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4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002-588X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875
  • 国内刊号:11-1589/G4
  • 邮发代号:2-78
  • 全年订价:¥ 28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素质改革
  • 教学之窗
  • 创造性教学设计
  • 教学一得
  • 问题解答
  • 趣味教学例选
  • 多媒体教学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论改革开放的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高度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广泛...

  • 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

    党的报告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文化自信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基础,文化自信是增强“四个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认识和把握,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深度教学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亟待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这需要教育者用心建构具有内在逻辑性而非零散性的生活情境,立足生活情境逻辑和理论逻辑精心设计曲线性的问题逻辑,精准把脉学习个体对特定情境的认知病理,并在洞悉学习个体思维的“阴影”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性引导,以期实现知识的自然生成和...

  •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育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概念的过程性建构,引导学生有机形成“概念理解”,提升理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问辨质疑,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勇于批判和求真务实;加强案例探究,促进学生增强科学知识,重视事物间因果关系判断和对规律的整体把握;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坚持实事求是,重视...

  • 教学情境的整体性设计

    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实现学生认知飞跃的重要一环。但无论是生活素材还是时政资料,它们往往是零散的、感性的、鱼龙混杂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一系列加工制作,以使情境更好地为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本文立足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运用认识论的四个法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探讨如何进行高...

  • 用好教材栏目 培育学科关键能力——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使用建议

    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即将首次使用。从道德的知识分类角度看,在区分道德知识、关于道德的知识和有助于道德的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道德知识的习得;从教材要素构成角度看,建议要在结构中把握正文逻辑,充分发挥情境的功能和作用,正确处理正文和情境的关系;从学习方式角度看,建议在用好教材栏目的基础上培育学科阅读能力、学...

  • 走向活动化的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人文素质培养的终极目标在于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养成。同时人文素质培养有其自身的逻辑,需要经过人文知识、人文品格、人文形态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之间转化的介质即是直接经验。因此,活动是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根本途径,个体通过活动不断改组自身的直接经验而提升人文素质。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应以活动为导向,课...

  • 文化传承与历史观教育

    文化传承需要以一定的历史观为指导思想。以唯物史观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既是高中政治课本《哲学与生活》中知识结构的内在联系,也是“新课标”核心素养中“政治认同”的必然要求。基于当今网络媒体发达的现状,以及师生在教学中对媒体手段的运用,要警惕僵化教条倾向和倾向。

  • 解构与重塑:课堂智慧转型的路径探究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推进,课堂旧格局的解构与新秩序的重塑已经成为迫切的时代之需。笔者依据对以应试教学为主的课堂中存在突出问题的分析,从课堂教学的价值定位、立场调适、资源建设、方式改进等方面探讨重塑课堂路径,以期促进高效课堂建设和助力学生成长。

  • 议题设计的“六原则”

    议题教学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方式。议题设计在遵循“能反映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思路”总原则的前提下,要坚持学科性、综合性、开放性、生本性、情境性和序列化等原则。

  • “三新一旧”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以《经济生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例

    2018级江苏新生将面临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新高考方案和旧版教材的现状。从三个方面给出解决现状的建议: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天工人巧日争新——坚持课程育人,打造活动型课程体系。三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坚持实践化人,验证学业质量水平。

  • 素养评价下的试题研究与复习建议

    核心素养立意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以201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为例,结合核心素养评价框架下的政治试题特点,探讨复习课教学的具体建议:选择评价情境,搭建学科素养舞台;整合学科内容,宏观微观两相宜;落实学科任务,提升关键能力。

  • 议题式教学促进深度学习

    议题式教学法逐渐成为核心素养时代一种重要的教学样态,而深度学习也成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改革实践的一个共性要求。基于对议题式教学法和深度学习的内涵及关系的思考,探索以议题式教学法促进深度学习的实施策略:基于真实情境,精选中心议题;基于知识整合,优化设计教学活动;基于高阶思维,搭建问题支架;基于价值引领,强化辨析与选择...

