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美术大观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美术大观杂志

主管单位: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辽宁美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88
  • 国际刊号:1002-2953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10001
  • 国内刊号:21-1173/J
  • 邮发代号:8-1
  • 全年订价:¥ 638.40
  • 发行地区:辽宁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艺术与设计
  • 美术研究
  • 民族艺术
  • 教学论坛
  • 大观专栏
  • 精英艺术
  • 大观画廊
  • 艺苑撷英
  • 大家风采
  • 十年一见,见证成长--“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作品展十年回顾

    "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获奖和入围作品展(以下简称"曾竹韶奖")迄今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磨一剑",这个由全国各美术院校和雕塑界同仁共同打造的艺术品牌目前已经在雕塑界产生了巨大影响,雕塑学子纷纷以能够参加这个展览为终生荣幸;雕塑教师也以自己的学生能够在这个展览中获得好的成绩而感到自豪;十年来,曾竹韶奖的评审和作品展览已经成...

  • 集出版家、艺术家于一身——郜宗远

    郜宗远,辽宁沈阳人(祖籍河北昌黎)。荣宝斋顾问,荣宝斋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编辑学会美术编辑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五、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曾任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荣宝斋总经理。师从宋文治、孙其峰两位大师学习中国画。出版有《郜宗远中国画作品选》《郜宗远...

  • 面对符号空间的思索 在另一种空间中言说……——我的创作观

    在今天,对于艺术而言,特别是对于绘画而言,观念与意识的嬗变与深入,首先表现在面对画布创作时,能否既注意外部形态、美感—外部规律,又注意内部结构、语言—内部规律的适度结合,使之以现实生活表象的空间转向主观精神的自由空间,变有限的逻辑空间为多种可能性的空间。这样,既拓展了艺术创造的外部形式,又拓展了绘画内在意蕴。

  • 笔补造化天无功——实力派画将匡剑的油画世界

    在美国著名艺术品收藏家罗伯特·赫夫纳的当代中国油画藏品里,匡剑的人物画作品无疑闪烁着一种独创的、异样的、创生的光辉。难怪这位实力派画家的力作深受美国藏家们的青睐。不仅尽显其扎实艺术功力的《帕米尔光》(1994)通过高保真印刷在美国限量发行,而且富有现代观念性的《错位》(1995)也被评论家认为是试验油画的最早力作之一。

  • 西藏地区人体艺术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西藏地区人民对人体的认识在石器时期萌芽之后就开始逐渐积累。这其中也包括医学中对人体的相关认识。西藏地区人体艺术的成熟,也可以说是藏传佛教人体艺术的成熟。

  • 自我的深度重塑——阿利卡静物绘画溯源和解读

    本文以阿利卡静物画为研究切入点,深入了解他的绘画艺术求索重塑之路,并且在更好地理解他作品的绘画特质基础上引发自己创作中的不懈思考,探索新的角度。

  • 空间形式语言与哲学的逻辑关系讨论

    本文以空间元、空间结构、空间路径三个基本考量单位为基本依据,思考建筑与空间的本质以及空间形式语言的内在逻辑,从而追根溯源,思考并推导建筑空间与哲学之间的逻辑关系。

  • 基于图像与文物的宋代香文化研究——以《清明上河图》与泉州湾海船所见为例

    理学思想训导下的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尤其是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活动走向历史新高。香料作为当时海外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在宋人的宗教、文化、艺术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在传世图像中,《清明上河图》是对香文化进行集中视觉呈现的难得画作,而1974年泉州湾海船中发现的大量香料实物,则为我们认识宋...

  • 简论古典中国画艺术形态的建构

    古典中国画艺术形态的建构,是一个由哲学基础、美学价值、图像系统、创作方法、物质媒介、艺术作品构成的层层推进的层级结构。在这个结构中,越是下层级的越能够代表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展示民族文化的特质。这来自于中国艺术的"形而上",而这种"形而上"经过历史发展,最终归属到传统社会的哲学基础儒、释、道三家,以及它们引申出的美学倾向上...

  • 摄影艺术中的绘画语言传达

    本文主要以研究摄影艺术的绘画性为中心,探讨摄影的绘画语言表达,从而证实绘画的构图、色彩和光线对摄影艺术的影响。

  • 包前孕后——浅谈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延续性特征

    近年来,一系列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活动发出了新时代下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之声;与此相并行,以"最美中国人"为代表的美术创作活动则承载了讲述当下精神文化面貌的重要使命。本文将从以上两种发生在当下却呈现不同倾向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入手,以求展现主题性美术创作为我国精神文化传承设立的生态体系,借以证明当下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延续...

