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环球飞行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环球飞行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航空报社
  • 创刊时间:2001
  • 国际刊号:1009-4679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012
  • 国内刊号:11-4466/Z
  • 邮发代号:2-776
  • 全年订价:¥ 552.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研究报告
  • 文献综述
  • 简报
  • 专题研究
  • 科技创造未来

    不久前,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的一项报告称,当前已经广泛应用或刚刚出现发展苗头的12种颠覆性科技,有望在未来的十多年里给全世界带来数十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并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乃至某些经济领域的运行模式。

  • 中国“天河二号”成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

    时隔两年半后,中国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重返世界之巅。国际TOP500组织6月17日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 新方法可批量生产高质量DNA分子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近日合作开发出一种用于制造短的单链DNA分子的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目前生产中的问题。新方法对DNA纳米技术以及开发由DN段组成的药物都很有价值。

  • 3D打印机制造出“沙粒”微电池

    美国哈佛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一尚佩恩分校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3D打印的锂离子微电池,只有一粒沙子大小,而电化性能可媲美商用蓄电池。微电池可以为医疗、通信等领域的微型设备,包括许多尚在实验室里、缺乏小电池的发明提供足够电力。

  • 美国制成并火星全图

    日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利用“好奇”号火星车摄像机拍摄的近900张图片,制成了一幅13亿像素的360度火星高清全景图,目前已在官网上供网友观赏。

  • 瑞士科学家为量子“纠缠”分类

    “纠缠”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且这种现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日前,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显示了怎样把不同形式的量子“纠缠态”有效而系统地分类。研究人员指出,这一方法非常重要,因为它有助于预测将一种量子态应用于新技术的可能性有多大。

  • 科学家首次发现微共振腔内的光能纵向振动

    课本里的知识告诉我们,平面光波的振动(即偏振)方向一直是横向的,也就是说,与其传播方向垂直。但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最新的原子一物理实验中发现,在瓶子那样的微共振腔内的光拥有一种独特属性,其振动方向是纵向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科学家们开发新的超敏传感器和量子力学路由器等新式设备。

  • 下一代高能对撞机设计报告问世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近日在日内瓦公报称,下一代高能对撞机——国际直线对撞机(ILC)的最新设计报告问世.这种新一代粒子对撞机一经建成,将与该研究中心现有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一起解开很多未解的宇宙科学之谜。

  • 德首次识别高能宇宙射线“踝”结构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近日了高能宇宙线实验KASCADE—Grande项目的数据分析成果:所谓宇宙线的“膝”,即能量谱中的一个拐折,对于轻和重的初始粒子以不同的能量出现。此外,科学家还成功在“膝”之后识别了“踝”的结构。

  •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发世界首个生物眼镜

    据澳大利亚当地媒体6月8日报道,由墨尔本蒙纳什大学科学家和设计师们组成的科研团队日前公布了他们最新研发出的世界首个生物科技眼镜。这一装置有望帮助成千上万完全失明的人恢复部分视力。

  • 铁磁“三明治”可将数据存储效率提高万倍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发出一种铁磁薄膜“三明治”系统,其效率为传统铁磁存储系统的1万倍。有望使更快更紧密且能效更高的用于存储和计算的芯片出现。

  • 原子系统间可实现远距离量子隐形传输

    几年前,科学家们就成功地实现了光与光系统间的量子信息隐形传输。2006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地实现了光和气态原子间的量子信息隐形传输。现在。他们又实现了量子信息在两团气态原子云间的隐形传输,且已取得了稳定的结果.数次尝试均告成功,这被研究人员视为非常重要的一步。

  • 封面

    《Science》2013年6月刊 这是对透射光下一块厚度仅有70微米的火山熔岩玻璃拍摄的照片。炽热的火山熔岩突然喷发出来,在落入海水中之后迅速冷却。形成了玻璃以及矿石,其中包含了关于火山熔岩熔化之前以及地球深层物质的重要线索。

  • 那些最具“钱”途的技术——将改变全球经济的12种科技

    日前,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研究报告,公布了未来12项可能改变生活、企业与全球经济的颠覆性科技,这些技术有望在2025年给全世界带来14万亿至33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

  • 扑面而来的仿生机器人

    IAI的“蝴蝶” 以色列宇航公司(IAI)的工程人员目前正在开发一种超微型无人机系统,这种仿生学无人机系统名为“蝴蝶”。它能够悄无声息地进入目标建筑物内执行侦察任务,且非常不易被发现。

  • 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进自工业化时代

    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中航工业董事长、党组书记林左鸣应邀出席会议,在“曙光中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主题论坛上发表了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进自工业化时代》的演讲,从判断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内涵、带来的变化以及目前如何迎接...

