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科学中国人
部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科学中国人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 创刊时间:1993
  • 国际刊号:1005-3573
  • 出版周期:旬刊
  • 邮政编码:100041
  • 国内刊号:11-3292/G3
  • 邮发代号:82-592
  • 全年订价:¥ 120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科技速递
  • 本刊讯
  • 封面人物
  • 封底人物
  • 封二人物
  • 中国论坛
  • 创新之路
  • 政策跟踪
  • 科技博览等
  • 我国自主研发超大直径陆上风电机组下线

    9月22日,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3兆瓦陆上风电机组——中国海装H140-3MW在重庆正式下线。H140-3MW风电机组风轮直径达140米,是目前国内外同等级风电机组中风轮直径最大的,其轮毂中心高度最高达120米以上,扫风面积达15394平方米,相比同类机组扫风面积增加30%左右,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

  • 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中.在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发现了裸露在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这一成果于9月22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系统学》上在线发表。

  • 北斗三号系统全部核心技术己攻克

    9月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定位系统所有核心技术都已攻克,产品已进入研制生产环节。

  • 我国首次将星载铷钟应用于海洋二号卫星

    近日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获悉,该院203所雷达高度计铷钟鉴定件通过了验收测试,将第一次应用于海洋二号卫星上。采用铷钟后,卫星的年均高度误差,理论上可以精确到毫米级,比之前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以上。

  • 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指数全国第一

    9月14日,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年度重点研究报告——《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17》。排名前20位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广州、东莞、天津、武汉、杭州、南京、苏州、厦门、海口、珠海、长沙、西安、呼和浩特、成都、中山、乌鲁木齐和青岛。

  • 我国已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27万吨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在12日举行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结30周年纪念大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说,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结30年来,中国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超过27万吨,实现了巨大的环境、健康和气候效益,为公约有效履行贡献了重要的中国力量。

  • 沙漠治理中国方案获肯定

    9月11日,联合国环境署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的《联合国防洽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这也是全球首部由联合国官方的生态财富报告。

  • 声音

    赵景柱(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是一个趋善化过程。这一趋善化过程如何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中指出建立法治政府需要推行民意调查制度。问卷调查数据和心理实验数据常常会因时间、地点和对象等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所以对这类数据的使用要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进行适时和必要的调整。

  • 基于星座的量子通信进展

    中科大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张强等组成的研究组,成功实现了白天远距离(53km)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通过地基实验在信道损耗和噪声水平方面有效验证了未来构建基于量子星座的星地、星间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光子学》。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目前已经在国际上成功实现了首次星地量子通信,然而由于阳...

  • 基于光纤激发石墨烯布里渊光机谐振新现象的超高灵敏度光纤气体传感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实验室饶云江教授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开展基于石墨烯增强布里渊光机微谐振器的超敏气体探测的研究.于《纳米快报》。

  • 新型杂化荧光传感器件设计

    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闫冰教授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双刺激响应型的荧光传感凝胶及浓度依存的逻辑运算装置,用于食品变质的实时检测,研究于《先进材料》。

  • 针刺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

    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田捷研究员团队长期与中医针刺、医学影像学等多学科专家交叉合作,共同致力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多模态医学成像技术揭示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工作,学术专著《针刺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多模态影像学研究》发表于Springer。

  • GPCR信号转导的磷酸化密码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领衔的国际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磷酸化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

  • 东海黑潮涡旋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值模拟与观测实验室主任董昌明教授团队在东海黑潮涡旋研究中获得发现,研究于《科学报告》。使用海表漂流浮标资料对东海黑潮两侧涡旋进行探测和统计,发现黑潮主段两侧次中尺度涡旋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极性不对称特征西侧以气旋式为主,而东侧则以反气旋式为主。

  • 量子光学集成芯片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利用自行研制的光子芯片,基于微谐振腔中多个高纯度频率模式相干叠加的独特方案,解决了片上高维纠缠双光子态制备与控制的难题。

