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AMA-M2阳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生物化学指标特点分析

王晗; 徐军; 刘佳; 郭静霞; 谢娜; 赵静; 陈霖; 宋永继; 杨丽华; 刘爱霞; 李伯安; 毛远丽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02期

摘要:目的分析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阳性(AMA-M2)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生物化学指标特点,为临床PBC诊治提供帮助。方法对本院2010年8月-2012年3月280例AMA-M2阳性的PBC患者分别检测血清蛋白、脂类、胆红素及酶类等16项血清生物化学指标。采用毛细电泳技术,分析患者6种血清蛋白变化情况。采用光电比色法和发色(吸光度)法分别检测患者WBC、RBC、HGB、PLT以及PT等临床血液学指标。采用魏氏法检测患者血沉变化。结果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血清蛋白及脂类以ALB、TC异常率最高,分别为52%、40%。超过50%的患者出现酶类及胆红素代谢结果异常,异常率由高到低分别为GGT(96%)、ALP(93%)、TBA(81%)、AST(73%)、DB(66%)、CHE(66%)、LAP(63%)、ALT(61%)、TB(54%),其中以DB、GGT、TBA变化幅度最高[≥2倍正常值上限(ULN)],其次为ALP、TB、ALT、AST(1倍ULN),LAP低于1倍ULN。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结果异常主要体现在γ球蛋白和白蛋白百分比,异常率分别为71%和57%,且前者出现低于1倍ULN升高。近半数患者出现临床血液学指标变化,异常率由高到低是:ESR、HGB、RBC、PT、PLT、WBC,其中以ESR的异常率最为突出84%,其余依次为HGB(49%)、RBC(46%)、PT(44%)、PLT(41%)、WBC(39%),变化幅度以ESR最高(1倍ULN),其次为RBC、HGB、PT(≤1倍ULN)。结论 PBC患者血清蛋白和脂类、酶类和胆红素代谢以及血清蛋白分布等多种生化指标变化特点,结合临床血液学特点,将为PBC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双缩脲比色法酶比色法蛋白

单位:解放军第302医院临床检验医学中心全军感染病临床实验诊断中心; 北京100039; 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研究与诊疗中心; 北京100039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北大期刊

¥460.00

关注 22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