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中国人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科学中国人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 创刊时间:1993
  • 国际刊号:1005-3573
  • 出版周期:旬刊
  • 邮政编码:100041
  • 国内刊号:11-3292/G3
  • 邮发代号:82-592
  • 全年订价:¥ 120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科技速递
  • 本刊讯
  • 封面人物
  • 封底人物
  • 封二人物
  • 中国论坛
  • 创新之路
  • 政策跟踪
  • 科技博览等
  • “蛟龙”号进行2017年南海第一潜

    4月2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布入水中,“蛙人”解缆完毕。当日7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上离开,缓缓进入水中,向南海深处潜去。

  • 未来医学 赢在整合 2017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召开

    2017年4月29日,第二届中国整合医学大会在古城西安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整合医学分会、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等8个学术组织和单位联合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承办,秉承”未来医学赢在整合”的主题,大会设立了1个主论坛和45个分论坛,邀请到52名...

  • 医学与整合——樊代明在2017中国整合医学大会上的报告整理

    之前,剑桥大学的医学史教授ROYP0rter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人类活得从来没有现在这么长,也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健康,医学从来没有今天的成绩斐然,但是受到的质疑却越来越多,为什么?”

  • 医学与医德——白岩松在2017中国整合医学大会上的报告整理

    最近一段时间,我越来越觉得,我在中央电视台是兼职,做与健康有关的工作是专职。前天,我在参加“健康中国说”的活动;昨天在鸟巢参加“三减三健”活动的启动:今天来到这儿:今天晚上,我周刊的节目关注的是107篇医学论文的流程有假的问题,但我的出发点不是批评医生,而是谁制造了这样的环境。做1000台优秀的手术,都比不上1篇不那么真的论...

  • 留白大师——记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者、著名物理学家黄昆

    “按我自己的评价,这次得以获奖的工作中,我在33岁以前开始进行的工作占了大部分,60岁以后的情形是一方面。”在获得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之后,黄昆这样说。

  • 航空物探的常青树——记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副主任、总工程师熊盛青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以下简称“航空物探”),就是把物理的仪器装载在飞机上面,从空中探测地球的磁场,电磁场、重力场和放射性场等,然后通过对“场”的研究进行地质找矿,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具有宏观、快速、高效、经济、综合、绿色、不受地面条件(如海、河、湖、沙漠)的限制等特点。

  • 春风化雨润师情 映画亿年地质梦——记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吴立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相比人为记录的历史而言,地质是更忠实的记录者。它不但忠实,而且古老。《逍遥游》有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 恽迪:任重道远 踏实前行

    提到核能,相信大部分人会“谈核色变”,人们更多想到的是核能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但事实上,核能是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的绿色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构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快速发展核能的背景下,建立先进和完善的核燃料循环、提高铀资源利用率、合理利用和处理核废料,最终实现费米在开创民用核能时的经济性可持续能源的愿景,已经...

  • 乔文鑫:智能交通 智慧生活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这是国家第一次就智能交通(ITS)总体框架和实施方案。这一方案不仅为我国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国智能交通即将进入新阶段。

  • 闵卫东:智慧城市让大家生活更幸福

    一张清瘦的脸庞,配上一副精致的银边眼镜,50岁的闵卫东有一种儒雅的风范。作为土生土长的江西人,闵卫东从海外归来,选择回到家乡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担任教授、博导、智慧城市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自从一回国,他便马不停蹄地组建团队,建立实验室,规划项目,展开研究,一刻都没有得闲。

  • 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的交叉融合与创新——记清华大学水利系副教授刘哓丽

    自原始社会,人类已开始利用岩石制作工具和武器,并逐渐学会在岩石中开采矿产资源,利用岩石作建筑材料,依托岩体建造地下工程,可见岩石力学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近年来,岩石工程发展迅速,世界上已建成的大坝高度已达300余米,地下工程的开挖深度也已超过3000米,然而更巨大、更复杂的岩石工程还在日益增加,岩石力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新...

