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六安市小鹅瘟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综合防治

葛凯 王桂军 李培英 夏伦斌 陈习中 左瑞华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年第06期

摘要:小鹅瘟(Gosling Plague)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感染引起,本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的雏鹅。其规律是:发病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病雏及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在自然条件下与病鹅直接接触,或接触到被病鹅的分泌物与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垫草、食槽和饮水器等,是本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病毒还可附着于蛋壳上,造成该病的垂直传播。该病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春季多发,多集中在5~7月份。小鹅瘟的流行呈一定周期性,在流行一次以后,当年余下的鹅群都能产生主动免疫,使次年的雏鹅具有天然被动免疫力。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小鹅瘟综合防治六安市鹅细小病毒

单位: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安徽六安237012 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安徽合肥230036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省级期刊

¥160.00

关注 24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