  • 摄影艺术的当代性研究

    视觉语言传递理念的摄影艺术,是摄影师观察、解释、介入这个世界的途径。摄影艺术作品的观念代表了摄影师的世界观,而摄影艺术的当代性就是它作为一种世界观而显现的哲学性。

  • 超越各自的现实 梦是人格开出的花——浅谈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人格及创作

    本文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浅谈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人格特质及各自创作灵感的来源,论述超现实主义画派如何通过描述梦境表达对现实的困惑、不满、逃离、升华和超越。

  • 随心所欲,境由心生——品读段辉先生水彩画艺术

    本文对段辉先生的水彩画艺术进行全面剖析和解读。段辉先生作为湖南水彩画中坚力量代表画家,无论其艺术观念、艺术语言、水彩画图式还是艺术精神上都彰显出实验性和探索性,作品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特色。

  • 氤氲化醇,融合创新——赵无极中国讲学启示

    本文以融合创新为切入点,对赵无极在中国讲学中的艺术观点进行深入剖析,从艺术家的素养、传统艺术观念、创新艺术观念、艺术教育理念及影响和启示等方面对融合创新进行了阐述,旨在说明在中西艺术交融碰撞中的"融合创新"这一创新方式的可行性。

  • 论明代画谱粉本样式的继承性特点

    中国古代画谱粉本起源于唐宋盛行于明代,明代画谱粉本从版式图样到填色造型的定型都有着明晰的继承性,本文系统梳理了明代画谱粉本样式演变方式与继承特点。

  • “气韵生动”美学内涵的发展衍变

    "气韵生动"的美学原理要求绘画作品要抓住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被描绘对象的内在的精神风貌;形象描绘注重神似。而中国山水画有"我"之境的表现方式,是对"气韵生动"美学内涵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画面"虚""实"的结合使"气韵生动"的美学内涵进一步深化、衍变为画外之境,衍变为"象外""虚""实""意境"。

  • 心灵的图景——图像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当代绘画的创作方式纳入图式化这个视觉范畴加以分析,由艺术作品切入图像本身,阐述图像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问题。

  • 论色彩在中国现代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运用

    当代工笔画家通过学习西方的色彩搭配方式,对传统的工笔画色彩进行大胆创新,使得当代工笔画更加强调色彩运用的和谐和真实,使创作出的作品更加符合当代的审美艺术观念。

  • 仿古与融合——论清初山水画家王翚的仿古山水

    王翚是清代初期山水画家,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为"清初四王"。王翚在四王中别具一格,他不被当时仿古只仿师门单一的思想所束缚,而是仿摹融合唐、五代至宋、元、明南北诸家技法,纵融诸家之法,横集百家之长,集古法,融古意,提出了"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泽以唐人气韵"的仿古理论,终创虞山画派。本文就王翚山水画仿古中的工写融合、取势...

  • 综合材料绘画的新发展及价值分析

    综合材料绘画的出现打破了各画种的壁垒,材料语言的觉醒使其形式具有充分的自由性,让艺术家具有伸向一切材料的可能。本文对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概况、新发展方向及价值作了具体分析,旨在为综合材料绘画的发展做出有效的参考。

  •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李鱓绘画艺术中的文人情怀

    李鱓是清代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画一体"的艺术作品,流露着浓郁的文人情怀。面对"两革功名一贬官"的官场生涯,李鱓从未放弃"治国、平天下"的文人入世之理想。即使"为官已老"仍用绘画固守着为国为民为艺的人生格言。

  • 乐平古戏台的艺术特征研究

    乐平古戏台现已成为乐平市重要的文化遗存,本文通过分析乐平古戏台兴起的历史原因与演变过程,并简单阐述乐平古戏台的类型,然后分析了乐平古戏台的整体建筑及其建筑构件独特的艺术特征。

  • 漓江流域少数民族手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简述了传承与保护"漓江流域"少数民族手工艺文化的意义,分析了"漓江流域"少数民族手工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 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本文以广西壮族织锦发展现状为出发点,研究壮锦的现实意义及壮锦的艺术特征,并提出壮族织锦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和措施,这对于保护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壮锦技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 民俗文化对现代插画设计的影响——以晋南为例

    本文将阐述晋南民俗文化的内容、民俗体裁插画设计的价值,同时分析民俗文化对现代插画设计的影响,并对传统民俗文化、现代插画设计之间的融合方式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目的是加深对晋南民俗文化、现代插画的认识、了解,并实现民俗文化的继承,提高现代插画设计的质量,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画如其人 人如其画

    彭承军,1964年生于贵阳,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5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画院学术委员,贵州省油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贵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贵阳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 阴山岩刻艺术的溯源与伸延

    早在公元5世纪,内蒙古自治区的阴山岩画就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发现。他在著名的《水经注》中作了详细的记述:"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阴山岩画是原始人类生命意识高度集中的反映,其中凝聚着他们对于生命的认识与表现。透过阴山岩画的狩猎游牧和巫术信仰...

  • 融合——景观雕塑与公共景观的默契

    本文从选点布局、表现形式、节奏韵律、虚实结合、多元学科、交互体验这几个方面探索了景观雕塑的创作理念,指出了景观雕塑的融合性在塑造公共景观中的重要作用。

  • 论唐寅的园林设计思想及其启示

    本文从园林设计的学科视角出发,以园林绘画例证,运用解读文本、分析绘画造型和构图的方法,研究了唐寅的桃花庵和园林诗画所体现出来的园林设计艺术思想,提出唐寅的园林设计观点体现在选址、景观构成、景观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认为当代设计师可以学习唐寅园林绘画中的山水、景物的比例、虚实、疏密、层次等造型规律,可以借鉴其用景物来传情达意、...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