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中国人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科学中国人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 创刊时间:1993
  • 国际刊号:1005-3573
  • 出版周期:旬刊
  • 邮政编码:100041
  • 国内刊号:11-3292/G3
  • 邮发代号:82-592
  • 全年订价:¥ 120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科技速递
  • 本刊讯
  • 封面人物
  • 封底人物
  • 封二人物
  • 中国论坛
  • 创新之路
  • 政策跟踪
  • 科技博览等
  • 恭敬忠诚 严谨求精——记天津市西青医院

    天津市杨柳青镇自明清时期即被誉为北国小江南、沽上小扬州.可谓民康物阜、珠藏蕴秀。作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名镇.尤以杨柳青木版年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扬名。天津市西青医院即坐落于这千年古镇上.

  • 为了生命自由呼吸——记天津市西青医院呼吸内科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旦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将给病人的健康生活带来很多痛苦。天津市西青医院呼吸内科作为院内重点科室.历经近30年发展,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重点学科。科室主要特色是能够应用胸片、胸部CT、血气分析、肺功能、经皮肺穿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胸腔细管引流、胸腔闭式引流等技术诊断和治疗呼吸...

  • 神经外科:打造区域医院龙头科室

    神经科学被誉为新世纪最有前途和希望的学科之一.探索大脑未知的领域.勇气、能力、创新、仁心缺一不可。2007年,天津市西青区通过人才引进方式.引进在脑系科疾病的诊治方面有较深造诣和独到见解的主任医师赵理乐,由其担任学科带头人.负责天津市西青医院神经外科的具体筹建工作。同年.天津市西青医院神经外科成立。

  • 微创妇产科:为女性患者带来诊疗福音

    妇产科是天津市西青医院的重点科室,以妇科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阴式手术、聚焦超声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疾病为特色.对妇科、中医妇科、生殖内分泌(不孕不育)、妇科泌尿(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等开展临床治疗。多年来.科室一直为天津市西青区域百姓解决妇产科难题,已经成为广大...

  • 心内科:为百姓健康纳福

    天津市西青医院心内科自2013年成立以来,便以"守望民众健康,服务和谐社会"为宗旨.不断加强科室内外建设,发展本科室特色技术.为区域百姓打造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心内科诊疗平台.真正做到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看得起病。发展至今.心内科虽然取得一些成绩.得到群众高度认可,但仍在不断审视自身.理清发展思路.为打造一流科室不断努力.持续向前...

  • 急诊科:奔跑在生命第一线

    天津市西青医院急诊科自成立以来一直作为重点科室广受重视.历经多年发展.已经由原来几个人组成的小型急救队伍.华丽蜕变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公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急救前沿阵地。医务人员匆匆忙忙的脚步、有条不紊的部署构成了急诊科的日常.他们奋斗的终极目标即是全力帮助危重病人一次次与死神赛跑.重燃生命之火。

  • 普外一科:为民众打造放心科室

    普外科作为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分类,主要以治疗肝、胆、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为主,运用科学的手术治疗方法为患者减轻痛苦。天津市西青医院普外一科亦是如此,它在原普外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集临床、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 机器人2.0时代,中国能否唱主角?——记国家“”特聘专家、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教授刘立

    第一代机器人的世界级比拼中.似乎缺少了中国的身影。 即使中国科学家刘立在核心领域占有开拓者的一席之地.即使国际空间站使用的Dextre双臂机器人"继承"了他的中国基因,但比照"机器人产业崛起"的强国梦.这依然远远不够的。

  • 王晗:破解小小斑马鱼里的生物钟奥秘

    "万物皆规律.有法天下和",在这五彩斑斓的自然世界里.所有的生物都遵循着它们惯有的自然法则。其中,生物钟就是一个很神奇的规律现象。 或许。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没有闹铃.我们却能每天按时醒来?为什么雄鸡啼晨,蜘蛛总在半夜结网?为什么合欢叶总是迎朝阳而绽放。而夜来香总在夜里独自芬芳……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生物...

  • 展望非豆科植物固氮的光明未来——记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青年”学者梁岩

    民间有一句农谚:"种豆不用肥.越种地越肥".实际上讲的就是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虽然大气中虽有约78%的分子态氮.但却不能直接被植物利用.只有将分子态氮转化为氨.才能被植物吸收。植物可以通过与固氮微生物共生实现固氮并获取氮素.豆科与根瘤菌之间的共生是固氮作用的典型模式.具有相对较高的固氮效率。

  • 奋战计算机前沿 缔造科技新时代——记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凡长及团队

    当我们享受互联网时代的种种便捷时.有一群正在为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默默奉献的学者.用他们的智慧正开辟着计算机研究的新领域!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凡长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沉稳、博学、健谈.有着敏锐的时代触觉.与他谈话.就如同走进一座计算机科技博物馆。在2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李凡长勤思善学.兢兢业业.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取...

