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明清小说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36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明清小说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明清小说研究中心
  • 创刊时间:1985
  • 国际刊号:1004-3330
  • 出版周期:季刊
  • 邮政编码:210004
  • 国内刊号:32-1017/I
  • 邮发代号:28-217
  • 全年订价:¥ 188.00
  • 发行地区:江苏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明清小说与文化
  • 明清小说跨文体研究
  • 明清小说叙事研究
  • 晚清小说研究
  • 新红学百年纪念
  • 综论
  • 《三国》《水浒》研究 热点与争鸣
  • 小说图像学研究
  • 小说与戏曲
  • 明清小说与运河
  • 中国古代小说在海外
  • 作家身后刊刻与章回小说的原本问题

    章回小说在作家身后刊刻非常普遍,尤其是一些小说名著。这类小说在传抄和刊刻过程中被后人多次修改,已非作家所作小说原貌。章回小说地位卑微,不受文人的重视、尊崇,谁都可以修改。章回小说用白话散文体叙述故事,写作、修改的门槛很低。书坊为了射利,每次新刊都会增删、修改,以示与前人不同。既然作家身后刊刻的章回小说并非作家原本,那...

  • 《西游记》中的山东方言词汇例释——兼及《西游记》黄肃秋注与李洪甫注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认为《西游记》系用江苏淮安方言写成。但笔者发现,《西游记》中有数量不菲的山东方言词汇;以学界公认可作为山东方言语料的《聊斋俚曲集》和《醒世姻缘传》等为参考,结合今人所编山东方言志资料,以及所熟悉的山东潍坊方言,释读《西游记》中的方言词汇五十条,并对该书黄肃秋先生、李洪甫先生所注的某些方言词汇释义提出...

  • 类型·狂欢·祀典:明代小说斗龙情节的多维解读

    中国古代的斗龙故事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到了明代,逐步完成了各种要素的融合,正式成为一种崭新的小说情节类型。龙在明小说中一般以负面的挑衅者出现,争斗的结局却又是失败者。与此同时,斗龙的叙述方式变得愈来愈荒诞,作者随意编排以前的龙故事碎片,对过程的描写也形同儿戏,呈现出无厘头的文字狂欢。明朝统治者对龙神祭祀的怠慢和知识阶层...

  • 论世情题材小说中人物的“道德困境”

    面对多方面人伦关系的利害冲突,或者两种道德准则的抵牾矛盾,人们常会陷于难以自拔的“道德困境”。具体而尖锐的伦理难题,考验着世情题材小说主人公抉择取舍时的道德原则、情感依托、人生信念与处事策略。在这个意义上,世情题材小说对于女性节、孝两难,以及人物遭遇的其他道德悖论的表现,值得研究者予以深入的探讨。

  • “三言二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精彩呈现

    “三言二拍”作为明代著名的话本小说集,在中国通俗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有近1/5的作品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西周、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等朝代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及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这为我们探究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了解民族文化融合过程等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民族文化嫁...

  • “五行”思想下的《红楼梦》人物关系建构

    红学,是与“甲骨学”“敦煌学”鼎足而立的显学之一。《红楼梦》也被视为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或中国的“百科全书”式鸿篇巨制。关于《红楼梦》人物塑造方面的研究著述,两百多年来研究者已经说过不少,但仔细研究作品后发现,这方面的研究仍有可以继续开掘的空间,就是:作者建构人物关系时煞费苦心,在人物姓名、性格、命运中糅合了易学中...

  • 论毛评本《三国演义》的“奇书”“才子书”之誉

    在毛评本中,《三国演义》同时被誉为“四大奇书第一种”和“第一才子书”。以诗文领域的“奇书”“才子书”来评价通俗小说表达了当时部分文人试图突破正统与卑下、雅与俗的界限,来肯定通俗小说作家的文思才华与通俗小说作为一种独立文体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与文学价值。《三国演义》因为思想超拔、内容奇特故被誉为“四大奇书第一种”;毛氏“仿...

  •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本旨与接受阐释——从嘉靖本与毛评本的差异说起

    《三国志通俗演义》目前所知最早的本子刊刻于明嘉靖壬午年间,最接近罗贯中原作。其基本主旨是“尊刘贬曹”,但在具体人物的刻画上情况又很复杂。他笔下的曹操是反面角色,但同时又肯定其深谋远略、赏识人才,有霸主之志等品质。对关羽忠义神勇一面的描写令人叫绝,但对其刚愎自负的人格缺陷也不隐讳。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极尽渲染...

