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70年:发展历程、学术成就概览

魏泽勋; 郑全安; 杨永增; 刘克修; 徐腾飞; 王凡; 胡石建; 谢玲玲; 李元龙; 杜岩; 周磊; 林霄沛; 胡建宇; 朱建荣; 李均益; 张正光; 侯一筠; 刘泽; 田纪伟; 黄晓冬; 管玉平; 刘志宇; 杨庆轩; 赵玮; 宋振亚; 刘海龙; 董昌明; 于卫东; 连涛; 陈朝晖; 史久新; 雷瑞波; 刘煜; 于福江; 尹宝树; 陈戈; 王岩峰; 李整林; 熊学军; 汪嘉宁; 李晓峰; 王永刚 海洋学报 2019年第10期

摘要:本文概略评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物理海洋学各分支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若干学术成就。中国物理海洋学研究起步于海浪、潮汐、近海环流与水团,以及以风暴潮为主的海洋气象灾害的研究。随着国力的增强,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涌现了大量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提出了被国际广泛采用的“普遍风浪谱”和“涌浪谱”,发展了第三代海浪数值模式;提出了“准调和分析方法”和“潮汐潮流永久预报”等潮汐潮流的分析和预报方法;发现并命名了“棉兰老潜流”,揭示了东海黑潮的多核结构及其多尺度变异机理等,系统描述了太平洋西边界流系;提出了印度尼西亚贯穿流的南海分支(或称南海贯穿流);不断完善了中国近海陆架环流系统,在南海环流、黑潮及其分支、台湾暖流、闽浙沿岸流、黄海冷水团环流、黄海暖流、渤海环流,以及陆架波方面均取得了深刻的认识;从大气桥和海洋桥两个方面对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洋际相互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发展了浅海水团的研究方法,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水团的分布和消长特征与机制,在大洋和极地水团分布及运动研究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阐明了南海中尺度涡的宏观特征和生成机制,揭示了中尺度涡的三维结构,定量评估了其全球物质与能量输运能力;基本摸清了中国近海海洋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提出了地形、正压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等锋面动力学机制;构建了“南海内波潜标观测网”,实现了对内波生成–演变–消亡全过程机理的系统认识;发展了湍流的剪切不稳定理论,提出了海流“边缘不稳定”的概念,开发了海洋湍流模式,提出了湍流混合参数化的新方法等;在海洋内部混合机制和能量来源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并阐述了混合对海洋深层环流、营养物质输运等过程的影响;研发了全�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海浪潮汐海平面大洋环流

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61; 马里兰大学; 马里兰州学院市20742;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天津3001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266071;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湛江524088;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301;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200030;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青岛266100; 厦门大学; 福建厦门361005;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20024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江苏南京210044;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北京100081;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浙江杭州310012;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上海200136;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北京100190;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海洋学报

北大期刊

¥1387.20

关注 30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