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山东文学
省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山东文学杂志

主管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主办单位:山东省作家协会
  • 创刊时间:1950
  • 国际刊号:0257-581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250002
  • 国内刊号:37-1032/I
  • 邮发代号:24-3
  • 全年订价:¥ 292.80
  • 发行地区:山东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中篇小说
  • 短篇小说
  • 鲁军新力量
  • 诗歌
  • 诗歌_短诗小辑
  • 散文
  • 随笔
  • 评论
  • 脚下的天台

    一晚上六点,终于下班了。当然,在回到公寓之前,我不能有任何放松,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好让最后一点即将消耗殆尽的体力支撑着身体。意念这种东西真是奇怪,它虽然时常不听你的话,却能让你在公交站牌下挤进第一辆到来的公交车。

  • 放空

    主编荐语:一幅世俗味浓郁的风景画,展开了看似热闹的画面,背后却隐藏着当下人心灵的空虚、寂寞和一份诗意的伤感。其间,人性的复杂微妙和最后的道德守望,于看似热闹的酒场与事件的细节处愈发显得真实和鲜活,且饶有意味,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 无故事三题

    没有换气扇的房间卢光荣来的时候,我正坐在椅子上捧着本书看。对于他的突然到访,我感到意外和不舒服。意外是因为,我和卢光荣虽然很小就认识,但是中间有十多年并未见面,甚至连对方的一点消息都没听过。起码我是这样的,至于卢光荣有没听人说起过我,不得而知。甚至如果不是老娘说出他的名字,我都不知道如何称呼他。

  • 咖啡馆

    女人太年轻了,不但有张漂亮的脸蛋,还有两条修长美气的腿。她不穿袜子,任凭俊气的、涂了红色指甲油的脚指头从两只白凉鞋的露孔中钻出来,更加惹人注意。这很像咖啡馆里的光线,是种撩拨人的暗色的场景。使人联想到某个深夜里的某一种梦境,伴着咖啡馆里细碎的音乐,肆意地弥漫和张扬。

  • 落叶

    睡梦中的李富翻了下身。翻身的动作是下意识的,然而,在他翻过身的一瞬间,仿佛有千根钢针在他的腰间猛地扎了一下。难以忍受的疼痛生生把他从梦里拽了出来。他托着腰,紧皱眉头,骂了句:让你不服老,这下惹了祸了吧。昨天,天都黑透了,工地才收工。李富和工友们去伙房打了饭回到工棚里。饭才吃了一半,工头带着一个陌生的中年汉子来了。

  • 身后残雪

    吃过午饭,我走到村头的高岗上,躺在美人靠上,一个人在阒寂中欣赏瓦檐外从空中飘向山坳里的雪花。放学回家以来,我就陷入一阵虚妄和迷茫中,时常感觉到,自己只有站在风中,内心才会寻得片刻宁静。雪花纷飞,就容易触景生情,一会儿就忽视了眼前静谧的村落,慢慢地就开始回想。

  • 战友

    在家等死的张凤,收到一封信,说墓园管理处的负责人木根,没有按他的要求,祭奠他要他帮着祭奠的人。读罢信,张凤颤颤抖抖地站起来,拿了拐杖下楼,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公墓的侧门。由侧门进,是不想让木根知道他来了。也是想亲眼看一看检举人说的是不是真的。祭奠了,墓碑前是会留下痕迹的。

  • 老棕绳

    他手里拿着一根老棕绳,站在老桃树下,朝阴郁的天空叹了口气。一阵风把那些难熬的日子又吹进了他的心里。那时儿子刚学会走路,他媳妇下河洗衣服,竟滑进了湍急的水里,没了。为养大儿子,他下了私人开的煤窑。老话说下煤窑的人是埋了还没死。可他心里明白:要是死在煤窑里,能赔不少钱呢。因此,他天天盼着煤窑出事。

  • 那年月正逢兵荒马乱。仗说打就打起来了。枪炮天天在响。整个村子都惶恐不安。到处都在拉伕抓丁。村中的青壮汉子全跑光了。男人也跑了。只不过男人没跑远。男人恋家。男人恋的是他的媳妇和孩子。在男人的眼里,他的媳妇是天下最好看的,儿子是天下最乖的。男人只想种好他的几亩薄地,天天守着媳妇和儿子,过日子。

  • 个人时代的爱情与忧伤——评寇洵的《失恋后的夏天》

    中国的“80”后作家,是在新世纪(21世纪)之初正式在文坛登台亮相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韩寒在2000年出版的成名作《三重门》。随后,郭敬明、春树、张悦然、李傻傻等“80”后作家都次第出场,备受关注。在中国,“80”后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这一代人是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具有鲜明的"新时期"思想文化的特点。

  • 沦为悲剧的相遇——评金晓磊中篇小说《遇见》

    《遇见》这篇小说颇具先锋气质,最夺人眼球的便是它不拘一格的叙事方式和支离破碎的结构形式。小说由9个相互联系,却又相互分割的片段组成,在每一片段中,都采用了多声部的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这种主观化的叙事视角,使小说在娓娓而来的行文中成功地穷尽了所有的文本秘密。

  • 脚下的路从内心展开——尚攀小说《脚下的天台》解读

    90后作家尚攀已经发过不少作品。2013年《山东文学》第7期发过他一个叫《误入新世界》的短篇。那是个挺有意思的小说,诗意、喻意都有一些,带点魔幻色彩。小说中的人物像现实中的我们一样,已经存在于“新世界”当中,而那个所谓“新世界”,却是主人公“我”极其不适应的;

