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5.1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石油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创刊时间:1980
  • 国际刊号:0253-2697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00724
  • 国内刊号:11-2128/TE
  • 邮发代号:80-110
  • 全年订价:¥ 192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地质勘探
  • 油田开发
  • 石油工程
  • 综述
  • 四川盆地海相天然气富集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是一个高度富气的盆地,在四川盆地已发现的海相大中型气田多以孔隙型储层为主,普遍含有硫化氢(一般占天然气体积的0.2%~17%),烃类主要以原油裂解气为主。充足的气源是四川盆地海相油气富集的重要条件,古隆起为海相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圈闭条件,富含膏盐的白云岩储层为硫化氢的形成提供了硫源和催化条件。海相层系大多经历过较大...

  • 超压环境有机质热演化和生烃作用机理

    通过对多个盆地大量样品的多参数对比分析,建立了超压抑制有机质热演化的多参数识别标志,揭示了不同成熟度指标对超压的差异响应。识别出超压抑制有机质热演化和生烃作用的4个层次:①超压抑制了有机质热演化的各个方面,包括不同干酪根组分的热降解(生烃作用)和烃类的热演化;②超压仅抑制了烃类的热演化和富氢干酪根组分的热降解,而对贫...

  • 陆相盆地中不整合体系与油气的不均一性运移

    不整合体系类型及其分层结构特征是不整合体系内油气不均一性运移的主要控制因素。在陆相盆地内,可依据构造应力性质、强度及不整合时空表现形式来划分不整合体系,其中断褶不整合与褶皱不整合最有利于油气运移,不同类型不整合体系的空间叠置导致油气在宏观上运移的不均一性。现今不整合体系的形成与地质历史时期地层所受的风化、剥蚀和大气水...

  •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构造简单,为平缓的西倾单斜,断裂褶皱均不发育,因此该区三叠系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一直被认为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油藏类型主要为岩性油藏。研究结果表明,陕北斜坡三叠系油藏的形成与富集实际上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背景、运移通道、水动力等多重因素控制。鼻状隆起背景的存在是中生界油气藏形成和富集的一个重要条件,大中型...

  • 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活动特征及成藏过程

    以准噶尔盆地南缘霍-玛-吐断层的野外观测为基础,对断层岩显微构造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断层大致经历了3次构造运动。结合前人对该区断层岩以及三级河流阶地的年代学研究结果,确定了该断层3次活动的时间分别为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末期。根据断层岩中发育的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断层带中方解石脉的碳氧同位素...

  • 川西前陆盆地层序地层模式与油气成藏

    根据“安县”运动产生的不整合及前陆盆地可容空间的变化特征,对存在多个地层划分分区的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地层进行了岩性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对比和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前陆盆地内发育有两种层序模式,即构造层序和气候层序。构造层序又分为早期海相构造层序和晚期陆相构造层序两种类型,在川西前陆盆地东部和中部的须家河组煤系...

  •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潜山油气运聚及分布机理

    轮古西潜山油藏是沿奥陶系顶部不整合构造分布的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型隐蔽油藏,油气分布不受现今局部构造高点控制。潜山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是由岩溶缝、孔、洞相互交错、切割、连通所构成的复杂三维网络体系,主要分布于距潜山顶面0~160m深度段。在岩溶缝洞体系内,油气受浮力驱动并取道阻力最小的路径发生运移。其运聚过程主要受以下3个因素...

  • 新书介绍

    由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吴因业、邹才能等著,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作序的《中国层序地层学导论》一书,现已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 东营凹陷烃源岩排油机理

    东营凹陷主力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主要以油相形式从烃源岩中排出,水溶相是未熟油-低熟油初次运移的主要形式,在高成熟阶段,气溶相则为主要运移形式。幕式排油是烃源岩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排油方式,此时烃类以混合相形式运移。虽然东营凹陷烃源岩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具有相对滞排特征,但滞排使超压得到积累和“幕式”释放,因而厚层烃...

  • 东濮凹陷西斜坡地区原油成熟度研究

    采用GC—MS分析技术分析了东濮凹陷西斜坡胡状集和庆祖集油田原油芳烃化合物的成熟度参数,包括烷基二苯并噻吩(MDBT)系列、脱羟基维生素E和三芳甾烷(TAS)系列化合物。分析结果表明,芳烃化合物分布特征、脱羟基维生素E的0/7异构体比值、4-/1-MDBT值、4,6-/1,4-DMDBT值、C20/(C20+C26)TAS值以及三芳甾烷的相对含量,均反映东濮凹陷...

