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2.82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农业工程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 创刊时间:1985
  • 国际刊号:1002-6819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100125
  • 国内刊号:11-2047/S
  • 邮发代号:18-57
  • 全年订价:¥ 20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
  • 农业水土工程
  • 农业信息与电气技术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土地保障与生态安全
  • 农产品加工工程
  • 专题论坛——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研究
  • 叠片式砂过滤器水力特性模拟计算

    针对微灌工程中灌水器堵塞的问题,通过大量的水力性能测试和反冲洗性能试验,探讨了叠片式砂过滤器当滤管直径一定时的最佳叠片数,提出叠片式砂过滤器的水力性能特性方程和过滤水头损失公式,试验证实所建立的叠片式砂过滤器的水头损失公式比原有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高,即在设计流速条件下误差仅为3.18%,为开发研究新型砂过滤器提供参考。

  • 用凯勒均匀度进行微灌系统设计的质疑

    用凯勒均匀度指标进行微灌系统设计的方法,美国还在使用,为了探讨该设计方法是否正确,该文从凯勒均匀度的定义与多孔出流管水力学原理出发,对凯勒均匀度的两种定义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两种定义有实质性差别,不能混淆。凯勒均匀度的田间实测数据计算公式(定义1)只能作为微灌系统的后评价指标,用凯勒均匀度指标进行微灌系统设计的方法,是以制造...

  • 滴灌系统CAD管网布置模型及应用

    分析了滴灌系统田间管网布置的特点,提出了用于滴灌系统CAD的管网布置模型,并借助通用软件包二次开发的方法,建立了基于这一模型的管网布置算法(PIPE算法)。该算法包含了管网逻辑单元的移位、求交、属性数据操作等基本特征。应用该模型及相应的算法,可以在CAD支撑软件中完成灌溉管网的CAD二次编程,从而生成可定制的可视化人机交互环境,实现滴...

  • 新疆棉田膜下滴灌盐分运移规律

    该文主要从不同生育阶段和滴灌年限、不同方向(垂直和水平)、不同土壤质地三个方面对膜下滴灌盐分的运移进行了分析比对,初步得出:随着生育期的推后,各土层含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垂直方向盐分的积累在0~60cm土层逐渐增加,60~100cm土层盐分积累受膜下滴灌影响较小;水平方向背行(露地部分)中央土层处盐分积累最多,滴头处盐分积累最少;...

  • 利用DRAINMOD模型模拟不同排水管间距下的作物产量

    农田排水工程在防御涝渍灾害、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和改善田间耕作管理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排水工程来减轻或消除涝渍灾害的影响是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DRAINMOD模型适用于地下水位管理系统及地下排水水位和产量变化。该文结合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实测土壤、气象、作物等资料,用DRAINMOD模型进行长序列模拟,得到不同排水管间距对作...

  • 原状土与扰动土导气率、导水率与含水率的关系

    为分析土壤导气特性与土壤导水特性间的关系,该文通过研究陕西杨凌小麦试验田土样导水率和导气率随含水率的变化特征,比较原状土与扰动土导气和导水特征,分析相对导水率和相对导气率与饱和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导水率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且无论导水率还是导气率原状土都比扰动土大,证实土壤结构及孔隙特征对水和气的传输有巨大的影响,扰动土和原...

  • 华北半湿润地区微咸水滴灌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为了安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微咸水资源,必须了解微咸水灌溉对作物和土壤安全性的影响。该研究连续3a(2003~2005年)在华北半湿润地区就滴灌条件下不同盐分浓度微咸水和土壤基质势对番茄地下、地上部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发现不同盐分浓度微咸水(1.1~4.9dS/m)和土壤基质势(滴头正下方0.2m深度土壤基质势下限控制在–10~...

  • 基于博弈论的可拓评价方法在灌区运行状况评价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灌区运行状况评价方法的不足,引入改进的物元可拓评价方法。运用博弈论的综合赋权法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克服了传统的可拓评价方法中单纯依靠指标数据赋权而忽略了指标自身对评价的重要性等弊端。在等级评定中,通过计算等级变量特征值得到等级所属程度。运用上述方法对东港灌区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表...

