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群文天地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05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群文天地杂志

主管单位:青海省文化馆  主办单位:青海省文化馆
  • 创刊时间:1991
  • 国际刊号:1009-630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810001
  • 国内刊号:63-1027/G2
  • 邮发代号:56-9
  • 全年订价:¥ 192.00
  • 发行地区:青海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稿
  • 书评
  • 理论研究
  • 西部民歌“花儿”的创新与传承

    “花儿”这一流传于我国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的古老民间歌谣,有着悠久的历史。“花儿”民族色彩浓郁,其歌唱者有汉族、回族、东乡族、撤拉族、保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以及中亚的东干族等。其歌唱内容包罗万象,记录着中国古今的社会现象及平民百姓的情感世界,犹如一幅通俗而生动的历史画卷。其创作中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法与...

  • 湟源排灯的人类学探究

    湟源,史称“西戎羌地”。自古以来湟源是内地通向青藏牧区和西藏的必经之路,也是农业区与牧区的分水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使湟源成为内地与牧区经济贸易的商业古都,亦成为早期中原王朝置辖的军事重镇。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湟源素有“海藏通衢”、“海藏咽喉”、“环海商都”、“小北京”等美誉。

  • 乌鸦天女古尔苔

    脱掉全身黑色的羽衣,谁会相信,这个热情似火、洁白如玉的美少女,常以黑色展现于世人。乌鸦天女最爱洁净,出浴的女神常披散长发,依偎着大榆柳,一边梳妆,一边吟唱,树干上挂着她的黑翅乌衣。

  • 谈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效保护机制建设——以畲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中国是具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标志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民族文化经过无数次风吹雨打洗涤后留下的痕迹,也是现代民族国家共同体的构成基础与重要标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情感与价值,守卫我们内心的家园,延续我们祖...

  • 浅析壁画中的“迹”与“象”

    一、何谓“迹”,何谓“象” 简单地说,“迹”是指艺术家手工或者半手工机械的操作痕迹,即以工具作用于材料留下的痕迹;“象”指艺术作品的色彩和形象。创作,就是艺术家逻辑留痕的过程,正如钟儒乾所说:“落笔成迹,因迹生象,通过迹象而有所表达,这不是绘画活动的一个简单事实吗?”

  • 浅述皮影雕刻的文化特性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物质需要的不断增长,精神追求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并且拓展到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人们逐渐从单纯关注非物质文化的消费,转而同时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沿革中显得更加脆弱。正因为很多非物质文化现象的不可再生性,许多...

  • 赣北社火在当代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

    赣北社火作为一种农民农闲时节的民间艺术,承载了汉民族千年以来在审美领域中的文化之厚重。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的朱坊十二大保社火为例,分析其形成、特色及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与应用。

  •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存在多种多样的形式,而这些传统图案都蕴涵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这些文化的发展历程还包含着古老中国的传统审美观点和文化习俗。我们在欣赏中国传统图形符号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将这些古老的图形更好地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使之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

  • 论传统孝道伦理及其现代转型——基于一种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孝道就是对符合孝的行为做出的道德规范,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它是孝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内化为民族精神。所谓历史主义方法就是对事物的理解,一方面,要把它放在特定现实历史背景条件中;另一方面,把它看作是历史进程中的产物,通过把两者结合起来,能够较全面地理解和解释这一事物现存的状况。

  • 中共领袖人物为政风格探析

    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四位领袖人物:、邓小平、、,他们的从政风格迥然不同,闪烁出个性的光芒!

  • 浅议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青海是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在这块高原沃土上的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各民族人民,不仅谱写了他们战天斗地的生存历史篇章,也创造了多姿多彩、别具特色的高原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宝藏。

  • 从网络舆论的特点看网络媒体的公共舆论空间

    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充当“把关人”的角色,把持着信息和舆论流动的“窗口”。把关人在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舆论的控制和对信息的垄断,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对“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的解构和颠覆。网络使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变得更...

  • 突发事件中广播特别节目的超常策划

    2007年3月4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大连遭遇了56年罕见的风暴潮灾害天气。在暴风雪的撕扯下,电力、交通、煤气、供暖、供水等前所未有地遭受着巨大考验。灾情发生后,大连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发挥广播媒体的独特优势,及时反应,整合资源,通力合作。4日下午5点钟开始,交通广播推出大型直播节目《风雨平安路》,为有关部门指挥救灾搭建平台...

  • 平面设计风格化背后的因素

    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发展,“设计”后的事物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不可否认,一个好的设计作品需要有一个好的设计师,而一个好的设计师必须有自己的设计风格,拥有别人一眼就能识别的设计符号。设计风格的建立是在长期的设计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它表现为设计师对设计元素有着自己的理解与选择,是设计师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在日常生活中...

  • 谈“福禄寿喜”的装饰性、符号性

    吉祥图案,顾名思义,是蕴含吉祥寓意的图案。因此,以寓意吉祥、吉利为特色的吉祥图案,并非单指平面装饰花纹和图形,并且包括诸如建筑、家具等吉祥立体图案。符号学理论创造性地延及了一切文化领域,这种研究角度因此格外具有思考和研究的价值。我们可以选择这样一种观察角度来更进一步地发掘、理解和利用传统吉祥图案。

  • 卢梭的自由观分析——读《社会契约论》有感

    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卢梭一直被认为是激进民主的代表人物,其著作《社会契约论》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纵观全书,其思想如下: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国家是自由的人民订立契约而形成的。国家成立的目的是保护人民的自由,更好地实现人们的权利。一旦国家限制或剥夺了公民的自由,人民可以通过...

