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美术教育研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41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美术教育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科学教育研究会
  • 创刊时间:2010
  • 国际刊号:1674-9286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230001
  • 国内刊号:34-1313/J
  • 邮发代号:26-227
  • 全年订价:¥ 520.00
  • 发行地区:安徽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教学心得
  • 视觉设计
  • 艺术菁英
  • 美术时空
  • 人文研究
  • 理论研究
  • 园林与建筑
  • 艺术资讯
  • 艺术欣赏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动漫探索
  • 卷首语
  • 创作谈
  • 鲜花一束奉先贤

    去年,我们《美术教育研究》先后失去了两位重量级的顾问:黄澍、王伯敏。黄澍先生97岁仙逝,王伯敏先生9()岁辞世。他们都得善终,走时安详平静,是前世修来的福啊。

  • "2014四川(南充)·法国周"精彩举办

    作为中法建交50周年的重活动,2014年3月28日晚,“2014四川(南充)·法国周”活动在南充大剧院拉开帷幕。从3月28日至4月1日,本次活动包括中法文化交流演出、中法摄影作品及木偶展、法国电影晚会等内容。

  • 《百年巨匠》为40位艺术大师树丰碑

    不久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中国民生银行共同主办,银谷艺术馆、百年艺尊(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新闻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 “美丽中国·文化风采”摄影展举办

    不久前,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湖南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等单位承办的“美丽中国·文化风采”全国摄影大展在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开幕。

  • 2014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在京启动

    不久前,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艺术报社承办,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协办的“2014第三届造型艺术新人展”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召开新闻会,会就展览作品的征集和筹备情况做了介绍,并且宣布展览将于10月12日至10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 “八大山人”花鸟画作品在赣展出

    不久前,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文化厅联合举办的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作品展在江西省美术馆开幕。

  • “新中国美术家系列——浙江省中国画作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不久前,“新中国美术家系列——浙江省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化厅主办。展览汇集了吴宪生、张伟民、池沙鸿等15位浙江中国画家的近百件作品参展。这些画家的作品风格鲜明,传承文脉清晰。他们是浙江中国画界的优秀代表,更是浙江美术界的中坚力量。

  • 传承与创新——新浙派人物画大家方增先的水墨人物画作品探究

    方增先是我国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之一.浙派人物画的发展、壮大与他的竭力探索、推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方增先的人物画既有对传统文人画笔墨的传承,又有对西方艺术理念技法的融合,中国画花鸟和山水的技法在人物画上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方法手段。他的水墨人物画笔墨考究、用色鲜亮清新;他的人物画形象质朴、用...

  • 与物传神,尽其妙也——元代士人绘画“隶家"理论探源

    元代,汉族士人政治地位下降,文化主导能力有所弱化,士人绘画实践也越来越倾向于士气表现,将精工之极的造型因素放之次,这引起了上层士人阶层的关注,赵孟顺和钱选据此提出了所谓士人画“隶家”理论。笔者从士人绘画体系建构流程入手,结合大量画史文献资料,深入探寻元代士人绘画“隶家”理论的来源,从而明确了元代士人画在传统绘画思想发...

  • 吕凤子中国绘画艺术特色刍论

    吕凤子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绘画艺术家与教育家,他一生倾心于绘画艺术创作,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具有非常重的地位。但是因其为人谦虚、处事低调,很少有人对其绘画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文章阐述了吕凤子先生绘画艺术的特色。

  • 论文人画传统的现代性

    在文人画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笔墨和写意两大传统不但没有“灭绝”,反而从“穷途末路’’中走了出来,出现了新的生机。而q-国古代文人最崇尚的“淡雅”意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再占有优势。

  • 由生而熟,熟而后生——学书之道

    “生、熟”作为书法术语,是学习书法的重要方面。文章重点阐述学习书法过程中“生”与“熟”的关系,由生入熟,熟后生出,即由生疏到精熟、由精熟到创新的书法学习过程。

  • 中国明代《水浒传》插图与日本江户《水浒传》插图比较研究

    中国明代小说繁荣。插图版画盛行,随着《水浒传》传入日本,《水浒传》插图成为日本画师的热衰题材。文章通过将中国明代和日本江户具有代表性的《水浒传》插图进行比较,总结两国《水浒传》插图的相异点,以及各自所蕴含的文化思想。

  • 用线和造型——对中国工笔人物画基本语言的解读

    用线和造型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基本语言,在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如果将用线和造型的形态美完美结合,就能将工笔人物画的形态关、神态关都展现得淋漓尽致。工笔人物画在造型上有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用线就是画的语言,造型就是画的创造,创作者用语言创造出工笔人物画。笔者主要从工笔人物画中用线和造型的重要性、特点及蕴藏作者情感三方面解读中...

  • 浅谈水彩静物画的创作构图原理

    构图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过程,具有审美性。文章主要阐述了水彩静物画的构图原理、基本规律、构图类型及结构等,提出了构图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 山水画的诗意化意境研究

    中国山水画传承悠久,是画家生存理想的真实写照,给世人呈现出的是一个理想化、诗意化的世界,或雄奇,或静幽,或淡泊,或空灵,文章立足于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沿革,从山水画的特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思基础上,对山水画的诗意化意境进行探讨,希望让现代人从中把握山水画精神,理解诗意世界的追求.

