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体内连续筛选法建立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

脱朝伟; 刘秋珍; 张宁; 杨波; 王明耀; 魏强 解放军医学 2007年第09期

摘要:目的 采用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灶建立人小肠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为探讨小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机制提供动物模型.方法 将人小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灶的新鲜组织块植入裸鼠小肠黏膜层内,成瘤后的肝转移灶移植至另一裸鼠小肠黏膜层内,在裸鼠体内重复进行4次肝转移筛选,取肝转移灶再进行裸鼠小肠移植.观察原位移植成瘤率,移植瘤的侵袭和肝转移率,进行形态学(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核型和流式细胞分析.结果 由小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灶成功建成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裸鼠原位移植肝转移模型(命名为HSIL-0402).该移植瘤组织病理学分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B细胞性).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19、CD20、CD45、CD79a阳性,CD3、CD7阴性.染色体众数56~69条,流式细胞DNA指数(DI)值1.61±0.37,均为异倍体.HSIL-0402已经传至27代,共移植裸鼠156只,肿瘤的移植生长率、肝转移率和液氮冻存复苏成活率均为100%.淋巴结转移率为67.4%,腹腔种植转移率为61.7%.人小肠恶性淋巴瘤在裸鼠小肠内自主侵袭性生长,并发生血液转移、淋巴转移和腹腔内种植性转移.结论 首次成功地建立了人小肠恶性淋巴瘤裸小鼠原位移植自发性肝转移模型HSIL-0402,为研究小肠恶性淋巴瘤肝转移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动物模型.

关键词:肠肿瘤淋巴瘤肿瘤移植肿瘤转移疾病模型

单位:解放军第202医院电子显微镜室; 沈阳11000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解放军医学

北大期刊

¥520.00

关注 24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