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期刊

影响因子:5.29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石油勘探与开发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74
  • 国际刊号:1000-074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100083
  • 国内刊号:11-2360/TE
  • 邮发代号:82-155
  • 全年订价:¥ 7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油气勘探
  • 油气田开发
  • 石油工程
  • 简讯
  • 综合研究
  • 科技攻关与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煤成气理论研究30周年感言

    科技攻关促进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于1979年提出煤成气理论,经过“六五”、“七五”、“八五”、“九五”4次国家重点天然气科技攻关,天然气地质理论研究取得重大发展,其中天然气成因理论、天然气成藏理论、天然气(包括煤层气)富集理论为天然气勘探决策和部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科技攻关与生产密切结合,提高了勘探成...

  • 中国煤成气研究30年来勘探的重大进展

    煤成气理论在中国形成以来的30年间,不仅开辟了煤成气勘探的新领域,而且使煤成气探明储量从占全国气层气储量的十分之一提高到近十分之七;全国探明天然气储量从2264×10^8m^3陡升为6.4×10^12m^3;天然气年产量从137.34×10^8m^3提高到760×10^8m^3;全国煤成气田(藏)从不足10个(除台湾省外)增加至124个;发现煤成气盆地从6个增长为11个。...

  • 中国煤成气理论发展及其在天然气工业发展中的地位

    煤系形成天然气的认识于20世纪40年代由德国学者提出,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煤成气在世界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中所占比例已升至近70%。中国煤成气理论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引进、吸收、创新、发展、形成体系、及时指导天然气工业大发展的全过程,理论体系涵盖煤成气与煤层气两大常规与非常规资源系列,内涵包括气源鉴别指标体系、煤成气成藏机制与分...

  • 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1982年以前,中国天然气储产量增长缓慢。1983年初开始的天然气科技攻关,形成了符合中国地质特征的天然气地质理论,确立了中国发展天然气工业以找寻大中型气田为主的勘探战略,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并指导在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松辽等盆地发现了一批储量大于500×10^8m^3的大型气田和储量大于1000×10^8m^3的特大型...

  • 煤成气生成动力学研究进展

    生烃动力学在煤成气藏形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一领域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与热史结合可进行烃源灶的动态评价,描绘地质历史时期烃源灶的演化;根据煤成气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编制新的煤成气判识图版,这一图版包含了不同碳数烃类的动力学关系;将成分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结合,发展出多指标约束的煤成气生成过程研究方法;...

  • “连续型”气藏及其大气区形成机制与分布——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大气区为例

    基于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油气地质背景、成藏条件、运聚机理和分布规律的综合分析,提出了须家河组天然气聚集是发育于含煤地层的“连续型”气藏、层状岩性大气区,煤系烃源岩大面积层状蒸发式排烃,盆缘造山带“幕式”冲断挤压背景下多物源间断性快速注入形成大平原、小前缘的粗粒三角洲体系,平缓构造背景下低-特低渗透砂体内天然气运聚过程中...

  • 中国致密砂岩煤成气藏地质特征及成藏过程——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气藏为例

    中国煤系天然气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与四川盆地须家河组气藏为例,从构造、烃源岩演化、储集层特征、成藏历史等多方面探讨中国煤系天然气的聚集和成藏过程。对比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藏的成藏地质条件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地气藏特征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盆地构造特征...

  • 中国主要煤系倾气倾油性主控因素

    从成煤物质基础与生油气物质基础的关系、煤系有机质的原始气油比分配特征及含煤建造特征与煤系烃源岩形成、演化特点的关系等方面,探讨煤系倾气倾油性的主要控制因素。煤岩显微组分组成的分布密度型式、煤化作用过程中岩系的气油比再分配效应和含煤建造层序基准面变化类型是影响煤系总体倾气倾油性的关键因素。中国主要煤系(煤盆地)的显微组...

  • 松辽盆地深层煤型气与气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对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认为深层天然气具有多种来源,煤型气在盆地中广泛存在,多个气田具有煤型气的特征或有煤型气的混入,如盆地北部升平气田、盆地南部小合隆及小城子气田等。这些气田天然气的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均大于-28‰,甲基环己烷碳同位素组成大于-22‰。深层主要烃源岩层系有机质类...

  • 天然气充注成藏与深部砂岩储集层的形成——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为例

    在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阐明深部有效储集层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天然气充注成藏过程与深部砂岩有效储集层的形成具有密切关系:早期曾捕获到油气的储集层,后期深埋后储集层性能较好;若早期未能捕获到油气,深埋后储集层则比较致密。深埋压实作用对孔、缝的保存影响较大。在储集层深埋致密化之前发生的油气充...

