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现代化研究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2.68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农业现代化研究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80
  • 国际刊号:1000-027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410125
  • 国内刊号:43-1132/S
  • 邮发代号:42-46
  • 全年订价:¥ 228.00
  • 发行地区:湖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专栏
  • 农业面源污染专栏
  • 农村污水处理与环境质量专栏
  • 湿地生态与污染修复
  • 路甬祥院长充分肯定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对洞庭湖鼠害作出的提前预报,提出恢复重建洞庭湖区和谐生态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鼠害防治专家组,通过长期监测洞庭湖区东方田鼠。成功预测了今年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的暴发。为有效控制洞庭湖区鼠患发挥了重要作用。7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领导参阅材料》56期《亚热带生态所专家对洞庭湖鼠害态势分析和治理建议》上作出了“亚热带所对洞庭湖鼠害作出的提前预报,

  • 洞庭湖流域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湖南省生态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庭潮流域生态安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于8月24日在湖南农业大学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会员代表143人。

  • 安徽省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分析与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波动指数测算了1978—2004年间安徽粮食生产的波动周期和波动幅度,揭示了粮食生产的波动变化规律,系统分析了自然灾害、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投入、科技进步、粮食流通等因素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结合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 福建省粮食生产现状与能力建设的对策

    本文在分析福建省粮食生产能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根据省情,从政策保障要素、资源基础要素、技术支撑要素和结构促进要素等多方面,阐述提高福建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具体策略。

  • 农业的产业与公益双重属性研究

    本文通过剖析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出了农业具有产业和公益双重属性的观点,并在系统地论述了农业的产业属性及其演化和农业的公益属性及其特质的基础上。指出农业的公益效用部分,应纳入社会公益事业范畴,由政府实行补贴政策,以实现对生产经营者的合理补偿。

  • 打破新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

    农民工作为具有鲜明特征的独特社会阶层,与城市户籍居民一起构成了城市新二元社会结构。新二元社会结构增加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阻滞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加大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本。破解新二元社会结构的现实途径是通过尽快淡化农民工身份特征,尽快“分化瓦解”农民工群体,积极推动农民工融入其他社会阶层。这一进程分为融入障碍消除阶段、融入...

  • 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论析

    我国诸多经济指标与大规模反哺期的国际值比较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机理显示反哺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来实现。通过透视农业发展的现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较好地把握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内容.反哺具体内容的不同类别较清晰界定了工业反哺农业的保护型、发展型、持久型三个阶段,而基于此的反...

  • 论湖南现代农业的集群式发展

    本文阐述了农业产业集群概念和内涵,以及对提升农业竞争力的作用;从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区域产业分工、农产品品牌建设、服务水平方面,分析了湖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加快湖南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途径:创新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思维方式、选择农业产业集群多样化模式、打造龙头企业核心、产业支柱、科技、名牌精品、市场物流...

  • 发挥山西煤炭资源优势,正确处理“两区”富民与强县的关系

    本文选择了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GDP指标,来分析山西省“两区”县的强县与富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农民收入比较稳定,与县域GDP增长相关性不大。原因在于GDP分配存在一定缺陷,煤炭财富集中、外逃。因此,“两区”县要走以煤补农道路、协调贫富差距共同富裕道路、产煤区与非产煤区协调发展道路。

  • 中国农民陷入温饱陷阱的原因与出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种视角

    刚刚跳出贫困陷阱不久的中国农民又陷入温饱陷阱,温饱生活水平成为较长时期内农村资源配置的一种均衡状态。其原因是:人地关系紧张,农村就业不充分,我国将长期维持小农经济状态,农村长期淤积犬量剩余劳动力。跳出温饱陷阱的出路在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由农业为主向非农业为主转变。一个可行的方案是...

  • 新时期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

    中部地区“三农问题”突出,人地关系紧张,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农民收入来源构建了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直接贡献测算模型,定量评价了2001--2005年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为制订相应管理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浅析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现代农业的基本涵义;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从科技水平、规模发展、管理体制,指出了农村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必须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培养优秀人才,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及开发的对策。

  • 论优质猪肉供应链中的健康养殖

    实施供应链管理是加快我国优质猪肉生产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优质猪肉供应链中的养猪场必需开展健康养殖的观点,从政策、理念、技术、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优质猪肉供应链健康养殖的对策与建议。

  • 关于中国生猪产业的周期波动问题探析

    随着中国养猪业向市场化迈进和产业结构及生产者行为的变迁。生猪周期逐渐显现出来。生猪市场的波动必然影响广大养殖企业和养猪户的生产积极性。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对生猪市场的价格波动、生产波动及利润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缓解生猪市场周期性波动提出了几点建议。

  • 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促进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

    论文阐述了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闽台农业合作与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现状与合作模式:根据闽台农业资源比较优势与闽台区域农业比较优势,以未来的思维,从互补的视角提出了,要以“大农业”观念,延伸闽台农业合作的产业链,要从“多功能农业”的视角,拓展闽台农业合作空间,要加强闽台农民合作组织...

  • 农民主体地位视角下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理论上分析,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主体作用、政府主导作用之间构成了统一互动的关系。然而,就现实而言,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农民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实际上却处于远远偏离主体地位的畸形状态,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必须从农民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定位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探索一条农...

