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5.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石油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创刊时间:1980
  • 国际刊号:0253-269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724
  • 国内刊号:11-2128/TE
  • 邮发代号:80-110
  • 全年订价:¥ 19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地质勘探
  • 油田开发
  • 石油工程
  • 综述
  • 苏丹迈卢特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

    迈卢特盆地是苏丹东南部中新生代的一个大型陆内裂谷盆地。该盆地发育了强-弱-强3期裂谷,这决定了下白垩统发育主力生油岩、古近系发育主力成藏组合。利用地震资料推断出北部凹陷是主力生烃凹陷,凹陷的半地堑结构和平面斜列特征决定了缓坡带是主力成藏带。而且盆地地温梯度偏低使成藏期偏晚,为古近系提供了充足油源。据此建立了有别于邻区Muglad...

  • 近20余年来中国石油产量及构成变化

    中国东部老油区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和产量分别在1985年和1988年由上升转变为下降,而近20年来的西北区石油产量上升弥补了东部的减产。海域珠江口盆地的产量在1997年后下降,其储产比已降到很低;但渤海的产量将迅速上升,这不仅可弥补南海产量的下降,而且能为全国产量的增加作出贡献。20余年的产量变化表明,西北和海域已初步形成了对东部老油区的战...

  • 渤海海域古近系隐蔽油气藏层序地层学特征

    运用适合于陆相地层分析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分析了渤海海域古近系层序地层学特征。在渤海古近系可划分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11个中期基准面旋回。渤海海域古近系隐蔽油气藏成藏要素与层序地层格架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基准面旋回上升至下降的转换位置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位置,中期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半旋回早期和下降半旋回的晚期是砂体发育...

  • 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针对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勘探程度低、砂体与油气分布具有较强隐蔽性的特点,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预测该区侏罗系储集砂体分布规律。根据钻井和地震标定结果,以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为界,将侏罗系划分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主要有3种构成样式,形成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坝和滨浅湖席状砂3种沉...

  • 柴西阿尔金山南缘中生界古流特征

    柴达木盆地西部(柴西)的阿尔金山南缘自三叠系到白垩系发育了一套陆源碎屑岩,厚度可达3~4 km,露头条件非常好。其中,中、上三叠统及中、下侏罗统的陆源碎屑岩中发育了一些指示古流的沉积构造,主要有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爬升层理、槽模、炭化植物茎干及砾石。这些沉积构造指示柴西中生代古流格局比较复杂:在月牙山一带,中生代古流自...

  • 百色盆地原油成因类型及聚集特征

    根据原油样品生物标志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的系统分析资料,揭示了指示其生源和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参数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将百色盆地已发现的原油划分成4种成因类型。各类原油的正构烷烃碳数分布曲线、甾烷碳数分布、Pr/Ph值和碳同位素组成等指标有明显差异,在盆地内呈区域性分布。盆地东部坳陷原油成熟度总体分布格局是:东高西低,坳陷内部低边缘高...

  • 反转背斜构造自生自储油藏成藏模式

    对辽河盆地黄金带地区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史及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对其成藏模式进行了分析。该区为一典型的反转背斜构造,其下部为向斜构造,上部为背斜构造;下部生成油气,上、下均可储存油气;早期以岩性圈闭为主,晚期构造及岩性圈闭均较发育。在该类地区中、浅层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深层也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深化勘探的重要目标。根据其成...

  • 再论生物礁与大油气田的关系

    对国内外生物礁油气勘探状况进行了评述,并对有关生物礁勘探技术的方法也作了简要讨论。中国西部克拉通盆地寻找大油田的情况表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是生物礁型油田的主要勘探方向,寒武系的盐下及白云岩储层中的油气值得关注;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生物礁天然气勘探尚须重视,特别要注意基底断裂与生物礁分布的相互关系以及礁体的封盖条件。...

  • 鄂尔多斯盆地埋藏演化史恢复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背景和勘探资料表明,盆地西部地区白垩系的声波时差资料具有明显的分段性,用泥岩压实趋势法估算三叠系及其以上地层剥蚀厚度缺乏普遍适用性。采用钻井分层资料“点连线、线线相交闭合”方式及以地层对比为主的方法对三叠纪以来4期地层抬升并遭受剥蚀的剥蚀量进行了恢复,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恢复结果表明,白垩纪末期为三叠...

