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演化

朱炎铭; 王晓辉; 张聪; 袁伟; 蔡超; 陈尚斌 石油学报 2007年第06期

摘要:东濮凹陷的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本溪组、太原组及山西组,厚度大,分布较稳定,其岩性主要包括暗色泥岩(含碳质泥岩)和煤岩。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自沉积以来,遭受了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多期复杂的构造变动,经历了不均一的抬升、变形、埋藏,甚至岩浆作用,导致了烃源岩生烃演化的不连续性和分阶段性。在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东濮凹陷石炭-二叠系经历了海西-印支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晚期等多期复杂的构造-埋藏作用过程,其中最大埋深发生在喜马拉雅早期(东营期末),当时研究区煤系的埋深已达4300m。在此过程中,有机质的受热温度呈“脉动状”变化,最高受热温度达260℃,导致煤系有机质成熟度呈阶段性增加,并引发多次成烃演化过程。早喜马拉雅期的晚期,相对生烃量大,是煤系主要成烃期,成烃强度最大的区域位于凹陷的前梨园和南部的马厂一带。热解实验分析表明,其煤系有机质最大相对生烃量为300mg/g。但受东营运动的影响,该期部分煤系生烃可能被破坏,导致成藏条件的复杂化。

关键词:东濮凹陷烃源岩成熟度成烃演化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221008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1920.00

关注 22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