  • 李群机器学习与动态模糊逻辑研究团队主要成员

    李凡长 1964年9月生,云南省宣威市人。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东吴学者,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1995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8月在云南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

  • 在原子层面操纵物质结构组成——记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冯昊

    冯昊是一个这样的人——选择合适的路.做擅长的事。 这是一个极靠谱的青年.认准了.就会坚持走下去。"科研是很寂寞的事。成功之后,鲜花和掌声都来了,但大多数时候没有这些。所以更重要的是在表面上不成功的时候怎么去做。"他说。

  • 卫国英:温婉女子的协作强音

    "蓝天大道上彩云在追.我们的梦想在歌声中飞……"伴随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一2020年)》将大型飞机国产化项目确定为我国"未来15年力争取得突破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为了让中国的蓝天梦想早日实现.多少中华儿女正通过各种方式投入到这场浩大的工程中去.谱写着一首奋斗协作之歌。

  • 与海藻同游海洋——记藻类生物技术专家严小军

    严小军出生于江苏.在海边从小玩到大的他.对大海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眷恋。上大学时.严小军开始选择的是化学专业.但海洋和海洋生物的兴趣让他在读研时.将专业转向了海洋化学。此后.他的学习和工作便再没有离开那片蔚蓝的大海。今年.是严小军从事海洋工作的第25年。

  • 城市建设领航人——记北京建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中心主任刘航

    从事建筑工程的人都有一个梦想:建设最美好的城市.让人们享受快乐的生活.刘航的梦想也如此。从普通科研人员到北京建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研究中心主任.刘航始终坚持将科研开发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全身心投入建筑工程预应力技术、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钢结构技术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工作。

  • 为人生写下勤奋的注脚

    在科学中国人(2014)年度人物中.有一位是来自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张涛教授。他出生在北京一户普通的工薪家庭.从小便要强上进.靠着勤奋与坚韧.从小小的布衣之家.一步步攀上前沿科学的殿堂。 "起初没想搞学术" 高考那年.张涛的目标很明确——考清华。然而除此之外.要报考什么专业他没有仔细考虑过。填报志愿时.班主任让大家根据模拟考试的分数...

  • 地外文明是否等于空谈——记云南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研究员秦胜利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的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 星系是宇宙的基本单元.恒星作为星系的主要组分.其吸积盘可诞生能够孕育生命的行星。因此.恒星"形成一演化一死亡"的变化机制即成为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重要"秤杆"。秦胜利就是探索"灿烂星空"的那个人。

  • 唯握本心 不忘初衷——记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巩长旸博士

    "20世纪初.癌症的治愈率一直为零;二三十年代.随着外科手术治疗的诞生.癌症的存活率达到了25%;60年代.放疗和化疗的使用让癌症的治愈率上升到了38%;8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该数据又上升到了46%。综合这些治疗手段.目前癌症的存活率约为50%。这也预示着研发新的治疗手段迫在眉睫.生物治疗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2015(第五届)抗体药物及新...

  • 观新旅游业态 育旅游专业人才——记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创建于1978年的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培养旅游管理高级人才的学院。学院秉承"博识雅行.学游天下"的办学宗旨.为旅游界培养了一大批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

  • 赵兴明:唯坚持方能登顶

    《庄子·内篇》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正是对赵兴明半生追求科研事业的最大写照。"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他现在是同济大学教授,曾先后游学于香港浸会大学、东京大学和欧盟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并是2010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2013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入选者.先后主持多项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60余篇;

  • 谢平:科研需要不停地“琢磨”

    当夕阳逐渐接近地平线,天空露出金黄色的云彩.谢平才从办公室匆匆走出.他眉头深锁.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专注。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回家的路上.他总不能停止思考。 谢平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的研究员.主要从事分子马达运动机理的研究工作。凡是弄不明白的问题.他会一直琢磨.直到想明白为止。按他自己的形容."我就是个爱琢...

  • 林智:用数学揭开流体世界

    ”数学是透视世间万象的工具”.用这句话来形容林智对数学的认识,既贴切又恰当。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有着对埋头实验室做科研的痴迷:作为一个社会人士.他又充满着对世间万物强烈的好奇。他试图用钟爱的数学理论去解构这个世界.把枯燥的论理与世间的繁芜融合起来.化复杂为简单。

  • 刘雷:生物医学信息学的探路者

    早上在位于徐家汇的复旦大学生物学研究院.中午在位于金山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下午在位于张江的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雷每天可能要奔波几十公里.所有的工作内容都围绕着一个主题——生物医学信息。

  • 康建立:展望高储能材料的未来

    当前,中国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及消费大国.面临资源和环境双重压力。储能产业作为我国新兴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尤其为应对当前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高效储能电池的应用因其巨大潜力进入科技工作者的视野。”研制开发高效储能器件电极新材料并与产业相对接,是当前储能技术发展的关键”。日前带领团队成功合成出一种宽电位高效储能新材料的天津工...

  • 数据

    从中国中车株机公司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制的两种新一代高比能石墨烯超级电容近日在浙江宁波问世.其核心参数"比能量密度"高达11瓦时/公斤.比目前美、韩等国创造的5瓦时/公斤的水平提高了一倍。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刘友梅等9位专家鉴定后认为,上述产品性能指标居国际领先.代表了目前世界超级电容单体技术的最高水平。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