  • 前陆层序致密储层的单因素成岩相分析

    对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的构造、沉积和成岩单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井资料对单因素成岩相进行了约束划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平面叠加,确定了综合成岩相。在川西前陆盆地可以识别出前陆层序和非前陆层序,须二段是前陆层序中的油气储集体发育段,可划分出8种单因素成岩相,即压实压溶成岩相、碳酸盐胶结交代成岩相、石英次生加大成岩相、粘土矿物(...

  • 扇三角洲前缘地质知识库的建立及应用

    微相砂体的地质知识是储层随机建模的基础。地质知识来源于对现代沉积区、露头区和密井网区的精细解剖,其中密井网区的精细描述是在我国东部老油田建立储层地质知识库时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双河油田密井网数据,建立了扇三角洲前缘原型骨架模型,研究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几何形态及分叉规律,获得了微相砂体的长度概率分布、宽度概率分布、宽-厚...

  •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富集特征分析

    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煤、铀4种矿产的富集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它们的共存特征和共生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历经的构造运动和沉积环境的变迁决定了多种矿产富集的时空特征,盆地中铀的富集与深部油、气、煤的存在有密切关系,且盆地中铀的富集对油、气、煤成藏、成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中国石油学会首届学术期刊优秀论文奖揭晓

    为了提高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鼓励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中青年科技人员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经中国石油学会研究决定,从2005年起,开展中国石油学会学术期刊优秀论文奖评选活动,每年评选一次,从《石油学报》和《石油学报》(石油加工)两个学术期刊中评选出10篇具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学术论文。

  •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

    根据低渗透储层特点,利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低渗透渗流理论和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手段,将喉道半径、可动流体百分数、启动压力梯度、有效驱动因子4个参数作为低渗透油储量的评价指标,建立了与之对应的分级评价方法和分级界限。同时以丰度、有效厚度、喉道半径、可动流体比率、启动压力梯度和有效驱动因子6个参数作为低渗透油田储量综合评价指标...

  • 用多种随机建模方法综合预测储层微相

    提出了将多种随机建模方法综合预测储层微相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基于目标的方法较好地再现了简单几何形态目标分布的特点;基于象元的方法再现了复杂空间展布目标的特点。建立了反映实际储层微相分布的高精度储层地质模型,给出了具体建模流程。以濮城油田水下扇储层为例,将基于目标的储层目标层次建模方法与基于象元的序贯指示建模方法相结合...

  • 聚合物溶液在驱油过程中对盲端类残余油的弹性作用

    从微观驱油实验出发,研究了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定量分析了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在驱油过程中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湿盲端,随着聚合物溶液弹性的增加,盲端类残余油的驱油效率提高。对于水湿“盲端”,聚合物溶液不能提高不可动残余油的驱替效率。如果“盲端”处的残余油为可动油,或有其他油滴流入“盲端”...

  • 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计算新方法

    分析了影响井网系数、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的因素,结合非达西渗流理论,对低渗透油藏水驱采收率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渗透储层,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不能全部有效动用井网控制储量,在井网系数中引入了有效驱动程度。水驱油效率是驱替压力梯度的函数,随井网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平面波及系数是注水方式、裂缝走向夹角及裂缝相对长...

  • 蒸汽-二氧化碳-助剂吞吐开采技术研究

    针对辽河油田杜84块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了二氧化碳吞吐开采,总结出蒸汽-二氧化碳-助剂辅助吞吐开采稠油工艺的技术机理。利用经验方法确定了二氧化碳吞吐开采稠油的热力学物性特征,包括溶解度和粘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比较了二氧化碳吞吐与常规蒸汽吞吐采油速度和采收率的差别。结合杜84块油藏的实际情况,对二氧化碳吞吐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

  • 凝析气藏合理生产压差的确定

    鉴于反凝析油在近井地带的聚集引起产能损失的问题,在制定凝析气井工作制度时,通常以控制生产压差为主,往往忽略高速流动下凝析气液相变的非平衡特征与毛管数效应。为此,分析了凝析气非平衡相变与向井流规律,评价了凝析气在流动过程中的非平衡相变特征和毛管数效应,阐述了凝析液聚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流体在高速流动条件下,增强高速流动效应...