  • 骨力、骨法与风骨——论陈洪绶人物画艺术

    陈洪绶是明末清初画坛鼎鼎有名的磊落不羁的画家。其人物画艺术表现手法简练质朴,人物形象变形夸张,衣纹线条清圆细劲、流畅挺拔,设色古雅沉着,颇具装饰趣味,形成了怪诞迂拙的鲜明个性化风格。文章就陈洪绶人物画艺术所体现的骨力、骨法与风骨方面论述之。

  • 早期山水画中的树木造型

    文章结合传世画作、出土壁画、石窟壁画和文献资料,对魏晋至初唐时期具有山水画元素的典型画作中的树木造型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早期山水画中的树木造型可分为装饰性的画法和摹写自然式画法两种,并在演变中体现出了由装饰性向摹写自然式的过渡。

  • 对发展当代中国漆画艺术的几点思考

    漆画作为中国既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经历了古代辉煌发展时期之后逐渐暗淡。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国家的保护和推动下,漆画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但是,漆画艺术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限制性因素。要推动漆画艺术的发展,就必须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推动媒材创新,与市场紧密接轨,开拓漆画艺术发展的新空间。

  • 论林风眠绘画艺术思想的当代意义

    文章主要分析艺术大师林风眠的创新思维,探讨其众多前瞻性思想,有重大而积极的时代意义。.林风眠实为我国艺术界值得研究的先驱与开拓者。

  • 形成画家的观察模式——透视

    再现型绘画普遍具有一个相同的重要特征,即采用二维的平面展示一个三维的立体空间。这种由真实三维空间向虚拟三维空间转换的实现,实际上是依赖定点透视关系完成的。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是使画面变得更加准确的关键性因素。而掌握正确观察方法的核心就在于如何寻找和确定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比例关系,这就是透视的应用。

  • 吴冠中绘画形式美探析

    吴冠中先生是中国画坛有较大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通过在艺术实践中对绘画形式关进行深入探索,形成了鲜明的创作理念及创作风格,一生致力于“水墨当随时代”和“中国风的油画”研究,对中西方艺术融合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对吴冠中先生绘画形式美的探析,了解其创作理念,对艺术探索和尝试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 探析当代水彩艺术多样性

    文章针对水彩艺术的多样性进行探析,展示水彩艺术随时间推移的渐变过程,揭示水彩艺术多样化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文化底蕴的不同,造成艺术家观念形态的不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使得水彩艺术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潮流;在中国水彩艺术中添加民族特色已经成为未来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 浅谈地域文化对当代新疆油画的影响

    新疆是一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地区,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新疆油画的发展也呈现出勃勃生机。新疆地区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使生活在这块沃土上的画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特殊的地域风光成为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文章以新疆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探索地域文化对...

  • 关于陶瓷粉彩山水画艺术创作的若干思考

    作为陶瓷艺术中重要的观赏性画种,陶瓷粉彩山水画对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文章从陶瓷粉彩山水画的艺术创作入手,就题材表现与器型选择、构图布局与意境营造、装饰与彩绘技巧运用三个维度深入探析陶瓷粉彩山水画的艺术创作。

  • 浅析国画《高台民居》中的构成元素

    审美在变,表现形式在变,人们解读中国画的角度也随之改变。品评中国画的标准一直延用着谢赫的“六法论”,其是中国古代品评美术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当构成学被引进中国绘画课堂时,我们不难发现以构成学原理来解读中国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笔者认为,当今平构和色构更适合解读中国画,由此笔者以平构、色构解读国画《高台民居》。

  • 从国画的创作技巧看国画艺术的特色

    在我国众多传统艺术形式中,作为三大国粹之一的绘画是非常重要且灿烂的。任何人想要真正学好国画,必须对其创作技巧进行研究和分析。文章主要从构图、笔墨、临摹以及写生等方面对国画的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

  • 写意精神在中西绘画中的体现

    油画作为“舶来文化”的一种,在其由“诞生国”流传到“接受国”时,接受者往往会以一种传统的眼光对其进行审视。当印象派绘画最初传入我国时,一些人对它缺乏透彻的理解。中国油画家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油画这种“舶来艺术”进行改造处理?无非两条路:一是将西方油画中对已有利的东西吸收到我国传统文化中来;二是在保留西方油画本质的基础...

  • 浅析柯罗的《孟特芳丹的回忆》

    柯罗是19世纪巴比松画派的主要画家之一,他的风景画主要追求的是真挚、纯洁的情趣,追求自己所说、所画同所见的和谐一致,是柯罗的基本愿望。笔者通过分析其盛期名作《孟特芳丹的回忆》的构图、层次、色彩等多个方面,深层次挖掘柯罗作品的艺术特色。

  • 现代国画工笔人物画的发展

    工笔人物画在我国历史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就有记载。笔者主要从现代国画工笔人物画的继承和创新、现代国画工笔人物画的延伸和借鉴、现代国画工笔人物画的拓展和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国画工笔人物画发展的各个阶段。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