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山东文学
省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山东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0
  • 国际刊号:0257-581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250002
  • 国内刊号:37-1032/I
  • 邮发代号:24-3
  • 全年订价:¥ 292.80
  • 发行地区:山东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中篇小说
  • 短篇小说
  • 鲁军新力量
  • 诗歌
  • 诗歌_短诗小辑
  • 散文
  • 随笔
  • 评论
  • 小说二题

    正午的气息还在放学路上,俺就听到了猪的哀号。当时耳朵就那么好使,俺听出来是雁来家的猪在叫。那种尖厉的嗓音,绝对不是挨打所能够发出的,也就是说,猪的痛苦远远大于被殴。雁来家的猪应该是头老猪了,反正这些年,一直看见雁来从地里割来青草,投到猪栏里,但猪似乎总是那么大,也就一米左右,又像个脱光衣服的老头子,瘦得肋巴骨清晰可数。不过是两腾...

  • 我们的五姨太

    1随着两声惊雷般的重撞,两扇朱漆楠木、上面嵌着几格漂亮风玻璃的屋门訇然倒下,没等屋里明白发生了什么情况,年打雷和二排长已经一个跃进站到屋里,把两支冰窟窿儿似的枪口,对准卓立群和他的那个自得让人眼馋、俊得让人心痒的五姨太了。正是睡觉前的最后时刻,男人刚刚钻进被窝,两只胳膊还抻在被窝外面,女人也刚刚沐浴完毕,美滋滋地向床边去。女人...

  • 记游短诗七首

  • 谛听流水

    我在东京都世田谷区南部已经住了三十五年。刚搬来时,附近还散落着块块农田,路也是土路,下雨天,满路泥水,要穿长筒胶靴。道路铺修以后,农田变成了停车场和公寓楼,木结构的房屋,也用新型建筑材料改建一新,年年都有变化。对于这种变化,我并不忧伤,因为我依然喜欢这里,还在这里住着。

  • 三斗米小屋温泉

    一进山,我就有一种重生的感觉。山,给予我力量。游海,也是愉快的,但阳光强烈,消耗体力。当然,我并不是说讨厌海。山与海,各有千秋,各有乐趣。我常常去那须的三斗小屋温泉。如今,这种不通汽车的温泉,已是近乎奢侈的绝无仅有。到三斗小屋温泉去,走最近的路,即使中途不休息,也必须走两个小时。这段路,是个净化器。

  • 故乡的酒

    农家的乐事,莫过于酿酒。农民们耕地,引水,插秧,收获,磨米,用酵母酿酒。一滴酒,包含着世界的一切--阳光、雨露、土地、水和微生物。酒是人类劳动的结果。但更是神奇的大自然的恩赐。糖分发酵后,为什么会变成酒精?酿酒人也许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但他却在酒桶里噗哧噗哧响的粥变成酒的过程中,像精心照料婴

  • 老人与孤狼

    当沙漠东边的天际开始透亮的时候,老海已经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今天,老海要去杀死他的仇人--那只独眼瘸狼。在过去的几个月的时间里,为了找到这个仇人,他骑着马,沿着塔里木河西岸,从茂密的芦苇丛地带到天然胡杨林区,来来回回差不多走了三千里。在这个过程中,老海从它只有三个爪子落地的爪印上可以看出,这家伙一瘸一拐地就在他前面不远的地方走...

  • 桃花

  • 学习活着

    临近下班的时候,吉村煤矿的吴矿长走进高秘书的办公室,见高秘书正忙着,就说:老高,又到了年终发奖金的时候了,别再闹出去年的那种事,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吵吵闹闹的影响不好。高秘书觉得吴矿长的话里有着明显的潜台词,就问:吴矿长,我今年还是拿工人的奖金?吴矿长说:你的同题矿上正考虑着。高秘书说:矿长,你这考虑的话可说了好多次了。吴矿长沉思了...

  • 山里地瓜

    张正章让妻子叠好被子,垫在身后,慢慢倚靠在床头。看看窗外,那棵梧桐树上微黄的叶子被飒飒秋风一吹,有一些便散散漫漫地飘落下来。他微闭双眼,叹了口气。想想住进这病房的时候,外面的梧桐树叶刚刚冒芽,才几个月,它们就寿终正寝了。人啊,与草木同理,到时候就要想得开……

  • 最后一网鱼

    捕鱼是劳局长的一大嗜好。这嗜好当然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起自他的青少年时代。那时的他还在乡下读书,人们叫他小劳。每逢暑假,小劳几乎天天泡在河道水湾里摸鱼。摸鱼不同于捕鱼,捕鱼用网罩丝挂一类,摸鱼全凭手上的感觉,指头的力气。说实话,这两样本事他都不行,然而小劳自有妙招--寻一截水洼,找两个伙伴在水洼里往来窜跳奔波,一霎时,水浑了,鱼呛了...

