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山花
北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山花杂志

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  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
  • 创刊时间:1950
  • 国际刊号:0559-7218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550002
  • 国内刊号:52-1008/I
  • 邮发代号:66-1
  • 全年订价:¥ 336.00
  • 发行地区:贵州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小说驿
  • 文本内外
  • 散文随笔
  • 诗人自选
  • 大视野
  • 乡音
  • 视觉人文
  • 春景

    燕鸣茶馆出事,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出的也不是大事,就是让底下的观众喊了倒好儿。来茶馆儿园子听玩艺儿的都是老观众,眼毒,耳朵也毒,一丝一毫都瞒不过。好就捧,还是真捧,出了差子喊倒好儿还是好的,再急了就往下轰,甭管多大的角儿,一点儿面子不留。据说当年马连良来演出,还是义演,出了点差子,当时连茶壶茶碗都扔上去了。让观众喊了倒好儿的是朱...

  • 手指可以触天

    一、手指他认为那不是梦,只是真实的一种告别方式。梦见了什么?几乎没有内容,只有路灯,但在脚下。黑暗的尾巴还在,现在他是醒的,窗帘透进的一束阳光叫醒了他。他眯眼,手指逆着光推过去,把光线作弦,拨动了几下,指缝边镶出一圈暗紫金色。手影修长,却只有四根手指。

  • 十二个飞翔的故事

    第一个飞翔的故事一个人,在一个令人不安的睡梦里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鸟。他拥有了鸟的羽毛、喙和爪子,总之一切都是鸟才有的,重要的是他也拥有了鸟的飞翔。他发现自己在慢慢地飞起,飞到天上。需要声明的是那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梦,因此,在梦里的飞翔也是急促与慌张的,他不断地调整和躲闪,但不知道究竟要躲闪的是什么——他变成的这只鸟一直试图躲进...

  • 重新讲述的过程也是一种隐喻(评论)

    《十二个飞翔的故事》是一组旋律多变的短章。有轻盈的飞翔弧线,也有沉重的坠落回声。飞翔姿态各异,背后隐藏着暴力、囚禁、复仇和绝望,也隐含着梦想、逃离、向往和渴求。这些故事有生活基础,更多是想象,想象之上是隐喻,是李浩的写作意图。飞翔意味着自由,人并不能真的长出翅膀,无论是因为恐惧变成野鸭,还是由于渴望变成嫦娥,又或是奇幻浪漫的化...

  • 比长跑更长

    1回到酒店,她已走了。打开衣橱移门,她没蜷缩在内——之前,她曾躲入衣柜制造出走的假象,我出门找,遍寻不见,回来发现她站在房间门口——说明这次她真的走了,而不是复制惯用的伎俩。都说情侣旅行,感情在途中要么升温,要么走向终点,后者往往可能性更大。原因很简单,平时隐藏起来的缺点,因为整天黏在一起便会充分暴露。我与她当然有些小的坏习惯,可...

  • 拂世磨俗,立其所欲——读李斯之三

    一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在图书馆里翻到徐梵澄的《老子臆解》,第一章的解说就让我吃惊非小。那句我们看熟念熟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徐梵澄据帛书本写成“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噭”,并释此句曰:“老氏之道,用世道也。将以说侯王,化天下。欲者,侯王之志欲、愿欲也。有欲、无欲异其度,于微、于窍观其通,...

  • 七杯烈酒

    第一杯酒,我要敬的是山桃花。那满坡满谷的山桃花,并不是一树一树,而是一簇一簇,从黄土里钻出来,或从岩石缝里活生生挤出来,铺展在一起,偶尔中断,渐成连绵,再被风一吹,就好像,世间的全部酸楚和穷苦都被它们抹消了。我知道,在更广大的地方,干旱和寡淡,荒瘠和贫寒,这些语词仍然在山坡与山谷里深埋,但是,风再吹时,这些语词都将变成山桃花,一簇一簇...

  • 加缪:不妨清醒地走入生活

    人总是在忙碌的时候被某个片段所触动,像是电影被定格在某个画面,突如其来的情绪仓促而有力地侵袭了身体,刹那间,似乎此生已矣。这感觉矫情得让我自己有点儿难为情。我在上课的中途,无意中望向窗外,鹅毛般的雪花在风中飞舞旋转,我如同被不辨来源的冷风吹了个透心凉,心底那些被封存的老老实实的过往夹带着波动的情绪瞬间喷涌,毫不留情地占领肉身...

