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层分布与油气成藏

杨智 何生 何治亮 武恒志 孟闲龙 石油学报 2008年第02期

摘要:准噶尔盆地腹部普遍发育深层超压系统,超压段具有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以及低地震速度的响应特征。盆地腹部不同地区超压层分布的深度范围不同,其中盆1井西凹陷为4000~7000m,东道海子北凹陷和昌吉凹陷东部为5000~9000m,昌吉凹陷中部和西部为6000~10000m。超压大多顺层分布,只是在各凹陷边缘以及凹陷内部的局部地区有穿层上拱现象。超压顶面分布的层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逐渐变浅,即从三叠系顶部过渡到白垩系底部。准噶尔盆地腹部的超压为成岩压实后由晚期生气作用和封闭层围限共同作用形成的,油气主要分布在超压顶面附近。深层超压是油气运移的驱动力,超压层分布与深部次生孔隙发育带的形成密切相关,与超压配置的输导体系和储集空间对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超压层分布油气成藏输导体系储集空间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 四川成都61005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石油学报

北大期刊

¥1600.00

关注 22人评论|2人关注