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风险特征

尹肃 冯成洪 李扬飏 殷立峰 沈珍瑶 环境科学 2016年第03期

摘要:基于长江口沉积物8种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总量与形态在丰、平、枯水期以及14个典型点位的分布特征,通过平衡分配法建立了长江口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并以此评价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揭示重金属生态风险与其形态特征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除Cd之外,长江口沉积物重金属以残渣态为主导形态,尤其是As、Cr、Hg,其残渣态含量均为90%以上.长江口As、Cd、Cr、Cu、Hg、Ni、Pb、Zn的沉积物质量基准分别为43.29、0.672、79.65、19.08、0.569、339.09、30.87、411.36μg·g^-1.Cu的生态风险程度最高,对水生生物具有较大的毒性影响,应当引起重视.河口上游受到长江径流影响大,在丰水期风险较高,在平水期和枯水期则风险偏低;而下游受上海等城市排污影响较大,风险较高(尤其在平水期和枯水期).8种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与赋存形态之间表现出3种不同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长江口重金属沉积物质量基准平衡分配法赋存形态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环境科学

北大期刊

¥2980.00

关注 18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