  • 拟于画、剧:解析《金瓶梅》写人的“似真”效果

    《金瓶梅》中的人物之所以至今仍能给读者以如真似活感,除前人所论它从根本上写了平凡人的人生人性外,明清拟于画、剧的相关评点也揭示出“似真”缘于如画如戏的审美幻觉。从拟画角度看,《金瓶梅》人物跃然纸上、画面感极强;其写人如画人,重视取神而写出了人物的情理本质;擅用白描以简洁之笔描就人物的体貌言行;兼用彩绘、砌染、用粉诸法...

  • 著此一家 骂尽诸色——“走向文学中心”的书童

    《金瓶梅》中“社会边缘人物”书童开始“走向文学中心”,被兰陵笑笑生塑造得十分成功。作者在描写书童形象的同时刻画出其他一系列相关人物性格的方方面面。李知县送书童给西门庆,此乃投其所好,能看出书童的外关内奸、李知县的机心与西门庆的好南风。书童、玉萧的苟且既见其性格中的放纵,亦透出西门庆的治家不严,潘金莲的别有用心,吴月娘...

  • 论清初诗坛对曹雪芹诗学观的影响

    清代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总结期,诗学宗派林立,诗学大家辈出。清初,在对明代复古派诗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诗学观念。诸如清初大多诗学家对儒家诗学政教传统的提倡,提出诗教说;在诗歌性情与形式关系的讨论中坚持性情优先诗学等,都对曹雪芹诗学观有较大影响。清初诗坛学习晚唐诗歌热潮的兴起,对曹雪芹《红楼梦》小说中重视对...

  • 彭妃为《红楼梦》所涉“姽婳将军”原型及本事考辨

    清人李岳瑞在《春冰室野乘》中提到“颇疑《红楼梦》所述姽婳将军,事即指彭”。本文结合《闽杂记》《寇变纪》《宁化县志》《清实录》等资料,对彭妃本事进行考辨,倾向她是曹雪芹创作“姽婳将军”的原型之一,并认为他笔下的“姽婳将军”采用了“杂取种种人”的创作方法。

  • 晚清小说中的“末日”与“未来”——梁译《世界末日记》的意义

    梁启超经由日文重译的哲理小说《世界末日记》(1902),在德富芦花译本基础上,以中国典故对小说进行改写,并添加按语,将修辞策略坐实为现实政治诉求,激发民智,期求新民。作为一部“反乌托邦”小说,梁译《世界末日记》以华严佛理回应科学高度发展之后的末世,构想出人类沉重的未来,也代表着世纪初的末日想象。在科学、幻想、宗教与新的时...

  • 晚清沪外小说专刊《扬子江小说报》研究

    《扬子江小说报》是宣统元年(1909)在湖北汉口出现的一个小说月刊,它在社会内忧外患和小说专刊不景气的背景下创办,以开启一般国民民智为宗旨。胡石庵等报社同人在创刊时总结之前小说专刊办刊的经验教训,对《扬子江小说报》的刊物风格特色进行了定位。《扬子江小说报》刊载的小说作品大体呈现出政治宣传与趣味性相结合的风格特色,这一特色...

  • 美国汉学家梅维恒《红楼梦》英译研究

    当代世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美国汉学家之一梅维恒(Victor H.Mair)也有一段《红楼梦》的英文摘译,近来得以发现并进行解读。这段译自《红楼梦》第八十回、主要涉及王一贴和疗妒汤的文字,虽然篇幅短小,但在“红楼梦”标题以及小说内道教、中医药等文化信息的译介方面,给我们提出了不少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 《古老的故事一则(〈红楼梦〉译述)》研究:文献来源与内容特征

    在1928年上海出版的一份英文刊物《中国科学美术杂志》上,有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字,中文题为《古老的故事一则(〈红楼梦〉译述)》。国内学界对这篇文字的研究较为欠缺,对其基本情况的说明和性质的界定颇有含混和抵牾之处。本文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首先对该文的文献来源进行考证,从而对其出处作出准确的表述。其次,在文本细读的...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