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美术大观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美术大观杂志

主管单位: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辽宁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88
  • 国际刊号:1002-295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10001
  • 国内刊号:21-1173/J
  • 邮发代号:8-1
  • 全年订价:¥ 638.40
  • 发行地区:辽宁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艺术与设计
  • 美术研究
  • 民族艺术
  • 教学论坛
  • 大观专栏
  • 精英艺术
  • 大观画廊
  • 艺苑撷英
  • 大家风采
  • 千年中国版画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版画起源国。版画艺术发展源于印刷术。印刷术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源远流长,并传播广远。版画随着印刷术而诞生,并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推动世界文化进程。

  •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关于中国艺术意境形成的探讨

    意境,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一种精神体现,是我国古典文论画论中总结出来的最为完善、最具理论系统的美学范畴。正是在这种美学思想统摄下,才使得华夏艺术精神从纷纭复杂的世界艺术体系和美学体系中脱颖而出,打上了深刻的民族烙印。因而.对意境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也就别具价值和意义。这也是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发扬光大的重要环节之一。

  • 谈西洋画种与中国气派

    第七次中国美术家代表大会提出了“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号召。对于油画、水彩等外来画种,如何画出中国气派,体现国家形象呢?我觉得有两点是十分必要的:其一,要有一个涌现大量高水平写实作品的时期;其二,国家应从发展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扶持美术和培养本土市场。

  • 浅议中国画的笔墨技法

    中国画是一种以“线造型”为主的艺术,笔墨技法是中国画的核心所在,是构成中国画技法要素的基础。中国画的笔和墨是一种形而上的,一而二,二而一关系。有笔必有墨,有墨必有笔,笔和墨不能截然分开。

  • 自然潇洒 情意盎然--谈陈湘鑫画竹

    墨竹之画法,是中国写意画的重要画材,兴唐宋蔚然于元明清,人格化地表现畅神、抒情、寄兴、借喻,表达志节意趣。观中国画之写竹,当以意为先,形为次。所谓意与形,形者外在之状,意者内涵之质。著名画家张友宪认为:“吾以竹为中国画学习之进境法门。”自宋以降,文与可、赵孟烦、柯九思、吴镇、倪云林、郑板桥、石涛诸大家留下的以画竹为题...

  • 话李叔同与丰子恺的师徒情缘

    李叔同(弘一法师)、丰子恺师徒是近现代在绘画、书法、音乐、文学等多个领域有突出成就的两位艺术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作品,并在艺术教育上影响深远。丰子恺作为李叔同出家前的嫡传弟子(另有刘质平、吴梦非、潘天寿等),与其师交往甚密,

  • 郭熙“三远”论的源流与形成

    北宋时期的山水画继承了五代“求实、尚真”的传统风格,宫外与宫内的画家作品大多以气势雄伟、严谨精致为格调,构图方式多作高大、山山重叠,或又望之千里来表现,反映了北宋前中期绘画的传承关系与审美特征,这无意识中却对山水画的造景布局进行了规范。

  • 实践的魅力--论人体油画的组织与表现

    人体是研究造型规律重要的表现内容,同时也是油画重要的表现题材。与肖像、风景、静物等绘画内容相比,人体油画是最能综合表现造型要素的艺术形式之一。人体油画技术要求高,尤其是写实风格的作品,更讲求知识与技术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 试论中国现代漆画之和谐发展

    中国现代漆画是脱胎于传统漆器并伴随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现代漆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画种。但相对其他画种而言,中国现代漆画还比较年轻,结合其现状来看,现代漆画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亟待众多漆画艺术家去探索、发现并寻求恰当的解决之道。

  •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作品选

  • 敏感者的生命色彩——卢西安·弗洛伊德及其艺术的主观解读

    英国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算得上是当代画家中的异类。因为他天生敏感者的特质以及他极其强悍的画风,以新具象的绘画方式扛起了表现主义的大旗。

  • 马奈及其艺术之浅论

    法国画家爱德华·马奈(Edouard·Manet,1832-1883),是法国印象派画家。他始终都没有参加过印象派画家组织的任何一次展览,使得他和印象派的关系很微妙,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当时以及后世,均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的先驱以及印象派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

    中国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皆出自古代文人之手,是文人热爱山水,寄情山水、追求山水的情怀反映和现实载体。园林实际上是物化了的山水画。山水画对园林的影响可谓历代逐渐加深,它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赋予中国古典园林以鲜明的民族特色。

  • 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评析

    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美学家和美术史学家。他的特色是把文化史、心理学和形式分析统一于一个编史体系中,力图创建一部“无名美术史”,把风格变化的解释和说明作为美术史的首要任务。他在其《建筑心理学序论》中已透露出他后来要发展完善的研究方法的端倪:以创作过程的心理解释为基础的形式分析。

