大村每年必须有计划的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0名,小村每年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0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今后凡是没有致富能力的农民,一般不能发展为党员;凡是没有“双带”(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党员,不能进村“两委”班子任职。二是积极探索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有效途径。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积极选树“优秀农村无职党员”典型,创新工作思路,把“一先双优”评比份额向农村无职党员倾斜,即优秀农村无职党员的比例要占优秀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建立完善农村无职党员考核登记表,使其更加规范。三是提升党员电教千户科技示范工作水平。依托农村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加快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程,充分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形象直观、快捷方便的优势,大力实施党员电教科技工程。以完善县、乡、村三级党员电教台帐为基础,以党员科技示范户、示范基地、示范园区为工作平台,努力推进党员电教科技工作进程。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实施步伐,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加强部门联系,与农业、科技、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搞好协作,互通有无,做到“党建搭台、科普唱戏”,将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工程与开展“科技之冬”、“几下乡”、农业科技项目开发和技术推广活动相结合,实现电教科技工程与农业科技服务工程优势互补,切实将党员电教科技示范工程落到实处。

三、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落实基层组织建设主要任务工作要求

1、坚持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有机结合,以整改为切入点,以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目前,乡(镇)场“先教”活动已转入分析评议阶段,村一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也指日可待。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整改工作亦永无止境,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只争朝夕、继续推进工作的思想,扎扎实实抓落实。一是要在进一步落实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整改措施的基础上,把第一批“先教”活动单位总结和制定的成功做法、制度,结合农村实际,用于指导乡、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建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工作机制上取得新进展。二是乡、村各级党组织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再梳理,规范和充实整改台帐内容,进一步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强化整改措施的落实,切实保证已经确定整改的问题得到解决。要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把“靠得住”、执政安邦的要求落到实处。要认真解决那些群众关注的周期长、难度大的涉及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切实兑现向群众作出的承诺,真正取信于民。对需要上下联动整改解决的问题,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对已经整改的,要采取巩固措施,防止反复。三是要把整改情况作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在整改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力宣传和表彰;对整改不力,整改后出现“反弹”、群众不满意的、实行责任追究,严肃查处。

2、切实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和致富能手的培训。围绕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特别是换届后的乡村干部培训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大事抓紧抓好。一要抓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有利时机,以农村工作政策、村务工作要点、农村工作方法等为主要内容,对村“两委”成员全面轮训一遍。二要抓住开展先进性教育的机遇,以乡镇职能转换、农村工作领导方式的改进等为主要内容,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全部轮训一遍。三要进一步开展农村致富能手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3、扎实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工作。一要加快村级阵地规范化建设步伐。按照经济适用、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的要求,制定建设规划,全面推进村级阵地建设。二要积极推行村干部星级化管理。按照《XX县村干部星级化管理实施意见》的规定,落实村级干部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奖惩的各项措施,建立绩效考核补贴制度,实现村干部补贴按月足额发放;建立村干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制度;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每村确定5-8名,实行动态管理。

4、全面落实“三级联创”活动。一是完善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规范填写《XX县农村无职党员考核登记证》,引导其发挥作用,为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打牢基础。二是规范乡村党务公开。每个村都要做到公开栏上有版面、公开内容有记录、群众反映有反馈。三是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按照有关文件及《评分表》的要求,开展以创建“五好”乡镇党委、“红旗乡镇”、“五好”村党支部、“红旗村”、“群众满意”乡镇站所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创”活动。

5、抓好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整改提高。一是对基层组织建设考核所反馈的具体问题,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具体措施,限期整改,建立整改责任制。二是对本地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状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梳理,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建立基层组织建设分类制度,实行动态管理。三是开展重点管理单位的集中整顿工作。对列入县、乡两级重点管理的村,逐个理清工作思路,重点整顿,促进改貌进位。

6、有效运用典型来指导推动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事项庞杂,要善于运用典型来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提高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运用典型的能力,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要加大抓典型工作力度,从大局出发选好典型,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典型,联系实际学习和推广典型。同时要加强典型管理,抓好典型的自我完善和不断提高,持久地保持典型的先进性和生命力。

四、工作要求

1、各乡(镇)场党委必须成立基层组织“五大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工作措施,形成党委抓总、分管党务领导直接抓、组织干事具体抓、乡镇相关部门协力抓的工作局面。

2、各乡(镇)场组成自查或调研组,对本乡(镇)场基层组织“五大工程”建设进行一次细致、全面的摸排,按照倒排的方法,摸排出不符合标准、工作滑坡的项目,要认真分析其“滑坡”的原因,找准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包括整改责任人、整改内容、整改时限)。

3、各乡(镇)场在此项工作结束前,对本乡(镇)场基层组织“五大工程”建设进行一次具体、全面的总结,总结材料包括主要做法、取得的经验及成效、存在的问题、今后努力的方向,材料主要用数据说明问题,要有层次,结构清晰,切忌记流水帐,同时将书面材料及时上报县委基层办。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