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山花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山花杂志

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  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
  • 创刊时间:1950
  • 国际刊号:0559-7218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550002
  • 国内刊号:52-1008/I
  • 邮发代号:66-1
  • 全年订价:¥ 336.00
  • 发行地区:贵州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小说驿
  • 文本内外
  • 散文随笔
  • 诗人自选
  • 大视野
  • 乡音
  • 视觉人文
  • 乌木

    一富翁俱乐部是富豪们的海上乐园。离这里不远,有个废弃的码头,十分荒凉。一个渔夫总在这里钓鱼,每天他和太阳一起出现,和太阳一起离开,他看起来比太阳还要快乐。他很贫穷,所得仅够糊口,他的妻子和儿子常常抱怨和羞辱他;他的朋友要和他合伙赚钱,他不去,朋友很少理他了;有个富翁和他做了朋友,富翁送给他一根纯金的鱼杆,他就用金鱼杆钓鱼,他的妻儿...

  • 在时光的河道里(创作谈)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叫做时光。它从前的长度无法测量,未来的长度无法预计。它是无限的。在这条无限的河流里,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无以计数的浪花汇聚起来,成就了这条河流的宽度,以及深度。然而,从来就没有人可以知道,这条河流的起源,以及流向。乌木是从普通的树木演化而来,需要几千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所谓轮回...

  • 星空

    一 秋上的最后一天,两个小姑娘急煎煎地双双离开了镇子。她们的脚步显得仓促而又执著,似乎打上路以后谁也没有打过一下退堂鼓,哪怕只是在心里稍作迟疑呢。自从到这个偏僻小镇的那天起,亚军就开始跟身边的小兰在同一个班上念初中了。小兰是个黑黑瘦瘦的姑娘,脸蛋上有几撮顽固的小麻子,像是偷吃黑芝麻时不小心沾在了面颊上,自己不曾发觉或是忘了及...

  • 弱小的,强大的——评张学东中篇小说《星空》(评论)

    读张学东的作品,总感觉有种童年的回忆、忧伤和梦幻吸引着你,让人觉得平凡甚至苦难的生活里,依然有一种悲悯、包容的力量,犹如星光照亮夜空,足以慰藉人心。中篇小说《星空》是其童年叙事的重要作品,张学东于幽微之处,极为细致而精准地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缝隙中,人性的复杂状态。

  • 他和他的

    A 四十年前,村里的人为他庆祝了99岁的生日。要不是出于对他的忌惮,以及村民那股视死如归的捍卫劲儿,镇长早就把他和他的一切开发成旅游项目赚钱去了。如今,当初为他庆祝过生日的那些人早就因为各种癌纷纷死去,个把剩下的活人也糊涂到拼凑不出他的完整履历——他们有时把他说成转世的河神山神,有时又把他说成躲在山林中伏击处女吸食其鲜血的妖怪...

  • 心如破晓

    淮上最乱的地方是火车站。任江山一手提只帆布包,头戴军绿色帽子,一身半旧的休闲服,他皮肤黑,瘦,这二年没少晒太阳,可他有劲,两只包挂在手里,轻飘飘的。"票。"检票员动作利落。城市小,设备落后,票还是手检。任江山放下行李,从裤袋里掏出票。后面人头涌动。检票员瞅了一眼,"半价?"任江山忙掏出退伍证,递上。"退伍证不能半价,"检票员不再看...

  • 双城(节选)

    第一部:成都笔记(Chengdu Notebook) 10、平等观楚河的归楚河,汉界的归汉界;你的命归你,我的命归我;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 13、子弹并非每颗子弹都要射出去,有些就在土里或旮旯里躺了百年。 49、晚年惟好静并非中国人"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酬张少府》)几乎全人类都如此,一到晚年,就修养身体,一心专等死亡临头。

  • 抱着声音,一觉天明——与徐玉兰或者越剧有关的声音片断

    2016年4月18日凌晨,春雨完全笼罩了杭州。我躲在我的玻璃屋里,听到密集的声音敲打棚顶,像来自异域的鼓声。白亮而冰冷的光线挤满了狭小的玻璃屋。我能看到落地玻璃上滑落的水珠。它们像午夜的妖怪,不规则地扭动着腰肢,恋恋不舍地向我张望,然后在灯光中怆然下坠。我想起桃花还没有完全凋零的时候,我们去了富阳新登镇的徐玉兰旧居。旧居有些残破,...

  • 你喜欢她,是因为她正是你所喜欢的样子(十五首)

    大地灵巧如一双鞋匠的手 大地灵巧如一双鞋匠的手 它收容一切,修补一切 好人或坏人,洁净亦如是 肮脏亦如是。我们被安置 在这雾霭四起的大地上

  • 计划和传奇(七首)

    夜谈乘以啤酒计划 (赠康城) 和你谈论到“写作的有效性”, 语境下充满着我们对声音的迟钝。 看上去更像是我们身上的深渊, 但从未深过啤酒的深渊。

  • 宿于野(外五首)

    宿于野 我们在草地的中央搭起帐篷 疾驰的马群停下来 埋头于河水,嘴唇翕动,喉管晃荡 仿佛一场晚雨来临时的闷雷

  • 当代文学如何讲述历史?——从革命叙事到先锋文学的一个线索

    一 今天这个讲坛叫做"重返经典",而我要跟大家讨论的,是"文学或小说如何讲述历史"的问题,这肯定要涉及几个关键词。首先是经典。经典是什么呢?简单地讲,就是被反复阅读的文本。被反复阅读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历史上的经典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在思想和艺术上不朽,所以才成为了经典;还有一种是因为它非常重要,它在艺术上也许不见得那么完美,...

  • “第三代诗歌精神”的历史性终结

    对于大部分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阅读诗歌的人而言,"第三代诗歌"曾经是一份丰厚的馈赠。"第三代诗歌"的狂欢实验有效地修复了被中学语文教育败坏了的审美视力和阅读胃口,它为很多当代诗人完成了语言和精神启蒙。九十年代的校园诗人,谈论"第三代"至少代表了相应诗歌品味和眼界。

  • 生长在城市的边缘

    上世纪90年代初,四川美术学院所在地重庆黄桷坪开始出现一种独特的“黄漂”现象:一群青年学子从川美毕业后,继续“漂”在黄桷坪进行艺术创作,他们普遍没有固定收入甚至稳定居所,但凭着一股执着追求理想的炽热情怀,创作出不少在西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其中一些艺术家从黄桷坪出发,走出中国,走向国际,成长为艺术界中颇有影响的...

  • 朱骥翔作品的自然馈赠

    艺术发展到当代,因着一句"人人可以是艺术家"而变得愈发简单。艺术的门槛越来越低,大家的接受能力却越来越强,即使是看不懂的作品,也都因为那是艺术品而受到观众的接纳。然而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艺术变得愈发不易为之。观众什么都能接受,也就什么都记不住——一般的作品已经不能触动观众而使其留下深刻印象了。除非智慧极高、创意极佳,否则不...

  • 刘佳雕塑的异形观念

    我一直觉得“异形”并非好莱坞的产物,尽管以此命名的电影风靡世界,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想象的方向。在我看来,“异形”是一个全球化的概念,它深深根植于人类的婴儿哺育期,在经济繁荣的营养滋润下得以发育,同时又借助于文明假象的持续崩溃而得到公开展示的机会。

  • 生长在城市的边缘——黄桷坪青年艺术家七人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