  • 唯有寂静(七首)

    岁月本静好,岁月本静好,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春风从任何方向吹来,一定让人温暖,纤细如丝的事物,唾手可失的光阴,谁敢说诱惑的意义,来自那些蓬勃的欲念,倘若你靠近,且凝视,处子般的秀耳,令人惊骇的,也必然令人陶醉.

  • 部分的我(组诗)

    朋友圈,涟漪一圈圈扩大,波纹愈发微弱,此时它更接近整块湖面,一颗小石头,跃入水塘,一个人陷入他产生的影响,朋友圈越来越大,你甚至做不了其中的一根草.

  • 徒步记(外四首)

    徒步记,穿过麻山逼仄的峡谷就穿越了时间的裂缝。而偏僻未必僻静过他者讶异的眼神。来不及踌躇,耳桶山就劈面相迎。必须渡过格凸河,才能涉入人类的童年。两小时山路比心情崎岖比人类的进化史还漫长。周末的中洞人迹寥寥,仿佛荒弃的古人类穴居遗址隐居洞内的苗民,与世隔绝了很多年那道曾经横亘人心,比石峰坚固的屏障已被外界的目光拆除。洞厅大如...

  • 一乡之望(组诗)

    在城市的手指上,城市的关节,在建筑的手指上,窗子的玻璃像望远镜的镜片,迷眼的光斑,从高空到地面,四处跳动,让不同色彩,各居落霞一方,郊外的每次凝视对应层层树丛,每一个深处的情感动作,隐入手势,失去任何痕迹.

  • 黑夜中的不安(五首)

    遮羞布,两栋楼之间,横着一条小街,一个朝东,一个朝西,冷漠对峙十余载,咫尺便能感受对方的呼吸,如同分家不均负气的妯娌,却在夜色里,不约而同点亮灯,闭上遮羞布,今夜,阿娘扯下布帷的窗口,遮羞布已破,明晃晃,玻璃如镜,人影重重叠叠.

  • 今天人类对自身的救赎,或许才能让这个地球变得更好——吉狄马加与马克·特里尼克对话录

    马克·特里尼克: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与你交谈。吉狄马加:我也非常高兴和珍惜我们今天的交流机会。马克·特里尼克:这种交流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我既把你视为长者,还把你看成兄弟。吉狄马加:是的,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诗人就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不管是什么肤色,不管生活在什么地域,不管置身于何种的社会制度,也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

  • 以自然复魅重构风景诗学——奉家丽新作的观念旨趣

    当代绘画经由观念论、语言论、生态论转向之后,不再限于单一的视觉逻辑,绘画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从其他门类不断汲取方法,旨在克服单一主题及题材的限制,趋近于灵性复魅、自然复魅。在此观念意向中,关于自然生态旨趣和主题不再限于自然对象的再现,绘画逾越山水、风景、花鸟、静物的画科分类,而毅然走向大美术,汇通天地人和谐共生的愿景。

  • 坚守与拓展——奉家丽艺术述评

    和大多数上世纪90年代崛起的女性艺术家一样,1990年奉家丽从四川美院毕业后,又到中央美院油画进修班研习两年,之后就一直留在北京坚持创作。在1995年的行为艺术《欲望与消费》中,奉家丽用“纹身”的方式,将花卉题材从画布搬到人体上,背部是流行广告词语,如“四月肥”“中华鳖精”,胸部、腹部和双臂分别描绘中医针灸穴位、占筮图谱与花卉的意象符...

  • 奉家丽的后女性艺术视域

    北京昌平区六环以北是一片依山傍水的迷人村落。京密引水渠沿着古老的白杨树林缓缓流淌,绕着村落营造出一种田园诗般的静谧氛围。象山和桃峪口水库近邻村子,是傍晚漫步的绝妙去处。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北京城市的扩张,著名的东村、圆明园和其他艺术聚居地被开发,奉家丽和其他几位艺术家被这里的自然美景和古朴的村宅所吸引,把工作室迁入此地。多...

  • 自然复魅——奉家丽艺术作品展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