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不同播种时间对吉林省西部玉米绿水足迹的影响

秦丽杰 靳英华 段佩利 生态学报 2012年第23期

摘要:玉米是吉林省西部的主要农作物,水是玉米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保证玉米高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不同播种时间对吉林省西部玉米生产过程中绿水消耗量及其来源的影响,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3a大田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降水较充足的2005年,还是一般干旱的2006年和极端干旱的2007年,玉米生产需水量中均以绿水消耗量为主,占98%以上。玉米生产的绿水足迹中,2005年以有效降水足迹为主,2006年、2007年以土壤水足迹为主。前3个播期的玉米绿水足迹中有效降水量所占比例,2005年分别为80.4%、87.6%和89.1%,2006年分别为41.3%、43.3%和46.6%,2007年分别为34.2%、35.5%和36.5%。适当晚播使玉米生长季中有相对较多的降水量,气温亦较高,雨热匹配较好,利于玉米生长,而且绿水足迹中有效降水量所占比重也较大。因此,适当晚播有利于提高雨养农业区雨水的利用率,保护土壤水平衡,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水足迹不同播种时间玉米吉林省西部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长春130024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生态学报

北大期刊

¥2980.00

关注 25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