  • 胜利油田石炭-二叠系煤成气生成模式

    胜利油田在所属的临清坳陷东部和济阳坳陷发现了石炭-二叠系煤成气,根据该煤系烃源岩的分布与性质、所处构造单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发现隆起、凸起、低凸起、斜坡和洼陷深部等5个构造单元的生烃史存在明显差别。将煤岩-次和二次生烃模拟实验得到的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与不同构造单元的埋藏史相结合,建立了不同构造单元煤成气生成量与地质年代...

  •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第4期部分文章预告

  • 应用流体包裹体和沥青特征判别天然气的成因

    中国已发现多种成因类型的大气田,为了给气田的成因、成藏判识提供新的科学依据,对原油裂解成因气藏、煤成气藏和高成熟度干酪根热解成因气藏的矿物包裹体和储集层沥青的分布特征及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样品实际观测结果表明,油裂解气藏中,储集层中富含热演化程度很高的中间相结构焦沥青,矿物包裹体的组构复杂,并且发...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煤成气低孔渗储集层次生孔隙形成机理——乙酸溶液对钙长石、铁镁暗色矿物溶蚀的模拟实验

    通过不同温压条件下乙酸溶液对钙长石、辉石和角闪石的溶蚀模拟实验,探讨成岩过程中长石矿物及长石砂岩的溶蚀特征和次生孔隙、自生矿物的形成机理,进而达到评价和预测有利储集层发育带的目标。实验研究表明,钙长石、辉石和角闪石均表现出较易被溶蚀的特征,主要组成元素中Ca最易被溶出,而Al和Si最难溶出。温度增高可显著提高Ca、Si、Mg的溶...

  • 克拉2煤成大气田开发模式与开发关键技术

    克拉2气田是世界少见的大型整装超高压干气气藏,开发难度非常大,经过攻关研究初步形成了此类气藏少井高产的气藏开发理念,即主力开发井采用177.8mm(7in)油管生产,充分利用地层能量。研究中运用储集层横向预测技术及沉积相等资料建立了克拉2气田巨厚砂岩储集层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超高压气藏的开发机理进行了研究。超高压气...

  • 煤层气欠平衡钻井环空注气工艺优化

    充气欠平衡钻井技术是目前煤层气钻井中减少煤储集层伤害、保护煤储集层最常用的措施之一。针对煤层气羽状水平井充气欠平衡钻井技术特征,优选了水平及竖直井筒内多相流动压降计算模型,确立了井底欠压值的求解方法,给出了求解的计算流程。根据沁水盆地煤层气田某羽状水平井实际资料,通过对不同注气压力、不同注气量以及不同钻井液排量条件下...

  • 煤层气钻井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目前中国煤层气开发主要集中在低渗煤储集层区域,采用的钻井技术主要包括两种:一是常规直井技术,二是多分支水平井技术。基于两种钻井技术,首先在不考虑产能接替的情况下,针对相同井控面积对全直井方案和全多分支水平井方案进行比较;然后在考虑产能接替的情况下,针对相同设计产能对全直井方案和混合井型方案进行比较。采用投资回收期法和...

  • 8种将要走红的勘探开发新技术

    ①油藏最大接触井。油藏最大接触井指的是分支穿过油藏超过4.8km(3英里)的智能多分支井。这种井越来越受到重视,且驱油效率高。因为在分支得到最优设计的前提下,分支数目的增加就意味着产量的显著增加,这对致密且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而言是相当重要的。②智能流量控制设备。

  • 低熟气——煤成气理念的延伸

    20世纪80年代末,油气地质学界提出了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和早期热成因气的概念。认为天然气不仅在有机质的高演化阶段可以形成,在烃源岩演化程度较低时,即0.4%≤Ro〈0.6%时也可以形成规模性大气田。对低熟气的理念进行了探讨,将低熟气形成的热演化标尺定在0.4%≤Ro〈0.8%,低熟气可以通过甲烷、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及轻烃特征、地质背景...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9年建立的第一个重点实验室。其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生成地球化学与资源预测、油气成藏地球化学与预测技术,具体包括:油气生成地球化学条件,与评价、油气生成机理与成烃动力学、油气排驱机理、运移聚集成藏、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技术与方法、海相烃源岩分布预测、原油裂解与天然气成因机理、油...

  • 雄关漫道——中国煤成气研究30年回顾

    由煤或煤系内沉积有机质生成的天然气,早为人们所熟知。20世纪50年代末荷兰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使煤成气一跃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新能源。中欧、前苏联、澳大利亚、北美相继开展对煤成气的勘探,取得了显著成果。当时是我国石油工业艰难创业的开始阶段,在石油科学技术上,主要是学习、借鉴外国经验,积极探索发展道路的起步阶段。限于当时的...

热门期刊
  • 内蒙古石油化工
    省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石化
    部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石油化工设备
    部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石油化工
    北大期刊 1-3个月下单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石油化工应用
    省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石油石化节能
    部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石油化工建设
    部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期刊 1-3个月下单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部级期刊 1个月内下单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石油机械
    北大期刊 1-3个月下单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