  • 多孔介质中甲烷水合物生成的排盐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利用不同粒径的多孔介质模拟了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过程,测定了孔隙水中主要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过程使周围沉积物孔隙水中离子质量浓度发生异常。水合物生成引起的排盐效应主要取决于耗气量。耗气量越大,生成水合物的量越大,排盐效应也就越强,但孔隙水溶液中不同离子质量浓度的变化并不一致。高频振动大...

  • 济阳坳陷低电阻率储层电性微观影响因素研究

    以史南、金家两个油田为例,利用逾渗网络模型研究了低电阻率储层电性微观影响因素及规律。研究中充分考虑了储层孔隙结构、流体性质、粘土含量和类型等微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低电阻率储层形成的微观因素主要有微孔隙发育状况、孔隙连通性、地层水矿化度以及粘土的含量和类型等。对于不同油田,由于储层物性的差别,上述各因素对...

  • 江陵凹陷深层储层次生孔隙非均质性成因

    在江陵凹埋深超过3000m的晚白垩纪地层发现了次生孔隙发育的砂岩储层油气藏,次生孔隙以粒间填隙物溶孔为主,但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存在严重的非均质性,控制了有效油气藏的形成。储层在成岩过程中受到层水pH值变化的影响,经历1-3个世界的胶结成溶蚀作用,其中在晚成岩期油气生成和运移过程中形成的酸性成岩环境对早成岩期生成的碳酸盐岩胶结物...

  • 油井堵水概念的内涵及其技术关键

    为了解决油井堵水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油井堵水概念的内涵及其技术关键。油井堵水概念应有5个内涵,即:油井区块整体堵水,深部堵水,选择性堵水,不同来水堵水,与其他措施结合的堵水。这些内涵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油井堵水概念内涵的技术关键是:油井区块整体堵水须建立选井的决策原则;油井深部堵水须有深部堵剂及其放置方法和合理深度的决定...

  • 用于三次采油的新型弱碱表面活性剂

    以α-烯烃为初始原料,经过烷基化及磺化、中和,研制出了组分相对单一、结构合理的新型弱碱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配制的复合体系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碱浓度范围可与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同时,该表面活性剂对大庆油田不同区块、不同油层的油水条件有很强的适...

  • 低渗透难动用储量压裂专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针对国内低渗透油田储量难动用的特点,提出了经济有效开发的压裂专家系统。该系统包括基于网络功能的数据库、区块经济评价的蒙特-卡洛风险性分析、不规则井网与裂缝系统的快速评价、基于遗传算法的压裂方案优化及压后排液和求产的优化等。在此基础上,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单井产量为目标,进行了现场新技术的试验,包括考虑地应力的井网优化、低...

  • 油藏动态模型和剩余油仿真模型

    以三角洲前缘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建立了长期注水开发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态模型和剩余油仿真模型,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建立了高含水率开发阶段储层微观剩余油的三类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开发流体动力地质作用控制了不同含水期三角洲前缘低渗透砂岩油藏参数的演化,储层宏观物性参数及微观孔喉网络演化...

  • 油田开发中后期井间电磁成像技术研究

    根据分层介质中波的传播规律,由均匀介质中的三维张量格林函数得到频率域中柱状分层介质的张量格林函数表达式,经过傅立叶变换,可以得到空间域的格林函数,它是一个关于波数的奇异积分。通过改造积分路径,利用广义函数束方法对频率域格林函数进行采样,用复指数项将积分核近似,实现了积分的快速准确求取。通过积分方程方法,对水井和油井间...

  • 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降解原油烃机制研究

    研究了短短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两株微生物采油菌作用于石油烃的机理,原油经两株菌种作用以后,高碳链饱和烃的相对含量降低,低碳链饱和烃的相对含量则相应增加,∑nC21^-/∑nC22^+值由原来的1.35分别升高到173和1.87;Pr/nC27与Ph/nC25。值分别增加19.0%、179%和9.5%、23.1%,而Pr/nC17,与Ph/nC18值在微生物作用前后几乎...

  • 界面张力特征对三元复合驱油效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分别采用了油水平衡界面张力和瞬时动态界面张力为1mN/m、0,1mN/m、0.01mN/m和0.001mN/m的4种体系进行了岩心驱油试验。结果表明,在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中,油水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是影响驱油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平衡界面张力。动态界面张力最低值达到0.01mN/m时,体系的驱油效果与界面张力平衡值达到0.001mN/m时基本相同。因此,...