  • 电极法复电阻率测井研究

    电极法复电阻率测井技术是以岩石复电阻率频散特性为理论依据,从岩石物理性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测井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检测岩石电阻率、低频介电常数和频率响应特性。电极法复电阻率测井的实现是在双侧向仪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频率大约为10 kHz的高频通道,并检测其复电阻率模值。其测井资料的解释用岩心实验建立的复...

  • 凝析油-气不稳态渗流问题及其压降曲线

    根据凝析气相态特征,采用凝析气田的原始相态资料,研究了凝析气在相态转换过程中储层内气体中可凝缩液体的体积分数、质量分数与气藏压力的关系及具体计算方法,建立了凝析油-气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方程。在考虑到井筒内存在凝析油-气相态重分布的情况下,建立了凝析气在复杂气藏内油-气两相不稳态渗流问题的新模型,求出了3种典型气藏外边界条件下...

  • 《石油学报》2006年第3期部分文章预告(Ⅰ)

  • 利用δ函数计算间歇试采井压力分布

    δ函数是一个用于描述非连续分布物理量的数学工具,利用δ函数的相关理论和性质,采用密度方程求解瞬时注入或采出δm量流体后(集中分布的物理量)的地层压力分布,对这个集中分布量的地层压力进行叠加,模拟了间歇采油井的压力分布和井底压力。利用井底压力的表达式进行间歇采油井的压力历史拟合,为间歇采油井的试井分析和产能评价提供了依据。对大...

  • 《石油学报》2006年第3期部分文章预告(Ⅱ)

  • 机械式无线随钻测斜仪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

    设计了一种机械式无线随钻测斜仪。介绍了该仪器的系统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及相关的关键技术,重点论述了机械测斜机构、控制机构和脉冲发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进行运动学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测斜机构和控制机构的设计计算方法,阐述了井下仪器密封和润滑系统的作用、设计性能、特点及润滑油、密封件的选择方法等。现场...

  • 有杆抽油系统故障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有杆抽油系统故障的自动识别。对江苏油田的实测示功图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利用Matlab 6.5进行编程,应用相同的数据对BP神经网络模型和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模型的识别效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对测试数据的正确识别率更高,识别效果稳定。因此,将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应用于示功图的自动识别问题对...

  • 《石油学报》作者袁士义、赵贤正等学者荣获第三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奖

    为了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不断创新,倡导和鼓励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进一步提高我国学术期刊的质量,促进我国学术交流不断繁荣,中国科协决定对第三届中国科协期刊的优秀学术论文予以表彰。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和网上公示,并经中国科协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审定,决定授予100篇论文为第三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文。同时授予10...

  • 井况及地层对井间电磁场的影响

    以电磁场散射理论为基础,运用有限元法求解过套管井的井间电磁场问题,在低频电磁波的情况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金属套管对井间电磁测井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不同井况和地层条件下井间电磁场的特征。结果表明,用低频电磁波过套管测量地层电阻率的井间测井方法是可行的。该结果可为套管井的井间电磁测井仪器的研制、井间电磁层析成像技术及...

  • 会讯

    为了提高我国复杂气藏高效开发的水平,全面促进我国天然气的开发与生产,满足我国天然气快速增长的需求,中国石油学会拟定于今年5月在重庆市召开全国性的“复杂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就异常高压气藏、高含硫气藏、低渗透致密低丰度气藏、火山岩气藏等的气藏描述、气藏工程、气藏开采及地面集榆工程方面的关键技术与工艺,以及创新研究与应用...

  • 成品油管道工艺方案优化设计研究

    基于计算期内总费用最小现值建立了干线成品油管道工艺方案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分输方式、分输流量变化及工艺计算参数的选取等问题。考虑到传统数值算法求解多变量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局部最优性及对初值敏感性强等缺陷,针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特点,引进了一种较新的全局搜索算法——杂交差分进化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局部改进,采取了...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