  • 中国农田施氮水平与土壤氮平衡的模拟研究

    为了估算全国尺度的农田土壤氮素的输入输出平衡状况,并探明土壤氮素的基本去向和氮素污染的可能性,以求合理施用氮肥、保护农田生态环境,该文主要运用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方法,在GIS区域数据库支持下运行模型,并综合分析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以近20a来氮肥投入最多的1998年为例,全国农田土壤氮素平衡状况表现为总体过剩,总...

  • 施肥水平对长武旱塬地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模拟

    为了在实时气象条件下确定旱塬区适宜的肥力水平和产量水平,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长武旱塬地1957~2001年期间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冬小麦田产量效应。模型验证结果表明CK、N、NP处理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0.764和0.740,均达到显著水平,WinEPIC模型对不同肥力处理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模拟...

  • 滴灌用黄河水泥沙分离试验研究

    针对农业滴灌中黄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将碟式分离机与FXJ-150-I型水力旋流器串联用于黄河水泥沙分离。采用正交试验、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串联分离设备参数对溢流量和溢流颗粒D50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溢流量的参数主次排列为旋流入口压力、旋流器底流口直径和转鼓转速,而影响溢流D50的参数主次排列为旋流入口压力、转鼓转速和底流口直...

  • 江西省人为水土流失现状调查与防治研究

    为了给江西省各级政府开展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基础数据,该研究在江西省范围内采用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省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进行调查研究,摸清了该省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及其分布,估算了该省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情况。并从不同类型开发建设项目出发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建议...

  • 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遥感分析

    使用TM影像和参与性农村评估获取的数据,研究了1986-2005年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6-1997年间,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或林地是重庆市3个最大的土地转换类型,而1997-2005年,这一转换则体现为耕地退为林地、建设占用耕地、耕地转换为水体和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或林地。建设用地的扩张以耕地的减少为代...

  • 基于GIS的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形特征

    该文以西安市浐灞河流域为例,结合遥感数据成图与GIS空间分析建模,开发了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斑块形状分维数、空间结构盒维数、空间分布信息维数与区域形态半径维数的计算脚本,并对各种分形维数的特征与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斑块形状分维数、空间结构盒维数、空间分布信息维数与区域形态半径维数是几种性质不同功能各...

  • 土地利用区间数多目标规划模型及其应用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对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高效和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四川双流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该文提出采用区间数不确定性多目标规划模型对双流县进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通过设计区间数单目标规划模型来确定每个目标的希望水平及容忍限,建立辅助模型平衡...

  • 耕地质量预警系统设计与实证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现既要能保证耕地数量水平的动态平衡,还要能保证耕地质量水平的动态平衡,而实时监测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建立耕地质量预警系统则是保障区域耕地质量动态平衡所必需的。该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在耕地质量评价及其变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基于GIS技术和数学方法,设计了耕地质量预警系统的功能、数据库内容、指标体系、警度判定模...

  • 陕西省土地整理工程生态承载力模型

    该文在深入分析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将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承载力定量计算应用到陕西省土地整理工程中,并按土地整理地貌分区对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土地整理后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渭北黄土台塬区、关中平原区人均生态承载力分别净增加0.0538hm^2、0.0735hm^2和0.0698hm^2;人均生态赤字分别减少了21...

  • 基于自适应ARMA模型的区域农业总产值构成研究与应用

    由于噪声的存在并随时间累积,传统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时间序列的中期预测。该文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将模型状态划分为无噪声的迭代模型和有噪声的观察模型,并根据迭代模型的特点,详细推导并完整给出了它的迭代求解公式,以便使其可以用于时间序列的中期预测,同时研究1985~2001年黄...

  • 基于不同标准的郑州市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以郑州市耕地土壤为例,对其表层重金属Pb、Cr、Cd、Hg、As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按照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别根据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进行了评价,同时应用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空间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为:Hg、Cr、P...

  • 河北省耕地资源时空格局演变和驱动力

    根据河北省1995-2005年耕地变化统计数据,研究耕地利用现状和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定量研究了耕地资源和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a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都经历了“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相对稳定”的变化过程,均呈现总体减少的变化趋势。空间区域差异明显,表现为平原区耕地减少最多,占37....

  • 农用地等级折算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实现中国严格保护耕地的一项基本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即包括数量平衡又包括质量平衡。该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基础之上,进行了辽宁省耕地各等级之间的折算系数测算,建立了耕地各等级之间的折算系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用地等级折算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应用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各等级折算系...