  • 水平井水淹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分析了水平井开发高含水油藏的风险,开展了水平井水淹机理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基础模型及排式注水采油剩余油分布模型。对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和生产动态的因素共设计出66个单因素模拟方案,对各个单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评价,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各个因素对水平井开发效果和生产动态的定量敏感性结果。

  • 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深部调驱数学模型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深部调驱机理,考虑到岩石表面化学吸附、渗透率降低、不可及孔隙体积等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制了油藏数值模拟器。以孤岛油田中二南Ng^3-4。层系为例,进行了注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从提高采收率角度来看,反相乳液注入浓度、体积及顶替液注入体积越大越好;但考虑到成本等因素时,这些参数存在...

  • 塔里木盆地依奇克里克区块煤层钻井技术研究

    塔里木盆地依奇克里克区块地层复杂,钻遇的岩性主要有泥岩、砂岩和煤层,井壁失稳主要发生在侏罗系和三叠系的煤层井段。利用化学分析和力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侏罗系和三叠系煤层的坍塌机理和防塌钻井技术对策。实验结果表明,侏罗系和三叠系煤岩含有较多的亲水基团,煤化程度低,密度低,比表面积大,相对吸水量和比吸水量都很高;煤岩自身的强...

  • 直线电机抽油机研制

    研制成功了直线电机抽油机。原有的抽油机是将电能转变为旋转运动,再通过机械方式转变为直线往复运动,机械效率低。直线电机抽油机是通过变频控制,直接将电能转变为直线往复运动,不但提高了机械效率,而且能够实现抽汲参数的无级调整,可根据抽油工艺的需要调整悬点运动规律,具备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控的有利条件。

  • 冰区海洋平台疲劳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

    给出了在随机波浪载荷和冰载荷作用下平台构件疲劳损伤的一种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平台单个构件和平台整体的疲劳可靠性。用指数函数对波浪和海冰作用下平台构件的疲劳应力、应力循环次数和环境参数的关系进行了拟合,拟合精度很好。根据拟合的指数函数,并基于S—N曲线和Miner线性累积疲劳损伤理论,推导出构件疲劳损伤的计算公式,使...

  • 气井井筒跨音速气水分离与旋流排液技术

    气井井筒跨音速气水分离技术主要基于超音速喷管与跨音速翼流动机理,通过喷管将流体加速,温度快速下降,致使饱和水凝结成液滴并从旋流天然气中分离出来。由于液滴在喷管冷凝时滞留时间仅有1ms左右,不易形成水合物,不需要加入水合物抑制剂等化学药品,可避免有害化学物的再生。将该技术用于气井井筒的结构设计,对天然气流经跨音速翼进行了...

  • 天然裂缝地层斜井水力裂缝起裂压力模型研究

    受天然裂缝和倾角的影响,水力裂缝在斜井井壁处可能存在3种起裂方式,分别为沿天然裂缝面张性起裂、沿天然裂缝面剪切破裂和从岩石本体起裂。根据地层地应力状态及天然裂缝的产状,建立了裂缝性地层斜井水力裂缝3种起裂方式的起裂压力计算模型,提出了水力裂缝起裂方式和起裂压力的判别方法。现场实例表明:该模型能成功地解释天然裂缝性地层的...

  • 用红外成像法探测埋地输油管道

    为了辅助埋地石油管道巡线以及快速定位与排查偷油支管和泄漏点,提出了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埋地输油管道的方法。应用热力学传导理论,对埋地输油管道上方土壤层温度场分布进行了数学建模,论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完成了基于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及具有便携、实时成像特点的红外管道探测仪的硬件设计,运用图像增强、图像分割、骨架跟踪等图...

  • 井眼周围可变形储层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基于该储层模型假设,运用岩石力学和渗流力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流固耦合变形的本构方程、几何方程、平衡方程和渗流方程,导出了可变形储层的流-固耦合渗流与变形基本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介质变形对流体质量守恒和孔隙流动压力对介质变形平衡的影响,也考虑了变形对流体流动的影响以及岩石力学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该模型可用于研究...

  • 大庆油田嫩二成片套损的地质控制因素

    对套损铅印和多臂井径精确定位分析发现,嫩二套损点集中在其底部标志层段,力学性质属于剪切套损。其中最严重的套损剪切面位于标志层所对应的2.5m视电阻率曲线的6个特征峰值中最高的第3个峰值上。嫩二标志层是一套化石层组合,2.5m视电阻率曲线的6个特征尖峰与地层化石含量密切相关。化石含量越多,电阻率尖峰值越高。嫩二标志层泥岩因富含...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