  • 表象与内在--版式设计中的视觉层次、信息层次和概念层次

    版式设计是研究如何通过文字、符号、图片、图形等设计元素的编排进行信息传达的视觉表现方式。现代版面设计由于受到各种艺术流派的影响,已经由侧重于文字信息的传达演变为侧重于图和字的多重视觉表现方式,通过字体的形态与图片传递出复杂的情感与概念。

  • 浅谈中国画

    从艺术的分科来看,中国画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它主要是以描绘对象的不同来划分的。而中国画中的畜兽、鞍马、昆虫、蔬果等画可分别归入此三类。

  • 新颜复旧貌 古迹耀新城--论潮州广济桥古建筑的重修

    潮州广济桥位于广东省的东部,俗称湘子桥,在潮州城东侧,扼控闽粤,向为交通要津。该桥始建干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至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后多次修建。

  • 浅议材料在作品中的意义

    一、材料不仅仅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载体 任何艺术作品必须有一个物质载体,某些美学理论在讨论美的客观性时,首先便强调了这样的唯物主义立场,亦即指出,美总是附着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上,因而美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在这里物、材料在艺术作品中充当了底座、基质的意义。

  • 民俗文化下的江南灶台画研究

    一、江南灶台画概述 江南之“江”,在汉语中有特指大江之意,大江即长江。长江三角洲的农耕地区也称“鱼米之乡”,这一地区因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而形成了带有强烈“吴韵汉风”的江南文化。伴随着江南独特的山川灵韵和文化意蕴,

  • 水墨本色--我对中国画笔、墨、水、色运用的认识

    在中国画的学习、创作中,怎样更好地把握中国画的精神气质和民族特色,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语言,来体现自身的创作方向和艺术理想,这些问题我觉得很有必要好好去思考一下。

  • 唐宋青瓷的造型与纹饰艺术探析

    一、造型 中国瓷器的造型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套程式化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它是瓷器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不仅体现了瓷器的功能,而且是非常美的艺术语言。瓷器造型以器物的实用性为前提,吸收外来文化丰富造型样式,追求欣赏之美。在处理轮廓线和器物的附件发展上以端庄、简洁为时代的主流。

  • 当代建筑的曲线形式探索

    一、曲线建筑产生的背景 曲线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形态之一。在自然界中,无论是植物的根茎、蜿蜒的河水,还是连绵的山脉、旋涡的台风,从形态学上看它们都具有曲线的特征。而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许多根据曲线形式所设计的物体,如流线型的工业产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家具等。

  • 组合之美--论攒盘造型及其艺术特征的衍变

    一、攒盘的由来和用途 攒盘又称“拼盘”、“全盘”,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器具。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的万历年间,在清代的康熙和乾隆年间较为流行,到晚期的嘉庆、道光甚至民国时期仍在使用,并各有特点。从文意上来看,“攒”有“移动”、“攒动”之意,“攒盘”顾名思义是“可以移动的盘子”。

  • 谈城市公共空间的体验营造

    城市公共空间的精髓在于被周边环境限定的“空”,即与建筑实体相对应的虚体。正因为其“空”和“虚”的特点,可以容纳人的活动,使人可以在公共空间里取得各种活动的体验。空间中的体验是多种多样的,儿童会认为它是嬉戏的场所,青年以购物放松为主,而老年人则会把它当成休憩、谈天、晒太阳的地方。

  • 浅谈当代中国画中诗、书、画、印结合的减弱

    传统中国画将文学、哲学、书法、篆刻融为一体,强调趣味性、象征意义和人格的理想化。诗、书、画、印结合实际上就是艺术之间的相互渗透、补充、融合。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才能表现得更为完整。

  • 浅谈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建设文化

    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的建设是在统一、稳定的政权下,充足财力的背景下进行的。从考古发掘和资料记载表明,整个城市建设、建筑形制及建筑构件装饰风格等都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关于风景写生的几点思考

    写生是一种直接面对客观物象进行描绘的艺术表现手段,是艺术家深入社会生活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主要途径。风景写生则是艺术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自我的情感,并以物化的方式保留、凝固这一美好的感受。那么,如何在画面中保留和凝固这一美好的感受,笔者经过多年的风景写生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思考。

  • 现代建筑与壁画艺术关系的思考

    自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大牡牛图》诞生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壁画已走过了一万多年。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壁画正逐步引起社会的关注。1979年,北京国际机场壁画群的落成,拉开了中国壁画复兴的序幕。中国的现代壁画已由量变转向质的飞跃,一批非先前意义的壁画已跃然墙面,并对壁画概念无声地提出了疑问。

  • 让“三贴近”成为当今美术创作的精神支撑

    对于广大美术工作者来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艺术营养,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自己,用书写美好生活的高品质美术作品回报社会,...

  • 谈原始艺术的单纯性

    现在很多人对原始艺术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剖析,试图诠释它的目的性、社会性等,但往往结论都建立在许多模棱两可的依据上。根本原因在于都是把自己的观点、认识强加于历史。这时候的结论多少有些牵强。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