  • 论农业的社会环境——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关系的演进

    本文讨论了农业的社会学属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简单变得复杂:由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一维关系逐步演变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二维关系。进而发展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三维关系,最终形成服务者-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四维关系:这种演进亦伴随者人与人...

  • 论农村贫困文化的表现、成因及其消解

    农村贫困根源于其积淀的贫困文化,要实现农村富裕,关键在于要解决农村的贫困文化问题。“输血”或“造血”式扶贫之所以没有取得满意的效果,归根结底是由于传统的贫困文化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制约着人们的行动,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脱贫致富。本文在对贫困文化进行界定之后,对其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进而探讨如何消解贫困文化...

  • 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的整治

     在新农村建设中,一些地方村容的整治,加剧了村内大片土地的闲置和村庄向的无序扩张,出现严重的“空心村”现象。“空心村”延缓人居环境的改善,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阻碍农业发展,浪费耕地;新农村建设应与“空心村”治理结合起来,通过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整治旧村与规划新村等途径整治空心村,促进新农村建设。

  • 我国超市农业的发展方略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超市农业的兴起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尤其对于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论述超市农业的兴起对“农改超”的影响入手,以武汉市为例,深入分析了发展超市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而、从构建超市农业经营模武、优化内容结构、强化质量监管、加强基础建设和建立长效机...

  • 广西自治区领导与中科院亚热带生态所研讨科技人才合作

    8月20日.受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陈际瓦部长委托。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余可进处长在湖南省委组织部胡绪阳处长陪同下。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访问。亚热带生态所所长王克林、党委书记李文祥与其进行了座谈。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生态所与WWF签署合作协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签署一项研究项目合作协议。据悉,为恢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洞庭湖湿地资源.保障长江中下游沿江防洪安全。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洞庭湖流域的综合管理.今年4月双方联合成立了“洞庭湖湿地国际研究中心”。此次双方签署的项目合作协议是该中心正式启动的第一期项目.项目内容包括洞庭...

  • 第三届动物营养、保健与饲料添加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8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湖南省饲料工业协会、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湖南农业大学协办的“第三届动物营养、保健与饲料添加剂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本次会议针对动物营养、保健与饲料添加剂进行研讨。邀请了来自美国、葡萄牙、德国和国内知名专家。

  • 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本文在简要介绍现代农业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农业保护、农业科技和教育、信息技术、农业服务体系诸方面,介绍了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指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应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 论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及防灾减灾对策——兼论发展防灾减灾农业

    本文对自然灾害发生背后潜在的社会性因素进行了深入系统地剖析。分析了自然灾害社会属性的具体表现,包括致灾原因的社会性、灾害影响的社会性和防灾减灾的社会性;以及认识自然灾害社会属性的现实意义,即有利于帮助人们全面、客观地分析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利于规范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增强相关部门防灾减灾的责任...

  •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2007年暴发成灾的原因剖析

    2007年东方田鼠种群暴发是其种群数量自然波动到达高峰期的体现。洞庭湖湖泊泥沙淤积导致的沼泽化是其成灾的主要基础;而围湖造田、围湖灭螺和滥捕天敌乃是潮区东方田鼠上世纪70年代开始形成严重危害的直接原因:近期三峡工程和退田还湖工程又进一步加强了东方田鼠的暴发危害。因此必须高度关注东方田鼠种群的未来发展趋势。

  • 黄土丘陵区不同类型家庭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评价

    本文基于参与式农户问卷调查,对陕西省安塞县两个小流域内典型的农户系统,采用组分优势度、结构优势度和复合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农户家庭经营内容的增多和产业链的延长,农户系统的稳定性趋予增强。同时,分析发现受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的影响,在国家停止补贴以后,两个小流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均衡性和稳定性都...

  • 玉米适宜密度与播种量确定动态知识模型

    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根据不同的地力水平按照不同的原则确定玉米适宜种植密度-高地力田块“以光定株”、中低地力田块“以产定株”,在此基础上,应用相对权重法计算土壤理化环境、播种质量和整地质量等多个生态环境因子对出苗率的综合影响,进而确定适宜播种量。从而构建了基于作物——环境关系、可适用于不同时空环境不同地力水...

  • 间甲酚对不同供水条件下小麦蚕豆的化感作用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供水水平下小麦根系分泌物间甲酚对小麦、蚕豆产量和物质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5%和60%的供水水平下,间甲酚对小麦产量具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但在45%供水水平下对小麦经济产量和收获指数表现为提高作用,供水与间甲酚对小麦产量产生的互作效应显著;浓度为300×10^6mol/kg土的间甲酚,在75%的供水水平下可提高...

  • 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组成对茶黄素合成的影响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来源(茶叶、苹果、梨、蘑菇和漆酶)的多酚氧化酶同工酶的酶带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来源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具有相似的酶带,但对酶带数目、Rf值及分子量均存在种间差异。梨有11条同工酶带,苹果4条,茶叶有2条,蘑菇5条,而漆酶只有1条。PPO同工酶带Rf值集中于0.40~0.70的区间内。茶叶多酚氧化酶同工...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