  • 高性能异质结光电探测器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合作。

  • 中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陶澍教授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定量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移民家庭直接能源(不包括诸如基础建设等间接能耗)结构转型对空气质量及健康的有利影响,相关于《科学进展》。大规模人口迁移改变了污染物排放和呼吸暴露特征及空间分布,农村居民移居城市后能源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基本摆脱了生物质燃料,

  • 揭示中国人肥胖的肠道菌群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团队揭示中国人肥胖的肠道菌群组成,发现一系列丰度显着异于正常人群的肠道共生菌,多形拟杆菌(BT菌)口服可降低小鼠血清谷氨酸浓度。

  • 糖尿病影响颌骨健康新途径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颔面外科张益教授、肖锷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开展糖尿病增加IL-17表达并增强口腔菌群的致病性研究,揭示了口腔菌群是导致糖尿病口腔并发症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于《细胞宿主微生物》。

  • 分裂型特质在一般人群中的发展轨迹

    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陈楚侨研究团队探讨了分裂型特质在一般人群中的发展轨迹,试图区分具有不同发展轨迹的亚组,并考察不同亚组之间是否具有不同的情绪和社会功能表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精神分裂症研究》。

  • 森林植物残体碳储量系统研究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方精云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展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对我国森林植被、土壤、凋落物和木质残体碳密度进行了系统调查,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一通讯》。

  • 原代T细胞基因编辑和艾滋病基因治疗研究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小平课题组采用最新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通过改进传递方法,优化转染条件,最终实现了原代T细胞的多基因敲除,研究于《人基因治疗》。

  • 全球变暖预估不确定性归因研究

    中山大学杨崧教授团队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从模式的气候态差异方面,讨论不同模式在同一情景下对未来全球变暖强度预估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于《科学报道》。

  • 纳米银对水环境硝化过程及其氧化亚氮产生的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环境地理学刘敏教授团队从微生物基因水平上揭示了纳米银对水环境氮循环的毒性效应与作用机理,发现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纳米银可通过调控功能微生物的氮代谢过程,降低氮转化效率。

  • 中国科学院留学人员联谊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10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国科学院欧美同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大会在中国科学院机关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统战部六局副局长陈先和,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王丕君,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统战(群工)部巡视员孙柏瑜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刘伟平主持。

  • 第二届中国储能技术与应用展览会在深圳顺利召开

    10月11~13日,CESE2017第二届中国储能技术与应用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8号展馆顺利召开。此届中国储能技术与应用展览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承办。

  • 首届草牧业论坛召开

    10月13—14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和呼伦贝尔市联合主办的首届草牧业论坛在呼伦贝尔市召开,主题为"草牧业科技与示范区建设"。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呼伦贝尔市政府副市长任宇江共同主持了开幕式和院士报告,中国科学院、呼伦贝尔市、农业部、内蒙古自治区相关厅局、主要承办单位的负责人到会并致词,方精云院士、印遇龙院...

  • 直升机专业创建60周年论坛举办

    10月15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了"庆祝直升机专业创建60周年暨直升机专业发展高峰论坛"。航空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所长、南航直升机专业校友洪蛟应邀出席庆祝活动并做客论坛,作题为"专业和行业深度融合,共同推动民族直升机事业再发展"的主题报告。

  • 纵然历尽千帆 归来仍是少年——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全兴

    回顾往事,张全兴用"一世诚、勤,此生无憾"为自己做了总结。如果是寻常人家的老人,或许他早已过上了儿孙绕膝,安享晚年的生活,但是作为国内环境工程领域的大家,怀揣"强国梦"的责任感使他一刻没有停下手上的科研工作。他说:"事业是干出来,只要我的身体还健康,我就会一直为国家奋斗下去!"

  • 用数据“解码”大气污染机理——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歆

    17年前,18岁的李歆怀揣梦想考入武汉大学,通过化学合成实验,完成了环境科学的科研启蒙;2004年至2010年,李歆在北京大学开始了大气污染机理方面的研究。悠悠十载,读书路也是科研路。李歆坚定了最初的科研方向,也在心中种下了一个宏大的梦想——用科研工作为环境改善做贡献。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