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山花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山花杂志

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  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
  • 创刊时间:1950
  • 国际刊号:0559-7218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550002
  • 国内刊号:52-1008/I
  • 邮发代号:66-1
  • 全年订价:¥ 336.00
  • 发行地区:贵州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小说驿
  • 文本内外
  • 散文随笔
  • 诗人自选
  • 大视野
  • 乡音
  • 视觉人文
  • 浮图

    华严塔将毁于一场人祸。金沙崇仁寺第三十八任住持静祜法师在行将圆寂时,道出此惊异之言,声音在寺院内萦绕,经久不散。那天戌时,崇仁寺正处于一场罕见的雷雨之中,九脊屋顶上,一声惊雷滚过,行已合目的静祜法师,突然睁开眼睛,席禅而坐。此时,守候他身边有栖真等四个弟子。

  • 此一时,彼一时

    屈书慧打开车门坐上副驾驶的位置。妈说了,七点半之前你把我送回来。屈东南透过车窗看屈书慧刚走出来的那幢房子,他感觉许境意就在某扇窗子后头窥视他,说窥视可能有些不准确,以许境意的心性对他用不着窥视,最多也就是蔑视。

  • 老灵魂

    老洪这是第三次从梦中醒来了,不是噩梦,是美梦。老洪从美梦中醒来,不是受了什么打扰,而是他一旦做梦做到最美好、最关键的时刻:一个大猪蹄子就要啃到嘴里,一个美丽的姑娘就快吻上他,就差最后一个数字就能全部对上中几百万,每到这时候,老洪就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醒过来。上大学时,老洪旁听过心理系的课,老师讲过做梦...

  • 不存在的绑匪

    短信提示音响起时,周岁延正在会议中。他收到的短信大概只有两类,除了若干个推销广告就剩下两个情人发的。使用微信后,短信基本上只剩垃圾信息,因此他没在意。短暂的几秒钟铃声并没有打断思路,看都没看手机一眼,继续生动地演讲,给十几个新招上来的销售做培训。本来这种细小琐碎的事情轮不到他这个董事长亲力亲为,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哪里...

  • 房空警报

    老三给潘尤打电话的时候,潘尤正赤身裸体地躺在美佳美女子专业SPA馆的一张按摩床上。房间很幽暗,窄小得仅供放下一张更加窄小的护理床,以至于给潘尤做护理的两个美容师几乎是趴在床边,呓语似的小声提醒潘尤,潘姐,电话。潘尤从佛手柑香薰中恍惚地睁开眼,唔了一声。做面护的小金已经把手机递过来,放在潘尤的耳边。

  • 悲夫李陵

    1992年1月5日,当我得知部队驻地在酒泉某个地方之后,第一个不自觉想起的古人竟然是李陵。当时,正是清晨,在月台上列队时,我看到祁连山黝黑色的根部漾着一大片淡黄日光,冷风从西边沿着铁轨汹涌而来。带兵干部说,这是酒泉。我惊异了一下,脑子里忽然就弹出了李陵这个名字,还有一幅头戴铁盔、神情肃穆的画像。心里还想,在这个地方,说不定...

  • 藏地焰火

    西藏是一个生产灵感的圣地,无比坦荡的阳光仿佛能够穿透人的身体,因而身体那种密不透风的物质属性遭遇了挑战:精神性的冲动在阳光的指引下,迈过肉体的栅栏,与生辉的万物亲密无间地融合成一体。但是,怎样的灵感才是独属于自己生命的发现,而不是一时的冲动,甚或是草率的道听途说?

  • 生活场景及其他

    无论怎样努力,我最早的记忆始终滞留在1966年的夏天,当时我三岁,父亲抱着我,站在窗前。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窗外锣鼓沸腾,游行的队伍绵延数公里,高音喇叭发出尖锐的呼啸声,我笑了。是因为母亲。母亲举着小旗,从队伍中跑出来,喊我的名字。在她周围,是车间里的叔叔阿姨,他们也在喊,舞动着纸扎的小旗,脸蛋跟旗帜一样,艳丽无比。

  • 黄昏的草场(外五首)

    即便与你道别,擦肩而过 我依旧记得那种种缠绵 记得分手时的瞬间,像黄昏的草场——华光消失,草茎黏稠 空气闷得发甜。马儿们,一个个 融化在巧克力的汁液间 你慢慢走远,留下我像女犯痛苦不堪。和你相遇

  • 生路上(五首)

    这影像是刺猬打开栅栏 尖利的呼啸,或者梦中情人把一缕 光带进多舛的人生 但我记住了,在九重霄 在一个人的屋宇,我可以 把毒蛇的影子留住。也必将用微启的心智点亮你忧郁的春天

  • 为诗歌命名

    每个人都有第一次接触诗歌的经历,直接的或间接的。读到一首诗,人们也许会自觉不自觉地追问:诗是什么?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分行,押韵或不押韵,等等。

  • 游乐场(外三首)

    总会有一些风景诱惑着你。但前面有太多路,你拿不准该选 哪一条。我忘了说,但你应该清楚 每条路都不是直的,它们通向不同的地方 超出了你的料想。更糟的是你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 城市膨胀着,向着地平线伸展自己 或是朝天空勃起。一些熟悉的面孔

  • “历史语境中的‘非虚构’:理论与实践”笔谈(之二)——写真实:非虚构的政治学与伦理学

    “非虚构”这个词语本身建立在依附陆之上,总是有个“虚构”如影随形地在那里等待着前面限定词的反拨,这使它注定成为一个权宜之计的过渡性概念。就像一系列以“后现代”、“解殖民”“新马克思主义”、“去政治化”等20世纪中后期以来出现的概念一样,它将自己的合法性置诸于对话性乃至对立性的关系之中,作为前缀的“非”兼具形容词和动词的...

  • “西部”景片与非虚构写作

    作为当下创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非虚构写作”(non—fictionalwriting)已成为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领域的一道景观。恰如《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一书的作者雪莉·艾力斯所言,“写作是可以培养的。”诚然,写作不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它鼓励创作者走出书斋,告别苍白无力的胡思乱想,认真观察日常生活的微观情境,用一种“实录”而非“...

  • 地缘政治·公共空间·建筑伦理·诗歌北京

    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公共空间来看,北京的诗歌场域显然具有着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国族寓言性。这不仅在于其“中心”的文化主导权的地位,而且还在于不同时期的诗人与场域之间的博弈。从民国到共和国,不同立场的知识分子对文化意义上的北京却抱有大体相同的体认。北京古都以特殊的文化况味和历史积淀带给历代的人们以温暖、宽厚而沧桑的记忆。

  • 一位理想主义者的修正之旅——有关庞茂琨艺术创作的文本解读

    西南之于中国当代艺术,乃是特殊的存在,其独特性在于:云贵山高水远、自在天成;成都自古文风鼎盛,风流蕴藉;还有陪都重庆,现代工业文明携裹着袍哥江湖豪气和农耕文化交互生长。至近代,更因民国文脉遗存与1949之后因历次运动而被主流边缘的文人志士迁徙此处,与原著民文化兼容并蓄而令西南人文愈显鲜活,西南民间精神也颇为自由自在,野地...

  • 理想主义者的修正之旅——庞茂琨艺术作品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