  • 燃用生物质气化气的内燃机特性分析

    生物质气化气的组分对内燃机的排气温度、最大爆发压力、有效热效率和尾气排放都具有重要影响。各种气体成分的燃烧速率以及其中的阻燃成分都直接影响气缸内混合气的燃烧,同时影响内燃机的尾气排放。分析发现内燃机的排气温度过高、爆发压力偏低、能耗偏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生物质气化气热值低、燃烧速度慢;通过对尾气排放的测试分析发现,混合气...

  • 双流传动履带式车辆实现方向盘转向的台架试验

    为了使履带车辆的转向操作简便,并降低发动机的功率储备,在现有静液压双流差速转向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与其匹配的采用方向盘操纵的控制装置,利用方向盘转角来控制两个定量马达的转速,再通过可差速传动的机械式变速箱分配到两侧驱动轮上,从而实现履带车辆双流传动装置转向期间车辆自动无级降速。通过台架空载试验测得车辆两侧驱动轮输出轴转...

  • 基于针阀升程的喷油泵试验台数字化量油

    为解决目前国内喷油泵试验台用量筒计量燃油误差较大的问题,通过研究喷油器的喷油量与针阀升程、喷油时间、主轴转速、喷油压力等的关系,推导出喷油量公式并计算得出精确的喷油量,经单片机处理进行数字显示。经验证试验表明:由公式计算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测量数值,数字化量油方法可行。

  • 计及配变无载调压分头位置的电压/无功优化方法

    结合中国10kV配电系统结构和运行特征,提出了计及配电变压器无载调压分头位置的配电线路无功运行优化数学模型。根据配电变压器分接头位置只能在特定时期无载调节的特点,将实际配电负荷等值为多时段动态负荷。由该优化模型可以求得能够适应各时段负荷变化的最佳变压器分头位置和各时段最佳无功补偿容量及运行电压。介绍了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以网损...

  • 双旋转卧式滚筒粉料混合造粒机的设计与试验

    为了解决大多数粉体混合造粒设备存在对物料的针对性较强或混合设备与造粒设备分离的问题,基于搅拌和揉搓原理,研究开发了双旋转横卧式粉料混合造粒机,阐述了该设备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以铁粉做示踪物评价了混合均匀度,试验表明:该试验机的混合偏差为2.06%,混合均匀度最高可达到97.94%,混合周期在210s左右。利用颗粒直径散点图的线性回归曲...

  • 土壤容重测定用分段式原状取土器的设计

    为了提高土壤容重测定中土样采集的效率和精准性,将环刀法和原状取土管法结合,进行了分段式原状取土器的研制。该分段式原状取土器主要由取土装置和土样分离装置等组成。与经典环刀法试验对比表明,分段式原状取土器可有效保证所取土样的原状度,并能提高取土效率4~8倍。

  • 不同生长期小麦茎秆力学性质与形态特性的相关性

    为了研究小麦茎秆生物力学性质指标与小麦优种特性的相关性,以正在优种选育过程中的4个北方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试验测定了开花期、乳熟期及蜡熟期茎秆基部第二节间的惯性矩、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剪切强度、弹性模量、抗弯刚度等生物力学指标及小麦形态、生理特性指标值;应用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了开花期主要生物力学评价指标为弯曲强...

  • 无导向片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的试验分析

    为简化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的结构,便于推广应用,进一步满足微型小麦联合收割机清选性能要求,该文运用正交试验、通用旋转组合试验和优化设计,找到了分离筒内无导向片的旋风分离清选系统各部分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的最优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吸杂风机转速、扬谷器转速和分离筒上锥角对籽粒清洁率和清选损失率影响均显著,但筒体高...

  • 轧辊-轧板式银杏脱壳机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为解决轧辊-轧板挤压式银杏脱壳机破壳率低、破壳混合物不易分离的问题,改进了轧板结构,设计了撞击缓冲板,并采用了筛分、风扬相结合进行仁、壳分离,对影响脱壳效果的参数组合进行了四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当轧辊材料选45#钢,轧板-轧辊间隙10mm,轧辊转速1000r/min时,将分级后的银杏置于50℃红外干燥箱内干燥4h后进行脱壳分离试验,脱壳率较改进前...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