  • 交叉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出自初中一年级《几何》课本。虽然我是学文科的,"几何"这门课程学得并不好,但多年以来,我却一直在试图推翻这条定理。所以,我一直认为这条定理验证出来的结果亦是不可靠的。可是,我却始终没有足够的证据来推翻它。直到有一天,有一个人对我说,他可以把我带往一个平行线可以交叉的地星球。

  • 隐喻的力量——论毕四海的"政治小说"

    一毕四海小说的叙述特色是民间传说的主体脉络与当下时代的意识交叉。通过民间传说增加文本历史内涵。如长篇小说《黑白命运》,作家加大了小说叙述中民间传说的分量,以与小说人物密切相关的地点、场景以及民俗的乡土处理,串连现实中W、黎书记、黎苇等的事件,以民间传说中的历史因素去铺展日常生活中的复杂和多义。从结构上看,民同传说与当下事件...

  • 立体的人性世界——评毕四海的中篇小说集《政治"荷尔蒙"》

    近年来,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老百姓表现出对于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热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很自然的,文坛上涌现了一批作家重新开始有意识的用手中的笔来"干预"政治和其他社会生活了,虽然作家大多终归是官场政治主流及重大社会事件的旁观者甚至是局外者,但艺术家凭着一颗对于政治热情和敏感的心,却能用笔绘出一幅幅激动人心的政治文化...

  • 匈奴挽歌

    一这是一首悲凉的古歌:忘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鄢支山,使我女儿无颜色。夺我金神人,使我不得祭于天。这首歌的作者已无史可考,但它诞生的年代,大约在汉武帝发动的对匈奴的毁灭性战争时期,也就是两千多年前那个终年征战不已的年代。因为我从追宗寻祖中,知道了我们丛姓人是匈奴的后裔之后,这首古歌便深深地牵动着我的情感。更因为匈奴这...

  • 让伤疤不再流血

    患癌症做过手术,一年后发现转移,医生的语气和家人的情绪告诉我,我的人生之旅已经走到了尽头。以泪洗面的妻子,一整日忙前忙后的伺候,我实在担心会把生性脆弱的妻子累病了,我总是强忍病痛,笑颜相对,尽量减轻她的压力。年轻夫妻老来伴,只有在这时候,才体味到相依为命的真滋味。用过来昔决南钐注射液,暂时从病痛中解脱出来,妻子见我身上轻松了许多...

  • 心灵悟朋 (外一篇)

    心中涌出这个题目,是经年累月往事沉淀的发酵,是久别挚友的电话情思,是夜色朦脆中对"朋"字的一种幻觉和理解:我仿佛看到两个月子就像两个亦步亦随的君子,携手并肩,形影不离;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伴随终生。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朋友。鲁迅先生说,人生得知己足矣,斯世...

  • 怀念父亲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多年了。每当想起他,思念之情总难以平静。尤其是夜深人静时,人们都处在酣睡之中,我独自静坐在这沉寂的房中,就仿佛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声音,往事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浮现在眼前。父亲一生忠厚老实,工作勤恳认真,尊老抚幼善待他人。他的品质就像他那高大的身影一样,深深烙在我的沉忆中。

  • 蝴蝶

    很久很久了,我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瞬间:蝴蝶从地上冲天而起,那漫天遍野的绚丽,令人产生莫名的颤栗。蝴蝶,正是"蝴蝶"这个神奇的词汇,带我走进了爱情的故乡。童年是扶着传统的手臂走上台阶的。对蝴爆最初的认知,竟然不是从自然界中的花丛中,它源于母亲的口述,源于古老的传说,源于梁山泊与祝英台凄凉的美丽。母亲也许是时光

  • 沂蒙有个"朱老大"——记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山东朱老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呈镕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每当听到这曲悠扬悦耳、情深意长的民歌,我的思绪就会飞到八百里苍茫葱郁的沂蒙山上,我的眼前就闪现出革命老区妇女们做军鞋、磨军粮、用乳汁抢救伤员、以生命掩护干部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幕幕,一幅幅,惊天地泣鬼神,撼人心魄,催人泪下。"红嫂"是沂蒙妇女的名字,也是她们全体的象征...

  • 时代的风采——寿光市台头镇北洋头村发展纪实

    这是一方英雄的故土。无数的革命先驱,于民族危亡之际,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这里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是创业者施展才华的一方热土。在这里,一批批时代精英,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们以满腔热血,万丈豪情,肩负起时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振兴一方经济,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将勤劳与智慧尽情挥洒。气势恢宏的工业园...

  • 奠基者——记沂南县蒲汪镇大王庄中学校长秦丕兴

    20年来,秦丕兴从当教师到当校长,一直在乡镇基层中学默默地为党的教育事业工作着,奉献着,甘愿做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培养的学生有很多考上了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真是桃李满天下,但秦丕兴并没有满足取得的成绩,他说:"我们在基层做教育工作的,要从’零’开始,就象盏大楼一样,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当教师做校长的,就要做一个好的奠基人,培养出优...

  • 老翁耕耘三车诗——记诗翁李法周

    临淄诗翁李法周先生,老而弥壮、执著不倦的诗歌刨作和令人嫉羡的累累硕果,是一个难得的生命景象。李法周先生今年84岁,农民出身,早年家境困难,只读过几年小学,后参加商业工作。1978年退休后矢志笃学,自言在啃读中国诗词歌赋中增加识字量3000有余。自1974年参加老年诗社,方始识韵习诗,自此笔耕不辍,诗艺日进,一发而不可收。10年共写诗3000余首,出...

  • 我和我的日子(组诗)

  • 走向西部(组诗)

  • 校园诗三首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