  • 战栗的艺术——解读恐怖电影中的恐怖元素

    根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恐怖片是“一种气氛阴森、题材可怖、通常包含一些暴力事件并立意使观众毛骨悚然的影片”。它们“有的是对畸形的或者邪恶的性格进行精细的心理探讨,有的是关于可怕的妖魔鬼怪的故事,有的是利用环境制造悬念气氛的神秘惊险故事”。

  • 青海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浅议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地方文献的重要作用日趋显著,不少图书馆都把地方文献作为本馆的特色馆藏,不断加强其建设、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馆的地方文献建设,经过近几年的调整、规范,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打下了基础。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如何加强其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 浅析《变形记》的叙述手法

    在现代西方文学中,卡夫卡的小说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是公认的现代主义小说的三大奠基人之一。他通过梦幻般的奇特想象和独特的叙事艺术手法,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奇异而荒谬的世界。本文正是要通过对其重要的代表作《变形记》的文本分析,来了解卡夫卡的叙事魅力。

  • 浅析网络影评的发展现状

    “商潮滚滚,理论寂寞……影视刊物争奇斗艳,可很难听到影评家的心声,很难听到有个性的影评。”“电影评论的现状不容乐观。我没有做过观众或者读者调查,不好下结论。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影评已经没有了市场……”

  • 浅谈儒家环境伦理思想

    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是保证和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也是具重大的理论借鉴价值。在当前现代化建设中,分析、借鉴我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特别是儒家的环境伦理思想,对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伦理学、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极其重要的。

  • “菊”与“刀”——论日本电影大师的影像世界

    没有那个国家能像日本这样,把“菊”与“刀”、柔情和暴力的情绪交融得如此完美。日本导演利用电影艺术独具的视听手段,更是把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情绪完全融合在一起,像冰与火的交融,或是此消彼长或者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回顾日本的电影大师,无论是早期导演小津安二郎、沟口健二,还是五六十年代的黑泽明、大岛渚,乃至90年代的岩井俊二、北野...

  • 互动传播语境下的危机公关——由“躲猫猫”事件引发的思考

    “我们打开一扇窗户,让更清新的风进来。”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躲猫猫”事件调查委员会的创意人伍皓表示,表达权和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政府部门让网民介入事件并进行听证或了解更多的事实真相,是为了尊重网民的知情权,同时也是为了消除公众对于司法机关的不信任感。在“躲猫猫”事件演变成为一个公众事件后,各方的质疑与...

  • 基于网络人际交往的社会学分析

    网络人际交往所描述的,是一种经由互联网媒体中介形成的人际沟通与互动关系。在网络空间,人际互动双方并不像在现实社会交往中那样面对面地亲身参与沟通,而是一种以“身体不在场”为基本特征的人际交往。这种新的人际关系,正如黄厚铭所说,同时具有传统社会人际关系和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特征。网络人际关系进程可以在现实人际关系中得以延续...

  • 推进高校和谐寝室文化的建设

    高校寝室相当于是一个小的活动中心,是大学生休息、娱乐、社交以及课余学习的重要场所。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也曾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支寸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 高校校园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探微

    社会是文化的存在,大学校园文化属于社会的亚文化,是社会的先进文化。依照常理,高等院校原本是文化的“集散地”,各类文化思想往往由此产生、传播,各类文化人才由此培育、输送。但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非校园文化水乳交融地与校园文化错合在一起,造成文化人群的普遍世俗化。这对于思想活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社会...

  • 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之创新

    对图书馆工作者来说,为读者服务是永恒的主题。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S.R.Ranganathan)早在1931年便已揭示出图书馆的读者导向经营本质,充分彰显图书馆因利用而存在的服务导向经营理念,明确指出读者是图书馆的主角,服务才是图书馆的终极目标。

  • 浅析美术考级的社会效应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更多地注意到了精神生活的质量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对艺术的追求前所未有地提高。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到今天迎来了30周年的辉煌成就,伴随改革开放春风成长起来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工作也走过了20个春秋。各类艺术考级活动在社会各界的褒贬、质疑和赞扬声中发展壮大,...

  • 永远的铭记

    5·12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周年了。 5·12作为一个时间符号,只是漫漫时间长河里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但是我们为此却永远地记住了它,记住了这一天的14点28分,记住了中国的汶川,记住了这个一滴眼泪就能把他全部覆盖的小地方,其实我们都要感谢这个通讯十分发达的社会。汶川大地震的信息在一瞬间就传遍了整个世界,

  • 凡鸟那个敢栖宿仙官天女自逍遥

    我站在玉兰树下,陶醉在那春风漾动、逸兴飞扬的花香中,在弋动飘忽不语的烂漫的阳光里,任由那春日的太阳温暖着我的扑通扑通快乐的心!这就是玉兰花开的日子。在玉兰花的含苞、初放、怒放,以及瓣落凋零的季节里,我成了它们的好朋友!只要有一刻儿闲的工夫,我便来到它们的身边。我也穿上和它们一样的衣服,时而紫色,时而白色,我知道自己有点...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