  • 以案例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法治意识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基本要求是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加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内容包含了大量的法律法规知识,这为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供了依据和条件。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 哲学课堂文化元素巧利用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追求智慧之学。高中政治教材《生活与哲学》模块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开放性和思辨性极强。新一轮高考课程改革提倡学科大概念原则,在课程的具体结构上,对原有课程进行适度的整合。哲学与文化合并为同一模块,这样的课程变化显然更具有综合性,这无疑给我们的哲学课堂提出了新...

  • 《文化生活》教学的三重韵味

    《文化生活》这一模块本身承载着文化,充满着文化的韵味。如何用充满文化韵味的课堂浸润和滋养学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若要让《文化生活》的课堂充满文化的韵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 教学环境优化三维度

    当前核心素养教育观念正深入人心。随着知识经济到来,我国迫切需要高素质创新人才,因为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关键是创新。而创新需要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责无旁贷,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主渠道。本文拟从优化政治课教学环境,提升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做一些探讨。

  • 用微课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大大增加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内容,目的是用传统优秀文化涵养学生。微课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新方式,具有时间短小、内容精悍的特点,迎合了学生对信息迅速获取的需要,成为当下传播信息的利器。

  • 借力乡土民俗 培育学科素养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延续。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等学科素养。常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民俗文化醇厚,历史文脉炽盛,乡土气息浓郁,学生可触可感。教师创新教学手段...

  • “明暗双限”主观题及其教学策略

    高考浙江省选考试题坚持稳中求变的风格,主观题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其中“明暗双限”型问答题就是变化之一。所谓“明暗双限”型主观题,指的是问答题的设问,有一个明确的知识角度或者知识范围的限定,然后在设问的指向中又有一个限定的范围,其中有明确的知识角度称之为“明限”,而隐藏在材料指向中限定称之为“...

  • “品出情感的韵味”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主要关注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和不断产生的情感需要,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置于第一目标,引领学生将自身情感发展需求同自我教育相融合。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课标的精神,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

  •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尝试联系时政热点,不拘泥于一课一框,对必修二《政治生活》中第一、二单元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及综合性理解与运用。本课涉及政府的宗旨、原则、基本职能、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及有限型政府的内涵、政府权威的树立及政府与公民的关系等相关知识。

  •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了解公民的监督权,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理解公民的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学会分析如何行使监督权。通过对行使监督权的案例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提高对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责任和意义的认识,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生活,逐步增强和提高行使监督权的能力。

  •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的第二框的内容,在明确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与“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权利的范围,权利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进一步引学生探究权利的界限,强调公民权利...

  • 高考主观题作答的“四性”要求——以2018年全国高考政治题为例

    思想政治学科考试不是考条条框框,而是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论证阐释、分析评价、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在组织主观题答案时须注重回答问题的针对性、观点和材料的对应性、观点和材料相融性以及答案组织的逻辑性。

  • 政治认同素养的评价方式与教学建议——以近三年北京文综政治试题为例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当中,政治认同是四个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和前提。而政治认同素养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如何评价?高考在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梳理近三年北京文综试卷当中对“政治认同”素养的考查方式来认识其评价方式,并给予日常教学建议。

  • 把握试题情境特点 探寻复习教学新路——以2018年全国卷Ⅲ文科综合政治试题为例

    2018年全国卷Ⅲ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情境呈现主题化特点,以学科任务为引领和渗透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主题情境,可以为高三复习教学开辟新思路——依学生经验、学科任务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创设主题情境,融学科知识、学科任务和学科核心素养为一体。

  • 政治课教师课堂教学的关键能力——基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新课标聚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突出“活动型课程”教学设计。要全面而有效完成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任务,要求教师不断提升学习情境创设能力、学生活动导引能力以及学生活动评价能力。这些课堂教学的关键能力,只有通过教师的自主研修和学习培训才能完成。

  • 从后现代课程观看中学德育课程——读小威廉.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

    美国小威廉·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指出:现代课程范式具有三大局限,即封闭性、简单性和累积性。他认为当前课程呈现封闭性,教育与课程被工具化,教育与课程的内在价值——学生的心灵是成长着的有机体被忽略。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