  • 用科技改善地球环境——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创新基地研究员陈报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天气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民众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 陆盈盈:为科研“加速度”

    85后陆盈盈看起来和学生年纪相仿,平日里,她总梳着一个马尾辫,三七分刘海搭在清秀的脸庞上,显得格外”学生气“。如果不特别说明,你甚至以为她就是一位文文静静的学生。但她的真实身份却是浙江大学研究员,于2015年入选第十一批国家“”青年人才,是当时年龄最小的入选者。

  • 许雪峰:奇妙的海上之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多年前,唐代诗人张九龄就用短短1O个字,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皎月从东海冉冉升起的动人画面,也将大海的广阔与浩瀚描绘得淋漓尽致。如同大海的无限包容,其蕴含的各种可再生能源也是应有尽有,但同时也给如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许雪峰一样的科研工作者敲响警钟:未来,海洋能源的开发之路...

  • 创新驱动精彩人生——记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张胜利

    2016年6月25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发射场顺利升空,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为我国的探月工程、国际空间站建设和深空探测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人生在勤 不负韶华

    工业生产消耗了约世界能源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化工分离又约占了工业生产总能耗的一半。目前,以精馏为代表的传统分离工艺在化工分离过程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其能耗非常高。

  • 追溯远古世界 探索生命演化——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史前生命与环境研究所

    古生物学是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起源、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演变、地球的环境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闻利平:“仿生”路上十年一剑

    学习鱼类,人类制造了潜水艇:学习鸟类,人类制造了飞机:学习荧火虫,人类制造了荧光灯……自然界的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形成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识别、导航、生物合成、能量转换、控制反馈等完美的功能,其精巧性、灵敏性及高效性等诸多优点令人惊叹。

  • 曾源:“俯瞰地表”的生态工作者

    1972年发射的“地球资源技术卫星”,每18天将地球整体拍摄一遍,可获取大量的地球环境信息,达到了过去望尘莫及的功效,拉开了“环境遥感”的序幕。

  • 邱江:寻大脑运行之“道”创数据共享平台

    在对这个世界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我们究竟是如何调用大脑各层次上的“组件”的呢?这就是认知神经学要回答的问题,把这道题答好,对于提升人类大脑能力,以及抑郁症等疾病的治疗甚为重要。在西南大学,邱江教授正在探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 行走在花卉之间——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戴思兰

    2008年,长达半月之久的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当人们在感受鸟巢的雄伟、水立方的壮丽、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之际,同样被奥运场馆前一株株绽放的小菊所惊艳。

  • 王一丁:勇于尝试才见新天地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工智能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当无人驾驶汽车根据路面信息自动处理行驶轨迹时,当智能家居根据不同家庭成员执行不同操作时,当你要求搜索引擎搜索出带有某图像的图片时,你是否想过,这些人工智能的实现都基于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

  • 韩张华:“光与电”世界中的探索者

    回顾韩张华的求学之路,颇有一波三折的戏剧性,从当初的跨专业读博遇到恩师何赛灵教授,再到加入南丹麦大学Sergey I.Bozhevolnyi教授的团队,一切都看似是机缘巧合,但是我们都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 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教授张金盈及其科研团队

    曾经有人说人的肉眼不可能看到健康人的骨头,但1895年伦琴发现X线,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如今X线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 借光纤之眼 铺科研之路——记国家“”特聘专家、广东工业大学光纤通信与生物光学尖端研究院院长梁安辉教授

    他曾设计了世界上首个商用的40G光收发器,产生了3亿多美元的巨大经济效益:他与诺贝尔奖提名者长谷川晃(Akira Hasegawa)教授合作共事,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了比传统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更为精准的新的光脉冲的转换限判据。

  • “既有鸣,鸣必惊人”

    《韩非子》有言:“虽无飞,飞必;中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有载:“此乌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30岁当科主任,38岁当副院长,不满40岁任院长,陈肖鸣的光鲜履历让人望尘莫及。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