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柴西南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次生孔隙分布及成因

刘伟; 朱筱敏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年第03期

摘要: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的沉积岩石学研究表明,柴西南碎屑岩储集层的储集空间主要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次生孔隙发育在1700-3900m深度范围。在红柳泉和跃进地区发育2个次生孔隙带,绿草滩乌南一弯西地区只有1个次生孔隙带。次生孔隙的成因主要是有机质演化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和CO2形成的酸性水对碳酸盐胶结物、长石和岩屑等塑性物质的溶解。次生孔隙的发育和分布纵向上受控于烃源岩成熟时间,平面上受控于酸性水分布范围,此外还与沉积砂体所处的沉积相带和构造断裂的发育程度有关。图3参13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碎屑岩储集层次生孔隙

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期刊

¥720.00

关注 26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