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方观承及其棉花图

刘昀华; 张慧 河北画报 2006年第12期

摘要: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四月,河北保定直隶总督方观承将棉花种植、纺织及练染的全过程工笔绘画十六幅,每幅图后面配以说明文字,装裱成《棉花图册》,在册首恭录清圣祖康熙的《木棉赋并序》,呈送乾隆皇帝御览。同月,乾隆应方观承的请求,为《棉花图册》的每幅图分别题了七言律诗一首,共计十六首,同时准予将方观承所作诗诗句附在每幅图的末尾。方观承将经过乾隆御题的《棉花图册》正式定名为《御题棉花图》,并精心临摹副本,镌刻于珍贵的端石之上。在刻石之时,方观承增添了《方观承恭进棉花图册折》、《方观承恭缴御题棉花图册折》及《方观承御题棉花图跋》三文。七月,方观承将《御题棉花图》交回宫中,从此,《御题棉花图》的原本即“藏在深宫人未识”,只有《御题棉花图》石刻留在了直隶总督府。清亡以后,棉花图石刻流散到了保定的两江会馆,1954年由河北省博物馆收藏。《御题棉花图》翔实地记录了18世纪中叶我国北方、特别是冀中地区棉花种植和利用的经验,是研究我国农业科技史、植棉史、棉纺织史的重要资料,而且绘画精细,构思严谨,创意新颖,将枯燥的生产示意图与绘画艺术巧妙结合,因而使此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今天我们为大家讲述的,就是这位“封疆大吏”与这段图画的传奇。

关键词:方观承棉花图清圣祖封疆大吏棉花种植

单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河北画报

省级期刊

¥820.00

关注 18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