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5.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石油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创刊时间:1980
  • 国际刊号:0253-269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724
  • 国内刊号:11-2128/TE
  • 邮发代号:80-110
  • 全年订价:¥ 19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地质勘探
  • 油田开发
  • 石油工程
  • 综述
  • 中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特征及发展策略

    对中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基本特征作了全面分析,其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天然气勘探程度不高,资源相对丰富,主要集中分布于四个气区;②天然气成藏特点明显,类型差别较大;③目前天然气勘探进入大发现时期,天然气产量大幅度增长,储采比暂时较高.根据目前勘探开发状况,今后加快天然气发展的策略应是:①突出重点,继续加强天然气勘探;②加强提高单井产能的...

  • 松辽坳陷深水湖盆层序构成模式对岩性圈闭分布的控制

    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理论,研究了松辽盆地深水坳陷湖盆期(青山口组到嫩江组沉积时期)的层序构成模式对岩性圈闭分布的控制,结果表明,青山口组到嫩江组沉积时期,松辽盆地为深水坳陷湖盆.沿长轴方向为缓坡,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在河口的前方形成分布较广、相对较薄的河口坝、远砂坝沉积及湖底扇.沿短轴方向为陡坡,三角洲水...

  • 渤海中部渐新世以来强烈沉陷的区域构造条件

    渤海中部属于北华北新生代裂陷盆地(渤海湾盆地)东部的渤中坳陷,渐新世以来沉降深达10000余m,是我国少有的富生烃地区.渤中坳陷的主体部分位于北西向的北京-蓬莱和北北东向的郯庐2条区域性断裂带交汇区的西北象限,同时也是盆地东部伸展-拉分构造系统的拉分构造部位.深部存在北东向地幔隆起,地壳厚度为27~28km,构造背景复杂而独特.渐新世以来,北...

  • 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扇系统的发现

    深水扇系统已成为近20年来国际石油产量与储量增长的主体.对南海珠江口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在盆地内面积最大、最具生烃潜力的白云凹陷发育有大批相互叠置的低水位深水扇.基于勘探与研究成果,通过剖析典型高分辨二维地震资料,证实白云深水凹陷是自30Ma以来古珠江水系的沉积中心,与全球海平面变化周期相协调.在对应的各个三级层序的...

  • 塔西南山前晚新生代构造生长地层与变形时代

    通过野外观测和二维地震测线研究发现,帕米尔-西昆仑山-西南天山山前发育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通过确定生长地层和生长不整合的层位,结合磁性地层年代学资料,初步判定西南天山山前阿图什背斜、喀什背斜开始变形的时间在距今1.07Ma以内,帕米尔北麓乌泊尔断层变形时代为晚更新世,西昆仑山北麓苏盖特背斜形成于上新世(距今4.0Ma),英吉莎背斜形成于...

  • 用层序地层学构建辫状河三角洲岩性油藏地质模型

    近期在冀中坳陷饶阳凹陷留西地区下第三系沙三段新发现的岩性油藏是较典型的辫状河三角洲砂岩岩性油藏.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该地区层序地层进行了划分,建立了地震等时格架.综合分析各项资料结果表明:留西地区下第三系沙三段为一个三级层序,发育低位、湖侵和高位3个完整的体系域.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岩电组合特征分析和识别,将辫状河三角洲前...

  • 烃源岩压实渗流排油模型

    提出了烃源岩油水两相系统相对渗透率计算公式,与逐次沉积压实排液的原理相结合,建立了新的排油模型(简称压实渗流模型).该模型与原有纯压实模型相比,主要优点是:①取消了纯压实模型中基于排液前的油水之比与排液量中的油水之比相等的粗略假设,使排液量中的油水之比由油水两相的相对渗透率和粘度来确定,从本质上改善了地质模型的合理性;②克服了...

  • 库车坳陷典型构造天然气运移过程物理模拟

    详细分析了库车坳陷典型构造地质模型,基于天然气沿断裂"泵吸"运移机制及相似性原理,建立了相应的微缩实验模型.物理模拟结果表明:直接连接烃源岩和圈闭的盐下断裂是天然气运移效率相对较高的充注断裂,天然气在圈闭中聚集成藏取决于断裂组合输导模式.由盐下断裂和不连接圈闭的穿盐断裂构成的天然气输导模式及由盐下断裂构成的天然气输导模式应是...

  • 一种考虑成岩作用的砂岩孔隙度解释方法

    针对目前利用声波时差建立砂岩孔隙度解释模型存在的问题,对济阳坳陷第三系砂岩储层声波-孔隙度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了成岩演化过程及对岩石结构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砂岩储层的声波-孔隙度的关系及变化取决于岩石结构的差异.因而在利用声波时差计算砂岩储层孔隙度时,可采取分不同成岩带建立解释模型的方法.只有在研究完整的成岩演化系统的目标...

  •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成因及充注驱油的石油地质意义

    在获取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的基础上,对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的成因及充注驱油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边缘盆地CO2可划分为壳源型岩石化学成因、壳源型有机成因、壳幔混合型及火山幔源型成因4种成因类型;其中,莺歌海盆地壳源型及壳幔混合型CO2运聚成藏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晚期分层分块多期局部上侵活动与上新统-中新统海相含钙砂...

