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5.0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开放教育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开放大学
  • 创刊时间:1995
  • 国际刊号:1007-21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200433
  • 国内刊号:31-1724/G4
  • 邮发代号:4-578
  • 全年订价:¥ 190.00
  • 发行地区:上海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研究报告
  • 本刊专稿
  • 技术支撑
  • 学术前沿
  • 开放视点
  • 编余札记
  • 理论研究
  • 理论探究
  • 理论前沿
  • 专题研究: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 国际比较
  • 高阶访谈
  • 终身教育
  • 新技术应用:反思与展望

    推进信息技术应用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无数的事实也在向我们展示一个事实: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进入21世纪后,信息技术的应用又呈现出新的高潮、新的特点、新的趋势,展示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助力中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经编委会酝酿遴选,本刊在2017年新年来临之际,特别邀请何克抗、...

  • 探索贫困县域“人人通”建设与应用的新模式:路径与思路

    “十二五”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人人通”是“三通工程”的核心,更是创新信息化教与学模式、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将“人人通”列为今后五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 新兴技术应用对教与学的影响及对学习设计的展望

    新兴技术,尤其是与互联网相关的信息技术,在近二十年对教育领域的传授和学习产生了深远而持续的影响。这些技术支持教室里的正式学习环境以及教室外的非正式学习环境,包括从固定投影仪到任何用户可以连接的无线wi-Fj投影,从用纸与笔反映学习结果到利用如清华在线、Blackboard、Canvas等在线学习系统做在线互动和测评,从基于教室的PPT到可以...

  • 媒介技术、教育与人

    在经历了MOOC带来的又一轮教育信息化变革潮流之后,“回归教育本质”成为2016年教育领域的年度呼声。

  • 智能手机的教学应用:困惑与思考

    智能手机大概算不上什么新技术,但主张智能手机进学校进课堂却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利用智能手机开展教与学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新事物。

  • 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走向何处?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信息技术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希冀。信息技术所蕴含的人类集体智能,充分扩展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发展前景的想象。所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一直是学界关注并反复讨论的主题,历久弥新。

  • 加强教育实证研究,促进研究范式转型的华东师大行动宣言(摘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正在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研究。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育研究水平,14所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部)长、32家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于2017年1月14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联席会议,共商加快教育研究发...

  • “互联网+”时代中国开放大学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重构各行各业服务模式和生态体系的新纪元,教育发展的新拐点。这给中国开放大学建设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又一次考验着开放大学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力图阐释"互联网+"时代中国开放大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呼吁开放大学主动开放与创新。文章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颠覆型特征、新技术给开放大学带来的新机遇、新...

  • 灵活学习环境与学习能力发展——对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四版)的学习与思考之二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灵活学习环境"的意义与作用,然后具体阐述有关"学习能力"的概念——主要涉及"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能够有效促进这两种能力发展的"灵活学习环境",着重从其组成要素及相关教学策略支持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同时还对成效较显著、并已产生较大影响的灵活学习环境设计的典型...

  •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供给转型与变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对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及教育综合改革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但公共教育的实际供给无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需要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随着"互联网+教育"跨界融合的深入发展,互联网能够破除教育规模与个性化、公平与质量等教育经典难题,为社会供给高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包括变革供给内容,实现虚实融合的新型教育服...

  • 面向未来的教学蓝图——美国《教学2030》述评

    进入21世纪,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学习环境和技能要求的极大改变,教学因此要做出变革。美国教学质量中心与"2030教师解决方案"小组共同研制了《教学2030》,该报告基于美国教学的历史和四个新兴现实,提出六个推动教学变革的政策杠杆,对2030年的美国教学进行了专业性的预测和设计,规划了2030年美国教学蓝图。本文对该报告进行分析解读,以期从中获...

  • 学习分析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2016年学习分析和知识国际会议述评

    学习分析和知识国际会议在促进学习分析的创新推广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综合分析了2016年学习分析和知识国际会议的主题及主旨演讲,从模型与方法、技术与工具、实践与应用、伦理与道德四方面对会议收录论文进行了梳理和阐述,进而从深化基本理论研究、统一技术标准及规范、拓展实践与应用领域、加强安全与伦理道德探讨等方面对该研究领...

  • 智慧学习环境中的认知负荷问题

    如何合理使用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加工和学习效果,已成为智慧学习环境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认知负荷理论的视角出发,对智慧学习环境与学习者认知负荷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梳理和解析,总结了智慧学习环境中影响认知负荷的四个要素——知识、技术、策略和学习者。围绕这些要素,本研究结合大量相关实证研究成...

  • 基于文化差异的学习偏好识别——一项协助全球企业对中国学习者进行有效培训的研究

    在全球化趋势下,由于教学人员和学员的文化视角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教学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一定工具了解跨文化学习者的学习偏好,并据此更好地为跨文化受众制定教育和培训方案。本研究应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电信公司的要求,对具有工程背景的原籍国为中国的66名学员进行了与学习相关的文化因素和学习偏好的在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旨在明确学生...

  • 大规模开放在线学习学生互评效果实证研究

    学生互评能够有效弥补教师评阅和机器评分的局限,是适用于大规模开放在线学习情境的重要评价模式。然而,现阶段对在线互评模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尚缺少基于实证的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一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的学生互评、自评和教师评分等数据的比较,得出在线互评模式的信度、效度、影响因素和学生认可度等初步结论。研究结果表明...

  • 混合学习环境中动机信念和动机调节与学习投入关系研究

    自我调节学习能力与学习投入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少有研究涉及其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自我调节学习的视角,采用问卷法考察混合学习环境下336名大学生的动机信念、动机调节与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对六种动机调节策略的使用偏好不同,使用最多的是掌握目标调节策略,其次是价值调节、学习环...

  • 学习分析技术规范比较研究

    随着大数据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深入,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领域,对教育教学产生深刻影响。然而,目前各类学习系统或平台在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展示方面都有其专有形式,通用化程度低,不利于学习分析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应对这一问题,适时开展学习分析技术规范的国际比较研究,充分掌握现有规范的特点和不足,进而制定我国的自有...

  • 信息时代的博物馆学习及其研究论纲

    信息时代的博物馆环境、技术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关于博物馆学习的研究仍局限于一些特定领域或方向,尚未形成完整的博物馆学习研究体系。在国家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都要重视博物馆学习,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教育技术学应将博物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纳入其学科领域。本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及CiteSpace Ⅲ统计软件、B...

  • 我国中高龄人群学习需求及偏好调查研究——基于部分省市抽样数据

    发展老年教育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有组织的机构式老年教育在我国已有三十多年发展历史,然而随着战后婴儿潮世代(1946~1964年出生)渐入成年中后期,我国老年教育供给是否能够与时俱进,满足新一代中高龄人群实际学习需求仍缺少实证数据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七省市45岁以上中高龄人群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发现...

  • 实证与思辨

    中国教育研究质量不高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比如,中国教育研究能登上国际舞台的,少之又少,门派学说鲜有,这与中国教育大国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国外同行甚至说:“不能不关注中国教育实践,但可以不关注中国教育研究”。在国内,教育研究成果能进入决策者视野的也少之又少。教育研究因此被批评为“自娱自乐”。

  • 研究与前沿

    做研究常需要关注前沿,因为前沿代表着方向,代表着创新,作为编辑,我也常被研究生等问起当下的研究前沿是什么,怎么寻找研究前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