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4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002-588X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875
  • 国内刊号:11-1589/G4
  • 邮发代号:2-78
  • 全年订价:¥ 28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素质改革
  • 教学之窗
  • 创造性教学设计
  • 教学一得
  • 问题解答
  • 趣味教学例选
  • 多媒体教学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有关问题的认识

    今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我作为参与研制的工作人员,就如何把握课程标准的有关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和体会。

  • 课程优化整合与学生素质内化--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实验尝试

    本人根据初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的要求以及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需要,配合新一轮的课改,进行了为时三年的“课程优化整合与学生素质内化实验”(以下简称“整合与内化实验”),在感知型、活动型、研究型三类学习课型的优化整合过程中,让心理品质、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内化为学生稳定的综合素质。本文就“整合与内化实验”的实施与特点,...

  • 把握初一新教材中的几个教学理念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就要在新学期开始使用了。我在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的新教材过程中,对其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有一些感悟,现简单陈述,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 改进学习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探讨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新课标中关于评价建议方面的内容有许多新观点。学习评价(Learning evaluation),是指评价者参照一定的标准,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做出的定性和定量评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者形成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

  • 我看新课标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终于出台了,这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师和广大学生来说是一个福音,因为她为思想品德课的发展,创设了非常好的舞台和理念,为促进当代中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空间。与旧课程标准相比,改变最大的是不再以注重学科知识体系来建构课程,而是从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思...

  • 解读新《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今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较之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老《课标》)有较大的变化。分析研究这些变化,把握其特点,领悟其实质,不仅能促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而且也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面,笔者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与大家一同去认识其变化,分...

  • 新课程与培训理念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保证教师培训工作按照课改的要求有效地展开,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切实做好各级培训的领导者、组织者、培训者和参与者的培训理念的转变。

  • 浅谈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客体

    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关系中的从事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人。从它的结构来看,有个体主体和群体主体。客体是指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并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事物。主体与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的场合,两者是区分的;但二者是统一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

  • 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到位”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必须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政治理论知识的教学目的,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则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教师只是把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划下来,让学生背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就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目的所规定的教学任务。

  • 要重视开发学生的人力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其中,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品质与特征,是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人力资源,能使其价值放大、倍增,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在人力资源中,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开发学生的人力资源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 实施“问题探究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力

    一、问题探究法的含义、本质和功能。“问题探究法”是一种发展性、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列尔耐尔指出:“问题教学法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学会了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

  • 浅谈高中理科班的政治教学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为了应付沉重的高考压力,在高中阶段,一般的学校都会很早地确定分科教学。进入高二以后,教学的方向性就变得极为功利和明确,各校纷纷针对相应的高考模式,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科别班级。总起来讲,有文理大分。

  • 以诗促教 谋取双赢

    诗是歌唱生活的最高语言艺术,具有语言的高度精炼性和音乐美的特征,是表达人的思想与感受的重要文字载体。朱光耀在《谈谈诗与趣味的培养》中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不免有些隔膜。”而自以来,人们用白话文写作的新诗,突破了旧体诗的格式,形式上更自由,语言更加贴近生活,特别是在新诗中常有一些富含...

  • 听课后的思考

    我原来只顾自己上课,平时偶尔听几次课,也只是例行公事而已,确实没有用更多时间去听听其他教师的课。面对当前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心中不免感到有些落后,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促使自己反思的热望。最近一段时间,正好有一个极好的机会,我便抓住机遇集中听了十几节课。听课之后,觉得确实学到了许多新东西,受益匪浅,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引起了...

  • 对国家减免农业税的经济学思考

    2004年3月14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五年内减免农业税的决定,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这一重要举措,不仅农民受益,城市市民也受益;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就结合中学政治教材的有关知识,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 政治课中案例教学的操作

    一、选编案例。选编好案例是顺利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不是学习的终极目标,而是用于揭示政治原理和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因此,教师只有建立在对案例作用和地位准确认识的基础上,充分研究教材和学生,广泛关注社会实践、时政热点,才能选编出最新颖、最适合特定学生、特定内容的案例。选编案例通常...

  • 创新教学过程倾心构建“学习共同体”

    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大有市场。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信心、自主性和创造性,由此导致学生上政治课缺乏主动和激情,学习效果欠佳。创新教学过程,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立足“以人为本”,充分实现互动,即...

  • 手机铃声响起之后

    上午第四节课是六班的政治课,我再次琢磨了一遍这堂课的教学环节:先是导人语——“同学们知道,医院有‘透视’检查,绘画有‘透视’知识,哲学也讲透视,指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列举一些现象,帮助学生分析,最后让学生明确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什么,以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

  • 浅谈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也叫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的本质极其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它认为,人类历史的进化发展表现为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 中学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和实践,强调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时效性、实践性、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尤其适宜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高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广泛实施的过程中,在取得大量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成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使思...

  • 谈思想政治课的趣味开场

    我们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开场、中场、结尾,也叫导言、本体、结论。

  • 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许多人认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专利。照此理解,只有语文课堂上才能进行审美教育。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其实在政治课教学中同样也可以进行审美教育。

  • “花季心语”的启示

    我曾经在教室的醒目位置,办了一个“名言栏”,每天让学生轮流在上面写1-2则名言。其目的有二:一是发挥名言的警示教育作用;二是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开始的时候,还真不错,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热情期待着每一天的惊喜。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同学们对“名言栏”已不如一开始的时候那么热情了。是“名言”没有魅力了吗?在反思中,我顿悟了一个...

  • 在活动中学

    教育界流行一句话:“我看见了,但我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已成了一股阻挡不住的巨大潮流。

  • 如何抑制青少年的过激行为

    过激行为是自身心理不平衡最厉害的爆发性反应,因而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从心理学方面来说,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好教育,以抑制学生过激行为的发生。

  • 体会人生哲学

  • 感悟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特别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体验,以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研究性学习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我在初中探索研究性学习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 善于运用“南风效应”

    这是在同一天不同班级发生的同一类事。

  • 让课堂充满——灵气

    记得有一次,我和爱人去逛街买衣服,商场里塑料模特穿着的一件夏衣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款式不错,但总觉得不够完美。这时,从试衣间里走出一位女士,穿的恰是这件衣服,看上去典雅又不失热烈,与夏天的风貌不谋而和。我暗自琢磨:同一件衣服,为什么穿在塑料模特身上不那么令人心仪,换了人来穿却显得那么雅致?原来,塑料模特不乏姣好的容貌和...

  • 让学生去领悟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