  • 故乡的三个皇帝

    2001年夏天回到故乡莲花谷。听母亲说,口上水库都成旅游区了,黄庄也变成了长寿村。杀牛沟开了一个铁矿,据说能出好几千吨铁矿石!我诧异,又觉得新鲜。毕竟,深处南太行山区的乡村虽然区域大,风景好,水土也少受污染,但在物质时代与经济杠杆之下,深山理所当然地成为贫穷、愚昧、偏远的代名词。

  • 玉米,玉米

    就让我们从玉米开始吧。这是我们的秘密。我们彼此心照不宣的对视,你就知道,我又准备向你倾诉了。灿灿的,是光洁的,也是醇而暖暖的香,一切都纯正而美好,那就是玉米吧,那就是你,一个叫玉米的美好的女子吧。我也说不清楚,你在我的梦中起舞、飞扬,还是就在我的身边温顺地相依?

  • 狐仙园寻奇记

    谷雨时节,今春第一场像模像样的雨,终于在众人翘首祈盼和渴望等待里飘落下来。雨极细极慢,像天庭走来的淑女闺秀群,随心所欲、悠然自得地在齐国的土地上漫步。淄川聊斋城,我来过数次,每次来,总给我留下一些挠心抓心的迷象。迷象如同眼前的霏霏薄雨,清丽而朦胧,变幻而隐现。

  • 老井如佛

    村庄湿漉漉的黎明,是从老井里捞出的。第一个从被窝里钻出来的男人,推开屋门,贪婪吸一口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使尽全身力气伸一下懒腰,对着天空打一个长长的哈欠,惺忪着双眼走到院中,哗啦一声,从墙上摘下被露水打湿的钩担,双手抓住两头的铁链钩,金属的凉意像微弱的电流激活了他混沌的神经,顿时清醒了许多。

  • 北海草章(组诗)

    镜像之美 收回了波涛 收回了汹涌 收回了 翻卷的浪花 强烈的冲撞与拍击 它轻微地喘息 回到镜像之美 宁静下来的海 让位给物象峥嵘 所有的梦都曾来过—— 褐红 明黄 赭黑 浓重的墨绿 苔藓细软爬上岩石 那些林立的坚硬 长出亚热带的丰饶 水一汪牵着一汪 这些来时的踪影 去时的足迹 照得见蓝天的蓝 云朵的白 星星的眨眼 照得见一条小鱼 对天空的仰...

  • 住院期间(组诗)

    病中 午夜的病房,有人在翻身 有人在呻吟。远在潍坊的母亲 睡眠那样的浅,月光浮动在她的梦里 因为我的病.稍微有点风吹草动 她就会在一个激灵中惊醒

  • 燃灯者(组诗)

    蓝纱巾 窗外的鸟叫何时变成靛蓝色的了 我的不眠之夜是否也将从此出场? 因为一阵穿堂风,还是因为别的 一条蓝纱巾从你的椅子上滑下来 一条纱巾的滑落会有多大的声息 何况连远方的大海都放低了潮音 每天都在抗拒这突然而至的忧郁 每夜都在心底期待那蓝色的唱和! 一个人一生中才能体验到的孤独 我在这个夜晚差不多都体验过了

  • 如果我是国王(组诗)

    或者,我就是那个给河起名字的女人 我想.水一定是从春天出发的 拐几个弯。就流成了河的形状 在河流的根部,水草抚摸石头,一条鱼 活在一群鱼里 我想。那个给河起名字的人 一定是个女人 择岸而居,在四季的水里淘洗,捶打,揉搓 延续血脉,最先得知河的走向

  • 今夜酡红色的天空(组诗)

    悼念四姑 家兄来电说,四姑老了,今天埋人。 埋人就是下葬,就是了结,就是油干灯灭之后,将 灯碗擦洗干净,埋进土中。 唢呐将尖叫。白布做成的号衫将装饰孝子们的哭 声。 吹吹打打的乐队,将率领一支临时集合起来的血 脉,走向荒草萋萋的坟地。

  • 西窗外是一幅黄昏的油画(组诗)

    到了秋天 到了秋天 季节抖尽繁花和绿叶 枝茎上还剩下些什么 是玉米吗 是柿子吗 还是如叶芝所说“ 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 还有谁在赞美 就像当初赞美花朵与绿叶 然而,他们早已忘掉了这些 另外一个火车站台,寒冷的冬季 人们正在亲热果实

  • 我的伤口

    不知何时创下的伤口 不知会在哪个节点上愈合 行走的疼痛寻找良方 迷失导向的徒劳跌落空谷 我把伤口摊放在阳光下 腐恶交媾霉菌窃窃私语 轻浮裹挟傲慢肆虐无度 我把伤口裸露在手术台上 无助的呻吟牵累赢弱惶恐 撂荒的漠然锈蚀当午禾锄 希翼霜鬓鹤发温馨抚慰

  • 雪在下

    还没来得及收拾好 路面上的事物 大雪就 紧跟着夜幕覆盖下来 机动车快速地跑远 在雪地上轧出两道车辙 后面的雪紧紧地跟着追上去 像去填平两道时间的疤痕 雪在下追逐着灯光 追逐着行人

  • 书画

    冯增木,字森林,斋号知鱼轩。原任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所长。曾获: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兼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山东省工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羲之书画艺术研究院山东分院院长,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 书画

    李凤荣,1956年生,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人大书画院院委。1976年毕业于济南工艺美校(现山东工艺美术学院),1985-1987就读于广州暨南大学。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