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浅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沙棘生态建设

张勇 沙棘 2005年第03期

摘要: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总面积64 km2,水土流失面积45.4 km2(水蚀面积33.7 km2,风蚀面积11.7 km2),占总面积的70.9%,其中侵蚀模数大于5 000t/km2·a的强度水蚀面积14.65 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3%,多沙粗沙区面积7.86万km2.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剧了干旱、荒漠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且造成了黄土高原地区贫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大量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使河床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悬河,是黄河危害的主要根源.加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是治黄河的根本措施,也是促进贫困地区脱贫治富、奔小康的必由之路.建国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广大人民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显著成效.在长期与水土流失斗争的实践中,黄土高原地区人民通过不断探索选择,推出了生态经济复合型先锋树种--沙棘.

关键词:水土流失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建设沙棘自我修复能力

单位:陕西省水利厅; 陕西西安710004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沙棘

省级期刊

¥408.00

关注 16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