  • 大庆油田在三大勘探领域喜获高产油气流

  • 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 石油专家建议我国应重视低品位石油资源的开发

  • 《石油学报》2004年第6期部分文章预告

  • 敬告作者

  • 非均质油藏化学驱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的作用

    利用我国自行研制的ASP数值模拟软件及正韵律二维剖面地质模型,分别模拟了水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的驱油过程,分层计算了采收率、剩余油饱和度、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进行了指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非均质性严重的油藏,不同层段的波及效率和驱替效率所起的作用不同.在高渗透层段,以提高驱替效率为主;在低渗透层段,以提高波及效率为主;在中...

  • 深度开发油田确定性与随机建模结合的相控建模

    总结了储层建模研究的几个基本观点,提出了采用确定性微相建模与随机参数模拟相结合以提高整体建模精度的思路.在微相确定性建模的基础上,采用相控蒙特卡洛模拟预测储层参数分布,生成了参数分布.对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建模实例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控条件下的参数随机模拟精细刻画了储层的非均质性.对于资料信息点足够大的处于成熟开发的油田,采用研...

  • 注水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技术方针的调整

    总结了中国陆上油田的地质特点以及由此决定的开采特征.中国油田开发的基本方式和开采方针是早期内部注水、逐步强化开采.随着开采过程的延伸,在油田高含水后期开发(综合含水率大于80%)中采用强化开采方式是低效的,不利于提高油田开采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果.提出了以降低含水率和提高注水波及体积为目标,建立以不稳定注水为中心的高效二次采油方...

  • 微生物局部富集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将主要代谢产物为糖脂类表面活性剂的菌种(同时产少量低分子有机酸)放在载玻片中进行实验,从中可观察到细菌由于具有化学趋向性而在油水界面处富集.在玻璃盒中对其进行了实验,用肉眼可观察到,由于'在位繁殖'效应,油水界面处浑浊程度由低逐渐变高.在距油水界面不同距离处,分别取样定量测定了产物浓度分布梯度.在仿真网络玻璃模型中进行的微生物驱...

  • 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方法在礁灰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对南海流花11-1油田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在对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的方法中引入了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概念,克服了以往研究工作中只应用单一因素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不足.利用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反映储层的实际情况,进而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快速、直观地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在综合分析了油藏动、静态因素的...

  • 振动条件下地层流体渗流的数学模型

    在对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普遍因无机结垢、有机结垢、外来颗粒、粘土矿物等引起油水井近井带地层严重堵塞,而振动采油技术可作为解除或减轻地层堵塞的一种新型高效物理方法.应用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流体动力学等基本原理,建立了地层参数、流体参数和振动作业参数之间相互耦合的数学模型,求出了单相微可压缩流体在可压缩地层中...

  • 西部油田设备的群诊及关联预测模型的建立

    分析了西部油田设备诊断在广度、深度、预测方面须解决的实际问题,结合目前先进、适用的诊断方法与技术,提出了群诊及关联预测模型框架.其核心思想是:结合'定性诊断模型'与'定量数据'构建'综合诊断库',建立能够对'设备群'进行数据自动处理与故障分析的'群诊模型',解决西部油田设备诊断的'广度'复杂性问题;利用时变基频的求解方法,建立基于径向基...

  • 冲旋钻井机械钻速仿真研究

    结合三牙轮钻头有关的理论,建立了冲旋钻井钻头的真实数学模型、真实井底模型和钻头牙齿与井底岩石互作用模型,用计算机仿真方法预测出了冲旋钻井机械钻速.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靠,计算结果与实际机械钻速基本一致,这些仿真模型可用于冲旋钻头优化设计和钻井参数的优选.

  • 有机正电胶聚合物钻井液研制与应用

    分析了小井眼侧钻水平井对钻井液的要求.以新研制的有机正电胶为主剂,对聚合物包被剂、防塌剂、降滤失剂进行了优选实验,在此基础上研制了有机正电胶聚合物钻井液完井液.对该钻井液体系的抑制性、泥饼形成能力和控制滤失性能、流变性和润滑性以及对油气层的保护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研究了该钻井液体系的作用机理.在侧平苏185井对该体系进行的现...

  • 火烧油层热力采油过程的数值模拟

    根据火烧油层室内燃烧管模拟实验台的条件,建立了一个一维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对该数学模型在较宽的参数范围内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若干重要参数对采收率、空气消耗量和燃烧前缘推进速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采收率和空气消耗量对原油的相对渗透率很敏感,而绝对渗透率对其影响不大;燃烧前缘的推进速度与空气注入速率成正比,而提高空气注入速...

  • 抑制二氧化碳腐蚀的缓蚀剂及其缓蚀机理研究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曲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及扫描电镜,筛选出了能抑制二氧化碳腐蚀的缓蚀体系JS.研究了JS抑制二氧化碳腐蚀的电化学特征,分析了腐蚀前、后及加入缓蚀体系JS后N80钢的表面形貌及表面产物,探讨了JS的缓蚀机理.结果表明,由主剂JB和辅剂SM组成的复配缓蚀体系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产物膜有3层,能抑制二氧化碳对N80钢的腐蚀.

  • 油气管道泄漏事故的定量风险评价

    介绍了油气管道泄漏事故定量风险评价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步骤.分析了泄漏事故概率和事故后果,并根据事故基本参数确定其数值.根据这两种指标,运用危险矩阵来简单地确定风险等级及提出推荐的处理建议.此外,在考虑事故后果时,介绍了事件树分析法.根据油气泄漏事故可能造成的3种后果(无燃烧、燃烧和爆炸事件),分别估算了其发生概率.从安全、经济和环...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