  • “棱镜”折射出了什么

    “老大哥在看着你!”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60多年前在小说《1984》中的一句预言,由于日前棱镜计划的曝光,而突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令本就变得越来越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愈发充满了现实魔幻主义的色彩。

  • 高升力与低能耗可兼得——NASA研究的新一代高升力翼型

    以往,航空界认为在提高飞机飞行性能的同时,还要降低能耗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即“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事实上,现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经过其研究成果证明:“二者可以兼得”。

  •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一个诺贝尔奖级的实验成果

    4月10日,清华大学召开新闻会.宣布由薛其坤院士领衔的中国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物理效应从理论研究到实验观测的全过程,都由我国科学家独立完成。

  • 朱知寿:中国朝阳钛空追梦者

    钛,一种神奇的金属,其比重接近钢的一半,却像铜一样经得起锤击和延展,在超低温条件下也具有良好性能,并具有超导性。钛合金还具有的高比强度、高熔点、抗高温、耐腐蚀等特性使之成为制造业中的重要材料,更是理想的航空航天材料。

  • 机器人 未来无法回避的话题——机器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另一推手

    随着美国学者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的出版以及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与创新》的专题报道,“第三次工业革命”成为舆论的关键词,概念持续发酵。

  • 我们缘何钟情于机器人

    长期以来,无数心理学家一直都在为一个问题纠结着:为何人类会将情感依托于机器身上呢?扪心自问。这或多或少归结于我们内心的虚荣吧。

  • 人类未来:不被消灭即被融合?

    超级智能机器,听起来或许有些像电影“终结者”或“黑客帝国”中的场景,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许多专家表示属于机器人的时代并不会太遥远。更有一些颇为激进的国外专家甚至认为。人工智能。即拥有超级智能的机器人超越人类,或许在16年内就会出现。

  • 脑控技术助机器人终极进化

    近日,美国神经科学家正在加速完善脑机接口技术。一旦成功,科幻小说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就将变得更加模糊了。融合了钢铁侠的盔甲、黑客帝国式的大脑数据、瓦肯人的心灵融合术般的机器人将变得触手可及。

  • 冲击世纪科学难题——湍流的尝试

    湍流是世界力学界跨三个世纪苦苦求解的科学难题,我国湍流研究界的老前辈周恒教授曾指出“湍流运动的复杂性在于它是强非线性系统的运动。湍流的控制方程——Navier-Stokes方程是非线性的,它的解不稳定。

  • DARPA是谁

    在美国军方诸多大型装备科研项目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坚定支持者——美国国防部下属研究机构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尽管其一向不直接参与具体项目的研制,但是这些项目里所使用的关键技术以及关键设备,大都出自DARPA的前期研究成果。

  • DARPA当前项目

    自适应车辆(AVM) AVM项目的目标是依托新的设计模式和设计工具,通过虚拟协作以及铸造、生产流程,从而研制一款高性能水陆两栖战斗车辆,并将研制周期缩短为传统研制模式的五分之一。

  • 美国:私营企业玩“上天”

    2012年5月25日,一艘叫做“龙”(Dragon)的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在了一起。与飞船对接,对于国际空间站来说算不上新鲜事,但这次却非常不同,“龙”飞船是第一架与空间站进行对接的私营飞船。这是国际空间站首次迎来私营企业建造的航天器,标志着民营航天时代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 奠定与创新型国家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基础

    没有先进制造业,任何科技进步都难以实现,先进制造业的核心是技术精湛、组织纪律性强的技术工人队伍,抓好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就抓住了创新型国家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