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古近系坡折体系聚砂控藏机制分析

周立宏 蒲秀刚 周建生 肖敦清 陈长伟 王书香 侯志 林常梅 夏彦渊 石油实验地质 2011年第04期

摘要:通过构造背景人手,充分考虑沉积因素,提出了斜坡区坡折体系的概念,指出黄骅坳陷歧口凹陷发育了构造坡折带(陡坡、缓坡)、挠曲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古地貌坡折带及侵蚀坡折带5种类型,其分布受古构造背景、断裂活动与沉积成岩因素的交互影响。类似于沉积体系,歧口凹陷坡折体系中各种类型坡折带平面上匹配,垂向上共生,其分布达歧口凹陷平面面积的70%以上。坡折带既是物源水下供给通道又是可容纳空间分布区,造就了斜坡及洼陷区的砂体十分富集,砂体分布具有“物源供砂,沟槽输砂,坡折控砂,源型聚砂”的内在机制。广泛发育的储集体使得歧口凹陷古近系油气分布具有满凹含油,叠合连片,优势富集,匹配控藏的典型特征,由此指出了歧北斜坡、滨海斜坡、板桥次凹等的坡折带与洼陷区是目前歧口凹陷古近系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域。

关键词:斜坡区坡折带坡折体系岩性地层油气藏歧口凹陷

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天津30028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期刊

¥400.00

关注 24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